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部《聖經》,需要宰殺300只羊:你知道紙的發展歷史與影響嗎

很慚愧,自己喜歡書法,研究過筆的發展史,對紙的認知卻一直停留在這些:

  • 我國有四大發明,其中造紙術和印刷術都與紙有關,影響了世界;
  • 書法用紙很有講究,宣紙,麻紙,纖維紙等等,不同的材質和加工,洇墨滲透效果很不一樣;
  • 紙發明之前,人類結繩記事,後來在石頭、獸骨、簡牘等上面刻“字”記錄信息;
  • 紙的發明使得人類文明得意留存和傳播。

你對紙的認知是不是也長時間停留在這些宏觀認知?上個週末好好查閱了一些資料,今天就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下“紙界的工業革命”及其歷史影響與意義。

寫一部《聖經》,需要宰殺300只羊:你知道紙的發展歷史與影響嗎

結繩、石頭、甲骨、竹簡、錦帛,人類的記錄工具一直在發展進步

紙為什麼會出現?紙的“第一次工業革命”。

紙的出現源於人類生存發展的慾望。

看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

19世紀中葉,在北極圈格陵蘭島生活的因紐特人族群中,幾位長老因染病去世。按照當地風俗,要把他們生前用過的狩獵工具都拿去陪葬。這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問題就出在,因紐特人沒有記錄的習慣。結果,製作這些工具的技術就因為長老的離去而失傳了。沒了順手的打獵工具之後,這個族群的人口數量銳減了一半。

這雖然是19世紀的事,但沒有紙的因紐特人生活還是如遠古時期。可想而知,在紙沒有出現之前,任何一個文明想傳承一點經驗和積累是多麼困難。

作家馬克·科爾蘭斯基認為:

人之所以能稱之為人,就是因為人懂得記錄。這是唯一一件,只有人類會做的事情。

我們人類天生就有表達、記錄的慾望。記錄既是我們的本能,也是我們能夠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祕密。因為有了記錄,我們才得以看到先人的經驗、思想,我們才得以將它們在補充、發展、傳承下去,文明才得以留存和銘記。

這是我們人類的生存慾望,有了生存慾望之後,故事才真正開始。

寫一部《聖經》,需要宰殺300只羊:你知道紙的發展歷史與影響嗎

古埃及莎草紙

在紙發明之前,祖先想盡一切辦法將自己的生存經驗傳給族人。他們結繩記事,在石頭上、獸骨上刻著“符號”交流。隨著需要記錄傳承的信息越來越多,以往的方法越來越低效、不方便,先輩們必須要尋找更好的記錄工具。

紙,正是在這種迫切需求下被髮明創造出來的。

關於“紙”最久遠的故事發生在古埃及。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古埃及人就利用紙莎草作為書寫介質製成了莎草紙。這種紙看起來雖然和現在的紙很類似,但製作工藝卻與現代造紙工藝相差甚遠。

根據後世研究,莎草紙的製作流程大致是這樣的:

生產莎草紙的原料是紙莎草的莖和枝幹。將莖和枝幹的外皮剝去,再將裡面的內莖切成薄片、浸泡,然後像邊草蓆一樣,橫豎交替編織在一起。再捶打,用重物壓出水分,乾燥後再打磨就成了。

這可以說是紙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

寫一部《聖經》,需要宰殺300只羊:你知道紙的發展歷史與影響嗎

造紙術的發明改進--紙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中國古代關於與現在相似的“紙”的發明就要晚於古埃及了。

雖然考古還未發現可靠的證據,但學界大部分還是認為夏朝(約前2070-前1600)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到殷商時期,我們確切知道了以“甲骨”為記錄信息的載體,後來又有了青銅器上的銘文,再到秦簡的出現。

在紙發明以前,我們的祖先靠龜甲、獸骨、金石、竹簡、木牘、綿帛記事。甲骨不易得到,金石笨重,簡牘佔有大量空間,綿帛昂貴,都不便使用。

這就是中國“紙”的初期面貌。

公元88年,蔡倫得寵,隨侍劉肇左右,“豫參帷幄”,秩比二千石,風光一時。能從一個小宦官做到位列九位列九卿,既得益於他聰明機智,也是因為他善於察言觀色。

有一次劉肇玩劍的時候劍斷了,蔡倫於是主動請纓為皇家鍛造刀劍和御用器物。為了鍛造出質量上乘的器物,蔡倫苦心鑽研工器書籍,親自鑄劍,終於鍛造出了堅固耐用的刀劍杯盞等器物。

