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當孩子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01

最近,在硅谷工作了九年的朋友回國探親,我們約在一起吃飯。

見面時,聊到一個蠻有意思的角度,引發了我很多思考。

朋友說,在硅谷有很多著名科技公司的總部,比如,谷歌、雅虎、蘋果、臉書、英特爾、甲骨文等。

這些公司裡的人員構成有個特點,CEO群體和最頂級的設計師大多是白人和猶太人,中間層的技術經理很多是印度人,中國人則主要集中在一線生產的工程師。

原因是,中國人在“專精尖”的技術工作上很擅長,但在強調個性、獨立決策和創造力的領域,就相對欠缺。

這跟我們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歐美教育傾向個體化,鼓勵每個人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獨特的自我(distinctive self)

具體表現為,在孩子時期,就不斷強化他們的“獨特感”,從小養成對一個“不趨同、不盲從的我”的渴望,這個“我”是完整、穩定,獨立於周圍環境的。

當孩子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美國小學為了培養孩子自我的獨特感,甚至在教室裡貼這樣的海報,提醒孩子們,當你聽到別人說的話,提供的信息時,要問六個方面的為什麼。)

但在中國,乃至日本、韓國等東亞地區,教育更傾向“集體化”,對一個孩子的期望是他能夠調節自己行為,與集體相符。

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導出了孩子不同的思維模式。

是自我認同感強,還是趨同性、紀律性好。

從基礎技術類工作來看,後者更有優勢,但如果從長遠發展的格局來看,孩子卻很需要補上”自我認同“這堂課。

說到這裡,我就想到了一個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例子。

當孩子對父母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其實就是一個培養“自我認同感”的好機會,但90%的家長都錯過了!

為什麼這麼說,大家看完下面的案例便能明白一二。

02

就在前幾天,我大學一個同學,跟我說,她五一節準備帶娃去日本迪斯尼。

我說,你不是上個月休年假才帶娃去了普吉嘛,這麼快又要出門,不嫌累啊。

同學苦惱地說,“女兒回家講,幼兒園的小夥伴,誰誰誰和誰誰誰都去過迪斯尼了,她也好想去。“

我笑說:“你是不是一瞬間就充滿了洪荒之力,別家娃都去過迪斯尼,我家娃連迪斯尼都沒去過,也太心酸了,又不是沒條件,去吧!”

同學一愣,你咋知道?

因為這種感受,我也有過。

記得千尋上中班的時候,有次回家跟我說:“媽媽,班裡同學都用那種雙筆頭水彩筆。能不能給我也買一支?”

看著娃閃爍著渴望光芒的大眼睛,我頓時充滿了老母親的豪情:

一支顏色太單調,咱們買一套好了,100個顏色全覆蓋,正好包郵。剛買回來,千尋還喜歡得不行,每天都要帶幾隻到學校去,一週後,就沒興趣了。

看著束之高閣的一大箱水彩筆,我猶如一盆冷水澆醒。

理智如我,在面對孩子時,也會忍不住生出“別人孩子有,我家孩子也不能缺”的“志氣”。

如此場景,你是不是也很熟悉呢?

03

道理大家都明白,孩子的需求總有滿足不了的時候,也不該隨意地滿足。

但現在物質條件好了,孩子想要的東西基本上家長都能滿足。

加上“不甘人後和心疼孩子”的微妙心理,難免偏離理智的軌道。

只是這一偏離,就浪費了培養孩子“自我認同感”的好機會。

孩子正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萌芽階段,他們在這個階段,通過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去理解多樣性。這個階段,也是孩子梳理自己與他人,自己與世界之間關係的必經之路。

我們要做的,是在孩子發現不同併產生困擾時,幫他塑造“自我認同感”,而不是迎合孩子與他人比較、趨同的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以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系的Richard Nisbett等人領導的研究發現,孩子自我的發展,大致會經歷這麼幾個階段:

自我意識的萌芽 → 看到自己和別人的不同 → 自我認同 → 自我與環境的融合

當孩子講“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正是處於第二階段。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第一反應表現為“趨同”很正常。

畢竟,連我們大人都不能免俗,看到別人朋友圈晒旅遊照,自己也想去,看到別人買的新款包,也會心動。

但如果我們期望孩子升級,邁向更高層次的自我認同階段,就需要在應對方式上,去做出一些改變。

更合適的做法是:

