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

文/夏小憂

“孩子還是自己帶好,我真後悔把孩子留在老家”

前幾天,有個久未聯繫的朋友突然給我發了這樣一條信息,其實不用問也能猜出個大概來,要麼是常年不在身邊,孩子跟自己不夠親;要麼是跟老人一起長大,孩子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要麼二者兼備。

出於禮貌,我還是問了一句:“怎麼啦?”結果還真跟我猜的差不多。

朋友說,懷孕的時候,婆婆承諾:“你們只管生,以後孩子我來帶,不用你們操心,你們儘管上你們的班,過你們的二人世界。”孩子生下來後,婆婆確實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伺候完月子,就把孩子帶回了老家,沒要朋友操心過一天。

雖然一開始她很猶豫,捨不得把孩子送回鄉下,但婆婆說她在老家呆慣了,在城市裡語言不通、也不自在;加上身邊的人都勸她,“婆婆積極攬過帶娃的責任,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反正孩子還小,啥也不記得,誰帶都一樣,等上學了再接回身邊,到時候還不是你這個親媽最好,你可別犯傻,不讓婆婆帶回去,難道要自己辭職?”

也許是害怕辭職帶娃影響工作前景,也許是考慮到婆婆的為難之處,反正最後朋友同意了把孩子帶回老家的提議,做起了一個瀟灑的甩手黨媽媽。

之後這幾年,他們兩口子該工作工作,該旅行旅行,看電影擼串都是家常便飯,朋友圈發的永遠都是好吃的、好玩的,真的羨慕死身邊一大片被孩子捆住手腳的老母親了。甚至有朋友化身檸檬精開玩笑說:“要是我也有個這麼給力的婆婆,別說生二胎了,生三胎我也願意啊!”

說實話,當初我也很羨慕她,尤其是生完孩子頭一年,無論是上廁所、洗澡、還是做飯,都像打仗一樣,那叫一個狼狽,別說看電影擼串了,那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好好上個廁所、安心洗個澡、不慌不忙吃頓飯.......

哄娃的間隙,翻開朋友圈,看到別人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再看看自己狼狽不堪的模樣......說不羨慕那絕對是騙人的。

"

文/夏小憂

“孩子還是自己帶好,我真後悔把孩子留在老家”

前幾天,有個久未聯繫的朋友突然給我發了這樣一條信息,其實不用問也能猜出個大概來,要麼是常年不在身邊,孩子跟自己不夠親;要麼是跟老人一起長大,孩子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要麼二者兼備。

出於禮貌,我還是問了一句:“怎麼啦?”結果還真跟我猜的差不多。

朋友說,懷孕的時候,婆婆承諾:“你們只管生,以後孩子我來帶,不用你們操心,你們儘管上你們的班,過你們的二人世界。”孩子生下來後,婆婆確實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伺候完月子,就把孩子帶回了老家,沒要朋友操心過一天。

雖然一開始她很猶豫,捨不得把孩子送回鄉下,但婆婆說她在老家呆慣了,在城市裡語言不通、也不自在;加上身邊的人都勸她,“婆婆積極攬過帶娃的責任,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反正孩子還小,啥也不記得,誰帶都一樣,等上學了再接回身邊,到時候還不是你這個親媽最好,你可別犯傻,不讓婆婆帶回去,難道要自己辭職?”

也許是害怕辭職帶娃影響工作前景,也許是考慮到婆婆的為難之處,反正最後朋友同意了把孩子帶回老家的提議,做起了一個瀟灑的甩手黨媽媽。

之後這幾年,他們兩口子該工作工作,該旅行旅行,看電影擼串都是家常便飯,朋友圈發的永遠都是好吃的、好玩的,真的羨慕死身邊一大片被孩子捆住手腳的老母親了。甚至有朋友化身檸檬精開玩笑說:“要是我也有個這麼給力的婆婆,別說生二胎了,生三胎我也願意啊!”

說實話,當初我也很羨慕她,尤其是生完孩子頭一年,無論是上廁所、洗澡、還是做飯,都像打仗一樣,那叫一個狼狽,別說看電影擼串了,那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好好上個廁所、安心洗個澡、不慌不忙吃頓飯.......

哄娃的間隙,翻開朋友圈,看到別人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再看看自己狼狽不堪的模樣......說不羨慕那絕對是騙人的。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1 常見的一種爭執假象

不過幾年時間,怎麼當初被眾人羨慕的人反而唉聲嘆氣了起來呢?

