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這個愛人,更多時候就是伴侶,自己的另一半。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克里斯多福•孟認為,情感就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而這個主要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想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愛上對方,是不是對方的某些特質滿足了自己需求。比如對方特別體貼細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這就滿足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

可見,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本能,促使成人後的我們繼續尋找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這就是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這個愛人,更多時候就是伴侶,自己的另一半。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克里斯多福•孟認為,情感就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而這個主要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想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愛上對方,是不是對方的某些特質滿足了自己需求。比如對方特別體貼細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這就滿足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

可見,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本能,促使成人後的我們繼續尋找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這就是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自戀是人的本能,也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動力。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就具有全能感,覺得自己像神一樣,聲音一發出,撫養者(主要是媽媽)就照顧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玩,還可以及時提供情感迴應。

這樣的全能感,在我們長大後依然存在,只是迴應者未必是媽媽,可能是伴侶、朋友、同事,或其他親密的人,而這就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之一。

人都希望被看見、被迴應,這和自戀需求一樣,是一種極為根本的需求。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這個愛人,更多時候就是伴侶,自己的另一半。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克里斯多福•孟認為,情感就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而這個主要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想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愛上對方,是不是對方的某些特質滿足了自己需求。比如對方特別體貼細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這就滿足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

可見,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本能,促使成人後的我們繼續尋找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這就是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自戀是人的本能,也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動力。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就具有全能感,覺得自己像神一樣,聲音一發出,撫養者(主要是媽媽)就照顧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玩,還可以及時提供情感迴應。

這樣的全能感,在我們長大後依然存在,只是迴應者未必是媽媽,可能是伴侶、朋友、同事,或其他親密的人,而這就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之一。

人都希望被看見、被迴應,這和自戀需求一樣,是一種極為根本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些在婚姻關係中經常被伴侶“看見”的人,就會覺得特別幸福,因為這種被“看見”滿足了自己的自戀。

更重要的是,這種自戀需求一定是在關係中,沒有他人的“看見”我們就無法滿足這種需求,這麼說來,我們就需要進入親密關係。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這個愛人,更多時候就是伴侶,自己的另一半。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克里斯多福•孟認為,情感就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而這個主要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想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愛上對方,是不是對方的某些特質滿足了自己需求。比如對方特別體貼細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這就滿足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

可見,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本能,促使成人後的我們繼續尋找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這就是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自戀是人的本能,也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動力。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就具有全能感,覺得自己像神一樣,聲音一發出,撫養者(主要是媽媽)就照顧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玩,還可以及時提供情感迴應。

這樣的全能感,在我們長大後依然存在,只是迴應者未必是媽媽,可能是伴侶、朋友、同事,或其他親密的人,而這就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之一。

人都希望被看見、被迴應,這和自戀需求一樣,是一種極為根本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些在婚姻關係中經常被伴侶“看見”的人,就會覺得特別幸福,因為這種被“看見”滿足了自己的自戀。

更重要的是,這種自戀需求一定是在關係中,沒有他人的“看見”我們就無法滿足這種需求,這麼說來,我們就需要進入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且以金字塔的結構形式排列)給我們展現了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的,且受意識支配的,其中的歸屬和愛的需求是人渴望親密關係的內驅力

馬斯洛認為,人需要愛與被愛,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肯定,這種需要在家人和朋友中最能得到滿足。

人需要歸屬於一個更大的系統,以獲得安全感,否則會陷入孤獨和空虛中。相比於自己一個人,家就是一個更大的系統。單身和結婚的區別也就在於,自己不再孤單。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這個愛人,更多時候就是伴侶,自己的另一半。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克里斯多福•孟認為,情感就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而這個主要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想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愛上對方,是不是對方的某些特質滿足了自己需求。比如對方特別體貼細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這就滿足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

可見,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本能,促使成人後的我們繼續尋找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這就是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自戀是人的本能,也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動力。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就具有全能感,覺得自己像神一樣,聲音一發出,撫養者(主要是媽媽)就照顧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玩,還可以及時提供情感迴應。

