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不完美媽媽 我和夏天最來電 唯寶陽光嬰童學園 2019-08-23
"

最近後臺有一位家長留言:

暑假和孩子相處時間變長了,“生氣點”也越來越低,一點小事看著不順眼就來火,經常露出壞脾氣的一面給孩子。

比如看著他寫作業,寫字慢吞吞,反覆用橡皮擦,就忍不住責怪,“不想寫別寫了!”

到了吃飯時間,孩子還在電視機前捨不得過來,馬上想拿筷子敲孩子頭;

帶孩子出去玩,發現他沒帶自己的遮陽帽,一下子火就上來了,指責孩子沒用。

"

最近後臺有一位家長留言:

暑假和孩子相處時間變長了,“生氣點”也越來越低,一點小事看著不順眼就來火,經常露出壞脾氣的一面給孩子。

比如看著他寫作業,寫字慢吞吞,反覆用橡皮擦,就忍不住責怪,“不想寫別寫了!”

到了吃飯時間,孩子還在電視機前捨不得過來,馬上想拿筷子敲孩子頭;

帶孩子出去玩,發現他沒帶自己的遮陽帽,一下子火就上來了,指責孩子沒用。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其實也沒多大事,寫作業慢就讓他慢慢寫好了,孩子有他自己的節奏,帽子沒帶買一個就好了,幹嘛要怒火中燒,影響了一家人遊玩的心情。”

道理都懂,但不知怎麼的當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這位家長反映的其實也是許多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

"

最近後臺有一位家長留言:

暑假和孩子相處時間變長了,“生氣點”也越來越低,一點小事看著不順眼就來火,經常露出壞脾氣的一面給孩子。

比如看著他寫作業,寫字慢吞吞,反覆用橡皮擦,就忍不住責怪,“不想寫別寫了!”

到了吃飯時間,孩子還在電視機前捨不得過來,馬上想拿筷子敲孩子頭;

帶孩子出去玩,發現他沒帶自己的遮陽帽,一下子火就上來了,指責孩子沒用。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其實也沒多大事,寫作業慢就讓他慢慢寫好了,孩子有他自己的節奏,帽子沒帶買一個就好了,幹嘛要怒火中燒,影響了一家人遊玩的心情。”

道理都懂,但不知怎麼的當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這位家長反映的其實也是許多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對孩子發脾氣?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類人能忍受你的臭脾氣,第一類是愛你的人,第二類是怕你的人。

如果把這兩類人相結合,他的名字就叫孩子。

我們總說,孩子太調皮了、不聽話、給我們惹麻煩,能不讓人生氣嗎?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家長更多的時候都是“心情式育兒”:心情好的時候,孩子哪怕頑皮一點,也不會動怒;心情差了,一點點小事就會爆發。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才總是容易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的壞脾氣。

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比較高,相應的寬容度比較低,當孩子的行為表現沒達到我們的標準時,就會失望、失落、焦慮,於是產生憤怒;

一方面,做父母的,習慣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評價孩子的行為,不自覺把事情嚴重化,聯想到各種讓人擔憂的後果;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父母本身內心淤積的情緒太多了,比如生活、工作的壓力太大了、身心太勞累,所以外界一點小事就會讓自己失控。

所以,父母首先應該做好的,倒不是急於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內心,從憤怒產生的根源上去化解,安放好自己的情緒。

只有這樣,才能分辨出哪些是孩子的錯誤,哪些是自己的情緒問題,不至於“誤傷”孩子。

"

最近後臺有一位家長留言:

暑假和孩子相處時間變長了,“生氣點”也越來越低,一點小事看著不順眼就來火,經常露出壞脾氣的一面給孩子。

比如看著他寫作業,寫字慢吞吞,反覆用橡皮擦,就忍不住責怪,“不想寫別寫了!”