原來朋友去年把孩子接回了身邊,到了入學年齡,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接回來後,孩子整天嚷嚷著要回去找奶奶,急了還打人、罵人、咬人、摔東西......今年上了半年早教班,在託班也頻頻被老師告知:不合群、老是動手欺負其他小朋友,還喜歡罵人,小朋友們都不太喜歡跟他玩。普通話發音也不標準,咬字不清晰。

這可把朋友急壞了,所以萬般懊惱,一個勁責怪自己不該把孩子丟在老家,說怪不得聽人說媽媽帶大的孩子跟老人帶大的孩子不一樣呢,果然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

媽媽帶大的孩子真的就比老人帶大的好嗎?其實這話我也沒有少聽,但說真的,我見過被媽媽帶大卻很糟糕的孩子,也同樣見過被老人帶得很棒的小孩,當然,我承認,從概率上來說,媽媽們養娃普遍更科學,而老人們更依賴傳統經驗,也更容易忽略孩子的習慣養成。

所謂“媽媽帶大的孩子更好”的說法卻是不嚴謹的,武斷說出這句話,不但會給準媽媽們製造“必須自己帶孩子”的焦慮,還會寒了辛辛苦苦幫忙帶孩子的老人的心。

我一直都覺得,能不能把孩子帶好,重點不是媽媽帶,還是其他人帶,而是這個帶孩子的人怎麼帶,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一個只管孩子吃飽喝足、自己得空就玩手機的媽媽,教出來的孩子,不會比一個願意花時間學習育兒知識的奶奶帶出來的孩子強,很高興,最近在一本心理學書籍裡找到了這個觀點的理論支撐。

"

文/夏小憂

“孩子還是自己帶好,我真後悔把孩子留在老家”

前幾天,有個久未聯繫的朋友突然給我發了這樣一條信息,其實不用問也能猜出個大概來,要麼是常年不在身邊,孩子跟自己不夠親;要麼是跟老人一起長大,孩子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要麼二者兼備。

出於禮貌,我還是問了一句:“怎麼啦?”結果還真跟我猜的差不多。

朋友說,懷孕的時候,婆婆承諾:“你們只管生,以後孩子我來帶,不用你們操心,你們儘管上你們的班,過你們的二人世界。”孩子生下來後,婆婆確實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伺候完月子,就把孩子帶回了老家,沒要朋友操心過一天。

雖然一開始她很猶豫,捨不得把孩子送回鄉下,但婆婆說她在老家呆慣了,在城市裡語言不通、也不自在;加上身邊的人都勸她,“婆婆積極攬過帶娃的責任,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反正孩子還小,啥也不記得,誰帶都一樣,等上學了再接回身邊,到時候還不是你這個親媽最好,你可別犯傻,不讓婆婆帶回去,難道要自己辭職?”

也許是害怕辭職帶娃影響工作前景,也許是考慮到婆婆的為難之處,反正最後朋友同意了把孩子帶回老家的提議,做起了一個瀟灑的甩手黨媽媽。

之後這幾年,他們兩口子該工作工作,該旅行旅行,看電影擼串都是家常便飯,朋友圈發的永遠都是好吃的、好玩的,真的羨慕死身邊一大片被孩子捆住手腳的老母親了。甚至有朋友化身檸檬精開玩笑說:“要是我也有個這麼給力的婆婆,別說生二胎了,生三胎我也願意啊!”

說實話,當初我也很羨慕她,尤其是生完孩子頭一年,無論是上廁所、洗澡、還是做飯,都像打仗一樣,那叫一個狼狽,別說看電影擼串了,那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好好上個廁所、安心洗個澡、不慌不忙吃頓飯.......

哄娃的間隙,翻開朋友圈,看到別人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再看看自己狼狽不堪的模樣......說不羨慕那絕對是騙人的。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1 常見的一種爭執假象

不過幾年時間,怎麼當初被眾人羨慕的人反而唉聲嘆氣了起來呢?

原來朋友去年把孩子接回了身邊,到了入學年齡,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接回來後,孩子整天嚷嚷著要回去找奶奶,急了還打人、罵人、咬人、摔東西......今年上了半年早教班,在託班也頻頻被老師告知:不合群、老是動手欺負其他小朋友,還喜歡罵人,小朋友們都不太喜歡跟他玩。普通話發音也不標準,咬字不清晰。

這可把朋友急壞了,所以萬般懊惱,一個勁責怪自己不該把孩子丟在老家,說怪不得聽人說媽媽帶大的孩子跟老人帶大的孩子不一樣呢,果然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

媽媽帶大的孩子真的就比老人帶大的好嗎?其實這話我也沒有少聽,但說真的,我見過被媽媽帶大卻很糟糕的孩子,也同樣見過被老人帶得很棒的小孩,當然,我承認,從概率上來說,媽媽們養娃普遍更科學,而老人們更依賴傳統經驗,也更容易忽略孩子的習慣養成。

