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琉璃場街(張錦玥攝)

張錦玥 文/圖

雨後霽霞,似寶石雅緻,泥澄鐵鏃,奪千峰翠色。

中國陶瓷,一寸一匠心,一器一風韻。成都琉璃場,正是傳承700年的器韻之地。

《華陽縣誌》載:“琉璃古窯始於唐,盛於宋,衰於明末”。從五代至明朝的700多年間,琉璃古窯燒製過大量的青瓷和五彩繽紛的琉璃釉陶器。上世紀,琉璃場附近出土了不少精美的陶器,陶器碎片散佈的面積為340畝,堆積層厚1~3米。在現針織廠、印染廠及宿舍和勝利糧站後的建築物的下面,都還可以見到陶器碎片。1984年11月,金牛區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琉璃古陶窯址”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在琉璃場村立碑,以示保護(1991年前,琉璃場屬於金牛區管轄)。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琉璃場街(張錦玥攝)

張錦玥 文/圖

雨後霽霞,似寶石雅緻,泥澄鐵鏃,奪千峰翠色。

中國陶瓷,一寸一匠心,一器一風韻。成都琉璃場,正是傳承700年的器韻之地。

《華陽縣誌》載:“琉璃古窯始於唐,盛於宋,衰於明末”。從五代至明朝的700多年間,琉璃古窯燒製過大量的青瓷和五彩繽紛的琉璃釉陶器。上世紀,琉璃場附近出土了不少精美的陶器,陶器碎片散佈的面積為340畝,堆積層厚1~3米。在現針織廠、印染廠及宿舍和勝利糧站後的建築物的下面,都還可以見到陶器碎片。1984年11月,金牛區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琉璃古陶窯址”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在琉璃場村立碑,以示保護(1991年前,琉璃場屬於金牛區管轄)。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明代青花松竹人物圖瓷香爐 1969年在成都外東勝利鄉明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晚唐至明末

官辦的陶瓷手工場

琉璃廠是明代以來的舊名,場以廠名,故名琉璃場。

據有關資料記載和考古專家論證,從晚唐直到明代末期,琉璃廠一直是成都附近的一個官辦陶瓷手工場,延續了700多年從未間斷,以其規模宏大、產品優良、品種繁多、歷史悠久而成為西蜀少數幾個著名的陶瓷工場之一。宋代,這裡五彩繽紛、光亮耀眼的琉璃釉陶器遐邇聞名,南宋時期它的產品幾乎獨佔了整個四川市場。明末時期,因戰亂或其它原因,這裡再也沒有恢復起來。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1909年簡陽人傅崇矩編著的、勾畫了清朝末期成都社會全貌,被專家、學者譽為清末成都社會百科全書的《成都通覽》沒有琉璃廠或琉璃場的文字記載,倒是周圍的三聖場(又叫高店子)、沙河鋪、中和場、中興場等均有文字記載。這個問題直到最近才解開,據當地老年人講,琉璃場到清朝已經是一片廢墟。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起,才有人在這裡賣茶賣飯,住戶逐漸增多,初具場鎮雛型,因多系草房,故稱為“草草場”,又叫“溜溜場”。

以琉璃廠故名的琉璃場曾屬華陽縣管轄。抗日戰爭時期,華陽縣政府曾從成都市政府街遷來這裡辦公,1944年華陽縣政府批准正式建場名琉璃場。抗日戰爭勝利後,琉璃場才有了鄉的建制,為紀念抗戰勝利定名為勝利鄉。1959年,勝利鄉劃歸成都市郊區管轄,下半年,因“公社化”又定名為勝利公社。

1984年恢復“鄉村”建制,金牛區人民政府將勝利公社改名為琉璃場鄉人民政府,其所轄十個大隊分別更名為琉璃場村、麻柳灣村、包江橋村、祝國寺村、大安橋村、江家堰村、潘家溝村、棬子樹村、金像寺村、皇經樓村。上個世紀末期,又將琉璃場鄉更名為琉璃鄉。2001年由錦江區街道區劃調整為柳江街道辦事處。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琉璃場街(張錦玥攝)

