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

公園裡,一個小女孩哭鬧:“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雖然孩子的臉上沒有眼淚,但孩子帶著哭腔的聲音讓人莫名其妙煩躁。“奶奶!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小女孩繼續用哭腔鬧,還帶著跺腳、甩手的動作。


"

公園裡,一個小女孩哭鬧:“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雖然孩子的臉上沒有眼淚,但孩子帶著哭腔的聲音讓人莫名其妙煩躁。“奶奶!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小女孩繼續用哭腔鬧,還帶著跺腳、甩手的動作。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好!好!給你!給你!”孩子的奶奶有些生氣地一邊說,一邊把手裡的糖果甩到小女孩手上。小女孩接過糖果,立即眉開眼笑。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

從英國進化心理學家Morten Kringelbach等人的研究,我們知道,寶寶的哭聲一開始是為了尋求幫助的,因為孩子的哭聲處於敏感的聲音頻率,近乎手指刮玻璃的聲音,旁人聽起來難受,繼而會採取行動。可以說,寶寶的哭聲是為了生存。


"

公園裡,一個小女孩哭鬧:“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雖然孩子的臉上沒有眼淚,但孩子帶著哭腔的聲音讓人莫名其妙煩躁。“奶奶!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小女孩繼續用哭腔鬧,還帶著跺腳、甩手的動作。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好!好!給你!給你!”孩子的奶奶有些生氣地一邊說,一邊把手裡的糖果甩到小女孩手上。小女孩接過糖果,立即眉開眼笑。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

從英國進化心理學家Morten Kringelbach等人的研究,我們知道,寶寶的哭聲一開始是為了尋求幫助的,因為孩子的哭聲處於敏感的聲音頻率,近乎手指刮玻璃的聲音,旁人聽起來難受,繼而會採取行動。可以說,寶寶的哭聲是為了生存。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有一位新手媽媽曾經形象地跟我描述了她家寶寶哭鬧時,她的感覺。她說:“我在洗手間上廁所,聽到寶寶在嬰兒床上急促的‘哇哇’哭聲,突然感覺血液衝上腦袋、心跳加速,一陣想嘔吐的感覺。排洩也進行不下去了,只想狂奔到寶寶身邊,看看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孩子會把“帶哭腔說話”當武器的原因

寶寶們天生有哭的技能,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懂得用稚嫩的語言表達或用姿勢表情傳達想法後,哭聲慢慢地成為某些孩子的“殺手鐗”。

舉個例子,當一個小男孩想玩媽媽的手機,被媽媽拒絕後,小男孩因為沮喪哭了,媽媽聽到孩子的哭聲便開始心跳加速、緊張不安,她為了消除這種感覺,便下意識地把手機給孩子玩。這時孩子的哭聲停止,媽媽也因為沒聽到孩子的哭聲而感覺舒坦了。這種經歷多次發生後,孩子們很聰明,他們便知道——只要他們哭,媽媽什麼都會答應的。所以,哭聲慢慢地成為某些孩子達到目的的“殺手鐗”。


"

公園裡,一個小女孩哭鬧:“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雖然孩子的臉上沒有眼淚,但孩子帶著哭腔的聲音讓人莫名其妙煩躁。“奶奶!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小女孩繼續用哭腔鬧,還帶著跺腳、甩手的動作。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好!好!給你!給你!”孩子的奶奶有些生氣地一邊說,一邊把手裡的糖果甩到小女孩手上。小女孩接過糖果,立即眉開眼笑。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

從英國進化心理學家Morten Kringelbach等人的研究,我們知道,寶寶的哭聲一開始是為了尋求幫助的,因為孩子的哭聲處於敏感的聲音頻率,近乎手指刮玻璃的聲音,旁人聽起來難受,繼而會採取行動。可以說,寶寶的哭聲是為了生存。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有一位新手媽媽曾經形象地跟我描述了她家寶寶哭鬧時,她的感覺。她說:“我在洗手間上廁所,聽到寶寶在嬰兒床上急促的‘哇哇’哭聲,突然感覺血液衝上腦袋、心跳加速,一陣想嘔吐的感覺。排洩也進行不下去了,只想狂奔到寶寶身邊,看看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孩子會把“帶哭腔說話”當武器的原因