所謂“媽媽帶大的孩子更好”的說法卻是不嚴謹的,武斷說出這句話,不但會給準媽媽們製造“必須自己帶孩子”的焦慮,還會寒了辛辛苦苦幫忙帶孩子的老人的心。

我一直都覺得,能不能把孩子帶好,重點不是媽媽帶,還是其他人帶,而是這個帶孩子的人怎麼帶,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一個只管孩子吃飽喝足、自己得空就玩手機的媽媽,教出來的孩子,不會比一個願意花時間學習育兒知識的奶奶帶出來的孩子強,很高興,最近在一本心理學書籍裡找到了這個觀點的理論支撐。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2 誰更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書通過追尋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邁克爾·傑克遜、伍迪·艾倫、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長軌跡,深入解析了一個人人生前6年的巨大影響,以及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是非觀、關係模式和自我界限,通過對童年經歷的抽絲剝繭,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問題,並重新塑造我們在家庭中的劇本,改寫我們的人生。

本書作者是被英國《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的奧利弗·詹姆斯,他本身既是一名兒童心理醫生、主持人、記者,同時也是關係精神分析學家,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心理方面的研究,本書著重拆解了人生中最初6年對人生的影響,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人因何變得嚴厲或和善、冷淡或黏人、病態或健康。

其中最想讓我拎出來說一說的,就是關於誰來帶孩子、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這一部分。作者指出,從出生到3歲,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形成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如果一個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沒有固定的照顧者,得到的針對性關愛比較少,孩子的身體發育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拿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和在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作比較,會發現孩子每在孤兒院生活3個月,發育就會比正常家庭的同齡孩子遲緩1個月,缺少關愛會導致孩子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減少。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人提出,母親出去工作,把孩子交給其他照顧者來照顧,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不利於依戀模式的正常建立。其實這個說法,跟我們如今常聽的“媽媽照顧的孩子要比老人照顧的孩子好”非常相似。

針對這一說法,在本書中,作者給予了否定,作者指出,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如何把替代工作組織好,使孩子不會產生不安全感。當母親重返工作崗位,如何選擇一種對孩子有利的替代照顧才是問題的根本。

"

文/夏小憂

“孩子還是自己帶好,我真後悔把孩子留在老家”

前幾天,有個久未聯繫的朋友突然給我發了這樣一條信息,其實不用問也能猜出個大概來,要麼是常年不在身邊,孩子跟自己不夠親;要麼是跟老人一起長大,孩子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要麼二者兼備。

出於禮貌,我還是問了一句:“怎麼啦?”結果還真跟我猜的差不多。

朋友說,懷孕的時候,婆婆承諾:“你們只管生,以後孩子我來帶,不用你們操心,你們儘管上你們的班,過你們的二人世界。”孩子生下來後,婆婆確實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伺候完月子,就把孩子帶回了老家,沒要朋友操心過一天。

雖然一開始她很猶豫,捨不得把孩子送回鄉下,但婆婆說她在老家呆慣了,在城市裡語言不通、也不自在;加上身邊的人都勸她,“婆婆積極攬過帶娃的責任,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反正孩子還小,啥也不記得,誰帶都一樣,等上學了再接回身邊,到時候還不是你這個親媽最好,你可別犯傻,不讓婆婆帶回去,難道要自己辭職?”

也許是害怕辭職帶娃影響工作前景,也許是考慮到婆婆的為難之處,反正最後朋友同意了把孩子帶回老家的提議,做起了一個瀟灑的甩手黨媽媽。

之後這幾年,他們兩口子該工作工作,該旅行旅行,看電影擼串都是家常便飯,朋友圈發的永遠都是好吃的、好玩的,真的羨慕死身邊一大片被孩子捆住手腳的老母親了。甚至有朋友化身檸檬精開玩笑說:“要是我也有個這麼給力的婆婆,別說生二胎了,生三胎我也願意啊!”

說實話,當初我也很羨慕她,尤其是生完孩子頭一年,無論是上廁所、洗澡、還是做飯,都像打仗一樣,那叫一個狼狽,別說看電影擼串了,那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好好上個廁所、安心洗個澡、不慌不忙吃頓飯.......

哄娃的間隙,翻開朋友圈,看到別人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再看看自己狼狽不堪的模樣......說不羨慕那絕對是騙人的。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1 常見的一種爭執假象

不過幾年時間,怎麼當初被眾人羨慕的人反而唉聲嘆氣了起來呢?

