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輿論場|大學生生活費逐年上漲 給多少才合適?'

""教育輿論場|大學生生活費逐年上漲 給多少才合適?

每年九月,中小學開學之後就輪到了大哥哥大姐姐們——十分美麗、十足魅力的大學生活也即將開始了!

上大學是孩子獨立生活的開端,其成本除了必要的學費,更多的是生活費。兒行千里母擔憂,這擔憂的事情裡,就有生活費到底該給多少:生活費給多了,家長擔心孩子會學壞;但錢給少了,又怕孩子受委屈。近日,有媒體在北京部分高校的大學生中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近三成在京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超過1600元。其中,餐飲伙食所佔比例高達48.16%,是大學生開支的主要部分;購買穿戴和社交娛樂上的開支比例位於第二、第三。

三成在京大學生的月生活費超1600元!對這一調查結果,有人驚呼“太能敗家啦”,並表示需要給“熊孩子們”加強理性消費的教育;也有人感慨“真心不多”,“畢竟是一線大城市,消費高,千把塊錢還不夠一個月吃的”。此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大學生購買穿戴和社交娛樂上的開支也不少這一層來看,大學生生活費的上漲,與其說是“被動上漲”,不如說是“主動上漲”,其最核心的驅動力,就是大學生消費的“成人化”,認為通過對“社會人”消費偏好、消費習慣的仿擬,大學生們不斷拓展著自己的消費邊界,“於是乎,諸如美妝花費、健身花費、交際花費等,悄然間都變成了大學生消費的基礎選項”。

想2000年時記者在北京上大學,一個月的生活也不過區區五百大洋,小日子卻也過得順順當當略有盈餘,每週還能逛逛圖書大廈、看場電影、下個館子打打牙祭,一句話,只要不談戀愛不去高檔商場,足矣。而今,1600元才僅是“起步價”!大學生生活費的不斷上漲,此事您怎麼看?您對學生及家長有何建議?請看本期“爭鳴”。

掙錢之前學會花錢,有何不可? 三耳秀才

經濟學入門,就有一假定。假定人皆是純理性的。在經濟行為中,人們總想付出最少收穫最多。這看起來沒什麼錯。不過,研究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這只是假定。事實上,比如消費,我們有多少次購買,是在頭腦發熱甚至進水的情況下完成的——你難道沒聽說過“剁手黨”這個詞嗎?

理性假定和衝動消費,我們成年人尚且如此,現在,我們要求剛剛進入大學的準成年人,應該不衝動、不亂買。這,怎麼可能?

但,家長只顧給足錢,讓其瞎折騰,行嗎?當然不行。這裡,我擬了三條意見,僅供參考。

第一條是,該放手了。

學會掙錢之前,先學會花錢是很重要的。新手缺乏經驗一定會有浪費,但是,你一定得給新手學習消費的機會。離開父母之後,新手成長最快。這是規律。當父母的主動放手,是順應,更是智慧。

金錢面前,我們都是衝動和理性混合的矛盾體,為“錢”途計,我特意擬了兩句“名言”。第一句:問題不是要杜絕浪費,而是,如果產生了浪費,一定要汲取教訓。有了教訓,積累教訓,在教訓中提升財商,成為“老司機”。第二句是:人生的美好美妙,多是在花錢之中產生,也是在浪費中沉淪,更是在消費中成人。消費,展示的是一條生活之路,也可以是一條人生境界的砥礪之路。

再說第二條:趁機和孩子建立起朋友式的關係。

大學前,家長和孩子做朋友,那一定做得很勉強。但是,孩子上了大學,兩代之間完全可以轉變成朋友式的關係。舉個例子來說,當孩子說自己有件事犯了錯,你不要去批評和指摘他,而是跟他分析原因,或者,也不分析原因,只和他分擔因犯錯而帶來的不快和煩惱。這樣,朋友式的關係才好建立。

另外,想說一下,如果孩子在自主用錢上出現了“大問題”,那麼,你過去的家教一定存在明顯問題。這時,你更要注意溝通和交流了。

第三條:得開始向孩子學習了。

上世紀之初,梁啟超有雄文《少年中國說》,其中有言:“少年人常好行樂。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盛氣也,故豪壯。惟豪壯也,故冒險。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樑先生對少年的認識以及國運寄託於少年之意,躍然紙上。

《少年中國說》之後,中國已經歷一個多世紀,天下大勢向上向好,少年之潛能更有發揮之空間。順嘴一問:新的空間在哪裡?

拿支付寶說事吧!用支付寶,兩代有差別。消費當前,成年人也有一個適應新方式的過程。同理,準成年人,也會有一個學會自主消費的過程——不過,他們用起支付寶來,可是沒有先天障礙的。正因如此,上一代對下一代理應抱有足夠的信心。在日益變化的時代面前,當家長的也不能止步,也有好多地方得向他們學習,正如該放手時就放手一樣,該學習時就學習。

梁啟超先生早有寄託: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當下做家長的,亦應有胸懷:我們心目中有一少年在,我們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大學生的消費邊界 鄭連根

消費的邊界向來是一個難以界定的問題,除非一個人赤貧。大學生也是如此。

在新學期開學之際,有關大學生生活費上漲的話題再次引發了人們的關注。有家長為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而犯愁,擔心生活費給多了孩子學壞,但錢給少了又怕苦了孩子。而調查顯示,近三成在京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超過1600元,看來,大學生生活費的上漲,已是不爭的事實。

