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的籌劃方向!會計和老闆都應該瞭解!

財會 投資 環境保護 職場 會計通關 2018-12-06

本文章來自網絡,由會計通關整理髮布,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企業所得稅的籌劃方向!會計和老闆都應該瞭解!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可免費領取會計實操考證課程資料哦

籌劃企業所得稅可以著眼於兩個方向:一是應納稅所得額,可以想辦法把應納稅所得額降下來;二是企業所得稅稅率,設法把稅率降下來。再展開來看應納稅所得額,它以會計利潤為基礎,但不能和會計利潤劃等號。原因在於稅法與會計準側立法精神並不一致,會計利潤出來後會有納稅調整。納稅調整主要涉及收入調整與成本費用調整。

企業所得稅如何籌劃?先得看企業應繳納的所得稅是如何計算的?

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在這個公式可以看出,籌劃企業所得稅可以著眼於兩個方向:一是應納稅所得額,可以想辦法把應納稅所得額降下來;二是企業所得稅稅率,設法把稅率降下來。

再展開來看應納稅所得額,它以會計利潤為基礎,但不能和會計利潤劃等號。原因在於稅法與會計準側立法精神並不一致,會計利潤出來後會有納稅調整。納稅調整會導致應納稅所得額與會計利潤偏離。

納稅調整主要涉及收入調整與成本費用調整:①會計不認為是收入的,稅務認為是收入。如視同銷售,等於收入變大了。②會計認可的成本費用,稅務不認可或部分不認可;也有一種樂觀的情形,稅務允許部分費用加計扣除。

納稅調整會直接影響應納稅所得額,這就給了我們對企業所得稅籌劃的空間。

除非收入不入賬,一般而言,不大好想辦法通過收入總額籌劃企業所得稅。沒有哪個企業為了少交所得稅,會去把收入做小。但讓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增大一些,讓應納稅所得額變小,這是可為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看出,對所得稅籌劃大體有三個方向:一是成本費用方向,二是應納稅所得額方向,三是企業所得稅稅率方向。接下來就從這三個方向展開,用案例說明,如何少交企業所得稅。

一、通過成本費用方向籌劃企業所得額

成本費用的納稅調整大致分為四種類型:①不許扣。如發票不合規的費用,與經營沒有關係的費用,違法違規費用,比如少交稅,滯納金,罰款等。②部分扣。成本費用不允許全額扣除,比如業務招待,廣告費,市場推廣費等。③延後扣。費用發生後,稅務不允許在當期立即扣除,但延後可以扣除。如超過標準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資本化的費用。④加計扣。這是稅務給的優惠,並不多見,主要有研發費用,殘疾員工工資,企業為環保做的投資等。

對於成本費用,所得稅籌劃思路是:突出加計扣除,避免不許扣除和延後扣除。

二、通過應納稅所得額方向籌劃企業所得稅

通過應納稅所得額籌劃企業所得稅,思路有三個:第一,在公司形式上考慮是設立分公司還是子公司?第二,通過關聯交易平滑利潤;第三,用足稅收優惠政策。

第一,合理利用公司形式。

譬如,母公司打算在外地設立一個機構來經營,有兩種選擇:一是設立子公司,另一是設立分公司。如果預計新公司短期內不會有盈利的話,設立分公司可能更合適。因為分公司可以與總公司合併在一起繳納企業所得稅。

如果對公司前景沒有太大期望,還可以選擇合夥企業形式。合夥企業只需交個稅,沒有企業所得稅。合夥企業交稅是先分後稅,只有分到個人手裡面才交,不分不交,顯然比較有利。

第二,如何利用關聯交易。

在關聯公司搞利潤調節,一是在收入上調節,就是把收入切換到另一個實體裡面去做,二是在費用上面去想辦法,把A公司費用想辦法入到B公司。收入的確定要在簽署合同的時候考慮進去,費用要想得更早,不能等事後找發票。關聯公司間調節利潤的最核心因素就是要及早規劃,事先動手。最好的狀態就是讓所有的關聯公司都盈利或都虧損,數據上都能做到合理解釋,切忌讓人明顯察覺到是在人為調節利潤。

利用關聯交易去籌劃企業所得稅是一個雙刃劍,這種做法很容易引起稅務關注。做好關聯交易時,定價策略是很重要的,定價一定符合常理。

第三,用足稅收優惠政策。

常見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現在稅務對研發費用的優惠力度越來越大,小微企業研發費用可按175%扣除;二、殘疾員工的工資加計扣除;三、技術轉讓減免企業所得稅。四、安全環保、節能、節水設備抵免稅額優惠。

企業安置殘疾人員就業的,支付給殘疾職工的工資據實扣除,另加計100%扣除。前提是要籤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持有殘疾人證。

環保設備投資稅額抵免,企業在環境的保護,節水,節能,安全生產方面購買專用設備,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後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三、通過稅率方向籌劃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籌劃的第三個方向,在稅率上面可以考慮的方向有:

第一,小的就是美的。

目前稅務對於小微企業放水養魚,優惠放得很寬,年納稅所得額30萬以下的,交10%的所得稅(先把應納稅所得額減掉一半,再按20%交所得稅)。今年又出了新政策,把減免優惠往後延續兩年,且應納稅所得額提高到了50萬以下。

第二,拆分公司。

對於做不大但又能賺錢的企業,可以考慮有意識地把企業維持在小微企業的規模。一旦企業銷售大起來,就把企業拆分為二繼續維持小微企業的身份。拆分的好處有兩點,第一,所得稅稅率少,第二,增值稅的徵收率也比較低。

第三,用好高新技術企業的資質。

對於創新型的企業,特別是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要利用好高新技術企業這個資質。享受企業所得稅稅率15%的優惠,研發費用按175%加計扣除的優惠。

總結

對於企業所得稅的籌劃,重在平時去積累經驗,平時做到位了,做規範了,降低稅負是自然而然的過程。不能等到後面去想辦法,實際上是為時晚己,稅務籌劃的決竅的就是越早越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