原來朋友去年把孩子接回了身邊,到了入學年齡,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接回來後,孩子整天嚷嚷著要回去找奶奶,急了還打人、罵人、咬人、摔東西......今年上了半年早教班,在託班也頻頻被老師告知:不合群、老是動手欺負其他小朋友,還喜歡罵人,小朋友們都不太喜歡跟他玩。普通話發音也不標準,咬字不清晰。

這可把朋友急壞了,所以萬般懊惱,一個勁責怪自己不該把孩子丟在老家,說怪不得聽人說媽媽帶大的孩子跟老人帶大的孩子不一樣呢,果然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

媽媽帶大的孩子真的就比老人帶大的好嗎?其實這話我也沒有少聽,但說真的,我見過被媽媽帶大卻很糟糕的孩子,也同樣見過被老人帶得很棒的小孩,當然,我承認,從概率上來說,媽媽們養娃普遍更科學,而老人們更依賴傳統經驗,也更容易忽略孩子的習慣養成。

所謂“媽媽帶大的孩子更好”的說法卻是不嚴謹的,武斷說出這句話,不但會給準媽媽們製造“必須自己帶孩子”的焦慮,還會寒了辛辛苦苦幫忙帶孩子的老人的心。

我一直都覺得,能不能把孩子帶好,重點不是媽媽帶,還是其他人帶,而是這個帶孩子的人怎麼帶,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一個只管孩子吃飽喝足、自己得空就玩手機的媽媽,教出來的孩子,不會比一個願意花時間學習育兒知識的奶奶帶出來的孩子強,很高興,最近在一本心理學書籍裡找到了這個觀點的理論支撐。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2 誰更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書通過追尋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邁克爾·傑克遜、伍迪·艾倫、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長軌跡,深入解析了一個人人生前6年的巨大影響,以及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是非觀、關係模式和自我界限,通過對童年經歷的抽絲剝繭,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問題,並重新塑造我們在家庭中的劇本,改寫我們的人生。

本書作者是被英國《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的奧利弗·詹姆斯,他本身既是一名兒童心理醫生、主持人、記者,同時也是關係精神分析學家,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心理方面的研究,本書著重拆解了人生中最初6年對人生的影響,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人因何變得嚴厲或和善、冷淡或黏人、病態或健康。

其中最想讓我拎出來說一說的,就是關於誰來帶孩子、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這一部分。作者指出,從出生到3歲,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形成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如果一個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沒有固定的照顧者,得到的針對性關愛比較少,孩子的身體發育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拿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和在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作比較,會發現孩子每在孤兒院生活3個月,發育就會比正常家庭的同齡孩子遲緩1個月,缺少關愛會導致孩子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減少。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人提出,母親出去工作,把孩子交給其他照顧者來照顧,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不利於依戀模式的正常建立。其實這個說法,跟我們如今常聽的“媽媽照顧的孩子要比老人照顧的孩子好”非常相似。

針對這一說法,在本書中,作者給予了否定,作者指出,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如何把替代工作組織好,使孩子不會產生不安全感。當母親重返工作崗位,如何選擇一種對孩子有利的替代照顧才是問題的根本。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3 帶娃首選未必是親媽

另外,作者還提出了一個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在某些情況下,小孩子不由親媽照顧,或許反而有潛在的好處。這是什麼意思?

作者特地拿伊麗莎白女王和她的兒子查爾斯王子舉例說明:

伊麗莎白從小由保姆安拉照顧長大,安拉認為,她的任務就是壓制和疏導孩子的任性和本能,如果嬰幼兒哭鬧,一定不要縱容,如果嬰幼兒餓了,大人要強迫她適應大人安排的規律進食時間,而不是餓了就進食......壓抑情緒是她童年的常態,基於這樣的成長經歷,伊麗莎白有很嚴重的強迫症,所以即便讓她全權照顧自己的孩子,她可能也不會是個非常敏感的母親,不能夠迅速捕捉並滿足孩子的需求。

一個不敏感的照顧者對孩子而言,其實是極具災難性的、是帶有侵擾性的,這種照顧者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決定嬰幼兒什麼時候需要進食或睡眠,什麼時候需要愛撫,而不是根據嬰幼兒發出的信號,做出相應的反應。因此,嬰兒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滿足,他們因此會沒有安全感,只能哭、鬧,長大成人後也更容易形成問題型人格。

她的孩子查爾斯王子同樣由保姆帶大,只是照顧他的保姆都很有愛心和敏感性,海倫·萊特博迪從30多歲開始照顧查爾斯,她熱情,且富有愛心,一直照顧到查爾斯3歲之後才離開,並且,接替她工作的保姆瑪貝爾·安德森幾年內一直擔任她的助手,跟查爾斯很熟,並且同樣具有愛心和敏感性,這些因素導致了,查爾斯的性格和母親截然不同。

