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

文:黑豆老末兒

有關孩子極端叛逆、手機上癮、沉迷網絡遊戲,這是連續三篇文章中的第三篇,緊接著前兩篇文章,本文重點談方法——家長如何和孩子親情“八卦”

在前兩篇文章的留言中,針對孩子手機、網絡的問題,大家一起頭腦風暴,給出了各自不同的招數:

有說“打一頓就好了的!”

有說要給孩子好好講道理的;

還有直接提議應該限時遊戲的;

也有不少網友留言要具體方法的;

······

這些招數都很好,不過,我認為很多招數都沒有說到點子上。比如吃飯把人噎住了,不是食物的問題,而是吃飯的人的問題。所以對於孩子迷戀手機網絡、忽視學習,關鍵不是手機和網絡,而是孩子的問題,孩子成長的關鍵影響因素又是家長,所以歸根到 一點,還是家長的問題。

"

文:黑豆老末兒

有關孩子極端叛逆、手機上癮、沉迷網絡遊戲,這是連續三篇文章中的第三篇,緊接著前兩篇文章,本文重點談方法——家長如何和孩子親情“八卦”

在前兩篇文章的留言中,針對孩子手機、網絡的問題,大家一起頭腦風暴,給出了各自不同的招數:

有說“打一頓就好了的!”

有說要給孩子好好講道理的;

還有直接提議應該限時遊戲的;

也有不少網友留言要具體方法的;

······

這些招數都很好,不過,我認為很多招數都沒有說到點子上。比如吃飯把人噎住了,不是食物的問題,而是吃飯的人的問題。所以對於孩子迷戀手機網絡、忽視學習,關鍵不是手機和網絡,而是孩子的問題,孩子成長的關鍵影響因素又是家長,所以歸根到 一點,還是家長的問題。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要具體方法的家長,實際上方法就在每個人身上,我在上述兩篇中也夾雜著一些方法,也許要方法的家長過於著急,給忽略了。不過沒有關係,這篇文章,我專門談方法問題——有情的八卦,把道理寄予故事中,聊聊故事,吸取道理。這有如日常飲食,我們吃的是食物,人體所需營養皆在食物中。方法是好,但能不能用得起來還要看個人的領會和能力了:

人人都有一顆八卦的心,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永遠是熱門的聊天話題。

家長學習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情理疏導。

家長要學習宋太祖的高明,太祖登位,擔心共患難之人兵權在手,萬一有一天把自己給廢了,可又 不想把關係搞糟,落下歷史罵名,就懷柔,和大臣套近乎,喝酒侃大山,以情拉近,引導大臣換位思考,乖乖聽自己的意思交出兵權,這樣各取所需、兩好。

家長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學習太祖皇帝的心思,真心懷柔,和孩子拉近親情換位思考呢?

孩子對我們的經濟依賴、情感依賴可比大臣對皇帝的依賴。親子之間有感情,萬事又離不開一個理字,有情有理,自然就好說話了。

"

文:黑豆老末兒

有關孩子極端叛逆、手機上癮、沉迷網絡遊戲,這是連續三篇文章中的第三篇,緊接著前兩篇文章,本文重點談方法——家長如何和孩子親情“八卦”

在前兩篇文章的留言中,針對孩子手機、網絡的問題,大家一起頭腦風暴,給出了各自不同的招數:

有說“打一頓就好了的!”

有說要給孩子好好講道理的;

還有直接提議應該限時遊戲的;

也有不少網友留言要具體方法的;

······

這些招數都很好,不過,我認為很多招數都沒有說到點子上。比如吃飯把人噎住了,不是食物的問題,而是吃飯的人的問題。所以對於孩子迷戀手機網絡、忽視學習,關鍵不是手機和網絡,而是孩子的問題,孩子成長的關鍵影響因素又是家長,所以歸根到 一點,還是家長的問題。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要具體方法的家長,實際上方法就在每個人身上,我在上述兩篇中也夾雜著一些方法,也許要方法的家長過於著急,給忽略了。不過沒有關係,這篇文章,我專門談方法問題——有情的八卦,把道理寄予故事中,聊聊故事,吸取道理。這有如日常飲食,我們吃的是食物,人體所需營養皆在食物中。方法是好,但能不能用得起來還要看個人的領會和能力了:

