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衰老和死亡,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

在我14歲那年,姥娘突發腦溢血,一夜之間成了一個半身不遂的病人。記得前一天她還帶我去集市上買東西,可是再見到她,她卻躺在了病床上,頭髮被剃掉了大半,身上還插滿了管子。醫生說,她再也不能說話,不能走路了。

聽聞這個噩耗,我哭得全身發抖,聲音哽咽。姥娘是我在這個世上最親的人了,我從小跟著她長大,是她給了我“母愛”般的呵護。

聽大人們說,姥娘生病前就給他們說過,如果有一天病了,請他們不要給她治,因為她不想受這份罪。但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大人們還是毫不猶豫地將她送進了醫院。因為,對子女來說,眼睜睜看著母親死去,將是他們一輩子的愧疚。所以,他們不能這樣做。

曾經,我也很慶幸大人們的做法。儘管姥娘搶救回來以後,每天躺在床上都很痛苦。每當她吃飯被嗆到時,我就去外面躲著。我受不了她的難受,卻在心裡安慰自己:起碼姥娘沒有離開我。

直到最近,我翻看了一本書《最好的告別》,才發現我們的想法是多麼的自私。尤其是自己也經歷過病痛之後,我真心覺得有時“賴活不如好死”,但是一直以來,無論是醫生還是家屬,我們的觀念好像從來都是“救人要緊”。因為我們認為,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而《最好的告別》這本書恰恰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不是每一種病,都要竭盡全力地醫治。有時及時止損,恰恰就是最好的治療。這本書不僅告訴我們如何尊重生命、挽救生命,也告訴我們該如何認識死亡,以及該為死亡做些什麼準備。

作者阿圖.葛文德先後就讀於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了白宮的健康政策顧問。據說,他為紐約客撰寫的醫療文章,不僅觸動總統奧巴馬,還得到了金融大亨查理.芒格的讚賞,寄給了他一張兩萬美元的支票。

"

在我14歲那年,姥娘突發腦溢血,一夜之間成了一個半身不遂的病人。記得前一天她還帶我去集市上買東西,可是再見到她,她卻躺在了病床上,頭髮被剃掉了大半,身上還插滿了管子。醫生說,她再也不能說話,不能走路了。

聽聞這個噩耗,我哭得全身發抖,聲音哽咽。姥娘是我在這個世上最親的人了,我從小跟著她長大,是她給了我“母愛”般的呵護。

聽大人們說,姥娘生病前就給他們說過,如果有一天病了,請他們不要給她治,因為她不想受這份罪。但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大人們還是毫不猶豫地將她送進了醫院。因為,對子女來說,眼睜睜看著母親死去,將是他們一輩子的愧疚。所以,他們不能這樣做。

曾經,我也很慶幸大人們的做法。儘管姥娘搶救回來以後,每天躺在床上都很痛苦。每當她吃飯被嗆到時,我就去外面躲著。我受不了她的難受,卻在心裡安慰自己:起碼姥娘沒有離開我。

直到最近,我翻看了一本書《最好的告別》,才發現我們的想法是多麼的自私。尤其是自己也經歷過病痛之後,我真心覺得有時“賴活不如好死”,但是一直以來,無論是醫生還是家屬,我們的觀念好像從來都是“救人要緊”。因為我們認為,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而《最好的告別》這本書恰恰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不是每一種病,都要竭盡全力地醫治。有時及時止損,恰恰就是最好的治療。這本書不僅告訴我們如何尊重生命、挽救生命,也告訴我們該如何認識死亡,以及該為死亡做些什麼準備。

作者阿圖.葛文德先後就讀於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了白宮的健康政策顧問。據說,他為紐約客撰寫的醫療文章,不僅觸動總統奧巴馬,還得到了金融大亨查理.芒格的讚賞,寄給了他一張兩萬美元的支票。

關於衰老和死亡,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人是如何一步步衰老的

30歲,心臟的泵血峰值穩步下降。你會發現,自己跑步的速度和長度遠遠不及過去了。爬樓梯的時候,會喘粗氣;

40歲,肌肉的質量和力量開始走下坡路,神經細胞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

50歲,骨頭以每年約1%的速度丟失骨密度。你的手寫能力逐漸退化,使用觸屏手機時不再像以前那樣靈敏;

