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的家產,有沒有女兒的份兒?這位爸爸的做法,讓眾人感嘆'

不完美媽媽 今日頭條 移民 福林媽咪 2019-07-18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丨福林媽咪

前幾天,我一個還在上大二的妹妹打電話,說她爸媽在市區裡買的房子就要開始裝修了,而她也很嚴肅的表態,只要房子裝修完,不管她爸媽同不同意開始居住,她都要早些“享受”城市生活,因為她知道那房子就是給他弟弟準備的,她得在自己還沒有畢業前“滿足”自己,畢竟她爸媽是不可能給她買一套房子的。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丨福林媽咪

前幾天,我一個還在上大二的妹妹打電話,說她爸媽在市區裡買的房子就要開始裝修了,而她也很嚴肅的表態,只要房子裝修完,不管她爸媽同不同意開始居住,她都要早些“享受”城市生活,因為她知道那房子就是給他弟弟準備的,她得在自己還沒有畢業前“滿足”自己,畢竟她爸媽是不可能給她買一套房子的。

爸媽的家產,有沒有女兒的份兒?這位爸爸的做法,讓眾人感嘆

其實,也不難怪妹妹能有這樣的想法,事實上,在妹妹和她弟弟還小的時候,周圍人就經常跟她開玩笑,“等你長大了,你家的東西都是你弟弟的,可沒你的份兒”。就連她媽媽,有時候也會說出“這是在為你弟弟做打算”這類的話,所以,她早就接受“家產”會留給弟弟的事實了,就算她心有不甘,但也是理解爸媽的做法的,所以,她才會有“搶先”的想法,也算是滿足一下她這個做女兒的“私心”。

老家很多家庭,都很重視“家族”意義,自然也把“家產”看的特別莊重,而這份“家產”怎麼個留法兒,爸爸媽媽都有自己的打算……


@小確幸:“家產”嘛,還不是受傳統的“出嫁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思想,覺得女兒不在家,東西自然就是兒子的。

@海里的魚:基本都是留給兒子吧,女兒不是已經給嫁妝了嗎?

@似水流年:我們家就不一樣,家裡的拆遷的錢,有我姐的也有我這個兒子的。就算我姐已經出嫁,我媽也說,都是自己的兒女,他們都是希望我們都好的。

@飛舞的花:現在能有什麼家產?房子都是貸款買的,能在有生之年還完房貸都不錯啦,還想著給孩子留“家產”?


可如今尚好的經濟形勢,也讓很多爸媽意識到,所謂的“家產”,不管留給誰,都是爸媽給孩子的一份念想而已,他們也越來越看重女兒的好。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當事人是一位老人,他立遺囑要求把自己的兩套房子分給兩個女兒,至於自己唯一的兒子,老人卻沒打算給兒子留一份錢,因為兒子已經移民國外,就連妻子去世,兒子都沒能回來。最後,老人也是一再強調,兒子不是中國人了,留給他沒必要。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丨福林媽咪

前幾天,我一個還在上大二的妹妹打電話,說她爸媽在市區裡買的房子就要開始裝修了,而她也很嚴肅的表態,只要房子裝修完,不管她爸媽同不同意開始居住,她都要早些“享受”城市生活,因為她知道那房子就是給他弟弟準備的,她得在自己還沒有畢業前“滿足”自己,畢竟她爸媽是不可能給她買一套房子的。

爸媽的家產,有沒有女兒的份兒?這位爸爸的做法,讓眾人感嘆

其實,也不難怪妹妹能有這樣的想法,事實上,在妹妹和她弟弟還小的時候,周圍人就經常跟她開玩笑,“等你長大了,你家的東西都是你弟弟的,可沒你的份兒”。就連她媽媽,有時候也會說出“這是在為你弟弟做打算”這類的話,所以,她早就接受“家產”會留給弟弟的事實了,就算她心有不甘,但也是理解爸媽的做法的,所以,她才會有“搶先”的想法,也算是滿足一下她這個做女兒的“私心”。

老家很多家庭,都很重視“家族”意義,自然也把“家產”看的特別莊重,而這份“家產”怎麼個留法兒,爸爸媽媽都有自己的打算……


@小確幸:“家產”嘛,還不是受傳統的“出嫁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思想,覺得女兒不在家,東西自然就是兒子的。

@海里的魚:基本都是留給兒子吧,女兒不是已經給嫁妝了嗎?

@似水流年:我們家就不一樣,家裡的拆遷的錢,有我姐的也有我這個兒子的。就算我姐已經出嫁,我媽也說,都是自己的兒女,他們都是希望我們都好的。

@飛舞的花:現在能有什麼家產?房子都是貸款買的,能在有生之年還完房貸都不錯啦,還想著給孩子留“家產”?


