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作者:魚爸

來源:養育男孩(ID:breedboy)

1

自從有了孩子,是不是有時覺得真累。

比如孩子練琴,我躺床上,不開聲音看手機,也會被老婆批評,然後自己反思。

孩子練琴我為什麼不好好陪伴?

為什麼還看手機啊,雖然沒有開聲音,也是不好的榜樣啊。

得反思、改變。

這樣一看,是不是覺得太累,做父母一定要對自己這麼苛刻嗎?

因為有了孩子,媽媽們往往會主動加強自我學習。

面對還是我行我素的爸爸,會提出很多的要求。

所以爸爸就會有更多這樣的反問,“有必要這樣嗎?”

思索再三,我的答案是:真有必要。

假如有了孩子還是不知收斂,還是去外邊玩的不歸家,不陪孩子。

回家就躺著玩手機,不陪孩子。

那為什麼要生一個孩子呢?

因為做了父母,就有了父母的責任。

改變就有必要了。

我們的一生,都要經歷兩個家庭。

一個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家,還有一個是我們成年後自己組建的家,第一個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而且只要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就能感受到。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因為在這個家庭裡,我們的行為習慣、價值觀都受其影響形成。

我從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怎麼影響著孩子的?

2

先說一下第一個小男孩。

那天,他媽媽帶著他來我們家,找我在村裡做事的叔叔辦事。

小男孩4歲左右的樣子,小小的個頭,有點消瘦。

不停地偏著頭斜眼看人。

我剛開始以為他是眼睛不舒服,但過了很久才發現他這已經成為一個習慣。

可能在我們這個陌生的環境裡,有壓力會表現地更頻繁。

小小魚一見到就喜歡,因為有一個能玩的小弟弟,所以就想去接近他。

可那個孩子一直躲在媽媽的背後,一聲不吭地瞧著這個陌生的小哥哥。

一見到這情形,小小魚也不知道怎麼做了。

就拿著玩具在旁邊玩著,應該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可那個小傢伙還是遠遠地看著,沒有過來。

我還能聽到他嘴裡說著“我們家也有!我們家也有!”

她媽媽聽到了,瞧了一眼這邊,跟他說:“對,我們家有,不要去拿哥哥的啊。”

可我看得出他很想過來玩,卻就是邁出去腳。

我叫喚他過來。

他還是猶豫著。

好不容易走過來一點,她媽媽就開始說了。“不要去搞破壞啊!我可不給你賠,要賠就把你賠給人家。”

孩子聽到後又退了兩步,回去抱著媽媽的腿。然後說:“我不跟你玩!”

我就覺得奇怪,一般孩子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和玩伴,會湊過來玩,或者看著。

但是他第一句話卻是“我們家有!”

還有他怯生生的眼神,卻還要裝著很強大的樣子。

也跟一般的孩子不同,有一種“既自卑又強勢的感覺”。

像極了他媽媽。

他們家的條件不好,他媽媽是來申請貧困戶名額的。

但是卻生了三個孩子,上面有一個男孩和女孩,最後又生了這個孩子。

親戚好意勸她:“不要生了,有兩個就好,負擔重!”

可她卻說是親戚瞧不起人,覺得她養不活一個孩子。

可事實呢?

這個孩子骨瘦如柴,跟著她四處奔波。

還有那個應激反應一樣的斜眼習慣。

其他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而他還是在家裡。

從這個孩子身上,就能看出這個家庭的問題。

而家庭會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他很難積極自信地面對這個世界。

所以他的臉上沒有孩子那樣純真的笑容,而生活在自卑的陰影之中。

母親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沒有得到善意,所以就無法產生善意。

在平常的交往中,為人處世就難免會出現封閉、刻薄的方式。

因為這樣能保護自己,也能去贏得一種心理上的勝利。

孩子也會這樣,往往很難合群。

很多人成年後表現的性格暴躁,總是對人對社會充滿懷疑和不信任,還極力地逃避社會,往往能追溯到三四歲時的性格特徵和心理活動。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作者:魚爸

來源:養育男孩(ID:breedboy)

1

自從有了孩子,是不是有時覺得真累。

比如孩子練琴,我躺床上,不開聲音看手機,也會被老婆批評,然後自己反思。

孩子練琴我為什麼不好好陪伴?

為什麼還看手機啊,雖然沒有開聲音,也是不好的榜樣啊。

得反思、改變。

這樣一看,是不是覺得太累,做父母一定要對自己這麼苛刻嗎?

因為有了孩子,媽媽們往往會主動加強自我學習。

面對還是我行我素的爸爸,會提出很多的要求。

所以爸爸就會有更多這樣的反問,“有必要這樣嗎?”

思索再三,我的答案是:真有必要。

假如有了孩子還是不知收斂,還是去外邊玩的不歸家,不陪孩子。

回家就躺著玩手機,不陪孩子。

那為什麼要生一個孩子呢?

因為做了父母,就有了父母的責任。

改變就有必要了。

我們的一生,都要經歷兩個家庭。

一個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家,還有一個是我們成年後自己組建的家,第一個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而且只要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就能感受到。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因為在這個家庭裡,我們的行為習慣、價值觀都受其影響形成。

我從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怎麼影響著孩子的?

2

先說一下第一個小男孩。

那天,他媽媽帶著他來我們家,找我在村裡做事的叔叔辦事。

小男孩4歲左右的樣子,小小的個頭,有點消瘦。

不停地偏著頭斜眼看人。

我剛開始以為他是眼睛不舒服,但過了很久才發現他這已經成為一個習慣。

可能在我們這個陌生的環境裡,有壓力會表現地更頻繁。

小小魚一見到就喜歡,因為有一個能玩的小弟弟,所以就想去接近他。

可那個孩子一直躲在媽媽的背後,一聲不吭地瞧著這個陌生的小哥哥。

一見到這情形,小小魚也不知道怎麼做了。

就拿著玩具在旁邊玩著,應該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可那個小傢伙還是遠遠地看著,沒有過來。

我還能聽到他嘴裡說著“我們家也有!我們家也有!”

