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不完美媽媽 摔跤 西卡弟弟 2019-09-06
"

要開學了,群裡的家長又開始心急火燎地討論孩子學習、做作業的問題。其中有個媽媽發了一段綜藝節目《放學後》的片段,引起了所有家長的共鳴。

《放學後》的片段裡,是一位東北媽媽陪女兒寫作業。女兒拿筆盯著習題本,媽媽坐在一旁看著女兒,好幾秒鐘畫面彷彿靜止了一般,女兒和媽媽都一動不動,連節目後期都配上了字幕“非靜止畫面”。

這位媽媽終於忍不住展示出東北人“吐槽”天賦:你幹啥?繡花呢?天天咋這麼費勁呢?口裡唸唸有詞幾百遍也不寫,5分鐘的題寫倆小時……

"

要開學了,群裡的家長又開始心急火燎地討論孩子學習、做作業的問題。其中有個媽媽發了一段綜藝節目《放學後》的片段,引起了所有家長的共鳴。

《放學後》的片段裡,是一位東北媽媽陪女兒寫作業。女兒拿筆盯著習題本,媽媽坐在一旁看著女兒,好幾秒鐘畫面彷彿靜止了一般,女兒和媽媽都一動不動,連節目後期都配上了字幕“非靜止畫面”。

這位媽媽終於忍不住展示出東北人“吐槽”天賦:你幹啥?繡花呢?天天咋這麼費勁呢?口裡唸唸有詞幾百遍也不寫,5分鐘的題寫倆小時……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最讓群裡家長“笑中帶淚”的一段,是這位媽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女兒“無所謂”的態度。

家裡弟弟給姐姐加油,姐姐回答:我為什麼要加油?

弟弟想說服姐姐:這樣你就會超過所有小朋友啊!

姐姐再次說:我為什麼要超過他們?

弟弟“頑強”進攻:這樣老師就會表揚你啊!

姐姐“頑強”防守:我為什麼要讓老師喜歡我啊?

……

"

要開學了,群裡的家長又開始心急火燎地討論孩子學習、做作業的問題。其中有個媽媽發了一段綜藝節目《放學後》的片段,引起了所有家長的共鳴。

《放學後》的片段裡,是一位東北媽媽陪女兒寫作業。女兒拿筆盯著習題本,媽媽坐在一旁看著女兒,好幾秒鐘畫面彷彿靜止了一般,女兒和媽媽都一動不動,連節目後期都配上了字幕“非靜止畫面”。

這位媽媽終於忍不住展示出東北人“吐槽”天賦:你幹啥?繡花呢?天天咋這麼費勁呢?口裡唸唸有詞幾百遍也不寫,5分鐘的題寫倆小時……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最讓群裡家長“笑中帶淚”的一段,是這位媽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女兒“無所謂”的態度。

家裡弟弟給姐姐加油,姐姐回答:我為什麼要加油?

弟弟想說服姐姐:這樣你就會超過所有小朋友啊!

姐姐再次說:我為什麼要超過他們?

弟弟“頑強”進攻:這樣老師就會表揚你啊!

姐姐“頑強”防守:我為什麼要讓老師喜歡我啊?

……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跟我兒子一模一樣!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什麼都無所謂,真不知道這些孩子怎麼想的。”

說教為啥不管用?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這大概是許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最上頭的問題。孩子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就像這位東北媽媽一樣,很多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採用的是“嘮叨戰術”,有時實在是“恨鐵不成鋼”,還會伴隨著吼罵聲。反觀孩子,要麼和家長對著發脾氣,家裡鬧成一鍋粥;要麼採取消極抵抗的方式,一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態度。

實際上,教育不等於“說教”。大家的這個困擾,說白了就是親子“溝通”出了問題。親子溝通的兩方,一方是孩子,另一方是家長。

"

要開學了,群裡的家長又開始心急火燎地討論孩子學習、做作業的問題。其中有個媽媽發了一段綜藝節目《放學後》的片段,引起了所有家長的共鳴。

《放學後》的片段裡,是一位東北媽媽陪女兒寫作業。女兒拿筆盯著習題本,媽媽坐在一旁看著女兒,好幾秒鐘畫面彷彿靜止了一般,女兒和媽媽都一動不動,連節目後期都配上了字幕“非靜止畫面”。

這位媽媽終於忍不住展示出東北人“吐槽”天賦:你幹啥?繡花呢?天天咋這麼費勁呢?口裡唸唸有詞幾百遍也不寫,5分鐘的題寫倆小時……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最讓群裡家長“笑中帶淚”的一段,是這位媽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女兒“無所謂”的態度。

家裡弟弟給姐姐加油,姐姐回答:我為什麼要加油?

