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不完美媽媽 人生第一份工作 若水如意 2019-07-21
"
"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一、被職場麻煩困擾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上週,小海答應幫小勇去籤合同,簽完回來才發現合同有大問題,而甲方公司不予協商,公司損失嚴重。

領導得知此事,把小海罵了一頓。

小海心裡很委屈,因為合同是小勇準備的,他只是答應幫他去籤而已,誰知道會惹來這樣的麻煩。也因此,小海開始埋怨小勇,兩個人因此疏遠。

其實小海之所以惹來這樣的麻煩,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作家比林提出:人一生中的麻煩有一半是由於太快說"是",太慢說"不"造成的。這就是著名的比林定律。

意思是當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拒絕,就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一、被職場麻煩困擾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上週,小海答應幫小勇去籤合同,簽完回來才發現合同有大問題,而甲方公司不予協商,公司損失嚴重。

領導得知此事,把小海罵了一頓。

小海心裡很委屈,因為合同是小勇準備的,他只是答應幫他去籤而已,誰知道會惹來這樣的麻煩。也因此,小海開始埋怨小勇,兩個人因此疏遠。

其實小海之所以惹來這樣的麻煩,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作家比林提出:人一生中的麻煩有一半是由於太快說"是",太慢說"不"造成的。這就是著名的比林定律。

意思是當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拒絕,就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二、越是不知道拒絕,麻煩就越多

很多時候,人們也知道要拒絕,但是猶豫各種原因導致人們做不到。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滿足感讓你不懂拒絕

滿足感使人快樂,當人們內心的需求被滿足,就很容易被這種感覺迷失。

而不懂拒絕的人大多是因為當別人對他說出自己的請求時,他覺得自己被需要。他覺得別人找到他,是對他的一種認可,她滿足於他人的認可。

同事讓小芬幫忙做個ppt,其實小芬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她還是答應下來,因為幫助別人能讓她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肯定。

可結果,把別人的事做好了,自己的工作還沒做完,只能加班加點。她享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後面經常有同事找她幫忙,她的麻煩越來越多,時間長了,她就開始吃不消。

其實,這種被需要的感覺讓她心理上得到滿足,她覺得原來我還是很有能力的,原來別人這麼看重我。

其實這樣的人多有一些討好型人格,他們會通過答應別人的要求來獲得被需要的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讓他深陷比林定律。

(二)、習慣成癮難以拒絕

人的某些習慣一旦成癮,就不容易戒掉。習慣性說“是”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習慣說“是”。因為說“是”可以避免懲罰。

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從小聽話。例如,吃飯時讓他再多吃點,要吃自己不愛吃的菜。如果不聽話就不給他買玩具。

孩子被威脅次數多了,就變得聽話,就放棄自己的訴求,就習慣說“是”。他長大後也習慣說“是”。在他的潛意識中拒絕別人就是不好,會受懲罰。自我人格開始缺失。

琳琳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孩子,對於其他人的要求,她都不懂得拒絕。其他部門的同事要求琳琳幫忙介紹一下某客戶公司的負責人,以此來更快促成合作。

這位負責人是琳琳的好友。像這樣的事一旦答應,就被牽扯其中,麻煩不斷。而琳琳卻沒想那麼多,就答應下來。

這個習慣已經跟深蒂固了。這種習慣性說“是”的人也經常陷入比林定律。

(三)、怕得罪人不敢拒絕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敢拒絕他人,是怕得罪對方,破壞了雙方的關係。所以很多人為了維護關係會答應很多無理的要求。

週末,小云在和朋友聚會,上司突然打電話要求小云去她家給小朋友補習英語。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小云因為這個經常中斷約會,聚會。

她怕拒絕了上司,會對她工作不力,所以她每次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可是,這樣的事越來愈多,她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很多人認為,只要不拒絕對方,就能很好地維護彼此的關係,但其實不然。從人性的角度而言,不敢拒絕的人通常是沒有底氣去拒絕對方。

越是不敢拒絕,對方越會把他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相反,那些有立場,敢於拒絕的人,對方反而看重他,不會小瞧。

所以,有時候深陷比林定律就是就是因為怕得罪人不敢拒絕,形成的惡性循環,而敢於拒絕的人幾乎不會有麻煩。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擺脫比林定律,巧妙拒絕對方呢?