到了吃飯時間,孩子還在電視機前捨不得過來,馬上想拿筷子敲孩子頭;

帶孩子出去玩,發現他沒帶自己的遮陽帽,一下子火就上來了,指責孩子沒用。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其實也沒多大事,寫作業慢就讓他慢慢寫好了,孩子有他自己的節奏,帽子沒帶買一個就好了,幹嘛要怒火中燒,影響了一家人遊玩的心情。”

道理都懂,但不知怎麼的當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這位家長反映的其實也是許多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對孩子發脾氣?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類人能忍受你的臭脾氣,第一類是愛你的人,第二類是怕你的人。

如果把這兩類人相結合,他的名字就叫孩子。

我們總說,孩子太調皮了、不聽話、給我們惹麻煩,能不讓人生氣嗎?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家長更多的時候都是“心情式育兒”:心情好的時候,孩子哪怕頑皮一點,也不會動怒;心情差了,一點點小事就會爆發。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才總是容易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的壞脾氣。

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比較高,相應的寬容度比較低,當孩子的行為表現沒達到我們的標準時,就會失望、失落、焦慮,於是產生憤怒;

一方面,做父母的,習慣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評價孩子的行為,不自覺把事情嚴重化,聯想到各種讓人擔憂的後果;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父母本身內心淤積的情緒太多了,比如生活、工作的壓力太大了、身心太勞累,所以外界一點小事就會讓自己失控。

所以,父母首先應該做好的,倒不是急於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內心,從憤怒產生的根源上去化解,安放好自己的情緒。

只有這樣,才能分辨出哪些是孩子的錯誤,哪些是自己的情緒問題,不至於“誤傷”孩子。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父母的壞脾氣,如何影響孩子?

那些父母脾氣暴躁的孩子長大都怎麼樣了?

知乎上一個高票答案這樣寫道:

長大了的孩子成了脾氣暴躁的父母。

不能平靜地面對他人和自己,不能感知幸福和細膩的感情,無法接受他人合理訴求和建議,擅長髒字訣,永遠被情緒左右,自私,任性,一事無成,過不好一生。

著名作家巴金曾說:

父母的榜樣力量非常大。在我小時候,父母脾氣都好,父母從未打罵過孩子。想來想去,我想不出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壞的東西。

今天有些年輕的父母高興時把孩子當做“小皇帝”、“小公主”,動了氣就打罵不休。過不了多久,他們的壞脾氣全讓孩子學到了,孩子們只會學長輩們做出來的行為,不會學他們嘴裡講的道理和心裡想的理想。

如果父母經常把壞脾氣的一面展現給孩子,孩子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他們的壞脾氣,成為孩子的行為習慣。

"

最近後臺有一位家長留言:

暑假和孩子相處時間變長了,“生氣點”也越來越低,一點小事看著不順眼就來火,經常露出壞脾氣的一面給孩子。

比如看著他寫作業,寫字慢吞吞,反覆用橡皮擦,就忍不住責怪,“不想寫別寫了!”

到了吃飯時間,孩子還在電視機前捨不得過來,馬上想拿筷子敲孩子頭;

帶孩子出去玩,發現他沒帶自己的遮陽帽,一下子火就上來了,指責孩子沒用。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其實也沒多大事,寫作業慢就讓他慢慢寫好了,孩子有他自己的節奏,帽子沒帶買一個就好了,幹嘛要怒火中燒,影響了一家人遊玩的心情。”

道理都懂,但不知怎麼的當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這位家長反映的其實也是許多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對孩子發脾氣?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類人能忍受你的臭脾氣,第一類是愛你的人,第二類是怕你的人。

如果把這兩類人相結合,他的名字就叫孩子。

我們總說,孩子太調皮了、不聽話、給我們惹麻煩,能不讓人生氣嗎?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家長更多的時候都是“心情式育兒”:心情好的時候,孩子哪怕頑皮一點,也不會動怒;心情差了,一點點小事就會爆發。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才總是容易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的壞脾氣。