弟弟想說服姐姐:這樣你就會超過所有小朋友啊!

姐姐再次說:我為什麼要超過他們?

弟弟“頑強”進攻:這樣老師就會表揚你啊!

姐姐“頑強”防守:我為什麼要讓老師喜歡我啊?

……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跟我兒子一模一樣!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什麼都無所謂,真不知道這些孩子怎麼想的。”

說教為啥不管用?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這大概是許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最上頭的問題。孩子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就像這位東北媽媽一樣,很多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採用的是“嘮叨戰術”,有時實在是“恨鐵不成鋼”,還會伴隨著吼罵聲。反觀孩子,要麼和家長對著發脾氣,家裡鬧成一鍋粥;要麼採取消極抵抗的方式,一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態度。

實際上,教育不等於“說教”。大家的這個困擾,說白了就是親子“溝通”出了問題。親子溝通的兩方,一方是孩子,另一方是家長。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孩子:大腦開啟“自我保護”功能

孩子認知不完善,本來“傾聽”能力就還在發育之中,再加上家長不講究技巧的“嘮叨”,一時間孩子大腦接受到的信息又多又雜,他無法分辨這些話的意義,大腦開啟了“自我保護”的功能,直接將爹媽所有“說教”內容給屏蔽了。

家長:光“說教”,缺乏技巧

家長看到孩子做的不好做得不對,急於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和態度,往往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說理”。然而這個“理”彷彿說得頭頭是道,由於缺乏技巧,卻不能有效地傳遞到孩子的心底,於是家長“說了等於白說”。

出現這樣的狀況,並不能責怪孩子一方“太笨”、“態度不好”、“不聽話”,要反思的反而是家長這一方。

"

要開學了,群裡的家長又開始心急火燎地討論孩子學習、做作業的問題。其中有個媽媽發了一段綜藝節目《放學後》的片段,引起了所有家長的共鳴。

《放學後》的片段裡,是一位東北媽媽陪女兒寫作業。女兒拿筆盯著習題本,媽媽坐在一旁看著女兒,好幾秒鐘畫面彷彿靜止了一般,女兒和媽媽都一動不動,連節目後期都配上了字幕“非靜止畫面”。

這位媽媽終於忍不住展示出東北人“吐槽”天賦:你幹啥?繡花呢?天天咋這麼費勁呢?口裡唸唸有詞幾百遍也不寫,5分鐘的題寫倆小時……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最讓群裡家長“笑中帶淚”的一段,是這位媽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女兒“無所謂”的態度。

家裡弟弟給姐姐加油,姐姐回答:我為什麼要加油?

弟弟想說服姐姐:這樣你就會超過所有小朋友啊!

姐姐再次說:我為什麼要超過他們?

弟弟“頑強”進攻:這樣老師就會表揚你啊!

姐姐“頑強”防守:我為什麼要讓老師喜歡我啊?

……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跟我兒子一模一樣!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什麼都無所謂,真不知道這些孩子怎麼想的。”

說教為啥不管用?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這大概是許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最上頭的問題。孩子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就像這位東北媽媽一樣,很多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採用的是“嘮叨戰術”,有時實在是“恨鐵不成鋼”,還會伴隨著吼罵聲。反觀孩子,要麼和家長對著發脾氣,家裡鬧成一鍋粥;要麼採取消極抵抗的方式,一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態度。

實際上,教育不等於“說教”。大家的這個困擾,說白了就是親子“溝通”出了問題。親子溝通的兩方,一方是孩子,另一方是家長。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孩子:大腦開啟“自我保護”功能

孩子認知不完善,本來“傾聽”能力就還在發育之中,再加上家長不講究技巧的“嘮叨”,一時間孩子大腦接受到的信息又多又雜,他無法分辨這些話的意義,大腦開啟了“自我保護”的功能,直接將爹媽所有“說教”內容給屏蔽了。

家長:光“說教”,缺乏技巧

家長看到孩子做的不好做得不對,急於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和態度,往往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說理”。然而這個“理”彷彿說得頭頭是道,由於缺乏技巧,卻不能有效地傳遞到孩子的心底,於是家長“說了等於白說”。

