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成都“兩拆一增”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

一個見微知著的切片

"

一個見微知著的切片

蓉平:成都“兩拆一增”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一條“網紅街”,要靠什麼來煉成?

成都武侯區吉福南路,處於人口密集、環境老舊的成都著名“五大花園”核心區域,多年以來就是城市治理的痛點。如今,不到一公里長的道路上,三角梅、黃金菊在豔陽下競相怒放,草地、長椅、涼亭為人們提供貼心休憩,街邊文化牆、雕塑更平添一種文化的“沉浸感”。

誰會想到,就在不久前,公共設施破舊不堪,林立的違建、圍牆把公共空間切割得七零八落,一派老舊城中村的即視感。自從去年這條街開始“兩拆一增”系列整治以來,基礎設施更新了,公共空間亮出來了,而且實施了文化景觀氛圍營造,片區宜居品質大幅提升。一條原本破破爛爛的街道,搖身一變為花園式特色街區,成為一條網紅街。

吉福南路,是成都以“拆違建、拆圍牆、增開敞空間”為突破口,落實“中優”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一個城市細胞切片。

一項正在推進的工作

"

一個見微知著的切片

蓉平:成都“兩拆一增”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一條“網紅街”,要靠什麼來煉成?

成都武侯區吉福南路,處於人口密集、環境老舊的成都著名“五大花園”核心區域,多年以來就是城市治理的痛點。如今,不到一公里長的道路上,三角梅、黃金菊在豔陽下競相怒放,草地、長椅、涼亭為人們提供貼心休憩,街邊文化牆、雕塑更平添一種文化的“沉浸感”。

誰會想到,就在不久前,公共設施破舊不堪,林立的違建、圍牆把公共空間切割得七零八落,一派老舊城中村的即視感。自從去年這條街開始“兩拆一增”系列整治以來,基礎設施更新了,公共空間亮出來了,而且實施了文化景觀氛圍營造,片區宜居品質大幅提升。一條原本破破爛爛的街道,搖身一變為花園式特色街區,成為一條網紅街。

吉福南路,是成都以“拆違建、拆圍牆、增開敞空間”為突破口,落實“中優”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一個城市細胞切片。

一項正在推進的工作

蓉平:成都“兩拆一增”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越來越逼仄的空間,越來越緊缺的資源,越來越告急的環境……這是快速發展的中國城市當前面臨的共性問題。尤其像成都這樣一座擁有16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這些共性問題在中心城區表現尤為突出。

如何破解?2017年,成都開始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城市空間結構調整戰略,重塑城市經濟地理,統籌產、城、人三大關係。確立的“中優”目標,就是減人口密度、減開發強度、減非核心功能,增文化功能、增旅遊業態、增開放空間,對中心城區實現優功能、優產業、優形態、優空間、優方式。

"

一個見微知著的切片

蓉平:成都“兩拆一增”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一條“網紅街”,要靠什麼來煉成?

成都武侯區吉福南路,處於人口密集、環境老舊的成都著名“五大花園”核心區域,多年以來就是城市治理的痛點。如今,不到一公里長的道路上,三角梅、黃金菊在豔陽下競相怒放,草地、長椅、涼亭為人們提供貼心休憩,街邊文化牆、雕塑更平添一種文化的“沉浸感”。

誰會想到,就在不久前,公共設施破舊不堪,林立的違建、圍牆把公共空間切割得七零八落,一派老舊城中村的即視感。自從去年這條街開始“兩拆一增”系列整治以來,基礎設施更新了,公共空間亮出來了,而且實施了文化景觀氛圍營造,片區宜居品質大幅提升。一條原本破破爛爛的街道,搖身一變為花園式特色街區,成為一條網紅街。

吉福南路,是成都以“拆違建、拆圍牆、增開敞空間”為突破口,落實“中優”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一個城市細胞切片。

一項正在推進的工作

蓉平:成都“兩拆一增”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越來越逼仄的空間,越來越緊缺的資源,越來越告急的環境……這是快速發展的中國城市當前面臨的共性問題。尤其像成都這樣一座擁有16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這些共性問題在中心城區表現尤為突出。

如何破解?2017年,成都開始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城市空間結構調整戰略,重塑城市經濟地理,統籌產、城、人三大關係。確立的“中優”目標,就是減人口密度、減開發強度、減非核心功能,增文化功能、增旅遊業態、增開放空間,對中心城區實現優功能、優產業、優形態、優空間、優方式。

