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打人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有幾個所謂“敏感期”或稱“關鍵期”。在敏感期階段,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兒童對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敏感期在兒童學習說話和走路時體現得最明顯。如果父母意識到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他們就能適時地從各方面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之一是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此時的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的意思:我不同意你做的事,你所做的事讓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要“排斥”你,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咬你。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三期,梅婷的女兒快快,在超市因為氣球被一個小朋友搶走而出手打人,不僅如此,在面對爸爸媽媽要求給小朋友道歉的時候,快快很認真地拒絕了。

在車上,梅婷和快快溝通“打人”事情的時候,快快說自己沒有打人。

“什麼?不僅打人,還當場說謊了!”如果是不知道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父母,此刻可能心裡受到一萬點傷害了。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無可救藥啊,小小年紀就學會打人和說謊。

其實不然。在快快看來,氣球是自己的,別人來搶,自己動了手就不是打人。快快這個“打人”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正常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能力發展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平衡孩子的自我意識,既不讓孩子自私自利,又避免通過鎮壓的方式讓孩子過分順從。

父母要理解和接納孩子,幫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重負,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打人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有幾個所謂“敏感期”或稱“關鍵期”。在敏感期階段,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兒童對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敏感期在兒童學習說話和走路時體現得最明顯。如果父母意識到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他們就能適時地從各方面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之一是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此時的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的意思:我不同意你做的事,你所做的事讓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要“排斥”你,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咬你。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三期,梅婷的女兒快快,在超市因為氣球被一個小朋友搶走而出手打人,不僅如此,在面對爸爸媽媽要求給小朋友道歉的時候,快快很認真地拒絕了。

在車上,梅婷和快快溝通“打人”事情的時候,快快說自己沒有打人。

“什麼?不僅打人,還當場說謊了!”如果是不知道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父母,此刻可能心裡受到一萬點傷害了。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無可救藥啊,小小年紀就學會打人和說謊。

其實不然。在快快看來,氣球是自己的,別人來搶,自己動了手就不是打人。快快這個“打人”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正常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能力發展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平衡孩子的自我意識,既不讓孩子自私自利,又避免通過鎮壓的方式讓孩子過分順從。

父母要理解和接納孩子,幫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重負,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溝通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文章開頭案例,小毛莫名其妙敲同學3下,是想表達叫同學回教室的希望。這種方式簡直讓人哭笑不得,可愛又可氣。表達方式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大人看來完全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如果不是小毛自己說出來,大人永遠無法將他的表達方式和意思聯繫起來。

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小毛的行為上綱上線,甚至道德綁架,說小毛行為不正,不是個好孩子,這對小毛來說,將是多麼可怕的摧殘。

樂樂3歲的時候,樂樂媽帶他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當時1歲半,大人在聊天,兩個孩子在一邊玩,沒過一會兒就看到樂樂一巴掌打在朋友家的孩子臉上,樂樂媽趕緊把孩子拉開,問樂樂為什麼打弟弟,樂樂說:“我想抱抱他,他不讓我抱抱。”

樂樂此時處於社交模糊狀態,不知道怎麼正確與人交往,打人並不是純粹就是大人所想的壞事情,很多時候他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喜歡對方,想要抱抱對方而受到阻力,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所以才發生了打人事件,此時大人一定要仔細分析緣由,不要擅自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寶寶一歲四個月,現在老是咬人,而且有時候見了小朋友就會大聲叫,感覺很不友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啊?

其實,這位媽媽過於焦慮了。一歲多的孩子處在心智未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打人、咬人跟暴力並無關係,而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寶寶總是打人咬人,見了小朋友還要大聲叫,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寶寶很喜歡小朋友,很想讓小朋友注意到他,但他不知道怎麼向小朋友表達自己的喜歡,於是採取了不恰當的打人咬人的方法。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打人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有幾個所謂“敏感期”或稱“關鍵期”。在敏感期階段,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兒童對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敏感期在兒童學習說話和走路時體現得最明顯。如果父母意識到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他們就能適時地從各方面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之一是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此時的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的意思:我不同意你做的事,你所做的事讓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要“排斥”你,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咬你。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三期,梅婷的女兒快快,在超市因為氣球被一個小朋友搶走而出手打人,不僅如此,在面對爸爸媽媽要求給小朋友道歉的時候,快快很認真地拒絕了。

在車上,梅婷和快快溝通“打人”事情的時候,快快說自己沒有打人。

“什麼?不僅打人,還當場說謊了!”如果是不知道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父母,此刻可能心裡受到一萬點傷害了。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無可救藥啊,小小年紀就學會打人和說謊。

其實不然。在快快看來,氣球是自己的,別人來搶,自己動了手就不是打人。快快這個“打人”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正常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能力發展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平衡孩子的自我意識,既不讓孩子自私自利,又避免通過鎮壓的方式讓孩子過分順從。

父母要理解和接納孩子,幫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重負,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溝通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文章開頭案例,小毛莫名其妙敲同學3下,是想表達叫同學回教室的希望。這種方式簡直讓人哭笑不得,可愛又可氣。表達方式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大人看來完全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如果不是小毛自己說出來,大人永遠無法將他的表達方式和意思聯繫起來。

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小毛的行為上綱上線,甚至道德綁架,說小毛行為不正,不是個好孩子,這對小毛來說,將是多麼可怕的摧殘。

樂樂3歲的時候,樂樂媽帶他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當時1歲半,大人在聊天,兩個孩子在一邊玩,沒過一會兒就看到樂樂一巴掌打在朋友家的孩子臉上,樂樂媽趕緊把孩子拉開,問樂樂為什麼打弟弟,樂樂說:“我想抱抱他,他不讓我抱抱。”

樂樂此時處於社交模糊狀態,不知道怎麼正確與人交往,打人並不是純粹就是大人所想的壞事情,很多時候他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喜歡對方,想要抱抱對方而受到阻力,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所以才發生了打人事件,此時大人一定要仔細分析緣由,不要擅自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寶寶一歲四個月,現在老是咬人,而且有時候見了小朋友就會大聲叫,感覺很不友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啊?

其實,這位媽媽過於焦慮了。一歲多的孩子處在心智未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打人、咬人跟暴力並無關係,而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寶寶總是打人咬人,見了小朋友還要大聲叫,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寶寶很喜歡小朋友,很想讓小朋友注意到他,但他不知道怎麼向小朋友表達自己的喜歡,於是採取了不恰當的打人咬人的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過早觀看暴力鏡頭的孩子更易出現攻擊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研究發現: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長久的影響——孩子學會攻擊。年幼的孩子,容易把電影電視劇的場景當成真實發生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他們將一班孩子分成A、B組:

A組:實驗人員A1走進房間,在孩子面前拍打、毆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後揚長而去。

B組:實驗人員B1走進房間,跟孩子們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沒有出現任何暴力動作,然後離開。

隨後,A組的全部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毆打波波玩偶的行為;

B組,幾乎沒有出現暴力行為。

最後班杜拉得出這樣的結論:

  • 孩子們通過觀察模仿暴力動作學會攻擊,日後他們與同伴相處時,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 沒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較少出現攻擊行為;
  • 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強。

所以,需要儘量避免給孩子觀看暴力電視。

電視裡經常會有一些暴力鏡頭,打鬥場面、孩子之間的推搡、打人暴打小孩等,都要儘量讓孩子少看。

現實生活中也要注意: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比較粗暴,隨意拍打孩子,那孩子難免就會有樣學樣。另外,父母平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誇耀和讚美別人的打鬥。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打人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有幾個所謂“敏感期”或稱“關鍵期”。在敏感期階段,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兒童對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敏感期在兒童學習說話和走路時體現得最明顯。如果父母意識到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他們就能適時地從各方面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之一是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此時的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的意思:我不同意你做的事,你所做的事讓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要“排斥”你,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咬你。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三期,梅婷的女兒快快,在超市因為氣球被一個小朋友搶走而出手打人,不僅如此,在面對爸爸媽媽要求給小朋友道歉的時候,快快很認真地拒絕了。

在車上,梅婷和快快溝通“打人”事情的時候,快快說自己沒有打人。

“什麼?不僅打人,還當場說謊了!”如果是不知道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父母,此刻可能心裡受到一萬點傷害了。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無可救藥啊,小小年紀就學會打人和說謊。

其實不然。在快快看來,氣球是自己的,別人來搶,自己動了手就不是打人。快快這個“打人”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正常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能力發展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平衡孩子的自我意識,既不讓孩子自私自利,又避免通過鎮壓的方式讓孩子過分順從。

父母要理解和接納孩子,幫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重負,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溝通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文章開頭案例,小毛莫名其妙敲同學3下,是想表達叫同學回教室的希望。這種方式簡直讓人哭笑不得,可愛又可氣。表達方式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大人看來完全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如果不是小毛自己說出來,大人永遠無法將他的表達方式和意思聯繫起來。

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小毛的行為上綱上線,甚至道德綁架,說小毛行為不正,不是個好孩子,這對小毛來說,將是多麼可怕的摧殘。

樂樂3歲的時候,樂樂媽帶他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當時1歲半,大人在聊天,兩個孩子在一邊玩,沒過一會兒就看到樂樂一巴掌打在朋友家的孩子臉上,樂樂媽趕緊把孩子拉開,問樂樂為什麼打弟弟,樂樂說:“我想抱抱他,他不讓我抱抱。”

樂樂此時處於社交模糊狀態,不知道怎麼正確與人交往,打人並不是純粹就是大人所想的壞事情,很多時候他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喜歡對方,想要抱抱對方而受到阻力,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所以才發生了打人事件,此時大人一定要仔細分析緣由,不要擅自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寶寶一歲四個月,現在老是咬人,而且有時候見了小朋友就會大聲叫,感覺很不友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啊?

其實,這位媽媽過於焦慮了。一歲多的孩子處在心智未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打人、咬人跟暴力並無關係,而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寶寶總是打人咬人,見了小朋友還要大聲叫,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寶寶很喜歡小朋友,很想讓小朋友注意到他,但他不知道怎麼向小朋友表達自己的喜歡,於是採取了不恰當的打人咬人的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過早觀看暴力鏡頭的孩子更易出現攻擊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研究發現: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長久的影響——孩子學會攻擊。年幼的孩子,容易把電影電視劇的場景當成真實發生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他們將一班孩子分成A、B組:

A組:實驗人員A1走進房間,在孩子面前拍打、毆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後揚長而去。

B組:實驗人員B1走進房間,跟孩子們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沒有出現任何暴力動作,然後離開。

隨後,A組的全部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毆打波波玩偶的行為;

B組,幾乎沒有出現暴力行為。

最後班杜拉得出這樣的結論:

  • 孩子們通過觀察模仿暴力動作學會攻擊,日後他們與同伴相處時,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 沒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較少出現攻擊行為;
  • 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強。

所以,需要儘量避免給孩子觀看暴力電視。

電視裡經常會有一些暴力鏡頭,打鬥場面、孩子之間的推搡、打人暴打小孩等,都要儘量讓孩子少看。

現實生活中也要注意: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比較粗暴,隨意拍打孩子,那孩子難免就會有樣學樣。另外,父母平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誇耀和讚美別人的打鬥。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二.當孩子打人,成人可以這樣做

知道孩子打人的原因,我們知道,很多時候孩子打人並非真的愛打人。而是因為正處於“自我敏感期”,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孩子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情緒太激動,也可能是他想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還可能是他想與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等。

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認為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能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那麼,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打人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有幾個所謂“敏感期”或稱“關鍵期”。在敏感期階段,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兒童對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敏感期在兒童學習說話和走路時體現得最明顯。如果父母意識到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他們就能適時地從各方面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之一是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此時的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的意思:我不同意你做的事,你所做的事讓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要“排斥”你,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咬你。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三期,梅婷的女兒快快,在超市因為氣球被一個小朋友搶走而出手打人,不僅如此,在面對爸爸媽媽要求給小朋友道歉的時候,快快很認真地拒絕了。

在車上,梅婷和快快溝通“打人”事情的時候,快快說自己沒有打人。

“什麼?不僅打人,還當場說謊了!”如果是不知道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父母,此刻可能心裡受到一萬點傷害了。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無可救藥啊,小小年紀就學會打人和說謊。

其實不然。在快快看來,氣球是自己的,別人來搶,自己動了手就不是打人。快快這個“打人”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正常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能力發展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平衡孩子的自我意識,既不讓孩子自私自利,又避免通過鎮壓的方式讓孩子過分順從。

父母要理解和接納孩子,幫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重負,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溝通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文章開頭案例,小毛莫名其妙敲同學3下,是想表達叫同學回教室的希望。這種方式簡直讓人哭笑不得,可愛又可氣。表達方式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大人看來完全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如果不是小毛自己說出來,大人永遠無法將他的表達方式和意思聯繫起來。

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小毛的行為上綱上線,甚至道德綁架,說小毛行為不正,不是個好孩子,這對小毛來說,將是多麼可怕的摧殘。

樂樂3歲的時候,樂樂媽帶他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當時1歲半,大人在聊天,兩個孩子在一邊玩,沒過一會兒就看到樂樂一巴掌打在朋友家的孩子臉上,樂樂媽趕緊把孩子拉開,問樂樂為什麼打弟弟,樂樂說:“我想抱抱他,他不讓我抱抱。”

樂樂此時處於社交模糊狀態,不知道怎麼正確與人交往,打人並不是純粹就是大人所想的壞事情,很多時候他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喜歡對方,想要抱抱對方而受到阻力,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所以才發生了打人事件,此時大人一定要仔細分析緣由,不要擅自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寶寶一歲四個月,現在老是咬人,而且有時候見了小朋友就會大聲叫,感覺很不友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啊?

