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

導讀:在西征期間,窩闊臺被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大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興盡,1225年春凱旋返抵蒙古本部,在外前後七年。其時,蒙古西滅西遼花剌子模,盡行併合中亞細亞、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回教諸地域,北方領土遠及裡海以北,南方又領有黃河以北漢族中國之半,原遊牧國家再度躍進,大世界帝國形成


"

導讀:在西征期間,窩闊臺被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大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興盡,1225年春凱旋返抵蒙古本部,在外前後七年。其時,蒙古西滅西遼花剌子模,盡行併合中亞細亞、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回教諸地域,北方領土遠及裡海以北,南方又領有黃河以北漢族中國之半,原遊牧國家再度躍進,大世界帝國形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西征


西征歸來途中成吉思汗大肆進行分封:長子朮赤分與烏拉爾山東、西側哈薩克斯坦之地;次子察合臺分與西遼故地;三子窩闊臺分與阿爾泰山以西,葉密立河一帶的乃蠻故地,亦即以後清朝西蒙古之地;四子拖雷繼承成吉思汗自身所保留外蒙古本土直轄地。內蒙古東半與清朝時代東蒙古地域,另予分封成吉思汗諸弟。進攻金朝花剌子模所得農耕文化地帶,則非分封地而成立達魯花赤制度,直接支配

成吉思汗諸子分封的處理原則,容易明瞭系從蒙古舊俗戶主對其成年之子分與家產與家畜使其獨立,父之最後殘存財產末子承繼的末子相續法,其留下的軍隊大部分都由幼子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崩,生前指定繼承人窩闊臺登位為蒙古帝國第二代可汗。可是蒙古的忽裡臺制(部落議事會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臺不能簡單因其父的遺命繼位,必須等待忽裡臺的最後決定。其間,王位空缺兩年,便由拖雷監攝國政

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朮赤已死,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拖雷在成吉思汗諸子中軍事能力是最強的,1232年夏,在南征金國途中由於天氣酷熱,只得率軍回師,後在途中得病而死。另一說,他是被窩闊臺害死的。


"

導讀:在西征期間,窩闊臺被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大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興盡,1225年春凱旋返抵蒙古本部,在外前後七年。其時,蒙古西滅西遼花剌子模,盡行併合中亞細亞、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回教諸地域,北方領土遠及裡海以北,南方又領有黃河以北漢族中國之半,原遊牧國家再度躍進,大世界帝國形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西征


西征歸來途中成吉思汗大肆進行分封:長子朮赤分與烏拉爾山東、西側哈薩克斯坦之地;次子察合臺分與西遼故地;三子窩闊臺分與阿爾泰山以西,葉密立河一帶的乃蠻故地,亦即以後清朝西蒙古之地;四子拖雷繼承成吉思汗自身所保留外蒙古本土直轄地。內蒙古東半與清朝時代東蒙古地域,另予分封成吉思汗諸弟。進攻金朝花剌子模所得農耕文化地帶,則非分封地而成立達魯花赤制度,直接支配

成吉思汗諸子分封的處理原則,容易明瞭系從蒙古舊俗戶主對其成年之子分與家產與家畜使其獨立,父之最後殘存財產末子承繼的末子相續法,其留下的軍隊大部分都由幼子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崩,生前指定繼承人窩闊臺登位為蒙古帝國第二代可汗。可是蒙古的忽裡臺制(部落議事會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臺不能簡單因其父的遺命繼位,必須等待忽裡臺的最後決定。其間,王位空缺兩年,便由拖雷監攝國政

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朮赤已死,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拖雷在成吉思汗諸子中軍事能力是最強的,1232年夏,在南征金國途中由於天氣酷熱,只得率軍回師,後在途中得病而死。另一說,他是被窩闊臺害死的。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窩闊臺時期的蒙古帝國


太宗窩闊臺繼承其父成吉思汗的治績意義,正是蒙古帝國創業與守成之功的密接配合。太宗在位十三年,較其父歲月為短,包括滅金的三大外徵固仍蹈襲其父腳步。內治方面,強化統治而奠立發展中的蒙古世界帝國立國基石,則是成吉思汗未實現的理想完成。

成吉思汗所定法令為基礎,屢次新頒大札撒,加強國家機能的制度化與法治化之外,入 《元史·太宗紀》的如下文字都堪注目:

——元年(1229年)“命河北漢民以戶計出賦調耶律楚材主之,西域人以丁計出賦調, 麻合設的滑刺西迷主之”。

——三年(1231年):“始立中書省,改侍從官名,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 (《新元史》補充:“耶律楚材奏請州縣長吏專理民事萬戶府專理軍政,課稅所專理錢穀,各不相統攝,從之”)。

——五年 (1233年,是年陷金汴京, 翌年金亡):“詔以孔子五十一世孫元楷襲封衍聖公”;“勅修孔子廟及渾天儀” (“新元史” 太宗紀六年條:“設國子監助教官於燕京,令大臣子弟入學”)。


"

導讀:在西征期間,窩闊臺被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大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興盡,1225年春凱旋返抵蒙古本部,在外前後七年。其時,蒙古西滅西遼花剌子模,盡行併合中亞細亞、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回教諸地域,北方領土遠及裡海以北,南方又領有黃河以北漢族中國之半,原遊牧國家再度躍進,大世界帝國形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西征


西征歸來途中成吉思汗大肆進行分封:長子朮赤分與烏拉爾山東、西側哈薩克斯坦之地;次子察合臺分與西遼故地;三子窩闊臺分與阿爾泰山以西,葉密立河一帶的乃蠻故地,亦即以後清朝西蒙古之地;四子拖雷繼承成吉思汗自身所保留外蒙古本土直轄地。內蒙古東半與清朝時代東蒙古地域,另予分封成吉思汗諸弟。進攻金朝花剌子模所得農耕文化地帶,則非分封地而成立達魯花赤制度,直接支配

成吉思汗諸子分封的處理原則,容易明瞭系從蒙古舊俗戶主對其成年之子分與家產與家畜使其獨立,父之最後殘存財產末子承繼的末子相續法,其留下的軍隊大部分都由幼子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崩,生前指定繼承人窩闊臺登位為蒙古帝國第二代可汗。可是蒙古的忽裡臺制(部落議事會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臺不能簡單因其父的遺命繼位,必須等待忽裡臺的最後決定。其間,王位空缺兩年,便由拖雷監攝國政

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朮赤已死,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拖雷在成吉思汗諸子中軍事能力是最強的,1232年夏,在南征金國途中由於天氣酷熱,只得率軍回師,後在途中得病而死。另一說,他是被窩闊臺害死的。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窩闊臺時期的蒙古帝國


太宗窩闊臺繼承其父成吉思汗的治績意義,正是蒙古帝國創業與守成之功的密接配合。太宗在位十三年,較其父歲月為短,包括滅金的三大外徵固仍蹈襲其父腳步。內治方面,強化統治而奠立發展中的蒙古世界帝國立國基石,則是成吉思汗未實現的理想完成。

成吉思汗所定法令為基礎,屢次新頒大札撒,加強國家機能的制度化與法治化之外,入 《元史·太宗紀》的如下文字都堪注目:

——元年(1229年)“命河北漢民以戶計出賦調耶律楚材主之,西域人以丁計出賦調, 麻合設的滑刺西迷主之”。

——三年(1231年):“始立中書省,改侍從官名,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 (《新元史》補充:“耶律楚材奏請州縣長吏專理民事萬戶府專理軍政,課稅所專理錢穀,各不相統攝,從之”)。

——五年 (1233年,是年陷金汴京, 翌年金亡):“詔以孔子五十一世孫元楷襲封衍聖公”;“勅修孔子廟及渾天儀” (“新元史” 太宗紀六年條:“設國子監助教官於燕京,令大臣子弟入學”)。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帝國場景


——八年 (1236年):“耶律楚材請立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編集經史,召儒士樑陟充長官”;“詔以真定民戶奉太后湯沐,中原諸州民戶分賜諸王、貴戚。耶律楚材言非便,遂命各位止設達魯花赤,朝廷置官吏收其租頒之,非奉詔不得徵兵賦”;

《新元史》 太宗紀九年 (1237年):“命斷事官術虎乃、山西中路課稅所長官劉中,試諸路儒士,中選者蠲其賦役,令與本處長官同署公事,得四千三十人”。

屬領征服的混亂階段漸漸過去,安定秩序便於太宗治世期回覆。而成吉思汗所制定僅對遊牧國家適用的統制機構與統治方式,於併入了廣大漢地與中亞細亞、西亞細亞定著民的新領土,蒙古發展為世界帝國時,穩固支配征服地所必備條件的國家統治大方針變更政府機構改革性整備,也都自太宗時代實現。

所以,與大札撒效力相輔成,諸王對征服地人民的特權,以及蒙古部將的征服地上橫暴行為,一概都已加以限制。相對方面,從蒙古人一時佔領漢族中國發展為其後征服朝代的元朝兩面制統治的最早形成,便始於太宗窩闊臺之世。推動蒙古歷史此一關鍵時代形成的中心人物,乃是遼朝宗室後裔的政治家耶律楚材


"

導讀:在西征期間,窩闊臺被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大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興盡,1225年春凱旋返抵蒙古本部,在外前後七年。其時,蒙古西滅西遼花剌子模,盡行併合中亞細亞、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回教諸地域,北方領土遠及裡海以北,南方又領有黃河以北漢族中國之半,原遊牧國家再度躍進,大世界帝國形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西征