她媽媽聽到了,瞧了一眼這邊,跟他說:“對,我們家有,不要去拿哥哥的啊。”

可我看得出他很想過來玩,卻就是邁出去腳。

我叫喚他過來。

他還是猶豫著。

好不容易走過來一點,她媽媽就開始說了。“不要去搞破壞啊!我可不給你賠,要賠就把你賠給人家。”

孩子聽到後又退了兩步,回去抱著媽媽的腿。然後說:“我不跟你玩!”

我就覺得奇怪,一般孩子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和玩伴,會湊過來玩,或者看著。

但是他第一句話卻是“我們家有!”

還有他怯生生的眼神,卻還要裝著很強大的樣子。

也跟一般的孩子不同,有一種“既自卑又強勢的感覺”。

像極了他媽媽。

他們家的條件不好,他媽媽是來申請貧困戶名額的。

但是卻生了三個孩子,上面有一個男孩和女孩,最後又生了這個孩子。

親戚好意勸她:“不要生了,有兩個就好,負擔重!”

可她卻說是親戚瞧不起人,覺得她養不活一個孩子。

可事實呢?

這個孩子骨瘦如柴,跟著她四處奔波。

還有那個應激反應一樣的斜眼習慣。

其他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而他還是在家裡。

從這個孩子身上,就能看出這個家庭的問題。

而家庭會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他很難積極自信地面對這個世界。

所以他的臉上沒有孩子那樣純真的笑容,而生活在自卑的陰影之中。

母親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沒有得到善意,所以就無法產生善意。

在平常的交往中,為人處世就難免會出現封閉、刻薄的方式。

因為這樣能保護自己,也能去贏得一種心理上的勝利。

孩子也會這樣,往往很難合群。

很多人成年後表現的性格暴躁,總是對人對社會充滿懷疑和不信任,還極力地逃避社會,往往能追溯到三四歲時的性格特徵和心理活動。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3

再說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第一次見她,應該還只有兩歲多,那時她跟著爸爸來我們家做客。

她爸爸有時將她摟在懷裡,非常寵愛。

可有一天晚上,她爸爸在跟親戚玩牌,她在一旁拉著爸爸。

見爸爸不應,就開始大哭起來。

沒想到她爸爸像突然被點燃了,一邊抱起她,一邊狠狠地打她屁股。

還伴隨著怒吼。

我能看到小傢伙被嚇到了,因為她當時就停止了哭。

然後溫順地聽從爸爸安排了。

這次見她,我帶孩子們拍照。

她會站你相機鏡頭前面,希望你拍她。

你分食物,她第一時間衝過來,抓到手中。

總覺得有點不對,卻說不出這種感覺。

但是隻要對她的原生家庭瞭解一點,就會明白了。

她一直是爺爺奶奶帶著,爸爸媽媽幾乎沒有管她。

因為父母是組合家庭,上面已經有了哥哥姐姐,她原本應該是這個新家庭的核心。

可現實卻是被忽視的那個孩子。

所以她一直在找尋大家的關注,生怕自己被冷落。

一個4歲的女孩,就要努力去博得關注,會讓人覺得心疼。

因為一個成年人為了討生活不得不去博得關注,去討好人,就要學著低頭、妥協、順從。

但這不應該出現在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身上。

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當家庭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的時候,孩子就會自己去尋找。

就好像缺失了一個角,會努力去修補。

有時,耗費一生,一直在尋找。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作者:魚爸

來源:養育男孩(ID:breedboy)

1

自從有了孩子,是不是有時覺得真累。

比如孩子練琴,我躺床上,不開聲音看手機,也會被老婆批評,然後自己反思。

孩子練琴我為什麼不好好陪伴?

為什麼還看手機啊,雖然沒有開聲音,也是不好的榜樣啊。

得反思、改變。

這樣一看,是不是覺得太累,做父母一定要對自己這麼苛刻嗎?

因為有了孩子,媽媽們往往會主動加強自我學習。

面對還是我行我素的爸爸,會提出很多的要求。

所以爸爸就會有更多這樣的反問,“有必要這樣嗎?”

思索再三,我的答案是:真有必要。

假如有了孩子還是不知收斂,還是去外邊玩的不歸家,不陪孩子。

回家就躺著玩手機,不陪孩子。

那為什麼要生一個孩子呢?

因為做了父母,就有了父母的責任。

改變就有必要了。

我們的一生,都要經歷兩個家庭。

一個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家,還有一個是我們成年後自己組建的家,第一個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而且只要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就能感受到。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因為在這個家庭裡,我們的行為習慣、價值觀都受其影響形成。

我從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怎麼影響著孩子的?

2

先說一下第一個小男孩。

那天,他媽媽帶著他來我們家,找我在村裡做事的叔叔辦事。

小男孩4歲左右的樣子,小小的個頭,有點消瘦。

不停地偏著頭斜眼看人。

我剛開始以為他是眼睛不舒服,但過了很久才發現他這已經成為一個習慣。

可能在我們這個陌生的環境裡,有壓力會表現地更頻繁。

小小魚一見到就喜歡,因為有一個能玩的小弟弟,所以就想去接近他。

可那個孩子一直躲在媽媽的背後,一聲不吭地瞧著這個陌生的小哥哥。

一見到這情形,小小魚也不知道怎麼做了。

就拿著玩具在旁邊玩著,應該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可那個小傢伙還是遠遠地看著,沒有過來。

我還能聽到他嘴裡說著“我們家也有!我們家也有!”

她媽媽聽到了,瞧了一眼這邊,跟他說:“對,我們家有,不要去拿哥哥的啊。”

可我看得出他很想過來玩,卻就是邁出去腳。

我叫喚他過來。

他還是猶豫著。

好不容易走過來一點,她媽媽就開始說了。“不要去搞破壞啊!我可不給你賠,要賠就把你賠給人家。”

孩子聽到後又退了兩步,回去抱著媽媽的腿。然後說:“我不跟你玩!”