張錦玥 文/圖

雨後霽霞,似寶石雅緻,泥澄鐵鏃,奪千峰翠色。

中國陶瓷,一寸一匠心,一器一風韻。成都琉璃場,正是傳承700年的器韻之地。

《華陽縣誌》載:“琉璃古窯始於唐,盛於宋,衰於明末”。從五代至明朝的700多年間,琉璃古窯燒製過大量的青瓷和五彩繽紛的琉璃釉陶器。上世紀,琉璃場附近出土了不少精美的陶器,陶器碎片散佈的面積為340畝,堆積層厚1~3米。在現針織廠、印染廠及宿舍和勝利糧站後的建築物的下面,都還可以見到陶器碎片。1984年11月,金牛區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琉璃古陶窯址”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在琉璃場村立碑,以示保護(1991年前,琉璃場屬於金牛區管轄)。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明代青花松竹人物圖瓷香爐 1969年在成都外東勝利鄉明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晚唐至明末

官辦的陶瓷手工場

琉璃廠是明代以來的舊名,場以廠名,故名琉璃場。

據有關資料記載和考古專家論證,從晚唐直到明代末期,琉璃廠一直是成都附近的一個官辦陶瓷手工場,延續了700多年從未間斷,以其規模宏大、產品優良、品種繁多、歷史悠久而成為西蜀少數幾個著名的陶瓷工場之一。宋代,這裡五彩繽紛、光亮耀眼的琉璃釉陶器遐邇聞名,南宋時期它的產品幾乎獨佔了整個四川市場。明末時期,因戰亂或其它原因,這裡再也沒有恢復起來。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1909年簡陽人傅崇矩編著的、勾畫了清朝末期成都社會全貌,被專家、學者譽為清末成都社會百科全書的《成都通覽》沒有琉璃廠或琉璃場的文字記載,倒是周圍的三聖場(又叫高店子)、沙河鋪、中和場、中興場等均有文字記載。這個問題直到最近才解開,據當地老年人講,琉璃場到清朝已經是一片廢墟。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起,才有人在這裡賣茶賣飯,住戶逐漸增多,初具場鎮雛型,因多系草房,故稱為“草草場”,又叫“溜溜場”。

以琉璃廠故名的琉璃場曾屬華陽縣管轄。抗日戰爭時期,華陽縣政府曾從成都市政府街遷來這裡辦公,1944年華陽縣政府批准正式建場名琉璃場。抗日戰爭勝利後,琉璃場才有了鄉的建制,為紀念抗戰勝利定名為勝利鄉。1959年,勝利鄉劃歸成都市郊區管轄,下半年,因“公社化”又定名為勝利公社。

1984年恢復“鄉村”建制,金牛區人民政府將勝利公社改名為琉璃場鄉人民政府,其所轄十個大隊分別更名為琉璃場村、麻柳灣村、包江橋村、祝國寺村、大安橋村、江家堰村、潘家溝村、棬子樹村、金像寺村、皇經樓村。上個世紀末期,又將琉璃場鄉更名為琉璃鄉。2001年由錦江區街道區劃調整為柳江街道辦事處。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明嘉靖青花蓮鶴紋素獅紐瓷薰爐 1969年成都勝利公社四大隊明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瓦片土消失

99座大窯包也無從考證

從空中俯瞰,琉璃場街就是一個大窯包,至今還有一些年老者將一些土坡、高坎(堆積層)叫窯包。據成都市文史資料顯示,民國初年,琉璃場還是亂墳地,當時還有窯包21座(相傳,在古代的極盛時期有窯包99座),整個窯址佔地面積約為一平方公里,窯包之間相互緊密重疊,突出地表高處達10米以上。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修路和墳地的開墾,以及成仁公路的建設,琉璃場從僅30多家居民和店鋪,到如今已達數千戶居民,其窯包早被推平修建成街道和房屋。據1981年11月金牛區土壤普查資料顯示,把窯包等廢窯址的瓦礫場改土而成的耕地定名為一個新的土種:“瓦片土”,主要公佈在琉璃場村、包江橋村,面積達21.3畝———這在當時的金牛區僅有此地才有這種土壤。後來因修琉三公路、新成仁公路,這些瓦片土也基本不復存在。據當地老人講,這種土壤呈灰黃色瓦礫粘土,內含瓦礫較多,風化程度低,土瘦背肥,耕作困難,但是每年種的紅苕最甜、最好吃。