西征歸來途中成吉思汗大肆進行分封:長子朮赤分與烏拉爾山東、西側哈薩克斯坦之地;次子察合臺分與西遼故地;三子窩闊臺分與阿爾泰山以西,葉密立河一帶的乃蠻故地,亦即以後清朝西蒙古之地;四子拖雷繼承成吉思汗自身所保留外蒙古本土直轄地。內蒙古東半與清朝時代東蒙古地域,另予分封成吉思汗諸弟。進攻金朝花剌子模所得農耕文化地帶,則非分封地而成立達魯花赤制度,直接支配

成吉思汗諸子分封的處理原則,容易明瞭系從蒙古舊俗戶主對其成年之子分與家產與家畜使其獨立,父之最後殘存財產末子承繼的末子相續法,其留下的軍隊大部分都由幼子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崩,生前指定繼承人窩闊臺登位為蒙古帝國第二代可汗。可是蒙古的忽裡臺制(部落議事會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臺不能簡單因其父的遺命繼位,必須等待忽裡臺的最後決定。其間,王位空缺兩年,便由拖雷監攝國政

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朮赤已死,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拖雷在成吉思汗諸子中軍事能力是最強的,1232年夏,在南征金國途中由於天氣酷熱,只得率軍回師,後在途中得病而死。另一說,他是被窩闊臺害死的。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窩闊臺時期的蒙古帝國


太宗窩闊臺繼承其父成吉思汗的治績意義,正是蒙古帝國創業與守成之功的密接配合。太宗在位十三年,較其父歲月為短,包括滅金的三大外徵固仍蹈襲其父腳步。內治方面,強化統治而奠立發展中的蒙古世界帝國立國基石,則是成吉思汗未實現的理想完成。

成吉思汗所定法令為基礎,屢次新頒大札撒,加強國家機能的制度化與法治化之外,入 《元史·太宗紀》的如下文字都堪注目:

——元年(1229年)“命河北漢民以戶計出賦調耶律楚材主之,西域人以丁計出賦調, 麻合設的滑刺西迷主之”。

——三年(1231年):“始立中書省,改侍從官名,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 (《新元史》補充:“耶律楚材奏請州縣長吏專理民事萬戶府專理軍政,課稅所專理錢穀,各不相統攝,從之”)。

——五年 (1233年,是年陷金汴京, 翌年金亡):“詔以孔子五十一世孫元楷襲封衍聖公”;“勅修孔子廟及渾天儀” (“新元史” 太宗紀六年條:“設國子監助教官於燕京,令大臣子弟入學”)。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帝國場景


——八年 (1236年):“耶律楚材請立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編集經史,召儒士樑陟充長官”;“詔以真定民戶奉太后湯沐,中原諸州民戶分賜諸王、貴戚。耶律楚材言非便,遂命各位止設達魯花赤,朝廷置官吏收其租頒之,非奉詔不得徵兵賦”;

《新元史》 太宗紀九年 (1237年):“命斷事官術虎乃、山西中路課稅所長官劉中,試諸路儒士,中選者蠲其賦役,令與本處長官同署公事,得四千三十人”。

屬領征服的混亂階段漸漸過去,安定秩序便於太宗治世期回覆。而成吉思汗所制定僅對遊牧國家適用的統制機構與統治方式,於併入了廣大漢地與中亞細亞、西亞細亞定著民的新領土,蒙古發展為世界帝國時,穩固支配征服地所必備條件的國家統治大方針變更政府機構改革性整備,也都自太宗時代實現。

所以,與大札撒效力相輔成,諸王對征服地人民的特權,以及蒙古部將的征服地上橫暴行為,一概都已加以限制。相對方面,從蒙古人一時佔領漢族中國發展為其後征服朝代的元朝兩面制統治的最早形成,便始於太宗窩闊臺之世。推動蒙古歷史此一關鍵時代形成的中心人物,乃是遼朝宗室後裔的政治家耶律楚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父、祖自遼亡後均仕金朝為高官,自身也由科舉供職燕京,蒙古軍取燕京被俘。成吉思汗與之言談投機,留身邊任政治顧問,時耶律楚材年二十七歲,自是得成吉思汗信任日深攜帶扈從西征,並鄭重推介與指定的汗位繼承人窩闊臺。事實上,1229年大集會,太宗汗位僵局的最終打開,便是耶律楚材向拖雷與察合臺弟兄轉圜之力。惟其如此,而耶律楚材形成太宗政治樞軸,《元史》其傳記的幾段動人記載:

中原甫定,民多誤觸禁網,而國法無赦令。楚材議請肆宥,眾以雲迂, 楚材獨從容為帝言。詔自庚寅正月朔日前事勿治。且條便宜一十八事頒天下,其略言:“郡宜置長吏牧民, 設萬戶總軍, 使勢均力敵,以遏驕橫。中原之地,財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縣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貿易借貸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鶻、河西諸人,種地不納稅者死,監主自盜官物者死,應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報, 然後行刑。貢獻禮物,為害非輕,深宜禁斷。” 帝悉從之,唯貢獻一事不允,曰:彼自願饋獻者, 宜聽之。楚材曰:蠹害之端, 必由於此。帝曰:凡卿所奏,無不從者,卿不能從朕一事耶?

太祖之世,歲有事西域,未暇經略中原,官吏多聚斂自私,資至鉅萬,官無儲待。近臣別迭等言:“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 楚材曰:“陛下將南伐,軍需宜有所資,誠均定中原地稅、商稅、鹽、酒、鐵冶、山澤之利,歲可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足以供給,何謂無補哉?” 帝曰:“卿試為朕行之。” 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凡長貳悉用士人,參佐皆用省部舊人。辛卯秋,帝至雲中,十路鹹進廩籍金帛陳於廷中,帝笑謂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國用充足。即日拜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


"

導讀:在西征期間,窩闊臺被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大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興盡,1225年春凱旋返抵蒙古本部,在外前後七年。其時,蒙古西滅西遼花剌子模,盡行併合中亞細亞、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回教諸地域,北方領土遠及裡海以北,南方又領有黃河以北漢族中國之半,原遊牧國家再度躍進,大世界帝國形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西征


西征歸來途中成吉思汗大肆進行分封:長子朮赤分與烏拉爾山東、西側哈薩克斯坦之地;次子察合臺分與西遼故地;三子窩闊臺分與阿爾泰山以西,葉密立河一帶的乃蠻故地,亦即以後清朝西蒙古之地;四子拖雷繼承成吉思汗自身所保留外蒙古本土直轄地。內蒙古東半與清朝時代東蒙古地域,另予分封成吉思汗諸弟。進攻金朝花剌子模所得農耕文化地帶,則非分封地而成立達魯花赤制度,直接支配

成吉思汗諸子分封的處理原則,容易明瞭系從蒙古舊俗戶主對其成年之子分與家產與家畜使其獨立,父之最後殘存財產末子承繼的末子相續法,其留下的軍隊大部分都由幼子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崩,生前指定繼承人窩闊臺登位為蒙古帝國第二代可汗。可是蒙古的忽裡臺制(部落議事會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臺不能簡單因其父的遺命繼位,必須等待忽裡臺的最後決定。其間,王位空缺兩年,便由拖雷監攝國政

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朮赤已死,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拖雷在成吉思汗諸子中軍事能力是最強的,1232年夏,在南征金國途中由於天氣酷熱,只得率軍回師,後在途中得病而死。另一說,他是被窩闊臺害死的。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窩闊臺時期的蒙古帝國


太宗窩闊臺繼承其父成吉思汗的治績意義,正是蒙古帝國創業與守成之功的密接配合。太宗在位十三年,較其父歲月為短,包括滅金的三大外徵固仍蹈襲其父腳步。內治方面,強化統治而奠立發展中的蒙古世界帝國立國基石,則是成吉思汗未實現的理想完成。

成吉思汗所定法令為基礎,屢次新頒大札撒,加強國家機能的制度化與法治化之外,入 《元史·太宗紀》的如下文字都堪注目:

——元年(1229年)“命河北漢民以戶計出賦調耶律楚材主之,西域人以丁計出賦調, 麻合設的滑刺西迷主之”。

——三年(1231年):“始立中書省,改侍從官名,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 (《新元史》補充:“耶律楚材奏請州縣長吏專理民事萬戶府專理軍政,課稅所專理錢穀,各不相統攝,從之”)。

——五年 (1233年,是年陷金汴京, 翌年金亡):“詔以孔子五十一世孫元楷襲封衍聖公”;“勅修孔子廟及渾天儀” (“新元史” 太宗紀六年條:“設國子監助教官於燕京,令大臣子弟入學”)。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帝國場景


——八年 (1236年):“耶律楚材請立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編集經史,召儒士樑陟充長官”;“詔以真定民戶奉太后湯沐,中原諸州民戶分賜諸王、貴戚。耶律楚材言非便,遂命各位止設達魯花赤,朝廷置官吏收其租頒之,非奉詔不得徵兵賦”;

《新元史》 太宗紀九年 (1237年):“命斷事官術虎乃、山西中路課稅所長官劉中,試諸路儒士,中選者蠲其賦役,令與本處長官同署公事,得四千三十人”。

屬領征服的混亂階段漸漸過去,安定秩序便於太宗治世期回覆。而成吉思汗所制定僅對遊牧國家適用的統制機構與統治方式,於併入了廣大漢地與中亞細亞、西亞細亞定著民的新領土,蒙古發展為世界帝國時,穩固支配征服地所必備條件的國家統治大方針變更政府機構改革性整備,也都自太宗時代實現。

所以,與大札撒效力相輔成,諸王對征服地人民的特權,以及蒙古部將的征服地上橫暴行為,一概都已加以限制。相對方面,從蒙古人一時佔領漢族中國發展為其後征服朝代的元朝兩面制統治的最早形成,便始於太宗窩闊臺之世。推動蒙古歷史此一關鍵時代形成的中心人物,乃是遼朝宗室後裔的政治家耶律楚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父、祖自遼亡後均仕金朝為高官,自身也由科舉供職燕京,蒙古軍取燕京被俘。成吉思汗與之言談投機,留身邊任政治顧問,時耶律楚材年二十七歲,自是得成吉思汗信任日深攜帶扈從西征,並鄭重推介與指定的汗位繼承人窩闊臺。事實上,1229年大集會,太宗汗位僵局的最終打開,便是耶律楚材向拖雷與察合臺弟兄轉圜之力。惟其如此,而耶律楚材形成太宗政治樞軸,《元史》其傳記的幾段動人記載:

中原甫定,民多誤觸禁網,而國法無赦令。楚材議請肆宥,眾以雲迂, 楚材獨從容為帝言。詔自庚寅正月朔日前事勿治。且條便宜一十八事頒天下,其略言:“郡宜置長吏牧民, 設萬戶總軍, 使勢均力敵,以遏驕橫。中原之地,財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縣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貿易借貸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鶻、河西諸人,種地不納稅者死,監主自盜官物者死,應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報, 然後行刑。貢獻禮物,為害非輕,深宜禁斷。” 帝悉從之,唯貢獻一事不允,曰:彼自願饋獻者, 宜聽之。楚材曰:蠹害之端, 必由於此。帝曰:凡卿所奏,無不從者,卿不能從朕一事耶?