"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一、被職場麻煩困擾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上週,小海答應幫小勇去籤合同,簽完回來才發現合同有大問題,而甲方公司不予協商,公司損失嚴重。

領導得知此事,把小海罵了一頓。

小海心裡很委屈,因為合同是小勇準備的,他只是答應幫他去籤而已,誰知道會惹來這樣的麻煩。也因此,小海開始埋怨小勇,兩個人因此疏遠。

其實小海之所以惹來這樣的麻煩,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作家比林提出:人一生中的麻煩有一半是由於太快說"是",太慢說"不"造成的。這就是著名的比林定律。

意思是當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拒絕,就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二、越是不知道拒絕,麻煩就越多

很多時候,人們也知道要拒絕,但是猶豫各種原因導致人們做不到。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滿足感讓你不懂拒絕

滿足感使人快樂,當人們內心的需求被滿足,就很容易被這種感覺迷失。

而不懂拒絕的人大多是因為當別人對他說出自己的請求時,他覺得自己被需要。他覺得別人找到他,是對他的一種認可,她滿足於他人的認可。

同事讓小芬幫忙做個ppt,其實小芬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她還是答應下來,因為幫助別人能讓她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肯定。

可結果,把別人的事做好了,自己的工作還沒做完,只能加班加點。她享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後面經常有同事找她幫忙,她的麻煩越來越多,時間長了,她就開始吃不消。

其實,這種被需要的感覺讓她心理上得到滿足,她覺得原來我還是很有能力的,原來別人這麼看重我。

其實這樣的人多有一些討好型人格,他們會通過答應別人的要求來獲得被需要的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讓他深陷比林定律。

(二)、習慣成癮難以拒絕

人的某些習慣一旦成癮,就不容易戒掉。習慣性說“是”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習慣說“是”。因為說“是”可以避免懲罰。

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從小聽話。例如,吃飯時讓他再多吃點,要吃自己不愛吃的菜。如果不聽話就不給他買玩具。

孩子被威脅次數多了,就變得聽話,就放棄自己的訴求,就習慣說“是”。他長大後也習慣說“是”。在他的潛意識中拒絕別人就是不好,會受懲罰。自我人格開始缺失。

琳琳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孩子,對於其他人的要求,她都不懂得拒絕。其他部門的同事要求琳琳幫忙介紹一下某客戶公司的負責人,以此來更快促成合作。

這位負責人是琳琳的好友。像這樣的事一旦答應,就被牽扯其中,麻煩不斷。而琳琳卻沒想那麼多,就答應下來。

這個習慣已經跟深蒂固了。這種習慣性說“是”的人也經常陷入比林定律。

(三)、怕得罪人不敢拒絕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敢拒絕他人,是怕得罪對方,破壞了雙方的關係。所以很多人為了維護關係會答應很多無理的要求。

週末,小云在和朋友聚會,上司突然打電話要求小云去她家給小朋友補習英語。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小云因為這個經常中斷約會,聚會。

她怕拒絕了上司,會對她工作不力,所以她每次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可是,這樣的事越來愈多,她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很多人認為,只要不拒絕對方,就能很好地維護彼此的關係,但其實不然。從人性的角度而言,不敢拒絕的人通常是沒有底氣去拒絕對方。

越是不敢拒絕,對方越會把他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相反,那些有立場,敢於拒絕的人,對方反而看重他,不會小瞧。

所以,有時候深陷比林定律就是就是因為怕得罪人不敢拒絕,形成的惡性循環,而敢於拒絕的人幾乎不會有麻煩。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擺脫比林定律,巧妙拒絕對方呢?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三、6個方法讓你巧妙拒絕別人

根據一些書籍,我給大家總結了6個方法,幫助大家巧妙拒絕別人,擺脫比林定律。

1、提升自己,守住原則

一個有能力,有原則才受人尊重,這兩點是拒絕的底氣。

  • 提升能力

一個人能力強了,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而不是我們幫別人做了很多事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很多時候我們不敢拒絕,習慣說是,就是欠缺底氣。所以,先提升自己。

我們可以業餘時間學習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可以去報一些職場進階課程進行學習,也可以看職場躍遷的書籍。

  • 守住原則

另外我們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碰觸底線,便要說不。

舉個例子:小林代表公司去A公司談判,但是對方價格一再降低。小林幾乎招架不住要繼續降價。這個時候主管打來電話說讓小林重新給客戶溝通,堅定地說出自己的底線價格,不在陷入對方砍價的圈套裡面。才以合適的價格促成了這次合作。

2、幫助更重要的人

對於習慣性說“是”的人,需要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人身上。既然無法改掉這個習慣,就去更好地利用這個習慣。