提醒孩子,也告訴我們自己,平靜地想一想,別人有的東西,是我們真心想要的嗎?還是說,僅僅是因為羨慕別人,才想要擁有。

如果是前者,我們就去努力實現;

如果是後者,真的不必了,每個人擁有的東西不一樣,與其追逐別人的,還不如把握好自己現有的。

但道理,孩子總是不太容易聽得進去,用他們感興趣的繪本故事來做引導,效果會更好。

美國兒童文學作家李歐·李奧尼,用《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這個輕鬆有趣的小故事,輕輕鬆鬆就把“不盲從,做自己”的道理講明白了。我確認,它是幫孩子建立“自我認同感”的最佳教材!相信家長讀完,也會很有感觸。

而且,今天的副文有如何運用思維導圖精讀這本書的分享,有興趣的爸媽別錯過。^_^

04

當孩子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亞歷山大是一隻在夾縫中覓食、終日東躲西藏的家鼠。

家鼠總是不讓人待見的,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無處不在,擾亂一家人生活和物品的秩序。亞歷山大所需要的只是一點麵包屑,可每次他們看見它時總會尖叫著喊救命或是用掃帚追打他。

當孩子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一天,屋子裡沒人的時候,亞歷山大聽到從安妮的房間裡傳來一聲吱吱叫。他偷偷溜進去,看到了另一隻老鼠。但不是一隻像他那樣的老鼠。在該長腿的地方他長了兩隻小輪子,背上還有一把鑰匙。

當孩子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它是發條老鼠威利,是這座房子裡小主人安妮的心愛玩具,當安妮扭動鑰匙時,威利就會轉圈和行走。安妮非常喜歡它,每天帶著它一起入睡,威利每天躺在安妮的白色枕頭上,享受著主人的待遇,很溫暖,也很開心。

當孩子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真老鼠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威利居住在同一個地方,威利可以登堂入室,被人抱,被人愛,而亞歷山大只能躲在黑暗的地下,用麵包屑充飢。

當亞歷山大獨自一個在黑暗的洞穴中時,就會帶著一點妒意想起威利。“哎!”他嘆息著。“為什麼我就不能做一隻像威利那樣的發條老鼠呢,那樣人們也會擁抱我,愛我。”

當孩子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一天,威利講了一個奇怪的故事。“我聽說,”他神祕地耳語著,“在花園裡,在鵝卵石小徑的盡頭,在黑刺莓旁邊,住著一隻會魔法的蜥蜴,他能把一個動物變成別的什麼東西。”“你是說,他能把我變成一隻像你這樣的發條老鼠嗎?”當威利告訴亞歷山大,找到魔法蜥蜴,就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時,亞歷山大開心極了,他終於可以做一隻像威利那樣的發條老鼠了。

當孩子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亞歷山大找到了魔法蜥蜴,可還差兩個條件:月圓之夜和紫色鵝卵石。它找啊找啊,一直沒找到紫色鵝卵石。又累又餓的亞歷山大回到屋子,卻在食品貯藏室的角落裡,看到一隻裝滿了舊玩具的盒子。

在那兒,滑車和破損的布娃娃之間,是威利。原來,在安妮的生日宴會上,每個人都帶了禮物來。威利被當成舊玩具丟在了盒子裡。而正是這時候,亞歷山大發現了一顆紫色鵝卵石。

當孩子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亞歷山大為了救自己的朋友,把紫色鵝卵石交給了魔法蜥蜴。魔法蜥蜴沒有失言,它真的做到了,發條老鼠威利變成了一隻真老鼠!

從此,兩隻小老鼠好朋友就這樣,開心的在一起。

李歐·李奧尼的作品就是這樣,從不說教,卻能讓人把道理悟得很透。

最終,小老鼠亞歷山大選擇了做自己,從而獲得了自由,幸運的發條老鼠威利也實現了真正的自我。

繪本故事帶來的感悟,幫助孩子消化理解了“不是別人有什麼,你就要有什麼”。

不要小看這平日裡的引導,父母在生活細小之處的態度,是最具有感染力的,對孩子具有深遠的影響。

人生其實就是由三個“C”組成:

  • Choice(做出選擇)
  • Chance(走出一步)
  • Change(發生改變)

孩子被鼓勵在各種日常選擇中堅定自我認同感,獨立的自我就是這樣一步步形成,而自我的強大,又潛移默化地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格局。


孩子,做你自己吧,

其他人都已經有人做了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