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

#清風計劃#雖然立秋了,但天氣還是那麼熱,"秋老虎"真不是鬧著玩的。王姐這兩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多大跟孩子分床睡呢?眼瞅著娃就3歲了,是不是到了時間呢?"王姐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則信息,所以才這麼糾結。

據嬰幼兒專家研究認為,三歲的孩子的在行為和對世界的認知發展很快,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男孩與女孩的世界有何不同有了瞭解,初步認識到性別差異。而且這個階段如果分床睡,會很容易一些,超過三歲,孩子就有些粘人不好分床了,所以儘量在這個階段與孩子分床睡。

這則消息就是王姐最近看到的,也是她如此煩惱的主要原因。王姐的兒子很乖巧,但從小身體不太好,王姐擔心分床睡沒辦法照顧好他,萬一晚上蹬被子呢?而王姐的老公則認為,男孩子早些獨立好,3歲也是小男子漢了,建議分床睡。

"

#清風計劃#雖然立秋了,但天氣還是那麼熱,"秋老虎"真不是鬧著玩的。王姐這兩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多大跟孩子分床睡呢?眼瞅著娃就3歲了,是不是到了時間呢?"王姐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則信息,所以才這麼糾結。

據嬰幼兒專家研究認為,三歲的孩子的在行為和對世界的認知發展很快,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男孩與女孩的世界有何不同有了瞭解,初步認識到性別差異。而且這個階段如果分床睡,會很容易一些,超過三歲,孩子就有些粘人不好分床了,所以儘量在這個階段與孩子分床睡。

這則消息就是王姐最近看到的,也是她如此煩惱的主要原因。王姐的兒子很乖巧,但從小身體不太好,王姐擔心分床睡沒辦法照顧好他,萬一晚上蹬被子呢?而王姐的老公則認為,男孩子早些獨立好,3歲也是小男子漢了,建議分床睡。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到底多大分床睡呢?什麼時候分床睡更科學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還是看娃自身的情況,也就是說,答案在孩子自己身上。

孩子有性別意識萌芽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會對異性的身體好奇,有時可能會伸手觸摸或者詢問:"你那裡為什麼和我不一樣?"這時也是要分床睡的第一個信號。讓孩子有性別的邊界感,正確應對性教育啟蒙,不混淆不迷茫。

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爸爸媽媽更要注意這方面孩子的表現,不要因此錯過對孩子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

#清風計劃#雖然立秋了,但天氣還是那麼熱,"秋老虎"真不是鬧著玩的。王姐這兩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多大跟孩子分床睡呢?眼瞅著娃就3歲了,是不是到了時間呢?"王姐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則信息,所以才這麼糾結。

據嬰幼兒專家研究認為,三歲的孩子的在行為和對世界的認知發展很快,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男孩與女孩的世界有何不同有了瞭解,初步認識到性別差異。而且這個階段如果分床睡,會很容易一些,超過三歲,孩子就有些粘人不好分床了,所以儘量在這個階段與孩子分床睡。

這則消息就是王姐最近看到的,也是她如此煩惱的主要原因。王姐的兒子很乖巧,但從小身體不太好,王姐擔心分床睡沒辦法照顧好他,萬一晚上蹬被子呢?而王姐的老公則認為,男孩子早些獨立好,3歲也是小男子漢了,建議分床睡。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到底多大分床睡呢?什麼時候分床睡更科學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還是看娃自身的情況,也就是說,答案在孩子自己身上。

孩子有性別意識萌芽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會對異性的身體好奇,有時可能會伸手觸摸或者詢問:"你那裡為什麼和我不一樣?"這時也是要分床睡的第一個信號。讓孩子有性別的邊界感,正確應對性教育啟蒙,不混淆不迷茫。

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爸爸媽媽更要注意這方面孩子的表現,不要因此錯過對孩子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孩子貪戀媽媽

我家二寶自從斷奶後,再也沒有找我吃過奶,而且平時也很少湊上來摸,有時會指著跟我說:"neinei……"我知道,他是餓了,要馬上去衝奶粉了。

也許有些媽媽比較享受孩子撫摸或依偎著自己的感覺,認為那是非常幸福的,但其實,母子依戀關係最明顯的時期是在1~1.5歲,再長大一些,逐漸獨立,而不能完全依賴於媽媽。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傾向,要及時分床睡,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許你覺得沒什麼,孩子不就是這樣麼?確實,貪戀和依賴媽媽本身沒有錯,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要學會獨立,不能嬌縱慣養,會讓孩子缺少獨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鍛鍊。對其以後的人生沒有太積極的幫助。

