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車一年半,沒有文化的老楊月入三萬,他是如何做到的?

不完美媽媽 服裝 心理健康 文化 三妖精言 2019-04-06
學車一年半,沒有文化的老楊月入三萬,他是如何做到的?

文/三妖精

那個沒有文化的老楊當了老闆?

老楊在群裡發了一個動態視頻,裡面的人都在電腦面前一本正經,雖然老楊沒有透露半個字,但是我立馬明白,這老楊賺錢了,他當了老闆。記得第一次他和我談錢,神祕兮兮的問我:“小張,你猜,我現在每月收入多少?”我故弄玄虛,以我對他的瞭解,他一個初中生,在一個省城頂多五千,他搖搖頭,讓我再猜猜,看我猜不著,他立馬伸出三個指頭,“三千?”我笑笑。

“不,是三萬!淨賺的!”老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看我不吭聲,他又笑笑補充道:

“我把我閨女也叫來省城了,我兒子就讓他在老家讀著高中,等他考上了,學費也不要愁了!我老母親的醫藥費也沒有問題了,一家人也就團聚了!”這是老楊的真心話。

就在我打下這幾行字時,老楊告訴我,他又增開了兩個小店面,自己算個小老闆,當然還是捨不得工地上的工錢,雖然傷眼睛,但是收入還是很可觀,所以打算在幹半年,自己就專心出來當老闆。

一年之前,我的收入是一萬一一個月,老楊在七千到九千徘徊,現在,差距就出來了,我究竟是怎麼輸給這個沒有文化的老楊的?

老楊的“暴富”過程我都參與了,我輸得心服口服,沒有嫉妒,只有敬佩。

學車一年半,沒有文化的老楊月入三萬,他是如何做到的?

老楊何許人也?

老楊是我的學弟,他四十八歲,我三十二歲,他是建築工地上的老民工,我是不入主流的老師。我學車一年半,他學車一年,考試無數次,我們倆依舊飄蕩在科二,兩人惺惺相惜,他怪自己的愚笨,我自責自己高度的緊張焦慮。這一年,我們倆成了學車學員的“老油條”,像是老朋友。

按來學車的前後來算,我早他半年,自然是師姐,但是練車時,他一副老司機的樣,教導我打方向盤不對,踩離合器太用力,輪到他時經常踩離合熄火。

因為一個小小老師的身份,老楊對我畢恭畢敬,覺得我是有文化的人,他比我年長,我對他尊敬有加,像個老大哥。

他時常會跟我談起他那個在老家上高二的兒子,談他的成績,討教如何教育孩子,怎麼提高成績,我這半壺醬油因為老楊誠懇的態度,時常會跟他聊怎麼學習成績提高快或者說說高中生應該怎麼和他相互,不論是否有用,老楊都定認真記下,並會認真詢問該用什麼樣的教輔。

他是我見過最關注孩子成績的老民工。不但關注孩子的成績,還會談孩子的心理健康。

他是很不像農民工的民工,不是因為外貌而是說不清楚的身上的那股勁。他在建築工地給人當焊工,走路帶風,因長年累月風吹日晒,老楊的身上沒有一絲多餘的贅肉,眼睛深深的凹下去,但炯炯有神。一身不太嶄新的衣服,洗得發白,但是得體大方,貼在他的身上簡直了,帥!

他來省城打工十五年,養一家老小,加上有心臟病的老母親,老楊的壓力可不小。

但是老楊一直覺得日子有盼頭,比在老家農村強。

每次來學車,我們都是教練來接,他一直是第一個早到,從不遲半秒。教練規定的時間從不偷奸耍滑,不論誰在練車,老楊都會挨個分析情況,雖然他在正經考試時都沒有過過,但是教起其他學員,一板一拍的。

因為脾氣好,大家都叫他老楊。每次來練車他都要請假三天,他們的工資是按天按出工時間來算,他出來一次要損失一千多元。

加上補考費和住宿費,學車這一年老楊將近損失了快兩萬,可是老楊依舊樂呵呵的,他說他來學車這一年不但賺回了學費,還每月增收三萬多的收入,這可不算他和他媳婦的收入。

學車一年半,沒有文化的老楊月入三萬,他是如何做到的?

那老楊是怎麼做到的?

老楊不但科二難過,科一也費了不少勁。就我知道的他考科二的次數已經超過三次,最後一次是考報培訓班過的。

就因為這個磨人的科一,老楊在反覆地考試中嗅到了商機,對,就是那種專門培訓科一的商機。

這是在他最後一次報培訓班時得到的啟發

老楊打算學車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感覺體力不支,想以後買個麵包車幫人拉貨賺點錢。你看老楊還是一個有想法的人。

說學就學,一次坐公交車的時候,正在堵車,發現旁邊有一輛教練車,他怕自己記不住教練車上的號碼,立馬拍照,等一下車,立馬打電話給教練,說自己要學車,一氣呵成。還帶上了自己的工友,兩人一起交學費,可少點。