出現這樣的狀況,並不能責怪孩子一方“太笨”、“態度不好”、“不聽話”,要反思的反而是家長這一方。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把握四個關鍵要素,和孩子溝通不再是“說教”

有的家長在反思時,常常也會陷入沮喪:我也想好好溝通啊,也想著要“共情”,可是說著說著還是變成了單方面的“嘮叨”。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親子溝通時我們可以從4個方面入手,提醒家長與孩子溝通時應注意的關鍵要素。

關鍵要素一:情緒

要做到真正理解孩子,“共情”是第一要素。共情就是指,用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能力去思考,理解孩子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所會產生的情緒,接受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情緒。

而家長僅僅做到“共情”還不夠,需要在孩子有負面情緒時,直接幫孩子說出感受。孩子可能還沒法說清楚自己的情緒,只覺得不高興,但是無法描述,也無法緩解。

假設孩子在攀沙發的過程中摔跤了,我們可以對比下家長的兩種溝通方式:

一種是趕緊抱起孩子,但嘴裡卻訓斥“跟你說了多少遍,猜沙發扶手站不穩,你這是第幾次在同樣的位置摔跤了?”

另一種是“是不是摔跤嚇著了?玩高興忘記了,踩上去了是嗎?”

孩子之前犯過同樣的錯誤,但是一時玩忘形了,這一摔立刻想起來了。顯然,第一種情況裡的父母訓斥,讓孩子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不應該再犯的錯,但父母的嚴厲的樣子讓他更加無法釋放負面情緒,一下子委屈得哭了起來。

而第二種情況裡,孩子感受到情緒被父母接納,相較於被父母訓斥“跟你說了多少遍”的不被接納,更容易接受父母接下來要做的引導。

"

要開學了,群裡的家長又開始心急火燎地討論孩子學習、做作業的問題。其中有個媽媽發了一段綜藝節目《放學後》的片段,引起了所有家長的共鳴。

《放學後》的片段裡,是一位東北媽媽陪女兒寫作業。女兒拿筆盯著習題本,媽媽坐在一旁看著女兒,好幾秒鐘畫面彷彿靜止了一般,女兒和媽媽都一動不動,連節目後期都配上了字幕“非靜止畫面”。

這位媽媽終於忍不住展示出東北人“吐槽”天賦:你幹啥?繡花呢?天天咋這麼費勁呢?口裡唸唸有詞幾百遍也不寫,5分鐘的題寫倆小時……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最讓群裡家長“笑中帶淚”的一段,是這位媽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女兒“無所謂”的態度。

家裡弟弟給姐姐加油,姐姐回答:我為什麼要加油?

弟弟想說服姐姐:這樣你就會超過所有小朋友啊!

姐姐再次說:我為什麼要超過他們?

弟弟“頑強”進攻:這樣老師就會表揚你啊!

姐姐“頑強”防守:我為什麼要讓老師喜歡我啊?

……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跟我兒子一模一樣!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什麼都無所謂,真不知道這些孩子怎麼想的。”

說教為啥不管用?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這大概是許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最上頭的問題。孩子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就像這位東北媽媽一樣,很多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採用的是“嘮叨戰術”,有時實在是“恨鐵不成鋼”,還會伴隨著吼罵聲。反觀孩子,要麼和家長對著發脾氣,家裡鬧成一鍋粥;要麼採取消極抵抗的方式,一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態度。

實際上,教育不等於“說教”。大家的這個困擾,說白了就是親子“溝通”出了問題。親子溝通的兩方,一方是孩子,另一方是家長。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孩子:大腦開啟“自我保護”功能

孩子認知不完善,本來“傾聽”能力就還在發育之中,再加上家長不講究技巧的“嘮叨”,一時間孩子大腦接受到的信息又多又雜,他無法分辨這些話的意義,大腦開啟了“自我保護”的功能,直接將爹媽所有“說教”內容給屏蔽了。

家長:光“說教”,缺乏技巧

家長看到孩子做的不好做得不對,急於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和態度,往往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說理”。然而這個“理”彷彿說得頭頭是道,由於缺乏技巧,卻不能有效地傳遞到孩子的心底,於是家長“說了等於白說”。

出現這樣的狀況,並不能責怪孩子一方“太笨”、“態度不好”、“不聽話”,要反思的反而是家長這一方。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把握四個關鍵要素,和孩子溝通不再是“說教”

有的家長在反思時,常常也會陷入沮喪:我也想好好溝通啊,也想著要“共情”,可是說著說著還是變成了單方面的“嘮叨”。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親子溝通時我們可以從4個方面入手,提醒家長與孩子溝通時應注意的關鍵要素。