人人都有一顆八卦的心,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永遠是熱門的聊天話題。

家長學習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情理疏導。

家長要學習宋太祖的高明,太祖登位,擔心共患難之人兵權在手,萬一有一天把自己給廢了,可又 不想把關係搞糟,落下歷史罵名,就懷柔,和大臣套近乎,喝酒侃大山,以情拉近,引導大臣換位思考,乖乖聽自己的意思交出兵權,這樣各取所需、兩好。

家長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學習太祖皇帝的心思,真心懷柔,和孩子拉近親情換位思考呢?

孩子對我們的經濟依賴、情感依賴可比大臣對皇帝的依賴。親子之間有感情,萬事又離不開一個理字,有情有理,自然就好說話了。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日常中表示對學問的真誠仰慕,用大大小小的故事或者事例傳遞一種有學問了不起的感情。

最近我最念念不忘的就是漢文帝即位後,寫信給南越王趙佗,平定南越的故事。

趙佗和劉邦一起打天下,文帝即位時,趙佗準備北伐,漢文帝很有學問的,就寫了一封信,開頭是這樣寫的:

“皇帝謹問南越王甚苦心勞意,朕高皇帝側室之子······”,看似平常的一句話,裡邊可有學問!堂堂一國之君,這麼謙虛(過去嫡庶尊卑相差很大的),這也是事實求是,可皇帝敢於這麼事實求是的確不簡單!南越王趙佗看了這開頭一句話先就心中氣焰消了很多,緊接著看下文文帝是柔中帶剛,謙虛中異常堅定:我年輕不懂事,可是我懂得親情,您南越王的家小在河北、山西,我派人照顧好了,您不用擔心,國內的事情我請您指教。

這封信綿裡藏針,南越王看過之後,立馬罷兵臣服,寫信表態:“蠻夷大長老趙佗······”這就叫學問!讀書不好,怎麼能做到?不明事理,怎麼能做到?

不僅文帝高明,南越王也的確是高明的,因為他從文字中讀懂了文帝這個人,結合現實很好地決定自己的進退,這叫知進退。

高手博弈,才精彩!不好好讀書,哪來的學問,如何能做高手,如何能和高手博弈?

手機和金錢只是不同形式的物質,點擊量、粉絲、遊戲等都是不同形式的物質存在,這些都會消失,只是一時地滿足了參與人的感官需求,還進一步讓自律能力不夠的人被套牢,就是上癮!這時候,就是遊戲玩人了!這樣的道理,日常中通過八卦故事不斷地滲入,點到為止,不要想著一下子杜絕孩子玩手機,那是不現實也做不到的。

這就叫學問!

"

文:黑豆老末兒

有關孩子極端叛逆、手機上癮、沉迷網絡遊戲,這是連續三篇文章中的第三篇,緊接著前兩篇文章,本文重點談方法——家長如何和孩子親情“八卦”

在前兩篇文章的留言中,針對孩子手機、網絡的問題,大家一起頭腦風暴,給出了各自不同的招數:

有說“打一頓就好了的!”

有說要給孩子好好講道理的;

還有直接提議應該限時遊戲的;

也有不少網友留言要具體方法的;

······

這些招數都很好,不過,我認為很多招數都沒有說到點子上。比如吃飯把人噎住了,不是食物的問題,而是吃飯的人的問題。所以對於孩子迷戀手機網絡、忽視學習,關鍵不是手機和網絡,而是孩子的問題,孩子成長的關鍵影響因素又是家長,所以歸根到 一點,還是家長的問題。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要具體方法的家長,實際上方法就在每個人身上,我在上述兩篇中也夾雜著一些方法,也許要方法的家長過於著急,給忽略了。不過沒有關係,這篇文章,我專門談方法問題——有情的八卦,把道理寄予故事中,聊聊故事,吸取道理。這有如日常飲食,我們吃的是食物,人體所需營養皆在食物中。方法是好,但能不能用得起來還要看個人的領會和能力了:

人人都有一顆八卦的心,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永遠是熱門的聊天話題。

家長學習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情理疏導。

家長要學習宋太祖的高明,太祖登位,擔心共患難之人兵權在手,萬一有一天把自己給廢了,可又 不想把關係搞糟,落下歷史罵名,就懷柔,和大臣套近乎,喝酒侃大山,以情拉近,引導大臣換位思考,乖乖聽自己的意思交出兵權,這樣各取所需、兩好。

家長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學習太祖皇帝的心思,真心懷柔,和孩子拉近親情換位思考呢?

