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

本文看點: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越發受到家長們的重視,甚至被納入國家的教育頂層設計藍圖裡。文章中,嘉文老師特別分享了兩個日常實踐小遊戲,一起來學習吧。

週一

觀點

全文共2266字,閱讀時間3分鐘

“文史藝數體全面發展……每週寫三篇英語日記,做過20多本思維書,通過實驗瞭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幼兒園小班到中班,年閱讀量從100本上升至500本。2018年前十個月閱讀的英文書目,已經有密密麻麻的五大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京都大阪胡志明,河內芽莊長灘島……”

這段自我介紹,來自去年備受關注的一份5歲“牛娃”的簡歷。這份15頁的小小自傳裡,不乏驚人的閱讀量、超前的知識儲備。但唯一吸引我注意的,是父母對他性格的概括和舉例。

安靜地躺在簡歷裡的八個性格關鍵詞,在我腦海裡勾起了一連串關於教育的反思:我們平時有沒有幫助孩子整理過對自己的認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哪些性格特點?知道這些特點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現?知道自己有哪些長處和不足?知道這些長處平時會用在哪些地方?這些不足在生活中又會影響哪些事情?知道自己覺得什麼事情更重要,什麼事情沒那麼重要?

這些問題,最終都指向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如果我們把視野放遠到未來十年二十年,就會發現,選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跟什麼人結婚,面對這些人生大事,在這些命運的十字路口上,最能讓孩子有底氣做出明智選擇的,不是驚人的刷題量,而是對自己透徹而全面的認識。

"

本文看點: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越發受到家長們的重視,甚至被納入國家的教育頂層設計藍圖裡。文章中,嘉文老師特別分享了兩個日常實踐小遊戲,一起來學習吧。

週一

觀點

全文共2266字,閱讀時間3分鐘

“文史藝數體全面發展……每週寫三篇英語日記,做過20多本思維書,通過實驗瞭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幼兒園小班到中班,年閱讀量從100本上升至500本。2018年前十個月閱讀的英文書目,已經有密密麻麻的五大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京都大阪胡志明,河內芽莊長灘島……”

這段自我介紹,來自去年備受關注的一份5歲“牛娃”的簡歷。這份15頁的小小自傳裡,不乏驚人的閱讀量、超前的知識儲備。但唯一吸引我注意的,是父母對他性格的概括和舉例。

安靜地躺在簡歷裡的八個性格關鍵詞,在我腦海裡勾起了一連串關於教育的反思:我們平時有沒有幫助孩子整理過對自己的認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哪些性格特點?知道這些特點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現?知道自己有哪些長處和不足?知道這些長處平時會用在哪些地方?這些不足在生活中又會影響哪些事情?知道自己覺得什麼事情更重要,什麼事情沒那麼重要?

這些問題,最終都指向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如果我們把視野放遠到未來十年二十年,就會發現,選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跟什麼人結婚,面對這些人生大事,在這些命運的十字路口上,最能讓孩子有底氣做出明智選擇的,不是驚人的刷題量,而是對自己透徹而全面的認識。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很幸運,在職業生涯剛起步的時候,我也曾經因為對自己清晰的認識,扭轉了求職的困境。

當年研究生畢業的我,完美錯過了春招與秋招這兩個求職黃金期。回顧大學六年,實習經歷為零,社團經驗屈指可數,只有GPA勉強能拿的出手。種種尷尬,交織出職業生涯第一個碩大的困境——簡歷,要怎麼寫?

面對困境,我在腦海裡後退了一步,漸漸梳理清楚思路:

雖然我沒有實習經歷,社團經驗也少,但是我很清楚自己有哪些能力優勢,並且能夠為這些能力優勢找到事例支持。既然如此,就乾脆打破傳統簡歷的條框,以個人能力的體系化展示作為簡歷的整體架構,另闢蹊徑,押注奇兵。

於是,我在簡歷首頁中間擺了一個能力金字塔,結構化地展示我的各種能力特質,每種能力都附有事例概述。其中,有四個較為精彩的事例,我寫成了小故事,放在簡歷附錄裡。這份簡歷,給當時不少公司的面試官,留下了深刻而獨特的印象。

工作幾年以後,我開始擔任面試官,面試的時候,我經常問應聘的小夥伴:你在簡歷裡面提到自己某種能力很強,可以給我舉個例子嗎?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能夠流暢、有條理地展示一個例子、一個小故事的面試者,真心鳳毛麟角。但恰恰是那些鮮活的例子與故事,才能構建起鮮明、真實而有說服力的個體。

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通過積累和整理事例的方式,幫助孩子有意識地建立起,並且持續更新對自我的認識。我相信,孩子的未來會走得更從容更堅定。

"

本文看點: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越發受到家長們的重視,甚至被納入國家的教育頂層設計藍圖裡。文章中,嘉文老師特別分享了兩個日常實踐小遊戲,一起來學習吧。