60歲,毛囊變少,頭髮變稀。由於頭髮中的黑色素分泌減少,頭髮開始一根根變白;

70歲,大腦灰質丟失,使頭顱空出了約2.5釐米的空間。此時頭部受到撞擊後,會容易發生顱內出血。還有,因為頭腦裡的額葉和海馬體萎縮,記憶力和判斷力也會受到嚴重損傷,嚴重的話會患上老年痴呆症;

80歲,會丟失25%~50%的肌肉,伸開手掌,你會發現肌肉組織不再是凸出的,而是平坦的;

85歲以後,骨頭和牙齒軟化,咀嚼能力下降,大約有40%的人已經一顆牙齒也沒有了。

人體的衰竭模式,就像一個複雜的系統軟件。儘管有潛在易壞的部件,但因為有備用的系統軟件,所以不會一下子癱瘓。 比如,我們的DNA雖然經常受到損害,但由於我們的細胞有幾個DNA修復系統,所以如果一個關鍵的基因被損壞了,附近會有額外的相同基因立馬填補進來。但是,儘管有備用的,隨著損耗的增加,終有一天也會供給不足,這時就會導致整個人體的衰竭。

"

在我14歲那年,姥娘突發腦溢血,一夜之間成了一個半身不遂的病人。記得前一天她還帶我去集市上買東西,可是再見到她,她卻躺在了病床上,頭髮被剃掉了大半,身上還插滿了管子。醫生說,她再也不能說話,不能走路了。

聽聞這個噩耗,我哭得全身發抖,聲音哽咽。姥娘是我在這個世上最親的人了,我從小跟著她長大,是她給了我“母愛”般的呵護。

聽大人們說,姥娘生病前就給他們說過,如果有一天病了,請他們不要給她治,因為她不想受這份罪。但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大人們還是毫不猶豫地將她送進了醫院。因為,對子女來說,眼睜睜看著母親死去,將是他們一輩子的愧疚。所以,他們不能這樣做。

曾經,我也很慶幸大人們的做法。儘管姥娘搶救回來以後,每天躺在床上都很痛苦。每當她吃飯被嗆到時,我就去外面躲著。我受不了她的難受,卻在心裡安慰自己:起碼姥娘沒有離開我。

直到最近,我翻看了一本書《最好的告別》,才發現我們的想法是多麼的自私。尤其是自己也經歷過病痛之後,我真心覺得有時“賴活不如好死”,但是一直以來,無論是醫生還是家屬,我們的觀念好像從來都是“救人要緊”。因為我們認為,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而《最好的告別》這本書恰恰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不是每一種病,都要竭盡全力地醫治。有時及時止損,恰恰就是最好的治療。這本書不僅告訴我們如何尊重生命、挽救生命,也告訴我們該如何認識死亡,以及該為死亡做些什麼準備。

作者阿圖.葛文德先後就讀於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了白宮的健康政策顧問。據說,他為紐約客撰寫的醫療文章,不僅觸動總統奧巴馬,還得到了金融大亨查理.芒格的讚賞,寄給了他一張兩萬美元的支票。

關於衰老和死亡,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人是如何一步步衰老的

30歲,心臟的泵血峰值穩步下降。你會發現,自己跑步的速度和長度遠遠不及過去了。爬樓梯的時候,會喘粗氣;

40歲,肌肉的質量和力量開始走下坡路,神經細胞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

50歲,骨頭以每年約1%的速度丟失骨密度。你的手寫能力逐漸退化,使用觸屏手機時不再像以前那樣靈敏;

60歲,毛囊變少,頭髮變稀。由於頭髮中的黑色素分泌減少,頭髮開始一根根變白;

70歲,大腦灰質丟失,使頭顱空出了約2.5釐米的空間。此時頭部受到撞擊後,會容易發生顱內出血。還有,因為頭腦裡的額葉和海馬體萎縮,記憶力和判斷力也會受到嚴重損傷,嚴重的話會患上老年痴呆症;

80歲,會丟失25%~50%的肌肉,伸開手掌,你會發現肌肉組織不再是凸出的,而是平坦的;