孩子對我們的經濟依賴、情感依賴可比大臣對皇帝的依賴。親子之間有感情,萬事又離不開一個理字,有情有理,自然就好說話了。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日常中表示對學問的真誠仰慕,用大大小小的故事或者事例傳遞一種有學問了不起的感情。

最近我最念念不忘的就是漢文帝即位後,寫信給南越王趙佗,平定南越的故事。

趙佗和劉邦一起打天下,文帝即位時,趙佗準備北伐,漢文帝很有學問的,就寫了一封信,開頭是這樣寫的:

“皇帝謹問南越王甚苦心勞意,朕高皇帝側室之子······”,看似平常的一句話,裡邊可有學問!堂堂一國之君,這麼謙虛(過去嫡庶尊卑相差很大的),這也是事實求是,可皇帝敢於這麼事實求是的確不簡單!南越王趙佗看了這開頭一句話先就心中氣焰消了很多,緊接著看下文文帝是柔中帶剛,謙虛中異常堅定:我年輕不懂事,可是我懂得親情,您南越王的家小在河北、山西,我派人照顧好了,您不用擔心,國內的事情我請您指教。

這封信綿裡藏針,南越王看過之後,立馬罷兵臣服,寫信表態:“蠻夷大長老趙佗······”這就叫學問!讀書不好,怎麼能做到?不明事理,怎麼能做到?

不僅文帝高明,南越王也的確是高明的,因為他從文字中讀懂了文帝這個人,結合現實很好地決定自己的進退,這叫知進退。

高手博弈,才精彩!不好好讀書,哪來的學問,如何能做高手,如何能和高手博弈?

手機和金錢只是不同形式的物質,點擊量、粉絲、遊戲等都是不同形式的物質存在,這些都會消失,只是一時地滿足了參與人的感官需求,還進一步讓自律能力不夠的人被套牢,就是上癮!這時候,就是遊戲玩人了!這樣的道理,日常中通過八卦故事不斷地滲入,點到為止,不要想著一下子杜絕孩子玩手機,那是不現實也做不到的。

這就叫學問!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看劇也反思,學問就在不斷的學習中。

做為現在的父母,追劇也是一個消遣,但是別把看劇做為單純的消遣,再也動動腦子,表示一下對劇中英雄的仰慕並且也學習一二。比如最近的《少年派》,林大為在妙妙鬧出跳樓一出之後的父女對話,堪稱經典:

“還剩不到4個月的時間,我能做什麼呢?”

“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和和適宜。努力會說謊,但努力不會白費·····”

“我覺得我考不上大學了。”

“考不上就考不上。”

······

“我們絕大多數人呢,在這宇宙間,都是沙礫。而有一些人,會在宇宙間,至少在地球上,砸出個坑,比方說孔子、蘇格拉底、愛因斯坦和埃隆·馬斯克。”

“要跟這些相比,我永遠都不會雋永。”

“18歲的女孩,不要談永遠。網上很多觀點,似是而非,博人一樂,這個月看過,下個月都不會回顧。你讀了書,有了分辨力,再去追求夢想,就有自己的觀點,不會人云亦云·····”

接下來林大為現身說法為妙妙驗證了真正的智慧,給妙妙吃了定心丸“如果你不輟讀書,到爸爸這個年紀,會韻中有慧,文筆留香。去讀書吧,孩子。”

也許你說不出來這段文字,但是林大為所說忍不住讓你拍案叫絕。所以你可以把這段文字反覆地去讀,融為自己的思想,換成自己的語言,在合適的時候說給自己的孩子聽,哪怕他不說話只在旁邊聽著。

還可以和孩子家人分享這段文字或者這段劇的好。

八卦的內容很多,找適合孩子的內容去侃,情理借明星的口不更容易接受嗎?