關鍵要素一:情緒

要做到真正理解孩子,“共情”是第一要素。共情就是指,用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能力去思考,理解孩子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所會產生的情緒,接受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情緒。

而家長僅僅做到“共情”還不夠,需要在孩子有負面情緒時,直接幫孩子說出感受。孩子可能還沒法說清楚自己的情緒,只覺得不高興,但是無法描述,也無法緩解。

假設孩子在攀沙發的過程中摔跤了,我們可以對比下家長的兩種溝通方式:

一種是趕緊抱起孩子,但嘴裡卻訓斥“跟你說了多少遍,猜沙發扶手站不穩,你這是第幾次在同樣的位置摔跤了?”

另一種是“是不是摔跤嚇著了?玩高興忘記了,踩上去了是嗎?”

孩子之前犯過同樣的錯誤,但是一時玩忘形了,這一摔立刻想起來了。顯然,第一種情況裡的父母訓斥,讓孩子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不應該再犯的錯,但父母的嚴厲的樣子讓他更加無法釋放負面情緒,一下子委屈得哭了起來。

而第二種情況裡,孩子感受到情緒被父母接納,相較於被父母訓斥“跟你說了多少遍”的不被接納,更容易接受父母接下來要做的引導。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關鍵要素二:事實

孩子總會做一些“調皮搗蛋”的事,在他們看來是一種遊戲、一種探索,但是在成人角度來看又是一種“破壞”。

這種認知上的差別,會讓孩子不能理解家長的一些要求,所以如果家長在遇到孩子的“淘氣”行為,只是指責、抱怨和糾正孩子行為的話,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解決的方式應該是和孩子聊“事實情況”,而不是開口就是“指責”。

例如,孩子把沙畫裡的彩沙撒了一地,家長不要一來就插著腰手一指,要忍住脫口而出的“你看你又弄得髒死了”。

這個時候家長最好先坐下來,請和孩子面對面溝通,“沙子灑在地上,別人走路不小心踩到可能會滑到,而且媽媽清理起來又要費好半天,這樣就不能多一點時間跟你玩了。”

和孩子直接說出事情的事實,要比抱怨和指責有效得多。

"

要開學了,群裡的家長又開始心急火燎地討論孩子學習、做作業的問題。其中有個媽媽發了一段綜藝節目《放學後》的片段,引起了所有家長的共鳴。

《放學後》的片段裡,是一位東北媽媽陪女兒寫作業。女兒拿筆盯著習題本,媽媽坐在一旁看著女兒,好幾秒鐘畫面彷彿靜止了一般,女兒和媽媽都一動不動,連節目後期都配上了字幕“非靜止畫面”。

這位媽媽終於忍不住展示出東北人“吐槽”天賦:你幹啥?繡花呢?天天咋這麼費勁呢?口裡唸唸有詞幾百遍也不寫,5分鐘的題寫倆小時……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最讓群裡家長“笑中帶淚”的一段,是這位媽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女兒“無所謂”的態度。

家裡弟弟給姐姐加油,姐姐回答:我為什麼要加油?

弟弟想說服姐姐:這樣你就會超過所有小朋友啊!

姐姐再次說:我為什麼要超過他們?

弟弟“頑強”進攻:這樣老師就會表揚你啊!

姐姐“頑強”防守:我為什麼要讓老師喜歡我啊?

……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跟我兒子一模一樣!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什麼都無所謂,真不知道這些孩子怎麼想的。”

說教為啥不管用?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這大概是許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最上頭的問題。孩子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就像這位東北媽媽一樣,很多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採用的是“嘮叨戰術”,有時實在是“恨鐵不成鋼”,還會伴隨著吼罵聲。反觀孩子,要麼和家長對著發脾氣,家裡鬧成一鍋粥;要麼採取消極抵抗的方式,一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態度。

實際上,教育不等於“說教”。大家的這個困擾,說白了就是親子“溝通”出了問題。親子溝通的兩方,一方是孩子,另一方是家長。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孩子:大腦開啟“自我保護”功能

孩子認知不完善,本來“傾聽”能力就還在發育之中,再加上家長不講究技巧的“嘮叨”,一時間孩子大腦接受到的信息又多又雜,他無法分辨這些話的意義,大腦開啟了“自我保護”的功能,直接將爹媽所有“說教”內容給屏蔽了。