85歲以後,骨頭和牙齒軟化,咀嚼能力下降,大約有40%的人已經一顆牙齒也沒有了。

人體的衰竭模式,就像一個複雜的系統軟件。儘管有潛在易壞的部件,但因為有備用的系統軟件,所以不會一下子癱瘓。 比如,我們的DNA雖然經常受到損害,但由於我們的細胞有幾個DNA修復系統,所以如果一個關鍵的基因被損壞了,附近會有額外的相同基因立馬填補進來。但是,儘管有備用的,隨著損耗的增加,終有一天也會供給不足,這時就會導致整個人體的衰竭。

關於衰老和死亡,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住養老院的人,註定要失去自由嗎

很多老人,都不願住養老院,因為那裡沒有家的感覺。一些老人住進去後,感覺就像是住進了監獄,失去了自由。在那裡,你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飯都有一個硬性的規定。為了你的安全著想,護工會限制你的活動範圍和愛吃的食物。如果你是一個糖尿病患者,那麼在那裡,你會很難吃到一顆糖。至於想擁有一個獨立的空間基本上更是奢望,你要忍受跟陌生人同住在一起,幾乎沒有什麼隱私可言。

所以,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相信沒有幾個人會願意住養老院。而已經住在那裡的人,通常都有各自的苦衷,比如:

老伴去世,自己無力再獨自生活;

子女工作忙,不能給予生活上的照顧;

貧窮,讓人不得不選擇這樣一個救濟所

......

不難發現,老弱者和養老院之間存在著一個很深的矛盾:老弱者想要自主權,而養老院只注重確保他們的人身安全。在養老院裡,護工只關心你是不是瘦了,是不是忘吃藥了,是不是摔倒了,而很少關注你是不是孤獨。所以問題來了:在我們衰老、不再有能力保護自己時,如何能使生活存在價值?

一位叫威爾遜的女性,創立了一家老年輔助生活區,有效解決了一個人因為老弱只好屈從於救濟院生活的問題。威爾遜的靈感,來自於她患重病的母親。由於受家庭條件所迫,威爾遜不得不把重病的母親送進了療養院。但是送進去以後,母親卻一直央求女兒:帶我離開!

母親的願望合情合理,而療養院也有他們不可撼動的規矩。在這樣兩難的局面之下,威爾遜便自己創立了一家輔助生活機構,這所機構的理念就是:給老人一個“家”的感覺,使老人保持與那些住在家裡的人有類似的自由和自主——包括有權利拒絕出於安全的考慮或者機構的方便而強加的約束。

通俗點說,在這裡老人就是主人,他們擁有完整的浴室、廚房和私人公寓。可以養寵物,選擇自己的傢俱、食物,想賴床或者晚睡都可以,總之愛幹什麼就幹什麼。 如果老人需要幫忙,護工也能隨時提供服務。比如,老人需要別人攙扶上廁所,那麼他們只要摁一下鈴,就會有人來了。

以一箇中國人的視角看,美國的這種輔助生活機構著實令人羨慕。如果我們中國也能建立這樣的輔助機構,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心甘情願地住進養老院。

"

在我14歲那年,姥娘突發腦溢血,一夜之間成了一個半身不遂的病人。記得前一天她還帶我去集市上買東西,可是再見到她,她卻躺在了病床上,頭髮被剃掉了大半,身上還插滿了管子。醫生說,她再也不能說話,不能走路了。

聽聞這個噩耗,我哭得全身發抖,聲音哽咽。姥娘是我在這個世上最親的人了,我從小跟著她長大,是她給了我“母愛”般的呵護。

聽大人們說,姥娘生病前就給他們說過,如果有一天病了,請他們不要給她治,因為她不想受這份罪。但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大人們還是毫不猶豫地將她送進了醫院。因為,對子女來說,眼睜睜看著母親死去,將是他們一輩子的愧疚。所以,他們不能這樣做。

曾經,我也很慶幸大人們的做法。儘管姥娘搶救回來以後,每天躺在床上都很痛苦。每當她吃飯被嗆到時,我就去外面躲著。我受不了她的難受,卻在心裡安慰自己:起碼姥娘沒有離開我。

