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學不會獨處,那你就永遠是一個寂寞的孩子'

不完美媽媽 桔子 倔強 左小祺書吧 2019-09-16
"

經常會有人問我,當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會感到寂寞嗎?

或許在很多年之前,我非常害怕寂寞的感覺,一個人的時候無所事事,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強迫自己去做點事情,但又發現,那時的自己就像一個失眠患者,全然一幅怎麼躺都不對的樣子。

寂寞是一種很焦灼的感覺,就像處在不屬於自己的舞臺上,面對千萬雙眼睛而不知所措,想逃又逃不掉,只能窘迫無助的想快點結束這場不屬於自己的表演,而事實往往是,演出才剛剛開始……

為了擺脫這樣的困頓,年少時的我只想去找朋友玩耍,騎著自行車,無論多遠也不知疲憊,因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能感到情緒的放飛與心靈的暫時安頓。

那時的我正處於青春期,喜歡鬧市,喜歡講哥們義氣,喜歡所有高亢的音樂……但無論如何,我們誰都逃不掉一個人的夜晚,寂寞隨波逐浪,讓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相信很多人如我一樣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困頓於靈魂的黑夜、精神的荒涼,雖躺在不同的床榻,卻是一樣的無助。

我一度認為自己是個喜歡熱鬧害怕孤獨的人,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卻喜歡上了獨處的感覺。或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遞增,閱歷的豐富,慢慢習慣了獨處的感覺;又或是我的天性使然,骨子裡就是個喜歡孤獨的孩子。

我媽說我從小就是一個孤僻的孩子,不喜歡與陌生人交流。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有個叔叔拿著一個橘子問我:想不想吃?

我不說話,直接伸手去拿。當我快要拿到橘子時,那位叔叔故意把手伸向高處,對我說:叫叔叔,叫叔叔就給你吃。

我還是不說話,墊著腳尖去夠,夠了幾次發現夠不到,然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叔叔看我轉身走了,急忙追在我身後說:給你,給你。

我就當沒聽見一般,理都不理。

叔叔追過來把橘子往我的手裡塞,我連拿都不拿,一幅不可一世的樣子,叔叔只好把橘子塞進我的口袋,我掏出來直接扔在了地上。

當時我心裡肯定在想:不給吃拉倒,我不喜歡叫的人我就不叫,寧可不吃了我也不叫。

從小我的骨子裡就有一種倔強。

就因為這種倔強,我媽還怕我得孤僻症,經常引導我說話,讓我見到長輩要打招呼,見到熟人要問好。但後來發現,我與親近的人根本就是口若懸河的樣子,經常在媽媽身邊念念叨叨,我媽經常不耐煩地說:閉嘴,上一邊玩去……

如今歲月回頭,細數20多年的變化,似乎從未改變我當初的模樣,越來越像小時候的樣子,與不熟悉的人依舊緘默少言,但與熟悉的朋友在一起,總是連半句話也掉不了。而那些讓我侷促不安的日子只是發生在青春期綜合徵爆棚的幾年,未來的迷茫,眼前的困頓以及身體成長所帶來的明顯變化等因素交織在一起,讓我對寂寞有了深刻的印象,但除那之外,我與生俱來就是一個喜歡孤獨的孩子。

很多人把孤獨和寂寞等同相看,但我覺得並非如此。

孤獨不等於寂寞,其最主要的不同在於你的思想是否具有豐富性,自我思想豐富的人對於獨處具有近乎貪婪的偏愛,會非常享受與自我相處的時間,而思想貧乏的人面對獨處卻呈現相反的態勢,因精神的空洞引發內心的荒涼乃至生命的虛無,使自己陷入一種無所事事、百般無聊的慌亂無助中難以自拔。

如今,如果有人問我,當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會感到寂寞嗎?

我想我會孤獨,但不會寂寞了。這麼多年的生活經歷,面對獨處,讓我越來越從容淡定。我也早已學會了面對自己的話多與話少,也就是學會如何獨處和相處。

任何事物在絢爛之極都會歸於平淡,說話如此,處世也一樣。我覺得,如果你學不會獨處,那你就永遠是一個寂寞的孩子。

"

經常會有人問我,當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會感到寂寞嗎?