琉璃廠窯清代及以後就已停燒,原因至今不明,文字也少有記載。

1939年,華西大學古物博物館館長、美國人葛維漢為首的一批外國人專門到琉璃廠作了實地考察,葛維漢寫成論文《琉璃廠窯址》在英文版《華西邊疆研究學會雜誌》上發表,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極大重視,琉璃廠從此名揚海內外。

後來,鄭德坤在《四川考古論文集》中記載了《邛窯與琉璃廠窯址》;1955年3月四川省文管會對琉璃場窯址進行了調查,並在《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9期發表了林坤雪《四川華陽縣琉璃廠調查記》;以及因修路建房,不斷有很多遺物出土流傳,人們對該窯址才逐漸有所認識。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又經過多次調查,在四川境內不斷髮現五代至宋、元、明的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琉璃廠窯所燒造的器物,因而對琉璃古窯有了更多的認識。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琉璃場街(張錦玥攝)

張錦玥 文/圖

雨後霽霞,似寶石雅緻,泥澄鐵鏃,奪千峰翠色。

中國陶瓷,一寸一匠心,一器一風韻。成都琉璃場,正是傳承700年的器韻之地。

《華陽縣誌》載:“琉璃古窯始於唐,盛於宋,衰於明末”。從五代至明朝的700多年間,琉璃古窯燒製過大量的青瓷和五彩繽紛的琉璃釉陶器。上世紀,琉璃場附近出土了不少精美的陶器,陶器碎片散佈的面積為340畝,堆積層厚1~3米。在現針織廠、印染廠及宿舍和勝利糧站後的建築物的下面,都還可以見到陶器碎片。1984年11月,金牛區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琉璃古陶窯址”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在琉璃場村立碑,以示保護(1991年前,琉璃場屬於金牛區管轄)。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明代青花松竹人物圖瓷香爐 1969年在成都外東勝利鄉明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晚唐至明末

官辦的陶瓷手工場

琉璃廠是明代以來的舊名,場以廠名,故名琉璃場。

據有關資料記載和考古專家論證,從晚唐直到明代末期,琉璃廠一直是成都附近的一個官辦陶瓷手工場,延續了700多年從未間斷,以其規模宏大、產品優良、品種繁多、歷史悠久而成為西蜀少數幾個著名的陶瓷工場之一。宋代,這裡五彩繽紛、光亮耀眼的琉璃釉陶器遐邇聞名,南宋時期它的產品幾乎獨佔了整個四川市場。明末時期,因戰亂或其它原因,這裡再也沒有恢復起來。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1909年簡陽人傅崇矩編著的、勾畫了清朝末期成都社會全貌,被專家、學者譽為清末成都社會百科全書的《成都通覽》沒有琉璃廠或琉璃場的文字記載,倒是周圍的三聖場(又叫高店子)、沙河鋪、中和場、中興場等均有文字記載。這個問題直到最近才解開,據當地老年人講,琉璃場到清朝已經是一片廢墟。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起,才有人在這裡賣茶賣飯,住戶逐漸增多,初具場鎮雛型,因多系草房,故稱為“草草場”,又叫“溜溜場”。

以琉璃廠故名的琉璃場曾屬華陽縣管轄。抗日戰爭時期,華陽縣政府曾從成都市政府街遷來這裡辦公,1944年華陽縣政府批准正式建場名琉璃場。抗日戰爭勝利後,琉璃場才有了鄉的建制,為紀念抗戰勝利定名為勝利鄉。1959年,勝利鄉劃歸成都市郊區管轄,下半年,因“公社化”又定名為勝利公社。

1984年恢復“鄉村”建制,金牛區人民政府將勝利公社改名為琉璃場鄉人民政府,其所轄十個大隊分別更名為琉璃場村、麻柳灣村、包江橋村、祝國寺村、大安橋村、江家堰村、潘家溝村、棬子樹村、金像寺村、皇經樓村。上個世紀末期,又將琉璃場鄉更名為琉璃鄉。2001年由錦江區街道區劃調整為柳江街道辦事處。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明嘉靖青花蓮鶴紋素獅紐瓷薰爐 1969年成都勝利公社四大隊明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瓦片土消失

