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不完美媽媽 吳欣怡 吳尊 芭蕾舞 大學 抑鬱症 ?? 知子花家庭教育 2019-04-23

最近,吳尊發了一條“帶淚”的微博: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原來,他的女兒NeiNei輸掉了一場亞洲芭蕾舞比賽。

NeiNei三歲開始學習芭蕾舞,為了此次比賽,她已經努力了很久,她想取得一個好的成績,可結果往往不盡人意,NeiNei因為輸掉比賽哭紅了鼻子。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孩子流淚,沒有誰比父母更心疼了,所以吳尊也跟著孩子流淚了。但是他知道,女兒的失敗並非是壞事,這件事也會讓女兒慢慢明白有時候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

這種經歷是寶貴的,但是在很多家長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失敗後的情緒,導致孩子面對挫折和困難很脆弱。

1

中國的孩子

普遍輸不起


《少年說》中,有一位高中生吳謙益,從小對自己要求很高。

高一有次考試,他考了年級第一,家人不但沒有開心,反而非常擔心,可有一次沒考到第一名,一家人卻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他問媽媽,「追求進步,究竟有什麼錯?」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這位媽媽也讓主持人陳銘和在場的孩子們大惑不解,畢竟,孩子有上進心,考第一名,幾乎是每個家長的夢想。

媽媽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她說,兒子從小非常上進,常常考第一名,她也覺得很驕傲。

但是直到有一天,看見孩子在課桌前寫了一句話“考第二就是落後”,她才開始警覺,孩子是不是太看重名次得失了?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為了讓孩子把得失之心看淡,家裡人齊心協力地疏導孩子,告訴他不一定非要考第一名。這位媽媽的做法讓人肅然起敬。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一次次的好成績換來的讚美和榮譽,已經讓這個孩子開始迷失。

只能做最優秀的一個,當第二名就是失敗者,在孩子的成長中,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其實,這樣的孩子有很多,他們在擁有一定的成績之後,一旦失敗,便會產生心理落差,從而也不敢面對曾經誇讚過自己的家長。

很多孩子甚至還因為成績下降或者成績不好而極端的選擇結束生命。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令人痛心的案例擺在眼前,無疑是給所有父母的一個警告:比起成績,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要。

教孩子坦然面對失敗,就要告訴他:別讓你的人生,輸在一次失敗上。

讓孩子理性看待輸贏,這是我們從小就應當教孩子的一堂課,也是孩子在人生這條道路上,必須要明白的道理。

2

孩子輸不起

源於父母輸不起


很多時候,孩子輸不起是源於父母輸不起。

前段時間,一條“男孩成績沒超過95分,被媽媽扔在高速路口”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視頻中,一名小男孩因為考試未達到預期的95分以上,被媽媽一氣之下扔在了高速路口。在男孩的抽泣聲中,民警撥通了孩子媽媽的電話進行勸解。

媽媽卻直接反駁道:“想走法律程序就走法律程序,反正我不要他了。”

當民警提示這位母親遺棄孩子會面臨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時,這位媽媽仍然理直氣壯地說道:“那你起訴我吧,我就是不負責任。”

媽媽的做法,引起了網友的指責: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說實話,我能理解這位母親望子成龍的心情,但是這種視成績為一切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馬東曾說:中國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長中的焦慮轉移給了孩子。

我們小時候沒考上好大學,想讓孩子考上985,211;我們小時侯成績不如別人,想讓孩子一定要爭口氣,超過別人家的孩子;我們沒過上安穩的生活,催促孩子一定要過上理想生活……


正是這種焦慮,讓無數家長和孩子都處於連軸轉的水深火熱之中。

2017年9月7日,香港教育局新任副局長蔡若蓮的長子潘匡仁在家裡跳樓,從40多層的高空墜下,不幸身亡。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這位出身書香世家,畢業於海外名校的孩子,因為在一場單車比賽中受傷,無法繼續參賽,不能為家族爭光,患了抑鬱症。

優秀教育者的後代,在壓力的逼迫下,只能用結束生命的方式表達“輸不起”的絕望。

它讓我們知道,中國式父母焦慮,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家長的用力過猛,可能廢掉的是孩子光明燦爛的一生。

社會本就那麼多壓力,為什麼還要給孩子額外的負擔呢?