蓉平:成都“兩拆一增”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推進“中優”,面臨的第一道難關就是拆違。公共空間內的違法建設,居民院落的開牆打洞,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尤其突出,不僅嚴重阻礙城市整體的改造升級,甚至成為社會民生安全領域的潛在“灰犀牛”。為此,2017年底,成都在中心城區啟動了拆違建、拆圍牆、增開敞空間的“兩拆一增”專項行動。兩年來,成都出臺“兩拆一增”工作《指導意見》《工作導則》,圍繞依法拆除、指導拆除、協商拆除、創新探索等,分別制訂具體措施。建立聯席會議、會審備案等機制,併成立“兩拆一增”工作辦公室統籌推進工作落實。截至目前,全市已啟動整治點位590個,整治完成點位232個,拆除違建面積4.4萬平方米,拆除圍牆2.5萬米,增加綠化面積57.3萬平方米,增加開敞空間71.4萬平方米。今年,全市整治目標點位將達到810個。“兩拆一增”,成為成都推進“中優”的關鍵突破口、重要抓手和成果檢驗的標尺之一。

拆違拆建,牽涉利益千絲萬縷,可謂一道全國性難題。成都在不到兩年時間取得如此進展,關鍵在於以市民的獲得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導向,成都的拆違工作有很多創新性做法。

——今年1月14日,成都金牛區九里堤北路社區新希望美好生活街區正式開街。整條街道15分鐘距離範圍內,涵蓋了居民的衣、食、住、行,就醫、養老、托幼以及創業需求。

拆違整治,是一項細微之處見真章的工作,稍不注意就可能引發民怨沸騰。比如社區周邊“開牆打洞”形成的店鋪,在侵蝕公共利益的同時也的確為周邊居民帶來了一些便利。拆違,特別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尊重相關地域內業已存在的“微循環”。如果完全忽視局部利益,勢必會遭遇牴觸。成都的做法是,先立後破,圍繞“兩拆一增”的各項制度設計都把便民放在首位,15分鐘生活圈的建設就是其中一項舉措。在對城市進行長遠規劃建設的同時,也注重居民生活便利度的保有和提升,讓“兩拆一增”充滿溫度。

——2018年11月6日,地處318國道東側、學子路南側的成都疾控中心拆圍透綠增綠工程提前54天全面完工。此次工程共拆除圍牆128米,重建後實體圍牆變為通透式綠籬,並新增綠地約2500平方米,讓周邊居民身邊多了一個開敞式公共綠地空間。

中心城區往往有很多歷史遺留建築。這些分屬不同單位的建築,一堵圍牆一隔便自成一體,割裂了城市整體形貌。但對這些建築全部拆除並不現實。成都的做法是,用打開圍牆代替整體拆除,使單位內的公共空間跟市民共享,讓單位內的功能跟城市共享。

一座指向未來的公園

相對於吉福南路這樣的整治試點,成都錦江公園的規劃建設更能從整體上體現成都的“中優”思路。

"

一個見微知著的切片

蓉平:成都“兩拆一增”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一條“網紅街”,要靠什麼來煉成?

成都武侯區吉福南路,處於人口密集、環境老舊的成都著名“五大花園”核心區域,多年以來就是城市治理的痛點。如今,不到一公里長的道路上,三角梅、黃金菊在豔陽下競相怒放,草地、長椅、涼亭為人們提供貼心休憩,街邊文化牆、雕塑更平添一種文化的“沉浸感”。

誰會想到,就在不久前,公共設施破舊不堪,林立的違建、圍牆把公共空間切割得七零八落,一派老舊城中村的即視感。自從去年這條街開始“兩拆一增”系列整治以來,基礎設施更新了,公共空間亮出來了,而且實施了文化景觀氛圍營造,片區宜居品質大幅提升。一條原本破破爛爛的街道,搖身一變為花園式特色街區,成為一條網紅街。

吉福南路,是成都以“拆違建、拆圍牆、增開敞空間”為突破口,落實“中優”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一個城市細胞切片。

一項正在推進的工作

蓉平:成都“兩拆一增”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越來越逼仄的空間,越來越緊缺的資源,越來越告急的環境……這是快速發展的中國城市當前面臨的共性問題。尤其像成都這樣一座擁有16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這些共性問題在中心城區表現尤為突出。

如何破解?2017年,成都開始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城市空間結構調整戰略,重塑城市經濟地理,統籌產、城、人三大關係。確立的“中優”目標,就是減人口密度、減開發強度、減非核心功能,增文化功能、增旅遊業態、增開放空間,對中心城區實現優功能、優產業、優形態、優空間、優方式。

