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不完美媽媽 玩具 遊戲力工作室 2019-09-12
"

父母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到小區遊樂場或者公園裡,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孩子也想加入,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時候,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出主意說:你去對他們說“你們好,我叫天天,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

"

父母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到小區遊樂場或者公園裡,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孩子也想加入,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時候,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出主意說:你去對他們說“你們好,我叫天天,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我們這些年觀察發現,如果對方只是一個孩子,並且他也正想找人玩,那麼鼓勵我們的孩子主動去接近,主動提出“我們一起玩吧”,這樣的方式很多時候還是有效的。

但是,假如對方是兩個以上的孩子,或者說是一個小群體,那麼對一個群體的孩子說“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經常發生的是,對方孩子要麼沒反應,要麼口頭敷衍說“可以”,但是行動上不會有任何接受新成員的表示。

"

父母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到小區遊樂場或者公園裡,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孩子也想加入,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時候,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出主意說:你去對他們說“你們好,我叫天天,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我們這些年觀察發現,如果對方只是一個孩子,並且他也正想找人玩,那麼鼓勵我們的孩子主動去接近,主動提出“我們一起玩吧”,這樣的方式很多時候還是有效的。

但是,假如對方是兩個以上的孩子,或者說是一個小群體,那麼對一個群體的孩子說“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經常發生的是,對方孩子要麼沒反應,要麼口頭敷衍說“可以”,但是行動上不會有任何接受新成員的表示。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為什麼說“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的效果往往不好呢?

兒童心理學家,資深青少年諮詢師邁克爾·湯普森博士在他的書中解釋說:

孩子的核心社交技能與成人不同

在為孩子提供社交技能的幫助時,一定要記住:童年期的核心技能與成人的技能並不完全一樣。

例如,孩子們很少向對方介紹自己,他們直接就開始一起玩了。他們或許會問另一個孩子的名字,但不會想到要說出自己的名字。

良好的同齡社交技能並不包括說“請”以及“謝謝”,很多父母把有禮貌和良好的社交技能弄混了。

"

父母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到小區遊樂場或者公園裡,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孩子也想加入,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時候,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出主意說:你去對他們說“你們好,我叫天天,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我們這些年觀察發現,如果對方只是一個孩子,並且他也正想找人玩,那麼鼓勵我們的孩子主動去接近,主動提出“我們一起玩吧”,這樣的方式很多時候還是有效的。

但是,假如對方是兩個以上的孩子,或者說是一個小群體,那麼對一個群體的孩子說“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經常發生的是,對方孩子要麼沒反應,要麼口頭敷衍說“可以”,但是行動上不會有任何接受新成員的表示。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為什麼說“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的效果往往不好呢?

兒童心理學家,資深青少年諮詢師邁克爾·湯普森博士在他的書中解釋說:

孩子的核心社交技能與成人不同

在為孩子提供社交技能的幫助時,一定要記住:童年期的核心技能與成人的技能並不完全一樣。

例如,孩子們很少向對方介紹自己,他們直接就開始一起玩了。他們或許會問另一個孩子的名字,但不會想到要說出自己的名字。

良好的同齡社交技能並不包括說“請”以及“謝謝”,很多父母把有禮貌和良好的社交技能弄混了。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有時候,父母們懷抱著良好的心願,告訴孩子應該直接走到其他孩子身旁,詢問“我能一起玩嗎?”但我總是教孩子們不要這麼說,因為這相當於明確地給了對方一個拒絕的機會。這種拒絕並非出於惡意,只是因為那些孩子自己也缺乏社交技巧。

——摘自《媽媽他們欺負我——幫孩子解決社交難題》(購買圖書戳)

那麼,該怎麼做呢?

我們在以往課程中講過男孩小A的案例。

幾個女孩在沙坑搭沙堡,小A也想一起玩。小A屬於比較好動的小男生,平時有一些行為會招惹其他孩子的不滿,因此幾個女孩對他愛帶搭不理的。小A轉了兩圈都沒人理他,乾脆直接上手“我來教你們怎麼堆沙子!”