其實,這位媽媽過於焦慮了。一歲多的孩子處在心智未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打人、咬人跟暴力並無關係,而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寶寶總是打人咬人,見了小朋友還要大聲叫,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寶寶很喜歡小朋友,很想讓小朋友注意到他,但他不知道怎麼向小朋友表達自己的喜歡,於是採取了不恰當的打人咬人的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過早觀看暴力鏡頭的孩子更易出現攻擊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研究發現: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長久的影響——孩子學會攻擊。年幼的孩子,容易把電影電視劇的場景當成真實發生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他們將一班孩子分成A、B組:

A組:實驗人員A1走進房間,在孩子面前拍打、毆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後揚長而去。

B組:實驗人員B1走進房間,跟孩子們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沒有出現任何暴力動作,然後離開。

隨後,A組的全部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毆打波波玩偶的行為;

B組,幾乎沒有出現暴力行為。

最後班杜拉得出這樣的結論:

  • 孩子們通過觀察模仿暴力動作學會攻擊,日後他們與同伴相處時,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 沒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較少出現攻擊行為;
  • 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強。

所以,需要儘量避免給孩子觀看暴力電視。

電視裡經常會有一些暴力鏡頭,打鬥場面、孩子之間的推搡、打人暴打小孩等,都要儘量讓孩子少看。

現實生活中也要注意: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比較粗暴,隨意拍打孩子,那孩子難免就會有樣學樣。另外,父母平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誇耀和讚美別人的打鬥。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二.當孩子打人,成人可以這樣做

知道孩子打人的原因,我們知道,很多時候孩子打人並非真的愛打人。而是因為正處於“自我敏感期”,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孩子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情緒太激動,也可能是他想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還可能是他想與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等。

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認為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能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那麼,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

當有老師或其他家長向你反映孩子的打人行為時,如果孩子在場,建議先將孩子帶離現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在孩子面前不要講他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的事。

比如開頭案例,毛媽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跟老師溝通的時候要避開孩子。

父母最大的自以為是就是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其實,小孩子心如明鏡,對於大人的事情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對於有關他自己的事情,他什麼都知道,而且特別敏感,你一提他就會知道。當著孩子的面兒討論孩子的“不良”行為,引發的後果是形成孩子自卑、不自信的性格。

“我之前沒有避開她,現在很遺憾”,蘭蘭跟我說她的女兒阿滿。

阿滿是蘭蘭的大女兒,在外人看來,這個女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個靈氣又聰明的女孩。可是,蘭蘭說,這個女兒有時候讓她頭疼得很,就是很不自信,表現出來的現象是對新事物不敢嘗試,害怕犯錯。另外,阿滿做事情的時候,只要蘭蘭打電話或者接個電話,阿滿都會認真的在聽媽媽在電話裡頭說什麼。

蘭蘭說,阿滿的這個性格弱點都是因為她這個粗枝大葉的媽媽。蘭蘭是個性格開朗的媽媽,什麼話都敢說的那種人。她說在阿滿大概2歲的時候,她常常當著阿滿的面跟別的寶媽或者老師聊到阿滿做不好的事情,比如上學遲到了、尿床了、做錯事被老師罰了、在家被媽媽罵了、吃飯太慢了之類的一些瑣碎的事情,阿滿很在意。

現在阿滿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敗,甚至害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蘭蘭說,她對阿滿的遺憾是,直接錯過了最合適的教育時機,後遺症是現在蘭蘭教阿滿什麼,阿滿都不學,只能請老師教。

“孩子的糗事真的不要當面提,我娃特別在意,我以前覺得說說沒什麼,後來想想將心比心,別人老這樣揭我短我肯定要惱火。如果別人一定要提,要麼轉移娃注意力不讓她注意,要麼直接離開聽不到。但是每次一提到阿滿,她就很仔細聽都講了她什麼,她的注意力已經轉移不了。”蘭蘭說。

當有人告狀孩子打人的時候,如果孩子在場,家長可以和對方說:“請您先等一下。”接著把孩子帶到別處玩積木或者其它玩具,然後再向對方家長或老師瞭解情況,做相關處理。

因為當孩子打人後,他也會害怕和擔心:一方面他會擔心被打的孩子怎麼樣了;另一方面他也會害怕自己將受到怎樣的懲罰。這時他的心理壓力並不比被打的孩子小。所以,建議不要訓斥孩子,也不要當著他的面和別人討論他的行為,否則會使他的壓力更大,陷入更多的恐懼和焦慮中,反而不利於孩子去冷靜思考自己行為的利弊和思索恰當的應對方法。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打人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有幾個所謂“敏感期”或稱“關鍵期”。在敏感期階段,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兒童對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敏感期在兒童學習說話和走路時體現得最明顯。如果父母意識到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他們就能適時地從各方面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之一是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此時的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的意思:我不同意你做的事,你所做的事讓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要“排斥”你,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咬你。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三期,梅婷的女兒快快,在超市因為氣球被一個小朋友搶走而出手打人,不僅如此,在面對爸爸媽媽要求給小朋友道歉的時候,快快很認真地拒絕了。

在車上,梅婷和快快溝通“打人”事情的時候,快快說自己沒有打人。

“什麼?不僅打人,還當場說謊了!”如果是不知道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父母,此刻可能心裡受到一萬點傷害了。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無可救藥啊,小小年紀就學會打人和說謊。

其實不然。在快快看來,氣球是自己的,別人來搶,自己動了手就不是打人。快快這個“打人”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正常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能力發展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平衡孩子的自我意識,既不讓孩子自私自利,又避免通過鎮壓的方式讓孩子過分順從。

父母要理解和接納孩子,幫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重負,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溝通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文章開頭案例,小毛莫名其妙敲同學3下,是想表達叫同學回教室的希望。這種方式簡直讓人哭笑不得,可愛又可氣。表達方式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大人看來完全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如果不是小毛自己說出來,大人永遠無法將他的表達方式和意思聯繫起來。

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小毛的行為上綱上線,甚至道德綁架,說小毛行為不正,不是個好孩子,這對小毛來說,將是多麼可怕的摧殘。

樂樂3歲的時候,樂樂媽帶他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當時1歲半,大人在聊天,兩個孩子在一邊玩,沒過一會兒就看到樂樂一巴掌打在朋友家的孩子臉上,樂樂媽趕緊把孩子拉開,問樂樂為什麼打弟弟,樂樂說:“我想抱抱他,他不讓我抱抱。”

樂樂此時處於社交模糊狀態,不知道怎麼正確與人交往,打人並不是純粹就是大人所想的壞事情,很多時候他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喜歡對方,想要抱抱對方而受到阻力,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所以才發生了打人事件,此時大人一定要仔細分析緣由,不要擅自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寶寶一歲四個月,現在老是咬人,而且有時候見了小朋友就會大聲叫,感覺很不友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啊?

其實,這位媽媽過於焦慮了。一歲多的孩子處在心智未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打人、咬人跟暴力並無關係,而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寶寶總是打人咬人,見了小朋友還要大聲叫,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寶寶很喜歡小朋友,很想讓小朋友注意到他,但他不知道怎麼向小朋友表達自己的喜歡,於是採取了不恰當的打人咬人的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過早觀看暴力鏡頭的孩子更易出現攻擊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研究發現: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長久的影響——孩子學會攻擊。年幼的孩子,容易把電影電視劇的場景當成真實發生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他們將一班孩子分成A、B組:

A組:實驗人員A1走進房間,在孩子面前拍打、毆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後揚長而去。

B組:實驗人員B1走進房間,跟孩子們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沒有出現任何暴力動作,然後離開。

隨後,A組的全部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毆打波波玩偶的行為;

B組,幾乎沒有出現暴力行為。

最後班杜拉得出這樣的結論:

  • 孩子們通過觀察模仿暴力動作學會攻擊,日後他們與同伴相處時,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 沒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較少出現攻擊行為;
  • 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強。

所以,需要儘量避免給孩子觀看暴力電視。

電視裡經常會有一些暴力鏡頭,打鬥場面、孩子之間的推搡、打人暴打小孩等,都要儘量讓孩子少看。

現實生活中也要注意: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比較粗暴,隨意拍打孩子,那孩子難免就會有樣學樣。另外,父母平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誇耀和讚美別人的打鬥。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二.當孩子打人,成人可以這樣做

知道孩子打人的原因,我們知道,很多時候孩子打人並非真的愛打人。而是因為正處於“自我敏感期”,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孩子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情緒太激動,也可能是他想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還可能是他想與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等。

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認為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能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那麼,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

當有老師或其他家長向你反映孩子的打人行為時,如果孩子在場,建議先將孩子帶離現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在孩子面前不要講他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的事。

比如開頭案例,毛媽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跟老師溝通的時候要避開孩子。

父母最大的自以為是就是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其實,小孩子心如明鏡,對於大人的事情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對於有關他自己的事情,他什麼都知道,而且特別敏感,你一提他就會知道。當著孩子的面兒討論孩子的“不良”行為,引發的後果是形成孩子自卑、不自信的性格。

“我之前沒有避開她,現在很遺憾”,蘭蘭跟我說她的女兒阿滿。

阿滿是蘭蘭的大女兒,在外人看來,這個女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個靈氣又聰明的女孩。可是,蘭蘭說,這個女兒有時候讓她頭疼得很,就是很不自信,表現出來的現象是對新事物不敢嘗試,害怕犯錯。另外,阿滿做事情的時候,只要蘭蘭打電話或者接個電話,阿滿都會認真的在聽媽媽在電話裡頭說什麼。

蘭蘭說,阿滿的這個性格弱點都是因為她這個粗枝大葉的媽媽。蘭蘭是個性格開朗的媽媽,什麼話都敢說的那種人。她說在阿滿大概2歲的時候,她常常當著阿滿的面跟別的寶媽或者老師聊到阿滿做不好的事情,比如上學遲到了、尿床了、做錯事被老師罰了、在家被媽媽罵了、吃飯太慢了之類的一些瑣碎的事情,阿滿很在意。

現在阿滿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敗,甚至害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蘭蘭說,她對阿滿的遺憾是,直接錯過了最合適的教育時機,後遺症是現在蘭蘭教阿滿什麼,阿滿都不學,只能請老師教。

“孩子的糗事真的不要當面提,我娃特別在意,我以前覺得說說沒什麼,後來想想將心比心,別人老這樣揭我短我肯定要惱火。如果別人一定要提,要麼轉移娃注意力不讓她注意,要麼直接離開聽不到。但是每次一提到阿滿,她就很仔細聽都講了她什麼,她的注意力已經轉移不了。”蘭蘭說。

當有人告狀孩子打人的時候,如果孩子在場,家長可以和對方說:“請您先等一下。”接著把孩子帶到別處玩積木或者其它玩具,然後再向對方家長或老師瞭解情況,做相關處理。

因為當孩子打人後,他也會害怕和擔心:一方面他會擔心被打的孩子怎麼樣了;另一方面他也會害怕自己將受到怎樣的懲罰。這時他的心理壓力並不比被打的孩子小。所以,建議不要訓斥孩子,也不要當著他的面和別人討論他的行為,否則會使他的壓力更大,陷入更多的恐懼和焦慮中,反而不利於孩子去冷靜思考自己行為的利弊和思索恰當的應對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利用“遊戲法”引導積極行為,忽略和化解打鬧行為

關於“遊戲法”化解孩子的打鬧事件,美國一個幼兒園的老師Anne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在一次排隊中,兩個熊孩子莫名其妙扭打起來,帶隊的Anne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而是和沒有打架的孩子們說:“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安靜的遊戲啦,大家關緊嘴裡的氣泡”。大部分孩子馬上緊閉嘴脣,打架的那兩個孩子依然打來打去。Anne老師仍然沒有去管他倆,而是把重點放在認真遊戲的孩子身上。她說:“哦!我看到Nash小朋友要贏得這場安靜比賽了,讓我看看誰還可以贏。”

這時,那兩個打架的孩子突然停止了,舉起手說:“我我我!”老師平常地說:“如果你想贏,你得先管住嘴裡的氣泡緊閉嘴脣”。兩個孩子認認真真歸隊,規規矩矩、相安無事。

幼兒園一個班級總是有比較多的孩子,為了孩子們的安全,他們出行的時候必須拉在一條長繩子上。剛走出教室,這兩個熊孩子又開始鬧起來。只見Anne老師伸出自己的手掌,故意誇張地吹了一口仙氣,然後對不打架的孩子們說:“我的手上有一種特別厲害的膠水,現在我要把我的手牢牢地黏在繩子上。我想看看誰也有這麼厲害的膠水,你們要展示給我看哦!”

只見孩子們都往自己手掌上吹氣,然後把手緊緊地抓住繩子,兩個熊孩子也不打了,如法炮製起來。一邊走,老師一邊說:“我想看看,到底誰有最厲害的膠水。”就這樣,Anne老師沒有任何的直接介入,就解決了孩子們之間的多次肢體衝突。她的做法很簡單,利用“遊戲法”只關注積極的行為,或者用有趣的方式引導積極行為,故意忽略負面行為。

孩子一旦做出“打人”行為,父母或者老師如果反應過激,對他嚴加管教,這時,孩子就會非常聰明地意識到,無論父母在幹什麼,只要他打人,父母就會關注他。這樣,孩子就會把打人當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種方法。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打人的行為不要太敏感,否則,就會讓孩子的打人行為轉化為他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打人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有幾個所謂“敏感期”或稱“關鍵期”。在敏感期階段,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兒童對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敏感期在兒童學習說話和走路時體現得最明顯。如果父母意識到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他們就能適時地從各方面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之一是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此時的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的意思:我不同意你做的事,你所做的事讓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要“排斥”你,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咬你。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三期,梅婷的女兒快快,在超市因為氣球被一個小朋友搶走而出手打人,不僅如此,在面對爸爸媽媽要求給小朋友道歉的時候,快快很認真地拒絕了。

在車上,梅婷和快快溝通“打人”事情的時候,快快說自己沒有打人。

“什麼?不僅打人,還當場說謊了!”如果是不知道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父母,此刻可能心裡受到一萬點傷害了。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無可救藥啊,小小年紀就學會打人和說謊。

其實不然。在快快看來,氣球是自己的,別人來搶,自己動了手就不是打人。快快這個“打人”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正常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能力發展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平衡孩子的自我意識,既不讓孩子自私自利,又避免通過鎮壓的方式讓孩子過分順從。

父母要理解和接納孩子,幫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重負,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溝通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文章開頭案例,小毛莫名其妙敲同學3下,是想表達叫同學回教室的希望。這種方式簡直讓人哭笑不得,可愛又可氣。表達方式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大人看來完全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如果不是小毛自己說出來,大人永遠無法將他的表達方式和意思聯繫起來。

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小毛的行為上綱上線,甚至道德綁架,說小毛行為不正,不是個好孩子,這對小毛來說,將是多麼可怕的摧殘。

樂樂3歲的時候,樂樂媽帶他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當時1歲半,大人在聊天,兩個孩子在一邊玩,沒過一會兒就看到樂樂一巴掌打在朋友家的孩子臉上,樂樂媽趕緊把孩子拉開,問樂樂為什麼打弟弟,樂樂說:“我想抱抱他,他不讓我抱抱。”

樂樂此時處於社交模糊狀態,不知道怎麼正確與人交往,打人並不是純粹就是大人所想的壞事情,很多時候他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喜歡對方,想要抱抱對方而受到阻力,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所以才發生了打人事件,此時大人一定要仔細分析緣由,不要擅自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寶寶一歲四個月,現在老是咬人,而且有時候見了小朋友就會大聲叫,感覺很不友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啊?