即使如此,我也不認為,跟小月齡的孩子分床睡是好事情。詹姆斯·麥肯納教授說:母嬰間基於母乳餵養的合睡情況,是人類最古老,最有效的睡眠方式。合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具有普適性,可以最大化保證嬰兒的生存概率。

"

#清風計劃#雖然立秋了,但天氣還是那麼熱,"秋老虎"真不是鬧著玩的。王姐這兩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多大跟孩子分床睡呢?眼瞅著娃就3歲了,是不是到了時間呢?"王姐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則信息,所以才這麼糾結。

據嬰幼兒專家研究認為,三歲的孩子的在行為和對世界的認知發展很快,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男孩與女孩的世界有何不同有了瞭解,初步認識到性別差異。而且這個階段如果分床睡,會很容易一些,超過三歲,孩子就有些粘人不好分床了,所以儘量在這個階段與孩子分床睡。

這則消息就是王姐最近看到的,也是她如此煩惱的主要原因。王姐的兒子很乖巧,但從小身體不太好,王姐擔心分床睡沒辦法照顧好他,萬一晚上蹬被子呢?而王姐的老公則認為,男孩子早些獨立好,3歲也是小男子漢了,建議分床睡。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到底多大分床睡呢?什麼時候分床睡更科學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還是看娃自身的情況,也就是說,答案在孩子自己身上。

孩子有性別意識萌芽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會對異性的身體好奇,有時可能會伸手觸摸或者詢問:"你那裡為什麼和我不一樣?"這時也是要分床睡的第一個信號。讓孩子有性別的邊界感,正確應對性教育啟蒙,不混淆不迷茫。

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爸爸媽媽更要注意這方面孩子的表現,不要因此錯過對孩子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孩子貪戀媽媽

我家二寶自從斷奶後,再也沒有找我吃過奶,而且平時也很少湊上來摸,有時會指著跟我說:"neinei……"我知道,他是餓了,要馬上去衝奶粉了。

也許有些媽媽比較享受孩子撫摸或依偎著自己的感覺,認為那是非常幸福的,但其實,母子依戀關係最明顯的時期是在1~1.5歲,再長大一些,逐漸獨立,而不能完全依賴於媽媽。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傾向,要及時分床睡,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許你覺得沒什麼,孩子不就是這樣麼?確實,貪戀和依賴媽媽本身沒有錯,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要學會獨立,不能嬌縱慣養,會讓孩子缺少獨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鍛鍊。對其以後的人生沒有太積極的幫助。

即使如此,我也不認為,跟小月齡的孩子分床睡是好事情。詹姆斯·麥肯納教授說:母嬰間基於母乳餵養的合睡情況,是人類最古老,最有效的睡眠方式。合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具有普適性,可以最大化保證嬰兒的生存概率。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如果只是因為主觀的認為年齡到了或者聽信一些言論認為要跟孩子分床睡了,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讓孩子遭遇更多風險,這其中包括生命危險。

太早分床睡,孩子晚上醒來害怕、哭鬧,可父母並不在身邊,他會感覺焦慮不安、恐懼,進而逐漸沒有安全感,最終發展成為自卑、內向、敏感的個性。所以,跟孩子分床睡是急不得的事情,我們一定要等待最佳時期,而不是盲目的跟從一些"所謂科學"的說法。

"

#清風計劃#雖然立秋了,但天氣還是那麼熱,"秋老虎"真不是鬧著玩的。王姐這兩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多大跟孩子分床睡呢?眼瞅著娃就3歲了,是不是到了時間呢?"王姐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則信息,所以才這麼糾結。

據嬰幼兒專家研究認為,三歲的孩子的在行為和對世界的認知發展很快,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男孩與女孩的世界有何不同有了瞭解,初步認識到性別差異。而且這個階段如果分床睡,會很容易一些,超過三歲,孩子就有些粘人不好分床了,所以儘量在這個階段與孩子分床睡。

這則消息就是王姐最近看到的,也是她如此煩惱的主要原因。王姐的兒子很乖巧,但從小身體不太好,王姐擔心分床睡沒辦法照顧好他,萬一晚上蹬被子呢?而王姐的老公則認為,男孩子早些獨立好,3歲也是小男子漢了,建議分床睡。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到底多大分床睡呢?什麼時候分床睡更科學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還是看娃自身的情況,也就是說,答案在孩子自己身上。