蓉平:成都“兩拆一增”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推進“中優”,面臨的第一道難關就是拆違。公共空間內的違法建設,居民院落的開牆打洞,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尤其突出,不僅嚴重阻礙城市整體的改造升級,甚至成為社會民生安全領域的潛在“灰犀牛”。為此,2017年底,成都在中心城區啟動了拆違建、拆圍牆、增開敞空間的“兩拆一增”專項行動。兩年來,成都出臺“兩拆一增”工作《指導意見》《工作導則》,圍繞依法拆除、指導拆除、協商拆除、創新探索等,分別制訂具體措施。建立聯席會議、會審備案等機制,併成立“兩拆一增”工作辦公室統籌推進工作落實。截至目前,全市已啟動整治點位590個,整治完成點位232個,拆除違建面積4.4萬平方米,拆除圍牆2.5萬米,增加綠化面積57.3萬平方米,增加開敞空間71.4萬平方米。今年,全市整治目標點位將達到810個。“兩拆一增”,成為成都推進“中優”的關鍵突破口、重要抓手和成果檢驗的標尺之一。

拆違拆建,牽涉利益千絲萬縷,可謂一道全國性難題。成都在不到兩年時間取得如此進展,關鍵在於以市民的獲得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導向,成都的拆違工作有很多創新性做法。

——今年1月14日,成都金牛區九里堤北路社區新希望美好生活街區正式開街。整條街道15分鐘距離範圍內,涵蓋了居民的衣、食、住、行,就醫、養老、托幼以及創業需求。

拆違整治,是一項細微之處見真章的工作,稍不注意就可能引發民怨沸騰。比如社區周邊“開牆打洞”形成的店鋪,在侵蝕公共利益的同時也的確為周邊居民帶來了一些便利。拆違,特別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尊重相關地域內業已存在的“微循環”。如果完全忽視局部利益,勢必會遭遇牴觸。成都的做法是,先立後破,圍繞“兩拆一增”的各項制度設計都把便民放在首位,15分鐘生活圈的建設就是其中一項舉措。在對城市進行長遠規劃建設的同時,也注重居民生活便利度的保有和提升,讓“兩拆一增”充滿溫度。

——2018年11月6日,地處318國道東側、學子路南側的成都疾控中心拆圍透綠增綠工程提前54天全面完工。此次工程共拆除圍牆128米,重建後實體圍牆變為通透式綠籬,並新增綠地約2500平方米,讓周邊居民身邊多了一個開敞式公共綠地空間。

中心城區往往有很多歷史遺留建築。這些分屬不同單位的建築,一堵圍牆一隔便自成一體,割裂了城市整體形貌。但對這些建築全部拆除並不現實。成都的做法是,用打開圍牆代替整體拆除,使單位內的公共空間跟市民共享,讓單位內的功能跟城市共享。

一座指向未來的公園

相對於吉福南路這樣的整治試點,成都錦江公園的規劃建設更能從整體上體現成都的“中優”思路。

蓉平:成都“兩拆一增”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錦江公園帶構成(來源:微成都)

縱貫三百里,潤澤兩千年。錦江是成都的母親河,而水與綠色的再生,總是造就城市的再生。2019年7月11日,成都完成了《錦江公園總體規劃》:在成都中心城區府河和南河“兩江”環抱區域,將形成一個佔地17.5平方公里的錦江中央公園。它濱水而居,因水而興,攬華西之形勝,聚兩江之精華。

錦江公園,一個串聯了4片歷史文化景區、9片歷史風貌區、34個特色文化街道的人文高度集中的大尺度開敞式公園將平地而起,在傳統的中心城區形成一個地標性的、能夠共享的開敞式生活空間和休閒空間,徹底解決目前成都中心城區開敞空間不充足、生活品質不夠高的問題。同時,一個新的標誌性旅遊地標將形成,構建新的消費場景和生活場景築景聚勢,既解決目前中心城區商業消費形態陳舊、創新力不足的問題,也提前應對中心城區未來不可避免的空心化和動能轉換不足問題。

錦江公園的建設,與之相關的水務管理體制、路權分配體制、公園管理經營體制、投融建管營體制將產生系列變革,不僅構建生態場景和建設場景,也為商業場景和生活場景提供平臺,有效實現生態文明的價值轉化。屆時,成都的母親河錦江,將完成從護城河到景觀河再到生態河的第三次轉型。這個生態,將是人文生態和綠色生態的複合體。

名之曰“拆”,實則為“立”。隨著“兩拆一增”的深入推進,一條城市有機更新的途徑不斷延展,一座超大型城市轉型治理的探索不斷深化,一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格局正在形成,從而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城市治理的初心和使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