我就覺得奇怪,一般孩子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和玩伴,會湊過來玩,或者看著。

但是他第一句話卻是“我們家有!”

還有他怯生生的眼神,卻還要裝著很強大的樣子。

也跟一般的孩子不同,有一種“既自卑又強勢的感覺”。

像極了他媽媽。

他們家的條件不好,他媽媽是來申請貧困戶名額的。

但是卻生了三個孩子,上面有一個男孩和女孩,最後又生了這個孩子。

親戚好意勸她:“不要生了,有兩個就好,負擔重!”

可她卻說是親戚瞧不起人,覺得她養不活一個孩子。

可事實呢?

這個孩子骨瘦如柴,跟著她四處奔波。

還有那個應激反應一樣的斜眼習慣。

其他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而他還是在家裡。

從這個孩子身上,就能看出這個家庭的問題。

而家庭會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他很難積極自信地面對這個世界。

所以他的臉上沒有孩子那樣純真的笑容,而生活在自卑的陰影之中。

母親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沒有得到善意,所以就無法產生善意。

在平常的交往中,為人處世就難免會出現封閉、刻薄的方式。

因為這樣能保護自己,也能去贏得一種心理上的勝利。

孩子也會這樣,往往很難合群。

很多人成年後表現的性格暴躁,總是對人對社會充滿懷疑和不信任,還極力地逃避社會,往往能追溯到三四歲時的性格特徵和心理活動。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3

再說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第一次見她,應該還只有兩歲多,那時她跟著爸爸來我們家做客。

她爸爸有時將她摟在懷裡,非常寵愛。

可有一天晚上,她爸爸在跟親戚玩牌,她在一旁拉著爸爸。

見爸爸不應,就開始大哭起來。

沒想到她爸爸像突然被點燃了,一邊抱起她,一邊狠狠地打她屁股。

還伴隨著怒吼。

我能看到小傢伙被嚇到了,因為她當時就停止了哭。

然後溫順地聽從爸爸安排了。

這次見她,我帶孩子們拍照。

她會站你相機鏡頭前面,希望你拍她。

你分食物,她第一時間衝過來,抓到手中。

總覺得有點不對,卻說不出這種感覺。

但是隻要對她的原生家庭瞭解一點,就會明白了。

她一直是爺爺奶奶帶著,爸爸媽媽幾乎沒有管她。

因為父母是組合家庭,上面已經有了哥哥姐姐,她原本應該是這個新家庭的核心。

可現實卻是被忽視的那個孩子。

所以她一直在找尋大家的關注,生怕自己被冷落。

一個4歲的女孩,就要努力去博得關注,會讓人覺得心疼。

因為一個成年人為了討生活不得不去博得關注,去討好人,就要學著低頭、妥協、順從。

但這不應該出現在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身上。

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當家庭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的時候,孩子就會自己去尋找。

就好像缺失了一個角,會努力去修補。

有時,耗費一生,一直在尋找。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4

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會帶著家庭的印記。

一位媽媽說要感謝老師和幼兒園。

因為孩子愛的能力是從這裡開始的。

其實我並不是很贊同,因為孩子愛的能力應是從家庭開始的。

而且孩子的人格發展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這些年,我原本以為自己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漸漸走遠。

可實際上還一直會在自己的行為上體現。

特別是跟那個影響著自己的人在一起時,就會不自覺地進入那個模式。

我小時候是跟奶奶一起長大的。

那時家裡很窮,什麼東西都要節約。

說起來奇怪,前些年,我每次吃水果都會想起奶奶。

想著她有沒有吃,她要能吃到這麼好吃的水果就好了。

回溯到童年,應該是那時候她總把東西留給我吃。

而我發現了,也想著留一些好的給她,回饋給她。

到了這幾年,我自己做了爸爸,也會不自覺的把好的留給兒子。

我明白了老人對我的心。

而如今我有足夠的能力報答她,所以那些潛意識中的匱乏感和愧疚感開始消失。

雖然我很愛她,可還是會忍不住跟她吵架。

有時那脾氣來的很古怪,跟其他人我真的不會這樣。

因為她是急脾氣,在我小時候經常跟我發脾氣。

也從來不會有管理情緒一說,所以如今也容易跟她急。

每次發了脾氣又後悔得不行。

覺得對不起,跟一個老人發脾氣。

經過一些反思,也還是能改善。

我覺得,我們有時的過度反應,實際是跟原生家庭中的那個自己在抗爭。

而非針對自己的親人。

我們會發現那些好的不好的,都刻印在了身上。

在一些特殊情境之下就被釋放了出來,跟如今的自己左右互搏。

所以我不希望自己將小小魚也置身於這樣的原生家庭之中。

雖然很愛,但情緒波動沒有管理。

傷害來得很突然。

我希望能努力給他滿滿的愛和關注,給他一個平和的自己,一個安靜成長的環境。

我們現在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將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幸福。

所以,我們有希望將過去那些不好的東西,努力改變它,不要延續下去,於我終止。

我們可以重新創造一種家庭文化,營造一種家庭氛圍。

將那些好的品格、經驗,傳承下去。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作者:魚爸

來源:養育男孩(ID:breedboy)

1

自從有了孩子,是不是有時覺得真累。

比如孩子練琴,我躺床上,不開聲音看手機,也會被老婆批評,然後自己反思。

孩子練琴我為什麼不好好陪伴?

為什麼還看手機啊,雖然沒有開聲音,也是不好的榜樣啊。

得反思、改變。

這樣一看,是不是覺得太累,做父母一定要對自己這麼苛刻嗎?

因為有了孩子,媽媽們往往會主動加強自我學習。

面對還是我行我素的爸爸,會提出很多的要求。

所以爸爸就會有更多這樣的反問,“有必要這樣嗎?”

思索再三,我的答案是:真有必要。

假如有了孩子還是不知收斂,還是去外邊玩的不歸家,不陪孩子。

回家就躺著玩手機,不陪孩子。

那為什麼要生一個孩子呢?