寶寶們天生有哭的技能,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懂得用稚嫩的語言表達或用姿勢表情傳達想法後,哭聲慢慢地成為某些孩子的“殺手鐗”。

舉個例子,當一個小男孩想玩媽媽的手機,被媽媽拒絕後,小男孩因為沮喪哭了,媽媽聽到孩子的哭聲便開始心跳加速、緊張不安,她為了消除這種感覺,便下意識地把手機給孩子玩。這時孩子的哭聲停止,媽媽也因為沒聽到孩子的哭聲而感覺舒坦了。這種經歷多次發生後,孩子們很聰明,他們便知道——只要他們哭,媽媽什麼都會答應的。所以,哭聲慢慢地成為某些孩子達到目的的“殺手鐗”。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想起了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一隻鴿子偶然用嘴巴啄乒乓球,乒乓球被彈到網的對面,這時鴿子獲得了食物,慢慢地,鴿子便學會了頻繁用嘴巴啄乒乓球獲得食物的行為。從旁人看來,這隻鴿子就是學會了“打乒乓球”。同樣地,當孩子哭鬧時,就得到了滿意的結果,未來孩子的哭鬧行為會變得頻繁。

如何讓孩子改掉“以哭達到目的”的壞習慣?

下面是一位爸爸的經典做法,大家可以借鑑:

在玩具店門前,一個小男孩哭鬧著要買玩具,鬧著鬧著,還把手中的麵包扔在地上。爸爸靜靜地看著孩子,孩子看到爸爸沒反應,乾脆躺地上打滾。爸爸仍舊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孩子。鬧了一會後,小男孩從地上爬起來,困惑地看著爸爸,似乎在想:“我哭了這麼久,你怎麼沒像媽媽那樣妥協呢?”


"

公園裡,一個小女孩哭鬧:“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雖然孩子的臉上沒有眼淚,但孩子帶著哭腔的聲音讓人莫名其妙煩躁。“奶奶!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小女孩繼續用哭腔鬧,還帶著跺腳、甩手的動作。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好!好!給你!給你!”孩子的奶奶有些生氣地一邊說,一邊把手裡的糖果甩到小女孩手上。小女孩接過糖果,立即眉開眼笑。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

從英國進化心理學家Morten Kringelbach等人的研究,我們知道,寶寶的哭聲一開始是為了尋求幫助的,因為孩子的哭聲處於敏感的聲音頻率,近乎手指刮玻璃的聲音,旁人聽起來難受,繼而會採取行動。可以說,寶寶的哭聲是為了生存。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有一位新手媽媽曾經形象地跟我描述了她家寶寶哭鬧時,她的感覺。她說:“我在洗手間上廁所,聽到寶寶在嬰兒床上急促的‘哇哇’哭聲,突然感覺血液衝上腦袋、心跳加速,一陣想嘔吐的感覺。排洩也進行不下去了,只想狂奔到寶寶身邊,看看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孩子會把“帶哭腔說話”當武器的原因

寶寶們天生有哭的技能,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懂得用稚嫩的語言表達或用姿勢表情傳達想法後,哭聲慢慢地成為某些孩子的“殺手鐗”。