直到最近,我翻看了一本書《最好的告別》,才發現我們的想法是多麼的自私。尤其是自己也經歷過病痛之後,我真心覺得有時“賴活不如好死”,但是一直以來,無論是醫生還是家屬,我們的觀念好像從來都是“救人要緊”。因為我們認為,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而《最好的告別》這本書恰恰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不是每一種病,都要竭盡全力地醫治。有時及時止損,恰恰就是最好的治療。這本書不僅告訴我們如何尊重生命、挽救生命,也告訴我們該如何認識死亡,以及該為死亡做些什麼準備。

作者阿圖.葛文德先後就讀於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了白宮的健康政策顧問。據說,他為紐約客撰寫的醫療文章,不僅觸動總統奧巴馬,還得到了金融大亨查理.芒格的讚賞,寄給了他一張兩萬美元的支票。

關於衰老和死亡,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人是如何一步步衰老的

30歲,心臟的泵血峰值穩步下降。你會發現,自己跑步的速度和長度遠遠不及過去了。爬樓梯的時候,會喘粗氣;

40歲,肌肉的質量和力量開始走下坡路,神經細胞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

50歲,骨頭以每年約1%的速度丟失骨密度。你的手寫能力逐漸退化,使用觸屏手機時不再像以前那樣靈敏;

60歲,毛囊變少,頭髮變稀。由於頭髮中的黑色素分泌減少,頭髮開始一根根變白;

70歲,大腦灰質丟失,使頭顱空出了約2.5釐米的空間。此時頭部受到撞擊後,會容易發生顱內出血。還有,因為頭腦裡的額葉和海馬體萎縮,記憶力和判斷力也會受到嚴重損傷,嚴重的話會患上老年痴呆症;

80歲,會丟失25%~50%的肌肉,伸開手掌,你會發現肌肉組織不再是凸出的,而是平坦的;

85歲以後,骨頭和牙齒軟化,咀嚼能力下降,大約有40%的人已經一顆牙齒也沒有了。

人體的衰竭模式,就像一個複雜的系統軟件。儘管有潛在易壞的部件,但因為有備用的系統軟件,所以不會一下子癱瘓。 比如,我們的DNA雖然經常受到損害,但由於我們的細胞有幾個DNA修復系統,所以如果一個關鍵的基因被損壞了,附近會有額外的相同基因立馬填補進來。但是,儘管有備用的,隨著損耗的增加,終有一天也會供給不足,這時就會導致整個人體的衰竭。

關於衰老和死亡,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住養老院的人,註定要失去自由嗎

很多老人,都不願住養老院,因為那裡沒有家的感覺。一些老人住進去後,感覺就像是住進了監獄,失去了自由。在那裡,你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飯都有一個硬性的規定。為了你的安全著想,護工會限制你的活動範圍和愛吃的食物。如果你是一個糖尿病患者,那麼在那裡,你會很難吃到一顆糖。至於想擁有一個獨立的空間基本上更是奢望,你要忍受跟陌生人同住在一起,幾乎沒有什麼隱私可言。

所以,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相信沒有幾個人會願意住養老院。而已經住在那裡的人,通常都有各自的苦衷,比如:

老伴去世,自己無力再獨自生活;

子女工作忙,不能給予生活上的照顧;

貧窮,讓人不得不選擇這樣一個救濟所

......

不難發現,老弱者和養老院之間存在著一個很深的矛盾:老弱者想要自主權,而養老院只注重確保他們的人身安全。在養老院裡,護工只關心你是不是瘦了,是不是忘吃藥了,是不是摔倒了,而很少關注你是不是孤獨。所以問題來了:在我們衰老、不再有能力保護自己時,如何能使生活存在價值?

一位叫威爾遜的女性,創立了一家老年輔助生活區,有效解決了一個人因為老弱只好屈從於救濟院生活的問題。威爾遜的靈感,來自於她患重病的母親。由於受家庭條件所迫,威爾遜不得不把重病的母親送進了療養院。但是送進去以後,母親卻一直央求女兒:帶我離開!