因為做了父母,就有了父母的責任。

改變就有必要了。

我們的一生,都要經歷兩個家庭。

一個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家,還有一個是我們成年後自己組建的家,第一個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而且只要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就能感受到。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因為在這個家庭裡,我們的行為習慣、價值觀都受其影響形成。

我從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怎麼影響著孩子的?

2

先說一下第一個小男孩。

那天,他媽媽帶著他來我們家,找我在村裡做事的叔叔辦事。

小男孩4歲左右的樣子,小小的個頭,有點消瘦。

不停地偏著頭斜眼看人。

我剛開始以為他是眼睛不舒服,但過了很久才發現他這已經成為一個習慣。

可能在我們這個陌生的環境裡,有壓力會表現地更頻繁。

小小魚一見到就喜歡,因為有一個能玩的小弟弟,所以就想去接近他。

可那個孩子一直躲在媽媽的背後,一聲不吭地瞧著這個陌生的小哥哥。

一見到這情形,小小魚也不知道怎麼做了。

就拿著玩具在旁邊玩著,應該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可那個小傢伙還是遠遠地看著,沒有過來。

我還能聽到他嘴裡說著“我們家也有!我們家也有!”

她媽媽聽到了,瞧了一眼這邊,跟他說:“對,我們家有,不要去拿哥哥的啊。”

可我看得出他很想過來玩,卻就是邁出去腳。

我叫喚他過來。

他還是猶豫著。

好不容易走過來一點,她媽媽就開始說了。“不要去搞破壞啊!我可不給你賠,要賠就把你賠給人家。”

孩子聽到後又退了兩步,回去抱著媽媽的腿。然後說:“我不跟你玩!”

我就覺得奇怪,一般孩子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和玩伴,會湊過來玩,或者看著。

但是他第一句話卻是“我們家有!”

還有他怯生生的眼神,卻還要裝著很強大的樣子。

也跟一般的孩子不同,有一種“既自卑又強勢的感覺”。

像極了他媽媽。

他們家的條件不好,他媽媽是來申請貧困戶名額的。

但是卻生了三個孩子,上面有一個男孩和女孩,最後又生了這個孩子。

親戚好意勸她:“不要生了,有兩個就好,負擔重!”

可她卻說是親戚瞧不起人,覺得她養不活一個孩子。

可事實呢?

這個孩子骨瘦如柴,跟著她四處奔波。

還有那個應激反應一樣的斜眼習慣。

其他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而他還是在家裡。

從這個孩子身上,就能看出這個家庭的問題。

而家庭會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他很難積極自信地面對這個世界。

所以他的臉上沒有孩子那樣純真的笑容,而生活在自卑的陰影之中。

母親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沒有得到善意,所以就無法產生善意。

在平常的交往中,為人處世就難免會出現封閉、刻薄的方式。

因為這樣能保護自己,也能去贏得一種心理上的勝利。

孩子也會這樣,往往很難合群。

很多人成年後表現的性格暴躁,總是對人對社會充滿懷疑和不信任,還極力地逃避社會,往往能追溯到三四歲時的性格特徵和心理活動。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3

再說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第一次見她,應該還只有兩歲多,那時她跟著爸爸來我們家做客。

她爸爸有時將她摟在懷裡,非常寵愛。

可有一天晚上,她爸爸在跟親戚玩牌,她在一旁拉著爸爸。

見爸爸不應,就開始大哭起來。

沒想到她爸爸像突然被點燃了,一邊抱起她,一邊狠狠地打她屁股。

還伴隨著怒吼。

我能看到小傢伙被嚇到了,因為她當時就停止了哭。

然後溫順地聽從爸爸安排了。

這次見她,我帶孩子們拍照。

她會站你相機鏡頭前面,希望你拍她。

你分食物,她第一時間衝過來,抓到手中。

總覺得有點不對,卻說不出這種感覺。

但是隻要對她的原生家庭瞭解一點,就會明白了。

她一直是爺爺奶奶帶著,爸爸媽媽幾乎沒有管她。

因為父母是組合家庭,上面已經有了哥哥姐姐,她原本應該是這個新家庭的核心。

可現實卻是被忽視的那個孩子。

所以她一直在找尋大家的關注,生怕自己被冷落。

一個4歲的女孩,就要努力去博得關注,會讓人覺得心疼。

因為一個成年人為了討生活不得不去博得關注,去討好人,就要學著低頭、妥協、順從。

但這不應該出現在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身上。

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當家庭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的時候,孩子就會自己去尋找。

就好像缺失了一個角,會努力去修補。

有時,耗費一生,一直在尋找。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4

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會帶著家庭的印記。

一位媽媽說要感謝老師和幼兒園。

因為孩子愛的能力是從這裡開始的。

其實我並不是很贊同,因為孩子愛的能力應是從家庭開始的。

而且孩子的人格發展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這些年,我原本以為自己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漸漸走遠。

可實際上還一直會在自己的行為上體現。

特別是跟那個影響著自己的人在一起時,就會不自覺地進入那個模式。

我小時候是跟奶奶一起長大的。

那時家裡很窮,什麼東西都要節約。

說起來奇怪,前些年,我每次吃水果都會想起奶奶。

想著她有沒有吃,她要能吃到這麼好吃的水果就好了。

回溯到童年,應該是那時候她總把東西留給我吃。

而我發現了,也想著留一些好的給她,回饋給她。

到了這幾年,我自己做了爸爸,也會不自覺的把好的留給兒子。

我明白了老人對我的心。

而如今我有足夠的能力報答她,所以那些潛意識中的匱乏感和愧疚感開始消失。

雖然我很愛她,可還是會忍不住跟她吵架。

有時那脾氣來的很古怪,跟其他人我真的不會這樣。

因為她是急脾氣,在我小時候經常跟我發脾氣。

也從來不會有管理情緒一說,所以如今也容易跟她急。

每次發了脾氣又後悔得不行。

覺得對不起,跟一個老人發脾氣。

經過一些反思,也還是能改善。

我覺得,我們有時的過度反應,實際是跟原生家庭中的那個自己在抗爭。

而非針對自己的親人。

我們會發現那些好的不好的,都刻印在了身上。

在一些特殊情境之下就被釋放了出來,跟如今的自己左右互搏。

所以我不希望自己將小小魚也置身於這樣的原生家庭之中。

雖然很愛,但情緒波動沒有管理。

傷害來得很突然。

我希望能努力給他滿滿的愛和關注,給他一個平和的自己,一個安靜成長的環境。

我們現在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將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幸福。