99座大窯包也無從考證

從空中俯瞰,琉璃場街就是一個大窯包,至今還有一些年老者將一些土坡、高坎(堆積層)叫窯包。據成都市文史資料顯示,民國初年,琉璃場還是亂墳地,當時還有窯包21座(相傳,在古代的極盛時期有窯包99座),整個窯址佔地面積約為一平方公里,窯包之間相互緊密重疊,突出地表高處達10米以上。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修路和墳地的開墾,以及成仁公路的建設,琉璃場從僅30多家居民和店鋪,到如今已達數千戶居民,其窯包早被推平修建成街道和房屋。據1981年11月金牛區土壤普查資料顯示,把窯包等廢窯址的瓦礫場改土而成的耕地定名為一個新的土種:“瓦片土”,主要公佈在琉璃場村、包江橋村,面積達21.3畝———這在當時的金牛區僅有此地才有這種土壤。後來因修琉三公路、新成仁公路,這些瓦片土也基本不復存在。據當地老人講,這種土壤呈灰黃色瓦礫粘土,內含瓦礫較多,風化程度低,土瘦背肥,耕作困難,但是每年種的紅苕最甜、最好吃。

琉璃廠窯清代及以後就已停燒,原因至今不明,文字也少有記載。

1939年,華西大學古物博物館館長、美國人葛維漢為首的一批外國人專門到琉璃廠作了實地考察,葛維漢寫成論文《琉璃廠窯址》在英文版《華西邊疆研究學會雜誌》上發表,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極大重視,琉璃廠從此名揚海內外。

後來,鄭德坤在《四川考古論文集》中記載了《邛窯與琉璃廠窯址》;1955年3月四川省文管會對琉璃場窯址進行了調查,並在《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9期發表了林坤雪《四川華陽縣琉璃廠調查記》;以及因修路建房,不斷有很多遺物出土流傳,人們對該窯址才逐漸有所認識。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又經過多次調查,在四川境內不斷髮現五代至宋、元、明的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琉璃廠窯所燒造的器物,因而對琉璃古窯有了更多的認識。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明代青花花鳥紋帶蓋瓷瓶 成都靜居寺明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中唐到北宋

以燒日用陶器為主

馮漢驥在《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中介紹了幾件陶器,有盆、四耳罐、六耳罐和碗,胎紫紅色,在白色護胎釉上施不及底的米黃色半釉。四耳罐的耳間腹部繪四朵“黑、黃、紅三彩的草葉花紋”。罐耳為復系式,碗底為矮寬餅足,是唐代的造型。馮漢驥認為這是琉璃廠窯的產品,並說:“其時代約為唐中約以後金北宋,成都附近此時期的墓葬中均出此類陶器”。所以琉璃廠窯從中唐到北宋都以燒日用陶器為主,同時也燒琉璃器。

1973年洪雅縣發現北宋元豐三年(1080)磚室墓,出土有陶碗、陶執壺、小陶罐、雙耳陶罐、五系大陶罐等。胎紫紅色,上白色或褐色護胎釉,釉色有米黃、綠、褐、深褐等。尤其是五系大陶罐為直口、長圓腹,下腹內收為小平底,在腹以上先施白色護胎釉,再用綠釉在腹上部繪卷草四葉紋,與琉璃廠窯所出完全相同。從而進一步證實了北宋時琉璃廠窯仍大量燒造日用陶器。

1955年1月,在成都外西瘟祖廟清理了一座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太監丁祥墓。據墓誌銘載:“為至正德初,侍於今上,尤重其能。屢命於琉璃廠董督陶冶,建諸瓴甓。”1970年成都鳳凰山明朱悅燫墓(該墓是明初蜀王世子朱悅燫之墓,是當時發現的明代王侯墓葬中規模最大而又裝飾華麗的地下宮殿,雖經數次被盜,但其以琉璃磚瓦模擬地面宮殿建築的墓室和五百多件各類琉璃瓷俑及其象輅轅等瓷質模型基本保存完整)發掘出規模巨大、裝飾華麗的地下宮殿。所謂裝飾華麗,其中就有由琉璃廠窯所燒造的琉璃釉瓴甓。這些充分證實在今琉璃場已設官外廠窯,不再為民間所燒造了,而該窯的所在地從明初也就名之曰琉璃廠了。