"

文:黑豆老末兒

有關孩子極端叛逆、手機上癮、沉迷網絡遊戲,這是連續三篇文章中的第三篇,緊接著前兩篇文章,本文重點談方法——家長如何和孩子親情“八卦”

在前兩篇文章的留言中,針對孩子手機、網絡的問題,大家一起頭腦風暴,給出了各自不同的招數:

有說“打一頓就好了的!”

有說要給孩子好好講道理的;

還有直接提議應該限時遊戲的;

也有不少網友留言要具體方法的;

······

這些招數都很好,不過,我認為很多招數都沒有說到點子上。比如吃飯把人噎住了,不是食物的問題,而是吃飯的人的問題。所以對於孩子迷戀手機網絡、忽視學習,關鍵不是手機和網絡,而是孩子的問題,孩子成長的關鍵影響因素又是家長,所以歸根到 一點,還是家長的問題。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要具體方法的家長,實際上方法就在每個人身上,我在上述兩篇中也夾雜著一些方法,也許要方法的家長過於著急,給忽略了。不過沒有關係,這篇文章,我專門談方法問題——有情的八卦,把道理寄予故事中,聊聊故事,吸取道理。這有如日常飲食,我們吃的是食物,人體所需營養皆在食物中。方法是好,但能不能用得起來還要看個人的領會和能力了:

人人都有一顆八卦的心,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永遠是熱門的聊天話題。

家長學習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情理疏導。

家長要學習宋太祖的高明,太祖登位,擔心共患難之人兵權在手,萬一有一天把自己給廢了,可又 不想把關係搞糟,落下歷史罵名,就懷柔,和大臣套近乎,喝酒侃大山,以情拉近,引導大臣換位思考,乖乖聽自己的意思交出兵權,這樣各取所需、兩好。

家長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學習太祖皇帝的心思,真心懷柔,和孩子拉近親情換位思考呢?

孩子對我們的經濟依賴、情感依賴可比大臣對皇帝的依賴。親子之間有感情,萬事又離不開一個理字,有情有理,自然就好說話了。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日常中表示對學問的真誠仰慕,用大大小小的故事或者事例傳遞一種有學問了不起的感情。

最近我最念念不忘的就是漢文帝即位後,寫信給南越王趙佗,平定南越的故事。

趙佗和劉邦一起打天下,文帝即位時,趙佗準備北伐,漢文帝很有學問的,就寫了一封信,開頭是這樣寫的:

“皇帝謹問南越王甚苦心勞意,朕高皇帝側室之子······”,看似平常的一句話,裡邊可有學問!堂堂一國之君,這麼謙虛(過去嫡庶尊卑相差很大的),這也是事實求是,可皇帝敢於這麼事實求是的確不簡單!南越王趙佗看了這開頭一句話先就心中氣焰消了很多,緊接著看下文文帝是柔中帶剛,謙虛中異常堅定:我年輕不懂事,可是我懂得親情,您南越王的家小在河北、山西,我派人照顧好了,您不用擔心,國內的事情我請您指教。

這封信綿裡藏針,南越王看過之後,立馬罷兵臣服,寫信表態:“蠻夷大長老趙佗······”這就叫學問!讀書不好,怎麼能做到?不明事理,怎麼能做到?

不僅文帝高明,南越王也的確是高明的,因為他從文字中讀懂了文帝這個人,結合現實很好地決定自己的進退,這叫知進退。

高手博弈,才精彩!不好好讀書,哪來的學問,如何能做高手,如何能和高手博弈?

手機和金錢只是不同形式的物質,點擊量、粉絲、遊戲等都是不同形式的物質存在,這些都會消失,只是一時地滿足了參與人的感官需求,還進一步讓自律能力不夠的人被套牢,就是上癮!這時候,就是遊戲玩人了!這樣的道理,日常中通過八卦故事不斷地滲入,點到為止,不要想著一下子杜絕孩子玩手機,那是不現實也做不到的。

這就叫學問!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看劇也反思,學問就在不斷的學習中。

做為現在的父母,追劇也是一個消遣,但是別把看劇做為單純的消遣,再也動動腦子,表示一下對劇中英雄的仰慕並且也學習一二。比如最近的《少年派》,林大為在妙妙鬧出跳樓一出之後的父女對話,堪稱經典:

“還剩不到4個月的時間,我能做什麼呢?”