所以,我們有希望將過去那些不好的東西,努力改變它,不要延續下去,於我終止。

我們可以重新創造一種家庭文化,營造一種家庭氛圍。

將那些好的品格、經驗,傳承下去。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作者:魚爸

來源:養育男孩(ID:breedboy)

1

自從有了孩子,是不是有時覺得真累。

比如孩子練琴,我躺床上,不開聲音看手機,也會被老婆批評,然後自己反思。

孩子練琴我為什麼不好好陪伴?

為什麼還看手機啊,雖然沒有開聲音,也是不好的榜樣啊。

得反思、改變。

這樣一看,是不是覺得太累,做父母一定要對自己這麼苛刻嗎?

因為有了孩子,媽媽們往往會主動加強自我學習。

面對還是我行我素的爸爸,會提出很多的要求。

所以爸爸就會有更多這樣的反問,“有必要這樣嗎?”

思索再三,我的答案是:真有必要。

假如有了孩子還是不知收斂,還是去外邊玩的不歸家,不陪孩子。

回家就躺著玩手機,不陪孩子。

那為什麼要生一個孩子呢?

因為做了父母,就有了父母的責任。

改變就有必要了。

我們的一生,都要經歷兩個家庭。

一個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家,還有一個是我們成年後自己組建的家,第一個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而且只要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就能感受到。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因為在這個家庭裡,我們的行為習慣、價值觀都受其影響形成。

我從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怎麼影響著孩子的?

2

先說一下第一個小男孩。

那天,他媽媽帶著他來我們家,找我在村裡做事的叔叔辦事。

小男孩4歲左右的樣子,小小的個頭,有點消瘦。

不停地偏著頭斜眼看人。

我剛開始以為他是眼睛不舒服,但過了很久才發現他這已經成為一個習慣。

可能在我們這個陌生的環境裡,有壓力會表現地更頻繁。

小小魚一見到就喜歡,因為有一個能玩的小弟弟,所以就想去接近他。

可那個孩子一直躲在媽媽的背後,一聲不吭地瞧著這個陌生的小哥哥。

一見到這情形,小小魚也不知道怎麼做了。

就拿著玩具在旁邊玩著,應該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可那個小傢伙還是遠遠地看著,沒有過來。

我還能聽到他嘴裡說著“我們家也有!我們家也有!”

她媽媽聽到了,瞧了一眼這邊,跟他說:“對,我們家有,不要去拿哥哥的啊。”

可我看得出他很想過來玩,卻就是邁出去腳。

我叫喚他過來。

他還是猶豫著。

好不容易走過來一點,她媽媽就開始說了。“不要去搞破壞啊!我可不給你賠,要賠就把你賠給人家。”

孩子聽到後又退了兩步,回去抱著媽媽的腿。然後說:“我不跟你玩!”

我就覺得奇怪,一般孩子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和玩伴,會湊過來玩,或者看著。

但是他第一句話卻是“我們家有!”

還有他怯生生的眼神,卻還要裝著很強大的樣子。

也跟一般的孩子不同,有一種“既自卑又強勢的感覺”。

像極了他媽媽。

他們家的條件不好,他媽媽是來申請貧困戶名額的。

但是卻生了三個孩子,上面有一個男孩和女孩,最後又生了這個孩子。

親戚好意勸她:“不要生了,有兩個就好,負擔重!”

可她卻說是親戚瞧不起人,覺得她養不活一個孩子。

可事實呢?

這個孩子骨瘦如柴,跟著她四處奔波。

還有那個應激反應一樣的斜眼習慣。

其他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而他還是在家裡。

從這個孩子身上,就能看出這個家庭的問題。

而家庭會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他很難積極自信地面對這個世界。

所以他的臉上沒有孩子那樣純真的笑容,而生活在自卑的陰影之中。

母親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沒有得到善意,所以就無法產生善意。

在平常的交往中,為人處世就難免會出現封閉、刻薄的方式。

因為這樣能保護自己,也能去贏得一種心理上的勝利。

孩子也會這樣,往往很難合群。

很多人成年後表現的性格暴躁,總是對人對社會充滿懷疑和不信任,還極力地逃避社會,往往能追溯到三四歲時的性格特徵和心理活動。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3

再說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第一次見她,應該還只有兩歲多,那時她跟著爸爸來我們家做客。

她爸爸有時將她摟在懷裡,非常寵愛。

可有一天晚上,她爸爸在跟親戚玩牌,她在一旁拉著爸爸。

見爸爸不應,就開始大哭起來。

沒想到她爸爸像突然被點燃了,一邊抱起她,一邊狠狠地打她屁股。

還伴隨著怒吼。

我能看到小傢伙被嚇到了,因為她當時就停止了哭。

然後溫順地聽從爸爸安排了。

這次見她,我帶孩子們拍照。

她會站你相機鏡頭前面,希望你拍她。

你分食物,她第一時間衝過來,抓到手中。

總覺得有點不對,卻說不出這種感覺。

但是隻要對她的原生家庭瞭解一點,就會明白了。

她一直是爺爺奶奶帶著,爸爸媽媽幾乎沒有管她。

因為父母是組合家庭,上面已經有了哥哥姐姐,她原本應該是這個新家庭的核心。

可現實卻是被忽視的那個孩子。

所以她一直在找尋大家的關注,生怕自己被冷落。

一個4歲的女孩,就要努力去博得關注,會讓人覺得心疼。

因為一個成年人為了討生活不得不去博得關注,去討好人,就要學著低頭、妥協、順從。

但這不應該出現在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身上。

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當家庭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的時候,孩子就會自己去尋找。