其實,這位媽媽過於焦慮了。一歲多的孩子處在心智未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打人、咬人跟暴力並無關係,而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寶寶總是打人咬人,見了小朋友還要大聲叫,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寶寶很喜歡小朋友,很想讓小朋友注意到他,但他不知道怎麼向小朋友表達自己的喜歡,於是採取了不恰當的打人咬人的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過早觀看暴力鏡頭的孩子更易出現攻擊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研究發現: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長久的影響——孩子學會攻擊。年幼的孩子,容易把電影電視劇的場景當成真實發生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他們將一班孩子分成A、B組:

A組:實驗人員A1走進房間,在孩子面前拍打、毆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後揚長而去。

B組:實驗人員B1走進房間,跟孩子們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沒有出現任何暴力動作,然後離開。

隨後,A組的全部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毆打波波玩偶的行為;

B組,幾乎沒有出現暴力行為。

最後班杜拉得出這樣的結論:

  • 孩子們通過觀察模仿暴力動作學會攻擊,日後他們與同伴相處時,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 沒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較少出現攻擊行為;
  • 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強。

所以,需要儘量避免給孩子觀看暴力電視。

電視裡經常會有一些暴力鏡頭,打鬥場面、孩子之間的推搡、打人暴打小孩等,都要儘量讓孩子少看。

現實生活中也要注意: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比較粗暴,隨意拍打孩子,那孩子難免就會有樣學樣。另外,父母平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誇耀和讚美別人的打鬥。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二.當孩子打人,成人可以這樣做

知道孩子打人的原因,我們知道,很多時候孩子打人並非真的愛打人。而是因為正處於“自我敏感期”,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孩子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情緒太激動,也可能是他想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還可能是他想與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等。

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認為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能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那麼,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

當有老師或其他家長向你反映孩子的打人行為時,如果孩子在場,建議先將孩子帶離現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在孩子面前不要講他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的事。

比如開頭案例,毛媽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跟老師溝通的時候要避開孩子。

父母最大的自以為是就是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其實,小孩子心如明鏡,對於大人的事情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對於有關他自己的事情,他什麼都知道,而且特別敏感,你一提他就會知道。當著孩子的面兒討論孩子的“不良”行為,引發的後果是形成孩子自卑、不自信的性格。

“我之前沒有避開她,現在很遺憾”,蘭蘭跟我說她的女兒阿滿。

阿滿是蘭蘭的大女兒,在外人看來,這個女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個靈氣又聰明的女孩。可是,蘭蘭說,這個女兒有時候讓她頭疼得很,就是很不自信,表現出來的現象是對新事物不敢嘗試,害怕犯錯。另外,阿滿做事情的時候,只要蘭蘭打電話或者接個電話,阿滿都會認真的在聽媽媽在電話裡頭說什麼。

蘭蘭說,阿滿的這個性格弱點都是因為她這個粗枝大葉的媽媽。蘭蘭是個性格開朗的媽媽,什麼話都敢說的那種人。她說在阿滿大概2歲的時候,她常常當著阿滿的面跟別的寶媽或者老師聊到阿滿做不好的事情,比如上學遲到了、尿床了、做錯事被老師罰了、在家被媽媽罵了、吃飯太慢了之類的一些瑣碎的事情,阿滿很在意。

現在阿滿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敗,甚至害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蘭蘭說,她對阿滿的遺憾是,直接錯過了最合適的教育時機,後遺症是現在蘭蘭教阿滿什麼,阿滿都不學,只能請老師教。

“孩子的糗事真的不要當面提,我娃特別在意,我以前覺得說說沒什麼,後來想想將心比心,別人老這樣揭我短我肯定要惱火。如果別人一定要提,要麼轉移娃注意力不讓她注意,要麼直接離開聽不到。但是每次一提到阿滿,她就很仔細聽都講了她什麼,她的注意力已經轉移不了。”蘭蘭說。

當有人告狀孩子打人的時候,如果孩子在場,家長可以和對方說:“請您先等一下。”接著把孩子帶到別處玩積木或者其它玩具,然後再向對方家長或老師瞭解情況,做相關處理。

因為當孩子打人後,他也會害怕和擔心:一方面他會擔心被打的孩子怎麼樣了;另一方面他也會害怕自己將受到怎樣的懲罰。這時他的心理壓力並不比被打的孩子小。所以,建議不要訓斥孩子,也不要當著他的面和別人討論他的行為,否則會使他的壓力更大,陷入更多的恐懼和焦慮中,反而不利於孩子去冷靜思考自己行為的利弊和思索恰當的應對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利用“遊戲法”引導積極行為,忽略和化解打鬧行為

關於“遊戲法”化解孩子的打鬧事件,美國一個幼兒園的老師Anne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在一次排隊中,兩個熊孩子莫名其妙扭打起來,帶隊的Anne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而是和沒有打架的孩子們說:“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安靜的遊戲啦,大家關緊嘴裡的氣泡”。大部分孩子馬上緊閉嘴脣,打架的那兩個孩子依然打來打去。Anne老師仍然沒有去管他倆,而是把重點放在認真遊戲的孩子身上。她說:“哦!我看到Nash小朋友要贏得這場安靜比賽了,讓我看看誰還可以贏。”

這時,那兩個打架的孩子突然停止了,舉起手說:“我我我!”老師平常地說:“如果你想贏,你得先管住嘴裡的氣泡緊閉嘴脣”。兩個孩子認認真真歸隊,規規矩矩、相安無事。

幼兒園一個班級總是有比較多的孩子,為了孩子們的安全,他們出行的時候必須拉在一條長繩子上。剛走出教室,這兩個熊孩子又開始鬧起來。只見Anne老師伸出自己的手掌,故意誇張地吹了一口仙氣,然後對不打架的孩子們說:“我的手上有一種特別厲害的膠水,現在我要把我的手牢牢地黏在繩子上。我想看看誰也有這麼厲害的膠水,你們要展示給我看哦!”

只見孩子們都往自己手掌上吹氣,然後把手緊緊地抓住繩子,兩個熊孩子也不打了,如法炮製起來。一邊走,老師一邊說:“我想看看,到底誰有最厲害的膠水。”就這樣,Anne老師沒有任何的直接介入,就解決了孩子們之間的多次肢體衝突。她的做法很簡單,利用“遊戲法”只關注積極的行為,或者用有趣的方式引導積極行為,故意忽略負面行為。

孩子一旦做出“打人”行為,父母或者老師如果反應過激,對他嚴加管教,這時,孩子就會非常聰明地意識到,無論父母在幹什麼,只要他打人,父母就會關注他。這樣,孩子就會把打人當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種方法。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打人的行為不要太敏感,否則,就會讓孩子的打人行為轉化為他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對“被打”的孩子進行教育,比對“打人”的孩子進行教育,效果更大

大部分的成人在處理兒童肢體衝突的時候都會忘記,我們不僅需要對“動手打人”的孩子進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對“受害者”進行引導,告訴他們怎麼做,可以減少傷害。

研究表明,鼓勵被打的孩子用語言去表達感受和勇敢說“不”,要比一味批評打人的孩子奏效得多。

3歲左右這一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發展還不健全,在他們的世界裡就很難理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怎樣的社會性後果。

而且他們往往無法區分“我認為”的事實,和“實際”的事實。搶完後他理直氣壯的說“這是我的!”的時候,很可能他真的認為這小娃娃是他的!

如果成人觀察到了這樣一段經過,並不應該上去勸架,而是幫助孩子認識對方的情感以及自己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整個過程,成人的角色應該是一個引導員,而非非要判斷出個誰是誰非的裁判。

丁丁來到幼兒園看到芳芳正在認真地玩排隊遊戲,芳芳眼前已經排了6個,托盤裡還有很多個等待排隊的小娃娃。

丁丁放下書包二話不說,先是用手去拿芳芳托盤裡的小娃娃自己玩起來,可是芳芳不同意,丁丁乾脆整個托盤端到自己面前來,嘴裡還不停地囔囔:“這是我的!”

芳芳不放手,丁丁還用手拍了幾下芳芳的手背,這時芳芳開始急得哭起來。

老師沒有直接批評和制止丁丁,而是拉著丁丁走到芳芳身邊。考慮丁丁的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強,老師決定重點幫忙丁丁認識感情。

老師說:“你看到芳芳的表情了嗎,你覺得這是表示高興還是傷心?”丁丁低下頭,想把小娃娃還給芳芳,但是芳芳還是止不住地哇哇大哭。老師守在芳芳旁邊,當芳芳心情平復下來。老師出了最關鍵的一招。

“看你哭得十分傷心,老師也很難過,因為剛才你的小娃娃被別人拿走了。但是,老師希望你可以把你的想法直接告訴他,你可以說‘我不喜歡這樣’。”

老師的做法太暖心了,值得我們每個成人學習。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打人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有幾個所謂“敏感期”或稱“關鍵期”。在敏感期階段,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兒童對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敏感期在兒童學習說話和走路時體現得最明顯。如果父母意識到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他們就能適時地從各方面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之一是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此時的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的意思:我不同意你做的事,你所做的事讓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要“排斥”你,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咬你。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三期,梅婷的女兒快快,在超市因為氣球被一個小朋友搶走而出手打人,不僅如此,在面對爸爸媽媽要求給小朋友道歉的時候,快快很認真地拒絕了。

在車上,梅婷和快快溝通“打人”事情的時候,快快說自己沒有打人。

“什麼?不僅打人,還當場說謊了!”如果是不知道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父母,此刻可能心裡受到一萬點傷害了。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無可救藥啊,小小年紀就學會打人和說謊。

其實不然。在快快看來,氣球是自己的,別人來搶,自己動了手就不是打人。快快這個“打人”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正常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能力發展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平衡孩子的自我意識,既不讓孩子自私自利,又避免通過鎮壓的方式讓孩子過分順從。

父母要理解和接納孩子,幫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重負,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溝通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文章開頭案例,小毛莫名其妙敲同學3下,是想表達叫同學回教室的希望。這種方式簡直讓人哭笑不得,可愛又可氣。表達方式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大人看來完全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如果不是小毛自己說出來,大人永遠無法將他的表達方式和意思聯繫起來。

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小毛的行為上綱上線,甚至道德綁架,說小毛行為不正,不是個好孩子,這對小毛來說,將是多麼可怕的摧殘。

樂樂3歲的時候,樂樂媽帶他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當時1歲半,大人在聊天,兩個孩子在一邊玩,沒過一會兒就看到樂樂一巴掌打在朋友家的孩子臉上,樂樂媽趕緊把孩子拉開,問樂樂為什麼打弟弟,樂樂說:“我想抱抱他,他不讓我抱抱。”

樂樂此時處於社交模糊狀態,不知道怎麼正確與人交往,打人並不是純粹就是大人所想的壞事情,很多時候他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喜歡對方,想要抱抱對方而受到阻力,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所以才發生了打人事件,此時大人一定要仔細分析緣由,不要擅自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寶寶一歲四個月,現在老是咬人,而且有時候見了小朋友就會大聲叫,感覺很不友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啊?

其實,這位媽媽過於焦慮了。一歲多的孩子處在心智未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打人、咬人跟暴力並無關係,而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寶寶總是打人咬人,見了小朋友還要大聲叫,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寶寶很喜歡小朋友,很想讓小朋友注意到他,但他不知道怎麼向小朋友表達自己的喜歡,於是採取了不恰當的打人咬人的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過早觀看暴力鏡頭的孩子更易出現攻擊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研究發現: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長久的影響——孩子學會攻擊。年幼的孩子,容易把電影電視劇的場景當成真實發生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他們將一班孩子分成A、B組:

A組:實驗人員A1走進房間,在孩子面前拍打、毆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後揚長而去。

B組:實驗人員B1走進房間,跟孩子們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沒有出現任何暴力動作,然後離開。

隨後,A組的全部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毆打波波玩偶的行為;

B組,幾乎沒有出現暴力行為。

最後班杜拉得出這樣的結論:

  • 孩子們通過觀察模仿暴力動作學會攻擊,日後他們與同伴相處時,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 沒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較少出現攻擊行為;
  • 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強。

所以,需要儘量避免給孩子觀看暴力電視。

電視裡經常會有一些暴力鏡頭,打鬥場面、孩子之間的推搡、打人暴打小孩等,都要儘量讓孩子少看。

現實生活中也要注意: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比較粗暴,隨意拍打孩子,那孩子難免就會有樣學樣。另外,父母平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誇耀和讚美別人的打鬥。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二.當孩子打人,成人可以這樣做

知道孩子打人的原因,我們知道,很多時候孩子打人並非真的愛打人。而是因為正處於“自我敏感期”,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孩子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情緒太激動,也可能是他想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還可能是他想與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等。

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認為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能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那麼,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

當有老師或其他家長向你反映孩子的打人行為時,如果孩子在場,建議先將孩子帶離現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在孩子面前不要講他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的事。

比如開頭案例,毛媽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跟老師溝通的時候要避開孩子。

父母最大的自以為是就是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其實,小孩子心如明鏡,對於大人的事情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對於有關他自己的事情,他什麼都知道,而且特別敏感,你一提他就會知道。當著孩子的面兒討論孩子的“不良”行為,引發的後果是形成孩子自卑、不自信的性格。

“我之前沒有避開她,現在很遺憾”,蘭蘭跟我說她的女兒阿滿。

阿滿是蘭蘭的大女兒,在外人看來,這個女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個靈氣又聰明的女孩。可是,蘭蘭說,這個女兒有時候讓她頭疼得很,就是很不自信,表現出來的現象是對新事物不敢嘗試,害怕犯錯。另外,阿滿做事情的時候,只要蘭蘭打電話或者接個電話,阿滿都會認真的在聽媽媽在電話裡頭說什麼。

蘭蘭說,阿滿的這個性格弱點都是因為她這個粗枝大葉的媽媽。蘭蘭是個性格開朗的媽媽,什麼話都敢說的那種人。她說在阿滿大概2歲的時候,她常常當著阿滿的面跟別的寶媽或者老師聊到阿滿做不好的事情,比如上學遲到了、尿床了、做錯事被老師罰了、在家被媽媽罵了、吃飯太慢了之類的一些瑣碎的事情,阿滿很在意。

現在阿滿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敗,甚至害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蘭蘭說,她對阿滿的遺憾是,直接錯過了最合適的教育時機,後遺症是現在蘭蘭教阿滿什麼,阿滿都不學,只能請老師教。

“孩子的糗事真的不要當面提,我娃特別在意,我以前覺得說說沒什麼,後來想想將心比心,別人老這樣揭我短我肯定要惱火。如果別人一定要提,要麼轉移娃注意力不讓她注意,要麼直接離開聽不到。但是每次一提到阿滿,她就很仔細聽都講了她什麼,她的注意力已經轉移不了。”蘭蘭說。

當有人告狀孩子打人的時候,如果孩子在場,家長可以和對方說:“請您先等一下。”接著把孩子帶到別處玩積木或者其它玩具,然後再向對方家長或老師瞭解情況,做相關處理。

因為當孩子打人後,他也會害怕和擔心:一方面他會擔心被打的孩子怎麼樣了;另一方面他也會害怕自己將受到怎樣的懲罰。這時他的心理壓力並不比被打的孩子小。所以,建議不要訓斥孩子,也不要當著他的面和別人討論他的行為,否則會使他的壓力更大,陷入更多的恐懼和焦慮中,反而不利於孩子去冷靜思考自己行為的利弊和思索恰當的應對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利用“遊戲法”引導積極行為,忽略和化解打鬧行為

關於“遊戲法”化解孩子的打鬧事件,美國一個幼兒園的老師Anne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在一次排隊中,兩個熊孩子莫名其妙扭打起來,帶隊的Anne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而是和沒有打架的孩子們說:“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安靜的遊戲啦,大家關緊嘴裡的氣泡”。大部分孩子馬上緊閉嘴脣,打架的那兩個孩子依然打來打去。Anne老師仍然沒有去管他倆,而是把重點放在認真遊戲的孩子身上。她說:“哦!我看到Nash小朋友要贏得這場安靜比賽了,讓我看看誰還可以贏。”

這時,那兩個打架的孩子突然停止了,舉起手說:“我我我!”老師平常地說:“如果你想贏,你得先管住嘴裡的氣泡緊閉嘴脣”。兩個孩子認認真真歸隊,規規矩矩、相安無事。

幼兒園一個班級總是有比較多的孩子,為了孩子們的安全,他們出行的時候必須拉在一條長繩子上。剛走出教室,這兩個熊孩子又開始鬧起來。只見Anne老師伸出自己的手掌,故意誇張地吹了一口仙氣,然後對不打架的孩子們說:“我的手上有一種特別厲害的膠水,現在我要把我的手牢牢地黏在繩子上。我想看看誰也有這麼厲害的膠水,你們要展示給我看哦!”