也就是說當你答應了重要之人的請託時,就會在重要和不重要之間選擇幫助對你來說重要的人。

因為每個人都會權衡利弊做選擇。一旦你去幫助重要的人,你自然就知道要不要拒絕其他人的請託。

舉個例子:小美是個熱心的姑娘,很多同事找她幫忙,但是她每次都拒絕了。因為她知道要先完成上司交給她的任務,這是最重要的。

"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一、被職場麻煩困擾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上週,小海答應幫小勇去籤合同,簽完回來才發現合同有大問題,而甲方公司不予協商,公司損失嚴重。

領導得知此事,把小海罵了一頓。

小海心裡很委屈,因為合同是小勇準備的,他只是答應幫他去籤而已,誰知道會惹來這樣的麻煩。也因此,小海開始埋怨小勇,兩個人因此疏遠。

其實小海之所以惹來這樣的麻煩,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作家比林提出:人一生中的麻煩有一半是由於太快說"是",太慢說"不"造成的。這就是著名的比林定律。

意思是當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拒絕,就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二、越是不知道拒絕,麻煩就越多

很多時候,人們也知道要拒絕,但是猶豫各種原因導致人們做不到。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滿足感讓你不懂拒絕

滿足感使人快樂,當人們內心的需求被滿足,就很容易被這種感覺迷失。

而不懂拒絕的人大多是因為當別人對他說出自己的請求時,他覺得自己被需要。他覺得別人找到他,是對他的一種認可,她滿足於他人的認可。

同事讓小芬幫忙做個ppt,其實小芬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她還是答應下來,因為幫助別人能讓她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肯定。

可結果,把別人的事做好了,自己的工作還沒做完,只能加班加點。她享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後面經常有同事找她幫忙,她的麻煩越來越多,時間長了,她就開始吃不消。

其實,這種被需要的感覺讓她心理上得到滿足,她覺得原來我還是很有能力的,原來別人這麼看重我。

其實這樣的人多有一些討好型人格,他們會通過答應別人的要求來獲得被需要的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讓他深陷比林定律。

(二)、習慣成癮難以拒絕

人的某些習慣一旦成癮,就不容易戒掉。習慣性說“是”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習慣說“是”。因為說“是”可以避免懲罰。

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從小聽話。例如,吃飯時讓他再多吃點,要吃自己不愛吃的菜。如果不聽話就不給他買玩具。

孩子被威脅次數多了,就變得聽話,就放棄自己的訴求,就習慣說“是”。他長大後也習慣說“是”。在他的潛意識中拒絕別人就是不好,會受懲罰。自我人格開始缺失。

琳琳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孩子,對於其他人的要求,她都不懂得拒絕。其他部門的同事要求琳琳幫忙介紹一下某客戶公司的負責人,以此來更快促成合作。

這位負責人是琳琳的好友。像這樣的事一旦答應,就被牽扯其中,麻煩不斷。而琳琳卻沒想那麼多,就答應下來。

這個習慣已經跟深蒂固了。這種習慣性說“是”的人也經常陷入比林定律。

(三)、怕得罪人不敢拒絕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敢拒絕他人,是怕得罪對方,破壞了雙方的關係。所以很多人為了維護關係會答應很多無理的要求。

週末,小云在和朋友聚會,上司突然打電話要求小云去她家給小朋友補習英語。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小云因為這個經常中斷約會,聚會。

她怕拒絕了上司,會對她工作不力,所以她每次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可是,這樣的事越來愈多,她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很多人認為,只要不拒絕對方,就能很好地維護彼此的關係,但其實不然。從人性的角度而言,不敢拒絕的人通常是沒有底氣去拒絕對方。

越是不敢拒絕,對方越會把他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相反,那些有立場,敢於拒絕的人,對方反而看重他,不會小瞧。

所以,有時候深陷比林定律就是就是因為怕得罪人不敢拒絕,形成的惡性循環,而敢於拒絕的人幾乎不會有麻煩。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擺脫比林定律,巧妙拒絕對方呢?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三、6個方法讓你巧妙拒絕別人

根據一些書籍,我給大家總結了6個方法,幫助大家巧妙拒絕別人,擺脫比林定律。

1、提升自己,守住原則

一個有能力,有原則才受人尊重,這兩點是拒絕的底氣。

  • 提升能力

一個人能力強了,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而不是我們幫別人做了很多事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很多時候我們不敢拒絕,習慣說是,就是欠缺底氣。所以,先提升自己。