太祖之世,歲有事西域,未暇經略中原,官吏多聚斂自私,資至鉅萬,官無儲待。近臣別迭等言:“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 楚材曰:“陛下將南伐,軍需宜有所資,誠均定中原地稅、商稅、鹽、酒、鐵冶、山澤之利,歲可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足以供給,何謂無補哉?” 帝曰:“卿試為朕行之。” 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凡長貳悉用士人,參佐皆用省部舊人。辛卯秋,帝至雲中,十路鹹進廩籍金帛陳於廷中,帝笑謂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國用充足。即日拜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攻城圖


舊制,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屠之汴梁將下,大將速不臺遣使來言,金人抗拒持久,師多死傷,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馳入奏曰:將士暴露數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無民,將焉用之。帝猶豫未決,楚材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於此,若盡殺之,將無所獲。” 帝然之,詔罪止完顏氏餘皆勿問。時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萬人。

耶律楚材的可敬,正以其一方面對蒙古國家獲得龐大領土後的高度統治技術指導,具有莫大貢獻;另一方面,更對漢地生命與文化的維護,誠摯付出其最大的心力。太宗崩後第四年與貴由汗選出前一年的1244年,壽五十五歲的耶律楚材去世,其努力於漢族中國查實戶口整理戶籍,又於法定稅率為基盤的租稅體制下,所自漢族人民徵起的稅收,未來終成立為支持蒙古帝國財政最大的財源

對於擁有特大面積領土的蒙古世界帝國而言,國都和林規模很小,未免授人以貧弱的印象。然而,與國都和林建設約略同時的驛傳制度整備,卻是強烈對照的大氣魄擴張。以國都和林為中心,向蒙古帝國四方網狀伸展交通路上,視地形與有無居民不定距離建立驛站,大體均依馬行一日程為標準。蒙古帝國時代以迄元朝,驛傳制度的發達可以想像。


"

導讀:在西征期間,窩闊臺被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大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興盡,1225年春凱旋返抵蒙古本部,在外前後七年。其時,蒙古西滅西遼花剌子模,盡行併合中亞細亞、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回教諸地域,北方領土遠及裡海以北,南方又領有黃河以北漢族中國之半,原遊牧國家再度躍進,大世界帝國形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西征


西征歸來途中成吉思汗大肆進行分封:長子朮赤分與烏拉爾山東、西側哈薩克斯坦之地;次子察合臺分與西遼故地;三子窩闊臺分與阿爾泰山以西,葉密立河一帶的乃蠻故地,亦即以後清朝西蒙古之地;四子拖雷繼承成吉思汗自身所保留外蒙古本土直轄地。內蒙古東半與清朝時代東蒙古地域,另予分封成吉思汗諸弟。進攻金朝花剌子模所得農耕文化地帶,則非分封地而成立達魯花赤制度,直接支配

成吉思汗諸子分封的處理原則,容易明瞭系從蒙古舊俗戶主對其成年之子分與家產與家畜使其獨立,父之最後殘存財產末子承繼的末子相續法,其留下的軍隊大部分都由幼子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崩,生前指定繼承人窩闊臺登位為蒙古帝國第二代可汗。可是蒙古的忽裡臺制(部落議事會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臺不能簡單因其父的遺命繼位,必須等待忽裡臺的最後決定。其間,王位空缺兩年,便由拖雷監攝國政

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朮赤已死,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拖雷在成吉思汗諸子中軍事能力是最強的,1232年夏,在南征金國途中由於天氣酷熱,只得率軍回師,後在途中得病而死。另一說,他是被窩闊臺害死的。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窩闊臺時期的蒙古帝國


太宗窩闊臺繼承其父成吉思汗的治績意義,正是蒙古帝國創業與守成之功的密接配合。太宗在位十三年,較其父歲月為短,包括滅金的三大外徵固仍蹈襲其父腳步。內治方面,強化統治而奠立發展中的蒙古世界帝國立國基石,則是成吉思汗未實現的理想完成。

成吉思汗所定法令為基礎,屢次新頒大札撒,加強國家機能的制度化與法治化之外,入 《元史·太宗紀》的如下文字都堪注目:

——元年(1229年)“命河北漢民以戶計出賦調耶律楚材主之,西域人以丁計出賦調, 麻合設的滑刺西迷主之”。

——三年(1231年):“始立中書省,改侍從官名,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 (《新元史》補充:“耶律楚材奏請州縣長吏專理民事萬戶府專理軍政,課稅所專理錢穀,各不相統攝,從之”)。

——五年 (1233年,是年陷金汴京, 翌年金亡):“詔以孔子五十一世孫元楷襲封衍聖公”;“勅修孔子廟及渾天儀” (“新元史” 太宗紀六年條:“設國子監助教官於燕京,令大臣子弟入學”)。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帝國場景


——八年 (1236年):“耶律楚材請立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編集經史,召儒士樑陟充長官”;“詔以真定民戶奉太后湯沐,中原諸州民戶分賜諸王、貴戚。耶律楚材言非便,遂命各位止設達魯花赤,朝廷置官吏收其租頒之,非奉詔不得徵兵賦”;

《新元史》 太宗紀九年 (1237年):“命斷事官術虎乃、山西中路課稅所長官劉中,試諸路儒士,中選者蠲其賦役,令與本處長官同署公事,得四千三十人”。

屬領征服的混亂階段漸漸過去,安定秩序便於太宗治世期回覆。而成吉思汗所制定僅對遊牧國家適用的統制機構與統治方式,於併入了廣大漢地與中亞細亞、西亞細亞定著民的新領土,蒙古發展為世界帝國時,穩固支配征服地所必備條件的國家統治大方針變更政府機構改革性整備,也都自太宗時代實現。

所以,與大札撒效力相輔成,諸王對征服地人民的特權,以及蒙古部將的征服地上橫暴行為,一概都已加以限制。相對方面,從蒙古人一時佔領漢族中國發展為其後征服朝代的元朝兩面制統治的最早形成,便始於太宗窩闊臺之世。推動蒙古歷史此一關鍵時代形成的中心人物,乃是遼朝宗室後裔的政治家耶律楚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父、祖自遼亡後均仕金朝為高官,自身也由科舉供職燕京,蒙古軍取燕京被俘。成吉思汗與之言談投機,留身邊任政治顧問,時耶律楚材年二十七歲,自是得成吉思汗信任日深攜帶扈從西征,並鄭重推介與指定的汗位繼承人窩闊臺。事實上,1229年大集會,太宗汗位僵局的最終打開,便是耶律楚材向拖雷與察合臺弟兄轉圜之力。惟其如此,而耶律楚材形成太宗政治樞軸,《元史》其傳記的幾段動人記載:

中原甫定,民多誤觸禁網,而國法無赦令。楚材議請肆宥,眾以雲迂, 楚材獨從容為帝言。詔自庚寅正月朔日前事勿治。且條便宜一十八事頒天下,其略言:“郡宜置長吏牧民, 設萬戶總軍, 使勢均力敵,以遏驕橫。中原之地,財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縣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貿易借貸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鶻、河西諸人,種地不納稅者死,監主自盜官物者死,應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報, 然後行刑。貢獻禮物,為害非輕,深宜禁斷。” 帝悉從之,唯貢獻一事不允,曰:彼自願饋獻者, 宜聽之。楚材曰:蠹害之端, 必由於此。帝曰:凡卿所奏,無不從者,卿不能從朕一事耶?

