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放手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有多“悲哀”?古語有云:慣子如殺子

從我們出生到開始學會走路再到長大成人,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和考驗,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以及挫折。愛孩子是每個為人父母的本能和天性,很多父母在孩子碰到困難的時候,總是下意識替孩子們擺平,每個父母都希望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他們總是時時刻刻給予孩子最好的保護。但父母們似乎都忘了,父母的過度保護,是會讓孩子長不大的,孩子會變成“瓷娃娃”甚至是“溫室裡的花朵”。

不肯放手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有多“悲哀”?古語有云:慣子如殺子

動物在出生之後面臨的不是生活,而是生存,動物們為了能夠在這個美麗的世界繼續生存,他們都要全力以赴的學會各種技能。因為長頸鹿是站著分娩的,所以也就意味著長頸鹿寶寶剛出生就要從那麼高的地方摔下來,更重要的是,長頸鹿寶寶需要在1個小時之內就要學會行走,不然的話就會成為周邊狩獵者美味的食物。

動物在剛出生就要經受如此大的生存考驗,而我們呢?我們的孩子們呢?我們的部分孩子長期生活在父母建立的保護圈裡,父母安排的妥妥當當,孩子不需要費任何的心思都能夠得到最好的。等孩子逐漸長大,走出了社會才發現自己和社會脫節,什麼也不會做,別人在努力發光發熱的時候,他在一旁手足無措。甚至成為讓人不屑的媽寶男,媽寶女,或者父寶男,父寶女。一切習慣性的依賴和尋求父母的幫助和安排。

不知大家是否看過日劇《過度保護的加穗子》,女大學生加穗子就是一個被父母過度保護的典型,加穗子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和保護下成長,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到了該求職的年紀,平生第一次走出父母為她建造的溫室,她才發現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不肯放手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有多“悲哀”?古語有云:慣子如殺子

其實,給孩子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父母適當的放手才是對孩子最大的保護和尊重。

相信不少父母都曾說過這句話:“這些事不要做,那些事不可以做,爸爸媽媽都是為你好”,殊不知正是因為“為你好”這句話,讓孩子成為了一個“巨嬰”。他們沒有任何自己生活的能力,不懂的如何在這個社會生存,在父母過度的保護之下他們是去了生存的本能。

楊麗娟我想大家都有所耳聞,楊麗娟是劉德華的忠實粉絲,瘋狂的迷戀劉德華。楊麗娟的父親由於是中年得女,對楊麗娟非常的溺愛,對女兒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應,楊麗娟到二十多歲還是父親幫她洗澡擦身子。縱容女兒輟學,為了能夠滿足女兒見到劉德華的願望,不惜買房、賣腎甚至是跳海自殺,這種沒有底線的過度保護和縱容,是慢性毒藥,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父母本身,都是一種莫大的傷害。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對孩子會有怎樣的影響?

1. 孩子的性格變得孤僻,不合群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父母害怕孩子出去玩受到傷害,就將孩子關在家裡,不讓孩子參與外面的世界,不讓孩子到外界釋放天性。長期以往這樣下去,孩子就會變得性格孤僻,不合群甚至無法融入集體生活,沒有和同齡人進行相關的交流,今後是很難與人相處的。

不肯放手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有多“悲哀”?古語有云:慣子如殺子

2. 沒有獨立能力,很難適應生活

孩子一直被父母保護著,生活在父母為他建立的保護圈裡,失去了獨立的能力,今後孩子就無法在生活中立足,和同齡人有著很大的差距。被父母過度的保護,孩子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走出社會就會光速被淘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是沒有道理的。

3. 影響孩子今後的婚戀

被父母過度保護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和做決定的權利,他們被父母牽著鼻子走,包括今後的婚戀都由父母來包辦,孩子就變成所謂的“社會巨嬰”,他們完全的依賴父母,沒有任何獨立生活的能力。

父母總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來保護孩子,但實際上,孩子過的並不好。

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寫萬字長文控訴的新聞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在長達一萬五千字的長文中,充滿了負面的詞彙,控訴自己的母親:我的母親一直傾向於把我關在家裡,喜歡按自己的喜好來包辦所有的事情,這位北大男生,近十年只回過一次家,還是為了更換過期的身份證。以愛之名的禁錮,才是最可怕的。

不肯放手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有多“悲哀”?古語有云:慣子如殺子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說到:有太多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的父母就應該保護孩子不受任何挫折和失望的侵襲,所以,父母幾乎包攬了孩子所遇到的一切困難或者是對孩子過度的保護,從而剝奪了孩子成長的能力和機會。

如今的很多父母分不清愛和溺愛,愛的本質是給孩子自由、空間和寬容,而溺愛則是給予孩子過度的保護和管教。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狐狸的故事》這個紀錄片在豆瓣獲得很高的平分,狐狸媽媽生下了五隻可愛的狐狸,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小狐狸們漸漸地長大。在初秋的造成,爸爸媽媽像平時一樣帶著小狐狸們走向了草原的深處,到達目的地停下之後就頭也不回的朝遠處飛奔。看著很殘忍吧,把小狐狸們丟在危險萬分的草原,但是他們早已將生存的本領教給了孩子們。

你看啊,動物都知道要放手讓自己的孩子去歷練,更何況我們呢?孩子不會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下,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及時的從孩子的生活中退出,給孩子獨自成長的機會。

不肯放手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有多“悲哀”?古語有云:慣子如殺子

每個孩子都需要冒險精神,著名的兒童安全研究專家Joe Frost說:合理的冒險對於兒童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孩子在冒險的過程中就會學到很多,能夠克服對未知的恐懼我們並不能剝奪孩子的冒險精神。

心理學家霍尼說:“每一粒橡樹種子都有能力自然地成長為一棵橡樹”,父母只是孩子人生中的某個部分,不會一直一直關聯在一起,能做的就是放手,讓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自由和空間。愛本身是美好的,父母的愛也同樣是美好的,別再讓你們過度的愛吞噬孩子的生活,以愛之名的過度保護和禁錮,才是最可怕的。

我是小七,在教育孩子的這個方面,在不斷的研究和探索,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到你,解決教育孩子的一些煩惱,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關注@小七談育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