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潮州 鯉魚 歷史 豆腐 井在 北宋 潮汕說 2019-05-18

在潮州城中,最常見的是老街,老巷,老宅,青石板,四季不衰的花草,一切好像復古的東西,都在不斷提醒著路過的人,這兒曾經有過的歷史,轟轟烈烈也罷,肝腸寸斷也好,終於歸於平淡。在老街老巷之間,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潮州古井的來源與廣濟橋之類的名勝如出一轍,不同的是換了年代換了名臣。據載,北宋時候的名臣彭延年因為政治鬥爭而被降職流放到潮州任知州,當時一度有匪寇圍城,彭延年舉城抵擋,為解百姓飢渴,不僅開倉濟民,還在城內鑿井三十六口,藉此等待援軍到來。後經數次激戰,終於退敵。而留下來的三十六口古井,就成了這座城市莫大的財富。

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潮州的古井有以井口數量命名的,如四目、三目、二目井,其中三目井和二目井的井水與別處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唯獨四目古井倒是有些說法。

太平路近南橋這邊的四目古井,井欄呈八邊形,井面有四孔,可防民眾打水時水桶的相互碰撞。旁邊牆上還有小龕,上書“有本如是”,左右兩聯為“四目之垂展,井修易有孚”。原先井邊有古樹,故也稱古樹井,井邊原有廟,稱古樹廟,如今樹和廟都沒有,只剩下四目古井,儼然成為古城的一景。

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古井隔壁是一家潮州城最有名的祖傳豆腐店,每塊豆腐三塊五,還要排隊買。旁邊的黃狗栓在隔欄上,眼汪汪地望著嫩得可以擠出水的豆腐,聽著日復一日的笑聲,眼底煙火漸濃。井水源源不絕,清澈透涼,偶有路過的行人渴了,等不及排隊去買豆腐,就掬井水先溫潤一下皮膚,消解暑熱。

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潮州有句俗語“四目井金鯉——食後著死”,比喻不義之財易惹不必要的禍端。傳說以前的四目古井裡面養有四條金絲紅鯉魚,每天中午紅日當空,鯉魚就在水井裡跳躍潑水,人們十分喜歡。有個無賴趁著沒人,偷了一條鯉魚去吃,不想吃了當天就死,於是從此也沒人打這鯉魚的主意了。

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傳說鯉魚壽命極長,我曾為了這個故事而深深著迷,找了一箇中午跑去牌坊街,走著走著,竟鬼使神差去望四目井,想看看是不是井水中還有另外三條紅鯉魚。烈日當頭,古井中只有我在望著自己,卻不知那些傳說中的鯉魚是否已經魚躍龍門,渺然遠去了。

三目井就在潮州的三目井巷中,井欄呈六邊形,現在周邊都是居民房了。二目井在四進士亭牌坊附近,現在也已經停用了。

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走過的時候,秋風漸涼,鳳凰木的花都不知道開過了幾回,探頭去看井底,有水,有蕨類植物,有草,還有藍天和我自己。井口除卻鐵欄封鎖,還有數片紅葉吹落,彷彿要把這雙胞胎的井口封緊,讓它們隨那些消逝的歷史一起封存。

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東門大井,石井欄內圓外八角,是古城區主要的公用水井之一。據說這口古井的井水直通韓江,因而始終泉湧不斷。

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東門大井在古代頗有一些靈異之處,四周居民每見井底的汙泥上翻,水色變黑,三天之內古井周邊就一定會有火災發生。長期以來十分應驗,百姓不知何故,後來有人解釋說,是因東門大井本來供周邊居民飲用,如果天氣乾旱居民用水頻繁,容易翻起井中汙泥,此時樓屋多用木製又易引起火災。

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一座古城,一口古井,一段故事,一道景觀,何止眼前的鄉愁?

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潮州城裡,最不顯眼卻又可以稱之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來源:潮州角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