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換一個爺爺”不是重男輕女,二胎家庭的這種偏愛卻更傷人

不完美媽媽 玩具 育兒網 2019-06-21

家有兩寶,如何平衡好對他們的愛挺不易。如果再加上“隔代教育”就更難了。面對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們該如何是好呢?請接著往下看:

《老師請回答》六口之家的這一期讓我印象深刻。9歲的姐姐子曦自卑怯懦,上臺的訴求竟然是“我討厭爺爺,我想換個爺爺”。

“我想換一個爺爺”不是重男輕女,二胎家庭的這種偏愛卻更傷人

而6歲的弟弟自我跋扈,大鬧輔導班掀翻桌子。姐弟倆性格為何差異如此巨大?癥結就是爺爺身上,因為他面對孫女、孫子總是兩副面孔。

“我想換一個爺爺”不是重男輕女,二胎家庭的這種偏愛卻更傷人

子曦講述了一件事,一次她和弟弟和表弟一起玩,2個小的先打了她,於是她還手,表弟的奶奶不高興了,爺爺轉頭就打了她一耳光。

“我想換一個爺爺”不是重男輕女,二胎家庭的這種偏愛卻更傷人

子曦媽媽也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說自己帶著2個孩子去買東西,連超市的人都問她“你公公是不是特別喜歡你兒子?”平時爺爺會越過姐姐的視線,看著弟弟不自覺的笑

“我想換一個爺爺”不是重男輕女,二胎家庭的這種偏愛卻更傷人

爸爸說有一次自己下班回家早,給姐姐輔導作業。姐姐哭了,爺爺聽到了從廚房衝進房間對姐姐大吼,把她嚇壞了。

奶奶對爺爺也不滿,表示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們老倆口也吵過架。爺爺經常給弟弟沒玩具,姐姐的玩具只是弟弟的十分之一。

“我想換一個爺爺”不是重男輕女,二胎家庭的這種偏愛卻更傷人

對此,爺爺卻說“我沒有重男輕女”,自己只是對孫女比較嚴厲。他覺得自己對孫女也很好,但子曦多次表示自己在爺爺面前的“不敢”。為什麼會這樣?

在達媽看來,爺爺確實偏愛弟弟,不見得是重男輕女,但或多或少是重小輕大。他之所以和姐姐不親近,主要就是因為對她日常忽視,讓孩子無形中感覺自己是被拒絕的。

這樣的偏愛對小女孩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除了會讓她的性格變得懦弱、敏感、自卑外,日後還很可能被人騙,人家對她好一點就會跟人走,還有可能缺乏自信,變成討好型人格。

而爺爺一味寵溺弟弟也會把他寵壞。不僅是性格發展、行為發展,甚至連價值觀的缺鋅都會產生扭曲

好在,爺爺把大家的話挺進心裡了,也意識到自己問題所在,最後真情流露“爺爺是愛你的,以後在爺爺面前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爺爺今後一定會好好愛你。”

“我想換一個爺爺”不是重男輕女,二胎家庭的這種偏愛卻更傷人

爺爺果然說到做到,改變不少,在接送姐姐上學路上經常詢問孫女學校裡發生的一些趣事,關係她。有了爺爺的主動關心,爺孫倆溝通多了起來,關係也親近很多。

爺爺當然也是疼愛孫女的,據爸爸回憶,有一次爬山快到山頂,爺爺見姐姐又累又餓又渴,直接抱著她飛快地跑到了山頂超市,讓姐姐儘快吃上喝上。

所以,達媽說,在二胎家庭出現偏愛的情況,有時候和性別無關。

就比如小籍家。爸爸媽媽把精力主要放在弟弟妹妹身上,認為13歲的小籍大了,可以自理了。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小籍天天讓媽媽陪著他給他輔導作業,但作業卻磨磨蹭蹭怎麼都做不完。其實,小籍自己都沒意識到,自己那麼磨蹭就是為了得到媽媽更多的陪伴。他很害怕“媽媽不愛我了”“爸爸媽媽把我給忘了”

“我想換一個爺爺”不是重男輕女,二胎家庭的這種偏愛卻更傷人

現實生活中,這類情況並不少見。之前甚至發生多起由於大人偏愛,孩子離家出走的事件。

所以必須提醒多胎家庭,雖說不可能完全對每個孩子都一樣,但也應該儘量做到公正。孩子的內心很敏感,能從非常小的細節感知到大人們的對自己和其他兄弟姐妹的不同態度。千萬別覺得孩子小,就不重視他們的委屈,也千萬別因為孩子大了,就強迫他們一定要謙讓。

如果父母偏愛明顯,無論是對被忽視的孩子還是被偏愛的孩子都很不好,容易使他們朝著2個極端發展。而父母是多胎關係的關鍵,大家應從最開始就構建一個公平的規則,如此才好一碗水端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