作者站在心理學角度指出,如果查爾斯由母親伊麗莎白撫養長大(女王是不可能親子育兒的,只是一種心理假設),或許反而不利於查爾斯的健康成長。

足以見得,如果缺乏母親陪伴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個潛在原因,那麼一個充滿關愛的、持續的替代者不僅能夠把孩子照顧好,有時候甚至比親媽對孩子更好。

"

文/夏小憂

“孩子還是自己帶好,我真後悔把孩子留在老家”

前幾天,有個久未聯繫的朋友突然給我發了這樣一條信息,其實不用問也能猜出個大概來,要麼是常年不在身邊,孩子跟自己不夠親;要麼是跟老人一起長大,孩子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要麼二者兼備。

出於禮貌,我還是問了一句:“怎麼啦?”結果還真跟我猜的差不多。

朋友說,懷孕的時候,婆婆承諾:“你們只管生,以後孩子我來帶,不用你們操心,你們儘管上你們的班,過你們的二人世界。”孩子生下來後,婆婆確實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伺候完月子,就把孩子帶回了老家,沒要朋友操心過一天。

雖然一開始她很猶豫,捨不得把孩子送回鄉下,但婆婆說她在老家呆慣了,在城市裡語言不通、也不自在;加上身邊的人都勸她,“婆婆積極攬過帶娃的責任,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反正孩子還小,啥也不記得,誰帶都一樣,等上學了再接回身邊,到時候還不是你這個親媽最好,你可別犯傻,不讓婆婆帶回去,難道要自己辭職?”

也許是害怕辭職帶娃影響工作前景,也許是考慮到婆婆的為難之處,反正最後朋友同意了把孩子帶回老家的提議,做起了一個瀟灑的甩手黨媽媽。

之後這幾年,他們兩口子該工作工作,該旅行旅行,看電影擼串都是家常便飯,朋友圈發的永遠都是好吃的、好玩的,真的羨慕死身邊一大片被孩子捆住手腳的老母親了。甚至有朋友化身檸檬精開玩笑說:“要是我也有個這麼給力的婆婆,別說生二胎了,生三胎我也願意啊!”

說實話,當初我也很羨慕她,尤其是生完孩子頭一年,無論是上廁所、洗澡、還是做飯,都像打仗一樣,那叫一個狼狽,別說看電影擼串了,那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好好上個廁所、安心洗個澡、不慌不忙吃頓飯.......

哄娃的間隙,翻開朋友圈,看到別人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再看看自己狼狽不堪的模樣......說不羨慕那絕對是騙人的。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1 常見的一種爭執假象

不過幾年時間,怎麼當初被眾人羨慕的人反而唉聲嘆氣了起來呢?

原來朋友去年把孩子接回了身邊,到了入學年齡,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接回來後,孩子整天嚷嚷著要回去找奶奶,急了還打人、罵人、咬人、摔東西......今年上了半年早教班,在託班也頻頻被老師告知:不合群、老是動手欺負其他小朋友,還喜歡罵人,小朋友們都不太喜歡跟他玩。普通話發音也不標準,咬字不清晰。

這可把朋友急壞了,所以萬般懊惱,一個勁責怪自己不該把孩子丟在老家,說怪不得聽人說媽媽帶大的孩子跟老人帶大的孩子不一樣呢,果然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

媽媽帶大的孩子真的就比老人帶大的好嗎?其實這話我也沒有少聽,但說真的,我見過被媽媽帶大卻很糟糕的孩子,也同樣見過被老人帶得很棒的小孩,當然,我承認,從概率上來說,媽媽們養娃普遍更科學,而老人們更依賴傳統經驗,也更容易忽略孩子的習慣養成。

所謂“媽媽帶大的孩子更好”的說法卻是不嚴謹的,武斷說出這句話,不但會給準媽媽們製造“必須自己帶孩子”的焦慮,還會寒了辛辛苦苦幫忙帶孩子的老人的心。

我一直都覺得,能不能把孩子帶好,重點不是媽媽帶,還是其他人帶,而是這個帶孩子的人怎麼帶,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一個只管孩子吃飽喝足、自己得空就玩手機的媽媽,教出來的孩子,不會比一個願意花時間學習育兒知識的奶奶帶出來的孩子強,很高興,最近在一本心理學書籍裡找到了這個觀點的理論支撐。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2 誰更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書通過追尋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邁克爾·傑克遜、伍迪·艾倫、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長軌跡,深入解析了一個人人生前6年的巨大影響,以及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是非觀、關係模式和自我界限,通過對童年經歷的抽絲剝繭,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問題,並重新塑造我們在家庭中的劇本,改寫我們的人生。

本書作者是被英國《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的奧利弗·詹姆斯,他本身既是一名兒童心理醫生、主持人、記者,同時也是關係精神分析學家,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心理方面的研究,本書著重拆解了人生中最初6年對人生的影響,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人因何變得嚴厲或和善、冷淡或黏人、病態或健康。