只見孩子們都往自己手掌上吹氣,然後把手緊緊地抓住繩子,兩個熊孩子也不打了,如法炮製起來。一邊走,老師一邊說:“我想看看,到底誰有最厲害的膠水。”就這樣,Anne老師沒有任何的直接介入,就解決了孩子們之間的多次肢體衝突。她的做法很簡單,利用“遊戲法”只關注積極的行為,或者用有趣的方式引導積極行為,故意忽略負面行為。

孩子一旦做出“打人”行為,父母或者老師如果反應過激,對他嚴加管教,這時,孩子就會非常聰明地意識到,無論父母在幹什麼,只要他打人,父母就會關注他。這樣,孩子就會把打人當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種方法。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打人的行為不要太敏感,否則,就會讓孩子的打人行為轉化為他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對“被打”的孩子進行教育,比對“打人”的孩子進行教育,效果更大

大部分的成人在處理兒童肢體衝突的時候都會忘記,我們不僅需要對“動手打人”的孩子進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對“受害者”進行引導,告訴他們怎麼做,可以減少傷害。

研究表明,鼓勵被打的孩子用語言去表達感受和勇敢說“不”,要比一味批評打人的孩子奏效得多。

3歲左右這一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發展還不健全,在他們的世界裡就很難理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怎樣的社會性後果。

而且他們往往無法區分“我認為”的事實,和“實際”的事實。搶完後他理直氣壯的說“這是我的!”的時候,很可能他真的認為這小娃娃是他的!

如果成人觀察到了這樣一段經過,並不應該上去勸架,而是幫助孩子認識對方的情感以及自己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整個過程,成人的角色應該是一個引導員,而非非要判斷出個誰是誰非的裁判。

丁丁來到幼兒園看到芳芳正在認真地玩排隊遊戲,芳芳眼前已經排了6個,托盤裡還有很多個等待排隊的小娃娃。

丁丁放下書包二話不說,先是用手去拿芳芳托盤裡的小娃娃自己玩起來,可是芳芳不同意,丁丁乾脆整個托盤端到自己面前來,嘴裡還不停地囔囔:“這是我的!”

芳芳不放手,丁丁還用手拍了幾下芳芳的手背,這時芳芳開始急得哭起來。

老師沒有直接批評和制止丁丁,而是拉著丁丁走到芳芳身邊。考慮丁丁的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強,老師決定重點幫忙丁丁認識感情。

老師說:“你看到芳芳的表情了嗎,你覺得這是表示高興還是傷心?”丁丁低下頭,想把小娃娃還給芳芳,但是芳芳還是止不住地哇哇大哭。老師守在芳芳旁邊,當芳芳心情平復下來。老師出了最關鍵的一招。

“看你哭得十分傷心,老師也很難過,因為剛才你的小娃娃被別人拿走了。但是,老師希望你可以把你的想法直接告訴他,你可以說‘我不喜歡這樣’。”

老師的做法太暖心了,值得我們每個成人學習。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4.面對男孩與女孩心思的差異,處理問題要使用不用的方法

科學研究表明,女孩大腦中負責處理複雜感情的區域更發達,而男孩的大腦中負責處理簡單感情的區域更發達。也正因為如此,女孩通常會表現得更加善解人意。相反,男孩更容易在鬥爭中被激怒,表現得更加直接,他們經常會放棄口頭表達而選擇肢體動作來解決問題。

《兒童溝通心理學》裡有這樣一個案例:

陽陽和玥玥是一對龍鳳胎,陽陽是哥哥,玥玥是妹妹。

一天放學回家,玥玥對媽媽說:“媽媽,今天哥哥被老師罰站了。”這時媽媽才發現陽陽情緒有點低落,於是媽媽問他:“陽陽,今天怎麼啦,為什麼被罰站呢?”

“沒什麼,一點小事。”陽陽不想多說。

“媽媽,哥哥和別的同學打架了,是因為我才打的。”玥玥說,“下午課間活動時,我們班的同學都在活動區玩。然後我發現我旁邊的小柵欄上有一根木棒鬆動了,就把它抽出來,當成木劍和姍姍玩。可是班裡的另一個同學小柯非要來搶我的木劍,我不給他,但他硬是搶走了。我找哥哥來幫忙,本來是想讓他幫我把木劍要回來,誰知道他卻跟小柯打起架來了!最後,老師來了,就罰他和小柯在教室外站了20分鐘。”

知道事情原委,媽媽對陽陽和玥玥說:“玥玥,看來這件事是因你而起的,那你有沒有向老師說明情況?而且,活動區的柵欄不能拿來玩。還有,在學校,不是在家,你出現了問題要學會自己解決,不能總找哥哥,知道嗎?”

“嗯,是我不對,明天我就去和老師說清楚。”玥玥低頭很無辜地說。

“陽陽,你想幫妹妹要回木劍是對的,但是你為什麼要用武力去解決問題呢?”

陽陽說:“他不給我,我就只能動手了啊。”

“陽陽,有句古語叫‘君子動口不動手’,就是說古時候的君子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不會採用武力,而是用以理服人的方式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那你是不是應該和古人學習一下呢?”

“媽媽,我以後不會再給哥哥惹事了,那樣他就不會和別人打架了。”玥玥搶先說道。

“反正都過去了,我什麼也不想說了。”說完,陽陽揹著書包進了自己的臥室。

玥玥接著和媽媽說了很多當天在學校發生的事情。

雙胞胎的陽陽和玥玥在面對同一件事情中,差別實在是太大了。陽陽直說“沒什麼、沒辦法,不想說”,這是典型的男孩子的對不想提的事情的態度。而玥玥幾乎撐起了整個聊天的過程。

表面上看來,這是一個人性格或者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問題,實際上是由先天的生理基礎決定的大腦發育差別。

專家建議,面對男孩女孩先天大腦發育差別的這個特點,父親要多和男孩溝通,可以幫助男孩走出困境,並使男孩對未來充滿信心。有一句話說“媽媽十句話都抵不上爸爸的一句話管用”,這就是爸爸的話語在男孩心目中的分量。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打人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有幾個所謂“敏感期”或稱“關鍵期”。在敏感期階段,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兒童對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敏感期在兒童學習說話和走路時體現得最明顯。如果父母意識到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他們就能適時地從各方面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之一是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此時的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的意思:我不同意你做的事,你所做的事讓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要“排斥”你,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咬你。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三期,梅婷的女兒快快,在超市因為氣球被一個小朋友搶走而出手打人,不僅如此,在面對爸爸媽媽要求給小朋友道歉的時候,快快很認真地拒絕了。

在車上,梅婷和快快溝通“打人”事情的時候,快快說自己沒有打人。

“什麼?不僅打人,還當場說謊了!”如果是不知道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父母,此刻可能心裡受到一萬點傷害了。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無可救藥啊,小小年紀就學會打人和說謊。

其實不然。在快快看來,氣球是自己的,別人來搶,自己動了手就不是打人。快快這個“打人”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正常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能力發展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平衡孩子的自我意識,既不讓孩子自私自利,又避免通過鎮壓的方式讓孩子過分順從。

父母要理解和接納孩子,幫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重負,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溝通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文章開頭案例,小毛莫名其妙敲同學3下,是想表達叫同學回教室的希望。這種方式簡直讓人哭笑不得,可愛又可氣。表達方式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大人看來完全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如果不是小毛自己說出來,大人永遠無法將他的表達方式和意思聯繫起來。

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小毛的行為上綱上線,甚至道德綁架,說小毛行為不正,不是個好孩子,這對小毛來說,將是多麼可怕的摧殘。

樂樂3歲的時候,樂樂媽帶他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當時1歲半,大人在聊天,兩個孩子在一邊玩,沒過一會兒就看到樂樂一巴掌打在朋友家的孩子臉上,樂樂媽趕緊把孩子拉開,問樂樂為什麼打弟弟,樂樂說:“我想抱抱他,他不讓我抱抱。”

樂樂此時處於社交模糊狀態,不知道怎麼正確與人交往,打人並不是純粹就是大人所想的壞事情,很多時候他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喜歡對方,想要抱抱對方而受到阻力,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所以才發生了打人事件,此時大人一定要仔細分析緣由,不要擅自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寶寶一歲四個月,現在老是咬人,而且有時候見了小朋友就會大聲叫,感覺很不友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啊?

其實,這位媽媽過於焦慮了。一歲多的孩子處在心智未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打人、咬人跟暴力並無關係,而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寶寶總是打人咬人,見了小朋友還要大聲叫,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寶寶很喜歡小朋友,很想讓小朋友注意到他,但他不知道怎麼向小朋友表達自己的喜歡,於是採取了不恰當的打人咬人的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過早觀看暴力鏡頭的孩子更易出現攻擊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研究發現: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長久的影響——孩子學會攻擊。年幼的孩子,容易把電影電視劇的場景當成真實發生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他們將一班孩子分成A、B組:

A組:實驗人員A1走進房間,在孩子面前拍打、毆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後揚長而去。

B組:實驗人員B1走進房間,跟孩子們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沒有出現任何暴力動作,然後離開。

隨後,A組的全部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毆打波波玩偶的行為;

B組,幾乎沒有出現暴力行為。

最後班杜拉得出這樣的結論:

  • 孩子們通過觀察模仿暴力動作學會攻擊,日後他們與同伴相處時,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 沒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較少出現攻擊行為;
  • 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強。

所以,需要儘量避免給孩子觀看暴力電視。

電視裡經常會有一些暴力鏡頭,打鬥場面、孩子之間的推搡、打人暴打小孩等,都要儘量讓孩子少看。

現實生活中也要注意: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比較粗暴,隨意拍打孩子,那孩子難免就會有樣學樣。另外,父母平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誇耀和讚美別人的打鬥。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二.當孩子打人,成人可以這樣做

知道孩子打人的原因,我們知道,很多時候孩子打人並非真的愛打人。而是因為正處於“自我敏感期”,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孩子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情緒太激動,也可能是他想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還可能是他想與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等。

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認為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能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那麼,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

當有老師或其他家長向你反映孩子的打人行為時,如果孩子在場,建議先將孩子帶離現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在孩子面前不要講他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的事。

比如開頭案例,毛媽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跟老師溝通的時候要避開孩子。

父母最大的自以為是就是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其實,小孩子心如明鏡,對於大人的事情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對於有關他自己的事情,他什麼都知道,而且特別敏感,你一提他就會知道。當著孩子的面兒討論孩子的“不良”行為,引發的後果是形成孩子自卑、不自信的性格。

“我之前沒有避開她,現在很遺憾”,蘭蘭跟我說她的女兒阿滿。

阿滿是蘭蘭的大女兒,在外人看來,這個女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個靈氣又聰明的女孩。可是,蘭蘭說,這個女兒有時候讓她頭疼得很,就是很不自信,表現出來的現象是對新事物不敢嘗試,害怕犯錯。另外,阿滿做事情的時候,只要蘭蘭打電話或者接個電話,阿滿都會認真的在聽媽媽在電話裡頭說什麼。

蘭蘭說,阿滿的這個性格弱點都是因為她這個粗枝大葉的媽媽。蘭蘭是個性格開朗的媽媽,什麼話都敢說的那種人。她說在阿滿大概2歲的時候,她常常當著阿滿的面跟別的寶媽或者老師聊到阿滿做不好的事情,比如上學遲到了、尿床了、做錯事被老師罰了、在家被媽媽罵了、吃飯太慢了之類的一些瑣碎的事情,阿滿很在意。

現在阿滿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敗,甚至害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蘭蘭說,她對阿滿的遺憾是,直接錯過了最合適的教育時機,後遺症是現在蘭蘭教阿滿什麼,阿滿都不學,只能請老師教。

“孩子的糗事真的不要當面提,我娃特別在意,我以前覺得說說沒什麼,後來想想將心比心,別人老這樣揭我短我肯定要惱火。如果別人一定要提,要麼轉移娃注意力不讓她注意,要麼直接離開聽不到。但是每次一提到阿滿,她就很仔細聽都講了她什麼,她的注意力已經轉移不了。”蘭蘭說。

當有人告狀孩子打人的時候,如果孩子在場,家長可以和對方說:“請您先等一下。”接著把孩子帶到別處玩積木或者其它玩具,然後再向對方家長或老師瞭解情況,做相關處理。

因為當孩子打人後,他也會害怕和擔心:一方面他會擔心被打的孩子怎麼樣了;另一方面他也會害怕自己將受到怎樣的懲罰。這時他的心理壓力並不比被打的孩子小。所以,建議不要訓斥孩子,也不要當著他的面和別人討論他的行為,否則會使他的壓力更大,陷入更多的恐懼和焦慮中,反而不利於孩子去冷靜思考自己行為的利弊和思索恰當的應對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利用“遊戲法”引導積極行為,忽略和化解打鬧行為

關於“遊戲法”化解孩子的打鬧事件,美國一個幼兒園的老師Anne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在一次排隊中,兩個熊孩子莫名其妙扭打起來,帶隊的Anne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而是和沒有打架的孩子們說:“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安靜的遊戲啦,大家關緊嘴裡的氣泡”。大部分孩子馬上緊閉嘴脣,打架的那兩個孩子依然打來打去。Anne老師仍然沒有去管他倆,而是把重點放在認真遊戲的孩子身上。她說:“哦!我看到Nash小朋友要贏得這場安靜比賽了,讓我看看誰還可以贏。”

這時,那兩個打架的孩子突然停止了,舉起手說:“我我我!”老師平常地說:“如果你想贏,你得先管住嘴裡的氣泡緊閉嘴脣”。兩個孩子認認真真歸隊,規規矩矩、相安無事。

幼兒園一個班級總是有比較多的孩子,為了孩子們的安全,他們出行的時候必須拉在一條長繩子上。剛走出教室,這兩個熊孩子又開始鬧起來。只見Anne老師伸出自己的手掌,故意誇張地吹了一口仙氣,然後對不打架的孩子們說:“我的手上有一種特別厲害的膠水,現在我要把我的手牢牢地黏在繩子上。我想看看誰也有這麼厲害的膠水,你們要展示給我看哦!”