關於大學生生活費該給多少的問題,其實十分簡單。學生這一群體看似簡單(無非就是莘莘學子),實際上他們背後都有家庭,而他們的家庭則實實在在涵蓋了今天中國社會上的各個階層。他們中間有的人是富商之子,有的人是平民之後,有的人來自東部發達的沿海城市,有的人則來自於西部的鄉。這些大學生雖然都生活在同一個校園,坐在同一間教室,甚至就住在同一個宿舍裡,可是他們各自家庭的經濟狀況卻千差萬別。每個人的家境不一樣,彼此之間在生活費上出現一些差異也是順理成章之事。我們沒必要一定要求富商之子必須與平民之子同樣艱苦樸素,更沒必要讓白領的女兒非得跟土豪的女兒用一個檔次的化妝品。

生活費本來就該是一個彈性很大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大學生的生活費出現上漲也是可以理解的。原因就在於:其一,在人們總體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現狀下,大學生的生活費出現上漲也在情理之中。我們也不宜再用過去的老眼光來苛責大學生,非得要求他們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樣艱苦樸素。有一些人富裕了,他們給上大學的孩子更充裕的生活費,這是無可厚非的;其二,現在處於物價上漲階段,在這個時候,大學生的生活費出現一定程度上漲也屬正常的“水漲船高”;其三,我也注意到,大學生們的消費慾望確實是比以前更強烈了,他們的消費邊界確實在一步一步地拓展。二十多年前的大學生,基本上是能吃飽飯、有衣服穿就可以了。可是,今天的大學生不但要求吃飽飯,而且還喜歡吃得好一些,有時他們還不滿足於在學校食堂裡吃飯,還要呼朋喚友地去飯店聚會、K歌;他們不但要有衣服穿,而且還希望儘可能穿得好一些,要買一些名牌服裝。甚至,他們還要像上班族一樣,花錢去旅遊、健身、美容……凡此種種,自然都會導致大學生的生活費用不斷上漲。

可是,我們因此就該指責大學生嗎?好像沒有這個必要。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擁有讓自己生活得更好的權利。這一點對大學生也不應該例外。唯一需要提醒的是:大學生的生活費應該和他們父母的收入相匹配。他們消費的邊界,內在指標是自己的道德良知,外在指標是各自父母的錢包;內在指標靠自律,外在指標看父母的財力。

給家長一個“建議生活費” 司馬童

早些年,有的廠家為顯買賣公平、童叟無欺,在其生產商品的外包裝上,會特意標註一個“建議零售價”。由此及彼,聯想到各家大學所在地域和消費水平等的差異,我覺得,在到底應該給就讀大學子女多少生活費的問題上,不妨也能有個“建議生活費”的溫馨提示,以供家長們參考把握。

調查稱,時下近三成的在京大學生月生活費超1600元,除佔大頭的餐飲伙食費,購買穿戴和社交娛樂支出分列二三位。就經濟方面基本屬於“伸手黨”的大學生來說,這算“太能敗家”,還是“真心不多”?依我之見,橫看成嶺側成峰,站在不同的承受能力和審視角度,未必能夠一錘定音地給出統一答案。

比方說,上世紀的“50後”大學生,每天的伙食費只需4毛錢,但在當時,城裡一個普通工人的月薪差不多也只有三四十元;供養一個每月12元生活費的大學生,很多家庭往往也會顯得捉襟見肘。而現在,即便只是一個大學生,像在北上廣這樣消費水平較高的大城市裡,每天只有50元左右的生活費綜合支出,若稱之“不斷上漲”,似乎也顯得有些矯情了。

不說在北京的大學生每月該給多少生活費。我兒子今年已經讀大三了,學校在浙江紹興。剛讀大一的時候,每月我只給他的卡里打1000元生活費,儘管我知道,根據浙江的實際消費水準,這點花費他會過得挺“拮据”。好在,當時他經常利用晚上時間打工送外賣,所以也沒聽他來向我訴苦要求“加工資”。但在大二之後,隨著同學間交往的增多,我還是主動把他的生活費提高到了每月1500元。

我覺得給孩子每月1500元的生活費比較合適,是因為身在浙江,也知道其中的“行情”。而相比之下,有些家長的孩子去了外地讀書,一時半會,恐怕很難“搭脈”一樣地捏準生活費的額度——多了擔心其浪吃浪用,少了又怕會苦了孩子。這個時候,就真的很需要學校方面能夠想家長之所想,綜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提供一個“建議生活費”的合理提示與幫襯。畢竟,大學生生活費的“漲”是必然的,而這“漲”尺度該怎麼去把握,校方的建議,相信也是家長們最樂意聽取的。

何妨給家長一個“建議生活費”,這對學校來說,並不是一樁很難去做的事。而家長們如果掌握了這個“火候”,也便更易於“削峰填谷”,隨時針對具體情況去作適度調整。這方面,我的做法是,除了每月固定的生活費,也會不定期地選擇在週末的時候,偶爾給孩子發個66元或88元的微信紅包,美其名曰“生活補助”,實則也增添父子間的融融親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