“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和和適宜。努力會說謊,但努力不會白費·····”

“我覺得我考不上大學了。”

“考不上就考不上。”

······

“我們絕大多數人呢,在這宇宙間,都是沙礫。而有一些人,會在宇宙間,至少在地球上,砸出個坑,比方說孔子、蘇格拉底、愛因斯坦和埃隆·馬斯克。”

“要跟這些相比,我永遠都不會雋永。”

“18歲的女孩,不要談永遠。網上很多觀點,似是而非,博人一樂,這個月看過,下個月都不會回顧。你讀了書,有了分辨力,再去追求夢想,就有自己的觀點,不會人云亦云·····”

接下來林大為現身說法為妙妙驗證了真正的智慧,給妙妙吃了定心丸“如果你不輟讀書,到爸爸這個年紀,會韻中有慧,文筆留香。去讀書吧,孩子。”

也許你說不出來這段文字,但是林大為所說忍不住讓你拍案叫絕。所以你可以把這段文字反覆地去讀,融為自己的思想,換成自己的語言,在合適的時候說給自己的孩子聽,哪怕他不說話只在旁邊聽著。

還可以和孩子家人分享這段文字或者這段劇的好。

八卦的內容很多,找適合孩子的內容去侃,情理借明星的口不更容易接受嗎?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圖片來自網絡

人沒有完美,事沒有萬全,帝王尚且有不能為之事,何況咱們普通人更受條件所限。

電視上的清宮廷劇很多,從康雍乾三帝衍生出了很多的電視劇,《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甄嬛傳》、《如意傳》等,街頭巷尾、男女老少都不陌生,其中高居上位的帝王還有很多想為不能為之事,只能違心地去做,因為他有自己的責任,他須要考慮到國家社稷和滿朝大臣以及後宮的嬪妃,自己一個任性的決定,可能影響的就是天下百姓的生活,就有很多人倒黴。看劇就能明白,光鮮權勢之下的不自由是必然的,可是就是因為服從了這種不自由才有了國家的穩定,更多人的幸福平安。

國家如此,個人何嘗不如此!

家長有想為不能為之事,想為就是放縱孩子,讓他盡情地玩耍,可不能為(這樣),這樣就是家長的失職,所以家長必須要對兒女有約束的,這是責任和原則。

孩子也有想為不能為之事,想不讀書,只玩手機、只玩遊戲,可不能為(這樣),沒有帝王的物質保證,沒有過去世襲的待遇,自己的未來須要自己奔!讀書是正道!是奔自己未來的基礎!

針對自己孩子的個性,有無數的古今中外大小不一的故事可供八卦,只要家長不讓自己的主題跑偏,和孩子或者孩子身邊的人嗨聊都可以浸染,就是帶上自己的口頭禪“奶奶的,皇帝都不能那麼隨意,更別說你小子只是個普通百姓的兒子了,更不能太任性!玩會兒別忘了好好讀書!”

說需做配合,言要行跟上,這叫言行合一。

家長和孩子嗨聊、八卦,誰說誰聽都沒關係,關鍵是家長要定好一個正確的主題,還要自己能把主線跑偏時,用心回拉。

"

文:黑豆老末兒

有關孩子極端叛逆、手機上癮、沉迷網絡遊戲,這是連續三篇文章中的第三篇,緊接著前兩篇文章,本文重點談方法——家長如何和孩子親情“八卦”

在前兩篇文章的留言中,針對孩子手機、網絡的問題,大家一起頭腦風暴,給出了各自不同的招數:

有說“打一頓就好了的!”