這樣的全能感,在我們長大後依然存在,只是迴應者未必是媽媽,可能是伴侶、朋友、同事,或其他親密的人,而這就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之一。

人都希望被看見、被迴應,這和自戀需求一樣,是一種極為根本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些在婚姻關係中經常被伴侶“看見”的人,就會覺得特別幸福,因為這種被“看見”滿足了自己的自戀。

更重要的是,這種自戀需求一定是在關係中,沒有他人的“看見”我們就無法滿足這種需求,這麼說來,我們就需要進入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且以金字塔的結構形式排列)給我們展現了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的,且受意識支配的,其中的歸屬和愛的需求是人渴望親密關係的內驅力

馬斯洛認為,人需要愛與被愛,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肯定,這種需要在家人和朋友中最能得到滿足。

人需要歸屬於一個更大的系統,以獲得安全感,否則會陷入孤獨和空虛中。相比於自己一個人,家就是一個更大的系統。單身和結婚的區別也就在於,自己不再孤單。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如果和伴侶關係好,我們就會感受到家帶給我們的歸屬感,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無論我們在外多忙,多晚回家,家裡總有個人在惦記著我們、等著我們,這種“有人惦記”、“有人等”就是歸屬感。

由此可見,我們建立親密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滿足自己歸屬和愛的需求。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這個愛人,更多時候就是伴侶,自己的另一半。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克里斯多福•孟認為,情感就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而這個主要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想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愛上對方,是不是對方的某些特質滿足了自己需求。比如對方特別體貼細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這就滿足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

可見,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本能,促使成人後的我們繼續尋找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這就是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自戀是人的本能,也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動力。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就具有全能感,覺得自己像神一樣,聲音一發出,撫養者(主要是媽媽)就照顧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玩,還可以及時提供情感迴應。

這樣的全能感,在我們長大後依然存在,只是迴應者未必是媽媽,可能是伴侶、朋友、同事,或其他親密的人,而這就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之一。

人都希望被看見、被迴應,這和自戀需求一樣,是一種極為根本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些在婚姻關係中經常被伴侶“看見”的人,就會覺得特別幸福,因為這種被“看見”滿足了自己的自戀。

更重要的是,這種自戀需求一定是在關係中,沒有他人的“看見”我們就無法滿足這種需求,這麼說來,我們就需要進入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且以金字塔的結構形式排列)給我們展現了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的,且受意識支配的,其中的歸屬和愛的需求是人渴望親密關係的內驅力

馬斯洛認為,人需要愛與被愛,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肯定,這種需要在家人和朋友中最能得到滿足。

人需要歸屬於一個更大的系統,以獲得安全感,否則會陷入孤獨和空虛中。相比於自己一個人,家就是一個更大的系統。單身和結婚的區別也就在於,自己不再孤單。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如果和伴侶關係好,我們就會感受到家帶給我們的歸屬感,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無論我們在外多忙,多晚回家,家裡總有個人在惦記著我們、等著我們,這種“有人惦記”、“有人等”就是歸屬感。

由此可見,我們建立親密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滿足自己歸屬和愛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前面說了我們之所以需要親密關係,主要是因為我們的依戀本能、自戀本能,以及歸屬感的需求,但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的本能和歸屬感的需求我寧願不要。因為進入親密關係帶來的自我限制,相比那些需求的滿足更讓他們害怕。更何況,親密關係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這就是很多人選擇單身的主要原因。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我認為可以從這樣的角度來看:

我們不要把親密關係的限制和對親密關係的需要對立起來,也就是說,在限制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親密關係帶給我們的更多益處。

其實,親密關係是把“我”變成“我們”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有自我限制,還有自我拓展。可以說,拓展自我是親密關係中更重要的作用。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這個愛人,更多時候就是伴侶,自己的另一半。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克里斯多福•孟認為,情感就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而這個主要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想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愛上對方,是不是對方的某些特質滿足了自己需求。比如對方特別體貼細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這就滿足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

