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內修與外養,壺友們知道嗎?

紫砂壺 綠茶 黑茶 紅茶 宜興有品紫砂 2019-04-22
紫砂壺的內修與外養,壺友們知道嗎?

紫砂壺的燒成溫度多在1000℃以上,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難以存身。

新壺到手,用水煮,並不是為了消毒,目的是適水和清潔。

只要清洗一下壺的內外,把燒製時留下的石英砂洗掉,再用開水注入壺中,再倒出,再注入,清洗幾次,無土腥味後即可沏茶。

一把好壺從開始泡第一泡茶的時候就開始和擁有者結緣了。

養壺者各有心得,要在品茶的過程中養壺,不要在養壺的過程中品茶。

養壺的過程中注重內修與外養,雙管齊下,才能養出一把好壺來。

內 修

一壺不事二茶。

儘管古文獻中未見古人一把壺只泡一種茶的表述,也有論者認為紫砂壺對更換茶葉後的香味影響不大。

但今天綠茶,明天紅茶,後天黑茶,相互混雜,壺養出來也品性不佳。

紫砂壺的內修與外養,壺友們知道嗎?

紫砂壺大致有高、矮兩類,高壺宜泡發酵茶,發酵茶不避深悶;矮壺宜泡不發酵茶,不發酵茶不宜深悶。急性子養不出好壺,要學會心平氣和,順其自然,養到千度以上燒成的壺沒了火氣,它的色澤才會漂亮。

外 養

每次泡茶後必把茶葉掏空,用熱水把茶壺沖洗乾淨,擦拭後晾乾。

切勿將茶湯留在壺內隨壺陰乾,意欲積累“茶山”的方法是不正確的。

紫砂壺的內修與外養,壺友們知道嗎?

泡茶的過程也是有講究的,用沸水澆壺身外壁,是“潤壺”;用溼軟毛巾擦拭壺身,是“褒壺”;多壺輪番使用,是“歇壺”;異茶異壺,是“祀壺”。

“褒壺”的擦與刷要適度。壺表淋到茶汁後,用軟毛小刷刷去,用沸水衝淨,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拭即可,不應反覆推搓。

洗刷時不要使用清潔劑,以免“色漿”破壞。

不要讓壺沾油煙,否則結構不通透,難浸茶汁。

紫砂壺的內修與外養,壺友們知道嗎?

紫砂壺燒成後為雙重氣孔結構,氣體經壺體可微弱外逸,水分子不會經壺體外滲。

當壺體受熱時,用軟刷蘸茶汁刷壺、用茶汁直接淋壺,茶汁中的脂體會順勢進入壺體,但凝脂留在壺表就會阻塞氣孔,損害通透,應儘快用熱水衝一遍壺身。

養壺小貼士

清黴——因疏忽未及時將茶渣傾出,茶壺又長期不用,就好好哈哈哈發生黴變,產生異味。

可注滿沸水晃數下傾出,即沒入涼水,反覆幾次,黴味即無。

“壺宿雜氣,滿貯沸湯,傾即沒冷水中,亦急出水瀉之,元氣復矣。”

紫砂壺的內修與外養,壺友們知道嗎?

紫砂泥料做的壺,在泡養前並不顯眼,用手撫摸很粗糙。經過約一個月的泡養,必然由於包漿的原因,會有如玉一般溫潤的光澤,用手撫摸會感覺細膩爽滑。

隨著泡養時間的推移,效果會越來越好。

養壺要有耐心,“先養心後養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