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為何謂茶?為何謂陵?

茶陵古城牆始建於南宋 記者 譚浩瀚 攝


茶陵:為何謂茶?為何謂陵?

茶陵古城牆 記者 譚浩瀚 攝

不是寫錯,最早就叫“荼陵”

茶陵。古稱荼陵,設縣稱荼陵縣。

境域上古屬三苗之域,春秋中期前屬荊楚。戰國中末之交,屬楚蒼梧郡。秦首屬蒼梧郡、洞庭郡,後撤郡域毀郡治入黔中郡,旋屬長沙郡。西漢屬長沙國、長沙郡,東漢屬長沙郡。

荼,《說文》:“荼,苦荼也。”:郭璞注《爾雅·釋木》:“今呼早採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檟、苦荼、荼、茗、荈,都是指茶的不同名稱。陵,古今文多指:大土山。有時也引為封建帝王的墳墓為“陵”。春秋初中期,現在茶陵縣境內,有一大的聚落,因它附近有一高大山脈,大土山上遍生苦荼,故得名荼陵。後演變為地域地名。

秩堂、火田、八團曾經可能都立過“縣城”

荼陵,成為縣級區劃地名,始於何時?今考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始立荼陵縣(今茶陵縣)。《後漢書·郡國四》載:長沙郡有十三城,荼陵名列其中。清嘉慶《茶陵州志·沿革表》、《民國《湖南地理志要·茶陵縣》明載:秦置荼陵縣,設縣令。縣治何處無考。

亦或戰國中期,楚置蒼梧郡時,己置荼陵縣。據地下文物考古情況推斷:今茶陵縣秩堂鄉戰國初小塘軍事古城遺址,發掘了中型楚墓越人墓,墓主身份較高。株洲市文物局專家席道合局長認為:墓主可能為士大夫、守城將軍。這是否是楚、漢荼陵置縣治駐地,有待考證。根據當時強楚開拓南疆,建郡置縣,“城”與“縣治”不分的慣例,極有可能為楚國立縣的縣治。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沿襲秦制置荼陵縣。縣治極可能位於小塘軍事古城遺址。據《漢書·高帝紀》載:漢初劉邦詔令“天下縣邑城”,縣以上治所,均需築城。

西漢元朔四年(前125年),封長沙定王子劉欣為荼陵侯,築荼王城,在今茶陵縣火田鄉蓮溪村。荼陵縣為其食邑。荼王城,亦為縣治駐地。西漢太初元年(前104年),廢荼陵侯國,又複名荼陵縣。縣治原址。東漢末,王莽新朝元年(9年),改荼陵縣為聲鄉縣。聲鄉何意,至今無考。

東漢建武六年(30年),劉秀政權又複名荼陵縣。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三國爭雄時,孫權攻取長沙設長沙郡,改荼陵縣為茶陵縣。“茶陵”始得其名。縣治遷入今八團鄉古城營。自此後,茶陵縣幾經撤併,未改其名。

隋開皇九年(589年),撤茶陵、攸水、陰山、建寧縣為湘潭縣(非今湘潭縣域)。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茶陵縣,縣治原址址。唐貞觀元年(627年)撤入攸縣;聖曆元年(698年) 復置茶陵縣,縣治從八團鄉古城營,遷今思聰鄉大興村金州城遺址(宋大中祥符年間於舊址上築金州城)。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遷今治。後軍、縣、州交替設置;歸屬隨政區更替而屬之。1983年,終屬株洲市。

茶陵之“陵”,是指“陵墓”嗎?