故事再往下發展,通常是——生氣的小A開始搗亂,女孩們更加煩他,雙方爭執起來,大家不歡而散。

不過,正巧女孩們中有人提議:要用水和沙子就更好搭。大家就開始到處找水。借這個機會,旁邊的大人買了兩瓶水,讓小A給女孩們送過去。

女孩們一看,都興奮得歡呼:“小A,往這兒倒一點,再到一點,還有這兒。”就這樣,小A 順利地加入了群體,可以和大家一起玩了。

"

父母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到小區遊樂場或者公園裡,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孩子也想加入,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時候,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出主意說:你去對他們說“你們好,我叫天天,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我們這些年觀察發現,如果對方只是一個孩子,並且他也正想找人玩,那麼鼓勵我們的孩子主動去接近,主動提出“我們一起玩吧”,這樣的方式很多時候還是有效的。

但是,假如對方是兩個以上的孩子,或者說是一個小群體,那麼對一個群體的孩子說“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經常發生的是,對方孩子要麼沒反應,要麼口頭敷衍說“可以”,但是行動上不會有任何接受新成員的表示。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為什麼說“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的效果往往不好呢?

兒童心理學家,資深青少年諮詢師邁克爾·湯普森博士在他的書中解釋說:

孩子的核心社交技能與成人不同

在為孩子提供社交技能的幫助時,一定要記住:童年期的核心技能與成人的技能並不完全一樣。

例如,孩子們很少向對方介紹自己,他們直接就開始一起玩了。他們或許會問另一個孩子的名字,但不會想到要說出自己的名字。

良好的同齡社交技能並不包括說“請”以及“謝謝”,很多父母把有禮貌和良好的社交技能弄混了。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有時候,父母們懷抱著良好的心願,告訴孩子應該直接走到其他孩子身旁,詢問“我能一起玩嗎?”但我總是教孩子們不要這麼說,因為這相當於明確地給了對方一個拒絕的機會。這種拒絕並非出於惡意,只是因為那些孩子自己也缺乏社交技巧。

——摘自《媽媽他們欺負我——幫孩子解決社交難題》(購買圖書戳)

那麼,該怎麼做呢?

我們在以往課程中講過男孩小A的案例。

幾個女孩在沙坑搭沙堡,小A也想一起玩。小A屬於比較好動的小男生,平時有一些行為會招惹其他孩子的不滿,因此幾個女孩對他愛帶搭不理的。小A轉了兩圈都沒人理他,乾脆直接上手“我來教你們怎麼堆沙子!”

故事再往下發展,通常是——生氣的小A開始搗亂,女孩們更加煩他,雙方爭執起來,大家不歡而散。

不過,正巧女孩們中有人提議:要用水和沙子就更好搭。大家就開始到處找水。借這個機會,旁邊的大人買了兩瓶水,讓小A給女孩們送過去。

女孩們一看,都興奮得歡呼:“小A,往這兒倒一點,再到一點,還有這兒。”就這樣,小A 順利地加入了群體,可以和大家一起玩了。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湯普森博士在他的書中也有類似的舉例:

課間休息時,男孩大衛想加入旁邊兩個正在一起搭積木的孩子的遊戲。

他的做法是:先在旁邊看了一會,然後說:“好酷啊,這是什麼?”其中一個孩子解釋說,這是一個停車場。大衛說:“那我去拿一些小汽車來,”隨後就向玩具架跑去。他捧來好幾輛玩具小車過來,問那兩個孩子應該把哪輛車停進這個停車場。

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起停車的問題來,大衛也就自然地參與進去了。

"

父母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到小區遊樂場或者公園裡,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孩子也想加入,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時候,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出主意說:你去對他們說“你們好,我叫天天,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我們這些年觀察發現,如果對方只是一個孩子,並且他也正想找人玩,那麼鼓勵我們的孩子主動去接近,主動提出“我們一起玩吧”,這樣的方式很多時候還是有效的。

但是,假如對方是兩個以上的孩子,或者說是一個小群體,那麼對一個群體的孩子說“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經常發生的是,對方孩子要麼沒反應,要麼口頭敷衍說“可以”,但是行動上不會有任何接受新成員的表示。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為什麼說“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的效果往往不好呢?