孩子有性別意識萌芽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會對異性的身體好奇,有時可能會伸手觸摸或者詢問:"你那裡為什麼和我不一樣?"這時也是要分床睡的第一個信號。讓孩子有性別的邊界感,正確應對性教育啟蒙,不混淆不迷茫。

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爸爸媽媽更要注意這方面孩子的表現,不要因此錯過對孩子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孩子貪戀媽媽

我家二寶自從斷奶後,再也沒有找我吃過奶,而且平時也很少湊上來摸,有時會指著跟我說:"neinei……"我知道,他是餓了,要馬上去衝奶粉了。

也許有些媽媽比較享受孩子撫摸或依偎著自己的感覺,認為那是非常幸福的,但其實,母子依戀關係最明顯的時期是在1~1.5歲,再長大一些,逐漸獨立,而不能完全依賴於媽媽。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傾向,要及時分床睡,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許你覺得沒什麼,孩子不就是這樣麼?確實,貪戀和依賴媽媽本身沒有錯,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要學會獨立,不能嬌縱慣養,會讓孩子缺少獨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鍛鍊。對其以後的人生沒有太積極的幫助。

即使如此,我也不認為,跟小月齡的孩子分床睡是好事情。詹姆斯·麥肯納教授說:母嬰間基於母乳餵養的合睡情況,是人類最古老,最有效的睡眠方式。合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具有普適性,可以最大化保證嬰兒的生存概率。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如果只是因為主觀的認為年齡到了或者聽信一些言論認為要跟孩子分床睡了,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讓孩子遭遇更多風險,這其中包括生命危險。

太早分床睡,孩子晚上醒來害怕、哭鬧,可父母並不在身邊,他會感覺焦慮不安、恐懼,進而逐漸沒有安全感,最終發展成為自卑、內向、敏感的個性。所以,跟孩子分床睡是急不得的事情,我們一定要等待最佳時期,而不是盲目的跟從一些"所謂科學"的說法。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一位化名琦琦的媽媽,曾跟我發私信說,她非常後悔在一歲多就跟孩子分床睡,以至於他每到黑夜都會大哭,無論你怎麼安撫。這種情況到孩子五歲多,經過兒童心理師的幫助,孩子才逐漸適應了黑夜。因此,在跟孩子分床睡時,建議做好以下的準備工作,幫孩子順利度過分床睡的最初時期,把傷害降到最低。

"

#清風計劃#雖然立秋了,但天氣還是那麼熱,"秋老虎"真不是鬧著玩的。王姐這兩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多大跟孩子分床睡呢?眼瞅著娃就3歲了,是不是到了時間呢?"王姐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則信息,所以才這麼糾結。

據嬰幼兒專家研究認為,三歲的孩子的在行為和對世界的認知發展很快,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男孩與女孩的世界有何不同有了瞭解,初步認識到性別差異。而且這個階段如果分床睡,會很容易一些,超過三歲,孩子就有些粘人不好分床了,所以儘量在這個階段與孩子分床睡。

這則消息就是王姐最近看到的,也是她如此煩惱的主要原因。王姐的兒子很乖巧,但從小身體不太好,王姐擔心分床睡沒辦法照顧好他,萬一晚上蹬被子呢?而王姐的老公則認為,男孩子早些獨立好,3歲也是小男子漢了,建議分床睡。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到底多大分床睡呢?什麼時候分床睡更科學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還是看娃自身的情況,也就是說,答案在孩子自己身上。

孩子有性別意識萌芽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會對異性的身體好奇,有時可能會伸手觸摸或者詢問:"你那裡為什麼和我不一樣?"這時也是要分床睡的第一個信號。讓孩子有性別的邊界感,正確應對性教育啟蒙,不混淆不迷茫。

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爸爸媽媽更要注意這方面孩子的表現,不要因此錯過對孩子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孩子貪戀媽媽

我家二寶自從斷奶後,再也沒有找我吃過奶,而且平時也很少湊上來摸,有時會指著跟我說:"neinei……"我知道,他是餓了,要馬上去衝奶粉了。

也許有些媽媽比較享受孩子撫摸或依偎著自己的感覺,認為那是非常幸福的,但其實,母子依戀關係最明顯的時期是在1~1.5歲,再長大一些,逐漸獨立,而不能完全依賴於媽媽。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傾向,要及時分床睡,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許你覺得沒什麼,孩子不就是這樣麼?確實,貪戀和依賴媽媽本身沒有錯,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要學會獨立,不能嬌縱慣養,會讓孩子缺少獨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鍛鍊。對其以後的人生沒有太積極的幫助。