有說要給孩子好好講道理的;

還有直接提議應該限時遊戲的;

也有不少網友留言要具體方法的;

······

這些招數都很好,不過,我認為很多招數都沒有說到點子上。比如吃飯把人噎住了,不是食物的問題,而是吃飯的人的問題。所以對於孩子迷戀手機網絡、忽視學習,關鍵不是手機和網絡,而是孩子的問題,孩子成長的關鍵影響因素又是家長,所以歸根到 一點,還是家長的問題。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要具體方法的家長,實際上方法就在每個人身上,我在上述兩篇中也夾雜著一些方法,也許要方法的家長過於著急,給忽略了。不過沒有關係,這篇文章,我專門談方法問題——有情的八卦,把道理寄予故事中,聊聊故事,吸取道理。這有如日常飲食,我們吃的是食物,人體所需營養皆在食物中。方法是好,但能不能用得起來還要看個人的領會和能力了:

人人都有一顆八卦的心,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永遠是熱門的聊天話題。

家長學習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情理疏導。

家長要學習宋太祖的高明,太祖登位,擔心共患難之人兵權在手,萬一有一天把自己給廢了,可又 不想把關係搞糟,落下歷史罵名,就懷柔,和大臣套近乎,喝酒侃大山,以情拉近,引導大臣換位思考,乖乖聽自己的意思交出兵權,這樣各取所需、兩好。

家長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學習太祖皇帝的心思,真心懷柔,和孩子拉近親情換位思考呢?

孩子對我們的經濟依賴、情感依賴可比大臣對皇帝的依賴。親子之間有感情,萬事又離不開一個理字,有情有理,自然就好說話了。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日常中表示對學問的真誠仰慕,用大大小小的故事或者事例傳遞一種有學問了不起的感情。

最近我最念念不忘的就是漢文帝即位後,寫信給南越王趙佗,平定南越的故事。

趙佗和劉邦一起打天下,文帝即位時,趙佗準備北伐,漢文帝很有學問的,就寫了一封信,開頭是這樣寫的:

“皇帝謹問南越王甚苦心勞意,朕高皇帝側室之子······”,看似平常的一句話,裡邊可有學問!堂堂一國之君,這麼謙虛(過去嫡庶尊卑相差很大的),這也是事實求是,可皇帝敢於這麼事實求是的確不簡單!南越王趙佗看了這開頭一句話先就心中氣焰消了很多,緊接著看下文文帝是柔中帶剛,謙虛中異常堅定:我年輕不懂事,可是我懂得親情,您南越王的家小在河北、山西,我派人照顧好了,您不用擔心,國內的事情我請您指教。

這封信綿裡藏針,南越王看過之後,立馬罷兵臣服,寫信表態:“蠻夷大長老趙佗······”這就叫學問!讀書不好,怎麼能做到?不明事理,怎麼能做到?

不僅文帝高明,南越王也的確是高明的,因為他從文字中讀懂了文帝這個人,結合現實很好地決定自己的進退,這叫知進退。

高手博弈,才精彩!不好好讀書,哪來的學問,如何能做高手,如何能和高手博弈?

手機和金錢只是不同形式的物質,點擊量、粉絲、遊戲等都是不同形式的物質存在,這些都會消失,只是一時地滿足了參與人的感官需求,還進一步讓自律能力不夠的人被套牢,就是上癮!這時候,就是遊戲玩人了!這樣的道理,日常中通過八卦故事不斷地滲入,點到為止,不要想著一下子杜絕孩子玩手機,那是不現實也做不到的。

這就叫學問!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看劇也反思,學問就在不斷的學習中。

做為現在的父母,追劇也是一個消遣,但是別把看劇做為單純的消遣,再也動動腦子,表示一下對劇中英雄的仰慕並且也學習一二。比如最近的《少年派》,林大為在妙妙鬧出跳樓一出之後的父女對話,堪稱經典:

“還剩不到4個月的時間,我能做什麼呢?”