看到劉肇親政後天天看繁重的竹簡,搬來搬去也不方便,善於“討好”皇帝的蔡倫又發明或者說是改進了造紙術。(學界主流觀點是改進)

《後漢書·蔡倫傳》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弊布、魚網以為紙。……自是天下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

從這段唯一記載中,確實不能推斷出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我們還是隨最新最權威的說法,蔡倫是“改良造紙術”。

寫一部《聖經》,需要宰殺300只羊:你知道紙的發展歷史與影響嗎

蔡倫改進造紙術--“紙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簡單概述一下蔡倫造紙的工藝流程:

先是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大水池中浸泡,直至去掉雜物,剩下纖維。將纖維撈出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晾乾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

經過反覆試驗,蔡倫帶著工匠們最終試製出了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自此,紙才是現在意義上的紙。

後來造紙術沿著絲綢之路經過中亞、西歐向整個世界傳播,為世界文明的記錄、傳承和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與古埃及“莎草紙”製作對比:“莎草紙”就是材料的簡單編排加工,而蔡倫造紙已經是打亂了物質纖維結構,是新的物品。

如過說“莎草紙”是“紙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那麼“造紙術”完全算得上是““紙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寫一部《聖經》,需要宰殺300只羊:你知道紙的發展歷史與影響嗎

羊皮紙寫的《聖經》

紙的歷史影響與意義--“給時光以生命”。

帕斯卡(Blaise Pascal)說: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To the time to life,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

我覺得這句話用來形容“紙”的使命一點也不為過。回看歷史,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通過紙的承載,讓他們的文字得以打敗時光,千古流傳。

是紙給了時光以生命,是紙給了時光以文明。

就像蔡倫一生雖經歷四帝二後,位列九卿,封得侯爵,但我們記住他完全是因為造紙術給世界帶來的文明之光。

那造紙術是怎樣給世界帶來文明之光的呢?分這兩個方面來闡釋一下:

第一,造紙術是怎樣影響東方文明的?

公元5 —7 世紀,中國造紙術傳入朝鮮 、越南 、日本。一方面,那時候不僅僅是技術的傳入,周邊國家直接是引進中國典籍。另一方面,唐宋時期,國家也會派使者主動去傳播或者歡迎外民來求書。

例如,北宋時期,每當越南的使節來到京城求購各種中國書籍時, 除了中國政府當時的禁書、卜筮、陰陽、歷算、術數、兵書、敕令、時務、邊機之外, 都“餘許購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往來交流的書籍大多是有關佛教的典籍,如《大藏經》、《道藏經》等。後來隨著雕版印刷技術的發展,儒家著作也得以大量印刷,又形成了一波中國文化向周邊輻射的熱潮。

在佛教經書和儒家典籍傳入周邊國家的同時,造紙術也漸漸傳入這些國家,但是因為技術不成熟的原因,這些國家對於中國書籍的需求相當旺盛。

寫一部《聖經》,需要宰殺300只羊:你知道紙的發展歷史與影響嗎

中國造紙術外傳示意圖

舉個越南的例子來詳細說明:

越南對於中國印刷書籍的需求, 早期是因為宗教傳播的需要。北宋時期, 宋神宗、真宗兩朝不到八十年的時間內, 越南朝廷先後請去三部《大藏經》和一部《道藏經》。

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 陳聖宗派遣使臣陳克用向元朝求取《大藏經》。頻繁的宗教活動伴隨求經活動而展開。同時,求經活動又推動了宗教的傳播速度。

隨著印刷品的輸入,越南對於中國印刷品的需求被激發, 當這種需求不被完全滿足時, 必然會刺激他們自己印刷書籍的慾望。越南歷史上第一次記載的印刷品,是陳朝元豐 年間(1251~ 1258)木印的戶口帖子。

即便是已經開始嘗試自己印刷書籍,但是因為技術不成熟等原因,越南對於中國書籍的需求 仍然相當旺盛。越南雖沒有像朝鮮那樣工程浩大、刻工精良的《大藏經》,但民間善男信女們刊刻的佛經數量卻相當可觀,前河內遠東考古學院保存的約有四百多種。

同時,隨著儒家學說在越南的傳播,儒家經典著作的印行,也是越南印刷事業得以發展的原動力之一。越南印刷技術的發展與儒家學說在越南傳播的需要是緊密相連的。15世紀中葉, 越南人已經可以自己印刷一些儒家的作品,並且有了《五經 》官定本的刊印和發行 。

這些文化交流是單方面中國向周邊小國的輸入嗎?