可見,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本能,促使成人後的我們繼續尋找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這就是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自戀是人的本能,也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動力。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就具有全能感,覺得自己像神一樣,聲音一發出,撫養者(主要是媽媽)就照顧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玩,還可以及時提供情感迴應。

這樣的全能感,在我們長大後依然存在,只是迴應者未必是媽媽,可能是伴侶、朋友、同事,或其他親密的人,而這就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之一。

人都希望被看見、被迴應,這和自戀需求一樣,是一種極為根本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些在婚姻關係中經常被伴侶“看見”的人,就會覺得特別幸福,因為這種被“看見”滿足了自己的自戀。

更重要的是,這種自戀需求一定是在關係中,沒有他人的“看見”我們就無法滿足這種需求,這麼說來,我們就需要進入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且以金字塔的結構形式排列)給我們展現了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的,且受意識支配的,其中的歸屬和愛的需求是人渴望親密關係的內驅力

馬斯洛認為,人需要愛與被愛,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肯定,這種需要在家人和朋友中最能得到滿足。

人需要歸屬於一個更大的系統,以獲得安全感,否則會陷入孤獨和空虛中。相比於自己一個人,家就是一個更大的系統。單身和結婚的區別也就在於,自己不再孤單。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如果和伴侶關係好,我們就會感受到家帶給我們的歸屬感,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無論我們在外多忙,多晚回家,家裡總有個人在惦記著我們、等著我們,這種“有人惦記”、“有人等”就是歸屬感。

由此可見,我們建立親密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滿足自己歸屬和愛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前面說了我們之所以需要親密關係,主要是因為我們的依戀本能、自戀本能,以及歸屬感的需求,但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的本能和歸屬感的需求我寧願不要。因為進入親密關係帶來的自我限制,相比那些需求的滿足更讓他們害怕。更何況,親密關係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這就是很多人選擇單身的主要原因。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我認為可以從這樣的角度來看:

我們不要把親密關係的限制和對親密關係的需要對立起來,也就是說,在限制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親密關係帶給我們的更多益處。

其實,親密關係是把“我”變成“我們”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有自我限制,還有自我拓展。可以說,拓展自我是親密關係中更重要的作用。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首先,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完善自己的品格。

因為和自己喜歡的人結婚,我們知道不能背叛和拋棄彼此,而這就是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學到的忠誠;一紙婚約,那不僅意味著承諾,更意味著責任,對彼此負責,這學到的就是責任;在解決親密關係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懂得換位思考很重要,這學到的就是同理心。

你看,親密關係中的限制,就是在幫助我們在完善自己的品格。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這個愛人,更多時候就是伴侶,自己的另一半。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克里斯多福•孟認為,情感就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而這個主要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想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愛上對方,是不是對方的某些特質滿足了自己需求。比如對方特別體貼細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這就滿足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

可見,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本能,促使成人後的我們繼續尋找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這就是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自戀是人的本能,也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動力。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就具有全能感,覺得自己像神一樣,聲音一發出,撫養者(主要是媽媽)就照顧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玩,還可以及時提供情感迴應。

這樣的全能感,在我們長大後依然存在,只是迴應者未必是媽媽,可能是伴侶、朋友、同事,或其他親密的人,而這就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之一。

人都希望被看見、被迴應,這和自戀需求一樣,是一種極為根本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些在婚姻關係中經常被伴侶“看見”的人,就會覺得特別幸福,因為這種被“看見”滿足了自己的自戀。

更重要的是,這種自戀需求一定是在關係中,沒有他人的“看見”我們就無法滿足這種需求,這麼說來,我們就需要進入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且以金字塔的結構形式排列)給我們展現了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的,且受意識支配的,其中的歸屬和愛的需求是人渴望親密關係的內驅力

馬斯洛認為,人需要愛與被愛,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肯定,這種需要在家人和朋友中最能得到滿足。

