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蒼溪法院 “破產審判”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蒼溪縣城‘凱旋麗都’三年前曾出現資金鍊斷裂,外欠債務近5億元,老闆‘跑路’,200餘購房戶、30餘家材料供應商、數百名農民工集聚政府維權……”、“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蒼溪輪船公司,近20年來累計欠繳1600餘名職工的社會保險費達2700萬元,而公司移交給管理人的可支配資產僅有38.58萬元,且債務高達6000餘萬元……”、“四川九龍青春製藥有限公司從2014年因經營不善全面停產,到期債務無力清償,如果企業一‘破’了之,意味著這筆‘無形’資產將化為烏有……”近年來,一組組“破產”案例、一道道“破產”難題、一樁樁棘手的“破產”案情,考驗著蒼溪法院的法官們。

“從‘破’入手,我院推動建立‘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法院主辦、各方參與、市場運作’的破產工作機制,通過政府和市場‘兩支手’,對具有市場潛力、運行活力的企業因策施救,進行重點支持,切實保障了企業和債權人實現共贏。”蒼溪法院副院長白柳泉如是說。

近三年來,蒼溪法院緊緊圍繞維護穩定、促進發展、保障民生的職能作用,強化破產審判理念和機制創新,加大“殭屍企業”出清力度,累計受理破產案件9件,處置破產資產6.95億元,6家破產企業通過拍賣、資產重組等方式獲得新生,1650名職工實現再就業,4720名職工納入社會保障得到妥善安置,為973名沒有參加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建立醫療保險關係,為327名已到退休年齡卻因欠繳養老保險而無法辦理退休的人員辦理退休手續,為464名當初沒有建立社會保險關係的企業自主用工人員協調建立社會保險關係……為當地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立足當下,蒼溪法院院長舒強表示,將堅持在黨委領導下,彙集各方力量智慧,力爭把每一個“破產”案件都辦成當事人滿意、人民放心,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案件,為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做出新貢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