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城市規劃,看2035年九個國家中心城市長啥樣

透過城市規劃,看2035年九個國家中心城市長啥樣

文丨西部菌

城市競爭要看當下,更得看未來。未來的重點城市會發展成什麼樣呢?

今天西部菌就依據各地的規劃,對9個國家中心城市加上深圳,進行簡單的梳理。

北京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屬於全國批覆較早的,在2017年9月就發佈實施。

其中對北京的城市是四個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發展目標是2035年初步建成、2050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北京的定位和目標都沒有涉及經濟,與之對應的非首都功能,要向外疏解。比如核心區域的區域性商品交易市場、大型醫療機構,未來會逐漸疏解騰退。

透過城市規劃,看2035年九個國家中心城市長啥樣

來源:北京城市總體規劃

和二線城市繼續擴張不同,規劃要求北京實施人口規模、建設規模雙控。具體看,常住人口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以後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同時城區人口2035年控制在1085萬人以內。

2018年北京的常住人口為2154.2萬,比上年末減少16.5萬,按照嚴格的戶籍門檻,未來的增長空間不大,甚至可能繼續下降。

北京早已不是擴張型的城市,未來甚至出現局部收縮。比如規劃要求中心城區集中建設區的常住人口密度繼續降低。當然作為首都,全國資源的中心,哪怕規模不再擴張,它依然是絕對龍頭。

上海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 年)》於2017年12月批覆,對城市的定位是,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上一個版本規劃中,上海的建設目標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新版本規劃增加了長三角城市群中的要素,以及科創、文化和歷史的功能要求,定位更加全面。

2035年的建設目標是,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注意看表述,和當前的定位有很大區別,淡化了經濟要素,更加突出宜居性。作為目前經濟總量最高的城市,上海去年的GDP達到32679.9億,經濟實力已毋庸置疑,未來的重點是提升軟實力。

比如要建成“創新之城”,科技投入就得繼續加大。和北京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GDP比重超過6%的水平相比,上海目前只有4%左右,按照規劃要求,到2035年佔比至少要提升到5.5%。

和北京相同的是,上海的擴張基本已經結束,需要開始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以常住人口為例,2020年控制在2500萬人以內,並以之作為 2035 年常住人口調控目標。

2018年的公報顯示,上海的常住人口達到2423.78萬,增長的空間比北京還要低。也就是說它將和北京一樣,未來成為開放落戶的“特區”。

廣州

《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於去年編制完成,但還沒有獲批,依然面臨著調整的可能。

廣州的經濟總量和上海有接近萬億的差額,前年還被深圳趕超,金融、互聯網是短板,城市主要特色和優勢就在商貿、交通和科教。

透過城市規劃,看2035年九個國家中心城市長啥樣

來源:網絡

所以規劃草案中,對廣州的定位是,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商貿中心、交往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和北京、上海相同的是,廣州的城市建設目標,同樣比較強調軟環境和宜居程度——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不過相對前兩個城市,廣州明顯還有擴張空間,它在一線城市中窪地水平的房價,是重要的體現,另一個體現是人口規模。

在上一版本(2011—2020年)的規劃中,廣州的常住人口規模定為1800萬人以內;十三五規劃綱要,將常住人口上限調整為1500萬。新版本總規草案再次調整為,2035年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

2018年,廣州常住人口是1490.44萬。也就是說,未來十五年,至少還有500萬的增長空間,每年的增幅要達到30萬以上。

去年廣州40.6萬的人口增量,排全國第二,僅次於深圳。要實現新總規的目標,勢頭還得延續,落戶門檻不排除繼續放鬆。

另外包括城際軌道交通在內,廣州2035年的軌交網絡規劃目標達到2000公里,是現在的5倍左右。可見廣州的基建空間很大,城市版圖未來還會繼續擴張。

深圳

《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還在編制中,進度未知。

目前深圳一共出臺過三個版本的總規劃,分別是1986版、1996版和2010版,在2010年版本也即《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中,對深圳的定位,從原來的華南地區中心城市,調整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

雖然新的總規沒出來,但大灣區規劃中,對深圳的定位是,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目標是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深圳和廣州一樣,同樣屬於還在擴張中的城市。去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長49.83萬,總量達到1302.66萬人。

其實在2010版本的規劃中,2020年常住人口上限定的是1100萬,顯然這一目標低估了深圳的吸引力。考慮到深圳的擴張速度,新一輪的總規,至少還會預留幾百萬的增長空間。

天津

《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去年8月開始啟動編制工作,最終批覆至少還要兩年時間。

前一個版本的規劃,也即《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中,對天津的定位是,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而建設目標是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