3

做輸得起的父母

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遇到挫折時,高達九成以上的人會選擇五種反應:攻擊、退化、壓抑、固執與退卻,而正面思考者的比率低於10%。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更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總是將失敗的想法歸咎到負面的事物上,習慣對自己一味的責備和否定,不懂得如何去調整負面情緒。

電視劇《急診科醫生》中有一個橋段:一個小姑娘考試考砸了,扛不住媽媽的批評,喝農藥自殺。雖然搶救醒了,但生命只剩下一個月的期限。

媽媽當時就崩潰了,悔不當初:我幹嗎要說她啊!沒考好就沒考吧……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落淚: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父母有多少焦慮,孩子就會有多大的心理壓力。

所以,為人父母,我們要先做輸得起的父母,陪孩子學會緩衝失敗,然後再引導他們正確看待失敗,走向成功。以下幾點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1、父母對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允許孩子失敗

有時候,不是孩子抗挫力差,而是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父母越不允許孩子失敗,孩子就越害怕失敗。越害怕失敗,心理承受力就越差。

最適合孩子的目標才是最好的。雖然不可否認1個億的生活與1萬塊的生活有很大的差別,但同時要接受人的能力、天賦、興趣、資源、運氣都是不同的。過高的目標會打擊孩子的自信,過低的目標又無法激發孩子的動力,只有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才能成為孩子前進的積極動力。

2、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

英國心理治療師尼克·盧克斯摩爾說:“無休止地從失敗的經歷中保護孩子們對他們是有害無益的,當失敗再次發生時,孩子們就會覺得很羞恥、難以理解甚至難以接受。”

所以,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甚至是給孩子營造體驗失敗的機會,都是必要的。比如,在和孩子玩遊戲時,不要為了孩子高興,就一味的遷就他讓他贏,可以適當地讓孩子輸一次,感受一下失敗,然後您再和孩子聊一聊失敗和成功都是必然的,要學會面對。

3、告訴孩子自己的失敗經歷

孩子的各種情緒可能源自於對失敗和未知的恐懼,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爸爸媽媽也曾經失敗過,當時我有怎樣的感受和情緒,我是怎樣渡過的,比如告訴孩子:“媽媽剛開始學炒菜都是糊的,爸爸小時候去參加比賽也落選過,但是爸爸媽媽都努力過了,這個過程很珍貴。”

這些都會成為孩子將來再次面對失敗時經驗,並且認識到失敗並不是什麼難堪的事情,因為自己心中的偶像(爸爸媽媽也曾經失敗過)這不算什麼,孩子也會因此與父母的心更貼近,以後遇到挫折才更願意與父母傾訴。

4、 學會鼓勵孩子

很多家長總是把“孩子,你真棒”、“你真是聰明的孩子”掛在嘴邊,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一旦孩子犯錯被家長批評,“剛說我真棒,這會又說我真笨...”

所以父母誇孩子的時候要清晰、具體、多描述、少評價、多誇過程、少誇天賦。比如孩子參加比賽取得了好成績,你可以對孩子說:“你很努力,所以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我為你驕傲!”如果孩子比賽失敗了,你也可以對孩子說:“沒關係,每一場比賽都是我們的寶貴經驗,第二環節你表現的非常棒,繼續努力!”

其實,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更多來源於父母的教育和引導。

所以,只有我們自己接受人生有輸也有贏是一件正常的事,才可以一步一步幫助孩子積累足夠的能量,更好地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

此外,別再把成年人世界的焦慮傳遞給孩子,我們都需要面對失敗,緩衝失敗、接受失敗、最後打敗失敗。

贏未必可喜,輸未必可悲,勝負並不重要,跌倒了站起來的姿態才最重要。

與君共勉!

— end —

作者:小花老師

指導與校對:索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知子花家庭教育】瞭解更多家庭教育資訊。

知子花教育互聯網家庭教育領域的先行者,20000+海量原創家庭教育案例,簡單易懂的親子溝通方式,讓家長利用碎片時間實現深度學習,輕鬆掌握家庭教育理念,致力於培養幸福樂觀,出類拔萃的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