只見孩子們都往自己手掌上吹氣,然後把手緊緊地抓住繩子,兩個熊孩子也不打了,如法炮製起來。一邊走,老師一邊說:“我想看看,到底誰有最厲害的膠水。”就這樣,Anne老師沒有任何的直接介入,就解決了孩子們之間的多次肢體衝突。她的做法很簡單,利用“遊戲法”只關注積極的行為,或者用有趣的方式引導積極行為,故意忽略負面行為。

孩子一旦做出“打人”行為,父母或者老師如果反應過激,對他嚴加管教,這時,孩子就會非常聰明地意識到,無論父母在幹什麼,只要他打人,父母就會關注他。這樣,孩子就會把打人當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種方法。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打人的行為不要太敏感,否則,就會讓孩子的打人行為轉化為他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對“被打”的孩子進行教育,比對“打人”的孩子進行教育,效果更大

大部分的成人在處理兒童肢體衝突的時候都會忘記,我們不僅需要對“動手打人”的孩子進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對“受害者”進行引導,告訴他們怎麼做,可以減少傷害。

研究表明,鼓勵被打的孩子用語言去表達感受和勇敢說“不”,要比一味批評打人的孩子奏效得多。

3歲左右這一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發展還不健全,在他們的世界裡就很難理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怎樣的社會性後果。

而且他們往往無法區分“我認為”的事實,和“實際”的事實。搶完後他理直氣壯的說“這是我的!”的時候,很可能他真的認為這小娃娃是他的!

如果成人觀察到了這樣一段經過,並不應該上去勸架,而是幫助孩子認識對方的情感以及自己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整個過程,成人的角色應該是一個引導員,而非非要判斷出個誰是誰非的裁判。

丁丁來到幼兒園看到芳芳正在認真地玩排隊遊戲,芳芳眼前已經排了6個,托盤裡還有很多個等待排隊的小娃娃。

丁丁放下書包二話不說,先是用手去拿芳芳托盤裡的小娃娃自己玩起來,可是芳芳不同意,丁丁乾脆整個托盤端到自己面前來,嘴裡還不停地囔囔:“這是我的!”

芳芳不放手,丁丁還用手拍了幾下芳芳的手背,這時芳芳開始急得哭起來。

老師沒有直接批評和制止丁丁,而是拉著丁丁走到芳芳身邊。考慮丁丁的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強,老師決定重點幫忙丁丁認識感情。

老師說:“你看到芳芳的表情了嗎,你覺得這是表示高興還是傷心?”丁丁低下頭,想把小娃娃還給芳芳,但是芳芳還是止不住地哇哇大哭。老師守在芳芳旁邊,當芳芳心情平復下來。老師出了最關鍵的一招。

“看你哭得十分傷心,老師也很難過,因為剛才你的小娃娃被別人拿走了。但是,老師希望你可以把你的想法直接告訴他,你可以說‘我不喜歡這樣’。”

老師的做法太暖心了,值得我們每個成人學習。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4.面對男孩與女孩心思的差異,處理問題要使用不用的方法

科學研究表明,女孩大腦中負責處理複雜感情的區域更發達,而男孩的大腦中負責處理簡單感情的區域更發達。也正因為如此,女孩通常會表現得更加善解人意。相反,男孩更容易在鬥爭中被激怒,表現得更加直接,他們經常會放棄口頭表達而選擇肢體動作來解決問題。

《兒童溝通心理學》裡有這樣一個案例:

陽陽和玥玥是一對龍鳳胎,陽陽是哥哥,玥玥是妹妹。

一天放學回家,玥玥對媽媽說:“媽媽,今天哥哥被老師罰站了。”這時媽媽才發現陽陽情緒有點低落,於是媽媽問他:“陽陽,今天怎麼啦,為什麼被罰站呢?”

“沒什麼,一點小事。”陽陽不想多說。

“媽媽,哥哥和別的同學打架了,是因為我才打的。”玥玥說,“下午課間活動時,我們班的同學都在活動區玩。然後我發現我旁邊的小柵欄上有一根木棒鬆動了,就把它抽出來,當成木劍和姍姍玩。可是班裡的另一個同學小柯非要來搶我的木劍,我不給他,但他硬是搶走了。我找哥哥來幫忙,本來是想讓他幫我把木劍要回來,誰知道他卻跟小柯打起架來了!最後,老師來了,就罰他和小柯在教室外站了20分鐘。”

知道事情原委,媽媽對陽陽和玥玥說:“玥玥,看來這件事是因你而起的,那你有沒有向老師說明情況?而且,活動區的柵欄不能拿來玩。還有,在學校,不是在家,你出現了問題要學會自己解決,不能總找哥哥,知道嗎?”

“嗯,是我不對,明天我就去和老師說清楚。”玥玥低頭很無辜地說。

“陽陽,你想幫妹妹要回木劍是對的,但是你為什麼要用武力去解決問題呢?”

陽陽說:“他不給我,我就只能動手了啊。”

“陽陽,有句古語叫‘君子動口不動手’,就是說古時候的君子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不會採用武力,而是用以理服人的方式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那你是不是應該和古人學習一下呢?”

“媽媽,我以後不會再給哥哥惹事了,那樣他就不會和別人打架了。”玥玥搶先說道。

“反正都過去了,我什麼也不想說了。”說完,陽陽揹著書包進了自己的臥室。

玥玥接著和媽媽說了很多當天在學校發生的事情。

雙胞胎的陽陽和玥玥在面對同一件事情中,差別實在是太大了。陽陽直說“沒什麼、沒辦法,不想說”,這是典型的男孩子的對不想提的事情的態度。而玥玥幾乎撐起了整個聊天的過程。

表面上看來,這是一個人性格或者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問題,實際上是由先天的生理基礎決定的大腦發育差別。

專家建議,面對男孩女孩先天大腦發育差別的這個特點,父親要多和男孩溝通,可以幫助男孩走出困境,並使男孩對未來充滿信心。有一句話說“媽媽十句話都抵不上爸爸的一句話管用”,這就是爸爸的話語在男孩心目中的分量。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5.為了要了解問題原委,恰當提問,孩子才肯高效回答

孩子願不願意回答父母的問題,願不願意與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直接關係到家庭教育的質量以及孩子成長的品質。所以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時候,說話的技巧十分重要。特別是當父企圖從孩子口中得知他曾經因為此事被老師批評的事情原委的時候,提問的方式直接決定著談話的成敗和父母能否走進自己孩子心靈世界的關鍵因素。

來看看文章開頭小毛的案例,為什麼當老師問小毛的時候,小毛鹹口不言,淚花在眼光打轉,而毛媽是如何愉快地從小毛口中套出小毛敲打其它小朋友的目的來。

由於當時小毛在場,毛媽不能多問,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他已經知道很多了,不能當著他的面前聊這些與他有關的“負面”事情。所以毛媽就先把小毛抱回家,她下定決定,晚上得找個合適的時間和小毛聊聊這件事情。

晚上吃飯、陪玩、洗澡、讀繪本,這些事情都做好了,小毛心情很好。對,就這個時候。毛媽靠在床頭,放下繪本,請小毛坐在媽媽腿上。

毛媽:“寶寶,來,坐在媽媽這兒,媽媽有件事情想跟你聊聊。”

小毛坐到媽媽腿上,等待接受媽媽給他講好玩的事情,因為平時這種時候,媽媽都會給他說個好笑的事情。

毛媽:“來,寶寶,看著媽媽的眼睛。”

小毛看著媽媽的眼睛。

毛媽:“今天在幼兒園發生了一件事情,寶寶用手碰了別的小朋友的頭了。媽媽想知道是什麼事情,你來說給媽媽聽吧。”

小毛沒說話。按照小毛平時的風格,如果他不想回答或者不想面對問題,他會找藉口離開。

毛媽知道,沒有吵架,一個小孩是不會故意或者無緣無故去攻擊另外一個小孩的,放在其他小朋友身上毛媽不敢有100%的保證,但是放在小毛身上,她是有十足的把握的,因為她太瞭解自己的小毛了。

毛媽:“媽媽知道,寶寶不是故意打其他小朋友的,寶寶是想通過那樣的方式來表達什麼其它的意思嗎?”

沉默了很久,小毛開口了。小毛回答:“是的,我想叫他回教室。”

毛媽:“哦,媽媽明白了,寶寶是想請前面的同學回教室呀!可是最後那個同學沒有回教室,寶寶還被老師批評了,對不對?”

小毛:“是的。”

毛媽:“親愛的,媽媽愛你。媽媽知道了,原來,你想請同學回去教室,所以用手敲他的頭。但是親愛的,下次你想邀請同學做什麼事情,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不需要動手。如果媽媽敲寶寶的頭,寶寶會覺得疼嗎?”

說著,毛媽輕輕地敲了一下小毛的頭。

小毛:“會疼。”,隨後,小毛笑起來。

毛媽:“所以,寶寶敲同學的頭,同學也會感覺到疼。下次請寶寶說“我們回去教室吧。”邀請同學回教室,好嗎?”

小毛:“好的媽媽。”

其實,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最好的提問方式是引導孩子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順著父母的問題來讓孩子思考。毛媽之所以告訴小毛這麼具體的解決方法,是因為像小毛這樣一個3歲的小孩,在社交開始,他們需要適當的引導。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基礎,往後他們社交遇到問題的時候才不會因為慌亂不知所措而採取不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打人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有幾個所謂“敏感期”或稱“關鍵期”。在敏感期階段,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兒童對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敏感期在兒童學習說話和走路時體現得最明顯。如果父母意識到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他們就能適時地從各方面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之一是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此時的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的意思:我不同意你做的事,你所做的事讓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要“排斥”你,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咬你。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三期,梅婷的女兒快快,在超市因為氣球被一個小朋友搶走而出手打人,不僅如此,在面對爸爸媽媽要求給小朋友道歉的時候,快快很認真地拒絕了。

在車上,梅婷和快快溝通“打人”事情的時候,快快說自己沒有打人。

“什麼?不僅打人,還當場說謊了!”如果是不知道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父母,此刻可能心裡受到一萬點傷害了。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無可救藥啊,小小年紀就學會打人和說謊。

其實不然。在快快看來,氣球是自己的,別人來搶,自己動了手就不是打人。快快這個“打人”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正常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能力發展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平衡孩子的自我意識,既不讓孩子自私自利,又避免通過鎮壓的方式讓孩子過分順從。

父母要理解和接納孩子,幫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重負,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溝通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文章開頭案例,小毛莫名其妙敲同學3下,是想表達叫同學回教室的希望。這種方式簡直讓人哭笑不得,可愛又可氣。表達方式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大人看來完全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如果不是小毛自己說出來,大人永遠無法將他的表達方式和意思聯繫起來。

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小毛的行為上綱上線,甚至道德綁架,說小毛行為不正,不是個好孩子,這對小毛來說,將是多麼可怕的摧殘。

樂樂3歲的時候,樂樂媽帶他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當時1歲半,大人在聊天,兩個孩子在一邊玩,沒過一會兒就看到樂樂一巴掌打在朋友家的孩子臉上,樂樂媽趕緊把孩子拉開,問樂樂為什麼打弟弟,樂樂說:“我想抱抱他,他不讓我抱抱。”

樂樂此時處於社交模糊狀態,不知道怎麼正確與人交往,打人並不是純粹就是大人所想的壞事情,很多時候他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喜歡對方,想要抱抱對方而受到阻力,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所以才發生了打人事件,此時大人一定要仔細分析緣由,不要擅自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寶寶一歲四個月,現在老是咬人,而且有時候見了小朋友就會大聲叫,感覺很不友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啊?

其實,這位媽媽過於焦慮了。一歲多的孩子處在心智未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打人、咬人跟暴力並無關係,而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寶寶總是打人咬人,見了小朋友還要大聲叫,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寶寶很喜歡小朋友,很想讓小朋友注意到他,但他不知道怎麼向小朋友表達自己的喜歡,於是採取了不恰當的打人咬人的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過早觀看暴力鏡頭的孩子更易出現攻擊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研究發現: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長久的影響——孩子學會攻擊。年幼的孩子,容易把電影電視劇的場景當成真實發生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他們將一班孩子分成A、B組:

A組:實驗人員A1走進房間,在孩子面前拍打、毆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後揚長而去。

B組:實驗人員B1走進房間,跟孩子們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沒有出現任何暴力動作,然後離開。

隨後,A組的全部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毆打波波玩偶的行為;

B組,幾乎沒有出現暴力行為。

最後班杜拉得出這樣的結論:

  • 孩子們通過觀察模仿暴力動作學會攻擊,日後他們與同伴相處時,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 沒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較少出現攻擊行為;
  • 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強。

所以,需要儘量避免給孩子觀看暴力電視。

電視裡經常會有一些暴力鏡頭,打鬥場面、孩子之間的推搡、打人暴打小孩等,都要儘量讓孩子少看。

現實生活中也要注意: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比較粗暴,隨意拍打孩子,那孩子難免就會有樣學樣。另外,父母平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誇耀和讚美別人的打鬥。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二.當孩子打人,成人可以這樣做

知道孩子打人的原因,我們知道,很多時候孩子打人並非真的愛打人。而是因為正處於“自我敏感期”,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孩子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情緒太激動,也可能是他想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還可能是他想與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等。

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認為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能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那麼,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

當有老師或其他家長向你反映孩子的打人行為時,如果孩子在場,建議先將孩子帶離現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在孩子面前不要講他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的事。

比如開頭案例,毛媽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跟老師溝通的時候要避開孩子。

父母最大的自以為是就是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其實,小孩子心如明鏡,對於大人的事情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對於有關他自己的事情,他什麼都知道,而且特別敏感,你一提他就會知道。當著孩子的面兒討論孩子的“不良”行為,引發的後果是形成孩子自卑、不自信的性格。

“我之前沒有避開她,現在很遺憾”,蘭蘭跟我說她的女兒阿滿。

阿滿是蘭蘭的大女兒,在外人看來,這個女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個靈氣又聰明的女孩。可是,蘭蘭說,這個女兒有時候讓她頭疼得很,就是很不自信,表現出來的現象是對新事物不敢嘗試,害怕犯錯。另外,阿滿做事情的時候,只要蘭蘭打電話或者接個電話,阿滿都會認真的在聽媽媽在電話裡頭說什麼。