朱悅燫墓所出土的琉璃器中,不管是建築構件,還是實用器,皆製作規整,雕塑精細,造型嚴肅,姿態多變,除綠、黃、褐、黑琉璃釉色外,還使用了塗漆、塗朱和塗金。漆和朱都有剝落,唯有金色,如象輅轅上的龍頭、龍尾、武士俑的金甲等,金光閃閃。這表明琉璃廠窯在明代初年,其燒造技藝水平確已相當高超了。琉璃瓷胎灰白,燒成溫度在千度以上,基本瓷化,敲之有金屬聲,吸水性微弱,釉面為綠、黃、褐、黑琉璃釉,為一次燒成,這是琉璃廠窯在明初成為官辦廠窯後的最大改革,即由陶胎而改為瓷胎。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琉璃場街(張錦玥攝)

張錦玥 文/圖

雨後霽霞,似寶石雅緻,泥澄鐵鏃,奪千峰翠色。

中國陶瓷,一寸一匠心,一器一風韻。成都琉璃場,正是傳承700年的器韻之地。

《華陽縣誌》載:“琉璃古窯始於唐,盛於宋,衰於明末”。從五代至明朝的700多年間,琉璃古窯燒製過大量的青瓷和五彩繽紛的琉璃釉陶器。上世紀,琉璃場附近出土了不少精美的陶器,陶器碎片散佈的面積為340畝,堆積層厚1~3米。在現針織廠、印染廠及宿舍和勝利糧站後的建築物的下面,都還可以見到陶器碎片。1984年11月,金牛區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琉璃古陶窯址”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在琉璃場村立碑,以示保護(1991年前,琉璃場屬於金牛區管轄)。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明代青花松竹人物圖瓷香爐 1969年在成都外東勝利鄉明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晚唐至明末

官辦的陶瓷手工場

琉璃廠是明代以來的舊名,場以廠名,故名琉璃場。

據有關資料記載和考古專家論證,從晚唐直到明代末期,琉璃廠一直是成都附近的一個官辦陶瓷手工場,延續了700多年從未間斷,以其規模宏大、產品優良、品種繁多、歷史悠久而成為西蜀少數幾個著名的陶瓷工場之一。宋代,這裡五彩繽紛、光亮耀眼的琉璃釉陶器遐邇聞名,南宋時期它的產品幾乎獨佔了整個四川市場。明末時期,因戰亂或其它原因,這裡再也沒有恢復起來。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1909年簡陽人傅崇矩編著的、勾畫了清朝末期成都社會全貌,被專家、學者譽為清末成都社會百科全書的《成都通覽》沒有琉璃廠或琉璃場的文字記載,倒是周圍的三聖場(又叫高店子)、沙河鋪、中和場、中興場等均有文字記載。這個問題直到最近才解開,據當地老年人講,琉璃場到清朝已經是一片廢墟。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起,才有人在這裡賣茶賣飯,住戶逐漸增多,初具場鎮雛型,因多系草房,故稱為“草草場”,又叫“溜溜場”。

以琉璃廠故名的琉璃場曾屬華陽縣管轄。抗日戰爭時期,華陽縣政府曾從成都市政府街遷來這裡辦公,1944年華陽縣政府批准正式建場名琉璃場。抗日戰爭勝利後,琉璃場才有了鄉的建制,為紀念抗戰勝利定名為勝利鄉。1959年,勝利鄉劃歸成都市郊區管轄,下半年,因“公社化”又定名為勝利公社。

1984年恢復“鄉村”建制,金牛區人民政府將勝利公社改名為琉璃場鄉人民政府,其所轄十個大隊分別更名為琉璃場村、麻柳灣村、包江橋村、祝國寺村、大安橋村、江家堰村、潘家溝村、棬子樹村、金像寺村、皇經樓村。上個世紀末期,又將琉璃場鄉更名為琉璃鄉。2001年由錦江區街道區劃調整為柳江街道辦事處。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明嘉靖青花蓮鶴紋素獅紐瓷薰爐 1969年成都勝利公社四大隊明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瓦片土消失

