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日記之養壺心態和觀點

文玩 文物 大紅袍 宜興專業紫砂點 2017-06-08

新手日記之養壺心態和觀點經驗有限,有些觀點並不成熟,盡所能吧,將一些粗淺見解形成文字,供大家討論。

養壺,源於心態

養壺這一話題,老生常談了。今天就“養壺”與“心態”的關係,整理一些觀點供大家討論。

泡茶也好、養壺也罷,發展至今天,已經不是簡單地滿足於藥用或是解暑的飲料,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美的追求。這種最求,最終讓自身的精神層次提高。

每個愛壺之人,都清清楚楚得記得這五個字“養壺即是養心”。那麼,我們有沒有喝完茶,拿著茶壺,靜靜地思考一下。養心——我在養什麼心?靜心、禪心、平常心,還是貪心、賊心、虛榮心?新手日記之養壺心態和觀點

靜心者:循規蹈矩,不急不燥,以求心靜。

禪心者:心無旁騖,一切歸零,靜悟其道。

平常心者:大方灑脫,隨意隨性,怡然自得。

貪心者:煞費心機,渾身解數,只為蠅利。

賊心者:懷揣鬼胎,心中無壺,只為他用。

虛榮心者:極盡之能,為博他人一笑而自喜。

你、我,在養什麼心,至此,真的要重新審視一下,以不愧對祖先為我們留下的這一瑰寶。新手日記之養壺心態和觀點

養壺觀點

1、什麼壺都可以養,但不是什麼壺養來都有意義。

磚頭放在手上拿3年,都會出“包漿”,有意義嗎?選一把差不多的壺來養,是前提。圖片發上“實話實說”,眾多網友明確告訴您,您這“大紅袍”西施,如果不捨得扔,就當擺設吧,3塊錢的蓋碗更實用。那就聽一聲勸,不要再固執了!

2、茶壺的美,和茶垢沒有任何關係。

茶垢如山,只能說明茶壺用的久,不經常清洗,是“髒”,壺不會因為茶垢多就變古董,就升值了。

3、為了“養”的快,茶底不倒出來,在壺裡一直放著,只能影響您的健康。

我見過太多朋友,喝完茶茶渣不倒,放在壺裡,說是在養壺。其實這對養壺一點幫助都沒有,只能多殘留一些茶垢,給細菌滋生創造環境。新手日記之養壺心態和觀點

4、一泡就潤,那是壺商在騙你。

泡一兩次茶,壺就能變潤?那養壺還有什麼意義?生孩子要十月懷胎,生普轉熟,要十年八年。一泡兩泡、三天五天就壺變潤,那是逗你玩.

5、“包漿”源自“光陰”,擦亮的是和尚頭。

喝完茶,就用乾布並命地擦,壺的確會亮,但經不起推敲,一上水,就掉了。想讓壺亮,用3000號砂紙最快,而且一勞永逸(玩笑,切勿嘗試)。

6、開不開壺,無所謂,但至少要洗乾淨再用。

關於開壺,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但我只想講三點。首先,無論什麼方法,洗乾淨是目的。其次,大鍋、冰箱、馬桶、微波爐,怎麼玩都可以,只要您覺得開心,別把它當做必須要走的程序,而勞心勞力。最後,要注意“安全”,壺“開”完,就送去“鋸”的例子不少。新手日記之養壺心態和觀點

7、外淋茶湯我不反對,但要洗乾淨,別把壺養“花”了。

淋茶湯的問題,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還是那句話,只要您開心,隨您怎麼淋,泡完茶清水衝一衝,茶巾茶乾淨就好了。但是,因為壺表茶湯乾的速度不同,最後乾的地方是最容易變色的,為了不讓壺花了,您要注意清潔。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無針對、指向任何人。

歡迎各位前輩指正、各位同好發表不同觀點,共同討論,感謝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