不是的,不是中國單方面的輸出,周邊國家也給中國帶來了技術與文化的交流。

例如,乾隆年間,號稱“越南王安石”的黎貴惇奉命出使北京,他的四卷本著作《群書考辨》,在順化刻版印製,書中有中國人朱佩蓮、朝鮮人洪啟禧為他作的序。

這件事就充分說明了在中國、越南、朝鮮文人之間,因為同文同種、文字相通,在歷史上也曾有過友好交往的歷史,而不只是中國當方面的技術文化輸出。

寫一部《聖經》,需要宰殺300只羊:你知道紙的發展歷史與影響嗎

造紙術讓阿拉伯文明遠遠領先於歐洲

第二,造紙術是怎樣影響西方文明的?

公元8世紀,中國的造紙術傳到了阿拉伯。

極大的改善了阿拉伯人接受異域文化和發展民族文化的條件。在其他條件基本相似的西歐普遍處於冥冥無為的狀態下,阿拉伯人卻能杯道而進,迎來科學文化發展的高潮。繼而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燦爛文化。

在11世紀和12世紀經過西班牙和意大利傳入歐洲。到了16世紀,紙張已經流行於全歐洲並取代了羊皮紙和莎草紙。

你要知道,一本600頁的書需要300多張羊皮。這是什麼概念?就是如果用羊皮紙寫一部《聖經》,大概需要宰殺兩三百隻羊!這就造成了一般平民百姓根本買不起書籍,因而極大限制了歐洲各國文化的普及與發展。

其中在14世紀的時候,德國的美因茨,出身商人之家的古騰堡,發明了用鉛和錫做活字的印刷機。有人說,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發明之一。著名的媒介學者麥克盧漢甚至說,人類歷史可以分成兩段,一段是古騰堡之前,一段是古騰堡之後。

“1440年左右,約翰內斯·古騰堡將當時歐洲已有的多項技術整合在一起,發明了鉛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實質上推進了印刷形成工業化。1584年西班牙歷史學家傳教士岡薩雷斯·德·門多薩在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中提出,古騰堡受到中國印刷技術影響;中國的印刷術,通過兩條途徑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經俄羅斯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通過阿拉伯商人攜帶書籍傳入德國,古騰堡以這些中國書籍,作為他的印刷的藍本”

古騰堡發明的活字印刷,實用性遠超我國宋代的雕版印刷。這是因為刻板費時費力,想要刻出一本大部頭,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而且每一本新書都需要重新刻板。

到了十一世紀中葉(宋仁宗慶曆年間),畢昇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活字印刷術在宋朝從來沒有普遍使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宋朝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漢字數量繁多,用的膠泥也容易磨損,需要經常重刻,極大的影響了效率。不像西方用的是字母,只需要雕刻26個字母,就可以重複排練組合使用。

到了16世紀,紙張和活字印刷術的發展,使得書本成本大大降低,歐洲普通老百姓也能夠買得起了書。

書籍的下沉與普及,極大推動了歐洲啟蒙思想和文藝復興運動。噴湧式的為人類文明增添了絢爛光輝。

寫一部《聖經》,需要宰殺300只羊:你知道紙的發展歷史與影響嗎

紙的歷史,承載著中華文明的興衰與傳承

最後再說個令人動容的故事:

郭彬,中國新一代手工造紙匠,在2014年聽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日本的手工紙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痛心疾首,就故意在右臉上刻了幾道疤--他說:不是因為覺得日本沒資格得此殊榮,而是因為他認為“我們丟了自己的臉”。

是啊,在高速發展中,我們也丟失了一些珍貴手藝與記憶。如今,也正是時候開始追憶、復原、傳承了。

這就是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我們身邊的,我們遺忘的,終有人在傳承與記憶。

參考文獻:孫錦泉《中國造紙術對8-11世紀阿拉伯帝國的影響》馬明中《中國四大發明及其對世界歷史的影響》黃悅翎,匡導球.《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在歐洲的傳播及其影響》馬克·科爾蘭斯基《一閱千年:紙的歷史》張秀民《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范曄、司馬彪《後漢書·蔡倫傳》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


想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掌握這些技巧,你就能“雷打不動”

《安娜·卡列麗娜》一部完美的藝術傑作,至今讀它一寸寸都是活的

為什麼要讀經典?怎麼讀經典?看看文學教授傳授的這些實用技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