2018年天津的GDP為18809.6億,全國第六,考慮到北京會逐漸淡化部分經濟功能,天津擔綱北方經濟中心的壓力不算太大。

不過眼下天津的問題在於,擠完水分之後,面臨著產業轉型的難關,一季度增速只有4.5%。

人口方面,2005版本規劃確定的2020年上限是1350萬人,十三五規劃修正為1800萬人。去年天津常住人口達到1559.60萬,達到目標比較難,不過也意味著未來天津還有不小的擴張空間。

重慶

《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2018-2035年)》編制已經啟動,在2011 年修訂的《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2007-2020 年)》中,對重慶的城市性質描述是:

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十三五規劃要求,到2020年重慶GDP邁上2.5萬億臺階,人均GDP達到7.5萬左右。

透過城市規劃,看2035年九個國家中心城市長啥樣

來源:統計公報

重慶去年GDP為20363.19億,按照前幾年的增速,達到目標沒問題。但去年以來重慶進入轉型期,增速下滑到6%。今年一季度是繼續維持6%,2020年突破2.5萬億有不小的壓力。

人口方面,未修訂的2007版總規提到,至2020年總人口3100萬,城鎮人口2160萬,城鎮化水平將達70%左右。

2011年修訂後,總人口上限提升為3250萬,城鎮化水仍然定為70%,城鎮人口目標總量相應提升為2280萬。《重慶市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中,將常住人口規模確定為3600萬左右。

去年重慶的常住人口達到3101.79萬,和廣州一樣,未來還將會有五百萬左右的增長空間。

成都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初步方案之前有過公示,送審稿也已確定,目前尚未批覆。

在草案中成都的定位是,國家中心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世界文化名城。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有別於其他所有城市,至於“文化名城”,上海、廣州和重慶都提到,但是是全國層面的,比如上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成都喊出“世界文化名城”充分顯示出野心。當然最終是否批覆還有懸念。

透過城市規劃,看2035年九個國家中心城市長啥樣

來源:網絡

規劃中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的具體功能目標,體現在“五中心一樞紐”——全國重要的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以及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功能門類相當齊全。

人口方面,2035年的規劃容量是2300萬以內,中心城區的人口規模,控制在1360萬。

成都去年的常住人口是1633萬,離2300萬的規劃上限相距甚遠;城區人口不到800萬,未來還有翻一番的空間。

成都之所以預留如此大的空間,不排除是為未來行政版圖的繼續擴張留出餘地。不管怎麼說,作為強省會的代表,從總規來看,成都未來還會繼續做大。

武漢

《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已編制完成,目前還未獲批。

2010年版本的規劃中,武漢的城市定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樞紐。

新總規圖集版調整為,國家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現代服務中心、先進製造中心和綜合交通中心,國際濱水文化名城。

調整後武漢更突出了科創功能。作為一座名校繁多、大學生數量百萬的城市,武漢過去的優勢沒有完全發揮,未來隨著先進製造轉型,對人才的吸引力將繼續提高。

2010版本規劃中,武漢2020年的常住人口容量定為1180萬。去年實際達到1108.1萬,已經相當接近規劃容量。

不過早在幾年前,武漢的預留城鎮建設用地規模,已經能匹配1800萬城鎮人口。作為還在擴張中的城市,新版本的規劃,不排除還會預留幾百萬增長空間。

鄭州

《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預計明年完成,不過《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已經發布,其中關於鄭州的城市目標定位是:

國際綜合樞紐,國際物流中心,國家重要的經濟增長中心,國家極具活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國家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

透過城市規劃,看2035年九個國家中心城市長啥樣

來源:網絡

此外,《綱要》對相關增長指標做了細化。比如GDP在2020年要達到1.25萬億,2035年達到3萬億;服務業佔比2035年達到65%,世界五百強企業落戶數量達到200家。

去年鄭州GDP首破萬億,剩下兩年達到1.25萬億的目標難度不算太大。人口方面,去年同樣首破千萬,達到1013.6萬。根據綱要要求,2020年鄭州人口目標是1100萬,2035年是1350萬,相對來說,這一目標定的相當務實了。

西安

西安的新總規才剛啟動編制,而此前公佈的《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可以提供參照。

在《方案》中,西安的目標定為可以概括為“三中心二高地一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

2020年的近景規劃是,全市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960平方公里以內(含西鹹新區),戶籍人口超過1200萬,常住人口超過1500萬,經濟年均增長8%以上,總量邁上萬億級臺階。

先說人口。西安過去一年多搶人的成效斐然,喜提百萬戶籍人口,不過去年的戶籍人口,仍然只有986.87萬,常住人口1000.37萬。

對比2020年目標,分別還有200萬和500萬的缺口,考慮到整個陝西的人口體量都不到4000萬,要實現如此增長目標,若無區劃調整,可以說相當困難。

相對於人口來說,西安的經濟增長近景目標要務實很多。2018年西安GDP是8349億,不出意外2020年將順利邁上萬億臺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