家長:光“說教”,缺乏技巧

家長看到孩子做的不好做得不對,急於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和態度,往往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說理”。然而這個“理”彷彿說得頭頭是道,由於缺乏技巧,卻不能有效地傳遞到孩子的心底,於是家長“說了等於白說”。

出現這樣的狀況,並不能責怪孩子一方“太笨”、“態度不好”、“不聽話”,要反思的反而是家長這一方。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把握四個關鍵要素,和孩子溝通不再是“說教”

有的家長在反思時,常常也會陷入沮喪:我也想好好溝通啊,也想著要“共情”,可是說著說著還是變成了單方面的“嘮叨”。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親子溝通時我們可以從4個方面入手,提醒家長與孩子溝通時應注意的關鍵要素。

關鍵要素一:情緒

要做到真正理解孩子,“共情”是第一要素。共情就是指,用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能力去思考,理解孩子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所會產生的情緒,接受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情緒。

而家長僅僅做到“共情”還不夠,需要在孩子有負面情緒時,直接幫孩子說出感受。孩子可能還沒法說清楚自己的情緒,只覺得不高興,但是無法描述,也無法緩解。

假設孩子在攀沙發的過程中摔跤了,我們可以對比下家長的兩種溝通方式:

一種是趕緊抱起孩子,但嘴裡卻訓斥“跟你說了多少遍,猜沙發扶手站不穩,你這是第幾次在同樣的位置摔跤了?”

另一種是“是不是摔跤嚇著了?玩高興忘記了,踩上去了是嗎?”

孩子之前犯過同樣的錯誤,但是一時玩忘形了,這一摔立刻想起來了。顯然,第一種情況裡的父母訓斥,讓孩子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不應該再犯的錯,但父母的嚴厲的樣子讓他更加無法釋放負面情緒,一下子委屈得哭了起來。

而第二種情況裡,孩子感受到情緒被父母接納,相較於被父母訓斥“跟你說了多少遍”的不被接納,更容易接受父母接下來要做的引導。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關鍵要素二:事實

孩子總會做一些“調皮搗蛋”的事,在他們看來是一種遊戲、一種探索,但是在成人角度來看又是一種“破壞”。

這種認知上的差別,會讓孩子不能理解家長的一些要求,所以如果家長在遇到孩子的“淘氣”行為,只是指責、抱怨和糾正孩子行為的話,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解決的方式應該是和孩子聊“事實情況”,而不是開口就是“指責”。

例如,孩子把沙畫裡的彩沙撒了一地,家長不要一來就插著腰手一指,要忍住脫口而出的“你看你又弄得髒死了”。

這個時候家長最好先坐下來,請和孩子面對面溝通,“沙子灑在地上,別人走路不小心踩到可能會滑到,而且媽媽清理起來又要費好半天,這樣就不能多一點時間跟你玩了。”

和孩子直接說出事情的事實,要比抱怨和指責有效得多。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關鍵要素三:方法

4歲的童童在玩拼圖,可是還沒有掌握方法,撿到哪塊就拿著去嘗試,再不行就換個方向嘗試。在一旁看的爺爺很著急:你這樣不對,一塊一塊試太慢了,我幫你這樣搞……
沒一會兒,童童沒有耐心了,跑一旁玩小汽車去了。留下爺爺感嘆:這孩子真沒耐心。

我們直接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或者依賴感,他清楚地知道大人比他做得好做得快很多,這樣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挑戰,他就要麼直接放棄,要麼立刻尋求大人的幫助。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更是應該要遵守這個原則。正確的溝通方式是觀察孩子的行為,總結遇到的問題,給孩子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

童童的爺爺可以先耐心等孩子自己拼圖。等到孩子求助時,再來引導性地告訴童童,“先觀察每塊拼圖的特點,把所有小塊都找到朝上的一面,是不是有新的發現?”

"

要開學了,群裡的家長又開始心急火燎地討論孩子學習、做作業的問題。其中有個媽媽發了一段綜藝節目《放學後》的片段,引起了所有家長的共鳴。

《放學後》的片段裡,是一位東北媽媽陪女兒寫作業。女兒拿筆盯著習題本,媽媽坐在一旁看著女兒,好幾秒鐘畫面彷彿靜止了一般,女兒和媽媽都一動不動,連節目後期都配上了字幕“非靜止畫面”。

這位媽媽終於忍不住展示出東北人“吐槽”天賦:你幹啥?繡花呢?天天咋這麼費勁呢?口裡唸唸有詞幾百遍也不寫,5分鐘的題寫倆小時……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最讓群裡家長“笑中帶淚”的一段,是這位媽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女兒“無所謂”的態度。

家裡弟弟給姐姐加油,姐姐回答:我為什麼要加油?