其中最想讓我拎出來說一說的,就是關於誰來帶孩子、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這一部分。作者指出,從出生到3歲,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形成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如果一個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沒有固定的照顧者,得到的針對性關愛比較少,孩子的身體發育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拿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和在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作比較,會發現孩子每在孤兒院生活3個月,發育就會比正常家庭的同齡孩子遲緩1個月,缺少關愛會導致孩子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減少。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人提出,母親出去工作,把孩子交給其他照顧者來照顧,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不利於依戀模式的正常建立。其實這個說法,跟我們如今常聽的“媽媽照顧的孩子要比老人照顧的孩子好”非常相似。

針對這一說法,在本書中,作者給予了否定,作者指出,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如何把替代工作組織好,使孩子不會產生不安全感。當母親重返工作崗位,如何選擇一種對孩子有利的替代照顧才是問題的根本。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3 帶娃首選未必是親媽

另外,作者還提出了一個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在某些情況下,小孩子不由親媽照顧,或許反而有潛在的好處。這是什麼意思?

作者特地拿伊麗莎白女王和她的兒子查爾斯王子舉例說明:

伊麗莎白從小由保姆安拉照顧長大,安拉認為,她的任務就是壓制和疏導孩子的任性和本能,如果嬰幼兒哭鬧,一定不要縱容,如果嬰幼兒餓了,大人要強迫她適應大人安排的規律進食時間,而不是餓了就進食......壓抑情緒是她童年的常態,基於這樣的成長經歷,伊麗莎白有很嚴重的強迫症,所以即便讓她全權照顧自己的孩子,她可能也不會是個非常敏感的母親,不能夠迅速捕捉並滿足孩子的需求。

一個不敏感的照顧者對孩子而言,其實是極具災難性的、是帶有侵擾性的,這種照顧者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決定嬰幼兒什麼時候需要進食或睡眠,什麼時候需要愛撫,而不是根據嬰幼兒發出的信號,做出相應的反應。因此,嬰兒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滿足,他們因此會沒有安全感,只能哭、鬧,長大成人後也更容易形成問題型人格。

她的孩子查爾斯王子同樣由保姆帶大,只是照顧他的保姆都很有愛心和敏感性,海倫·萊特博迪從30多歲開始照顧查爾斯,她熱情,且富有愛心,一直照顧到查爾斯3歲之後才離開,並且,接替她工作的保姆瑪貝爾·安德森幾年內一直擔任她的助手,跟查爾斯很熟,並且同樣具有愛心和敏感性,這些因素導致了,查爾斯的性格和母親截然不同。

作者站在心理學角度指出,如果查爾斯由母親伊麗莎白撫養長大(女王是不可能親子育兒的,只是一種心理假設),或許反而不利於查爾斯的健康成長。

足以見得,如果缺乏母親陪伴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個潛在原因,那麼一個充滿關愛的、持續的替代者不僅能夠把孩子照顧好,有時候甚至比親媽對孩子更好。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4 媽媽和伴侶要對安排滿意

除了敏感性不足外,對有些女性來說,整天待在家裡照顧嬰幼兒,是很令人抑鬱的,也許她們本身沒那麼喜歡小嬰兒,也許她們是不工作就沒安全感的工作狂......這幾年,產後媽媽抑鬱的新聞層出不窮,多少跟這些因素有關。

作者對此表示:如果媽媽喜歡去上班,並且替代照顧者足夠優秀的話,對於孩子來說,媽媽去上班可能會更好。我覺得這個觀點真的應該被更多的家庭看到,被更多的媽媽看到,養育孩子不應該綁架媽媽一個人。

最合理的辦法應該是一個家庭一起去討論孩子的養育問題,最關鍵的是,媽媽和她的伴侶是否對這種安排感到滿意。因為如果媽媽發現自己不適合這種安排時,就很容易患上抑鬱症,從而不能很好地照顧孩子。

總之,“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大的好”這種話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每個家庭都有其特殊性,媽媽帶,隔代帶,保姆帶,甚至是爸爸帶,本質上來說都是一種選擇而已,而身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結合自身情況,找到那個最能實施、也最能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選項。

"

文/夏小憂

“孩子還是自己帶好,我真後悔把孩子留在老家”

前幾天,有個久未聯繫的朋友突然給我發了這樣一條信息,其實不用問也能猜出個大概來,要麼是常年不在身邊,孩子跟自己不夠親;要麼是跟老人一起長大,孩子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要麼二者兼備。

出於禮貌,我還是問了一句:“怎麼啦?”結果還真跟我猜的差不多。

朋友說,懷孕的時候,婆婆承諾:“你們只管生,以後孩子我來帶,不用你們操心,你們儘管上你們的班,過你們的二人世界。”孩子生下來後,婆婆確實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伺候完月子,就把孩子帶回了老家,沒要朋友操心過一天。

雖然一開始她很猶豫,捨不得把孩子送回鄉下,但婆婆說她在老家呆慣了,在城市裡語言不通、也不自在;加上身邊的人都勸她,“婆婆積極攬過帶娃的責任,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反正孩子還小,啥也不記得,誰帶都一樣,等上學了再接回身邊,到時候還不是你這個親媽最好,你可別犯傻,不讓婆婆帶回去,難道要自己辭職?”