母親的願望合情合理,而療養院也有他們不可撼動的規矩。在這樣兩難的局面之下,威爾遜便自己創立了一家輔助生活機構,這所機構的理念就是:給老人一個“家”的感覺,使老人保持與那些住在家裡的人有類似的自由和自主——包括有權利拒絕出於安全的考慮或者機構的方便而強加的約束。

通俗點說,在這裡老人就是主人,他們擁有完整的浴室、廚房和私人公寓。可以養寵物,選擇自己的傢俱、食物,想賴床或者晚睡都可以,總之愛幹什麼就幹什麼。 如果老人需要幫忙,護工也能隨時提供服務。比如,老人需要別人攙扶上廁所,那麼他們只要摁一下鈴,就會有人來了。

以一箇中國人的視角看,美國的這種輔助生活機構著實令人羨慕。如果我們中國也能建立這樣的輔助機構,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心甘情願地住進養老院。

關於衰老和死亡,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什麼時候應該努力醫治,什麼時候應該放棄治療

我有個姨父去年出了車禍,躺在重症監護室裡一直沒醒,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每天的醫療費高達數萬元。但即便如此,子女也不願意放棄治療。哪怕砸鍋賣鐵,他們也要延續父親的生命。

從孝道的角度來講,他們的做法固然值得肯定,但是,從理性方面而言,這其實是一種愚孝。或許是因為意外來得突然,他們根本沒時間做好思想準備,所以在不知道怎麼辦的情況下,“救人”就成了當務之急。

如今,醫療技術這麼發達,我們當然也有理由去期盼奇蹟的發生。但是,即使醫療技術再出色,也終究阻止不了死亡的發生。 我相信,如果姨父能夠說話的話,他一定是不願意忍受這樣毫無意義的病痛折磨的。

有時候,死亡對人其實是一種解脫,但因為我們中國人都比較忌諱死亡,忌諱臨終遺言這樣的討論和準備,才會導致這一天真的來臨時,讓自己陷入一個尷尬又手足無措的局面。

據美國抗癌協會研究表明:使用機械呼吸機、電除顫、胸外按壓或者在臨死之前入住監護室的末期癌症患者,其生命最後一週的質量比不接受這些干預的病人差很多。而且,在去世之後的6周,他們的照料者患嚴重抑鬱的可能性大了三倍。 所以,對那些到了生命末期的人來說,躺在重症監護室裡與死神鬥爭或許就是個錯誤,因為這不過是延長了肉體的痛苦,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和家人的思想負擔。話雖殘忍,但事實的確如此。

患者在不明白什麼時候該努力治療,什麼時候該放棄治療的情況下,醫生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據統計,63%的醫生會高估病人的存活時間,而且即便病人患了無可治癒的疾病,醫生也不願向病人坦露不好的預測,而是依然會提供一些或許能有效果的治療。所以,在某個時刻,醫生更需要幫病人權衡他們的目標,甚至質疑他們,讓他們重新思考自己的優先選項和信念。

"

在我14歲那年,姥娘突發腦溢血,一夜之間成了一個半身不遂的病人。記得前一天她還帶我去集市上買東西,可是再見到她,她卻躺在了病床上,頭髮被剃掉了大半,身上還插滿了管子。醫生說,她再也不能說話,不能走路了。

聽聞這個噩耗,我哭得全身發抖,聲音哽咽。姥娘是我在這個世上最親的人了,我從小跟著她長大,是她給了我“母愛”般的呵護。

聽大人們說,姥娘生病前就給他們說過,如果有一天病了,請他們不要給她治,因為她不想受這份罪。但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大人們還是毫不猶豫地將她送進了醫院。因為,對子女來說,眼睜睜看著母親死去,將是他們一輩子的愧疚。所以,他們不能這樣做。

曾經,我也很慶幸大人們的做法。儘管姥娘搶救回來以後,每天躺在床上都很痛苦。每當她吃飯被嗆到時,我就去外面躲著。我受不了她的難受,卻在心裡安慰自己:起碼姥娘沒有離開我。

直到最近,我翻看了一本書《最好的告別》,才發現我們的想法是多麼的自私。尤其是自己也經歷過病痛之後,我真心覺得有時“賴活不如好死”,但是一直以來,無論是醫生還是家屬,我們的觀念好像從來都是“救人要緊”。因為我們認為,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而《最好的告別》這本書恰恰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不是每一種病,都要竭盡全力地醫治。有時及時止損,恰恰就是最好的治療。這本書不僅告訴我們如何尊重生命、挽救生命,也告訴我們該如何認識死亡,以及該為死亡做些什麼準備。

