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 幫孩子區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 幫孩子區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給孩子兩個存錢罐:一個存錢罐和一個花錢罐。

每次他們收到錢(如:壓歲錢、零用錢),和他們談談他們希望如何在儲蓄和消費之間分配這筆錢。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 幫孩子區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給孩子兩個存錢罐:一個存錢罐和一個花錢罐。

每次他們收到錢(如:壓歲錢、零用錢),和他們談談他們希望如何在儲蓄和消費之間分配這筆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然後讓孩子列出一張購物清單,和他一起劃分每一件商品,標出是想要還是需要,如一個新玩具是想要的,而一個新的揹包是需要的。

優先購買需要的,買完後,如果花錢罐裡的錢還有多,可以有選擇性地購買想要的。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 幫孩子區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給孩子兩個存錢罐:一個存錢罐和一個花錢罐。

每次他們收到錢(如:壓歲錢、零用錢),和他們談談他們希望如何在儲蓄和消費之間分配這筆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然後讓孩子列出一張購物清單,和他一起劃分每一件商品,標出是想要還是需要,如一個新玩具是想要的,而一個新的揹包是需要的。

優先購買需要的,買完後,如果花錢罐裡的錢還有多,可以有選擇性地購買想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3. 引導孩子選擇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 幫孩子區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給孩子兩個存錢罐:一個存錢罐和一個花錢罐。

每次他們收到錢(如:壓歲錢、零用錢),和他們談談他們希望如何在儲蓄和消費之間分配這筆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然後讓孩子列出一張購物清單,和他一起劃分每一件商品,標出是想要還是需要,如一個新玩具是想要的,而一個新的揹包是需要的。

優先購買需要的,買完後,如果花錢罐裡的錢還有多,可以有選擇性地購買想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3. 引導孩子選擇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家庭購物消費時,多和孩子談談你這樣做的原因,及這樣做可能產生的任何多米諾骨牌效應。

比如我們想買一臺新電視,但是空調壞了,我們需要攢錢把空調修好。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夏天來的時候,房子裡會太熱。等空調修好後,我們再考慮買電視機的事情。

在孩子買一些東西時,問他們是否真的需要。

比如孩子想要一個昂貴的書包,並且非要不可,這時父母需要明確告訴孩子買這個書包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之後幾個月零花錢減少、買不了其他東西……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 幫孩子區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給孩子兩個存錢罐:一個存錢罐和一個花錢罐。

每次他們收到錢(如:壓歲錢、零用錢),和他們談談他們希望如何在儲蓄和消費之間分配這筆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然後讓孩子列出一張購物清單,和他一起劃分每一件商品,標出是想要還是需要,如一個新玩具是想要的,而一個新的揹包是需要的。

優先購買需要的,買完後,如果花錢罐裡的錢還有多,可以有選擇性地購買想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3. 引導孩子選擇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家庭購物消費時,多和孩子談談你這樣做的原因,及這樣做可能產生的任何多米諾骨牌效應。

比如我們想買一臺新電視,但是空調壞了,我們需要攢錢把空調修好。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夏天來的時候,房子裡會太熱。等空調修好後,我們再考慮買電視機的事情。

在孩子買一些東西時,問他們是否真的需要。

比如孩子想要一個昂貴的書包,並且非要不可,這時父母需要明確告訴孩子買這個書包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之後幾個月零花錢減少、買不了其他東西……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4. 教孩子學會慷慨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 幫孩子區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給孩子兩個存錢罐:一個存錢罐和一個花錢罐。

每次他們收到錢(如:壓歲錢、零用錢),和他們談談他們希望如何在儲蓄和消費之間分配這筆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然後讓孩子列出一張購物清單,和他一起劃分每一件商品,標出是想要還是需要,如一個新玩具是想要的,而一個新的揹包是需要的。

優先購買需要的,買完後,如果花錢罐裡的錢還有多,可以有選擇性地購買想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3. 引導孩子選擇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家庭購物消費時,多和孩子談談你這樣做的原因,及這樣做可能產生的任何多米諾骨牌效應。

比如我們想買一臺新電視,但是空調壞了,我們需要攢錢把空調修好。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夏天來的時候,房子裡會太熱。等空調修好後,我們再考慮買電視機的事情。