99座大窯包也無從考證

從空中俯瞰,琉璃場街就是一個大窯包,至今還有一些年老者將一些土坡、高坎(堆積層)叫窯包。據成都市文史資料顯示,民國初年,琉璃場還是亂墳地,當時還有窯包21座(相傳,在古代的極盛時期有窯包99座),整個窯址佔地面積約為一平方公里,窯包之間相互緊密重疊,突出地表高處達10米以上。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修路和墳地的開墾,以及成仁公路的建設,琉璃場從僅30多家居民和店鋪,到如今已達數千戶居民,其窯包早被推平修建成街道和房屋。據1981年11月金牛區土壤普查資料顯示,把窯包等廢窯址的瓦礫場改土而成的耕地定名為一個新的土種:“瓦片土”,主要公佈在琉璃場村、包江橋村,面積達21.3畝———這在當時的金牛區僅有此地才有這種土壤。後來因修琉三公路、新成仁公路,這些瓦片土也基本不復存在。據當地老人講,這種土壤呈灰黃色瓦礫粘土,內含瓦礫較多,風化程度低,土瘦背肥,耕作困難,但是每年種的紅苕最甜、最好吃。

琉璃廠窯清代及以後就已停燒,原因至今不明,文字也少有記載。

1939年,華西大學古物博物館館長、美國人葛維漢為首的一批外國人專門到琉璃廠作了實地考察,葛維漢寫成論文《琉璃廠窯址》在英文版《華西邊疆研究學會雜誌》上發表,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極大重視,琉璃廠從此名揚海內外。

後來,鄭德坤在《四川考古論文集》中記載了《邛窯與琉璃廠窯址》;1955年3月四川省文管會對琉璃場窯址進行了調查,並在《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9期發表了林坤雪《四川華陽縣琉璃廠調查記》;以及因修路建房,不斷有很多遺物出土流傳,人們對該窯址才逐漸有所認識。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又經過多次調查,在四川境內不斷髮現五代至宋、元、明的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琉璃廠窯所燒造的器物,因而對琉璃古窯有了更多的認識。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明代青花花鳥紋帶蓋瓷瓶 成都靜居寺明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中唐到北宋

以燒日用陶器為主

馮漢驥在《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中介紹了幾件陶器,有盆、四耳罐、六耳罐和碗,胎紫紅色,在白色護胎釉上施不及底的米黃色半釉。四耳罐的耳間腹部繪四朵“黑、黃、紅三彩的草葉花紋”。罐耳為復系式,碗底為矮寬餅足,是唐代的造型。馮漢驥認為這是琉璃廠窯的產品,並說:“其時代約為唐中約以後金北宋,成都附近此時期的墓葬中均出此類陶器”。所以琉璃廠窯從中唐到北宋都以燒日用陶器為主,同時也燒琉璃器。

1973年洪雅縣發現北宋元豐三年(1080)磚室墓,出土有陶碗、陶執壺、小陶罐、雙耳陶罐、五系大陶罐等。胎紫紅色,上白色或褐色護胎釉,釉色有米黃、綠、褐、深褐等。尤其是五系大陶罐為直口、長圓腹,下腹內收為小平底,在腹以上先施白色護胎釉,再用綠釉在腹上部繪卷草四葉紋,與琉璃廠窯所出完全相同。從而進一步證實了北宋時琉璃廠窯仍大量燒造日用陶器。

1955年1月,在成都外西瘟祖廟清理了一座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太監丁祥墓。據墓誌銘載:“為至正德初,侍於今上,尤重其能。屢命於琉璃廠董督陶冶,建諸瓴甓。”1970年成都鳳凰山明朱悅燫墓(該墓是明初蜀王世子朱悅燫之墓,是當時發現的明代王侯墓葬中規模最大而又裝飾華麗的地下宮殿,雖經數次被盜,但其以琉璃磚瓦模擬地面宮殿建築的墓室和五百多件各類琉璃瓷俑及其象輅轅等瓷質模型基本保存完整)發掘出規模巨大、裝飾華麗的地下宮殿。所謂裝飾華麗,其中就有由琉璃廠窯所燒造的琉璃釉瓴甓。這些充分證實在今琉璃場已設官外廠窯,不再為民間所燒造了,而該窯的所在地從明初也就名之曰琉璃廠了。