蘭蘭說,阿滿的這個性格弱點都是因為她這個粗枝大葉的媽媽。蘭蘭是個性格開朗的媽媽,什麼話都敢說的那種人。她說在阿滿大概2歲的時候,她常常當著阿滿的面跟別的寶媽或者老師聊到阿滿做不好的事情,比如上學遲到了、尿床了、做錯事被老師罰了、在家被媽媽罵了、吃飯太慢了之類的一些瑣碎的事情,阿滿很在意。

現在阿滿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敗,甚至害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蘭蘭說,她對阿滿的遺憾是,直接錯過了最合適的教育時機,後遺症是現在蘭蘭教阿滿什麼,阿滿都不學,只能請老師教。

“孩子的糗事真的不要當面提,我娃特別在意,我以前覺得說說沒什麼,後來想想將心比心,別人老這樣揭我短我肯定要惱火。如果別人一定要提,要麼轉移娃注意力不讓她注意,要麼直接離開聽不到。但是每次一提到阿滿,她就很仔細聽都講了她什麼,她的注意力已經轉移不了。”蘭蘭說。

當有人告狀孩子打人的時候,如果孩子在場,家長可以和對方說:“請您先等一下。”接著把孩子帶到別處玩積木或者其它玩具,然後再向對方家長或老師瞭解情況,做相關處理。

因為當孩子打人後,他也會害怕和擔心:一方面他會擔心被打的孩子怎麼樣了;另一方面他也會害怕自己將受到怎樣的懲罰。這時他的心理壓力並不比被打的孩子小。所以,建議不要訓斥孩子,也不要當著他的面和別人討論他的行為,否則會使他的壓力更大,陷入更多的恐懼和焦慮中,反而不利於孩子去冷靜思考自己行為的利弊和思索恰當的應對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利用“遊戲法”引導積極行為,忽略和化解打鬧行為

關於“遊戲法”化解孩子的打鬧事件,美國一個幼兒園的老師Anne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在一次排隊中,兩個熊孩子莫名其妙扭打起來,帶隊的Anne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而是和沒有打架的孩子們說:“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安靜的遊戲啦,大家關緊嘴裡的氣泡”。大部分孩子馬上緊閉嘴脣,打架的那兩個孩子依然打來打去。Anne老師仍然沒有去管他倆,而是把重點放在認真遊戲的孩子身上。她說:“哦!我看到Nash小朋友要贏得這場安靜比賽了,讓我看看誰還可以贏。”

這時,那兩個打架的孩子突然停止了,舉起手說:“我我我!”老師平常地說:“如果你想贏,你得先管住嘴裡的氣泡緊閉嘴脣”。兩個孩子認認真真歸隊,規規矩矩、相安無事。

幼兒園一個班級總是有比較多的孩子,為了孩子們的安全,他們出行的時候必須拉在一條長繩子上。剛走出教室,這兩個熊孩子又開始鬧起來。只見Anne老師伸出自己的手掌,故意誇張地吹了一口仙氣,然後對不打架的孩子們說:“我的手上有一種特別厲害的膠水,現在我要把我的手牢牢地黏在繩子上。我想看看誰也有這麼厲害的膠水,你們要展示給我看哦!”

只見孩子們都往自己手掌上吹氣,然後把手緊緊地抓住繩子,兩個熊孩子也不打了,如法炮製起來。一邊走,老師一邊說:“我想看看,到底誰有最厲害的膠水。”就這樣,Anne老師沒有任何的直接介入,就解決了孩子們之間的多次肢體衝突。她的做法很簡單,利用“遊戲法”只關注積極的行為,或者用有趣的方式引導積極行為,故意忽略負面行為。

孩子一旦做出“打人”行為,父母或者老師如果反應過激,對他嚴加管教,這時,孩子就會非常聰明地意識到,無論父母在幹什麼,只要他打人,父母就會關注他。這樣,孩子就會把打人當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種方法。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打人的行為不要太敏感,否則,就會讓孩子的打人行為轉化為他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對“被打”的孩子進行教育,比對“打人”的孩子進行教育,效果更大

大部分的成人在處理兒童肢體衝突的時候都會忘記,我們不僅需要對“動手打人”的孩子進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對“受害者”進行引導,告訴他們怎麼做,可以減少傷害。

研究表明,鼓勵被打的孩子用語言去表達感受和勇敢說“不”,要比一味批評打人的孩子奏效得多。

3歲左右這一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發展還不健全,在他們的世界裡就很難理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怎樣的社會性後果。

而且他們往往無法區分“我認為”的事實,和“實際”的事實。搶完後他理直氣壯的說“這是我的!”的時候,很可能他真的認為這小娃娃是他的!

如果成人觀察到了這樣一段經過,並不應該上去勸架,而是幫助孩子認識對方的情感以及自己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整個過程,成人的角色應該是一個引導員,而非非要判斷出個誰是誰非的裁判。

丁丁來到幼兒園看到芳芳正在認真地玩排隊遊戲,芳芳眼前已經排了6個,托盤裡還有很多個等待排隊的小娃娃。

丁丁放下書包二話不說,先是用手去拿芳芳托盤裡的小娃娃自己玩起來,可是芳芳不同意,丁丁乾脆整個托盤端到自己面前來,嘴裡還不停地囔囔:“這是我的!”

芳芳不放手,丁丁還用手拍了幾下芳芳的手背,這時芳芳開始急得哭起來。

老師沒有直接批評和制止丁丁,而是拉著丁丁走到芳芳身邊。考慮丁丁的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強,老師決定重點幫忙丁丁認識感情。

老師說:“你看到芳芳的表情了嗎,你覺得這是表示高興還是傷心?”丁丁低下頭,想把小娃娃還給芳芳,但是芳芳還是止不住地哇哇大哭。老師守在芳芳旁邊,當芳芳心情平復下來。老師出了最關鍵的一招。

“看你哭得十分傷心,老師也很難過,因為剛才你的小娃娃被別人拿走了。但是,老師希望你可以把你的想法直接告訴他,你可以說‘我不喜歡這樣’。”

老師的做法太暖心了,值得我們每個成人學習。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4.面對男孩與女孩心思的差異,處理問題要使用不用的方法

科學研究表明,女孩大腦中負責處理複雜感情的區域更發達,而男孩的大腦中負責處理簡單感情的區域更發達。也正因為如此,女孩通常會表現得更加善解人意。相反,男孩更容易在鬥爭中被激怒,表現得更加直接,他們經常會放棄口頭表達而選擇肢體動作來解決問題。

《兒童溝通心理學》裡有這樣一個案例:

陽陽和玥玥是一對龍鳳胎,陽陽是哥哥,玥玥是妹妹。

一天放學回家,玥玥對媽媽說:“媽媽,今天哥哥被老師罰站了。”這時媽媽才發現陽陽情緒有點低落,於是媽媽問他:“陽陽,今天怎麼啦,為什麼被罰站呢?”

“沒什麼,一點小事。”陽陽不想多說。

“媽媽,哥哥和別的同學打架了,是因為我才打的。”玥玥說,“下午課間活動時,我們班的同學都在活動區玩。然後我發現我旁邊的小柵欄上有一根木棒鬆動了,就把它抽出來,當成木劍和姍姍玩。可是班裡的另一個同學小柯非要來搶我的木劍,我不給他,但他硬是搶走了。我找哥哥來幫忙,本來是想讓他幫我把木劍要回來,誰知道他卻跟小柯打起架來了!最後,老師來了,就罰他和小柯在教室外站了20分鐘。”

知道事情原委,媽媽對陽陽和玥玥說:“玥玥,看來這件事是因你而起的,那你有沒有向老師說明情況?而且,活動區的柵欄不能拿來玩。還有,在學校,不是在家,你出現了問題要學會自己解決,不能總找哥哥,知道嗎?”

“嗯,是我不對,明天我就去和老師說清楚。”玥玥低頭很無辜地說。

“陽陽,你想幫妹妹要回木劍是對的,但是你為什麼要用武力去解決問題呢?”

陽陽說:“他不給我,我就只能動手了啊。”

“陽陽,有句古語叫‘君子動口不動手’,就是說古時候的君子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不會採用武力,而是用以理服人的方式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那你是不是應該和古人學習一下呢?”

“媽媽,我以後不會再給哥哥惹事了,那樣他就不會和別人打架了。”玥玥搶先說道。

“反正都過去了,我什麼也不想說了。”說完,陽陽揹著書包進了自己的臥室。

玥玥接著和媽媽說了很多當天在學校發生的事情。

雙胞胎的陽陽和玥玥在面對同一件事情中,差別實在是太大了。陽陽直說“沒什麼、沒辦法,不想說”,這是典型的男孩子的對不想提的事情的態度。而玥玥幾乎撐起了整個聊天的過程。

表面上看來,這是一個人性格或者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問題,實際上是由先天的生理基礎決定的大腦發育差別。

專家建議,面對男孩女孩先天大腦發育差別的這個特點,父親要多和男孩溝通,可以幫助男孩走出困境,並使男孩對未來充滿信心。有一句話說“媽媽十句話都抵不上爸爸的一句話管用”,這就是爸爸的話語在男孩心目中的分量。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5.為了要了解問題原委,恰當提問,孩子才肯高效回答

孩子願不願意回答父母的問題,願不願意與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直接關係到家庭教育的質量以及孩子成長的品質。所以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時候,說話的技巧十分重要。特別是當父企圖從孩子口中得知他曾經因為此事被老師批評的事情原委的時候,提問的方式直接決定著談話的成敗和父母能否走進自己孩子心靈世界的關鍵因素。

來看看文章開頭小毛的案例,為什麼當老師問小毛的時候,小毛鹹口不言,淚花在眼光打轉,而毛媽是如何愉快地從小毛口中套出小毛敲打其它小朋友的目的來。

由於當時小毛在場,毛媽不能多問,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他已經知道很多了,不能當著他的面前聊這些與他有關的“負面”事情。所以毛媽就先把小毛抱回家,她下定決定,晚上得找個合適的時間和小毛聊聊這件事情。

晚上吃飯、陪玩、洗澡、讀繪本,這些事情都做好了,小毛心情很好。對,就這個時候。毛媽靠在床頭,放下繪本,請小毛坐在媽媽腿上。

毛媽:“寶寶,來,坐在媽媽這兒,媽媽有件事情想跟你聊聊。”

小毛坐到媽媽腿上,等待接受媽媽給他講好玩的事情,因為平時這種時候,媽媽都會給他說個好笑的事情。

毛媽:“來,寶寶,看著媽媽的眼睛。”

小毛看著媽媽的眼睛。

毛媽:“今天在幼兒園發生了一件事情,寶寶用手碰了別的小朋友的頭了。媽媽想知道是什麼事情,你來說給媽媽聽吧。”

小毛沒說話。按照小毛平時的風格,如果他不想回答或者不想面對問題,他會找藉口離開。

毛媽知道,沒有吵架,一個小孩是不會故意或者無緣無故去攻擊另外一個小孩的,放在其他小朋友身上毛媽不敢有100%的保證,但是放在小毛身上,她是有十足的把握的,因為她太瞭解自己的小毛了。

毛媽:“媽媽知道,寶寶不是故意打其他小朋友的,寶寶是想通過那樣的方式來表達什麼其它的意思嗎?”

沉默了很久,小毛開口了。小毛回答:“是的,我想叫他回教室。”

毛媽:“哦,媽媽明白了,寶寶是想請前面的同學回教室呀!可是最後那個同學沒有回教室,寶寶還被老師批評了,對不對?”

小毛:“是的。”

毛媽:“親愛的,媽媽愛你。媽媽知道了,原來,你想請同學回去教室,所以用手敲他的頭。但是親愛的,下次你想邀請同學做什麼事情,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不需要動手。如果媽媽敲寶寶的頭,寶寶會覺得疼嗎?”

說著,毛媽輕輕地敲了一下小毛的頭。

小毛:“會疼。”,隨後,小毛笑起來。

毛媽:“所以,寶寶敲同學的頭,同學也會感覺到疼。下次請寶寶說“我們回去教室吧。”邀請同學回教室,好嗎?”

小毛:“好的媽媽。”

其實,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最好的提問方式是引導孩子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順著父母的問題來讓孩子思考。毛媽之所以告訴小毛這麼具體的解決方法,是因為像小毛這樣一個3歲的小孩,在社交開始,他們需要適當的引導。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基礎,往後他們社交遇到問題的時候才不會因為慌亂不知所措而採取不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6.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犯錯的孩子

《正面管教》這本書提到: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是你能夠給予自己孩子的最偉大的禮物。

愛一個優秀的孩子很簡單,但是愛一個問題不斷整天犯錯的孩子,是為人父母的修行。

怎樣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就是無論孩子是乖還是不乖的時候,都要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也就是說,父母的愛不應該有任何條件。

在這一點上,毛媽感受頗深。小毛不管做什麼樣的“壞事”,她都能讓小毛最後心甘情願地“投降”,小毛什麼都好,在學校裡,老師說他不哭不鬧,老師教的東西學得很認真,就是脾氣十分的倔強。

雖然毛媽聽老師說小毛脾氣倔強 ,內心十分難受,但是人無完人,他是個獨一無二的孩子,毛媽想。他脾氣那樣倔強,那就不要跟他硬碰硬,海綿碰石頭,大家都不會受傷。

2歲出頭那會,有一次小毛玩晾衣杆,不小心撮到毛媽,奶奶說:“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凶他了。”可是,毛媽沒有凶小毛,毛媽問小毛是不是不小心的。

小毛很害怕,馬上跑過來要媽媽抱抱。毛媽就抱抱他,然後問他是不是不小心的。他沒有說話,一直緊緊的抱著毛媽的脖子,臉貼著毛媽的臉。

毛媽說寶寶不是故意的,就跟媽媽道歉“對不起媽媽,我不是故意的”,他奶奶在身邊一直叫他“快說快說”,他硬是沒說。後來他奶奶走了,只有媽媽跟小毛的時候,小毛突然跑過來跟媽媽說“對不起媽媽”,然後抱毛媽,親毛媽。

奶奶真的不懂,小孩犯錯是教育的好機會,應該感謝他犯錯沒有那麼大,應該感謝他現在犯錯而不是長大進入社會之後犯錯。小毛在他爺爺奶奶面前表現的很叛逆,他們要他幹啥他“不要,不要”然後憋過臉去。但是,毛媽知道只要換一種說法,小毛就會很配合,所以這是爺爺奶奶溝通的問題不是小毛的問題。

還有一次,毛媽交給小毛一些饅頭然後說:“寶寶先吃一些饅頭,媽媽去洗葡萄給你吃。”

小毛說:“好的媽媽。”

小毛接過媽媽手中的饅頭,毫不猶豫地隨手一甩,將饅頭扔到地板上。奶奶看到了,說:“現在,就是這麼壞!”