人需要歸屬於一個更大的系統,以獲得安全感,否則會陷入孤獨和空虛中。相比於自己一個人,家就是一個更大的系統。單身和結婚的區別也就在於,自己不再孤單。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如果和伴侶關係好,我們就會感受到家帶給我們的歸屬感,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無論我們在外多忙,多晚回家,家裡總有個人在惦記著我們、等著我們,這種“有人惦記”、“有人等”就是歸屬感。

由此可見,我們建立親密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滿足自己歸屬和愛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前面說了我們之所以需要親密關係,主要是因為我們的依戀本能、自戀本能,以及歸屬感的需求,但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的本能和歸屬感的需求我寧願不要。因為進入親密關係帶來的自我限制,相比那些需求的滿足更讓他們害怕。更何況,親密關係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這就是很多人選擇單身的主要原因。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我認為可以從這樣的角度來看:

我們不要把親密關係的限制和對親密關係的需要對立起來,也就是說,在限制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親密關係帶給我們的更多益處。

其實,親密關係是把“我”變成“我們”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有自我限制,還有自我拓展。可以說,拓展自我是親密關係中更重要的作用。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首先,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完善自己的品格。

因為和自己喜歡的人結婚,我們知道不能背叛和拋棄彼此,而這就是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學到的忠誠;一紙婚約,那不僅意味著承諾,更意味著責任,對彼此負責,這學到的就是責任;在解決親密關係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懂得換位思考很重要,這學到的就是同理心。

你看,親密關係中的限制,就是在幫助我們在完善自己的品格。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其次,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體會到愛的力量。

夫妻之間,如果老公可以感受到老婆的感受,且迴應以感受,老婆就會覺得自己被看見了,而當老婆的感受被老公感受到時,老婆自然感覺到了愛。就像那些因為工作受挫的老婆,老公可以感受到老婆的感受,並給予迴應,那老婆就會覺得自己被看見,被愛著,而這個愛就可以成為應對工作受挫的力量。

其實,愛的力量是強大的,更是偉大的,而愛的力量,只有在關係中展現。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這個愛人,更多時候就是伴侶,自己的另一半。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克里斯多福•孟認為,情感就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而這個主要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想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愛上對方,是不是對方的某些特質滿足了自己需求。比如對方特別體貼細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這就滿足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

可見,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本能,促使成人後的我們繼續尋找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這就是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自戀是人的本能,也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動力。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就具有全能感,覺得自己像神一樣,聲音一發出,撫養者(主要是媽媽)就照顧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玩,還可以及時提供情感迴應。

這樣的全能感,在我們長大後依然存在,只是迴應者未必是媽媽,可能是伴侶、朋友、同事,或其他親密的人,而這就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之一。

人都希望被看見、被迴應,這和自戀需求一樣,是一種極為根本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些在婚姻關係中經常被伴侶“看見”的人,就會覺得特別幸福,因為這種被“看見”滿足了自己的自戀。

更重要的是,這種自戀需求一定是在關係中,沒有他人的“看見”我們就無法滿足這種需求,這麼說來,我們就需要進入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且以金字塔的結構形式排列)給我們展現了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的,且受意識支配的,其中的歸屬和愛的需求是人渴望親密關係的內驅力

馬斯洛認為,人需要愛與被愛,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肯定,這種需要在家人和朋友中最能得到滿足。

人需要歸屬於一個更大的系統,以獲得安全感,否則會陷入孤獨和空虛中。相比於自己一個人,家就是一個更大的系統。單身和結婚的區別也就在於,自己不再孤單。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如果和伴侶關係好,我們就會感受到家帶給我們的歸屬感,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無論我們在外多忙,多晚回家,家裡總有個人在惦記著我們、等著我們,這種“有人惦記”、“有人等”就是歸屬感。