太祖之世,歲有事西域,未暇經略中原,官吏多聚斂自私,資至鉅萬,官無儲待。近臣別迭等言:“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 楚材曰:“陛下將南伐,軍需宜有所資,誠均定中原地稅、商稅、鹽、酒、鐵冶、山澤之利,歲可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足以供給,何謂無補哉?” 帝曰:“卿試為朕行之。” 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凡長貳悉用士人,參佐皆用省部舊人。辛卯秋,帝至雲中,十路鹹進廩籍金帛陳於廷中,帝笑謂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國用充足。即日拜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攻城圖


舊制,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屠之汴梁將下,大將速不臺遣使來言,金人抗拒持久,師多死傷,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馳入奏曰:將士暴露數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無民,將焉用之。帝猶豫未決,楚材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於此,若盡殺之,將無所獲。” 帝然之,詔罪止完顏氏餘皆勿問。時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萬人。

耶律楚材的可敬,正以其一方面對蒙古國家獲得龐大領土後的高度統治技術指導,具有莫大貢獻;另一方面,更對漢地生命與文化的維護,誠摯付出其最大的心力。太宗崩後第四年與貴由汗選出前一年的1244年,壽五十五歲的耶律楚材去世,其努力於漢族中國查實戶口整理戶籍,又於法定稅率為基盤的租稅體制下,所自漢族人民徵起的稅收,未來終成立為支持蒙古帝國財政最大的財源

對於擁有特大面積領土的蒙古世界帝國而言,國都和林規模很小,未免授人以貧弱的印象。然而,與國都和林建設約略同時的驛傳制度整備,卻是強烈對照的大氣魄擴張。以國都和林為中心,向蒙古帝國四方網狀伸展交通路上,視地形與有無居民不定距離建立驛站,大體均依馬行一日程為標準。蒙古帝國時代以迄元朝,驛傳制度的發達可以想像。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馬可波羅

國際間、國內諸王間使者往返、公文書傳遞、軍情相通、貢物上達等公務,以及國內各地區相互間物資輸送,都能因而順利進行,遠至歐洲的外國商人、傳教士、學者文人、技術家等,也以整然驛傳制度下交通發達,旅行便利,而此時期大活躍於蒙古或漢族中國。太宗窩闊臺(去世)訃報的短短數月間便已傳達中歐拔都遠征軍總部,古今歷史上均堪驚歎其迅速,又是其時驛傳制度通訊效率發揮的明證。

在西征期間,窩闊臺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時尚未去世的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爭執源由,關係成吉思汗分封諸子後蒙古帝國Ulus(指蒙古各汗王的封地) 性格增強, 太宗以受成吉思汗遺命而登位, 在位期也繼承成吉思汗所集中的權力 但底子仍是 Ulus 之一, 大汗或共主的統御力隨其崩而消失。太宗子嗣回覆同於諸王也平等的窩闊臺汗國地位,與最初氏、部時代蒙古部汗並無二致雖然大汗所遺命繼承人,於次代汗位選舉中佔有優勢的遊牧傳統仍舊,然而, 此項遺命並無絕對約束力,大會毋須定必遵從同樣也是遊牧傳統。蒙古帝國成立未幾汗位便起糾紛,損害帝國團結而裂痕初現,都導源於此。


"

導讀:在西征期間,窩闊臺被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大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興盡,1225年春凱旋返抵蒙古本部,在外前後七年。其時,蒙古西滅西遼花剌子模,盡行併合中亞細亞、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回教諸地域,北方領土遠及裡海以北,南方又領有黃河以北漢族中國之半,原遊牧國家再度躍進,大世界帝國形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西征


西征歸來途中成吉思汗大肆進行分封:長子朮赤分與烏拉爾山東、西側哈薩克斯坦之地;次子察合臺分與西遼故地;三子窩闊臺分與阿爾泰山以西,葉密立河一帶的乃蠻故地,亦即以後清朝西蒙古之地;四子拖雷繼承成吉思汗自身所保留外蒙古本土直轄地。內蒙古東半與清朝時代東蒙古地域,另予分封成吉思汗諸弟。進攻金朝花剌子模所得農耕文化地帶,則非分封地而成立達魯花赤制度,直接支配

成吉思汗諸子分封的處理原則,容易明瞭系從蒙古舊俗戶主對其成年之子分與家產與家畜使其獨立,父之最後殘存財產末子承繼的末子相續法,其留下的軍隊大部分都由幼子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崩,生前指定繼承人窩闊臺登位為蒙古帝國第二代可汗。可是蒙古的忽裡臺制(部落議事會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臺不能簡單因其父的遺命繼位,必須等待忽裡臺的最後決定。其間,王位空缺兩年,便由拖雷監攝國政

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朮赤已死,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拖雷在成吉思汗諸子中軍事能力是最強的,1232年夏,在南征金國途中由於天氣酷熱,只得率軍回師,後在途中得病而死。另一說,他是被窩闊臺害死的。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窩闊臺時期的蒙古帝國


太宗窩闊臺繼承其父成吉思汗的治績意義,正是蒙古帝國創業與守成之功的密接配合。太宗在位十三年,較其父歲月為短,包括滅金的三大外徵固仍蹈襲其父腳步。內治方面,強化統治而奠立發展中的蒙古世界帝國立國基石,則是成吉思汗未實現的理想完成。

成吉思汗所定法令為基礎,屢次新頒大札撒,加強國家機能的制度化與法治化之外,入 《元史·太宗紀》的如下文字都堪注目:

——元年(1229年)“命河北漢民以戶計出賦調耶律楚材主之,西域人以丁計出賦調, 麻合設的滑刺西迷主之”。

——三年(1231年):“始立中書省,改侍從官名,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 (《新元史》補充:“耶律楚材奏請州縣長吏專理民事萬戶府專理軍政,課稅所專理錢穀,各不相統攝,從之”)。

——五年 (1233年,是年陷金汴京, 翌年金亡):“詔以孔子五十一世孫元楷襲封衍聖公”;“勅修孔子廟及渾天儀” (“新元史” 太宗紀六年條:“設國子監助教官於燕京,令大臣子弟入學”)。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帝國場景


——八年 (1236年):“耶律楚材請立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編集經史,召儒士樑陟充長官”;“詔以真定民戶奉太后湯沐,中原諸州民戶分賜諸王、貴戚。耶律楚材言非便,遂命各位止設達魯花赤,朝廷置官吏收其租頒之,非奉詔不得徵兵賦”;

《新元史》 太宗紀九年 (1237年):“命斷事官術虎乃、山西中路課稅所長官劉中,試諸路儒士,中選者蠲其賦役,令與本處長官同署公事,得四千三十人”。

屬領征服的混亂階段漸漸過去,安定秩序便於太宗治世期回覆。而成吉思汗所制定僅對遊牧國家適用的統制機構與統治方式,於併入了廣大漢地與中亞細亞、西亞細亞定著民的新領土,蒙古發展為世界帝國時,穩固支配征服地所必備條件的國家統治大方針變更政府機構改革性整備,也都自太宗時代實現。

所以,與大札撒效力相輔成,諸王對征服地人民的特權,以及蒙古部將的征服地上橫暴行為,一概都已加以限制。相對方面,從蒙古人一時佔領漢族中國發展為其後征服朝代的元朝兩面制統治的最早形成,便始於太宗窩闊臺之世。推動蒙古歷史此一關鍵時代形成的中心人物,乃是遼朝宗室後裔的政治家耶律楚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父、祖自遼亡後均仕金朝為高官,自身也由科舉供職燕京,蒙古軍取燕京被俘。成吉思汗與之言談投機,留身邊任政治顧問,時耶律楚材年二十七歲,自是得成吉思汗信任日深攜帶扈從西征,並鄭重推介與指定的汗位繼承人窩闊臺。事實上,1229年大集會,太宗汗位僵局的最終打開,便是耶律楚材向拖雷與察合臺弟兄轉圜之力。惟其如此,而耶律楚材形成太宗政治樞軸,《元史》其傳記的幾段動人記載:

中原甫定,民多誤觸禁網,而國法無赦令。楚材議請肆宥,眾以雲迂, 楚材獨從容為帝言。詔自庚寅正月朔日前事勿治。且條便宜一十八事頒天下,其略言:“郡宜置長吏牧民, 設萬戶總軍, 使勢均力敵,以遏驕橫。中原之地,財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縣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貿易借貸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鶻、河西諸人,種地不納稅者死,監主自盜官物者死,應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報, 然後行刑。貢獻禮物,為害非輕,深宜禁斷。” 帝悉從之,唯貢獻一事不允,曰:彼自願饋獻者, 宜聽之。楚材曰:蠹害之端, 必由於此。帝曰:凡卿所奏,無不從者,卿不能從朕一事耶?

太祖之世,歲有事西域,未暇經略中原,官吏多聚斂自私,資至鉅萬,官無儲待。近臣別迭等言:“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 楚材曰:“陛下將南伐,軍需宜有所資,誠均定中原地稅、商稅、鹽、酒、鐵冶、山澤之利,歲可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足以供給,何謂無補哉?” 帝曰:“卿試為朕行之。” 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凡長貳悉用士人,參佐皆用省部舊人。辛卯秋,帝至雲中,十路鹹進廩籍金帛陳於廷中,帝笑謂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國用充足。即日拜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攻城圖


舊制,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屠之汴梁將下,大將速不臺遣使來言,金人抗拒持久,師多死傷,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馳入奏曰:將士暴露數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無民,將焉用之。帝猶豫未決,楚材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於此,若盡殺之,將無所獲。” 帝然之,詔罪止完顏氏餘皆勿問。時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萬人。

耶律楚材的可敬,正以其一方面對蒙古國家獲得龐大領土後的高度統治技術指導,具有莫大貢獻;另一方面,更對漢地生命與文化的維護,誠摯付出其最大的心力。太宗崩後第四年與貴由汗選出前一年的1244年,壽五十五歲的耶律楚材去世,其努力於漢族中國查實戶口整理戶籍,又於法定稅率為基盤的租稅體制下,所自漢族人民徵起的稅收,未來終成立為支持蒙古帝國財政最大的財源

對於擁有特大面積領土的蒙古世界帝國而言,國都和林規模很小,未免授人以貧弱的印象。然而,與國都和林建設約略同時的驛傳制度整備,卻是強烈對照的大氣魄擴張。以國都和林為中心,向蒙古帝國四方網狀伸展交通路上,視地形與有無居民不定距離建立驛站,大體均依馬行一日程為標準。蒙古帝國時代以迄元朝,驛傳制度的發達可以想像。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馬可波羅