我們可以業餘時間學習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可以去報一些職場進階課程進行學習,也可以看職場躍遷的書籍。

  • 守住原則

另外我們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碰觸底線,便要說不。

舉個例子:小林代表公司去A公司談判,但是對方價格一再降低。小林幾乎招架不住要繼續降價。這個時候主管打來電話說讓小林重新給客戶溝通,堅定地說出自己的底線價格,不在陷入對方砍價的圈套裡面。才以合適的價格促成了這次合作。

2、幫助更重要的人

對於習慣性說“是”的人,需要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人身上。既然無法改掉這個習慣,就去更好地利用這個習慣。

也就是說當你答應了重要之人的請託時,就會在重要和不重要之間選擇幫助對你來說重要的人。

因為每個人都會權衡利弊做選擇。一旦你去幫助重要的人,你自然就知道要不要拒絕其他人的請託。

舉個例子:小美是個熱心的姑娘,很多同事找她幫忙,但是她每次都拒絕了。因為她知道要先完成上司交給她的任務,這是最重要的。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3、拉開心理距離

當別人對我們表示親近的時候,我們是不容易說“不”的。所以要想拒絕請託,我們需要於他人拉開心理距離,客氣一點。

舉個例子:小李很殷勤地對芳芳說,希望芳芳能幫他設計一個標誌出來,回頭請她吃飯。但是芳芳最近工作挺忙的,而且她知道小李這個人總是把別人當免費苦力用,就不想答應小李。

她說:“小李,你好,不好意思,我最近工作挺忙的哦,如果你是想約設計,需要等等,另外,我這邊收費是一個標誌1000元。”

這樣的說法一下子把雙方的關係拉開,形成一個市場交易的模式,也就避免對方打感情牌。對方也就不好意思一再請求了。

4、恰當的擋箭牌

有時候我們為了拒絕的時候不傷及對方的面子,需要找個擋箭牌。這個擋箭牌很能幫助我們在不傷及關係的情況下發揮作用。

01、用制度做藉口

在職場中巧妙運用制度做藉口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舉個例子:小明工作兩年後,覺得自己工資得漲了,於是,他去找經理商量。經理笑著說:是該漲了,但是根據本公司的職務工資制度,你的工資已經是你這一檔中最高的了。”小明就洩氣了:“唉,我忘記我的工資級別了!”經理就根據工資制度讓小明放棄了加薪的希望和請求。而小明也不會因為經理不給他漲工資就對經理怨恨。

02、用別人做藉口

在職場中巧妙運用他人做藉口也可以避免麻煩。

舉個例子:客戶對銷售員說讓他再降降某個設備的價格。可是價格無法再降了,他也做不了主,於是,他對客戶說我們老大才有調整價格的權限,我剛才詢問他了,他說無法再給降價了,這已經是最便宜的價格。

這樣,客戶不會對銷售員產生埋怨,還能造成一種在客戶看來已經盡力的現象。

03、用急事做藉口

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分內的事要做。當別人向你請求時,可以用急事去拒絕他。

舉個例子:同事讓小林幫她做過個方案,小林說:”我現在要忙著給一個客戶進行問題處理,不好意思,下次你再需要幫忙可以提前給我說,我一定盡力幫忙。“

這樣拒絕對方既不會傷及彼此的關係,又能讓自己很好地擺脫麻煩。

"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一、被職場麻煩困擾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上週,小海答應幫小勇去籤合同,簽完回來才發現合同有大問題,而甲方公司不予協商,公司損失嚴重。

領導得知此事,把小海罵了一頓。

小海心裡很委屈,因為合同是小勇準備的,他只是答應幫他去籤而已,誰知道會惹來這樣的麻煩。也因此,小海開始埋怨小勇,兩個人因此疏遠。

其實小海之所以惹來這樣的麻煩,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作家比林提出:人一生中的麻煩有一半是由於太快說"是",太慢說"不"造成的。這就是著名的比林定律。

意思是當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拒絕,就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二、越是不知道拒絕,麻煩就越多

很多時候,人們也知道要拒絕,但是猶豫各種原因導致人們做不到。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滿足感讓你不懂拒絕

滿足感使人快樂,當人們內心的需求被滿足,就很容易被這種感覺迷失。

而不懂拒絕的人大多是因為當別人對他說出自己的請求時,他覺得自己被需要。他覺得別人找到他,是對他的一種認可,她滿足於他人的認可。

同事讓小芬幫忙做個ppt,其實小芬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她還是答應下來,因為幫助別人能讓她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肯定。