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比較高,相應的寬容度比較低,當孩子的行為表現沒達到我們的標準時,就會失望、失落、焦慮,於是產生憤怒;

一方面,做父母的,習慣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評價孩子的行為,不自覺把事情嚴重化,聯想到各種讓人擔憂的後果;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父母本身內心淤積的情緒太多了,比如生活、工作的壓力太大了、身心太勞累,所以外界一點小事就會讓自己失控。

所以,父母首先應該做好的,倒不是急於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內心,從憤怒產生的根源上去化解,安放好自己的情緒。

只有這樣,才能分辨出哪些是孩子的錯誤,哪些是自己的情緒問題,不至於“誤傷”孩子。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父母的壞脾氣,如何影響孩子?

那些父母脾氣暴躁的孩子長大都怎麼樣了?

知乎上一個高票答案這樣寫道:

長大了的孩子成了脾氣暴躁的父母。

不能平靜地面對他人和自己,不能感知幸福和細膩的感情,無法接受他人合理訴求和建議,擅長髒字訣,永遠被情緒左右,自私,任性,一事無成,過不好一生。

著名作家巴金曾說:

父母的榜樣力量非常大。在我小時候,父母脾氣都好,父母從未打罵過孩子。想來想去,我想不出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壞的東西。

今天有些年輕的父母高興時把孩子當做“小皇帝”、“小公主”,動了氣就打罵不休。過不了多久,他們的壞脾氣全讓孩子學到了,孩子們只會學長輩們做出來的行為,不會學他們嘴裡講的道理和心裡想的理想。

如果父母經常把壞脾氣的一面展現給孩子,孩子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他們的壞脾氣,成為孩子的行為習慣。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當我畢業之後,意識到自己越來越像我爸的脾氣,沒耐心,容易遷怒別人,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

這句話來自我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

他父親是一個特別急躁、沒耐心,動不動發脾氣的人。

小時候,比如父親讓他幫忙找一個螺絲釘或是什麼工具,如果他半天找不到,父親就會怒氣衝衝地回來,對他沒個好眼色,乒裡乓啷一頓亂翻。

除了跟父親越來越像,童年受父親壞脾氣的影響,他特別害怕和別人產生摩擦、矛盾;一旦所處的環境中有人情緒不佳,他就會特別慌亂、恐懼,總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事了,害怕下一秒就要被責備。

父母脾氣差,也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讓他變得謹小慎微,玻璃心,自我價值感低。

還有的家庭,父母越愛發脾氣,孩子越頑劣難管,親子關係緊張。

總之,父母的壞脾氣,就像是慢性毒藥,可能一時半會看不出不良反應,但是終有一天,藥性會爆發,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

最近後臺有一位家長留言:

暑假和孩子相處時間變長了,“生氣點”也越來越低,一點小事看著不順眼就來火,經常露出壞脾氣的一面給孩子。

比如看著他寫作業,寫字慢吞吞,反覆用橡皮擦,就忍不住責怪,“不想寫別寫了!”

到了吃飯時間,孩子還在電視機前捨不得過來,馬上想拿筷子敲孩子頭;

帶孩子出去玩,發現他沒帶自己的遮陽帽,一下子火就上來了,指責孩子沒用。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其實也沒多大事,寫作業慢就讓他慢慢寫好了,孩子有他自己的節奏,帽子沒帶買一個就好了,幹嘛要怒火中燒,影響了一家人遊玩的心情。”

道理都懂,但不知怎麼的當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這位家長反映的其實也是許多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對孩子發脾氣?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類人能忍受你的臭脾氣,第一類是愛你的人,第二類是怕你的人。

如果把這兩類人相結合,他的名字就叫孩子。

我們總說,孩子太調皮了、不聽話、給我們惹麻煩,能不讓人生氣嗎?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家長更多的時候都是“心情式育兒”:心情好的時候,孩子哪怕頑皮一點,也不會動怒;心情差了,一點點小事就會爆發。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才總是容易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的壞脾氣。