舉個例子,當一個小男孩想玩媽媽的手機,被媽媽拒絕後,小男孩因為沮喪哭了,媽媽聽到孩子的哭聲便開始心跳加速、緊張不安,她為了消除這種感覺,便下意識地把手機給孩子玩。這時孩子的哭聲停止,媽媽也因為沒聽到孩子的哭聲而感覺舒坦了。這種經歷多次發生後,孩子們很聰明,他們便知道——只要他們哭,媽媽什麼都會答應的。所以,哭聲慢慢地成為某些孩子達到目的的“殺手鐗”。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想起了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一隻鴿子偶然用嘴巴啄乒乓球,乒乓球被彈到網的對面,這時鴿子獲得了食物,慢慢地,鴿子便學會了頻繁用嘴巴啄乒乓球獲得食物的行為。從旁人看來,這隻鴿子就是學會了“打乒乓球”。同樣地,當孩子哭鬧時,就得到了滿意的結果,未來孩子的哭鬧行為會變得頻繁。

如何讓孩子改掉“以哭達到目的”的壞習慣?

下面是一位爸爸的經典做法,大家可以借鑑:

在玩具店門前,一個小男孩哭鬧著要買玩具,鬧著鬧著,還把手中的麵包扔在地上。爸爸靜靜地看著孩子,孩子看到爸爸沒反應,乾脆躺地上打滾。爸爸仍舊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孩子。鬧了一會後,小男孩從地上爬起來,困惑地看著爸爸,似乎在想:“我哭了這麼久,你怎麼沒像媽媽那樣妥協呢?”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這時爸爸對小男孩說:“爸爸不喜歡你以‘哭’和‘鬧’的方式跟爸爸溝通,爸爸喜歡你有話好好說,清清楚楚地說。說說看,你想幹什麼?”

“我想買那個紅色的機器人。”

“為什麼你要買這個紅色的機器人?你已經有了一個綠色的。”

“因為那個綠色的玩具,已經斷了一條腿。”

“好,理由正當,爸爸買給你。記住:你以後哭著說話、哭著鬧,我不會理睬你,好好說話我才理睬你,但是‘理睬你’不等於‘答應你’,理由正當才能答應。以後,媽媽也會這樣做的。”

小男孩點點頭。

當孩子多次嘗試好好說話也能達到溝通的目的,孩子就會習慣好好說話,而不會再以蠻不講理示人了。

最忌:爸媽言行不一致

在家庭養育中,最忌諱爸爸或媽媽對孩子的哭鬧有時妥協,有時不妥協;也忌諱家庭裡,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哭鬧不妥協,爺爺奶奶卻一聽到孩子哭鬧就妥協,教育原則不一致。這些做法有什麼危害呢?


"

公園裡,一個小女孩哭鬧:“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雖然孩子的臉上沒有眼淚,但孩子帶著哭腔的聲音讓人莫名其妙煩躁。“奶奶!我不要吃堅果,我要吃糖!”小女孩繼續用哭腔鬧,還帶著跺腳、甩手的動作。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好!好!給你!給你!”孩子的奶奶有些生氣地一邊說,一邊把手裡的糖果甩到小女孩手上。小女孩接過糖果,立即眉開眼笑。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

從英國進化心理學家Morten Kringelbach等人的研究,我們知道,寶寶的哭聲一開始是為了尋求幫助的,因為孩子的哭聲處於敏感的聲音頻率,近乎手指刮玻璃的聲音,旁人聽起來難受,繼而會採取行動。可以說,寶寶的哭聲是為了生存。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有一位新手媽媽曾經形象地跟我描述了她家寶寶哭鬧時,她的感覺。她說:“我在洗手間上廁所,聽到寶寶在嬰兒床上急促的‘哇哇’哭聲,突然感覺血液衝上腦袋、心跳加速,一陣想嘔吐的感覺。排洩也進行不下去了,只想狂奔到寶寶身邊,看看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孩子會把“帶哭腔說話”當武器的原因

寶寶們天生有哭的技能,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懂得用稚嫩的語言表達或用姿勢表情傳達想法後,哭聲慢慢地成為某些孩子的“殺手鐗”。