週一

觀點

全文共2266字,閱讀時間3分鐘

“文史藝數體全面發展……每週寫三篇英語日記,做過20多本思維書,通過實驗瞭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幼兒園小班到中班,年閱讀量從100本上升至500本。2018年前十個月閱讀的英文書目,已經有密密麻麻的五大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京都大阪胡志明,河內芽莊長灘島……”

這段自我介紹,來自去年備受關注的一份5歲“牛娃”的簡歷。這份15頁的小小自傳裡,不乏驚人的閱讀量、超前的知識儲備。但唯一吸引我注意的,是父母對他性格的概括和舉例。

安靜地躺在簡歷裡的八個性格關鍵詞,在我腦海裡勾起了一連串關於教育的反思:我們平時有沒有幫助孩子整理過對自己的認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哪些性格特點?知道這些特點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現?知道自己有哪些長處和不足?知道這些長處平時會用在哪些地方?這些不足在生活中又會影響哪些事情?知道自己覺得什麼事情更重要,什麼事情沒那麼重要?

這些問題,最終都指向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如果我們把視野放遠到未來十年二十年,就會發現,選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跟什麼人結婚,面對這些人生大事,在這些命運的十字路口上,最能讓孩子有底氣做出明智選擇的,不是驚人的刷題量,而是對自己透徹而全面的認識。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很幸運,在職業生涯剛起步的時候,我也曾經因為對自己清晰的認識,扭轉了求職的困境。

當年研究生畢業的我,完美錯過了春招與秋招這兩個求職黃金期。回顧大學六年,實習經歷為零,社團經驗屈指可數,只有GPA勉強能拿的出手。種種尷尬,交織出職業生涯第一個碩大的困境——簡歷,要怎麼寫?

面對困境,我在腦海裡後退了一步,漸漸梳理清楚思路:

雖然我沒有實習經歷,社團經驗也少,但是我很清楚自己有哪些能力優勢,並且能夠為這些能力優勢找到事例支持。既然如此,就乾脆打破傳統簡歷的條框,以個人能力的體系化展示作為簡歷的整體架構,另闢蹊徑,押注奇兵。

於是,我在簡歷首頁中間擺了一個能力金字塔,結構化地展示我的各種能力特質,每種能力都附有事例概述。其中,有四個較為精彩的事例,我寫成了小故事,放在簡歷附錄裡。這份簡歷,給當時不少公司的面試官,留下了深刻而獨特的印象。

工作幾年以後,我開始擔任面試官,面試的時候,我經常問應聘的小夥伴:你在簡歷裡面提到自己某種能力很強,可以給我舉個例子嗎?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能夠流暢、有條理地展示一個例子、一個小故事的面試者,真心鳳毛麟角。但恰恰是那些鮮活的例子與故事,才能構建起鮮明、真實而有說服力的個體。

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通過積累和整理事例的方式,幫助孩子有意識地建立起,並且持續更新對自我的認識。我相信,孩子的未來會走得更從容更堅定。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落實到日常的親子互動裡,不妨試試以下兩個建議:

1.種一棵性格(能力)樹

首先,跟孩子一起回顧ta有哪些性格特點和能力優勢。

接著,準備一本大規格的空白頁本子,以方便畫樹。每一頁代表一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在頁面裡,簡單畫出樹幹與樹冠。樹幹寓意著主題——某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樹冠儘量大,以容納更多的果實——也就是印證性格與能力的事例。

每當回憶起或者發現某個事例時,隨手寫進便利貼,貼在樹冠上代表長出一顆新果實。假如果實太茂密了,便另起一頁,種下新樹。各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的樹木量和茂盛程度,為我們描繪出孩子的成長畫像。每週與孩子一起翻開這座屬於ta的森林,對自己的成長方向和歷程,便有了更清晰細緻,而且連貫統一的認知。樹寓意著生長,但你也無需拘泥於樹的形態,思維導圖或者其他孩子喜歡的呈現方式都可以。

你還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與思考:

1. 這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通常在哪些情況下表現出來?

2.我們還可以利用這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去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

2.故事評選會

很多孩子在腦海裡都有一座小小的故事博物館,收藏著他們看過、聽過的故事人物、情節與畫面。

平時跟孩子聊天的時候,可以邀請ta舉行一個故事評選會,評選出與性格、能力有關的獎項,比如:

《最勇敢人物獎》

《最佳朋友人物獎》

《最有好奇心人物獎》

《最機智人物獎》

《最熱心人物獎》

可以讓孩子先整理獎項的提名名單,並且跟你介紹每個故事人物被提名的理由。當孩子陳述理由時,鼓勵孩子說出有代表性的事例,這樣有助於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人物的性格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陳述完每位候選人物的提名理由以後,可以邀請家人一起來投票,選出得獎者。