也許是害怕辭職帶娃影響工作前景,也許是考慮到婆婆的為難之處,反正最後朋友同意了把孩子帶回老家的提議,做起了一個瀟灑的甩手黨媽媽。

之後這幾年,他們兩口子該工作工作,該旅行旅行,看電影擼串都是家常便飯,朋友圈發的永遠都是好吃的、好玩的,真的羨慕死身邊一大片被孩子捆住手腳的老母親了。甚至有朋友化身檸檬精開玩笑說:“要是我也有個這麼給力的婆婆,別說生二胎了,生三胎我也願意啊!”

說實話,當初我也很羨慕她,尤其是生完孩子頭一年,無論是上廁所、洗澡、還是做飯,都像打仗一樣,那叫一個狼狽,別說看電影擼串了,那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好好上個廁所、安心洗個澡、不慌不忙吃頓飯.......

哄娃的間隙,翻開朋友圈,看到別人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再看看自己狼狽不堪的模樣......說不羨慕那絕對是騙人的。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1 常見的一種爭執假象

不過幾年時間,怎麼當初被眾人羨慕的人反而唉聲嘆氣了起來呢?

原來朋友去年把孩子接回了身邊,到了入學年齡,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接回來後,孩子整天嚷嚷著要回去找奶奶,急了還打人、罵人、咬人、摔東西......今年上了半年早教班,在託班也頻頻被老師告知:不合群、老是動手欺負其他小朋友,還喜歡罵人,小朋友們都不太喜歡跟他玩。普通話發音也不標準,咬字不清晰。

這可把朋友急壞了,所以萬般懊惱,一個勁責怪自己不該把孩子丟在老家,說怪不得聽人說媽媽帶大的孩子跟老人帶大的孩子不一樣呢,果然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

媽媽帶大的孩子真的就比老人帶大的好嗎?其實這話我也沒有少聽,但說真的,我見過被媽媽帶大卻很糟糕的孩子,也同樣見過被老人帶得很棒的小孩,當然,我承認,從概率上來說,媽媽們養娃普遍更科學,而老人們更依賴傳統經驗,也更容易忽略孩子的習慣養成。

所謂“媽媽帶大的孩子更好”的說法卻是不嚴謹的,武斷說出這句話,不但會給準媽媽們製造“必須自己帶孩子”的焦慮,還會寒了辛辛苦苦幫忙帶孩子的老人的心。

我一直都覺得,能不能把孩子帶好,重點不是媽媽帶,還是其他人帶,而是這個帶孩子的人怎麼帶,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一個只管孩子吃飽喝足、自己得空就玩手機的媽媽,教出來的孩子,不會比一個願意花時間學習育兒知識的奶奶帶出來的孩子強,很高興,最近在一本心理學書籍裡找到了這個觀點的理論支撐。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2 誰更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書通過追尋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邁克爾·傑克遜、伍迪·艾倫、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長軌跡,深入解析了一個人人生前6年的巨大影響,以及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是非觀、關係模式和自我界限,通過對童年經歷的抽絲剝繭,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問題,並重新塑造我們在家庭中的劇本,改寫我們的人生。

本書作者是被英國《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的奧利弗·詹姆斯,他本身既是一名兒童心理醫生、主持人、記者,同時也是關係精神分析學家,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心理方面的研究,本書著重拆解了人生中最初6年對人生的影響,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人因何變得嚴厲或和善、冷淡或黏人、病態或健康。

其中最想讓我拎出來說一說的,就是關於誰來帶孩子、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這一部分。作者指出,從出生到3歲,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形成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如果一個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沒有固定的照顧者,得到的針對性關愛比較少,孩子的身體發育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拿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和在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作比較,會發現孩子每在孤兒院生活3個月,發育就會比正常家庭的同齡孩子遲緩1個月,缺少關愛會導致孩子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減少。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人提出,母親出去工作,把孩子交給其他照顧者來照顧,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不利於依戀模式的正常建立。其實這個說法,跟我們如今常聽的“媽媽照顧的孩子要比老人照顧的孩子好”非常相似。

針對這一說法,在本書中,作者給予了否定,作者指出,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如何把替代工作組織好,使孩子不會產生不安全感。當母親重返工作崗位,如何選擇一種對孩子有利的替代照顧才是問題的根本。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3 帶娃首選未必是親媽

另外,作者還提出了一個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在某些情況下,小孩子不由親媽照顧,或許反而有潛在的好處。這是什麼意思?