即使如此,我也不認為,跟小月齡的孩子分床睡是好事情。詹姆斯·麥肯納教授說:母嬰間基於母乳餵養的合睡情況,是人類最古老,最有效的睡眠方式。合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具有普適性,可以最大化保證嬰兒的生存概率。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如果只是因為主觀的認為年齡到了或者聽信一些言論認為要跟孩子分床睡了,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讓孩子遭遇更多風險,這其中包括生命危險。

太早分床睡,孩子晚上醒來害怕、哭鬧,可父母並不在身邊,他會感覺焦慮不安、恐懼,進而逐漸沒有安全感,最終發展成為自卑、內向、敏感的個性。所以,跟孩子分床睡是急不得的事情,我們一定要等待最佳時期,而不是盲目的跟從一些"所謂科學"的說法。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一位化名琦琦的媽媽,曾跟我發私信說,她非常後悔在一歲多就跟孩子分床睡,以至於他每到黑夜都會大哭,無論你怎麼安撫。這種情況到孩子五歲多,經過兒童心理師的幫助,孩子才逐漸適應了黑夜。因此,在跟孩子分床睡時,建議做好以下的準備工作,幫孩子順利度過分床睡的最初時期,把傷害降到最低。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4+4原則幫孩子順利分床睡

1、 分床不分房

在寶寶出生後就可以實現,把他的嬰兒床緊貼媽媽的大床,睡覺時方便媽媽照顧寶寶以及餵奶。減少新生兒猝死綜合徵的發生。

2、 小床和大床拉開距離

寶寶逐漸大一些,可以拉開和大床的距離,讓寶寶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空間上的獨立能讓寶寶睡的更安穩,同時可以嗅到媽媽的溫度和體味。

3、 分房,不關門

一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嘗試分床睡,但不用關門,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即使不在一個房間,媽媽隨時能關注到他,如果有需要可以叫媽媽,會馬上趕過來。

"

#清風計劃#雖然立秋了,但天氣還是那麼熱,"秋老虎"真不是鬧著玩的。王姐這兩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多大跟孩子分床睡呢?眼瞅著娃就3歲了,是不是到了時間呢?"王姐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則信息,所以才這麼糾結。

據嬰幼兒專家研究認為,三歲的孩子的在行為和對世界的認知發展很快,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男孩與女孩的世界有何不同有了瞭解,初步認識到性別差異。而且這個階段如果分床睡,會很容易一些,超過三歲,孩子就有些粘人不好分床了,所以儘量在這個階段與孩子分床睡。

這則消息就是王姐最近看到的,也是她如此煩惱的主要原因。王姐的兒子很乖巧,但從小身體不太好,王姐擔心分床睡沒辦法照顧好他,萬一晚上蹬被子呢?而王姐的老公則認為,男孩子早些獨立好,3歲也是小男子漢了,建議分床睡。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到底多大分床睡呢?什麼時候分床睡更科學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還是看娃自身的情況,也就是說,答案在孩子自己身上。

孩子有性別意識萌芽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會對異性的身體好奇,有時可能會伸手觸摸或者詢問:"你那裡為什麼和我不一樣?"這時也是要分床睡的第一個信號。讓孩子有性別的邊界感,正確應對性教育啟蒙,不混淆不迷茫。

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爸爸媽媽更要注意這方面孩子的表現,不要因此錯過對孩子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孩子貪戀媽媽

我家二寶自從斷奶後,再也沒有找我吃過奶,而且平時也很少湊上來摸,有時會指著跟我說:"neinei……"我知道,他是餓了,要馬上去衝奶粉了。

也許有些媽媽比較享受孩子撫摸或依偎著自己的感覺,認為那是非常幸福的,但其實,母子依戀關係最明顯的時期是在1~1.5歲,再長大一些,逐漸獨立,而不能完全依賴於媽媽。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傾向,要及時分床睡,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許你覺得沒什麼,孩子不就是這樣麼?確實,貪戀和依賴媽媽本身沒有錯,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要學會獨立,不能嬌縱慣養,會讓孩子缺少獨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鍛鍊。對其以後的人生沒有太積極的幫助。

即使如此,我也不認為,跟小月齡的孩子分床睡是好事情。詹姆斯·麥肯納教授說:母嬰間基於母乳餵養的合睡情況,是人類最古老,最有效的睡眠方式。合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具有普適性,可以最大化保證嬰兒的生存概率。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如果只是因為主觀的認為年齡到了或者聽信一些言論認為要跟孩子分床睡了,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讓孩子遭遇更多風險,這其中包括生命危險。