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比較高,相應的寬容度比較低,當孩子的行為表現沒達到我們的標準時,就會失望、失落、焦慮,於是產生憤怒;

一方面,做父母的,習慣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評價孩子的行為,不自覺把事情嚴重化,聯想到各種讓人擔憂的後果;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父母本身內心淤積的情緒太多了,比如生活、工作的壓力太大了、身心太勞累,所以外界一點小事就會讓自己失控。

所以,父母首先應該做好的,倒不是急於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內心,從憤怒產生的根源上去化解,安放好自己的情緒。

只有這樣,才能分辨出哪些是孩子的錯誤,哪些是自己的情緒問題,不至於“誤傷”孩子。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父母的壞脾氣,如何影響孩子?

那些父母脾氣暴躁的孩子長大都怎麼樣了?

知乎上一個高票答案這樣寫道:

長大了的孩子成了脾氣暴躁的父母。

不能平靜地面對他人和自己,不能感知幸福和細膩的感情,無法接受他人合理訴求和建議,擅長髒字訣,永遠被情緒左右,自私,任性,一事無成,過不好一生。

著名作家巴金曾說:

父母的榜樣力量非常大。在我小時候,父母脾氣都好,父母從未打罵過孩子。想來想去,我想不出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壞的東西。

今天有些年輕的父母高興時把孩子當做“小皇帝”、“小公主”,動了氣就打罵不休。過不了多久,他們的壞脾氣全讓孩子學到了,孩子們只會學長輩們做出來的行為,不會學他們嘴裡講的道理和心裡想的理想。

如果父母經常把壞脾氣的一面展現給孩子,孩子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他們的壞脾氣,成為孩子的行為習慣。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當我畢業之後,意識到自己越來越像我爸的脾氣,沒耐心,容易遷怒別人,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

這句話來自我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

他父親是一個特別急躁、沒耐心,動不動發脾氣的人。

小時候,比如父親讓他幫忙找一個螺絲釘或是什麼工具,如果他半天找不到,父親就會怒氣衝衝地回來,對他沒個好眼色,乒裡乓啷一頓亂翻。

除了跟父親越來越像,童年受父親壞脾氣的影響,他特別害怕和別人產生摩擦、矛盾;一旦所處的環境中有人情緒不佳,他就會特別慌亂、恐懼,總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事了,害怕下一秒就要被責備。

父母脾氣差,也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讓他變得謹小慎微,玻璃心,自我價值感低。

還有的家庭,父母越愛發脾氣,孩子越頑劣難管,親子關係緊張。

總之,父母的壞脾氣,就像是慢性毒藥,可能一時半會看不出不良反應,但是終有一天,藥性會爆發,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父母性格溫和情緒穩定

孩子會更優秀幸福

胡適曾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提到過:

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父母的好脾氣,不是沒有底線,沒有原則的縱容,而是在原則範圍內,允許孩子試錯、探索、給予寬容和理解,採用溫和而堅定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

最近後臺有一位家長留言:

暑假和孩子相處時間變長了,“生氣點”也越來越低,一點小事看著不順眼就來火,經常露出壞脾氣的一面給孩子。

比如看著他寫作業,寫字慢吞吞,反覆用橡皮擦,就忍不住責怪,“不想寫別寫了!”

到了吃飯時間,孩子還在電視機前捨不得過來,馬上想拿筷子敲孩子頭;

帶孩子出去玩,發現他沒帶自己的遮陽帽,一下子火就上來了,指責孩子沒用。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其實也沒多大事,寫作業慢就讓他慢慢寫好了,孩子有他自己的節奏,帽子沒帶買一個就好了,幹嘛要怒火中燒,影響了一家人遊玩的心情。”

道理都懂,但不知怎麼的當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這位家長反映的其實也是許多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對孩子發脾氣?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類人能忍受你的臭脾氣,第一類是愛你的人,第二類是怕你的人。