就好像缺失了一個角,會努力去修補。

有時,耗費一生,一直在尋找。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4

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會帶著家庭的印記。

一位媽媽說要感謝老師和幼兒園。

因為孩子愛的能力是從這裡開始的。

其實我並不是很贊同,因為孩子愛的能力應是從家庭開始的。

而且孩子的人格發展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這些年,我原本以為自己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漸漸走遠。

可實際上還一直會在自己的行為上體現。

特別是跟那個影響著自己的人在一起時,就會不自覺地進入那個模式。

我小時候是跟奶奶一起長大的。

那時家裡很窮,什麼東西都要節約。

說起來奇怪,前些年,我每次吃水果都會想起奶奶。

想著她有沒有吃,她要能吃到這麼好吃的水果就好了。

回溯到童年,應該是那時候她總把東西留給我吃。

而我發現了,也想著留一些好的給她,回饋給她。

到了這幾年,我自己做了爸爸,也會不自覺的把好的留給兒子。

我明白了老人對我的心。

而如今我有足夠的能力報答她,所以那些潛意識中的匱乏感和愧疚感開始消失。

雖然我很愛她,可還是會忍不住跟她吵架。

有時那脾氣來的很古怪,跟其他人我真的不會這樣。

因為她是急脾氣,在我小時候經常跟我發脾氣。

也從來不會有管理情緒一說,所以如今也容易跟她急。

每次發了脾氣又後悔得不行。

覺得對不起,跟一個老人發脾氣。

經過一些反思,也還是能改善。

我覺得,我們有時的過度反應,實際是跟原生家庭中的那個自己在抗爭。

而非針對自己的親人。

我們會發現那些好的不好的,都刻印在了身上。

在一些特殊情境之下就被釋放了出來,跟如今的自己左右互搏。

所以我不希望自己將小小魚也置身於這樣的原生家庭之中。

雖然很愛,但情緒波動沒有管理。

傷害來得很突然。

我希望能努力給他滿滿的愛和關注,給他一個平和的自己,一個安靜成長的環境。

我們現在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將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幸福。

所以,我們有希望將過去那些不好的東西,努力改變它,不要延續下去,於我終止。

我們可以重新創造一種家庭文化,營造一種家庭氛圍。

將那些好的品格、經驗,傳承下去。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作者:魚爸

來源:養育男孩(ID:breedboy)

1

自從有了孩子,是不是有時覺得真累。

比如孩子練琴,我躺床上,不開聲音看手機,也會被老婆批評,然後自己反思。

孩子練琴我為什麼不好好陪伴?

為什麼還看手機啊,雖然沒有開聲音,也是不好的榜樣啊。

得反思、改變。

這樣一看,是不是覺得太累,做父母一定要對自己這麼苛刻嗎?

因為有了孩子,媽媽們往往會主動加強自我學習。

面對還是我行我素的爸爸,會提出很多的要求。

所以爸爸就會有更多這樣的反問,“有必要這樣嗎?”

思索再三,我的答案是:真有必要。

假如有了孩子還是不知收斂,還是去外邊玩的不歸家,不陪孩子。

回家就躺著玩手機,不陪孩子。

那為什麼要生一個孩子呢?

因為做了父母,就有了父母的責任。

改變就有必要了。

我們的一生,都要經歷兩個家庭。

一個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家,還有一個是我們成年後自己組建的家,第一個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而且只要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就能感受到。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因為在這個家庭裡,我們的行為習慣、價值觀都受其影響形成。

我從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怎麼影響著孩子的?

2

先說一下第一個小男孩。

那天,他媽媽帶著他來我們家,找我在村裡做事的叔叔辦事。

小男孩4歲左右的樣子,小小的個頭,有點消瘦。

不停地偏著頭斜眼看人。

我剛開始以為他是眼睛不舒服,但過了很久才發現他這已經成為一個習慣。

可能在我們這個陌生的環境裡,有壓力會表現地更頻繁。

小小魚一見到就喜歡,因為有一個能玩的小弟弟,所以就想去接近他。

可那個孩子一直躲在媽媽的背後,一聲不吭地瞧著這個陌生的小哥哥。

一見到這情形,小小魚也不知道怎麼做了。

就拿著玩具在旁邊玩著,應該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可那個小傢伙還是遠遠地看著,沒有過來。

我還能聽到他嘴裡說著“我們家也有!我們家也有!”

她媽媽聽到了,瞧了一眼這邊,跟他說:“對,我們家有,不要去拿哥哥的啊。”

可我看得出他很想過來玩,卻就是邁出去腳。

我叫喚他過來。

他還是猶豫著。

好不容易走過來一點,她媽媽就開始說了。“不要去搞破壞啊!我可不給你賠,要賠就把你賠給人家。”

孩子聽到後又退了兩步,回去抱著媽媽的腿。然後說:“我不跟你玩!”

我就覺得奇怪,一般孩子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和玩伴,會湊過來玩,或者看著。

但是他第一句話卻是“我們家有!”

還有他怯生生的眼神,卻還要裝著很強大的樣子。

也跟一般的孩子不同,有一種“既自卑又強勢的感覺”。

像極了他媽媽。

他們家的條件不好,他媽媽是來申請貧困戶名額的。

但是卻生了三個孩子,上面有一個男孩和女孩,最後又生了這個孩子。

親戚好意勸她:“不要生了,有兩個就好,負擔重!”

可她卻說是親戚瞧不起人,覺得她養不活一個孩子。

可事實呢?