弟弟想說服姐姐:這樣你就會超過所有小朋友啊!

姐姐再次說:我為什麼要超過他們?

弟弟“頑強”進攻:這樣老師就會表揚你啊!

姐姐“頑強”防守:我為什麼要讓老師喜歡我啊?

……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跟我兒子一模一樣!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什麼都無所謂,真不知道這些孩子怎麼想的。”

說教為啥不管用?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這大概是許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最上頭的問題。孩子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就像這位東北媽媽一樣,很多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採用的是“嘮叨戰術”,有時實在是“恨鐵不成鋼”,還會伴隨著吼罵聲。反觀孩子,要麼和家長對著發脾氣,家裡鬧成一鍋粥;要麼採取消極抵抗的方式,一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態度。

實際上,教育不等於“說教”。大家的這個困擾,說白了就是親子“溝通”出了問題。親子溝通的兩方,一方是孩子,另一方是家長。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孩子:大腦開啟“自我保護”功能

孩子認知不完善,本來“傾聽”能力就還在發育之中,再加上家長不講究技巧的“嘮叨”,一時間孩子大腦接受到的信息又多又雜,他無法分辨這些話的意義,大腦開啟了“自我保護”的功能,直接將爹媽所有“說教”內容給屏蔽了。

家長:光“說教”,缺乏技巧

家長看到孩子做的不好做得不對,急於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和態度,往往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說理”。然而這個“理”彷彿說得頭頭是道,由於缺乏技巧,卻不能有效地傳遞到孩子的心底,於是家長“說了等於白說”。

出現這樣的狀況,並不能責怪孩子一方“太笨”、“態度不好”、“不聽話”,要反思的反而是家長這一方。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把握四個關鍵要素,和孩子溝通不再是“說教”

有的家長在反思時,常常也會陷入沮喪:我也想好好溝通啊,也想著要“共情”,可是說著說著還是變成了單方面的“嘮叨”。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親子溝通時我們可以從4個方面入手,提醒家長與孩子溝通時應注意的關鍵要素。

關鍵要素一:情緒

要做到真正理解孩子,“共情”是第一要素。共情就是指,用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能力去思考,理解孩子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所會產生的情緒,接受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情緒。

而家長僅僅做到“共情”還不夠,需要在孩子有負面情緒時,直接幫孩子說出感受。孩子可能還沒法說清楚自己的情緒,只覺得不高興,但是無法描述,也無法緩解。

假設孩子在攀沙發的過程中摔跤了,我們可以對比下家長的兩種溝通方式:

一種是趕緊抱起孩子,但嘴裡卻訓斥“跟你說了多少遍,猜沙發扶手站不穩,你這是第幾次在同樣的位置摔跤了?”

另一種是“是不是摔跤嚇著了?玩高興忘記了,踩上去了是嗎?”

孩子之前犯過同樣的錯誤,但是一時玩忘形了,這一摔立刻想起來了。顯然,第一種情況裡的父母訓斥,讓孩子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不應該再犯的錯,但父母的嚴厲的樣子讓他更加無法釋放負面情緒,一下子委屈得哭了起來。

而第二種情況裡,孩子感受到情緒被父母接納,相較於被父母訓斥“跟你說了多少遍”的不被接納,更容易接受父母接下來要做的引導。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關鍵要素二:事實

孩子總會做一些“調皮搗蛋”的事,在他們看來是一種遊戲、一種探索,但是在成人角度來看又是一種“破壞”。

這種認知上的差別,會讓孩子不能理解家長的一些要求,所以如果家長在遇到孩子的“淘氣”行為,只是指責、抱怨和糾正孩子行為的話,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解決的方式應該是和孩子聊“事實情況”,而不是開口就是“指責”。

例如,孩子把沙畫裡的彩沙撒了一地,家長不要一來就插著腰手一指,要忍住脫口而出的“你看你又弄得髒死了”。

這個時候家長最好先坐下來,請和孩子面對面溝通,“沙子灑在地上,別人走路不小心踩到可能會滑到,而且媽媽清理起來又要費好半天,這樣就不能多一點時間跟你玩了。”

和孩子直接說出事情的事實,要比抱怨和指責有效得多。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關鍵要素三:方法