小毛扔玩饅頭就去跑去抱他的足球,並邀請奶奶跟他玩球。

毛媽叫小毛將地上的饅頭撿起來交給她,而小毛當沒聽到他老母親正在跟他說話一樣,天真無邪的邀請奶奶和他一起投球,他說“我們來玩球吧,好嗎”。

小毛說這話的時候,面帶笑容,那麼可愛,他完全沒有意識到他那輕易扔掉食物的“瀟灑”動作有多激怒他的老母親,他的老母親正在忍住河東獅吼的咆哮。

毛媽走過去把球從小毛懷裡堅定地拿出來,放在他夠不著的高處,小毛著急得快哭出來,他反抗說:“可是,我要玩球呀”

毛媽抱起他,溫和地與他對話。

毛媽:你知道媽媽為什麼不讓你玩球嗎?

小毛:可是我要玩球啊(小毛眼裡噙滿淚水)

毛媽:因為你把食物亂扔到地板上了,這是媽媽的底線,因為你做了這樣的事情今晚不能再玩球了。

小毛:……

毛媽:媽媽給你饅頭,那是因為媽媽愛你(聽到因為媽媽愛你,他開始把頭埋在毛媽肩膀上,把毛媽抱著更緊了),媽媽擔心你肚子餓了。如果你不想吃饅頭,你可以跟媽媽說“媽媽,我現在不想吃饅頭”

小毛:……

毛媽:如果你這樣告訴媽媽你的感受了,媽媽會把饅頭拿走的,等你想吃了媽媽再拿給你。你知道嗎?

小毛:可是我要玩球啊(他果然是一個3歲不到的孩子啊)

毛媽:你沒聽明白媽媽剛才說的話嗎?

小毛:……

毛媽:所以,你現在得去把饅頭撿起來交給媽媽。

小毛:媽媽自己撿起來

毛媽:不!是誰扔的饅頭,誰就要自己撿起來,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小毛:……

一開始抱起小毛的時候,他的情緒一直很激動,各種抓狂。反正,孃親的前後左右,只要他手夠得著的地方,他都要伸手去抓。毛媽溫和地抓住的他手,告訴他“不可以拿任何東西,我們正在解決饅頭的事情”

一邊不讓小毛抓其它東西轉移注意力,一邊跟小毛如上對話,慢慢地,他終於平靜下來,不再有反抗。

毛媽把小毛輕輕放下來,示意他去把饅頭撿起來交給媽媽。

小毛:媽媽自己撿起來(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拒絕了毛媽)

毛媽還是堅定的說:“是誰扔的饅頭,誰就要自己撿起來,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小毛終於愉快地去撿饅頭了,是的,是“愉快”地去撿饅頭。

愛是解決兒童一切問題的關鍵,只要他感受得到父母的愛,感受得到父母是真心為他好,真心愛他,他的心就會溫暖起來,任何事情他都可以去面對。

兒童打架這種問題,在愛的力量下,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

"

幼兒園開學已經第二個星期了。星期二也是第35個教師節,毛媽去幼兒園接小毛回家。離開的時候毛媽無意問老師一句:“今天小毛還好嗎,有沒有給老師帶來什麼麻煩和苦惱呢?”

老師:“今天其它的還好,就是上午下樓的時候,那會在操場邊排隊,有個小朋友坐在小毛前面,小毛忽然敲了前面小朋友3個頭,沒有任何徵兆!”

老師補充說:“他今天打人了,就是這個事情。”

事後第二天,毛媽像往常一樣要送小毛去幼兒園,小毛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毛媽好說歹說,跟小毛說去幼兒園他可以自己刷卡,顯示出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於是小毛勉強答應了(小毛喜歡幫忙媽媽刷卡,特別是刷出小毛和媽媽的照片)。但是到了幼兒園門口,小毛不願意下車了。

小毛:“媽媽,我不想進去,你帶我去滑滑梯吧。”到門口不願意進去,這種事情讓毛媽感到震驚,因為小毛從2歲開始去託班到現在,她沒有發現過這種現象。

毛媽:“我們現在遲到了,今天是上學的日子,我們不能去其它地方滑滑梯,附近也沒有滑梯,但是寶寶幼兒園的操場有滑梯。”

小毛還是不讓媽媽解下他的安全帶。他固執地說:“附近有滑滑梯的,媽媽帶我去滑滑梯。”說著就要哭起來。

毛媽使用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成功勸小毛踏進幼兒園的門檻。最後毛媽說:“寶寶,如果你不想去幼兒園,那麼請你跟媽媽一起上去,去跟老師說明情況,去跟老師請假吧,請假完媽媽再帶你離開。”

小毛答應了。他們一起上樓,到小二班門口,小毛一看到老師就說:“老師,我想滑滑梯。”

老師:“我們等下再下去,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毛媽:“老師,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嗎?”

老師:“會的,等到時間了就下去。”

毛媽馬上對小毛說:“寶寶,老師說了,今天會下去滑滑梯,只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直到這時,小毛才接受“今天上幼兒園”的事實。

毛媽覺得昨天的事情,對小毛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於是,毛媽找小毛班級的另外一位老師瞭解昨天的具體情況。李老師說:“昨天她沒在現場,她在後面抱小孩,所以她也不是當事人,聽胡老師說了情況。然後她來問小毛‘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剛問一下,小毛同學沒說話就快要哭起來了”

毛媽大概瞭解了為什麼小毛今天不願意痛痛快快上幼兒園的原因了。“為什麼要打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這種問題真可怕,簡直就像一把刀插在毛媽的心坎上。

顯然,小毛在昨天的事情當中心裡有糾結,他昨天一定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當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打人的時候,他要哭起來。

在昨天另外一位在場老師的處理當中,他被貼了“打人”的標籤,並且被批評了。這讓他心裡不痛快,有牴觸。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一.我們天性純良的寶貝,為什麼會打人了?

時代在改變,父母的觀念也在改變。新時代的年輕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相應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能夠與人為善,不要惹是生非,活得平凡快樂積極健康就好。

可是,事與願違。孩子1歲開始,就動不動打人、出門去玩愛搶別人玩具、上幼兒園了,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來告狀,說你家孩子打我家孩子了、你家孩子打人啦……。

但凡重視教養的父母,聽到這些狀詞,都會內心沉重不安,焦慮的心無處安放:為什麼我可愛的孩子會這樣的暴力,我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幼兒打人,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認真而正確的引導,父母大可不必太擔心,您的寶貝兒還是那個可愛的寶貝兒,他並沒有因為打其他小朋友一次而變得暴力。要正確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父母必須先了解兒童打人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幼兒打人,從心理層面來理解,有很多種原因。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打人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有幾個所謂“敏感期”或稱“關鍵期”。在敏感期階段,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兒童對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敏感期在兒童學習說話和走路時體現得最明顯。如果父母意識到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他們就能適時地從各方面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之一是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此時的打人、咬人,與惡意的主觀傷害無關,表達的是“排斥”的意思:我不同意你做的事,你所做的事讓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要“排斥”你,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咬你。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三期,梅婷的女兒快快,在超市因為氣球被一個小朋友搶走而出手打人,不僅如此,在面對爸爸媽媽要求給小朋友道歉的時候,快快很認真地拒絕了。

在車上,梅婷和快快溝通“打人”事情的時候,快快說自己沒有打人。

“什麼?不僅打人,還當場說謊了!”如果是不知道兒童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父母,此刻可能心裡受到一萬點傷害了。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無可救藥啊,小小年紀就學會打人和說謊。

其實不然。在快快看來,氣球是自己的,別人來搶,自己動了手就不是打人。快快這個“打人”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正常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能力發展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平衡孩子的自我意識,既不讓孩子自私自利,又避免通過鎮壓的方式讓孩子過分順從。

父母要理解和接納孩子,幫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重負,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溝通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文章開頭案例,小毛莫名其妙敲同學3下,是想表達叫同學回教室的希望。這種方式簡直讓人哭笑不得,可愛又可氣。表達方式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大人看來完全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如果不是小毛自己說出來,大人永遠無法將他的表達方式和意思聯繫起來。

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小毛的行為上綱上線,甚至道德綁架,說小毛行為不正,不是個好孩子,這對小毛來說,將是多麼可怕的摧殘。

樂樂3歲的時候,樂樂媽帶他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當時1歲半,大人在聊天,兩個孩子在一邊玩,沒過一會兒就看到樂樂一巴掌打在朋友家的孩子臉上,樂樂媽趕緊把孩子拉開,問樂樂為什麼打弟弟,樂樂說:“我想抱抱他,他不讓我抱抱。”

樂樂此時處於社交模糊狀態,不知道怎麼正確與人交往,打人並不是純粹就是大人所想的壞事情,很多時候他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喜歡對方,想要抱抱對方而受到阻力,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所以才發生了打人事件,此時大人一定要仔細分析緣由,不要擅自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寶寶一歲四個月,現在老是咬人,而且有時候見了小朋友就會大聲叫,感覺很不友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啊?

其實,這位媽媽過於焦慮了。一歲多的孩子處在心智未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打人、咬人跟暴力並無關係,而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寶寶總是打人咬人,見了小朋友還要大聲叫,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寶寶很喜歡小朋友,很想讓小朋友注意到他,但他不知道怎麼向小朋友表達自己的喜歡,於是採取了不恰當的打人咬人的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過早觀看暴力鏡頭的孩子更易出現攻擊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研究發現: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長久的影響——孩子學會攻擊。年幼的孩子,容易把電影電視劇的場景當成真實發生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他們將一班孩子分成A、B組:

A組:實驗人員A1走進房間,在孩子面前拍打、毆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後揚長而去。

B組:實驗人員B1走進房間,跟孩子們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沒有出現任何暴力動作,然後離開。

隨後,A組的全部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毆打波波玩偶的行為;

B組,幾乎沒有出現暴力行為。

最後班杜拉得出這樣的結論:

  • 孩子們通過觀察模仿暴力動作學會攻擊,日後他們與同伴相處時,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 沒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較少出現攻擊行為;
  • 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強。

所以,需要儘量避免給孩子觀看暴力電視。

電視裡經常會有一些暴力鏡頭,打鬥場面、孩子之間的推搡、打人暴打小孩等,都要儘量讓孩子少看。

現實生活中也要注意: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比較粗暴,隨意拍打孩子,那孩子難免就會有樣學樣。另外,父母平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誇耀和讚美別人的打鬥。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二.當孩子打人,成人可以這樣做

知道孩子打人的原因,我們知道,很多時候孩子打人並非真的愛打人。而是因為正處於“自我敏感期”,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孩子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情緒太激動,也可能是他想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還可能是他想與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等。

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認為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能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那麼,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1.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

當有老師或其他家長向你反映孩子的打人行為時,如果孩子在場,建議先將孩子帶離現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孩子的“負面”行為,在孩子面前不要講他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的事。

比如開頭案例,毛媽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跟老師溝通的時候要避開孩子。

父母最大的自以為是就是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其實,小孩子心如明鏡,對於大人的事情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對於有關他自己的事情,他什麼都知道,而且特別敏感,你一提他就會知道。當著孩子的面兒討論孩子的“不良”行為,引發的後果是形成孩子自卑、不自信的性格。

“我之前沒有避開她,現在很遺憾”,蘭蘭跟我說她的女兒阿滿。

阿滿是蘭蘭的大女兒,在外人看來,這個女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個靈氣又聰明的女孩。可是,蘭蘭說,這個女兒有時候讓她頭疼得很,就是很不自信,表現出來的現象是對新事物不敢嘗試,害怕犯錯。另外,阿滿做事情的時候,只要蘭蘭打電話或者接個電話,阿滿都會認真的在聽媽媽在電話裡頭說什麼。

蘭蘭說,阿滿的這個性格弱點都是因為她這個粗枝大葉的媽媽。蘭蘭是個性格開朗的媽媽,什麼話都敢說的那種人。她說在阿滿大概2歲的時候,她常常當著阿滿的面跟別的寶媽或者老師聊到阿滿做不好的事情,比如上學遲到了、尿床了、做錯事被老師罰了、在家被媽媽罵了、吃飯太慢了之類的一些瑣碎的事情,阿滿很在意。

現在阿滿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敗,甚至害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蘭蘭說,她對阿滿的遺憾是,直接錯過了最合適的教育時機,後遺症是現在蘭蘭教阿滿什麼,阿滿都不學,只能請老師教。

“孩子的糗事真的不要當面提,我娃特別在意,我以前覺得說說沒什麼,後來想想將心比心,別人老這樣揭我短我肯定要惱火。如果別人一定要提,要麼轉移娃注意力不讓她注意,要麼直接離開聽不到。但是每次一提到阿滿,她就很仔細聽都講了她什麼,她的注意力已經轉移不了。”蘭蘭說。

當有人告狀孩子打人的時候,如果孩子在場,家長可以和對方說:“請您先等一下。”接著把孩子帶到別處玩積木或者其它玩具,然後再向對方家長或老師瞭解情況,做相關處理。

因為當孩子打人後,他也會害怕和擔心:一方面他會擔心被打的孩子怎麼樣了;另一方面他也會害怕自己將受到怎樣的懲罰。這時他的心理壓力並不比被打的孩子小。所以,建議不要訓斥孩子,也不要當著他的面和別人討論他的行為,否則會使他的壓力更大,陷入更多的恐懼和焦慮中,反而不利於孩子去冷靜思考自己行為的利弊和思索恰當的應對方法。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2.利用“遊戲法”引導積極行為,忽略和化解打鬧行為

關於“遊戲法”化解孩子的打鬧事件,美國一個幼兒園的老師Anne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在一次排隊中,兩個熊孩子莫名其妙扭打起來,帶隊的Anne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而是和沒有打架的孩子們說:“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安靜的遊戲啦,大家關緊嘴裡的氣泡”。大部分孩子馬上緊閉嘴脣,打架的那兩個孩子依然打來打去。Anne老師仍然沒有去管他倆,而是把重點放在認真遊戲的孩子身上。她說:“哦!我看到Nash小朋友要贏得這場安靜比賽了,讓我看看誰還可以贏。”

這時,那兩個打架的孩子突然停止了,舉起手說:“我我我!”老師平常地說:“如果你想贏,你得先管住嘴裡的氣泡緊閉嘴脣”。兩個孩子認認真真歸隊,規規矩矩、相安無事。

幼兒園一個班級總是有比較多的孩子,為了孩子們的安全,他們出行的時候必須拉在一條長繩子上。剛走出教室,這兩個熊孩子又開始鬧起來。只見Anne老師伸出自己的手掌,故意誇張地吹了一口仙氣,然後對不打架的孩子們說:“我的手上有一種特別厲害的膠水,現在我要把我的手牢牢地黏在繩子上。我想看看誰也有這麼厲害的膠水,你們要展示給我看哦!”