太早分床睡,孩子晚上醒來害怕、哭鬧,可父母並不在身邊,他會感覺焦慮不安、恐懼,進而逐漸沒有安全感,最終發展成為自卑、內向、敏感的個性。所以,跟孩子分床睡是急不得的事情,我們一定要等待最佳時期,而不是盲目的跟從一些"所謂科學"的說法。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一位化名琦琦的媽媽,曾跟我發私信說,她非常後悔在一歲多就跟孩子分床睡,以至於他每到黑夜都會大哭,無論你怎麼安撫。這種情況到孩子五歲多,經過兒童心理師的幫助,孩子才逐漸適應了黑夜。因此,在跟孩子分床睡時,建議做好以下的準備工作,幫孩子順利度過分床睡的最初時期,把傷害降到最低。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4+4原則幫孩子順利分床睡

1、 分床不分房

在寶寶出生後就可以實現,把他的嬰兒床緊貼媽媽的大床,睡覺時方便媽媽照顧寶寶以及餵奶。減少新生兒猝死綜合徵的發生。

2、 小床和大床拉開距離

寶寶逐漸大一些,可以拉開和大床的距離,讓寶寶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空間上的獨立能讓寶寶睡的更安穩,同時可以嗅到媽媽的溫度和體味。

3、 分房,不關門

一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嘗試分床睡,但不用關門,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即使不在一個房間,媽媽隨時能關注到他,如果有需要可以叫媽媽,會馬上趕過來。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4、分房,獨立睡

最終還是要分床的,有了之前的鋪墊,相信孩子會更快適應誰在自己的房間裡。媽媽可以在晚上陪孩子講故事、聊天,離開時熄燈關門。如果孩子有些抗拒,可以逐漸引導"關上門是不是更安靜了?你有事情叫媽媽,我也是能聽到的。"

"

#清風計劃#雖然立秋了,但天氣還是那麼熱,"秋老虎"真不是鬧著玩的。王姐這兩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多大跟孩子分床睡呢?眼瞅著娃就3歲了,是不是到了時間呢?"王姐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則信息,所以才這麼糾結。

據嬰幼兒專家研究認為,三歲的孩子的在行為和對世界的認知發展很快,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男孩與女孩的世界有何不同有了瞭解,初步認識到性別差異。而且這個階段如果分床睡,會很容易一些,超過三歲,孩子就有些粘人不好分床了,所以儘量在這個階段與孩子分床睡。

這則消息就是王姐最近看到的,也是她如此煩惱的主要原因。王姐的兒子很乖巧,但從小身體不太好,王姐擔心分床睡沒辦法照顧好他,萬一晚上蹬被子呢?而王姐的老公則認為,男孩子早些獨立好,3歲也是小男子漢了,建議分床睡。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到底多大分床睡呢?什麼時候分床睡更科學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還是看娃自身的情況,也就是說,答案在孩子自己身上。

孩子有性別意識萌芽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會對異性的身體好奇,有時可能會伸手觸摸或者詢問:"你那裡為什麼和我不一樣?"這時也是要分床睡的第一個信號。讓孩子有性別的邊界感,正確應對性教育啟蒙,不混淆不迷茫。

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爸爸媽媽更要注意這方面孩子的表現,不要因此錯過對孩子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孩子貪戀媽媽

我家二寶自從斷奶後,再也沒有找我吃過奶,而且平時也很少湊上來摸,有時會指著跟我說:"neinei……"我知道,他是餓了,要馬上去衝奶粉了。

也許有些媽媽比較享受孩子撫摸或依偎著自己的感覺,認為那是非常幸福的,但其實,母子依戀關係最明顯的時期是在1~1.5歲,再長大一些,逐漸獨立,而不能完全依賴於媽媽。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傾向,要及時分床睡,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許你覺得沒什麼,孩子不就是這樣麼?確實,貪戀和依賴媽媽本身沒有錯,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要學會獨立,不能嬌縱慣養,會讓孩子缺少獨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鍛鍊。對其以後的人生沒有太積極的幫助。

即使如此,我也不認為,跟小月齡的孩子分床睡是好事情。詹姆斯·麥肯納教授說:母嬰間基於母乳餵養的合睡情況,是人類最古老,最有效的睡眠方式。合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具有普適性,可以最大化保證嬰兒的生存概率。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如果只是因為主觀的認為年齡到了或者聽信一些言論認為要跟孩子分床睡了,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讓孩子遭遇更多風險,這其中包括生命危險。