探索茶陵地名由來,史書不絕,今有四說。一說茶陵“因南臨茶山,縣以為名。”二說炎帝“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三說《茶陵縣誌·總述》:“茶陵,因地居‘茶山之陰’,炎帝神農氏崩葬於境內而得名。”四說《湖南地誌》:“茶陵,因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崩葬於茶鄉之尾’而得名。”以上四說之中,何者為準,至今頗有爭議。

我認為第一種說法,比較接近史實。唐《茶陵·圖經》:“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名焉。”《元和郡縣誌》亦謂茶陵:“因南臨茶山,縣以為名。”說到茶陵之得名,前者是確指,後者是泛稱。由此之故,明《名勝志》也雲:“史記(非《史記》)炎帝葬於茶山之野。茶山,即景陽山,以林(作者注:為“陵”之誤寫)谷間多生茶茗,故名。”清嘉慶《茶陵州志》:“景陽山在州東,接江西吉安永新縣界,一名茶山。”即在今茶陵縣秩堂鄉東首、小田等諸村境內。清同治《茶陵州志》亦有此載。這就充分說明,茶陵是因茶山而得名。

第二種說法,即《路史》之說,是缺乏依據的。《路史》:“炎帝神農氏都於陳,蓋宇長沙,是為長沙(湖南),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所謂天子墓者。”在這裡“是為長沙”,是引用晉代《帝王世紀》記:炎帝神農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葬長沙何處,並未言及。《路史》則明確指出“崩葬茶鄉之尾”,這是對的。但由此得出“是曰茶陵,所謂天子墓者。”則無據。因為《路史》,顯然將“茶陵”之“陵”,作為皇陵之“陵”看待。《路史》為南宋·羅泌撰,歷來不為史家所重。清乾隆《四庫全書》說《路史》“喜出新意”。不過,《路史》把茶陵雅稱為“茶鄉”,是有貢獻的。這是中國迄今為止,“以茶名縣”的唯一之縣。

“陵”,古文中有多種釋義,其中也可釋為墳墓。但在封建專制時代,儘管皇陵顯赫,然而,清代之前,因避諱無一縣是因皇陵而命名。辛亥革命後,帝制推翻,民國始立,風氣大開。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4月,因軒轅黃帝陵寢所在,逐將秦置的中部縣,改名為黃陵縣。1994年4月,因炎帝陵寢所在,逐將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設置的酃縣,改為炎陵縣。這深得中華民族後裔子孫的擁戴。全國除此兩例外,無見它例。何謂炎帝神農氏“崩葬茶鄉之尾,是曰茶陵”之說。

以我觀之,茶陵地名由來,實為兩說。其一是因荼(茶)山而得縣名;其二是因茶鄉炎帝陵而得名。其餘皆源於這兩說。前者是對的,後者是缺乏依據的。以至湖南所著的國史、地誌,無不受其影響。近十幾年因旅遊業大興,各地尋找最有價值的資源,助推經濟社會發展,這是件大好事。但有的置史實於不顧,將《路史》之說,作為茶陵得名的依據。這是不可取的。

【茶陵縣治脈絡】

戰國中期 楚國或在今秩堂小塘設縣治

前211年(秦) 立荼陵縣

前202年(西漢) 沿襲秦制置荼陵縣

前125年(西漢) 封長沙定王子劉欣為荼陵侯,築荼王城,在今茶陵縣火田鄉蓮溪村;西漢末,王莽新朝改荼陵縣為聲鄉縣

30年(東漢) 劉秀政權又複名荼陵縣

215年(東漢) 三國爭雄時,孫權攻取長沙設長沙郡,改荼陵縣為茶陵縣,縣治遷入今八團鄉古城營

586年(隋),撤茶陵、攸水、陰山、建寧縣為湘潭縣(非今湘潭縣域)

621年(唐) 復置茶陵縣,縣治原址

627年(唐) 撤入攸縣

698(唐) 復置茶陵縣,縣治遷今思聰鄉大興村金州城遺址(宋大中祥符年間於舊址上築金州城)

1232年(南宋) 遷今治。後軍、縣、州交替設置;歸屬隨政區更替而屬之

1983年 終屬株洲市

茶陵:為何謂茶?為何謂陵?

來源/株洲日報

編輯/清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28681062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佈”刪除。

茶陵:為何謂茶?為何謂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