可如今尚好的經濟形勢,也讓很多爸媽意識到,所謂的“家產”,不管留給誰,都是爸媽給孩子的一份念想而已,他們也越來越看重女兒的好。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當事人是一位老人,他立遺囑要求把自己的兩套房子分給兩個女兒,至於自己唯一的兒子,老人卻沒打算給兒子留一份錢,因為兒子已經移民國外,就連妻子去世,兒子都沒能回來。最後,老人也是一再強調,兒子不是中國人了,留給他沒必要。

爸媽的家產,有沒有女兒的份兒?這位爸爸的做法,讓眾人感嘆

對於老人的做法,很多網友都表示理解,畢竟兒子遠在國外,家裡的事情都得靠女兒操心,可也有網友認為,兒子既然能移民,也就根本不在乎父親的那點遺產。

其實,在老人們的眼裡,他們自己辛辛苦苦拼搏了這麼一生,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女,所以把自己一生的“財產”留給家裡的孩子們也是無可厚非的。

只是不同於古板的老思想,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不只是為兒子考慮,他們也開始為女兒謀劃很多,而這些思想上的轉變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女兒的孝心是爸媽們親眼目睹的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丨福林媽咪

前幾天,我一個還在上大二的妹妹打電話,說她爸媽在市區裡買的房子就要開始裝修了,而她也很嚴肅的表態,只要房子裝修完,不管她爸媽同不同意開始居住,她都要早些“享受”城市生活,因為她知道那房子就是給他弟弟準備的,她得在自己還沒有畢業前“滿足”自己,畢竟她爸媽是不可能給她買一套房子的。

爸媽的家產,有沒有女兒的份兒?這位爸爸的做法,讓眾人感嘆

其實,也不難怪妹妹能有這樣的想法,事實上,在妹妹和她弟弟還小的時候,周圍人就經常跟她開玩笑,“等你長大了,你家的東西都是你弟弟的,可沒你的份兒”。就連她媽媽,有時候也會說出“這是在為你弟弟做打算”這類的話,所以,她早就接受“家產”會留給弟弟的事實了,就算她心有不甘,但也是理解爸媽的做法的,所以,她才會有“搶先”的想法,也算是滿足一下她這個做女兒的“私心”。

老家很多家庭,都很重視“家族”意義,自然也把“家產”看的特別莊重,而這份“家產”怎麼個留法兒,爸爸媽媽都有自己的打算……


@小確幸:“家產”嘛,還不是受傳統的“出嫁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思想,覺得女兒不在家,東西自然就是兒子的。

@海里的魚:基本都是留給兒子吧,女兒不是已經給嫁妝了嗎?

@似水流年:我們家就不一樣,家裡的拆遷的錢,有我姐的也有我這個兒子的。就算我姐已經出嫁,我媽也說,都是自己的兒女,他們都是希望我們都好的。

@飛舞的花:現在能有什麼家產?房子都是貸款買的,能在有生之年還完房貸都不錯啦,還想著給孩子留“家產”?


可如今尚好的經濟形勢,也讓很多爸媽意識到,所謂的“家產”,不管留給誰,都是爸媽給孩子的一份念想而已,他們也越來越看重女兒的好。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當事人是一位老人,他立遺囑要求把自己的兩套房子分給兩個女兒,至於自己唯一的兒子,老人卻沒打算給兒子留一份錢,因為兒子已經移民國外,就連妻子去世,兒子都沒能回來。最後,老人也是一再強調,兒子不是中國人了,留給他沒必要。

爸媽的家產,有沒有女兒的份兒?這位爸爸的做法,讓眾人感嘆

對於老人的做法,很多網友都表示理解,畢竟兒子遠在國外,家裡的事情都得靠女兒操心,可也有網友認為,兒子既然能移民,也就根本不在乎父親的那點遺產。

其實,在老人們的眼裡,他們自己辛辛苦苦拼搏了這麼一生,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女,所以把自己一生的“財產”留給家裡的孩子們也是無可厚非的。

只是不同於古板的老思想,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不只是為兒子考慮,他們也開始為女兒謀劃很多,而這些思想上的轉變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女兒的孝心是爸媽們親眼目睹的

爸媽的家產,有沒有女兒的份兒?這位爸爸的做法,讓眾人感嘆

就算女兒已經嫁人,可她們依然還會是爸媽的“小棉襖”,時不時的回來看望爸媽,照顧爸媽,或者把爸媽接回自己住的地方頤養天年,為爸媽付出的一點兒也不比兒子少。爸媽感念女兒的這份孝心,自然也想在經濟上給女兒支持。