“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和和適宜。努力會說謊,但努力不會白費·····”

“我覺得我考不上大學了。”

“考不上就考不上。”

······

“我們絕大多數人呢,在這宇宙間,都是沙礫。而有一些人,會在宇宙間,至少在地球上,砸出個坑,比方說孔子、蘇格拉底、愛因斯坦和埃隆·馬斯克。”

“要跟這些相比,我永遠都不會雋永。”

“18歲的女孩,不要談永遠。網上很多觀點,似是而非,博人一樂,這個月看過,下個月都不會回顧。你讀了書,有了分辨力,再去追求夢想,就有自己的觀點,不會人云亦云·····”

接下來林大為現身說法為妙妙驗證了真正的智慧,給妙妙吃了定心丸“如果你不輟讀書,到爸爸這個年紀,會韻中有慧,文筆留香。去讀書吧,孩子。”

也許你說不出來這段文字,但是林大為所說忍不住讓你拍案叫絕。所以你可以把這段文字反覆地去讀,融為自己的思想,換成自己的語言,在合適的時候說給自己的孩子聽,哪怕他不說話只在旁邊聽著。

還可以和孩子家人分享這段文字或者這段劇的好。

八卦的內容很多,找適合孩子的內容去侃,情理借明星的口不更容易接受嗎?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圖片來自網絡

人沒有完美,事沒有萬全,帝王尚且有不能為之事,何況咱們普通人更受條件所限。

電視上的清宮廷劇很多,從康雍乾三帝衍生出了很多的電視劇,《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甄嬛傳》、《如意傳》等,街頭巷尾、男女老少都不陌生,其中高居上位的帝王還有很多想為不能為之事,只能違心地去做,因為他有自己的責任,他須要考慮到國家社稷和滿朝大臣以及後宮的嬪妃,自己一個任性的決定,可能影響的就是天下百姓的生活,就有很多人倒黴。看劇就能明白,光鮮權勢之下的不自由是必然的,可是就是因為服從了這種不自由才有了國家的穩定,更多人的幸福平安。

國家如此,個人何嘗不如此!

家長有想為不能為之事,想為就是放縱孩子,讓他盡情地玩耍,可不能為(這樣),這樣就是家長的失職,所以家長必須要對兒女有約束的,這是責任和原則。

孩子也有想為不能為之事,想不讀書,只玩手機、只玩遊戲,可不能為(這樣),沒有帝王的物質保證,沒有過去世襲的待遇,自己的未來須要自己奔!讀書是正道!是奔自己未來的基礎!

針對自己孩子的個性,有無數的古今中外大小不一的故事可供八卦,只要家長不讓自己的主題跑偏,和孩子或者孩子身邊的人嗨聊都可以浸染,就是帶上自己的口頭禪“奶奶的,皇帝都不能那麼隨意,更別說你小子只是個普通百姓的兒子了,更不能太任性!玩會兒別忘了好好讀書!”

說需做配合,言要行跟上,這叫言行合一。

家長和孩子嗨聊、八卦,誰說誰聽都沒關係,關鍵是家長要定好一個正確的主題,還要自己能把主線跑偏時,用心回拉。

家長和孩子這樣親情“八卦”,孩子自然會疏遠手機,親近學習

圖片來自網絡

有一個網友說:“孩子青春期,文的說不通,武的打不過,自己是茶飯不香啊!”

老子打不過兒子是正常的,所以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就要轉求引導兒女了,智慧疏通不是簡單的說教大道理,也不是老母雞式咯噠不完的“我為了你好”,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好進退,和兒女一起“八卦”古今中外遠近大小的故事,留點餘地給他自己去思考。

到這裡,連續三篇有關孩子叛逆、手機、網絡的內容畫了一個句號。當然方法不只這一個,不過這個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有趣的、更是最有意義的,每個施行這個方法的家庭都是其樂無窮、幸福滿滿。不過這個方法和任何一種方法一樣不是適合所有人的。

如果您讀了這篇文字能有所啟發,有所收穫,我想那您就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我國曆史上有句話叫:信則有,不信則無。我這裡給改一下:試就行,不試就不行!

最後,真誠地祝福那些為兒女問題感覺頭腦發脹的家長能儘快地調順自己和孩子的問題,避免自己孩子和手機網絡交往過於親密,或者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自動保持和手機和網絡的距離,走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上!

歡迎大家關注“快樂庭院”,以便及時看到更多有關親子問題的內容,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做思想的碰撞,共同學習家庭教育內容!

家長有了這個認識,孩子玩遊戲、睡懶覺、不讀書問題就解決了大半

孩子沉迷手機、染上網癮、極端叛逆怎麼辦?家長試試這三個招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