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一中李展飛——《我為什麼不給孩子講大道理》'

不完美媽媽 家庭教育 萊西 文章 一傅眾咻說教育 2019-09-06
"
"
萊西一中李展飛——《我為什麼不給孩子講大道理》

我很少給孩子講大道理。

十幾年班主任生涯,如果說我不會講大道理,誰都不信。確實,我不僅會講,還能講得頭頭是道,一套又一套。然而,在我自己的孩子身上,起碼在他這個年紀裡,我是不打算給他講太多的“大道理”的。

原因很簡單,他今年剛上三年級。

我一直認為,教育其實分兩種,言傳身教,其實身教言傳這個順序或許更科學一點,在一定的年齡段,父母的身教,遠比言傳的效果要好。換句話說,在孩子很難明白那些“大道理”的時候,父母的身教就顯得相對重要了,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對象,父母做什麼,孩子就學什麼。這也是通常所說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原因。

想起十幾年前高中畢業後,我們幾個同學結伴回一中看班主任呂老師,其時他的孩子剛是蹣跚學步的時候,正在我們師生談興正濃的時候,呂老師偶一回頭,發現小師弟拿著一把鑰匙朝著電源插座捅了過去,老師大驚,一巴掌把鑰匙打落在地,小師弟“哇”的一聲張嘴就哭。我們在一旁則看樂了。

我經常給學生講這個故事。

講完我就問學生,那個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告訴這個小娃娃,電到底是什麼,電分成哪幾種,哪種會電死人……

學生們都笑了。

很明顯,他們也知道,說半天,實在不如老師那乾脆利落的一巴掌。

這一巴掌,其實就是所謂的“懲戒教育”。適度的懲戒,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必要的。

昨晚的一篇文章裡,我談到,當老師的,是無法把知識當成物品直接交給學生的。同理,做父母的,也無法做到。

我經常聽到很多父母跟我這樣說,大道理不知道給他講了多少,他一點聽不進去,該幹什麼幹什麼,還是不知道努力學習。

他當然聽不進去。

否則他就不是孩子了。想想我們當年,又何曾聽過父母的話!而我們現在對孩子說的,和當年父母告訴我們的又有多大區別?

自己的道理是對的,然而孩子就是不聽,這幾乎是所有家長都要遭遇的尷尬。這當中也包括很多本身就是老師的父母。經常聽到是同行的家長向我訴苦:教育別人的孩子行,怎麼就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呢?

聽完這個,我笑了笑,那是因為,在他眼中,你只是他媽,別的啥也不是。

在前一段熱播的電視劇《少年派》中,閆妮扮演的王勝男就對老公發了這樣一通感慨:

“這輩子如果孩子不能超過父母,那就是家長的失敗。什麼叫進步,就是要把我們這幾十年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搓成大力丸,嚼碎了喂到她嘴裡,不吃都不行。”

這個觀點是絕大多數中國父母的想法,與那些渴望我一番話就能拯救他孩子的家長如出一轍。

然而,大多數時候孩子還不領情,根本就不明白家長的那份苦心。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也有類似的橋段,但思考顯然更深入了一層。

比如在喬英子出事之後,劉靜的一番話就說得特別現實:

“我們這些做父母的,真的得好好地反思反思自己,可能我們這一股腦要給孩子的,永遠都不是孩子想要的,跟他們想要的是錯開的。你想讓他保暖,他想的就是好看;你想給他補充營養,他只想的是好吃;你想給他講人生經驗,想讓他少走點彎路,可人家光想的是自由。所以我覺得這當父母跟孩子吧,永遠是有時差的。”

這個所謂的“時差”,不過是“代溝”的另一種說法。

父母與孩子之間,當然是存在“時差”的。且不說父母與孩子,即使是同事之間,年長的同事與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同事之間,也有著很大的“時差”。

我們比孩子多幾十年的人生閱歷,當然會比孩子們更成熟,更知道學習的重要,更知道青春年華的寶貴,也更知道事情該怎麼做、時間該怎麼用。因為我們經歷過,體驗過,然而孩子們沒有經歷過。

這正是我經常講的,“經驗可以傳授,但是體驗無法取代”。

無法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是我們每個人的通病,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不明白,等明白過來了告訴孩子,孩子也會聽不進去。

難道這是一個死結嗎?

當然不是。

既然存在著種時差,做父母的就應該減少這個“差”,既然存在著這個“代溝”,父母就應該想法填平這個“溝”。

換言之,這就是家庭教育應該努力的方向。

教育孩子效果的好壞,本質就是在看父母和孩子間的“時差”的大小,“時差”越大,效果越差,“時差”越小,效果越好。

具體來講,應該如何做呢?

第一,懂得換位思考。

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特點,如果我們十幾年如一日,用同樣的方法教育孩子,顯然是不對的。例如前面呂老師的小孩,如果十幾歲了,他依然拿著鑰匙去捅插座,我們就應該跟他好好說道說道了。此一時彼一時嘛。

教育孩子,我們首先要了解他們,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瞭解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才能跟他們有共同語言。否則,家長一味的大道理,大概也只能是雞同鴨講,牛跟馬說,你說你的,我做我的。

第二,該放手時要放手。

孩子從脫離母體的那一刻,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獨立的思維,他並不是父母的附庸。

很多支配心太強的父母,往往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他們事無鉅細處處約束孩子,難免有被孩子拒絕的時候。

而拒絕也是一種習慣,當孩子拒絕你成為了習慣,你就沒有了威嚴,講再正確的話他也聽不進去。

在很多嚴父慈母型的家庭當中,之所以母親嘮叨半天也不頂用,父親一句話就解決問題,就是這個道理。

父母中最有權威、最有威嚴的那個,一定是管孩子最少的那個。

好鋼用在刀刃上,管孩子也一樣。

這也是我為什麼不經常給孩子講大道理的另一個原因。

第三,要有合適的引導。

我們的孩子一向是生活在溫室當中的,他們很少能瞭解父母的辛勞,生活的不易。

對生活缺少真正的瞭解,也會使得他們沒有切身的感受,難以樹立明確的目標。

我經常建議我的學生到萊西的溫州商貿城附近的勞務市場去看看,看看那些“橋頭待僱”的務工人員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所謂的“橋頭待僱”是明末清初時候江南紡織工人的狀態,用在今天,其實換成“翹頭待僱”似乎更加形象一些。

寒暑假的時候,我則建議學生們至少去打一天工,體會一下掙錢到底容易不容易。有道是“百聞不如一見”,有些事,家長說了一萬遍,不如讓他們親身去體驗一下,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他了解一下父母平時的工作,讓他對生活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比一直富養在家裡喋喋不休地講大道理更有教育效果。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裡談到,張雪峰就說過,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四個地方,第一是汽車客運站,第二是火車站,第三是高鐵站,第四是飛機場。

讓孩子在長途汽車站看看那些擠大巴車的人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抽什麼煙,是什麼樣的素質,然後再到火車站去看看,到高鐵站看看,到機場看看,然後想想自己未來想成為哪一類人。

在孩子的一生當中,接受最早的無疑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為父母,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的老師,是需要資格證的,因為那是需要專業的,而父母則人人可做,並不需要專業。顯然,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很多的父母的“教師”資格,是很不專業的。

我們想讓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優秀,就應該讓自己更“專業”一些,當好父母不容易,做好一個“老師型”的、“專業型”的父母則更加不易。我們想讓孩子能夠不斷進步,就要不斷縮小和孩子之間的“時差”,填平與孩子之間的“代溝”真正讓孩子理解並認同自己的教育理念。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