在孩子買一些東西時,問他們是否真的需要。

比如孩子想要一個昂貴的書包,並且非要不可,這時父母需要明確告訴孩子買這個書包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之後幾個月零花錢減少、買不了其他東西……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4. 教孩子學會慷慨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慷慨並不是簡單地把錢花出去,或施捨出去,而是要讓孩子明白:不能每一筆錢都是為了自己個人的享樂,還需要考慮親友,考慮需要幫助的陌生人。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 幫孩子區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給孩子兩個存錢罐:一個存錢罐和一個花錢罐。

每次他們收到錢(如:壓歲錢、零用錢),和他們談談他們希望如何在儲蓄和消費之間分配這筆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然後讓孩子列出一張購物清單,和他一起劃分每一件商品,標出是想要還是需要,如一個新玩具是想要的,而一個新的揹包是需要的。

優先購買需要的,買完後,如果花錢罐裡的錢還有多,可以有選擇性地購買想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3. 引導孩子選擇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家庭購物消費時,多和孩子談談你這樣做的原因,及這樣做可能產生的任何多米諾骨牌效應。

比如我們想買一臺新電視,但是空調壞了,我們需要攢錢把空調修好。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夏天來的時候,房子裡會太熱。等空調修好後,我們再考慮買電視機的事情。

在孩子買一些東西時,問他們是否真的需要。

比如孩子想要一個昂貴的書包,並且非要不可,這時父母需要明確告訴孩子買這個書包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之後幾個月零花錢減少、買不了其他東西……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4. 教孩子學會慷慨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慷慨並不是簡單地把錢花出去,或施捨出去,而是要讓孩子明白:不能每一筆錢都是為了自己個人的享樂,還需要考慮親友,考慮需要幫助的陌生人。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比如過年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拿出一部分壓歲錢給長輩買點禮物,聊表心意;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和孩子一起捐款;孩子朋友過生日,提醒孩子準備禮物等。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 幫孩子區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給孩子兩個存錢罐:一個存錢罐和一個花錢罐。

每次他們收到錢(如:壓歲錢、零用錢),和他們談談他們希望如何在儲蓄和消費之間分配這筆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然後讓孩子列出一張購物清單,和他一起劃分每一件商品,標出是想要還是需要,如一個新玩具是想要的,而一個新的揹包是需要的。

優先購買需要的,買完後,如果花錢罐裡的錢還有多,可以有選擇性地購買想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3. 引導孩子選擇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家庭購物消費時,多和孩子談談你這樣做的原因,及這樣做可能產生的任何多米諾骨牌效應。

比如我們想買一臺新電視,但是空調壞了,我們需要攢錢把空調修好。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夏天來的時候,房子裡會太熱。等空調修好後,我們再考慮買電視機的事情。

在孩子買一些東西時,問他們是否真的需要。

比如孩子想要一個昂貴的書包,並且非要不可,這時父母需要明確告訴孩子買這個書包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之後幾個月零花錢減少、買不了其他東西……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4. 教孩子學會慷慨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慷慨並不是簡單地把錢花出去,或施捨出去,而是要讓孩子明白:不能每一筆錢都是為了自己個人的享樂,還需要考慮親友,考慮需要幫助的陌生人。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比如過年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拿出一部分壓歲錢給長輩買點禮物,聊表心意;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和孩子一起捐款;孩子朋友過生日,提醒孩子準備禮物等。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5. 避免兩個誤區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 幫孩子區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給孩子兩個存錢罐:一個存錢罐和一個花錢罐。

每次他們收到錢(如:壓歲錢、零用錢),和他們談談他們希望如何在儲蓄和消費之間分配這筆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然後讓孩子列出一張購物清單,和他一起劃分每一件商品,標出是想要還是需要,如一個新玩具是想要的,而一個新的揹包是需要的。

優先購買需要的,買完後,如果花錢罐裡的錢還有多,可以有選擇性地購買想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3. 引導孩子選擇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家庭購物消費時,多和孩子談談你這樣做的原因,及這樣做可能產生的任何多米諾骨牌效應。

比如我們想買一臺新電視,但是空調壞了,我們需要攢錢把空調修好。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夏天來的時候,房子裡會太熱。等空調修好後,我們再考慮買電視機的事情。

