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如何從國家中心城市邁向全球城市 聽聽國內外大咖們怎麼說

城市規劃 美國 經濟 城市設計 新快報 2017-05-25
廣州如何從國家中心城市邁向全球城市 聽聽國內外大咖們怎麼說

■作為國際大都市,廣州市容市貌近年有很大變化。新快報資料照片

廣州如何從“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中再上一個臺階,邁向“全球城市”?在聯合國第一次人居大會召開40週年之際,一場匯聚國內外規劃大咖的高規格國際學術會議論壇近日在廣州和南京跨市舉行,其中廣州會議由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主辦。

這次的國際學術會議論壇圍繞“城市與區域規劃的全球轉型與中國改革”展開,聯合國人居署、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協會、以色列理工大學、莫斯科建築學院以及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外知名規劃機構和高校都有派員參加。

會上一個重要議題是:全球新勞動分工背景下,廣州在世界城市體系中的地位和資源配置的問題。

對於廣州的規劃如何做得更好,多位國內外規劃大咖把脈支招並給出了真知灼見。

■新快報記者 周聰 通訊員 穗國規宣

大咖觀點

●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協會副主席Martin Dubbeling

全世界的城市之所以成功

不只是因為它有天然的好的港口或乾淨的河流

還要有好的博物館群、綠道、大學以及各類新銳學科

城市要做得好,應該有兩個要素,第一要有明確的定位和功能,第二是要聯結所有的新功能,“全世界的城市之所以成功,不只是因為它有天然的好的港口或乾淨的河流,還要有好的博物館群、綠道、大學以及各類新銳學科等等”,他以博物館來舉例“系統”而非“單獨個體亮點”是如何的重要,“在阿姆斯特丹,你僅僅是逛博物館就能待上一個月”,他說,城市的博物館不僅僅展覽“高大上”的梵高、莫奈這些名家作品,它應該有生活在這個城市裡面的人的創造品。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 黃慧明

廣州要晉升全球城市

應從經濟職能、交往、交通樞紐方面發力

黃慧明認為,廣州要晉升全球城市,應該從世界經濟職能、國際交往、國際交通樞紐等多方面發力,“隨著大型跨國企業總部或分支機構、各種國際會議與文化體育活動、各類國際航線與國際旅客的逐步增多,廣州的全球城市職能就必然不斷增強。但無論如何,地方文化的根植性與國際化傳播是所有全球城市的特徵,因此如何在全球彰顯嶺南文化尤為重要”。

廣州東部灣區的規劃 兼顧創新發展和城市空間品質

個案分析

廣州東部灣區的發展在會議上成為專家們的討論焦點,一個片區的發展如何與其他區域形成自身特點,並且讓區域更具活力?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陳志敏所長介紹了廣州東部灣區的規劃背景、設計理念與功能定位,還從文化、生活、科技、產業、空間五個方面提出了創新發展、產業更新、城市空間形態塑造、環境品質提升等主要構想。

做區域規劃,除了硬件的聯通,人與人不斷交互聯結也很重要。南京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教授王紅揚說,過去的戰略,大致上是一個贏家通吃的概念,但如今越來越強調包容性,要考慮已經形成的空間對其他的空間是否造成傷害性,“大家發展到一定階段,每個人都很強,如果贏家通吃,付出代價可能很大”,他說,“一定要以人為本,符合人的需求的空間,考慮豐富性、連通性、優先性”,他認為廣州東部灣區的規劃建設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在研討會的最後,廣州市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呂傳廷主任總結道:“除了對於我們城市發展方面建議以外,最關鍵是落實到整個城市要為人服務”,他指出,無論是地區發展、規劃設計還是高品質的空間,都要落腳到能夠為人民服務上。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鄧興棟院長在總結髮言中說,廣州新一輪總規和2040的戰略規劃相關工作已經啟動,未來廣州樞紐型網絡城市的建設,將更多借力於先進國際經驗,對標全球先進城市。

紐約硅巷、倫敦東區和 以色列的創新發展

他山之石

研討會上,國內外專家為廣州規劃發展建言獻策,帶來了許多國家地區的城市創新發展經驗。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院長李志剛在演講時提到兩個值得借鑑的案例——美國的硅巷和英國的倫敦東區。

李志剛說,美國紐約硅巷位於紐約市中心的曼哈頓.,是一個沒有固定邊界、由移動信息技術的企業群所組成的虛擬園區,新創公司以廣告、新媒體、金融科技等領域為主。“在這裡,對創業家而言,紐約投資人多、生態系比硅谷和倫敦更為多元,是大型媒體、時尚與金融業者的絕佳聚集處,被譽為繼硅谷之後美國發展最快的信息技術中心地帶”。而倫敦東區作為歷史上的貧民區,近年來隨著一批年輕的新銳設計師和創意工業的發展,迅速成為國際知名的藝術家聚集地——這裡產業富有特色,文化獨具韻味,生態充滿魅力,頗有可以借鑑之處。

以色列理工大學城鎮規劃學院副院長AmnonFrenkel教授則帶來了以色列的經驗。作為一個創新能力非常強的國家,以色列在創新企業個數方面僅次於美國。他認為:創新體系是經濟、社會、文化共同融合到一起的體系,“以色列通過一種持續的創新爭取競爭力。創新需要和各方面的環境進行溝通,所以要創立一種合作溝通的環境使得公司、企業,能夠有一個創新研發的週期,能夠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鼓勵創新的舉措,並且改善生產的有效性。”以色列共建了社會化的互聯合作組織,通過這種互聯的網絡,將學校、公司和產業共同形成合力,產生創新和新的產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