如果把這兩類人相結合,他的名字就叫孩子。

我們總說,孩子太調皮了、不聽話、給我們惹麻煩,能不讓人生氣嗎?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家長更多的時候都是“心情式育兒”:心情好的時候,孩子哪怕頑皮一點,也不會動怒;心情差了,一點點小事就會爆發。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才總是容易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的壞脾氣。

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比較高,相應的寬容度比較低,當孩子的行為表現沒達到我們的標準時,就會失望、失落、焦慮,於是產生憤怒;

一方面,做父母的,習慣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評價孩子的行為,不自覺把事情嚴重化,聯想到各種讓人擔憂的後果;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父母本身內心淤積的情緒太多了,比如生活、工作的壓力太大了、身心太勞累,所以外界一點小事就會讓自己失控。

所以,父母首先應該做好的,倒不是急於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內心,從憤怒產生的根源上去化解,安放好自己的情緒。

只有這樣,才能分辨出哪些是孩子的錯誤,哪些是自己的情緒問題,不至於“誤傷”孩子。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父母的壞脾氣,如何影響孩子?

那些父母脾氣暴躁的孩子長大都怎麼樣了?

知乎上一個高票答案這樣寫道:

長大了的孩子成了脾氣暴躁的父母。

不能平靜地面對他人和自己,不能感知幸福和細膩的感情,無法接受他人合理訴求和建議,擅長髒字訣,永遠被情緒左右,自私,任性,一事無成,過不好一生。

著名作家巴金曾說:

父母的榜樣力量非常大。在我小時候,父母脾氣都好,父母從未打罵過孩子。想來想去,我想不出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壞的東西。

今天有些年輕的父母高興時把孩子當做“小皇帝”、“小公主”,動了氣就打罵不休。過不了多久,他們的壞脾氣全讓孩子學到了,孩子們只會學長輩們做出來的行為,不會學他們嘴裡講的道理和心裡想的理想。

如果父母經常把壞脾氣的一面展現給孩子,孩子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他們的壞脾氣,成為孩子的行為習慣。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當我畢業之後,意識到自己越來越像我爸的脾氣,沒耐心,容易遷怒別人,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

這句話來自我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

他父親是一個特別急躁、沒耐心,動不動發脾氣的人。

小時候,比如父親讓他幫忙找一個螺絲釘或是什麼工具,如果他半天找不到,父親就會怒氣衝衝地回來,對他沒個好眼色,乒裡乓啷一頓亂翻。

除了跟父親越來越像,童年受父親壞脾氣的影響,他特別害怕和別人產生摩擦、矛盾;一旦所處的環境中有人情緒不佳,他就會特別慌亂、恐懼,總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事了,害怕下一秒就要被責備。

父母脾氣差,也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讓他變得謹小慎微,玻璃心,自我價值感低。

還有的家庭,父母越愛發脾氣,孩子越頑劣難管,親子關係緊張。

總之,父母的壞脾氣,就像是慢性毒藥,可能一時半會看不出不良反應,但是終有一天,藥性會爆發,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父母性格溫和情緒穩定

孩子會更優秀幸福

胡適曾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提到過:

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父母的好脾氣,不是沒有底線,沒有原則的縱容,而是在原則範圍內,允許孩子試錯、探索、給予寬容和理解,採用溫和而堅定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別讓你的壞脾氣,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少一些擔心、害怕、焦慮,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在內心充滿了負面情緒時,可以坦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不要攻擊孩子。

多一些耐心、信任,孩子隨著成長有自我糾錯、自我反省的能力。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可以做好這三點:

首先告訴他即使犯錯,爸爸媽媽依然愛你;

其次學會溝通,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盡力去體會他的感受;

最後在雙方情緒平靜的狀態下,再講道理,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拒絕壞脾氣,用你的尊重、溫柔和理解,陪伴孩子成長。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孩子才會成長的自信樂觀、優秀且幸福。

記住,父母性格溫和、情緒穩定,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