在孩子買一些東西時,問他們是否真的需要。

比如孩子想要一個昂貴的書包,並且非要不可,這時父母需要明確告訴孩子買這個書包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之後幾個月零花錢減少、買不了其他東西……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4. 教孩子學會慷慨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慷慨並不是簡單地把錢花出去,或施捨出去,而是要讓孩子明白:不能每一筆錢都是為了自己個人的享樂,還需要考慮親友,考慮需要幫助的陌生人。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比如過年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拿出一部分壓歲錢給長輩買點禮物,聊表心意;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和孩子一起捐款;孩子朋友過生日,提醒孩子準備禮物等。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5. 避免兩個誤區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雖然儘早與孩子就理財問題多溝通是明智的,但在家裡不能凡事都談錢。尤其不要因孩子做家務就給錢,而要讓他們意識到,做家務很重要,是為家庭幸福作貢獻。

同樣,也不需告訴孩子父母哪一方賺得多,那樣會給孩子一個錯誤信號——賺錢多的一方對家庭貢獻更大。


"

天價打賞女主播、高價遊戲賬單、裸貸、炫富、卡奴、月光族……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大問題:中國孩子缺少財商教育。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錢,就已經會浪費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你的金錢觀

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並不瞭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甚至常常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父母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錢,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另一種父母天天跟孩子“哭窮”,為了省錢,讓孩子儘量不要花錢,拒絕孩子所有關於“花錢”的願望或要求。

不管是哪種父母,孩子們都是殊途同歸,最終只會越來越“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019年6月,家住奉化任先生髮現自己的銀行卡里少了5000多元。

原來,是自己10歲的女兒用父親的賬號和身份信息,綁定了手遊,購買了數千元的遊戲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相信大家對這類新聞並不陌生,近幾年來“熊孩子”偷拿爸媽手機打賞主播、購買遊戲幣的事件層出不窮:

19年8月,四川內江雷女士10歲女兒打賞遊戲主播,花光也有近兩萬積蓄;

18年4月,河南胡女士10歲兒子用父親的喪葬錢、母親的救命錢打賞遊戲主播;

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短短34天充值5.8萬元;

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


這些“揮金如土”的孩子們,絲毫不在意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做什麼的,他們動一動手指就讓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

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不心疼。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小時候能用不懂事做藉口,爸爸媽媽多少還能向直播、遊戲平臺追回一些錢財。

可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工作後,月光都是謝天謝地,怕就怕他們過度使用借唄、信用卡等超額消費。

這樣,孩子終生都會深陷花錢、欠債、還錢的死循環中,年紀輕輕就做了金錢的奴隸,一生都在為錢打工。

這樣的人生,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嗎?作為家長的你,能放心嗎?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和這些“土豪”孩子完全相反的另一群孩子,別說天價打賞主播,就算是買一件新衣服、買一雙新鞋,他們都會猶豫再三,算了又算。

因為他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哭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明明家庭條件不差,但就是不滿足孩子除了吃飽穿暖以外的其他願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一個新書包……

有多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忽略了孩子弱小但又敏感的自尊心

這些孩子的窮,往往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精神上。

網友們這麼說:

@不吃蘿蔔:我從小被灌輸“家裡沒錢,你要省著點花,你和別人不一樣,人家家裡條件好。”聽多了,會造成自卑感,不是因為真的沒錢,是那種貧窮感造成的,伴隨一生。所以我現在會不自覺的敏感、畏首畏尾

@路過的一隻貓:我的家庭算是普通工薪家庭,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實際上我並不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沒有要求父母給予我多麼優越的條件,只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我能夠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與信心,但是沒有,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角落: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但你們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你們還是覺得窮,說我不懂得節省。我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我很自卑我很內向我很抑鬱。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

當孩子的父母總是對金錢格外的“省”,不惜犧牲掉生活品質,不顧孩子的正常需求,甚至尊嚴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累贅。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修己育兒

和孩子一起提高財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所以育兒先修己,改變固有思維,真正懂得花錢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修己:懂得花錢

說起“會花錢”,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一定要家裡有錢才可以。

其實未必,對有限的金錢進行最合理的支出才是“會花錢”的關鍵。

大家的家庭條件有好有壞,即使家裡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但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會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媽媽、姐姐全部失業在家,如果不是美國衛生局考慮到人權問題,他們連水都沒得喝。