太早分床睡,孩子晚上醒來害怕、哭鬧,可父母並不在身邊,他會感覺焦慮不安、恐懼,進而逐漸沒有安全感,最終發展成為自卑、內向、敏感的個性。所以,跟孩子分床睡是急不得的事情,我們一定要等待最佳時期,而不是盲目的跟從一些"所謂科學"的說法。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一位化名琦琦的媽媽,曾跟我發私信說,她非常後悔在一歲多就跟孩子分床睡,以至於他每到黑夜都會大哭,無論你怎麼安撫。這種情況到孩子五歲多,經過兒童心理師的幫助,孩子才逐漸適應了黑夜。因此,在跟孩子分床睡時,建議做好以下的準備工作,幫孩子順利度過分床睡的最初時期,把傷害降到最低。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4+4原則幫孩子順利分床睡

1、 分床不分房

在寶寶出生後就可以實現,把他的嬰兒床緊貼媽媽的大床,睡覺時方便媽媽照顧寶寶以及餵奶。減少新生兒猝死綜合徵的發生。

2、 小床和大床拉開距離

寶寶逐漸大一些,可以拉開和大床的距離,讓寶寶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空間上的獨立能讓寶寶睡的更安穩,同時可以嗅到媽媽的溫度和體味。

3、 分房,不關門

一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嘗試分床睡,但不用關門,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即使不在一個房間,媽媽隨時能關注到他,如果有需要可以叫媽媽,會馬上趕過來。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4、分房,獨立睡

最終還是要分床的,有了之前的鋪墊,相信孩子會更快適應誰在自己的房間裡。媽媽可以在晚上陪孩子講故事、聊天,離開時熄燈關門。如果孩子有些抗拒,可以逐漸引導"關上門是不是更安靜了?你有事情叫媽媽,我也是能聽到的。"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上面的四個步驟,可以逐漸分離,實現分床睡的目的,但其中還有4點小建議給爸爸媽媽們,也是我在跟大寶分床睡過程中累積的經驗。

"

#清風計劃#雖然立秋了,但天氣還是那麼熱,"秋老虎"真不是鬧著玩的。王姐這兩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多大跟孩子分床睡呢?眼瞅著娃就3歲了,是不是到了時間呢?"王姐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則信息,所以才這麼糾結。

據嬰幼兒專家研究認為,三歲的孩子的在行為和對世界的認知發展很快,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男孩與女孩的世界有何不同有了瞭解,初步認識到性別差異。而且這個階段如果分床睡,會很容易一些,超過三歲,孩子就有些粘人不好分床了,所以儘量在這個階段與孩子分床睡。

這則消息就是王姐最近看到的,也是她如此煩惱的主要原因。王姐的兒子很乖巧,但從小身體不太好,王姐擔心分床睡沒辦法照顧好他,萬一晚上蹬被子呢?而王姐的老公則認為,男孩子早些獨立好,3歲也是小男子漢了,建議分床睡。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到底多大分床睡呢?什麼時候分床睡更科學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還是看娃自身的情況,也就是說,答案在孩子自己身上。

孩子有性別意識萌芽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會對異性的身體好奇,有時可能會伸手觸摸或者詢問:"你那裡為什麼和我不一樣?"這時也是要分床睡的第一個信號。讓孩子有性別的邊界感,正確應對性教育啟蒙,不混淆不迷茫。

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爸爸媽媽更要注意這方面孩子的表現,不要因此錯過對孩子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孩子貪戀媽媽

我家二寶自從斷奶後,再也沒有找我吃過奶,而且平時也很少湊上來摸,有時會指著跟我說:"neinei……"我知道,他是餓了,要馬上去衝奶粉了。

也許有些媽媽比較享受孩子撫摸或依偎著自己的感覺,認為那是非常幸福的,但其實,母子依戀關係最明顯的時期是在1~1.5歲,再長大一些,逐漸獨立,而不能完全依賴於媽媽。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傾向,要及時分床睡,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許你覺得沒什麼,孩子不就是這樣麼?確實,貪戀和依賴媽媽本身沒有錯,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要學會獨立,不能嬌縱慣養,會讓孩子缺少獨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鍛鍊。對其以後的人生沒有太積極的幫助。