可結果,把別人的事做好了,自己的工作還沒做完,只能加班加點。她享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後面經常有同事找她幫忙,她的麻煩越來越多,時間長了,她就開始吃不消。

其實,這種被需要的感覺讓她心理上得到滿足,她覺得原來我還是很有能力的,原來別人這麼看重我。

其實這樣的人多有一些討好型人格,他們會通過答應別人的要求來獲得被需要的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讓他深陷比林定律。

(二)、習慣成癮難以拒絕

人的某些習慣一旦成癮,就不容易戒掉。習慣性說“是”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習慣說“是”。因為說“是”可以避免懲罰。

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從小聽話。例如,吃飯時讓他再多吃點,要吃自己不愛吃的菜。如果不聽話就不給他買玩具。

孩子被威脅次數多了,就變得聽話,就放棄自己的訴求,就習慣說“是”。他長大後也習慣說“是”。在他的潛意識中拒絕別人就是不好,會受懲罰。自我人格開始缺失。

琳琳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孩子,對於其他人的要求,她都不懂得拒絕。其他部門的同事要求琳琳幫忙介紹一下某客戶公司的負責人,以此來更快促成合作。

這位負責人是琳琳的好友。像這樣的事一旦答應,就被牽扯其中,麻煩不斷。而琳琳卻沒想那麼多,就答應下來。

這個習慣已經跟深蒂固了。這種習慣性說“是”的人也經常陷入比林定律。

(三)、怕得罪人不敢拒絕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敢拒絕他人,是怕得罪對方,破壞了雙方的關係。所以很多人為了維護關係會答應很多無理的要求。

週末,小云在和朋友聚會,上司突然打電話要求小云去她家給小朋友補習英語。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小云因為這個經常中斷約會,聚會。

她怕拒絕了上司,會對她工作不力,所以她每次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可是,這樣的事越來愈多,她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很多人認為,只要不拒絕對方,就能很好地維護彼此的關係,但其實不然。從人性的角度而言,不敢拒絕的人通常是沒有底氣去拒絕對方。

越是不敢拒絕,對方越會把他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相反,那些有立場,敢於拒絕的人,對方反而看重他,不會小瞧。

所以,有時候深陷比林定律就是就是因為怕得罪人不敢拒絕,形成的惡性循環,而敢於拒絕的人幾乎不會有麻煩。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擺脫比林定律,巧妙拒絕對方呢?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三、6個方法讓你巧妙拒絕別人

根據一些書籍,我給大家總結了6個方法,幫助大家巧妙拒絕別人,擺脫比林定律。

1、提升自己,守住原則

一個有能力,有原則才受人尊重,這兩點是拒絕的底氣。

  • 提升能力

一個人能力強了,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而不是我們幫別人做了很多事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很多時候我們不敢拒絕,習慣說是,就是欠缺底氣。所以,先提升自己。

我們可以業餘時間學習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可以去報一些職場進階課程進行學習,也可以看職場躍遷的書籍。

  • 守住原則

另外我們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碰觸底線,便要說不。

舉個例子:小林代表公司去A公司談判,但是對方價格一再降低。小林幾乎招架不住要繼續降價。這個時候主管打來電話說讓小林重新給客戶溝通,堅定地說出自己的底線價格,不在陷入對方砍價的圈套裡面。才以合適的價格促成了這次合作。

2、幫助更重要的人

對於習慣性說“是”的人,需要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人身上。既然無法改掉這個習慣,就去更好地利用這個習慣。

也就是說當你答應了重要之人的請託時,就會在重要和不重要之間選擇幫助對你來說重要的人。

因為每個人都會權衡利弊做選擇。一旦你去幫助重要的人,你自然就知道要不要拒絕其他人的請託。

舉個例子:小美是個熱心的姑娘,很多同事找她幫忙,但是她每次都拒絕了。因為她知道要先完成上司交給她的任務,這是最重要的。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3、拉開心理距離

當別人對我們表示親近的時候,我們是不容易說“不”的。所以要想拒絕請託,我們需要於他人拉開心理距離,客氣一點。

舉個例子:小李很殷勤地對芳芳說,希望芳芳能幫他設計一個標誌出來,回頭請她吃飯。但是芳芳最近工作挺忙的,而且她知道小李這個人總是把別人當免費苦力用,就不想答應小李。

她說:“小李,你好,不好意思,我最近工作挺忙的哦,如果你是想約設計,需要等等,另外,我這邊收費是一個標誌1000元。”