兒童心理學家,資深青少年諮詢師邁克爾·湯普森博士在他的書中解釋說:

孩子的核心社交技能與成人不同

在為孩子提供社交技能的幫助時,一定要記住:童年期的核心技能與成人的技能並不完全一樣。

例如,孩子們很少向對方介紹自己,他們直接就開始一起玩了。他們或許會問另一個孩子的名字,但不會想到要說出自己的名字。

良好的同齡社交技能並不包括說“請”以及“謝謝”,很多父母把有禮貌和良好的社交技能弄混了。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有時候,父母們懷抱著良好的心願,告訴孩子應該直接走到其他孩子身旁,詢問“我能一起玩嗎?”但我總是教孩子們不要這麼說,因為這相當於明確地給了對方一個拒絕的機會。這種拒絕並非出於惡意,只是因為那些孩子自己也缺乏社交技巧。

——摘自《媽媽他們欺負我——幫孩子解決社交難題》(購買圖書戳)

那麼,該怎麼做呢?

我們在以往課程中講過男孩小A的案例。

幾個女孩在沙坑搭沙堡,小A也想一起玩。小A屬於比較好動的小男生,平時有一些行為會招惹其他孩子的不滿,因此幾個女孩對他愛帶搭不理的。小A轉了兩圈都沒人理他,乾脆直接上手“我來教你們怎麼堆沙子!”

故事再往下發展,通常是——生氣的小A開始搗亂,女孩們更加煩他,雙方爭執起來,大家不歡而散。

不過,正巧女孩們中有人提議:要用水和沙子就更好搭。大家就開始到處找水。借這個機會,旁邊的大人買了兩瓶水,讓小A給女孩們送過去。

女孩們一看,都興奮得歡呼:“小A,往這兒倒一點,再到一點,還有這兒。”就這樣,小A 順利地加入了群體,可以和大家一起玩了。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湯普森博士在他的書中也有類似的舉例:

課間休息時,男孩大衛想加入旁邊兩個正在一起搭積木的孩子的遊戲。

他的做法是:先在旁邊看了一會,然後說:“好酷啊,這是什麼?”其中一個孩子解釋說,這是一個停車場。大衛說:“那我去拿一些小汽車來,”隨後就向玩具架跑去。他捧來好幾輛玩具小車過來,問那兩個孩子應該把哪輛車停進這個停車場。

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起停車的問題來,大衛也就自然地參與進去了。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在以往的課程中,李巖老師在談論兒童社交能力時分析說:

我如果想加入一個群體,那麼我需要表現出我具備2個條件:

第一,我能服從群體的既有規則和秩序,

第二,我能為群體做出貢獻。

任何一個群體,即便是臨時組成的(比如遊樂場上臨時組成的孩子群),也都可以看成是一個正在運行的小社會環境。

接受新成員是要付出某種程度的代價的,要打破現有的平衡,調整現有的資源分配。如果新成員不能做出貢獻、不能帶來新的利益,那麼群體憑什麼要接受新成員呢?

而假如新成員還有可能破壞現有秩序,就像前面案例中小A對女孩們指手畫腳那樣,那就更不能容忍了。

道理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沒人會直接問新成員“你能不能遵守秩序呀?你能做什麼貢獻呢”。

沒人直接問,大家只會在暗中觀察,而且對於孩子,這種觀察大多數時候都不是有意識進行的,都是在下意識中進行的。因此,新成員必須通過某些行動,主動表現出來自己符合加入的條件。

也就是說,我們幫助孩子加入群體時,應該不只是鼓勵他去接近小朋友,而是還要給予更具體的技巧上的幫助。

比如——

對方孩子在玩過家家,那他們在需要什麼東西嗎,我們可以幫助找到這些東西嗎?

對方孩子在踢球,那在球被踢飛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去幫助撿球嗎?

對方孩子在地上畫畫,我們可以先幫他們遞粉筆嗎?

對方孩子在追跑打鬧,一個孩子摔倒了,我們可以過去把他扶起來、拍拍身上的土嗎?

總之,觀察發現對方的需要,用行動提供幫助、做出貢獻,是被對方接受的重要因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