國際間、國內諸王間使者往返、公文書傳遞、軍情相通、貢物上達等公務,以及國內各地區相互間物資輸送,都能因而順利進行,遠至歐洲的外國商人、傳教士、學者文人、技術家等,也以整然驛傳制度下交通發達,旅行便利,而此時期大活躍於蒙古或漢族中國。太宗窩闊臺(去世)訃報的短短數月間便已傳達中歐拔都遠征軍總部,古今歷史上均堪驚歎其迅速,又是其時驛傳制度通訊效率發揮的明證。

在西征期間,窩闊臺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時尚未去世的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爭執源由,關係成吉思汗分封諸子後蒙古帝國Ulus(指蒙古各汗王的封地) 性格增強, 太宗以受成吉思汗遺命而登位, 在位期也繼承成吉思汗所集中的權力 但底子仍是 Ulus 之一, 大汗或共主的統御力隨其崩而消失。太宗子嗣回覆同於諸王也平等的窩闊臺汗國地位,與最初氏、部時代蒙古部汗並無二致雖然大汗所遺命繼承人,於次代汗位選舉中佔有優勢的遊牧傳統仍舊,然而, 此項遺命並無絕對約束力,大會毋須定必遵從同樣也是遊牧傳統。蒙古帝國成立未幾汗位便起糾紛,損害帝國團結而裂痕初現,都導源於此。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忽裡臺大會


太宗之崩預定的嗣位人選,乃最寵愛而歿於出征時的第三子之子——其孫失烈門。隨從拔都西征的少壯王、將外留於國內的老輩,則屬意察合臺,依遊牧習慣攝政當國的太宗可敦(相當於漢族的皇后)乃馬真氏(非失烈門祖母),又擬立己身所出的太宗長子貴由察合臺翌年去世,可敦以失烈門尚未成年為理由而改立貴由的意見,乃獲得支持。

但是由於貴由參與拔都西征期間,卻與拔都發生衝突,被太宗斥責而先期召回,歸途中先聞其父噩耗馳返。待貴由得母提名並擁戴大勢在內已定,消息續向外西傳時,嚴重對立形成,乃演出前述朮赤(拔都之父)系諸王、將中止東歸參與選汗大集會事件,拖雷系也以太宗在位曾為自己的窩闊臺系侵奪其兵額而表示緘默

所以,大汗選舉大集會連續召開兩次(1244—1245年)均以拔都持人選非太宗預定為藉口拒絕出席而流會,再翌年的1246年,亦即大汗缺位已第六年的第三次大集會上,終於拔都系缺席狀態下,擁戴貴由為第三代可汗,是為元朝追尊的定宗。定宗汗位穩定後,1248年決意發兵討伐拔都,而崩於途中。在位僅三年,年四十三歲。


"

導讀:在西征期間,窩闊臺被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大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興盡,1225年春凱旋返抵蒙古本部,在外前後七年。其時,蒙古西滅西遼花剌子模,盡行併合中亞細亞、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回教諸地域,北方領土遠及裡海以北,南方又領有黃河以北漢族中國之半,原遊牧國家再度躍進,大世界帝國形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西征


西征歸來途中成吉思汗大肆進行分封:長子朮赤分與烏拉爾山東、西側哈薩克斯坦之地;次子察合臺分與西遼故地;三子窩闊臺分與阿爾泰山以西,葉密立河一帶的乃蠻故地,亦即以後清朝西蒙古之地;四子拖雷繼承成吉思汗自身所保留外蒙古本土直轄地。內蒙古東半與清朝時代東蒙古地域,另予分封成吉思汗諸弟。進攻金朝花剌子模所得農耕文化地帶,則非分封地而成立達魯花赤制度,直接支配

成吉思汗諸子分封的處理原則,容易明瞭系從蒙古舊俗戶主對其成年之子分與家產與家畜使其獨立,父之最後殘存財產末子承繼的末子相續法,其留下的軍隊大部分都由幼子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崩,生前指定繼承人窩闊臺登位為蒙古帝國第二代可汗。可是蒙古的忽裡臺制(部落議事會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臺不能簡單因其父的遺命繼位,必須等待忽裡臺的最後決定。其間,王位空缺兩年,便由拖雷監攝國政

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朮赤已死,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拖雷在成吉思汗諸子中軍事能力是最強的,1232年夏,在南征金國途中由於天氣酷熱,只得率軍回師,後在途中得病而死。另一說,他是被窩闊臺害死的。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窩闊臺時期的蒙古帝國


太宗窩闊臺繼承其父成吉思汗的治績意義,正是蒙古帝國創業與守成之功的密接配合。太宗在位十三年,較其父歲月為短,包括滅金的三大外徵固仍蹈襲其父腳步。內治方面,強化統治而奠立發展中的蒙古世界帝國立國基石,則是成吉思汗未實現的理想完成。

成吉思汗所定法令為基礎,屢次新頒大札撒,加強國家機能的制度化與法治化之外,入 《元史·太宗紀》的如下文字都堪注目:

——元年(1229年)“命河北漢民以戶計出賦調耶律楚材主之,西域人以丁計出賦調, 麻合設的滑刺西迷主之”。

——三年(1231年):“始立中書省,改侍從官名,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 (《新元史》補充:“耶律楚材奏請州縣長吏專理民事萬戶府專理軍政,課稅所專理錢穀,各不相統攝,從之”)。

——五年 (1233年,是年陷金汴京, 翌年金亡):“詔以孔子五十一世孫元楷襲封衍聖公”;“勅修孔子廟及渾天儀” (“新元史” 太宗紀六年條:“設國子監助教官於燕京,令大臣子弟入學”)。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帝國場景


——八年 (1236年):“耶律楚材請立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編集經史,召儒士樑陟充長官”;“詔以真定民戶奉太后湯沐,中原諸州民戶分賜諸王、貴戚。耶律楚材言非便,遂命各位止設達魯花赤,朝廷置官吏收其租頒之,非奉詔不得徵兵賦”;

《新元史》 太宗紀九年 (1237年):“命斷事官術虎乃、山西中路課稅所長官劉中,試諸路儒士,中選者蠲其賦役,令與本處長官同署公事,得四千三十人”。

屬領征服的混亂階段漸漸過去,安定秩序便於太宗治世期回覆。而成吉思汗所制定僅對遊牧國家適用的統制機構與統治方式,於併入了廣大漢地與中亞細亞、西亞細亞定著民的新領土,蒙古發展為世界帝國時,穩固支配征服地所必備條件的國家統治大方針變更政府機構改革性整備,也都自太宗時代實現。

所以,與大札撒效力相輔成,諸王對征服地人民的特權,以及蒙古部將的征服地上橫暴行為,一概都已加以限制。相對方面,從蒙古人一時佔領漢族中國發展為其後征服朝代的元朝兩面制統治的最早形成,便始於太宗窩闊臺之世。推動蒙古歷史此一關鍵時代形成的中心人物,乃是遼朝宗室後裔的政治家耶律楚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父、祖自遼亡後均仕金朝為高官,自身也由科舉供職燕京,蒙古軍取燕京被俘。成吉思汗與之言談投機,留身邊任政治顧問,時耶律楚材年二十七歲,自是得成吉思汗信任日深攜帶扈從西征,並鄭重推介與指定的汗位繼承人窩闊臺。事實上,1229年大集會,太宗汗位僵局的最終打開,便是耶律楚材向拖雷與察合臺弟兄轉圜之力。惟其如此,而耶律楚材形成太宗政治樞軸,《元史》其傳記的幾段動人記載:

中原甫定,民多誤觸禁網,而國法無赦令。楚材議請肆宥,眾以雲迂, 楚材獨從容為帝言。詔自庚寅正月朔日前事勿治。且條便宜一十八事頒天下,其略言:“郡宜置長吏牧民, 設萬戶總軍, 使勢均力敵,以遏驕橫。中原之地,財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縣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貿易借貸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鶻、河西諸人,種地不納稅者死,監主自盜官物者死,應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報, 然後行刑。貢獻禮物,為害非輕,深宜禁斷。” 帝悉從之,唯貢獻一事不允,曰:彼自願饋獻者, 宜聽之。楚材曰:蠹害之端, 必由於此。帝曰:凡卿所奏,無不從者,卿不能從朕一事耶?

太祖之世,歲有事西域,未暇經略中原,官吏多聚斂自私,資至鉅萬,官無儲待。近臣別迭等言:“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 楚材曰:“陛下將南伐,軍需宜有所資,誠均定中原地稅、商稅、鹽、酒、鐵冶、山澤之利,歲可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足以供給,何謂無補哉?” 帝曰:“卿試為朕行之。” 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凡長貳悉用士人,參佐皆用省部舊人。辛卯秋,帝至雲中,十路鹹進廩籍金帛陳於廷中,帝笑謂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國用充足。即日拜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攻城圖


舊制,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屠之汴梁將下,大將速不臺遣使來言,金人抗拒持久,師多死傷,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馳入奏曰:將士暴露數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無民,將焉用之。帝猶豫未決,楚材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於此,若盡殺之,將無所獲。” 帝然之,詔罪止完顏氏餘皆勿問。時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萬人。

耶律楚材的可敬,正以其一方面對蒙古國家獲得龐大領土後的高度統治技術指導,具有莫大貢獻;另一方面,更對漢地生命與文化的維護,誠摯付出其最大的心力。太宗崩後第四年與貴由汗選出前一年的1244年,壽五十五歲的耶律楚材去世,其努力於漢族中國查實戶口整理戶籍,又於法定稅率為基盤的租稅體制下,所自漢族人民徵起的稅收,未來終成立為支持蒙古帝國財政最大的財源

