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改善虛弱的身體,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有什麼區別呢?'

"

在我們的認知中,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是純補之劑,都有健脾益氣,鼓舞胃氣的藥物,又有黃芪,桂枝等藥物引領胃氣滋補全身,面對的都是中焦有虛的局面,都能改善人的形神憔悴,所以都能改善全身虛弱的狀態。

"

在我們的認知中,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是純補之劑,都有健脾益氣,鼓舞胃氣的藥物,又有黃芪,桂枝等藥物引領胃氣滋補全身,面對的都是中焦有虛的局面,都能改善人的形神憔悴,所以都能改善全身虛弱的狀態。

同樣是改善虛弱的身體,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有什麼區別呢?

那麼這兩個方的區別又在哪兒呢?

總的來說,因為柴胡,升麻,陳皮的存在,補中益氣湯的藥勢明顯是向上升的;而因為重用芍藥,小建中湯的藥勢明顯向下沉降,這便是兩者最大的區別。為什麼呢?

在這兩個方中,補中益氣湯有黃芪,小建中湯有桂枝。

黃芪和桂枝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它們的藥力都能向上走,向外走,都能使胃氣外達於肌部,都能補皮部的衛氣,都有助於宣散肺氣,當然,它們也有差別,黃芪補氣斂瘡的力量要強一些,而桂枝助陽通絡的力量要強一些。

"

在我們的認知中,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是純補之劑,都有健脾益氣,鼓舞胃氣的藥物,又有黃芪,桂枝等藥物引領胃氣滋補全身,面對的都是中焦有虛的局面,都能改善人的形神憔悴,所以都能改善全身虛弱的狀態。

同樣是改善虛弱的身體,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有什麼區別呢?

那麼這兩個方的區別又在哪兒呢?

總的來說,因為柴胡,升麻,陳皮的存在,補中益氣湯的藥勢明顯是向上升的;而因為重用芍藥,小建中湯的藥勢明顯向下沉降,這便是兩者最大的區別。為什麼呢?

在這兩個方中,補中益氣湯有黃芪,小建中湯有桂枝。

黃芪和桂枝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它們的藥力都能向上走,向外走,都能使胃氣外達於肌部,都能補皮部的衛氣,都有助於宣散肺氣,當然,它們也有差別,黃芪補氣斂瘡的力量要強一些,而桂枝助陽通絡的力量要強一些。

同樣是改善虛弱的身體,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有什麼區別呢?

補中益氣湯中有三員大將:升麻,柴胡,陳皮。李東垣自己是這樣解釋這三味藥的: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芪、甘草甘溫之氣上升,能補衛氣之散結,而實表也;有緩帶脈之縮急。氣亂於胸中,為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

而小建中湯中重用白芍,白芍主從心下到大小腸,膀胱肅降,有很強的降下之力,能夠解除腹部虛滿,在改善便祕時,經常使用這個藥,既能柔肝止痛,解除腹滿,又不傷正氣。

"

在我們的認知中,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是純補之劑,都有健脾益氣,鼓舞胃氣的藥物,又有黃芪,桂枝等藥物引領胃氣滋補全身,面對的都是中焦有虛的局面,都能改善人的形神憔悴,所以都能改善全身虛弱的狀態。

同樣是改善虛弱的身體,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有什麼區別呢?

那麼這兩個方的區別又在哪兒呢?

總的來說,因為柴胡,升麻,陳皮的存在,補中益氣湯的藥勢明顯是向上升的;而因為重用芍藥,小建中湯的藥勢明顯向下沉降,這便是兩者最大的區別。為什麼呢?

在這兩個方中,補中益氣湯有黃芪,小建中湯有桂枝。

黃芪和桂枝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它們的藥力都能向上走,向外走,都能使胃氣外達於肌部,都能補皮部的衛氣,都有助於宣散肺氣,當然,它們也有差別,黃芪補氣斂瘡的力量要強一些,而桂枝助陽通絡的力量要強一些。

同樣是改善虛弱的身體,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有什麼區別呢?