這樣的說法一下子把雙方的關係拉開,形成一個市場交易的模式,也就避免對方打感情牌。對方也就不好意思一再請求了。

4、恰當的擋箭牌

有時候我們為了拒絕的時候不傷及對方的面子,需要找個擋箭牌。這個擋箭牌很能幫助我們在不傷及關係的情況下發揮作用。

01、用制度做藉口

在職場中巧妙運用制度做藉口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舉個例子:小明工作兩年後,覺得自己工資得漲了,於是,他去找經理商量。經理笑著說:是該漲了,但是根據本公司的職務工資制度,你的工資已經是你這一檔中最高的了。”小明就洩氣了:“唉,我忘記我的工資級別了!”經理就根據工資制度讓小明放棄了加薪的希望和請求。而小明也不會因為經理不給他漲工資就對經理怨恨。

02、用別人做藉口

在職場中巧妙運用他人做藉口也可以避免麻煩。

舉個例子:客戶對銷售員說讓他再降降某個設備的價格。可是價格無法再降了,他也做不了主,於是,他對客戶說我們老大才有調整價格的權限,我剛才詢問他了,他說無法再給降價了,這已經是最便宜的價格。

這樣,客戶不會對銷售員產生埋怨,還能造成一種在客戶看來已經盡力的現象。

03、用急事做藉口

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分內的事要做。當別人向你請求時,可以用急事去拒絕他。

舉個例子:同事讓小林幫她做過個方案,小林說:”我現在要忙著給一個客戶進行問題處理,不好意思,下次你再需要幫忙可以提前給我說,我一定盡力幫忙。“

這樣拒絕對方既不會傷及彼此的關係,又能讓自己很好地擺脫麻煩。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5、運用“破唱片”技巧,重複說“不”

如果別人要求你做一件你不願意去做的事,你不想答應,但是他們反覆對你說好處引誘你。這個時候可以用一條簡單易學又有效的說“不”技巧。

這個技巧由熱夫·旺德拉創制,能夠讓你從容地應對哪怕最難纏的要求。這種技巧叫做“破唱片”。因為它需要你像破唱片一樣,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同樣的話。

在使用該技巧時,可以先使用應對批評的那三招。第一,如果不明白對方的話,詢問具體內容;第二,一旦清楚了之後,同意對方說的事實或者同意對方有發表意見的權利;第三,通過自我透露,表明不願意按對方說的去做,可以加上你的理由。在這之後,如果對方仍然堅持,則使用破唱片的技巧,他說什麼都表示同意,但始終用同樣的話拒絕他的要求。沒有人能夠和破唱片爭論,所以對方最後將不得不放棄。

舉個例子:親戚請求你幫忙給他家孩子安排一個工作,你希望對方正常去應聘,於是就拒絕了要求。但是對方反覆以各種理由給你施加壓力,說親戚應該相互幫助,說能力強的應該照顧弱者。

這個時候你都可以說,對是要相互幫助,是應該照顧弱者,但是依然不想通過介紹工作幫助他。親戚看你這麼堅持,就會放棄讓你幫他。

6、反覆說“真傷腦筋”,“該如何是好”

當別人託你辦事的時候可以說“真傷腦筋”,“該如何是好”,讓對方知道你為難,只是反覆說,就可以讓對方打退堂鼓。

舉個例子:秦麗最近想邀請安吉來做某活動的主持,提了幾次,但是安吉每次都會這樣說:

“那個活動看起不錯,可是,我覺得傷腦筋的是剛好時間衝突。”

“那個活動我很喜歡,真傷腦筋……”

由於安吉非常真誠地說了自己的難處,秦麗也就體諒她的為難,不在強求她去做主持。

"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一、被職場麻煩困擾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上週,小海答應幫小勇去籤合同,簽完回來才發現合同有大問題,而甲方公司不予協商,公司損失嚴重。

領導得知此事,把小海罵了一頓。

小海心裡很委屈,因為合同是小勇準備的,他只是答應幫他去籤而已,誰知道會惹來這樣的麻煩。也因此,小海開始埋怨小勇,兩個人因此疏遠。

其實小海之所以惹來這樣的麻煩,是因為不懂比林定律。

作家比林提出:人一生中的麻煩有一半是由於太快說"是",太慢說"不"造成的。這就是著名的比林定律。

意思是當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拒絕,就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二、越是不知道拒絕,麻煩就越多