-女兒越來越成為爸媽的牽掛

女兒對自己的孝心,讓爸媽們越來越在意女兒的生活,也讓爸媽越來越牽掛女兒的生活,為了不讓女兒受委屈,爸媽也會盡自己所能,給女兒留下些“家產”。

-家裡兒子不靠譜,不如給女兒放心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丨福林媽咪

前幾天,我一個還在上大二的妹妹打電話,說她爸媽在市區裡買的房子就要開始裝修了,而她也很嚴肅的表態,只要房子裝修完,不管她爸媽同不同意開始居住,她都要早些“享受”城市生活,因為她知道那房子就是給他弟弟準備的,她得在自己還沒有畢業前“滿足”自己,畢竟她爸媽是不可能給她買一套房子的。

爸媽的家產,有沒有女兒的份兒?這位爸爸的做法,讓眾人感嘆

其實,也不難怪妹妹能有這樣的想法,事實上,在妹妹和她弟弟還小的時候,周圍人就經常跟她開玩笑,“等你長大了,你家的東西都是你弟弟的,可沒你的份兒”。就連她媽媽,有時候也會說出“這是在為你弟弟做打算”這類的話,所以,她早就接受“家產”會留給弟弟的事實了,就算她心有不甘,但也是理解爸媽的做法的,所以,她才會有“搶先”的想法,也算是滿足一下她這個做女兒的“私心”。

老家很多家庭,都很重視“家族”意義,自然也把“家產”看的特別莊重,而這份“家產”怎麼個留法兒,爸爸媽媽都有自己的打算……


@小確幸:“家產”嘛,還不是受傳統的“出嫁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思想,覺得女兒不在家,東西自然就是兒子的。

@海里的魚:基本都是留給兒子吧,女兒不是已經給嫁妝了嗎?

@似水流年:我們家就不一樣,家裡的拆遷的錢,有我姐的也有我這個兒子的。就算我姐已經出嫁,我媽也說,都是自己的兒女,他們都是希望我們都好的。

@飛舞的花:現在能有什麼家產?房子都是貸款買的,能在有生之年還完房貸都不錯啦,還想著給孩子留“家產”?


可如今尚好的經濟形勢,也讓很多爸媽意識到,所謂的“家產”,不管留給誰,都是爸媽給孩子的一份念想而已,他們也越來越看重女兒的好。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當事人是一位老人,他立遺囑要求把自己的兩套房子分給兩個女兒,至於自己唯一的兒子,老人卻沒打算給兒子留一份錢,因為兒子已經移民國外,就連妻子去世,兒子都沒能回來。最後,老人也是一再強調,兒子不是中國人了,留給他沒必要。

爸媽的家產,有沒有女兒的份兒?這位爸爸的做法,讓眾人感嘆

對於老人的做法,很多網友都表示理解,畢竟兒子遠在國外,家裡的事情都得靠女兒操心,可也有網友認為,兒子既然能移民,也就根本不在乎父親的那點遺產。

其實,在老人們的眼裡,他們自己辛辛苦苦拼搏了這麼一生,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女,所以把自己一生的“財產”留給家裡的孩子們也是無可厚非的。

只是不同於古板的老思想,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不只是為兒子考慮,他們也開始為女兒謀劃很多,而這些思想上的轉變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女兒的孝心是爸媽們親眼目睹的

爸媽的家產,有沒有女兒的份兒?這位爸爸的做法,讓眾人感嘆

就算女兒已經嫁人,可她們依然還會是爸媽的“小棉襖”,時不時的回來看望爸媽,照顧爸媽,或者把爸媽接回自己住的地方頤養天年,為爸媽付出的一點兒也不比兒子少。爸媽感念女兒的這份孝心,自然也想在經濟上給女兒支持。

-女兒越來越成為爸媽的牽掛

女兒對自己的孝心,讓爸媽們越來越在意女兒的生活,也讓爸媽越來越牽掛女兒的生活,為了不讓女兒受委屈,爸媽也會盡自己所能,給女兒留下些“家產”。

-家裡兒子不靠譜,不如給女兒放心

爸媽的家產,有沒有女兒的份兒?這位爸爸的做法,讓眾人感嘆

爸媽的教育方式不一樣,孩子的性格養成就會不一樣。爸媽錯誤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會讓家裡的兒子和女兒養成完全相反的性格,兒子做什麼事情都是毫無計劃,不靠譜,如果把“家產”留給兒子,會被“敗光”不說,也容易讓兒子變得蹉跎無用,都不如留給會過日子的女兒,那樣就算兒子出現經濟困難,女兒作為姐姐或是妹妹,也能幫幫兒子。

當然,爸媽在給兒子女兒分“家產”的時候,還是需要尊重一下兒子和女兒的建議的,只有在一家人協商一致,沒有反駁爭論的情況下,那一家人未來的生活才會過得越來越幸福,姐弟兄妹之間的才會更親密。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歡迎加入福林媽咪粉絲圈,來和育兒大咖還有志同道合的寶媽們一起來交流育兒經吧!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