即使如此,我也不認為,跟小月齡的孩子分床睡是好事情。詹姆斯·麥肯納教授說:母嬰間基於母乳餵養的合睡情況,是人類最古老,最有效的睡眠方式。合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具有普適性,可以最大化保證嬰兒的生存概率。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如果只是因為主觀的認為年齡到了或者聽信一些言論認為要跟孩子分床睡了,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讓孩子遭遇更多風險,這其中包括生命危險。

太早分床睡,孩子晚上醒來害怕、哭鬧,可父母並不在身邊,他會感覺焦慮不安、恐懼,進而逐漸沒有安全感,最終發展成為自卑、內向、敏感的個性。所以,跟孩子分床睡是急不得的事情,我們一定要等待最佳時期,而不是盲目的跟從一些"所謂科學"的說法。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一位化名琦琦的媽媽,曾跟我發私信說,她非常後悔在一歲多就跟孩子分床睡,以至於他每到黑夜都會大哭,無論你怎麼安撫。這種情況到孩子五歲多,經過兒童心理師的幫助,孩子才逐漸適應了黑夜。因此,在跟孩子分床睡時,建議做好以下的準備工作,幫孩子順利度過分床睡的最初時期,把傷害降到最低。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4+4原則幫孩子順利分床睡

1、 分床不分房

在寶寶出生後就可以實現,把他的嬰兒床緊貼媽媽的大床,睡覺時方便媽媽照顧寶寶以及餵奶。減少新生兒猝死綜合徵的發生。

2、 小床和大床拉開距離

寶寶逐漸大一些,可以拉開和大床的距離,讓寶寶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空間上的獨立能讓寶寶睡的更安穩,同時可以嗅到媽媽的溫度和體味。

3、 分房,不關門

一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嘗試分床睡,但不用關門,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即使不在一個房間,媽媽隨時能關注到他,如果有需要可以叫媽媽,會馬上趕過來。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4、分房,獨立睡

最終還是要分床的,有了之前的鋪墊,相信孩子會更快適應誰在自己的房間裡。媽媽可以在晚上陪孩子講故事、聊天,離開時熄燈關門。如果孩子有些抗拒,可以逐漸引導"關上門是不是更安靜了?你有事情叫媽媽,我也是能聽到的。"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上面的四個步驟,可以逐漸分離,實現分床睡的目的,但其中還有4點小建議給爸爸媽媽們,也是我在跟大寶分床睡過程中累積的經驗。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1、 佈置他的小房間

分床睡意味著孩子有了獨立的空間,這個空間是屬於他自己的。所以在佈置寶寶的房間時,有些事情可以由他自己做主。比如檯燈、書桌、小床、書櫃等,讓孩子參與到過程中並做決策,會增加孩子獨自睡覺的期待值。

佈置兒童房的過程中,孩子和大人的想法有分歧時,以孩子為主,他會對即將入住的房間有歸屬感,將來分床睡也就更容易了。

"

#清風計劃#雖然立秋了,但天氣還是那麼熱,"秋老虎"真不是鬧著玩的。王姐這兩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多大跟孩子分床睡呢?眼瞅著娃就3歲了,是不是到了時間呢?"王姐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則信息,所以才這麼糾結。

據嬰幼兒專家研究認為,三歲的孩子的在行為和對世界的認知發展很快,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男孩與女孩的世界有何不同有了瞭解,初步認識到性別差異。而且這個階段如果分床睡,會很容易一些,超過三歲,孩子就有些粘人不好分床了,所以儘量在這個階段與孩子分床睡。

這則消息就是王姐最近看到的,也是她如此煩惱的主要原因。王姐的兒子很乖巧,但從小身體不太好,王姐擔心分床睡沒辦法照顧好他,萬一晚上蹬被子呢?而王姐的老公則認為,男孩子早些獨立好,3歲也是小男子漢了,建議分床睡。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到底多大分床睡呢?什麼時候分床睡更科學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還是看娃自身的情況,也就是說,答案在孩子自己身上。

孩子有性別意識萌芽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會對異性的身體好奇,有時可能會伸手觸摸或者詢問:"你那裡為什麼和我不一樣?"這時也是要分床睡的第一個信號。讓孩子有性別的邊界感,正確應對性教育啟蒙,不混淆不迷茫。

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爸爸媽媽更要注意這方面孩子的表現,不要因此錯過對孩子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孩子貪戀媽媽