很多時候,人們也知道要拒絕,但是猶豫各種原因導致人們做不到。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滿足感讓你不懂拒絕

滿足感使人快樂,當人們內心的需求被滿足,就很容易被這種感覺迷失。

而不懂拒絕的人大多是因為當別人對他說出自己的請求時,他覺得自己被需要。他覺得別人找到他,是對他的一種認可,她滿足於他人的認可。

同事讓小芬幫忙做個ppt,其實小芬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她還是答應下來,因為幫助別人能讓她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肯定。

可結果,把別人的事做好了,自己的工作還沒做完,只能加班加點。她享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後面經常有同事找她幫忙,她的麻煩越來越多,時間長了,她就開始吃不消。

其實,這種被需要的感覺讓她心理上得到滿足,她覺得原來我還是很有能力的,原來別人這麼看重我。

其實這樣的人多有一些討好型人格,他們會通過答應別人的要求來獲得被需要的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讓他深陷比林定律。

(二)、習慣成癮難以拒絕

人的某些習慣一旦成癮,就不容易戒掉。習慣性說“是”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習慣說“是”。因為說“是”可以避免懲罰。

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從小聽話。例如,吃飯時讓他再多吃點,要吃自己不愛吃的菜。如果不聽話就不給他買玩具。

孩子被威脅次數多了,就變得聽話,就放棄自己的訴求,就習慣說“是”。他長大後也習慣說“是”。在他的潛意識中拒絕別人就是不好,會受懲罰。自我人格開始缺失。

琳琳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孩子,對於其他人的要求,她都不懂得拒絕。其他部門的同事要求琳琳幫忙介紹一下某客戶公司的負責人,以此來更快促成合作。

這位負責人是琳琳的好友。像這樣的事一旦答應,就被牽扯其中,麻煩不斷。而琳琳卻沒想那麼多,就答應下來。

這個習慣已經跟深蒂固了。這種習慣性說“是”的人也經常陷入比林定律。

(三)、怕得罪人不敢拒絕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敢拒絕他人,是怕得罪對方,破壞了雙方的關係。所以很多人為了維護關係會答應很多無理的要求。

週末,小云在和朋友聚會,上司突然打電話要求小云去她家給小朋友補習英語。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小云因為這個經常中斷約會,聚會。

她怕拒絕了上司,會對她工作不力,所以她每次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可是,這樣的事越來愈多,她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很多人認為,只要不拒絕對方,就能很好地維護彼此的關係,但其實不然。從人性的角度而言,不敢拒絕的人通常是沒有底氣去拒絕對方。

越是不敢拒絕,對方越會把他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相反,那些有立場,敢於拒絕的人,對方反而看重他,不會小瞧。

所以,有時候深陷比林定律就是就是因為怕得罪人不敢拒絕,形成的惡性循環,而敢於拒絕的人幾乎不會有麻煩。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擺脫比林定律,巧妙拒絕對方呢?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三、6個方法讓你巧妙拒絕別人

根據一些書籍,我給大家總結了6個方法,幫助大家巧妙拒絕別人,擺脫比林定律。

1、提升自己,守住原則

一個有能力,有原則才受人尊重,這兩點是拒絕的底氣。

  • 提升能力

一個人能力強了,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而不是我們幫別人做了很多事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很多時候我們不敢拒絕,習慣說是,就是欠缺底氣。所以,先提升自己。

我們可以業餘時間學習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可以去報一些職場進階課程進行學習,也可以看職場躍遷的書籍。

  • 守住原則

另外我們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碰觸底線,便要說不。

舉個例子:小林代表公司去A公司談判,但是對方價格一再降低。小林幾乎招架不住要繼續降價。這個時候主管打來電話說讓小林重新給客戶溝通,堅定地說出自己的底線價格,不在陷入對方砍價的圈套裡面。才以合適的價格促成了這次合作。

2、幫助更重要的人

對於習慣性說“是”的人,需要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人身上。既然無法改掉這個習慣,就去更好地利用這個習慣。

也就是說當你答應了重要之人的請託時,就會在重要和不重要之間選擇幫助對你來說重要的人。

因為每個人都會權衡利弊做選擇。一旦你去幫助重要的人,你自然就知道要不要拒絕其他人的請託。

舉個例子:小美是個熱心的姑娘,很多同事找她幫忙,但是她每次都拒絕了。因為她知道要先完成上司交給她的任務,這是最重要的。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3、拉開心理距離