這個孩子骨瘦如柴,跟著她四處奔波。

還有那個應激反應一樣的斜眼習慣。

其他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而他還是在家裡。

從這個孩子身上,就能看出這個家庭的問題。

而家庭會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他很難積極自信地面對這個世界。

所以他的臉上沒有孩子那樣純真的笑容,而生活在自卑的陰影之中。

母親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沒有得到善意,所以就無法產生善意。

在平常的交往中,為人處世就難免會出現封閉、刻薄的方式。

因為這樣能保護自己,也能去贏得一種心理上的勝利。

孩子也會這樣,往往很難合群。

很多人成年後表現的性格暴躁,總是對人對社會充滿懷疑和不信任,還極力地逃避社會,往往能追溯到三四歲時的性格特徵和心理活動。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3

再說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第一次見她,應該還只有兩歲多,那時她跟著爸爸來我們家做客。

她爸爸有時將她摟在懷裡,非常寵愛。

可有一天晚上,她爸爸在跟親戚玩牌,她在一旁拉著爸爸。

見爸爸不應,就開始大哭起來。

沒想到她爸爸像突然被點燃了,一邊抱起她,一邊狠狠地打她屁股。

還伴隨著怒吼。

我能看到小傢伙被嚇到了,因為她當時就停止了哭。

然後溫順地聽從爸爸安排了。

這次見她,我帶孩子們拍照。

她會站你相機鏡頭前面,希望你拍她。

你分食物,她第一時間衝過來,抓到手中。

總覺得有點不對,卻說不出這種感覺。

但是隻要對她的原生家庭瞭解一點,就會明白了。

她一直是爺爺奶奶帶著,爸爸媽媽幾乎沒有管她。

因為父母是組合家庭,上面已經有了哥哥姐姐,她原本應該是這個新家庭的核心。

可現實卻是被忽視的那個孩子。

所以她一直在找尋大家的關注,生怕自己被冷落。

一個4歲的女孩,就要努力去博得關注,會讓人覺得心疼。

因為一個成年人為了討生活不得不去博得關注,去討好人,就要學著低頭、妥協、順從。

但這不應該出現在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身上。

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當家庭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的時候,孩子就會自己去尋找。

就好像缺失了一個角,會努力去修補。

有時,耗費一生,一直在尋找。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4

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會帶著家庭的印記。

一位媽媽說要感謝老師和幼兒園。

因為孩子愛的能力是從這裡開始的。

其實我並不是很贊同,因為孩子愛的能力應是從家庭開始的。

而且孩子的人格發展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這些年,我原本以為自己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漸漸走遠。

可實際上還一直會在自己的行為上體現。

特別是跟那個影響著自己的人在一起時,就會不自覺地進入那個模式。

我小時候是跟奶奶一起長大的。

那時家裡很窮,什麼東西都要節約。

說起來奇怪,前些年,我每次吃水果都會想起奶奶。

想著她有沒有吃,她要能吃到這麼好吃的水果就好了。

回溯到童年,應該是那時候她總把東西留給我吃。

而我發現了,也想著留一些好的給她,回饋給她。

到了這幾年,我自己做了爸爸,也會不自覺的把好的留給兒子。

我明白了老人對我的心。

而如今我有足夠的能力報答她,所以那些潛意識中的匱乏感和愧疚感開始消失。

雖然我很愛她,可還是會忍不住跟她吵架。

有時那脾氣來的很古怪,跟其他人我真的不會這樣。

因為她是急脾氣,在我小時候經常跟我發脾氣。

也從來不會有管理情緒一說,所以如今也容易跟她急。

每次發了脾氣又後悔得不行。

覺得對不起,跟一個老人發脾氣。

經過一些反思,也還是能改善。

我覺得,我們有時的過度反應,實際是跟原生家庭中的那個自己在抗爭。

而非針對自己的親人。

我們會發現那些好的不好的,都刻印在了身上。

在一些特殊情境之下就被釋放了出來,跟如今的自己左右互搏。

所以我不希望自己將小小魚也置身於這樣的原生家庭之中。

雖然很愛,但情緒波動沒有管理。

傷害來得很突然。

我希望能努力給他滿滿的愛和關注,給他一個平和的自己,一個安靜成長的環境。

我們現在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將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幸福。

所以,我們有希望將過去那些不好的東西,努力改變它,不要延續下去,於我終止。

我們可以重新創造一種家庭文化,營造一種家庭氛圍。

將那些好的品格、經驗,傳承下去。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作者:魚爸

來源:養育男孩(ID:breedboy)

1

自從有了孩子,是不是有時覺得真累。

比如孩子練琴,我躺床上,不開聲音看手機,也會被老婆批評,然後自己反思。

孩子練琴我為什麼不好好陪伴?

為什麼還看手機啊,雖然沒有開聲音,也是不好的榜樣啊。

得反思、改變。

這樣一看,是不是覺得太累,做父母一定要對自己這麼苛刻嗎?

因為有了孩子,媽媽們往往會主動加強自我學習。

面對還是我行我素的爸爸,會提出很多的要求。

所以爸爸就會有更多這樣的反問,“有必要這樣嗎?”

思索再三,我的答案是:真有必要。

假如有了孩子還是不知收斂,還是去外邊玩的不歸家,不陪孩子。

回家就躺著玩手機,不陪孩子。

那為什麼要生一個孩子呢?

因為做了父母,就有了父母的責任。

改變就有必要了。

我們的一生,都要經歷兩個家庭。

一個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家,還有一個是我們成年後自己組建的家,第一個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而且只要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就能感受到。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因為在這個家庭裡,我們的行為習慣、價值觀都受其影響形成。

我從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怎麼影響著孩子的?

2

先說一下第一個小男孩。

那天,他媽媽帶著他來我們家,找我在村裡做事的叔叔辦事。

小男孩4歲左右的樣子,小小的個頭,有點消瘦。

不停地偏著頭斜眼看人。

我剛開始以為他是眼睛不舒服,但過了很久才發現他這已經成為一個習慣。

可能在我們這個陌生的環境裡,有壓力會表現地更頻繁。

小小魚一見到就喜歡,因為有一個能玩的小弟弟,所以就想去接近他。

可那個孩子一直躲在媽媽的背後,一聲不吭地瞧著這個陌生的小哥哥。

一見到這情形,小小魚也不知道怎麼做了。

就拿著玩具在旁邊玩著,應該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可那個小傢伙還是遠遠地看著,沒有過來。

我還能聽到他嘴裡說著“我們家也有!我們家也有!”