對於擁有特大面積領土的蒙古世界帝國而言,國都和林規模很小,未免授人以貧弱的印象。然而,與國都和林建設約略同時的驛傳制度整備,卻是強烈對照的大氣魄擴張。以國都和林為中心,向蒙古帝國四方網狀伸展交通路上,視地形與有無居民不定距離建立驛站,大體均依馬行一日程為標準。蒙古帝國時代以迄元朝,驛傳制度的發達可以想像。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馬可波羅

國際間、國內諸王間使者往返、公文書傳遞、軍情相通、貢物上達等公務,以及國內各地區相互間物資輸送,都能因而順利進行,遠至歐洲的外國商人、傳教士、學者文人、技術家等,也以整然驛傳制度下交通發達,旅行便利,而此時期大活躍於蒙古或漢族中國。太宗窩闊臺(去世)訃報的短短數月間便已傳達中歐拔都遠征軍總部,古今歷史上均堪驚歎其迅速,又是其時驛傳制度通訊效率發揮的明證。

在西征期間,窩闊臺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時尚未去世的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爭執源由,關係成吉思汗分封諸子後蒙古帝國Ulus(指蒙古各汗王的封地) 性格增強, 太宗以受成吉思汗遺命而登位, 在位期也繼承成吉思汗所集中的權力 但底子仍是 Ulus 之一, 大汗或共主的統御力隨其崩而消失。太宗子嗣回覆同於諸王也平等的窩闊臺汗國地位,與最初氏、部時代蒙古部汗並無二致雖然大汗所遺命繼承人,於次代汗位選舉中佔有優勢的遊牧傳統仍舊,然而, 此項遺命並無絕對約束力,大會毋須定必遵從同樣也是遊牧傳統。蒙古帝國成立未幾汗位便起糾紛,損害帝國團結而裂痕初現,都導源於此。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忽裡臺大會


太宗之崩預定的嗣位人選,乃最寵愛而歿於出征時的第三子之子——其孫失烈門。隨從拔都西征的少壯王、將外留於國內的老輩,則屬意察合臺,依遊牧習慣攝政當國的太宗可敦(相當於漢族的皇后)乃馬真氏(非失烈門祖母),又擬立己身所出的太宗長子貴由察合臺翌年去世,可敦以失烈門尚未成年為理由而改立貴由的意見,乃獲得支持。

但是由於貴由參與拔都西征期間,卻與拔都發生衝突,被太宗斥責而先期召回,歸途中先聞其父噩耗馳返。待貴由得母提名並擁戴大勢在內已定,消息續向外西傳時,嚴重對立形成,乃演出前述朮赤(拔都之父)系諸王、將中止東歸參與選汗大集會事件,拖雷系也以太宗在位曾為自己的窩闊臺系侵奪其兵額而表示緘默

所以,大汗選舉大集會連續召開兩次(1244—1245年)均以拔都持人選非太宗預定為藉口拒絕出席而流會,再翌年的1246年,亦即大汗缺位已第六年的第三次大集會上,終於拔都系缺席狀態下,擁戴貴由為第三代可汗,是為元朝追尊的定宗。定宗汗位穩定後,1248年決意發兵討伐拔都,而崩於途中。在位僅三年,年四十三歲。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長子西征,又稱拔都西征

拔都(1209—1256年),成吉思汗之孫、朮赤之嫡次子,朮赤去世後拔都襲封其汗位及封地。1235年,奉大汗窩闊臺之命,率大將速不臺及宗王拜答兒、合丹、貴由、蒙哥等西征。

拔都預得定宗祕密圖己的情報,也已陳兵東境相待,訃報至,雖避免了兩軍衝突,拔都已斷然以當代輩份最高者身份通告各王族,翌年1249年於其地召開大集會。會中大會召開時,窩闊臺系、與其攜手者察合臺系主流諸王均未參加,僅定宗攝政可敦派遣代表,會中朮赤系拒絕可敦重立失烈門建議,指責窩闊臺系先已自毀太宗遺命。


推選次代可汗候補者的結果,朮赤系、拖雷系、成吉思汗諸侄系統,以及定宗在位時干預察合臺汗國後繼者的察合臺系失意諸王,共以四十歲的拔都成吉思汗長房長孫而予擁戴,拔都不接受,授權拔都提名而一致無異議通過的繼位人選,是同年四十歲的拖雷系長子蒙哥


"

導讀:在西征期間,窩闊臺被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大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興盡,1225年春凱旋返抵蒙古本部,在外前後七年。其時,蒙古西滅西遼花剌子模,盡行併合中亞細亞、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回教諸地域,北方領土遠及裡海以北,南方又領有黃河以北漢族中國之半,原遊牧國家再度躍進,大世界帝國形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西征


西征歸來途中成吉思汗大肆進行分封:長子朮赤分與烏拉爾山東、西側哈薩克斯坦之地;次子察合臺分與西遼故地;三子窩闊臺分與阿爾泰山以西,葉密立河一帶的乃蠻故地,亦即以後清朝西蒙古之地;四子拖雷繼承成吉思汗自身所保留外蒙古本土直轄地。內蒙古東半與清朝時代東蒙古地域,另予分封成吉思汗諸弟。進攻金朝花剌子模所得農耕文化地帶,則非分封地而成立達魯花赤制度,直接支配

成吉思汗諸子分封的處理原則,容易明瞭系從蒙古舊俗戶主對其成年之子分與家產與家畜使其獨立,父之最後殘存財產末子承繼的末子相續法,其留下的軍隊大部分都由幼子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崩,生前指定繼承人窩闊臺登位為蒙古帝國第二代可汗。可是蒙古的忽裡臺制(部落議事會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臺不能簡單因其父的遺命繼位,必須等待忽裡臺的最後決定。其間,王位空缺兩年,便由拖雷監攝國政

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朮赤已死,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拖雷在成吉思汗諸子中軍事能力是最強的,1232年夏,在南征金國途中由於天氣酷熱,只得率軍回師,後在途中得病而死。另一說,他是被窩闊臺害死的。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窩闊臺時期的蒙古帝國


太宗窩闊臺繼承其父成吉思汗的治績意義,正是蒙古帝國創業與守成之功的密接配合。太宗在位十三年,較其父歲月為短,包括滅金的三大外徵固仍蹈襲其父腳步。內治方面,強化統治而奠立發展中的蒙古世界帝國立國基石,則是成吉思汗未實現的理想完成。

成吉思汗所定法令為基礎,屢次新頒大札撒,加強國家機能的制度化與法治化之外,入 《元史·太宗紀》的如下文字都堪注目:

——元年(1229年)“命河北漢民以戶計出賦調耶律楚材主之,西域人以丁計出賦調, 麻合設的滑刺西迷主之”。

——三年(1231年):“始立中書省,改侍從官名,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 (《新元史》補充:“耶律楚材奏請州縣長吏專理民事萬戶府專理軍政,課稅所專理錢穀,各不相統攝,從之”)。

——五年 (1233年,是年陷金汴京, 翌年金亡):“詔以孔子五十一世孫元楷襲封衍聖公”;“勅修孔子廟及渾天儀” (“新元史” 太宗紀六年條:“設國子監助教官於燕京,令大臣子弟入學”)。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帝國場景


——八年 (1236年):“耶律楚材請立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編集經史,召儒士樑陟充長官”;“詔以真定民戶奉太后湯沐,中原諸州民戶分賜諸王、貴戚。耶律楚材言非便,遂命各位止設達魯花赤,朝廷置官吏收其租頒之,非奉詔不得徵兵賦”;

《新元史》 太宗紀九年 (1237年):“命斷事官術虎乃、山西中路課稅所長官劉中,試諸路儒士,中選者蠲其賦役,令與本處長官同署公事,得四千三十人”。

屬領征服的混亂階段漸漸過去,安定秩序便於太宗治世期回覆。而成吉思汗所制定僅對遊牧國家適用的統制機構與統治方式,於併入了廣大漢地與中亞細亞、西亞細亞定著民的新領土,蒙古發展為世界帝國時,穩固支配征服地所必備條件的國家統治大方針變更政府機構改革性整備,也都自太宗時代實現。

所以,與大札撒效力相輔成,諸王對征服地人民的特權,以及蒙古部將的征服地上橫暴行為,一概都已加以限制。相對方面,從蒙古人一時佔領漢族中國發展為其後征服朝代的元朝兩面制統治的最早形成,便始於太宗窩闊臺之世。推動蒙古歷史此一關鍵時代形成的中心人物,乃是遼朝宗室後裔的政治家耶律楚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父、祖自遼亡後均仕金朝為高官,自身也由科舉供職燕京,蒙古軍取燕京被俘。成吉思汗與之言談投機,留身邊任政治顧問,時耶律楚材年二十七歲,自是得成吉思汗信任日深攜帶扈從西征,並鄭重推介與指定的汗位繼承人窩闊臺。事實上,1229年大集會,太宗汗位僵局的最終打開,便是耶律楚材向拖雷與察合臺弟兄轉圜之力。惟其如此,而耶律楚材形成太宗政治樞軸,《元史》其傳記的幾段動人記載:

中原甫定,民多誤觸禁網,而國法無赦令。楚材議請肆宥,眾以雲迂, 楚材獨從容為帝言。詔自庚寅正月朔日前事勿治。且條便宜一十八事頒天下,其略言:“郡宜置長吏牧民, 設萬戶總軍, 使勢均力敵,以遏驕橫。中原之地,財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縣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貿易借貸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鶻、河西諸人,種地不納稅者死,監主自盜官物者死,應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報, 然後行刑。貢獻禮物,為害非輕,深宜禁斷。” 帝悉從之,唯貢獻一事不允,曰:彼自願饋獻者, 宜聽之。楚材曰:蠹害之端, 必由於此。帝曰:凡卿所奏,無不從者,卿不能從朕一事耶?