一天放學回家後,妹妹說學校讓他們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去學校,捐給貧苦地區的孩子。媽媽立馬就炸了,囔囔道:“捐什麼捐,我們就是貧困……”

外婆立馬制止了媽媽,並找出了家裡最後一瓶糖,繫上蝴蝶結,讓妹妹帶到了學校。

很多年後,已經是好幾家酒店老闆的妹妹,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婆。

因為外婆讓她覺得自己“不窮”,不是需要“捐贈”的對象,讓她有底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會花錢”的父母,不會一味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但是也絕對不會一遍遍的跟孩子重複:

“爸爸媽媽工資低,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和他不一樣,他們家有錢,我們家窮。”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他們會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既讓孩子懂得適當的剋制,又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安全,而不是經常為金錢擔憂恐慌,感到自卑和自責。

“會花錢”的父母,往往更懂得節儉的重要性。

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是董明珠,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在孩子上學期間,從來沒有開車接送過,都是讓兒子自己回家。她告訴兒子,家裡雖然富裕,但是並不會在物質上給與他多少,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她的兒子從不會浪費媽媽的“血汗錢”,還能硬氣地說出:“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這樣有骨氣的話。

育兒: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如果說在當下金融界中有一個人最明白教育孩子們財務責任的重要性,那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了。

當被問及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理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幼兒園。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大腦80%的增長髮生在3歲之前。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們在3到4歲之間就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金錢概念。到7歲時,與未來財務行為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會形成。

或許大多數父母已經知道教育孩子理財以及如何正確理財是多麼重要,但知道和採取行動是有區別的。

那父母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1.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孩子只有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或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賺錢,可以通過幫鄰居遛狗、扔垃圾、收集塑料瓶、寒暑假賣報等活動,來賺取零花錢。

讓孩子深刻體會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不亂花錢、不攀比的好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2. 幫孩子區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給孩子兩個存錢罐:一個存錢罐和一個花錢罐。

每次他們收到錢(如:壓歲錢、零用錢),和他們談談他們希望如何在儲蓄和消費之間分配這筆錢。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然後讓孩子列出一張購物清單,和他一起劃分每一件商品,標出是想要還是需要,如一個新玩具是想要的,而一個新的揹包是需要的。

優先購買需要的,買完後,如果花錢罐裡的錢還有多,可以有選擇性地購買想要的。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3. 引導孩子選擇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家庭購物消費時,多和孩子談談你這樣做的原因,及這樣做可能產生的任何多米諾骨牌效應。

比如我們想買一臺新電視,但是空調壞了,我們需要攢錢把空調修好。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夏天來的時候,房子裡會太熱。等空調修好後,我們再考慮買電視機的事情。

在孩子買一些東西時,問他們是否真的需要。

比如孩子想要一個昂貴的書包,並且非要不可,這時父母需要明確告訴孩子買這個書包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之後幾個月零花錢減少、買不了其他東西……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4. 教孩子學會慷慨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慷慨並不是簡單地把錢花出去,或施捨出去,而是要讓孩子明白:不能每一筆錢都是為了自己個人的享樂,還需要考慮親友,考慮需要幫助的陌生人。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比如過年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拿出一部分壓歲錢給長輩買點禮物,聊表心意;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和孩子一起捐款;孩子朋友過生日,提醒孩子準備禮物等。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5. 避免兩個誤區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雖然儘早與孩子就理財問題多溝通是明智的,但在家裡不能凡事都談錢。尤其不要因孩子做家務就給錢,而要讓他們意識到,做家務很重要,是為家庭幸福作貢獻。

同樣,也不需告訴孩子父母哪一方賺得多,那樣會給孩子一個錯誤信號——賺錢多的一方對家庭貢獻更大。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富,孩子們卻越來越“窮”?


什麼是正確的金錢觀?是貪圖富貴,揮金如土?還是隻掙不花,做守財奴?又或者都不是?

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了答案。雖然有錢沒錢都可能導致罪惡,但金錢本身並不可怕。

父母在關注孩子學術教育的同時,也要重視他們的理財能力,因為這不僅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所需要的,也是讓生活更美好所必須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