由此可見,我們建立親密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滿足自己歸屬和愛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前面說了我們之所以需要親密關係,主要是因為我們的依戀本能、自戀本能,以及歸屬感的需求,但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的本能和歸屬感的需求我寧願不要。因為進入親密關係帶來的自我限制,相比那些需求的滿足更讓他們害怕。更何況,親密關係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這就是很多人選擇單身的主要原因。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我認為可以從這樣的角度來看:

我們不要把親密關係的限制和對親密關係的需要對立起來,也就是說,在限制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親密關係帶給我們的更多益處。

其實,親密關係是把“我”變成“我們”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有自我限制,還有自我拓展。可以說,拓展自我是親密關係中更重要的作用。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首先,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完善自己的品格。

因為和自己喜歡的人結婚,我們知道不能背叛和拋棄彼此,而這就是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學到的忠誠;一紙婚約,那不僅意味著承諾,更意味著責任,對彼此負責,這學到的就是責任;在解決親密關係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懂得換位思考很重要,這學到的就是同理心。

你看,親密關係中的限制,就是在幫助我們在完善自己的品格。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其次,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體會到愛的力量。

夫妻之間,如果老公可以感受到老婆的感受,且迴應以感受,老婆就會覺得自己被看見了,而當老婆的感受被老公感受到時,老婆自然感覺到了愛。就像那些因為工作受挫的老婆,老公可以感受到老婆的感受,並給予迴應,那老婆就會覺得自己被看見,被愛著,而這個愛就可以成為應對工作受挫的力量。

其實,愛的力量是強大的,更是偉大的,而愛的力量,只有在關係中展現。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再次,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對抗“死亡”這件事。

有人說,人的死亡有兩次,一次是停止呼吸,另一次是被人遺忘。而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死亡時間拉長,因為家人和朋友會記住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說,親密關係就是在幫助我們對抗“死亡”這件事。

就像有的夫妻,一方離世後,另一方會保留愛人的物品作為紀念,時常去掃墓等等,這些都是用“在一起”來對抗著時間和死亡。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這個愛人,更多時候就是伴侶,自己的另一半。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克里斯多福•孟認為,情感就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而這個主要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想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愛上對方,是不是對方的某些特質滿足了自己需求。比如對方特別體貼細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這就滿足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

可見,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本能,促使成人後的我們繼續尋找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這就是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自戀是人的本能,也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動力。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就具有全能感,覺得自己像神一樣,聲音一發出,撫養者(主要是媽媽)就照顧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玩,還可以及時提供情感迴應。

這樣的全能感,在我們長大後依然存在,只是迴應者未必是媽媽,可能是伴侶、朋友、同事,或其他親密的人,而這就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之一。

人都希望被看見、被迴應,這和自戀需求一樣,是一種極為根本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些在婚姻關係中經常被伴侶“看見”的人,就會覺得特別幸福,因為這種被“看見”滿足了自己的自戀。

更重要的是,這種自戀需求一定是在關係中,沒有他人的“看見”我們就無法滿足這種需求,這麼說來,我們就需要進入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且以金字塔的結構形式排列)給我們展現了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的,且受意識支配的,其中的歸屬和愛的需求是人渴望親密關係的內驅力

馬斯洛認為,人需要愛與被愛,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肯定,這種需要在家人和朋友中最能得到滿足。

人需要歸屬於一個更大的系統,以獲得安全感,否則會陷入孤獨和空虛中。相比於自己一個人,家就是一個更大的系統。單身和結婚的區別也就在於,自己不再孤單。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如果和伴侶關係好,我們就會感受到家帶給我們的歸屬感,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無論我們在外多忙,多晚回家,家裡總有個人在惦記著我們、等著我們,這種“有人惦記”、“有人等”就是歸屬感。

由此可見,我們建立親密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滿足自己歸屬和愛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前面說了我們之所以需要親密關係,主要是因為我們的依戀本能、自戀本能,以及歸屬感的需求,但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的本能和歸屬感的需求我寧願不要。因為進入親密關係帶來的自我限制,相比那些需求的滿足更讓他們害怕。更何況,親密關係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這就是很多人選擇單身的主要原因。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我認為可以從這樣的角度來看:

我們不要把親密關係的限制和對親密關係的需要對立起來,也就是說,在限制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親密關係帶給我們的更多益處。

其實,親密關係是把“我”變成“我們”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有自我限制,還有自我拓展。可以說,拓展自我是親密關係中更重要的作用。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首先,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完善自己的品格。

因為和自己喜歡的人結婚,我們知道不能背叛和拋棄彼此,而這就是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學到的忠誠;一紙婚約,那不僅意味著承諾,更意味著責任,對彼此負責,這學到的就是責任;在解決親密關係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懂得換位思考很重要,這學到的就是同理心。

你看,親密關係中的限制,就是在幫助我們在完善自己的品格。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其次,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體會到愛的力量。

夫妻之間,如果老公可以感受到老婆的感受,且迴應以感受,老婆就會覺得自己被看見了,而當老婆的感受被老公感受到時,老婆自然感覺到了愛。就像那些因為工作受挫的老婆,老公可以感受到老婆的感受,並給予迴應,那老婆就會覺得自己被看見,被愛著,而這個愛就可以成為應對工作受挫的力量。

其實,愛的力量是強大的,更是偉大的,而愛的力量,只有在關係中展現。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再次,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對抗“死亡”這件事。

有人說,人的死亡有兩次,一次是停止呼吸,另一次是被人遺忘。而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死亡時間拉長,因為家人和朋友會記住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說,親密關係就是在幫助我們對抗“死亡”這件事。

就像有的夫妻,一方離世後,另一方會保留愛人的物品作為紀念,時常去掃墓等等,這些都是用“在一起”來對抗著時間和死亡。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還有疑問,那些出家的人,獨自一人不也過得很好嗎?還有那些可以獨處的人,他們都可以不需要親密關係。

其實,像出嫁的人,他們可以靜心生活,並不說明他們就沒有親密關係,更多出家人是擁有過親密關係,而那些獨處的人,應該是渴望愛而得不到,於是只好選擇獨處。

當然,有時候的獨處,是一個人很好的休息機會,但如果沒有“關係”,獨處再好,生命也是沒有色彩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絕對孤獨”這回事兒,我們每個人都在關係中。

總之,我們需要親密關係,不僅是本能需求,更多的是自我發展和拓展的需求。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成長和成熟,親密關係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就像克里斯多福•孟說的,伴侶不僅是玩伴,還是鏡子和老師。

"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向往自由、渴望獨立,過著無拘無束地生活。但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的自由受限,因為我們不能和伴侶之外的人想愛就愛。同時,我們還要做出改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對這段親密關係的在意。

這說明,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麼,當我們在構建親密關係時,親密關係到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親密關係對自我有限制,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還包括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等親密到一定程度的關係。只是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文中的親密關係就是這種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依戀,我們必須提到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他在研究1歲孩子和撫養者(主要是媽媽)的互動中發現,孩子和媽媽有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依戀。

當孩子對媽媽產生依戀後,會特別在意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只有媽媽在身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孩子才會覺得安全,否則就會出現焦慮或迴避問題。

而依戀狀態會伴隨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長大後,我們會繼續尋找新的依戀對象,建立情感聯繫,而那個依戀對象由媽媽變成了自己愛的人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這個愛人,更多時候就是伴侶,自己的另一半。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克里斯多福•孟認為,情感就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而這個主要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想想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愛上對方,是不是對方的某些特質滿足了自己需求。比如對方特別體貼細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這就滿足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

可見,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本能,促使成人後的我們繼續尋找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這就是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自戀是人的本能,也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動力。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就具有全能感,覺得自己像神一樣,聲音一發出,撫養者(主要是媽媽)就照顧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玩,還可以及時提供情感迴應。

這樣的全能感,在我們長大後依然存在,只是迴應者未必是媽媽,可能是伴侶、朋友、同事,或其他親密的人,而這就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之一。