作者特地拿伊麗莎白女王和她的兒子查爾斯王子舉例說明:

伊麗莎白從小由保姆安拉照顧長大,安拉認為,她的任務就是壓制和疏導孩子的任性和本能,如果嬰幼兒哭鬧,一定不要縱容,如果嬰幼兒餓了,大人要強迫她適應大人安排的規律進食時間,而不是餓了就進食......壓抑情緒是她童年的常態,基於這樣的成長經歷,伊麗莎白有很嚴重的強迫症,所以即便讓她全權照顧自己的孩子,她可能也不會是個非常敏感的母親,不能夠迅速捕捉並滿足孩子的需求。

一個不敏感的照顧者對孩子而言,其實是極具災難性的、是帶有侵擾性的,這種照顧者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決定嬰幼兒什麼時候需要進食或睡眠,什麼時候需要愛撫,而不是根據嬰幼兒發出的信號,做出相應的反應。因此,嬰兒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滿足,他們因此會沒有安全感,只能哭、鬧,長大成人後也更容易形成問題型人格。

她的孩子查爾斯王子同樣由保姆帶大,只是照顧他的保姆都很有愛心和敏感性,海倫·萊特博迪從30多歲開始照顧查爾斯,她熱情,且富有愛心,一直照顧到查爾斯3歲之後才離開,並且,接替她工作的保姆瑪貝爾·安德森幾年內一直擔任她的助手,跟查爾斯很熟,並且同樣具有愛心和敏感性,這些因素導致了,查爾斯的性格和母親截然不同。

作者站在心理學角度指出,如果查爾斯由母親伊麗莎白撫養長大(女王是不可能親子育兒的,只是一種心理假設),或許反而不利於查爾斯的健康成長。

足以見得,如果缺乏母親陪伴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個潛在原因,那麼一個充滿關愛的、持續的替代者不僅能夠把孩子照顧好,有時候甚至比親媽對孩子更好。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04 媽媽和伴侶要對安排滿意

除了敏感性不足外,對有些女性來說,整天待在家裡照顧嬰幼兒,是很令人抑鬱的,也許她們本身沒那麼喜歡小嬰兒,也許她們是不工作就沒安全感的工作狂......這幾年,產後媽媽抑鬱的新聞層出不窮,多少跟這些因素有關。

作者對此表示:如果媽媽喜歡去上班,並且替代照顧者足夠優秀的話,對於孩子來說,媽媽去上班可能會更好。我覺得這個觀點真的應該被更多的家庭看到,被更多的媽媽看到,養育孩子不應該綁架媽媽一個人。

最合理的辦法應該是一個家庭一起去討論孩子的養育問題,最關鍵的是,媽媽和她的伴侶是否對這種安排感到滿意。因為如果媽媽發現自己不適合這種安排時,就很容易患上抑鬱症,從而不能很好地照顧孩子。

總之,“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大的好”這種話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每個家庭都有其特殊性,媽媽帶,隔代帶,保姆帶,甚至是爸爸帶,本質上來說都是一種選擇而已,而身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結合自身情況,找到那個最能實施、也最能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選項。

“媽媽帶大的孩子就是比老人帶的強”|國民心理學家解析心理誤區

當然了,《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並不是一本教我們讓誰帶孩子更合適的書,只是這個點對我觸動最大,加上最近剛好跟朋友談到了這個話題,所以單獨拎出來說了說。這本書涵蓋的內容極廣,厚厚四百頁為我們梳理了: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0—3歲時形成的關係模式、0—6個月形成的自體感、以及如何通過追溯童年經歷、改變人生劇本的方法......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指出,一個人成年後的人格很大程度上受自己童年經歷的影響,一個在嬰幼兒時期極度沒有安全感的人,即便成年後也依然會缺乏安全感,在人際交往中戰戰兢兢;而一個在嬰幼兒時期被敏感照顧者照料的人,每一次需求都能迅速得到滿足,這樣的經歷會讓他們形成安全型依戀模式,比較容易在情感上與他人建立密切的關係,並且不容易患得患失。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為孩子人生的前6年建立起安全依戀模式,讓他們在童年早期獲得足夠好的、優質的照顧。也希望未來對我們的孩子而言,“原生家庭”不再是一個充斥著獨裁、無條件服從的負面詞彙,而是象徵著溫暖、象徵著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