補中益氣湯中有三員大將:升麻,柴胡,陳皮。李東垣自己是這樣解釋這三味藥的: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芪、甘草甘溫之氣上升,能補衛氣之散結,而實表也;有緩帶脈之縮急。氣亂於胸中,為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

而小建中湯中重用白芍,白芍主從心下到大小腸,膀胱肅降,有很強的降下之力,能夠解除腹部虛滿,在改善便祕時,經常使用這個藥,既能柔肝止痛,解除腹滿,又不傷正氣。

同樣是改善虛弱的身體,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有什麼區別呢?

應用上的區別

雖然兩者都能補益全身,但補中益氣湯主升,擅長改善面色萎黃,自汗惡風,內臟下垂,它還有一個特長,就是改善內傷發熱,因為這個方子可以升舉清陽,透表瀉熱(在柴胡不再煎的情況下);小建中湯主降,所以擅長改善虛勞裡急,痙攣腹痛,由於其藥勢向下沉降,所以常被用來改善胃以下腸道系統的疾病

另外,在臨床上,判斷虛勞患者屬於補中益氣湯,還是小建中湯,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腹診,補中益氣湯證傾向於腹肌鬆弛,而小建中湯證傾向於腹肌緊張。

"

在我們的認知中,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是純補之劑,都有健脾益氣,鼓舞胃氣的藥物,又有黃芪,桂枝等藥物引領胃氣滋補全身,面對的都是中焦有虛的局面,都能改善人的形神憔悴,所以都能改善全身虛弱的狀態。

同樣是改善虛弱的身體,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有什麼區別呢?

那麼這兩個方的區別又在哪兒呢?

總的來說,因為柴胡,升麻,陳皮的存在,補中益氣湯的藥勢明顯是向上升的;而因為重用芍藥,小建中湯的藥勢明顯向下沉降,這便是兩者最大的區別。為什麼呢?

在這兩個方中,補中益氣湯有黃芪,小建中湯有桂枝。

黃芪和桂枝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它們的藥力都能向上走,向外走,都能使胃氣外達於肌部,都能補皮部的衛氣,都有助於宣散肺氣,當然,它們也有差別,黃芪補氣斂瘡的力量要強一些,而桂枝助陽通絡的力量要強一些。

同樣是改善虛弱的身體,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有什麼區別呢?

補中益氣湯中有三員大將:升麻,柴胡,陳皮。李東垣自己是這樣解釋這三味藥的: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芪、甘草甘溫之氣上升,能補衛氣之散結,而實表也;有緩帶脈之縮急。氣亂於胸中,為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

而小建中湯中重用白芍,白芍主從心下到大小腸,膀胱肅降,有很強的降下之力,能夠解除腹部虛滿,在改善便祕時,經常使用這個藥,既能柔肝止痛,解除腹滿,又不傷正氣。

同樣是改善虛弱的身體,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有什麼區別呢?

應用上的區別

雖然兩者都能補益全身,但補中益氣湯主升,擅長改善面色萎黃,自汗惡風,內臟下垂,它還有一個特長,就是改善內傷發熱,因為這個方子可以升舉清陽,透表瀉熱(在柴胡不再煎的情況下);小建中湯主降,所以擅長改善虛勞裡急,痙攣腹痛,由於其藥勢向下沉降,所以常被用來改善胃以下腸道系統的疾病

另外,在臨床上,判斷虛勞患者屬於補中益氣湯,還是小建中湯,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腹診,補中益氣湯證傾向於腹肌鬆弛,而小建中湯證傾向於腹肌緊張。

同樣是改善虛弱的身體,小建中湯與補中益氣湯,有什麼區別呢?

最後的總結

金代的李東垣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創立了一系列非常經典的方劑,這些方劑至今使用甚廣,在使用頻率上隱隱有和《傷寒雜病論》中的經方並駕齊驅的趨勢。就比如補中益氣湯的使用頻率,還要高於小建中湯。

總的來說,李東垣的方子契合實際,所以經久不衰。一味貶低唐代之後的中醫成就,是不可取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