人都希望被看見、被迴應,這和自戀需求一樣,是一種極為根本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那些在婚姻關係中經常被伴侶“看見”的人,就會覺得特別幸福,因為這種被“看見”滿足了自己的自戀。

更重要的是,這種自戀需求一定是在關係中,沒有他人的“看見”我們就無法滿足這種需求,這麼說來,我們就需要進入親密關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且以金字塔的結構形式排列)給我們展現了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的,且受意識支配的,其中的歸屬和愛的需求是人渴望親密關係的內驅力

馬斯洛認為,人需要愛與被愛,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肯定,這種需要在家人和朋友中最能得到滿足。

人需要歸屬於一個更大的系統,以獲得安全感,否則會陷入孤獨和空虛中。相比於自己一個人,家就是一個更大的系統。單身和結婚的區別也就在於,自己不再孤單。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如果和伴侶關係好,我們就會感受到家帶給我們的歸屬感,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無論我們在外多忙,多晚回家,家裡總有個人在惦記著我們、等著我們,這種“有人惦記”、“有人等”就是歸屬感。

由此可見,我們建立親密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滿足自己歸屬和愛的需求。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前面說了我們之所以需要親密關係,主要是因為我們的依戀本能、自戀本能,以及歸屬感的需求,但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的本能和歸屬感的需求我寧願不要。因為進入親密關係帶來的自我限制,相比那些需求的滿足更讓他們害怕。更何況,親密關係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這就是很多人選擇單身的主要原因。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我認為可以從這樣的角度來看:

我們不要把親密關係的限制和對親密關係的需要對立起來,也就是說,在限制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親密關係帶給我們的更多益處。

其實,親密關係是把“我”變成“我們”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有自我限制,還有自我拓展。可以說,拓展自我是親密關係中更重要的作用。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首先,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完善自己的品格。

因為和自己喜歡的人結婚,我們知道不能背叛和拋棄彼此,而這就是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學到的忠誠;一紙婚約,那不僅意味著承諾,更意味著責任,對彼此負責,這學到的就是責任;在解決親密關係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懂得換位思考很重要,這學到的就是同理心。

你看,親密關係中的限制,就是在幫助我們在完善自己的品格。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其次,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體會到愛的力量。

夫妻之間,如果老公可以感受到老婆的感受,且迴應以感受,老婆就會覺得自己被看見了,而當老婆的感受被老公感受到時,老婆自然感覺到了愛。就像那些因為工作受挫的老婆,老公可以感受到老婆的感受,並給予迴應,那老婆就會覺得自己被看見,被愛著,而這個愛就可以成為應對工作受挫的力量。

其實,愛的力量是強大的,更是偉大的,而愛的力量,只有在關係中展現。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再次,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對抗“死亡”這件事。

有人說,人的死亡有兩次,一次是停止呼吸,另一次是被人遺忘。而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死亡時間拉長,因為家人和朋友會記住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說,親密關係就是在幫助我們對抗“死亡”這件事。

就像有的夫妻,一方離世後,另一方會保留愛人的物品作為紀念,時常去掃墓等等,這些都是用“在一起”來對抗著時間和死亡。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還有疑問,那些出家的人,獨自一人不也過得很好嗎?還有那些可以獨處的人,他們都可以不需要親密關係。

其實,像出嫁的人,他們可以靜心生活,並不說明他們就沒有親密關係,更多出家人是擁有過親密關係,而那些獨處的人,應該是渴望愛而得不到,於是只好選擇獨處。

當然,有時候的獨處,是一個人很好的休息機會,但如果沒有“關係”,獨處再好,生命也是沒有色彩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絕對孤獨”這回事兒,我們每個人都在關係中。

總之,我們需要親密關係,不僅是本能需求,更多的是自我發展和拓展的需求。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成長和成熟,親密關係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就像克里斯多福•孟說的,伴侶不僅是玩伴,還是鏡子和老師。

當我們構建親密關係時,我們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嗎?

今日討論話題:說說你在親密關係中收穫了什麼?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歡迎關注和轉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