當別人對我們表示親近的時候,我們是不容易說“不”的。所以要想拒絕請託,我們需要於他人拉開心理距離,客氣一點。

舉個例子:小李很殷勤地對芳芳說,希望芳芳能幫他設計一個標誌出來,回頭請她吃飯。但是芳芳最近工作挺忙的,而且她知道小李這個人總是把別人當免費苦力用,就不想答應小李。

她說:“小李,你好,不好意思,我最近工作挺忙的哦,如果你是想約設計,需要等等,另外,我這邊收費是一個標誌1000元。”

這樣的說法一下子把雙方的關係拉開,形成一個市場交易的模式,也就避免對方打感情牌。對方也就不好意思一再請求了。

4、恰當的擋箭牌

有時候我們為了拒絕的時候不傷及對方的面子,需要找個擋箭牌。這個擋箭牌很能幫助我們在不傷及關係的情況下發揮作用。

01、用制度做藉口

在職場中巧妙運用制度做藉口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舉個例子:小明工作兩年後,覺得自己工資得漲了,於是,他去找經理商量。經理笑著說:是該漲了,但是根據本公司的職務工資制度,你的工資已經是你這一檔中最高的了。”小明就洩氣了:“唉,我忘記我的工資級別了!”經理就根據工資制度讓小明放棄了加薪的希望和請求。而小明也不會因為經理不給他漲工資就對經理怨恨。

02、用別人做藉口

在職場中巧妙運用他人做藉口也可以避免麻煩。

舉個例子:客戶對銷售員說讓他再降降某個設備的價格。可是價格無法再降了,他也做不了主,於是,他對客戶說我們老大才有調整價格的權限,我剛才詢問他了,他說無法再給降價了,這已經是最便宜的價格。

這樣,客戶不會對銷售員產生埋怨,還能造成一種在客戶看來已經盡力的現象。

03、用急事做藉口

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分內的事要做。當別人向你請求時,可以用急事去拒絕他。

舉個例子:同事讓小林幫她做過個方案,小林說:”我現在要忙著給一個客戶進行問題處理,不好意思,下次你再需要幫忙可以提前給我說,我一定盡力幫忙。“

這樣拒絕對方既不會傷及彼此的關係,又能讓自己很好地擺脫麻煩。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5、運用“破唱片”技巧,重複說“不”

如果別人要求你做一件你不願意去做的事,你不想答應,但是他們反覆對你說好處引誘你。這個時候可以用一條簡單易學又有效的說“不”技巧。

這個技巧由熱夫·旺德拉創制,能夠讓你從容地應對哪怕最難纏的要求。這種技巧叫做“破唱片”。因為它需要你像破唱片一樣,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同樣的話。

在使用該技巧時,可以先使用應對批評的那三招。第一,如果不明白對方的話,詢問具體內容;第二,一旦清楚了之後,同意對方說的事實或者同意對方有發表意見的權利;第三,通過自我透露,表明不願意按對方說的去做,可以加上你的理由。在這之後,如果對方仍然堅持,則使用破唱片的技巧,他說什麼都表示同意,但始終用同樣的話拒絕他的要求。沒有人能夠和破唱片爭論,所以對方最後將不得不放棄。

舉個例子:親戚請求你幫忙給他家孩子安排一個工作,你希望對方正常去應聘,於是就拒絕了要求。但是對方反覆以各種理由給你施加壓力,說親戚應該相互幫助,說能力強的應該照顧弱者。

這個時候你都可以說,對是要相互幫助,是應該照顧弱者,但是依然不想通過介紹工作幫助他。親戚看你這麼堅持,就會放棄讓你幫他。

6、反覆說“真傷腦筋”,“該如何是好”

當別人託你辦事的時候可以說“真傷腦筋”,“該如何是好”,讓對方知道你為難,只是反覆說,就可以讓對方打退堂鼓。

舉個例子:秦麗最近想邀請安吉來做某活動的主持,提了幾次,但是安吉每次都會這樣說:

“那個活動看起不錯,可是,我覺得傷腦筋的是剛好時間衝突。”

“那個活動我很喜歡,真傷腦筋……”

由於安吉非常真誠地說了自己的難處,秦麗也就體諒她的為難,不在強求她去做主持。

幫同事籤合同,惹領導一頓罵?不懂“比林定律”,就會麻煩不斷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威廉·尤里曾形象地比喻:整個人生就是在贊成與拒絕之間跳躍的舞蹈。

如果你也在職場中遭遇過麻煩不斷的情況,可以用以上方法洽當拒絕對方,擺脫比林定律的困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