舉個例子,當一個小男孩想玩媽媽的手機,被媽媽拒絕後,小男孩因為沮喪哭了,媽媽聽到孩子的哭聲便開始心跳加速、緊張不安,她為了消除這種感覺,便下意識地把手機給孩子玩。這時孩子的哭聲停止,媽媽也因為沒聽到孩子的哭聲而感覺舒坦了。這種經歷多次發生後,孩子們很聰明,他們便知道——只要他們哭,媽媽什麼都會答應的。所以,哭聲慢慢地成為某些孩子達到目的的“殺手鐗”。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想起了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一隻鴿子偶然用嘴巴啄乒乓球,乒乓球被彈到網的對面,這時鴿子獲得了食物,慢慢地,鴿子便學會了頻繁用嘴巴啄乒乓球獲得食物的行為。從旁人看來,這隻鴿子就是學會了“打乒乓球”。同樣地,當孩子哭鬧時,就得到了滿意的結果,未來孩子的哭鬧行為會變得頻繁。

如何讓孩子改掉“以哭達到目的”的壞習慣?

下面是一位爸爸的經典做法,大家可以借鑑:

在玩具店門前,一個小男孩哭鬧著要買玩具,鬧著鬧著,還把手中的麵包扔在地上。爸爸靜靜地看著孩子,孩子看到爸爸沒反應,乾脆躺地上打滾。爸爸仍舊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孩子。鬧了一會後,小男孩從地上爬起來,困惑地看著爸爸,似乎在想:“我哭了這麼久,你怎麼沒像媽媽那樣妥協呢?”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這時爸爸對小男孩說:“爸爸不喜歡你以‘哭’和‘鬧’的方式跟爸爸溝通,爸爸喜歡你有話好好說,清清楚楚地說。說說看,你想幹什麼?”

“我想買那個紅色的機器人。”

“為什麼你要買這個紅色的機器人?你已經有了一個綠色的。”

“因為那個綠色的玩具,已經斷了一條腿。”

“好,理由正當,爸爸買給你。記住:你以後哭著說話、哭著鬧,我不會理睬你,好好說話我才理睬你,但是‘理睬你’不等於‘答應你’,理由正當才能答應。以後,媽媽也會這樣做的。”

小男孩點點頭。

當孩子多次嘗試好好說話也能達到溝通的目的,孩子就會習慣好好說話,而不會再以蠻不講理示人了。

最忌:爸媽言行不一致

在家庭養育中,最忌諱爸爸或媽媽對孩子的哭鬧有時妥協,有時不妥協;也忌諱家庭裡,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哭鬧不妥協,爺爺奶奶卻一聽到孩子哭鬧就妥協,教育原則不一致。這些做法有什麼危害呢?


為什麼你家孩子喜歡帶哭腔說話?如何科學有效地改掉?


對於爸爸或媽媽有時妥協、有時不妥協的做法,不僅容易給孩子帶來行為的混亂,孩子也會覺得某些做法並不是原則,孩子可能會想“爸爸或媽媽不妥協,那是因為我哭得不夠激烈”,繼而也帶來了孩子更多的哭鬧。

在家庭成員養育原則不統一的家庭環境下,孩子們天生有趨利避害的能力,他們輕易地學會了“捏軟柿子”,什麼意思?以上面小男孩買玩具為例,孩子知道在爸爸面前哭鬧沒用,在姥爺面前卻很好使。慢慢地,孩子便學會凡是被爸爸拒絕的事,帶到姥爺面前以哭鬧就能達到目的。家庭的教育原則沒了,孩子還養成了見風使舵、欺軟怕硬等方面的壞毛病,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養育遺憾。

所以,一個家庭的教育原則,最好是全家人統一,一旦確立了,所有人都該遵從。如果有異議的,大人可以避開孩子、商量出一個最佳的教育方案。當教育原則能做到儘量毫無例外地實行,才能幫助孩子改正壞行為。

星星為什麼發亮,那是因為它們要照亮黑暗;孩子為什麼哭鬧,也是事必有因的,找出原因,你就掌握了養育的智慧……

關鍵字:哭鬧溝通、親子溝通、幼兒心理、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