程序員的自我評價,大家感受如何?

程序員的自我評價,大家感受如何?

最近在朋友圈裡,看到一位hr朋友晒出的一份簡歷,當然只是截取的片段,這個片段裡有這個求職者的自我評價,看到這個自我評價,先是歡笑,然後平靜,進而沉默,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先貼出來這份自我評價,如果觸犯到那位求職者,還請見諒。

程序員的自我評價,大家感受如何?

從這份自我評價裡,可以看出能引發人思考的問題:培訓出身的程序員問題、求職學歷問題、人事篩選簡歷問題、自身編程功力問題、生活壓力問題及心中希望問題等等。

首先是對於培訓出身的程序員,在國內軟件特別是互聯網剛剛發展,對於編程人員需求量特別大的時候,不管你是否是培訓出身,自要懂得一門編程語言,都能找到一份很滿意的工作,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相關技術發展突飛猛進,而相關的人才也是並肩接踵,一是那種科班出身的,基本功力深厚,在應用開發做個幾年,已經能成為某個領域開發的佼佼者;還有一種就是培訓出身,半路出家的那種。對於培訓出身的,可能幾個月或者半年就學了很多相關應用開發,很多人都覺得已經達到一個標準程序員的能力,這樣的一種對自己的誤解才造成了培訓出身的程序員不受待見,相比於興趣,高於其他行業的待遇也許是他選擇當程序員的原因。還有就是基本功力太淺,工作後又一直做應用開發,也就是增刪改查,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很多技術出現了瓶頸,而這些瓶頸需要用到底層原理,而培訓出身的又不具備這樣的解決能力,也造成了一些公司對培訓出身的程序員避而遠之。

程序員的自我評價,大家感受如何?

然後就是求職學歷問題,很多公司的老闆都會吹牛說:來我們公司求職的人,我們只看重能力,學歷是次要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對於求職,學歷還真是一塊敲門磚。985、211以及有過留學經歷的,都特別吃香,剩下像普通高校,什麼一本、二本、三本、大專之類的,就按照順序來擇優來面試,有些公司招聘就特別指出,本科以上學歷,這個很普遍見到,而有些公司就特別苛刻,必須是985、211高校,並且有的還指出是必須這是第一學歷,考研名嘴張雪峰和馬丁關於學歷的討論,大夥估計都看過(馬:我們公司招聘從來不看學歷 張:所以你不是世界五百強),所以求職學歷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程序員的自我評價,大家感受如何?

還有就是人事篩選的問題,因為作為招聘方,在國內這樣的人才濟濟,可能出現一天成百上千份的簡歷,這對他們篩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首先作為招聘方,肯定是不想讓人才從指縫間溜走的,但是僅從簡歷上又很難辨別哪些是能力超眾的,哪些是很普通的,於是就出現了從學歷上來判斷,不知哪家公司是首開先河的,所以招聘方就認為了,學歷高的、學校好的,人才的比例就搞,篩選出人才的概率就大,於是學歷成為了人事篩選的一大利器,因為他們不是用人部門,所以只能根據學歷或者其他用人部門指定的一些具備能力來篩選。

程序員的自我評價,大家感受如何?

然後是自身編程能力問題,評價中提到有試用期,試用期不行我自己滾什麼的,這樣是對自己的編程能力很自信,但是公司是不會這樣想的,招聘一位人員公司是要負責的,所花費的精力也是挺多的,所以不可能在試用期內再對一個個人員進行審核,一般都是嚴守在入職那道坎,進了那道坎,公司的工作能勝任,都會順利轉正。幾乎都能勝任,因為面試造飛機,工作擰螺絲嘛!作為平凡的人,我們的一生會被打上很多標籤,其中學歷也是一種標籤,而突出的編程能力更是比學歷更好的標籤,編程能力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那些在某個領域呼風喚雨的編程大神,或者是在開源項目上做有貢獻的大拿,他們找工作來說都是很順利的,因為除了學歷這個標籤,還有其他很多更能讓招聘方信服的標籤,所以多給自己打些標籤,讓這些閃光的標籤成為比你學歷更為重要的閃耀點。

程序員的自我評價,大家感受如何?

還有就是生活壓力問題,畢業後在原來的行業幹了一兩年,覺得行業不行,工資待遇低,於是轉行,這時也許已經25歲靠上了,在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條件下面臨著結婚,在房價高不可瞻的情況下要買房,在現在可以通過很多途徑來提前預支工資的情況下(也就是花唄、信用卡之類的),還錢的時候可謂痛心疾首,壓力通常不是一座大山,突然壓到了你的身上,而是一點一滴的在我們生活中形成,當自己感覺情況壞道了極點,這時才感覺壓力已形成了一座大山,壓到了自己的身上。面對壓力,我們一定要學會解壓,學會多與朋友交流,多吐露心聲,也對找人幫忙,也多去幫助別人,生活這條亂碼需要我們互幫互助的去解開,而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去解開,這樣很容易把自己纏死。

程序員的自我評價,大家感受如何?

最後就是希望問題,在求職者評價的結尾,似乎已經絕望,看不到半點希望。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對自己的生活,還是找工作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消極的心態已經決定了失敗的走向,絕望的心境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很容易讓對方感知出來,特別是對閱人無數的面試官和人事。所以無論到了任何時候,都要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埋藏一顆希望的種子,讓他生根發芽,在你快要絕望的時候堅持下去,也就是所說的信仰,我們雖然不像國外那樣對信仰推高至極,但是也要跟自己加份信仰,去接收這個社會,去適應這個環境,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去釋放自己的壓力,作為程序員,我們也要踐行那六個字:不拋棄,不放棄!

程序員的自我評價,大家感受如何?

寫到最後:珍惜身邊的每一位程序員,因為大家為這個虛擬世界鞠躬盡瘁,辛苦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