4歲的童童在玩拼圖,可是還沒有掌握方法,撿到哪塊就拿著去嘗試,再不行就換個方向嘗試。在一旁看的爺爺很著急:你這樣不對,一塊一塊試太慢了,我幫你這樣搞……
沒一會兒,童童沒有耐心了,跑一旁玩小汽車去了。留下爺爺感嘆:這孩子真沒耐心。

我們直接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或者依賴感,他清楚地知道大人比他做得好做得快很多,這樣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挑戰,他就要麼直接放棄,要麼立刻尋求大人的幫助。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更是應該要遵守這個原則。正確的溝通方式是觀察孩子的行為,總結遇到的問題,給孩子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

童童的爺爺可以先耐心等孩子自己拼圖。等到孩子求助時,再來引導性地告訴童童,“先觀察每塊拼圖的特點,把所有小塊都找到朝上的一面,是不是有新的發現?”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關鍵要素四:將來

有些家長會執著於孩子“認錯”,擔心如果孩子不認錯,會養成沒有擔當的性格,特別是男孩子,一定要教育他們“勇於承認錯誤”。

孩子晚飯時到處跑,把飯弄得一地,仍孩子認錯,並且懲罰取消晚上零食。實際上這是一種將眼光侷限在“眼下”的做法。

重視認錯的“儀式感”,只會讓孩子養成做表面功夫的習慣,並不會像家長所設想的那樣,“不會再有下一次”。這是因為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有限,他們自己很難將“眼下”和“將來”聯繫到一起。

既然如此,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不妨直接說出“將來”要出現的情形:下次吃飯要乖乖坐在位置上,如果到處亂跑,晚上就沒有零食了。

"

要開學了,群裡的家長又開始心急火燎地討論孩子學習、做作業的問題。其中有個媽媽發了一段綜藝節目《放學後》的片段,引起了所有家長的共鳴。

《放學後》的片段裡,是一位東北媽媽陪女兒寫作業。女兒拿筆盯著習題本,媽媽坐在一旁看著女兒,好幾秒鐘畫面彷彿靜止了一般,女兒和媽媽都一動不動,連節目後期都配上了字幕“非靜止畫面”。

這位媽媽終於忍不住展示出東北人“吐槽”天賦:你幹啥?繡花呢?天天咋這麼費勁呢?口裡唸唸有詞幾百遍也不寫,5分鐘的題寫倆小時……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最讓群裡家長“笑中帶淚”的一段,是這位媽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女兒“無所謂”的態度。

家裡弟弟給姐姐加油,姐姐回答:我為什麼要加油?

弟弟想說服姐姐:這樣你就會超過所有小朋友啊!

姐姐再次說:我為什麼要超過他們?

弟弟“頑強”進攻:這樣老師就會表揚你啊!

姐姐“頑強”防守:我為什麼要讓老師喜歡我啊?

……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跟我兒子一模一樣!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什麼都無所謂,真不知道這些孩子怎麼想的。”

說教為啥不管用?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這大概是許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最上頭的問題。孩子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就像這位東北媽媽一樣,很多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採用的是“嘮叨戰術”,有時實在是“恨鐵不成鋼”,還會伴隨著吼罵聲。反觀孩子,要麼和家長對著發脾氣,家裡鬧成一鍋粥;要麼採取消極抵抗的方式,一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態度。

實際上,教育不等於“說教”。大家的這個困擾,說白了就是親子“溝通”出了問題。親子溝通的兩方,一方是孩子,另一方是家長。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孩子:大腦開啟“自我保護”功能

孩子認知不完善,本來“傾聽”能力就還在發育之中,再加上家長不講究技巧的“嘮叨”,一時間孩子大腦接受到的信息又多又雜,他無法分辨這些話的意義,大腦開啟了“自我保護”的功能,直接將爹媽所有“說教”內容給屏蔽了。

家長:光“說教”,缺乏技巧

家長看到孩子做的不好做得不對,急於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和態度,往往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說理”。然而這個“理”彷彿說得頭頭是道,由於缺乏技巧,卻不能有效地傳遞到孩子的心底,於是家長“說了等於白說”。

出現這樣的狀況,並不能責怪孩子一方“太笨”、“態度不好”、“不聽話”,要反思的反而是家長這一方。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把握四個關鍵要素,和孩子溝通不再是“說教”