或許在很多年之前,我非常害怕寂寞的感覺,一個人的時候無所事事,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強迫自己去做點事情,但又發現,那時的自己就像一個失眠患者,全然一幅怎麼躺都不對的樣子。

寂寞是一種很焦灼的感覺,就像處在不屬於自己的舞臺上,面對千萬雙眼睛而不知所措,想逃又逃不掉,只能窘迫無助的想快點結束這場不屬於自己的表演,而事實往往是,演出才剛剛開始……

為了擺脫這樣的困頓,年少時的我只想去找朋友玩耍,騎著自行車,無論多遠也不知疲憊,因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能感到情緒的放飛與心靈的暫時安頓。

那時的我正處於青春期,喜歡鬧市,喜歡講哥們義氣,喜歡所有高亢的音樂……但無論如何,我們誰都逃不掉一個人的夜晚,寂寞隨波逐浪,讓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相信很多人如我一樣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困頓於靈魂的黑夜、精神的荒涼,雖躺在不同的床榻,卻是一樣的無助。

我一度認為自己是個喜歡熱鬧害怕孤獨的人,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卻喜歡上了獨處的感覺。或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遞增,閱歷的豐富,慢慢習慣了獨處的感覺;又或是我的天性使然,骨子裡就是個喜歡孤獨的孩子。

我媽說我從小就是一個孤僻的孩子,不喜歡與陌生人交流。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有個叔叔拿著一個橘子問我:想不想吃?

我不說話,直接伸手去拿。當我快要拿到橘子時,那位叔叔故意把手伸向高處,對我說:叫叔叔,叫叔叔就給你吃。

我還是不說話,墊著腳尖去夠,夠了幾次發現夠不到,然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叔叔看我轉身走了,急忙追在我身後說:給你,給你。

我就當沒聽見一般,理都不理。

叔叔追過來把橘子往我的手裡塞,我連拿都不拿,一幅不可一世的樣子,叔叔只好把橘子塞進我的口袋,我掏出來直接扔在了地上。

當時我心裡肯定在想:不給吃拉倒,我不喜歡叫的人我就不叫,寧可不吃了我也不叫。

從小我的骨子裡就有一種倔強。

就因為這種倔強,我媽還怕我得孤僻症,經常引導我說話,讓我見到長輩要打招呼,見到熟人要問好。但後來發現,我與親近的人根本就是口若懸河的樣子,經常在媽媽身邊念念叨叨,我媽經常不耐煩地說:閉嘴,上一邊玩去……

如今歲月回頭,細數20多年的變化,似乎從未改變我當初的模樣,越來越像小時候的樣子,與不熟悉的人依舊緘默少言,但與熟悉的朋友在一起,總是連半句話也掉不了。而那些讓我侷促不安的日子只是發生在青春期綜合徵爆棚的幾年,未來的迷茫,眼前的困頓以及身體成長所帶來的明顯變化等因素交織在一起,讓我對寂寞有了深刻的印象,但除那之外,我與生俱來就是一個喜歡孤獨的孩子。

很多人把孤獨和寂寞等同相看,但我覺得並非如此。

孤獨不等於寂寞,其最主要的不同在於你的思想是否具有豐富性,自我思想豐富的人對於獨處具有近乎貪婪的偏愛,會非常享受與自我相處的時間,而思想貧乏的人面對獨處卻呈現相反的態勢,因精神的空洞引發內心的荒涼乃至生命的虛無,使自己陷入一種無所事事、百般無聊的慌亂無助中難以自拔。

如今,如果有人問我,當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會感到寂寞嗎?

我想我會孤獨,但不會寂寞了。這麼多年的生活經歷,面對獨處,讓我越來越從容淡定。我也早已學會了面對自己的話多與話少,也就是學會如何獨處和相處。

任何事物在絢爛之極都會歸於平淡,說話如此,處世也一樣。我覺得,如果你學不會獨處,那你就永遠是一個寂寞的孩子。

如果你學不會獨處,那你就永遠是一個寂寞的孩子

作者:左小祺 代表作:《孤獨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