朱悅燫墓所出土的琉璃器中,不管是建築構件,還是實用器,皆製作規整,雕塑精細,造型嚴肅,姿態多變,除綠、黃、褐、黑琉璃釉色外,還使用了塗漆、塗朱和塗金。漆和朱都有剝落,唯有金色,如象輅轅上的龍頭、龍尾、武士俑的金甲等,金光閃閃。這表明琉璃廠窯在明代初年,其燒造技藝水平確已相當高超了。琉璃瓷胎灰白,燒成溫度在千度以上,基本瓷化,敲之有金屬聲,吸水性微弱,釉面為綠、黃、褐、黑琉璃釉,為一次燒成,這是琉璃廠窯在明初成為官辦廠窯後的最大改革,即由陶胎而改為瓷胎。

四川發現丨成都琉璃場:興盛於唐宋的古陶窯址

宋代陶盆 成都市東琉璃廠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明代琉璃廠

以各種瓷俑為多

琉璃廠窯的胎在明代以前為土紅、磚紅、紫紅或棕褐色,土紅和磚紅的火候較低,一般在800攝氏度左右。紫紅和棕褐色的火候較高,但也不超過1000攝氏度。明代時的琉璃廠官窯,胎土改用含高嶺土較高的低等瓷土,胎變為灰白色,火候在1200攝氏度左右,胎質也就較堅密了。

據有關資料表明,釉色以琉璃綠為主色,間以黃、褐二色,或以單色成器,而綠、黃、褐的三色器即稱“宋三彩”,明代又出現了黑彩和蘭彩,彩釉就更加多變了。

紋飾除有少數弦紋外,還有刻以蓮瓣式花卉紋飾。更多的為釉上畫花,是用寫意畫的筆調在五代、北宋時的壺、碗、盤、盞等的肩、腹部或內壁繪以綠、黃、褐三色或單色的各種卷草葉紋或捲雲紋以及南宋時的花卉紋等。其技法、釉色與紋飾是繼邛窯系而發展的釉上三彩紋的宋三彩,這種繼承關係非常明顯,即由釉下彩發展為釉上彩。而這種釉上彩繪,尤其是南宋時的釉上繪三彩花卉紋飾,是開明、清時代的釉上彩繪的先河,為我國的陶瓷發展彩繪技藝作出了貢獻。

此外,還有在五代、北宋時的瓶、罐、壺的腹部用白色護胎釉在褐色素胎上畫以斜堅交叉和直堅平行的三至五條等距離的直線段,這是琉璃廠窯的特有紋飾。琉璃廠窯最有名的也最精彩的是在南宋時的盤、盆的內壁先劃出花卉紋飾的線條,然後在線條內的不同部位填以綠、黃、褐三色的劃花填彩,製作精美,是琉璃廠窯的代表作品。可惜出土很少,更遺憾的是這種技術沒有被繼承下來。彩繪是用寫意繪畫的技法在米黃釉面上繪出不同色調的花草或圖案的三彩畫花瓷。它是繼承邛窯系青瓷的三彩技藝發展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宋以後在省外發展為明、清時的三彩、五彩瓷,在省內反而失傳了。此外還有在一件器物上既有劃花填彩,又有畫花彩繪,真是相映成趣。這都是南宋時期琉璃廠窯的獨特宋三彩琉璃釉產品。

明代琉璃廠官窯所燒造的琉璃器,尤以綠、黃、褐三彩琉璃釉的各種瓷俑為多,其造型也尤為精美別緻。如1960年在成都市三座墳的一號墳堆中發掘的翠綠琉璃釉蟠螭鼎形香爐等琉璃器,造型之美,設計之巧,塑雕之精,釉色之潤,實為琉璃廠窯難得的精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