太祖之世,歲有事西域,未暇經略中原,官吏多聚斂自私,資至鉅萬,官無儲待。近臣別迭等言:“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 楚材曰:“陛下將南伐,軍需宜有所資,誠均定中原地稅、商稅、鹽、酒、鐵冶、山澤之利,歲可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足以供給,何謂無補哉?” 帝曰:“卿試為朕行之。” 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凡長貳悉用士人,參佐皆用省部舊人。辛卯秋,帝至雲中,十路鹹進廩籍金帛陳於廷中,帝笑謂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國用充足。即日拜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攻城圖


舊制,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屠之汴梁將下,大將速不臺遣使來言,金人抗拒持久,師多死傷,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馳入奏曰:將士暴露數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無民,將焉用之。帝猶豫未決,楚材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於此,若盡殺之,將無所獲。” 帝然之,詔罪止完顏氏餘皆勿問。時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萬人。

耶律楚材的可敬,正以其一方面對蒙古國家獲得龐大領土後的高度統治技術指導,具有莫大貢獻;另一方面,更對漢地生命與文化的維護,誠摯付出其最大的心力。太宗崩後第四年與貴由汗選出前一年的1244年,壽五十五歲的耶律楚材去世,其努力於漢族中國查實戶口整理戶籍,又於法定稅率為基盤的租稅體制下,所自漢族人民徵起的稅收,未來終成立為支持蒙古帝國財政最大的財源

對於擁有特大面積領土的蒙古世界帝國而言,國都和林規模很小,未免授人以貧弱的印象。然而,與國都和林建設約略同時的驛傳制度整備,卻是強烈對照的大氣魄擴張。以國都和林為中心,向蒙古帝國四方網狀伸展交通路上,視地形與有無居民不定距離建立驛站,大體均依馬行一日程為標準。蒙古帝國時代以迄元朝,驛傳制度的發達可以想像。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馬可波羅

國際間、國內諸王間使者往返、公文書傳遞、軍情相通、貢物上達等公務,以及國內各地區相互間物資輸送,都能因而順利進行,遠至歐洲的外國商人、傳教士、學者文人、技術家等,也以整然驛傳制度下交通發達,旅行便利,而此時期大活躍於蒙古或漢族中國。太宗窩闊臺(去世)訃報的短短數月間便已傳達中歐拔都遠征軍總部,古今歷史上均堪驚歎其迅速,又是其時驛傳制度通訊效率發揮的明證。

在西征期間,窩闊臺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時尚未去世的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爭執源由,關係成吉思汗分封諸子後蒙古帝國Ulus(指蒙古各汗王的封地) 性格增強, 太宗以受成吉思汗遺命而登位, 在位期也繼承成吉思汗所集中的權力 但底子仍是 Ulus 之一, 大汗或共主的統御力隨其崩而消失。太宗子嗣回覆同於諸王也平等的窩闊臺汗國地位,與最初氏、部時代蒙古部汗並無二致雖然大汗所遺命繼承人,於次代汗位選舉中佔有優勢的遊牧傳統仍舊,然而, 此項遺命並無絕對約束力,大會毋須定必遵從同樣也是遊牧傳統。蒙古帝國成立未幾汗位便起糾紛,損害帝國團結而裂痕初現,都導源於此。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忽裡臺大會


太宗之崩預定的嗣位人選,乃最寵愛而歿於出征時的第三子之子——其孫失烈門。隨從拔都西征的少壯王、將外留於國內的老輩,則屬意察合臺,依遊牧習慣攝政當國的太宗可敦(相當於漢族的皇后)乃馬真氏(非失烈門祖母),又擬立己身所出的太宗長子貴由察合臺翌年去世,可敦以失烈門尚未成年為理由而改立貴由的意見,乃獲得支持。

但是由於貴由參與拔都西征期間,卻與拔都發生衝突,被太宗斥責而先期召回,歸途中先聞其父噩耗馳返。待貴由得母提名並擁戴大勢在內已定,消息續向外西傳時,嚴重對立形成,乃演出前述朮赤(拔都之父)系諸王、將中止東歸參與選汗大集會事件,拖雷系也以太宗在位曾為自己的窩闊臺系侵奪其兵額而表示緘默

所以,大汗選舉大集會連續召開兩次(1244—1245年)均以拔都持人選非太宗預定為藉口拒絕出席而流會,再翌年的1246年,亦即大汗缺位已第六年的第三次大集會上,終於拔都系缺席狀態下,擁戴貴由為第三代可汗,是為元朝追尊的定宗。定宗汗位穩定後,1248年決意發兵討伐拔都,而崩於途中。在位僅三年,年四十三歲。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長子西征,又稱拔都西征

拔都(1209—1256年),成吉思汗之孫、朮赤之嫡次子,朮赤去世後拔都襲封其汗位及封地。1235年,奉大汗窩闊臺之命,率大將速不臺及宗王拜答兒、合丹、貴由、蒙哥等西征。

拔都預得定宗祕密圖己的情報,也已陳兵東境相待,訃報至,雖避免了兩軍衝突,拔都已斷然以當代輩份最高者身份通告各王族,翌年1249年於其地召開大集會。會中大會召開時,窩闊臺系、與其攜手者察合臺系主流諸王均未參加,僅定宗攝政可敦派遣代表,會中朮赤系拒絕可敦重立失烈門建議,指責窩闊臺系先已自毀太宗遺命。


推選次代可汗候補者的結果,朮赤系、拖雷系、成吉思汗諸侄系統,以及定宗在位時干預察合臺汗國後繼者的察合臺系失意諸王,共以四十歲的拔都成吉思汗長房長孫而予擁戴,拔都不接受,授權拔都提名而一致無異議通過的繼位人選,是同年四十歲的拖雷系長子蒙哥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大帳圖


已無可挽回局勢發展的可敦代表,只能以大會在蒙古本土以外召開為違法的理由抗議,與會者因而決議翌年春再集會。會後, 拔都命弟統兵護衛蒙哥東向,而本人歸回伏爾加河本部。但翌年 (1250年) 開會時反對派拒絕出席,流會

再翌年1251年斡難河源第三度集會,已不理會窩闊臺系繼續缺席蒙哥於實力派拔都的強力支持下,正式登位為第四代可汗(元朝所追尊憲宗)。窩闊臺系暗殺憲宗陰謀暴露,包括失烈門在內的和林諸王均被誅殺或處流刑。卻是,蒙古帝國的汗位固然由是自窩闊臺系移轉至拖雷系,兩系間的對立則已尖銳化,幾十年之後仍糾纏不休。

"

導讀:在西征期間,窩闊臺被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大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興盡,1225年春凱旋返抵蒙古本部,在外前後七年。其時,蒙古西滅西遼花剌子模,盡行併合中亞細亞、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回教諸地域,北方領土遠及裡海以北,南方又領有黃河以北漢族中國之半,原遊牧國家再度躍進,大世界帝國形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西征


西征歸來途中成吉思汗大肆進行分封:長子朮赤分與烏拉爾山東、西側哈薩克斯坦之地;次子察合臺分與西遼故地;三子窩闊臺分與阿爾泰山以西,葉密立河一帶的乃蠻故地,亦即以後清朝西蒙古之地;四子拖雷繼承成吉思汗自身所保留外蒙古本土直轄地。內蒙古東半與清朝時代東蒙古地域,另予分封成吉思汗諸弟。進攻金朝花剌子模所得農耕文化地帶,則非分封地而成立達魯花赤制度,直接支配

成吉思汗諸子分封的處理原則,容易明瞭系從蒙古舊俗戶主對其成年之子分與家產與家畜使其獨立,父之最後殘存財產末子承繼的末子相續法,其留下的軍隊大部分都由幼子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崩,生前指定繼承人窩闊臺登位為蒙古帝國第二代可汗。可是蒙古的忽裡臺制(部落議事會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臺不能簡單因其父的遺命繼位,必須等待忽裡臺的最後決定。其間,王位空缺兩年,便由拖雷監攝國政

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朮赤已死,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拖雷在成吉思汗諸子中軍事能力是最強的,1232年夏,在南征金國途中由於天氣酷熱,只得率軍回師,後在途中得病而死。另一說,他是被窩闊臺害死的。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窩闊臺時期的蒙古帝國


太宗窩闊臺繼承其父成吉思汗的治績意義,正是蒙古帝國創業與守成之功的密接配合。太宗在位十三年,較其父歲月為短,包括滅金的三大外徵固仍蹈襲其父腳步。內治方面,強化統治而奠立發展中的蒙古世界帝國立國基石,則是成吉思汗未實現的理想完成。

成吉思汗所定法令為基礎,屢次新頒大札撒,加強國家機能的制度化與法治化之外,入 《元史·太宗紀》的如下文字都堪注目:

——元年(1229年)“命河北漢民以戶計出賦調耶律楚材主之,西域人以丁計出賦調, 麻合設的滑刺西迷主之”。

——三年(1231年):“始立中書省,改侍從官名,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 (《新元史》補充:“耶律楚材奏請州縣長吏專理民事萬戶府專理軍政,課稅所專理錢穀,各不相統攝,從之”)。

——五年 (1233年,是年陷金汴京, 翌年金亡):“詔以孔子五十一世孫元楷襲封衍聖公”;“勅修孔子廟及渾天儀” (“新元史” 太宗紀六年條:“設國子監助教官於燕京,令大臣子弟入學”)。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帝國場景


——八年 (1236年):“耶律楚材請立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編集經史,召儒士樑陟充長官”;“詔以真定民戶奉太后湯沐,中原諸州民戶分賜諸王、貴戚。耶律楚材言非便,遂命各位止設達魯花赤,朝廷置官吏收其租頒之,非奉詔不得徵兵賦”;