有的家長在反思時,常常也會陷入沮喪:我也想好好溝通啊,也想著要“共情”,可是說著說著還是變成了單方面的“嘮叨”。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親子溝通時我們可以從4個方面入手,提醒家長與孩子溝通時應注意的關鍵要素。

關鍵要素一:情緒

要做到真正理解孩子,“共情”是第一要素。共情就是指,用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能力去思考,理解孩子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所會產生的情緒,接受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情緒。

而家長僅僅做到“共情”還不夠,需要在孩子有負面情緒時,直接幫孩子說出感受。孩子可能還沒法說清楚自己的情緒,只覺得不高興,但是無法描述,也無法緩解。

假設孩子在攀沙發的過程中摔跤了,我們可以對比下家長的兩種溝通方式:

一種是趕緊抱起孩子,但嘴裡卻訓斥“跟你說了多少遍,猜沙發扶手站不穩,你這是第幾次在同樣的位置摔跤了?”

另一種是“是不是摔跤嚇著了?玩高興忘記了,踩上去了是嗎?”

孩子之前犯過同樣的錯誤,但是一時玩忘形了,這一摔立刻想起來了。顯然,第一種情況裡的父母訓斥,讓孩子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不應該再犯的錯,但父母的嚴厲的樣子讓他更加無法釋放負面情緒,一下子委屈得哭了起來。

而第二種情況裡,孩子感受到情緒被父母接納,相較於被父母訓斥“跟你說了多少遍”的不被接納,更容易接受父母接下來要做的引導。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關鍵要素二:事實

孩子總會做一些“調皮搗蛋”的事,在他們看來是一種遊戲、一種探索,但是在成人角度來看又是一種“破壞”。

這種認知上的差別,會讓孩子不能理解家長的一些要求,所以如果家長在遇到孩子的“淘氣”行為,只是指責、抱怨和糾正孩子行為的話,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解決的方式應該是和孩子聊“事實情況”,而不是開口就是“指責”。

例如,孩子把沙畫裡的彩沙撒了一地,家長不要一來就插著腰手一指,要忍住脫口而出的“你看你又弄得髒死了”。

這個時候家長最好先坐下來,請和孩子面對面溝通,“沙子灑在地上,別人走路不小心踩到可能會滑到,而且媽媽清理起來又要費好半天,這樣就不能多一點時間跟你玩了。”

和孩子直接說出事情的事實,要比抱怨和指責有效得多。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關鍵要素三:方法

4歲的童童在玩拼圖,可是還沒有掌握方法,撿到哪塊就拿著去嘗試,再不行就換個方向嘗試。在一旁看的爺爺很著急:你這樣不對,一塊一塊試太慢了,我幫你這樣搞……
沒一會兒,童童沒有耐心了,跑一旁玩小汽車去了。留下爺爺感嘆:這孩子真沒耐心。

我們直接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或者依賴感,他清楚地知道大人比他做得好做得快很多,這樣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挑戰,他就要麼直接放棄,要麼立刻尋求大人的幫助。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更是應該要遵守這個原則。正確的溝通方式是觀察孩子的行為,總結遇到的問題,給孩子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

童童的爺爺可以先耐心等孩子自己拼圖。等到孩子求助時,再來引導性地告訴童童,“先觀察每塊拼圖的特點,把所有小塊都找到朝上的一面,是不是有新的發現?”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關鍵要素四:將來

有些家長會執著於孩子“認錯”,擔心如果孩子不認錯,會養成沒有擔當的性格,特別是男孩子,一定要教育他們“勇於承認錯誤”。

孩子晚飯時到處跑,把飯弄得一地,仍孩子認錯,並且懲罰取消晚上零食。實際上這是一種將眼光侷限在“眼下”的做法。

重視認錯的“儀式感”,只會讓孩子養成做表面功夫的習慣,並不會像家長所設想的那樣,“不會再有下一次”。這是因為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有限,他們自己很難將“眼下”和“將來”聯繫到一起。

既然如此,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不妨直接說出“將來”要出現的情形:下次吃飯要乖乖坐在位置上,如果到處亂跑,晚上就沒有零食了。

“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家長嘮叨為啥沒用?教育不是說教

孩子“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改”,在日後的學習中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很有可能在早期的親子溝通中就出現了問題。想要達到有效的溝通,家長還是別把“教育”簡單置換成“說教”,別將“牢騷”置於“引導”之上。


HI,我是西卡弟弟,專注優質內容,助力快樂童年。如果您喜歡請點擊關注,評論、轉發、收藏、點贊~與我一起說說育兒感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