我家二寶自從斷奶後,再也沒有找我吃過奶,而且平時也很少湊上來摸,有時會指著跟我說:"neinei……"我知道,他是餓了,要馬上去衝奶粉了。

也許有些媽媽比較享受孩子撫摸或依偎著自己的感覺,認為那是非常幸福的,但其實,母子依戀關係最明顯的時期是在1~1.5歲,再長大一些,逐漸獨立,而不能完全依賴於媽媽。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傾向,要及時分床睡,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許你覺得沒什麼,孩子不就是這樣麼?確實,貪戀和依賴媽媽本身沒有錯,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要學會獨立,不能嬌縱慣養,會讓孩子缺少獨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鍛鍊。對其以後的人生沒有太積極的幫助。

即使如此,我也不認為,跟小月齡的孩子分床睡是好事情。詹姆斯·麥肯納教授說:母嬰間基於母乳餵養的合睡情況,是人類最古老,最有效的睡眠方式。合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具有普適性,可以最大化保證嬰兒的生存概率。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如果只是因為主觀的認為年齡到了或者聽信一些言論認為要跟孩子分床睡了,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讓孩子遭遇更多風險,這其中包括生命危險。

太早分床睡,孩子晚上醒來害怕、哭鬧,可父母並不在身邊,他會感覺焦慮不安、恐懼,進而逐漸沒有安全感,最終發展成為自卑、內向、敏感的個性。所以,跟孩子分床睡是急不得的事情,我們一定要等待最佳時期,而不是盲目的跟從一些"所謂科學"的說法。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一位化名琦琦的媽媽,曾跟我發私信說,她非常後悔在一歲多就跟孩子分床睡,以至於他每到黑夜都會大哭,無論你怎麼安撫。這種情況到孩子五歲多,經過兒童心理師的幫助,孩子才逐漸適應了黑夜。因此,在跟孩子分床睡時,建議做好以下的準備工作,幫孩子順利度過分床睡的最初時期,把傷害降到最低。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4+4原則幫孩子順利分床睡

1、 分床不分房

在寶寶出生後就可以實現,把他的嬰兒床緊貼媽媽的大床,睡覺時方便媽媽照顧寶寶以及餵奶。減少新生兒猝死綜合徵的發生。

2、 小床和大床拉開距離

寶寶逐漸大一些,可以拉開和大床的距離,讓寶寶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空間上的獨立能讓寶寶睡的更安穩,同時可以嗅到媽媽的溫度和體味。

3、 分房,不關門

一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嘗試分床睡,但不用關門,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即使不在一個房間,媽媽隨時能關注到他,如果有需要可以叫媽媽,會馬上趕過來。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4、分房,獨立睡

最終還是要分床的,有了之前的鋪墊,相信孩子會更快適應誰在自己的房間裡。媽媽可以在晚上陪孩子講故事、聊天,離開時熄燈關門。如果孩子有些抗拒,可以逐漸引導"關上門是不是更安靜了?你有事情叫媽媽,我也是能聽到的。"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上面的四個步驟,可以逐漸分離,實現分床睡的目的,但其中還有4點小建議給爸爸媽媽們,也是我在跟大寶分床睡過程中累積的經驗。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1、 佈置他的小房間

分床睡意味著孩子有了獨立的空間,這個空間是屬於他自己的。所以在佈置寶寶的房間時,有些事情可以由他自己做主。比如檯燈、書桌、小床、書櫃等,讓孩子參與到過程中並做決策,會增加孩子獨自睡覺的期待值。

佈置兒童房的過程中,孩子和大人的想法有分歧時,以孩子為主,他會對即將入住的房間有歸屬感,將來分床睡也就更容易了。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2、 "陪睡"的小物件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心水的玩具,或者是玩具熊、或者是書本小毯子,這些可能之前一直陪著他,分床時也建議保留。讓孩子即使在新的環境入睡,依然有安全感,有被陪伴的感覺,消除內心的恐懼。

3、 分床儀式

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給孩子舉行一場隆重的"分床"儀式,並且告訴他:"親愛的,從今天開始你可以一個人睡覺啦!"讓孩子從內心,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4、 不可或缺的陪伴

即使跟孩子分床睡了,睡前也要有一段親子時光,可以跟孩子講故事、說悄悄話等等。家長的陪伴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即使分床睡,自己還是被爸媽疼愛的,他也會更能接受分床睡的事實。

枕邊育兒寄語:

跟孩子"分床睡",無關孩子的年齡,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不要急著分床,等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也許你不想分床他都想自己睡呢!希望每個家長在面對跟孩子"分床睡"的問題上,都能尊重孩子自己的生長意願。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加入圈子,和我一起聊聊育兒的趣事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