說做就做,歷來是老楊的特點。

不過,只有初中文化的老楊就犯難了,雖然看得懂題目,但是一做題就徘徊在七十分左右,離及格還差二十分。老劉更慘,他大字不識幾個字,二十分還是靠蒙的。老劉說走我們去報班吧,老楊不肯,第一怕花錢,第二他覺得自己還是能過的。

老劉去報名時,老楊也跟著去了,教練是個當過兵的人,他心善,怕這兩個老農民被騙,於是在學完車後帶著他們兩個一家一家的轉,想來想去,為了方便練題,就鎖定了離他們工地最近的一個培訓機構。

在進去之前,教練一再叮囑,一定要講價錢。他們兩個也是直白的人,進去就喊老闆娘減價,因老劉不識字,要教得費力一些就收一千,老楊這就不樂意了,自己能做到七十分,不應該收八百元,他認為就差這二十分,只該教兩百,雙方僵持不下。老楊讓老劉先學,自己在手機上練練,如果有效果自己就來學。

沒過三天,發現老劉能做到八十了。老楊慌了,又讓教練帶著來找老闆娘講價錢。老闆娘一聽是民工,也是心善之人,就收了八百。

老楊在培訓班那裡練了兩天,科一就過了,老劉也過了。這讓老楊開始琢磨事情。

學車一年半,沒有文化的老楊月入三萬,他是如何做到的?

三十多臺電腦,一個人收一千,一個老闆,一個小工,加上租金成本,老楊那晚就失眠了,他們學習的過程很簡單,很容易就上手。像他這個年紀的想學車的人很多,但大多苦於沒有文化,過不了科一,他大概估算了一下他們工地的人,加上附近工地的那些,這市場真大!

第二天來學車的時候,老楊就讓教練當中間人,跟老闆娘說一下,想讓自己的女兒跟老闆娘學學,老闆娘完全沒有一點防備意識,剛好缺人,就讓老楊剛大專畢業的女兒來學習,一個月還給一千五的工資,老楊感恩戴德,給教練買了條煙。

他的女兒也算聽話,她聽完老楊的計劃,立馬從移動客服辭職,開始認真學習。畢竟是有點文化有點腦子的人,才學了十五天就和老闆娘說明情況,打算立起爐灶。但是出於感恩,他們的鋪面選擇離老闆娘的店很遠,利益上毫不相干。

我們練車的地方在城郊,教練每天否負責接送,每次回去時,順道帶著我們幾個學員,在各個

駕校的附近轉轉。

機會終於來了,有家駕校的培訓班要轉讓,說生源不理想,自己做不下去了,老楊當機立斷以一個很低的價格把店面盤了下來,一共不到兩萬。

電腦還可以用,簡單整理一下,老楊就開張了,每次出來練車時,都會帶著好多傳單,貼在駕校旁邊。教練真是實在人,他知道老楊的情況,會把傳單給自己的同事,讓他們宣傳。

當然,老楊不會忘記和自己情況一樣的工友們,工地上的工友是最大的市場。加上收費比其他地方低,第一個月老楊句笑呵呵的說他淨賺了三萬。

大家不要小看一個人八百,考駕照的時候,上點年紀的人,基本都要培訓一下科目一,現在的人都想擁有一輛車,自己開車,不分年紀,這就是最大的市場。

只要休息,他就跑到各個工地轉悠,和廉價的鋪面。你看,現在就是三個店面了,主要讓自己的媳婦和女兒管著,還招了一個小工,他依舊負責打開市場。

他說他很感謝教練,感謝每個幫助過他的人

學車一年半,沒有文化的老楊月入三萬,他是如何做到的?

我一起學車的人學歷比老楊高,起點比老楊高,為什麼就他賺錢了?

很多時候,你別不服氣,有些人就是學歷不如你,才貌不如你,資源部如你,可他就是成功了,他憑什麼?

目睹了老楊的發家經歷,和他一起貼過單子,我發現這幾點老楊做得真是無人可及。

  • 超強的執行力
別看老楊是個老民工,但是不論做什麼,老楊說到做到。我們很多想法都比老楊的有創意有意義,但是最終還是夭折了,為什麼?因為沒有馬上執行,當初的熱情和想法立馬被消減。他知道喲市場立馬讓女兒去學習。
  • 敏銳的市場嗅覺

來考科目一的人千千萬萬,為什麼就老楊看到這市場了?他會感同身受,設身處地得去思考,他知道自己來自哪裡,這樣的人群需要什麼。

  • 家人和是他人的支持

就說他女兒吧,我們見過一次,恬靜淡然,沒有好高騖遠,她想自己做點事情,不想一輩子打工,於是一聽父親的想法立馬支持。

再說這個教練,可以說是老楊的恩人,不論在哪個環節,他能出力就出力,能幫忙就幫忙。動用自己的資源,卻沒有求回報。

  • 老楊的性格使然

老楊人靠譜,遇事能幫則幫,在學車的過程,他熬走好幾撥人,他的口碑一直很好,大家在心裡認定他這個人,為他後期做宣傳發揮了不少的力。

老楊的成功,換成誰都不行,非他不可,天時地利人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