《新元史》 太宗紀九年 (1237年):“命斷事官術虎乃、山西中路課稅所長官劉中,試諸路儒士,中選者蠲其賦役,令與本處長官同署公事,得四千三十人”。

屬領征服的混亂階段漸漸過去,安定秩序便於太宗治世期回覆。而成吉思汗所制定僅對遊牧國家適用的統制機構與統治方式,於併入了廣大漢地與中亞細亞、西亞細亞定著民的新領土,蒙古發展為世界帝國時,穩固支配征服地所必備條件的國家統治大方針變更政府機構改革性整備,也都自太宗時代實現。

所以,與大札撒效力相輔成,諸王對征服地人民的特權,以及蒙古部將的征服地上橫暴行為,一概都已加以限制。相對方面,從蒙古人一時佔領漢族中國發展為其後征服朝代的元朝兩面制統治的最早形成,便始於太宗窩闊臺之世。推動蒙古歷史此一關鍵時代形成的中心人物,乃是遼朝宗室後裔的政治家耶律楚材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父、祖自遼亡後均仕金朝為高官,自身也由科舉供職燕京,蒙古軍取燕京被俘。成吉思汗與之言談投機,留身邊任政治顧問,時耶律楚材年二十七歲,自是得成吉思汗信任日深攜帶扈從西征,並鄭重推介與指定的汗位繼承人窩闊臺。事實上,1229年大集會,太宗汗位僵局的最終打開,便是耶律楚材向拖雷與察合臺弟兄轉圜之力。惟其如此,而耶律楚材形成太宗政治樞軸,《元史》其傳記的幾段動人記載:

中原甫定,民多誤觸禁網,而國法無赦令。楚材議請肆宥,眾以雲迂, 楚材獨從容為帝言。詔自庚寅正月朔日前事勿治。且條便宜一十八事頒天下,其略言:“郡宜置長吏牧民, 設萬戶總軍, 使勢均力敵,以遏驕橫。中原之地,財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縣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貿易借貸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鶻、河西諸人,種地不納稅者死,監主自盜官物者死,應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報, 然後行刑。貢獻禮物,為害非輕,深宜禁斷。” 帝悉從之,唯貢獻一事不允,曰:彼自願饋獻者, 宜聽之。楚材曰:蠹害之端, 必由於此。帝曰:凡卿所奏,無不從者,卿不能從朕一事耶?

太祖之世,歲有事西域,未暇經略中原,官吏多聚斂自私,資至鉅萬,官無儲待。近臣別迭等言:“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 楚材曰:“陛下將南伐,軍需宜有所資,誠均定中原地稅、商稅、鹽、酒、鐵冶、山澤之利,歲可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足以供給,何謂無補哉?” 帝曰:“卿試為朕行之。” 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凡長貳悉用士人,參佐皆用省部舊人。辛卯秋,帝至雲中,十路鹹進廩籍金帛陳於廷中,帝笑謂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國用充足。即日拜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攻城圖


舊制,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屠之汴梁將下,大將速不臺遣使來言,金人抗拒持久,師多死傷,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馳入奏曰:將士暴露數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無民,將焉用之。帝猶豫未決,楚材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於此,若盡殺之,將無所獲。” 帝然之,詔罪止完顏氏餘皆勿問。時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萬人。

耶律楚材的可敬,正以其一方面對蒙古國家獲得龐大領土後的高度統治技術指導,具有莫大貢獻;另一方面,更對漢地生命與文化的維護,誠摯付出其最大的心力。太宗崩後第四年與貴由汗選出前一年的1244年,壽五十五歲的耶律楚材去世,其努力於漢族中國查實戶口整理戶籍,又於法定稅率為基盤的租稅體制下,所自漢族人民徵起的稅收,未來終成立為支持蒙古帝國財政最大的財源

對於擁有特大面積領土的蒙古世界帝國而言,國都和林規模很小,未免授人以貧弱的印象。然而,與國都和林建設約略同時的驛傳制度整備,卻是強烈對照的大氣魄擴張。以國都和林為中心,向蒙古帝國四方網狀伸展交通路上,視地形與有無居民不定距離建立驛站,大體均依馬行一日程為標準。蒙古帝國時代以迄元朝,驛傳制度的發達可以想像。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馬可波羅

國際間、國內諸王間使者往返、公文書傳遞、軍情相通、貢物上達等公務,以及國內各地區相互間物資輸送,都能因而順利進行,遠至歐洲的外國商人、傳教士、學者文人、技術家等,也以整然驛傳制度下交通發達,旅行便利,而此時期大活躍於蒙古或漢族中國。太宗窩闊臺(去世)訃報的短短數月間便已傳達中歐拔都遠征軍總部,古今歷史上均堪驚歎其迅速,又是其時驛傳制度通訊效率發揮的明證。

在西征期間,窩闊臺成吉思汗選擇為汗位繼承人,原因系其時尚未去世的長兄朮赤與次兄察合臺之間兄弟不協惟太宗能對兩位兄長排解而產生調和作用,也得朮赤、察合臺雙方同意,成吉思汗乃作此決定。而正式的選汗大集會召開, 卻出現擁戴拖雷的尷尬場面,已是汗位繼承問題的不祥之兆,至太宗崩,同一問題的爭執表面化

爭執源由,關係成吉思汗分封諸子後蒙古帝國Ulus(指蒙古各汗王的封地) 性格增強, 太宗以受成吉思汗遺命而登位, 在位期也繼承成吉思汗所集中的權力 但底子仍是 Ulus 之一, 大汗或共主的統御力隨其崩而消失。太宗子嗣回覆同於諸王也平等的窩闊臺汗國地位,與最初氏、部時代蒙古部汗並無二致雖然大汗所遺命繼承人,於次代汗位選舉中佔有優勢的遊牧傳統仍舊,然而, 此項遺命並無絕對約束力,大會毋須定必遵從同樣也是遊牧傳統。蒙古帝國成立未幾汗位便起糾紛,損害帝國團結而裂痕初現,都導源於此。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忽裡臺大會


太宗之崩預定的嗣位人選,乃最寵愛而歿於出征時的第三子之子——其孫失烈門。隨從拔都西征的少壯王、將外留於國內的老輩,則屬意察合臺,依遊牧習慣攝政當國的太宗可敦(相當於漢族的皇后)乃馬真氏(非失烈門祖母),又擬立己身所出的太宗長子貴由察合臺翌年去世,可敦以失烈門尚未成年為理由而改立貴由的意見,乃獲得支持。

但是由於貴由參與拔都西征期間,卻與拔都發生衝突,被太宗斥責而先期召回,歸途中先聞其父噩耗馳返。待貴由得母提名並擁戴大勢在內已定,消息續向外西傳時,嚴重對立形成,乃演出前述朮赤(拔都之父)系諸王、將中止東歸參與選汗大集會事件,拖雷系也以太宗在位曾為自己的窩闊臺系侵奪其兵額而表示緘默

所以,大汗選舉大集會連續召開兩次(1244—1245年)均以拔都持人選非太宗預定為藉口拒絕出席而流會,再翌年的1246年,亦即大汗缺位已第六年的第三次大集會上,終於拔都系缺席狀態下,擁戴貴由為第三代可汗,是為元朝追尊的定宗。定宗汗位穩定後,1248年決意發兵討伐拔都,而崩於途中。在位僅三年,年四十三歲。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長子西征,又稱拔都西征

拔都(1209—1256年),成吉思汗之孫、朮赤之嫡次子,朮赤去世後拔都襲封其汗位及封地。1235年,奉大汗窩闊臺之命,率大將速不臺及宗王拜答兒、合丹、貴由、蒙哥等西征。

拔都預得定宗祕密圖己的情報,也已陳兵東境相待,訃報至,雖避免了兩軍衝突,拔都已斷然以當代輩份最高者身份通告各王族,翌年1249年於其地召開大集會。會中大會召開時,窩闊臺系、與其攜手者察合臺系主流諸王均未參加,僅定宗攝政可敦派遣代表,會中朮赤系拒絕可敦重立失烈門建議,指責窩闊臺系先已自毀太宗遺命。


推選次代可汗候補者的結果,朮赤系、拖雷系、成吉思汗諸侄系統,以及定宗在位時干預察合臺汗國後繼者的察合臺系失意諸王,共以四十歲的拔都成吉思汗長房長孫而予擁戴,拔都不接受,授權拔都提名而一致無異議通過的繼位人選,是同年四十歲的拖雷系長子蒙哥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蒙古大帳圖


已無可挽回局勢發展的可敦代表,只能以大會在蒙古本土以外召開為違法的理由抗議,與會者因而決議翌年春再集會。會後, 拔都命弟統兵護衛蒙哥東向,而本人歸回伏爾加河本部。但翌年 (1250年) 開會時反對派拒絕出席,流會

再翌年1251年斡難河源第三度集會,已不理會窩闊臺系繼續缺席蒙哥於實力派拔都的強力支持下,正式登位為第四代可汗(元朝所追尊憲宗)。窩闊臺系暗殺憲宗陰謀暴露,包括失烈門在內的和林諸王均被誅殺或處流刑。卻是,蒙古帝國的汗位固然由是自窩闊臺系移轉至拖雷系,兩系間的對立則已尖銳化,幾十年之後仍糾纏不休。

成吉思汗指定繼承人就能算數嗎?這恰恰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禍根

姚著中國史 姚大中 著 華夏出版社


中國歷史是偉大的,但沒落的世家子而盡緬懷昔日榮華,表示的惟是懦弱。知恥庶近乎勇。忘懷歷史的民族註定滅亡,顧影自憐或自怨自艾,又或只會自打嘴巴,同樣為沒出息”。——姚大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