作者阿圖.葛文德先後就讀於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了白宮的健康政策顧問。據說,他為紐約客撰寫的醫療文章,不僅觸動總統奧巴馬,還得到了金融大亨查理.芒格的讚賞,寄給了他一張兩萬美元的支票。

關於衰老和死亡,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人是如何一步步衰老的

30歲,心臟的泵血峰值穩步下降。你會發現,自己跑步的速度和長度遠遠不及過去了。爬樓梯的時候,會喘粗氣;

40歲,肌肉的質量和力量開始走下坡路,神經細胞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

50歲,骨頭以每年約1%的速度丟失骨密度。你的手寫能力逐漸退化,使用觸屏手機時不再像以前那樣靈敏;

60歲,毛囊變少,頭髮變稀。由於頭髮中的黑色素分泌減少,頭髮開始一根根變白;

70歲,大腦灰質丟失,使頭顱空出了約2.5釐米的空間。此時頭部受到撞擊後,會容易發生顱內出血。還有,因為頭腦裡的額葉和海馬體萎縮,記憶力和判斷力也會受到嚴重損傷,嚴重的話會患上老年痴呆症;

80歲,會丟失25%~50%的肌肉,伸開手掌,你會發現肌肉組織不再是凸出的,而是平坦的;

85歲以後,骨頭和牙齒軟化,咀嚼能力下降,大約有40%的人已經一顆牙齒也沒有了。

人體的衰竭模式,就像一個複雜的系統軟件。儘管有潛在易壞的部件,但因為有備用的系統軟件,所以不會一下子癱瘓。 比如,我們的DNA雖然經常受到損害,但由於我們的細胞有幾個DNA修復系統,所以如果一個關鍵的基因被損壞了,附近會有額外的相同基因立馬填補進來。但是,儘管有備用的,隨著損耗的增加,終有一天也會供給不足,這時就會導致整個人體的衰竭。

關於衰老和死亡,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住養老院的人,註定要失去自由嗎

很多老人,都不願住養老院,因為那裡沒有家的感覺。一些老人住進去後,感覺就像是住進了監獄,失去了自由。在那裡,你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飯都有一個硬性的規定。為了你的安全著想,護工會限制你的活動範圍和愛吃的食物。如果你是一個糖尿病患者,那麼在那裡,你會很難吃到一顆糖。至於想擁有一個獨立的空間基本上更是奢望,你要忍受跟陌生人同住在一起,幾乎沒有什麼隱私可言。

所以,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相信沒有幾個人會願意住養老院。而已經住在那裡的人,通常都有各自的苦衷,比如:

老伴去世,自己無力再獨自生活;

子女工作忙,不能給予生活上的照顧;

貧窮,讓人不得不選擇這樣一個救濟所

......

不難發現,老弱者和養老院之間存在著一個很深的矛盾:老弱者想要自主權,而養老院只注重確保他們的人身安全。在養老院裡,護工只關心你是不是瘦了,是不是忘吃藥了,是不是摔倒了,而很少關注你是不是孤獨。所以問題來了:在我們衰老、不再有能力保護自己時,如何能使生活存在價值?

一位叫威爾遜的女性,創立了一家老年輔助生活區,有效解決了一個人因為老弱只好屈從於救濟院生活的問題。威爾遜的靈感,來自於她患重病的母親。由於受家庭條件所迫,威爾遜不得不把重病的母親送進了療養院。但是送進去以後,母親卻一直央求女兒:帶我離開!