她媽媽聽到了,瞧了一眼這邊,跟他說:“對,我們家有,不要去拿哥哥的啊。”

可我看得出他很想過來玩,卻就是邁出去腳。

我叫喚他過來。

他還是猶豫著。

好不容易走過來一點,她媽媽就開始說了。“不要去搞破壞啊!我可不給你賠,要賠就把你賠給人家。”

孩子聽到後又退了兩步,回去抱著媽媽的腿。然後說:“我不跟你玩!”

我就覺得奇怪,一般孩子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和玩伴,會湊過來玩,或者看著。

但是他第一句話卻是“我們家有!”

還有他怯生生的眼神,卻還要裝著很強大的樣子。

也跟一般的孩子不同,有一種“既自卑又強勢的感覺”。

像極了他媽媽。

他們家的條件不好,他媽媽是來申請貧困戶名額的。

但是卻生了三個孩子,上面有一個男孩和女孩,最後又生了這個孩子。

親戚好意勸她:“不要生了,有兩個就好,負擔重!”

可她卻說是親戚瞧不起人,覺得她養不活一個孩子。

可事實呢?

這個孩子骨瘦如柴,跟著她四處奔波。

還有那個應激反應一樣的斜眼習慣。

其他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而他還是在家裡。

從這個孩子身上,就能看出這個家庭的問題。

而家庭會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他很難積極自信地面對這個世界。

所以他的臉上沒有孩子那樣純真的笑容,而生活在自卑的陰影之中。

母親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沒有得到善意,所以就無法產生善意。

在平常的交往中,為人處世就難免會出現封閉、刻薄的方式。

因為這樣能保護自己,也能去贏得一種心理上的勝利。

孩子也會這樣,往往很難合群。

很多人成年後表現的性格暴躁,總是對人對社會充滿懷疑和不信任,還極力地逃避社會,往往能追溯到三四歲時的性格特徵和心理活動。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3

再說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第一次見她,應該還只有兩歲多,那時她跟著爸爸來我們家做客。

她爸爸有時將她摟在懷裡,非常寵愛。

可有一天晚上,她爸爸在跟親戚玩牌,她在一旁拉著爸爸。

見爸爸不應,就開始大哭起來。

沒想到她爸爸像突然被點燃了,一邊抱起她,一邊狠狠地打她屁股。

還伴隨著怒吼。

我能看到小傢伙被嚇到了,因為她當時就停止了哭。

然後溫順地聽從爸爸安排了。

這次見她,我帶孩子們拍照。

她會站你相機鏡頭前面,希望你拍她。

你分食物,她第一時間衝過來,抓到手中。

總覺得有點不對,卻說不出這種感覺。

但是隻要對她的原生家庭瞭解一點,就會明白了。

她一直是爺爺奶奶帶著,爸爸媽媽幾乎沒有管她。

因為父母是組合家庭,上面已經有了哥哥姐姐,她原本應該是這個新家庭的核心。

可現實卻是被忽視的那個孩子。

所以她一直在找尋大家的關注,生怕自己被冷落。

一個4歲的女孩,就要努力去博得關注,會讓人覺得心疼。

因為一個成年人為了討生活不得不去博得關注,去討好人,就要學著低頭、妥協、順從。

但這不應該出現在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身上。

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當家庭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的時候,孩子就會自己去尋找。

就好像缺失了一個角,會努力去修補。

有時,耗費一生,一直在尋找。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4

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會帶著家庭的印記。

一位媽媽說要感謝老師和幼兒園。

因為孩子愛的能力是從這裡開始的。

其實我並不是很贊同,因為孩子愛的能力應是從家庭開始的。

而且孩子的人格發展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這些年,我原本以為自己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漸漸走遠。

可實際上還一直會在自己的行為上體現。

特別是跟那個影響著自己的人在一起時,就會不自覺地進入那個模式。

我小時候是跟奶奶一起長大的。

那時家裡很窮,什麼東西都要節約。

說起來奇怪,前些年,我每次吃水果都會想起奶奶。

想著她有沒有吃,她要能吃到這麼好吃的水果就好了。

回溯到童年,應該是那時候她總把東西留給我吃。

而我發現了,也想著留一些好的給她,回饋給她。

到了這幾年,我自己做了爸爸,也會不自覺的把好的留給兒子。

我明白了老人對我的心。

而如今我有足夠的能力報答她,所以那些潛意識中的匱乏感和愧疚感開始消失。

雖然我很愛她,可還是會忍不住跟她吵架。

有時那脾氣來的很古怪,跟其他人我真的不會這樣。

因為她是急脾氣,在我小時候經常跟我發脾氣。

也從來不會有管理情緒一說,所以如今也容易跟她急。

每次發了脾氣又後悔得不行。

覺得對不起,跟一個老人發脾氣。

經過一些反思,也還是能改善。

我覺得,我們有時的過度反應,實際是跟原生家庭中的那個自己在抗爭。

而非針對自己的親人。

我們會發現那些好的不好的,都刻印在了身上。

在一些特殊情境之下就被釋放了出來,跟如今的自己左右互搏。

所以我不希望自己將小小魚也置身於這樣的原生家庭之中。

雖然很愛,但情緒波動沒有管理。

傷害來得很突然。

我希望能努力給他滿滿的愛和關注,給他一個平和的自己,一個安靜成長的環境。

我們現在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將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幸福。

所以,我們有希望將過去那些不好的東西,努力改變它,不要延續下去,於我終止。

我們可以重新創造一種家庭文化,營造一種家庭氛圍。

將那些好的品格、經驗,傳承下去。

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