只見孩子們都往自己手掌上吹氣,然後把手緊緊地抓住繩子,兩個熊孩子也不打了,如法炮製起來。一邊走,老師一邊說:“我想看看,到底誰有最厲害的膠水。”就這樣,Anne老師沒有任何的直接介入,就解決了孩子們之間的多次肢體衝突。她的做法很簡單,利用“遊戲法”只關注積極的行為,或者用有趣的方式引導積極行為,故意忽略負面行為。

孩子一旦做出“打人”行為,父母或者老師如果反應過激,對他嚴加管教,這時,孩子就會非常聰明地意識到,無論父母在幹什麼,只要他打人,父母就會關注他。這樣,孩子就會把打人當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種方法。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打人的行為不要太敏感,否則,就會讓孩子的打人行為轉化為他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3.對“被打”的孩子進行教育,比對“打人”的孩子進行教育,效果更大

大部分的成人在處理兒童肢體衝突的時候都會忘記,我們不僅需要對“動手打人”的孩子進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對“受害者”進行引導,告訴他們怎麼做,可以減少傷害。

研究表明,鼓勵被打的孩子用語言去表達感受和勇敢說“不”,要比一味批評打人的孩子奏效得多。

3歲左右這一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發展還不健全,在他們的世界裡就很難理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怎樣的社會性後果。

而且他們往往無法區分“我認為”的事實,和“實際”的事實。搶完後他理直氣壯的說“這是我的!”的時候,很可能他真的認為這小娃娃是他的!

如果成人觀察到了這樣一段經過,並不應該上去勸架,而是幫助孩子認識對方的情感以及自己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整個過程,成人的角色應該是一個引導員,而非非要判斷出個誰是誰非的裁判。

丁丁來到幼兒園看到芳芳正在認真地玩排隊遊戲,芳芳眼前已經排了6個,托盤裡還有很多個等待排隊的小娃娃。

丁丁放下書包二話不說,先是用手去拿芳芳托盤裡的小娃娃自己玩起來,可是芳芳不同意,丁丁乾脆整個托盤端到自己面前來,嘴裡還不停地囔囔:“這是我的!”

芳芳不放手,丁丁還用手拍了幾下芳芳的手背,這時芳芳開始急得哭起來。

老師沒有直接批評和制止丁丁,而是拉著丁丁走到芳芳身邊。考慮丁丁的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強,老師決定重點幫忙丁丁認識感情。

老師說:“你看到芳芳的表情了嗎,你覺得這是表示高興還是傷心?”丁丁低下頭,想把小娃娃還給芳芳,但是芳芳還是止不住地哇哇大哭。老師守在芳芳旁邊,當芳芳心情平復下來。老師出了最關鍵的一招。

“看你哭得十分傷心,老師也很難過,因為剛才你的小娃娃被別人拿走了。但是,老師希望你可以把你的想法直接告訴他,你可以說‘我不喜歡這樣’。”

老師的做法太暖心了,值得我們每個成人學習。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4.面對男孩與女孩心思的差異,處理問題要使用不用的方法

科學研究表明,女孩大腦中負責處理複雜感情的區域更發達,而男孩的大腦中負責處理簡單感情的區域更發達。也正因為如此,女孩通常會表現得更加善解人意。相反,男孩更容易在鬥爭中被激怒,表現得更加直接,他們經常會放棄口頭表達而選擇肢體動作來解決問題。

《兒童溝通心理學》裡有這樣一個案例:

陽陽和玥玥是一對龍鳳胎,陽陽是哥哥,玥玥是妹妹。

一天放學回家,玥玥對媽媽說:“媽媽,今天哥哥被老師罰站了。”這時媽媽才發現陽陽情緒有點低落,於是媽媽問他:“陽陽,今天怎麼啦,為什麼被罰站呢?”

“沒什麼,一點小事。”陽陽不想多說。

“媽媽,哥哥和別的同學打架了,是因為我才打的。”玥玥說,“下午課間活動時,我們班的同學都在活動區玩。然後我發現我旁邊的小柵欄上有一根木棒鬆動了,就把它抽出來,當成木劍和姍姍玩。可是班裡的另一個同學小柯非要來搶我的木劍,我不給他,但他硬是搶走了。我找哥哥來幫忙,本來是想讓他幫我把木劍要回來,誰知道他卻跟小柯打起架來了!最後,老師來了,就罰他和小柯在教室外站了20分鐘。”

知道事情原委,媽媽對陽陽和玥玥說:“玥玥,看來這件事是因你而起的,那你有沒有向老師說明情況?而且,活動區的柵欄不能拿來玩。還有,在學校,不是在家,你出現了問題要學會自己解決,不能總找哥哥,知道嗎?”

“嗯,是我不對,明天我就去和老師說清楚。”玥玥低頭很無辜地說。

“陽陽,你想幫妹妹要回木劍是對的,但是你為什麼要用武力去解決問題呢?”

陽陽說:“他不給我,我就只能動手了啊。”

“陽陽,有句古語叫‘君子動口不動手’,就是說古時候的君子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不會採用武力,而是用以理服人的方式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那你是不是應該和古人學習一下呢?”

“媽媽,我以後不會再給哥哥惹事了,那樣他就不會和別人打架了。”玥玥搶先說道。

“反正都過去了,我什麼也不想說了。”說完,陽陽揹著書包進了自己的臥室。

玥玥接著和媽媽說了很多當天在學校發生的事情。

雙胞胎的陽陽和玥玥在面對同一件事情中,差別實在是太大了。陽陽直說“沒什麼、沒辦法,不想說”,這是典型的男孩子的對不想提的事情的態度。而玥玥幾乎撐起了整個聊天的過程。

表面上看來,這是一個人性格或者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問題,實際上是由先天的生理基礎決定的大腦發育差別。

專家建議,面對男孩女孩先天大腦發育差別的這個特點,父親要多和男孩溝通,可以幫助男孩走出困境,並使男孩對未來充滿信心。有一句話說“媽媽十句話都抵不上爸爸的一句話管用”,這就是爸爸的話語在男孩心目中的分量。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5.為了要了解問題原委,恰當提問,孩子才肯高效回答

孩子願不願意回答父母的問題,願不願意與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直接關係到家庭教育的質量以及孩子成長的品質。所以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時候,說話的技巧十分重要。特別是當父企圖從孩子口中得知他曾經因為此事被老師批評的事情原委的時候,提問的方式直接決定著談話的成敗和父母能否走進自己孩子心靈世界的關鍵因素。

來看看文章開頭小毛的案例,為什麼當老師問小毛的時候,小毛鹹口不言,淚花在眼光打轉,而毛媽是如何愉快地從小毛口中套出小毛敲打其它小朋友的目的來。

由於當時小毛在場,毛媽不能多問,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他已經知道很多了,不能當著他的面前聊這些與他有關的“負面”事情。所以毛媽就先把小毛抱回家,她下定決定,晚上得找個合適的時間和小毛聊聊這件事情。

晚上吃飯、陪玩、洗澡、讀繪本,這些事情都做好了,小毛心情很好。對,就這個時候。毛媽靠在床頭,放下繪本,請小毛坐在媽媽腿上。

毛媽:“寶寶,來,坐在媽媽這兒,媽媽有件事情想跟你聊聊。”

小毛坐到媽媽腿上,等待接受媽媽給他講好玩的事情,因為平時這種時候,媽媽都會給他說個好笑的事情。

毛媽:“來,寶寶,看著媽媽的眼睛。”

小毛看著媽媽的眼睛。

毛媽:“今天在幼兒園發生了一件事情,寶寶用手碰了別的小朋友的頭了。媽媽想知道是什麼事情,你來說給媽媽聽吧。”

小毛沒說話。按照小毛平時的風格,如果他不想回答或者不想面對問題,他會找藉口離開。

毛媽知道,沒有吵架,一個小孩是不會故意或者無緣無故去攻擊另外一個小孩的,放在其他小朋友身上毛媽不敢有100%的保證,但是放在小毛身上,她是有十足的把握的,因為她太瞭解自己的小毛了。

毛媽:“媽媽知道,寶寶不是故意打其他小朋友的,寶寶是想通過那樣的方式來表達什麼其它的意思嗎?”

沉默了很久,小毛開口了。小毛回答:“是的,我想叫他回教室。”

毛媽:“哦,媽媽明白了,寶寶是想請前面的同學回教室呀!可是最後那個同學沒有回教室,寶寶還被老師批評了,對不對?”

小毛:“是的。”

毛媽:“親愛的,媽媽愛你。媽媽知道了,原來,你想請同學回去教室,所以用手敲他的頭。但是親愛的,下次你想邀請同學做什麼事情,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不需要動手。如果媽媽敲寶寶的頭,寶寶會覺得疼嗎?”

說著,毛媽輕輕地敲了一下小毛的頭。

小毛:“會疼。”,隨後,小毛笑起來。

毛媽:“所以,寶寶敲同學的頭,同學也會感覺到疼。下次請寶寶說“我們回去教室吧。”邀請同學回教室,好嗎?”

小毛:“好的媽媽。”

其實,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最好的提問方式是引導孩子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順著父母的問題來讓孩子思考。毛媽之所以告訴小毛這麼具體的解決方法,是因為像小毛這樣一個3歲的小孩,在社交開始,他們需要適當的引導。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基礎,往後他們社交遇到問題的時候才不會因為慌亂不知所措而採取不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6.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犯錯的孩子

《正面管教》這本書提到: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是你能夠給予自己孩子的最偉大的禮物。

愛一個優秀的孩子很簡單,但是愛一個問題不斷整天犯錯的孩子,是為人父母的修行。

怎樣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就是無論孩子是乖還是不乖的時候,都要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也就是說,父母的愛不應該有任何條件。

在這一點上,毛媽感受頗深。小毛不管做什麼樣的“壞事”,她都能讓小毛最後心甘情願地“投降”,小毛什麼都好,在學校裡,老師說他不哭不鬧,老師教的東西學得很認真,就是脾氣十分的倔強。

雖然毛媽聽老師說小毛脾氣倔強 ,內心十分難受,但是人無完人,他是個獨一無二的孩子,毛媽想。他脾氣那樣倔強,那就不要跟他硬碰硬,海綿碰石頭,大家都不會受傷。

2歲出頭那會,有一次小毛玩晾衣杆,不小心撮到毛媽,奶奶說:“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凶他了。”可是,毛媽沒有凶小毛,毛媽問小毛是不是不小心的。

小毛很害怕,馬上跑過來要媽媽抱抱。毛媽就抱抱他,然後問他是不是不小心的。他沒有說話,一直緊緊的抱著毛媽的脖子,臉貼著毛媽的臉。

毛媽說寶寶不是故意的,就跟媽媽道歉“對不起媽媽,我不是故意的”,他奶奶在身邊一直叫他“快說快說”,他硬是沒說。後來他奶奶走了,只有媽媽跟小毛的時候,小毛突然跑過來跟媽媽說“對不起媽媽”,然後抱毛媽,親毛媽。

奶奶真的不懂,小孩犯錯是教育的好機會,應該感謝他犯錯沒有那麼大,應該感謝他現在犯錯而不是長大進入社會之後犯錯。小毛在他爺爺奶奶面前表現的很叛逆,他們要他幹啥他“不要,不要”然後憋過臉去。但是,毛媽知道只要換一種說法,小毛就會很配合,所以這是爺爺奶奶溝通的問題不是小毛的問題。

還有一次,毛媽交給小毛一些饅頭然後說:“寶寶先吃一些饅頭,媽媽去洗葡萄給你吃。”

小毛說:“好的媽媽。”

小毛接過媽媽手中的饅頭,毫不猶豫地隨手一甩,將饅頭扔到地板上。奶奶看到了,說:“現在,就是這麼壞!”

小毛扔玩饅頭就去跑去抱他的足球,並邀請奶奶跟他玩球。

毛媽叫小毛將地上的饅頭撿起來交給她,而小毛當沒聽到他老母親正在跟他說話一樣,天真無邪的邀請奶奶和他一起投球,他說“我們來玩球吧,好嗎”。

小毛說這話的時候,面帶笑容,那麼可愛,他完全沒有意識到他那輕易扔掉食物的“瀟灑”動作有多激怒他的老母親,他的老母親正在忍住河東獅吼的咆哮。

毛媽走過去把球從小毛懷裡堅定地拿出來,放在他夠不著的高處,小毛著急得快哭出來,他反抗說:“可是,我要玩球呀”

毛媽抱起他,溫和地與他對話。

毛媽:你知道媽媽為什麼不讓你玩球嗎?

小毛:可是我要玩球啊(小毛眼裡噙滿淚水)

毛媽:因為你把食物亂扔到地板上了,這是媽媽的底線,因為你做了這樣的事情今晚不能再玩球了。

小毛:……

毛媽:媽媽給你饅頭,那是因為媽媽愛你(聽到因為媽媽愛你,他開始把頭埋在毛媽肩膀上,把毛媽抱著更緊了),媽媽擔心你肚子餓了。如果你不想吃饅頭,你可以跟媽媽說“媽媽,我現在不想吃饅頭”

小毛:……

毛媽:如果你這樣告訴媽媽你的感受了,媽媽會把饅頭拿走的,等你想吃了媽媽再拿給你。你知道嗎?

小毛:可是我要玩球啊(他果然是一個3歲不到的孩子啊)

毛媽:你沒聽明白媽媽剛才說的話嗎?

小毛:……

毛媽:所以,你現在得去把饅頭撿起來交給媽媽。

小毛:媽媽自己撿起來

毛媽:不!是誰扔的饅頭,誰就要自己撿起來,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小毛:……

一開始抱起小毛的時候,他的情緒一直很激動,各種抓狂。反正,孃親的前後左右,只要他手夠得著的地方,他都要伸手去抓。毛媽溫和地抓住的他手,告訴他“不可以拿任何東西,我們正在解決饅頭的事情”

一邊不讓小毛抓其它東西轉移注意力,一邊跟小毛如上對話,慢慢地,他終於平靜下來,不再有反抗。

毛媽把小毛輕輕放下來,示意他去把饅頭撿起來交給媽媽。

小毛:媽媽自己撿起來(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拒絕了毛媽)

毛媽還是堅定的說:“是誰扔的饅頭,誰就要自己撿起來,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小毛終於愉快地去撿饅頭了,是的,是“愉快”地去撿饅頭。

愛是解決兒童一切問題的關鍵,只要他感受得到父母的愛,感受得到父母是真心為他好,真心愛他,他的心就會溫暖起來,任何事情他都可以去面對。

兒童打架這種問題,在愛的力量下,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

“你孩子打人了”,6個方法,正確引導3歲小孩打人的行為

任何一個小孩都是一塊有待雕琢的璞玉,成人應該學會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去判斷、評價特定的行為,以幫助兒童達到身體和心靈的公共健康快樂成長的目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