母親的願望合情合理,而療養院也有他們不可撼動的規矩。在這樣兩難的局面之下,威爾遜便自己創立了一家輔助生活機構,這所機構的理念就是:給老人一個“家”的感覺,使老人保持與那些住在家裡的人有類似的自由和自主——包括有權利拒絕出於安全的考慮或者機構的方便而強加的約束。

通俗點說,在這裡老人就是主人,他們擁有完整的浴室、廚房和私人公寓。可以養寵物,選擇自己的傢俱、食物,想賴床或者晚睡都可以,總之愛幹什麼就幹什麼。 如果老人需要幫忙,護工也能隨時提供服務。比如,老人需要別人攙扶上廁所,那麼他們只要摁一下鈴,就會有人來了。

以一箇中國人的視角看,美國的這種輔助生活機構著實令人羨慕。如果我們中國也能建立這樣的輔助機構,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心甘情願地住進養老院。

關於衰老和死亡,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什麼時候應該努力醫治,什麼時候應該放棄治療

我有個姨父去年出了車禍,躺在重症監護室裡一直沒醒,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每天的醫療費高達數萬元。但即便如此,子女也不願意放棄治療。哪怕砸鍋賣鐵,他們也要延續父親的生命。

從孝道的角度來講,他們的做法固然值得肯定,但是,從理性方面而言,這其實是一種愚孝。或許是因為意外來得突然,他們根本沒時間做好思想準備,所以在不知道怎麼辦的情況下,“救人”就成了當務之急。

如今,醫療技術這麼發達,我們當然也有理由去期盼奇蹟的發生。但是,即使醫療技術再出色,也終究阻止不了死亡的發生。 我相信,如果姨父能夠說話的話,他一定是不願意忍受這樣毫無意義的病痛折磨的。

有時候,死亡對人其實是一種解脫,但因為我們中國人都比較忌諱死亡,忌諱臨終遺言這樣的討論和準備,才會導致這一天真的來臨時,讓自己陷入一個尷尬又手足無措的局面。

據美國抗癌協會研究表明:使用機械呼吸機、電除顫、胸外按壓或者在臨死之前入住監護室的末期癌症患者,其生命最後一週的質量比不接受這些干預的病人差很多。而且,在去世之後的6周,他們的照料者患嚴重抑鬱的可能性大了三倍。 所以,對那些到了生命末期的人來說,躺在重症監護室裡與死神鬥爭或許就是個錯誤,因為這不過是延長了肉體的痛苦,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和家人的思想負擔。話雖殘忍,但事實的確如此。

患者在不明白什麼時候該努力治療,什麼時候該放棄治療的情況下,醫生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據統計,63%的醫生會高估病人的存活時間,而且即便病人患了無可治癒的疾病,醫生也不願向病人坦露不好的預測,而是依然會提供一些或許能有效果的治療。所以,在某個時刻,醫生更需要幫病人權衡他們的目標,甚至質疑他們,讓他們重新思考自己的優先選項和信念。

關於衰老和死亡,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總之,竭盡全力地救治不一定就是最為正確的做法!相反,那些同醫生就臨終偏好進行實質交談的病人在死的時候往往更平靜,臨終開支也比平均水平低出了許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家人的痛苦。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直面死亡的恐懼,最好是趁自己健在的時候就寫下一份臨終聲明:

1.如果你的心臟停搏,你希望做心臟復甦嗎?

2.你願意採取如插管和機械通氣這樣的積極治療嗎?

3.你願意使用抗生素嗎?

4.如果不能自行進食,你願意採取鼻飼或者靜脈營養嗎?

在美國,有一種善終護理服務,專門為晚期病人提供“安慰護理”。他們的宗旨就是要讓患者在當下享有最充分的生活,儘可能地解除病人的痛苦,讓他們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待在一起。

書裡提到了一位腫瘤病人,年僅29歲,在化療無效的情況下,他選擇了善終服務,離開了醫院,和家人一心一意的待在一起。結果他說,這是他生活過的最有意義的一段時光。他沒有為了渺茫的未來犧牲現在,而是把今天過到了最好。


《最好的告別》這本書自出版以來,依舊有無數個家庭掙扎在疾病的生死線上,相似的事例依然在不斷地重複上演,如:違背長輩的意願給他使用生命維持設備;患癌後積極進行治療,忍受藥物吞噬自己的肉體,最終卻還是死在了醫院;患重病的孩子接受了一輪又一輪的化療,結果除了讓身體變得更虛弱外,卻幾乎沒有什麼效果。

可見,要想在“必死性”方面謀求共識,並以生命尊嚴和保持有意義生活作為生存追求,醫患雙方都還面臨著嚴峻的學習任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