當然,每個獎項的得獎數量可以靈活設定,評選的獎項主題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不斷拓展更新。比如,評獎主題可以與孩子的性格與能力特質相呼應。此時,故事人物便成為孩子可以模仿學習的榜樣。如果評獎主題與孩子的特點沒有交集或者互補的話,故事人物也可以成為孩子拓展自身成長維度的指路明燈。

"

本文看點: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越發受到家長們的重視,甚至被納入國家的教育頂層設計藍圖裡。文章中,嘉文老師特別分享了兩個日常實踐小遊戲,一起來學習吧。

週一

觀點

全文共2266字,閱讀時間3分鐘

“文史藝數體全面發展……每週寫三篇英語日記,做過20多本思維書,通過實驗瞭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幼兒園小班到中班,年閱讀量從100本上升至500本。2018年前十個月閱讀的英文書目,已經有密密麻麻的五大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京都大阪胡志明,河內芽莊長灘島……”

這段自我介紹,來自去年備受關注的一份5歲“牛娃”的簡歷。這份15頁的小小自傳裡,不乏驚人的閱讀量、超前的知識儲備。但唯一吸引我注意的,是父母對他性格的概括和舉例。

安靜地躺在簡歷裡的八個性格關鍵詞,在我腦海裡勾起了一連串關於教育的反思:我們平時有沒有幫助孩子整理過對自己的認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哪些性格特點?知道這些特點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現?知道自己有哪些長處和不足?知道這些長處平時會用在哪些地方?這些不足在生活中又會影響哪些事情?知道自己覺得什麼事情更重要,什麼事情沒那麼重要?

這些問題,最終都指向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如果我們把視野放遠到未來十年二十年,就會發現,選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跟什麼人結婚,面對這些人生大事,在這些命運的十字路口上,最能讓孩子有底氣做出明智選擇的,不是驚人的刷題量,而是對自己透徹而全面的認識。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很幸運,在職業生涯剛起步的時候,我也曾經因為對自己清晰的認識,扭轉了求職的困境。

當年研究生畢業的我,完美錯過了春招與秋招這兩個求職黃金期。回顧大學六年,實習經歷為零,社團經驗屈指可數,只有GPA勉強能拿的出手。種種尷尬,交織出職業生涯第一個碩大的困境——簡歷,要怎麼寫?

面對困境,我在腦海裡後退了一步,漸漸梳理清楚思路:

雖然我沒有實習經歷,社團經驗也少,但是我很清楚自己有哪些能力優勢,並且能夠為這些能力優勢找到事例支持。既然如此,就乾脆打破傳統簡歷的條框,以個人能力的體系化展示作為簡歷的整體架構,另闢蹊徑,押注奇兵。

於是,我在簡歷首頁中間擺了一個能力金字塔,結構化地展示我的各種能力特質,每種能力都附有事例概述。其中,有四個較為精彩的事例,我寫成了小故事,放在簡歷附錄裡。這份簡歷,給當時不少公司的面試官,留下了深刻而獨特的印象。

工作幾年以後,我開始擔任面試官,面試的時候,我經常問應聘的小夥伴:你在簡歷裡面提到自己某種能力很強,可以給我舉個例子嗎?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能夠流暢、有條理地展示一個例子、一個小故事的面試者,真心鳳毛麟角。但恰恰是那些鮮活的例子與故事,才能構建起鮮明、真實而有說服力的個體。

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通過積累和整理事例的方式,幫助孩子有意識地建立起,並且持續更新對自我的認識。我相信,孩子的未來會走得更從容更堅定。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落實到日常的親子互動裡,不妨試試以下兩個建議:

1.種一棵性格(能力)樹

首先,跟孩子一起回顧ta有哪些性格特點和能力優勢。

接著,準備一本大規格的空白頁本子,以方便畫樹。每一頁代表一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在頁面裡,簡單畫出樹幹與樹冠。樹幹寓意著主題——某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樹冠儘量大,以容納更多的果實——也就是印證性格與能力的事例。

每當回憶起或者發現某個事例時,隨手寫進便利貼,貼在樹冠上代表長出一顆新果實。假如果實太茂密了,便另起一頁,種下新樹。各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的樹木量和茂盛程度,為我們描繪出孩子的成長畫像。每週與孩子一起翻開這座屬於ta的森林,對自己的成長方向和歷程,便有了更清晰細緻,而且連貫統一的認知。樹寓意著生長,但你也無需拘泥於樹的形態,思維導圖或者其他孩子喜歡的呈現方式都可以。

你還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與思考:

1. 這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通常在哪些情況下表現出來?

2.我們還可以利用這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去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

2.故事評選會

很多孩子在腦海裡都有一座小小的故事博物館,收藏著他們看過、聽過的故事人物、情節與畫面。

平時跟孩子聊天的時候,可以邀請ta舉行一個故事評選會,評選出與性格、能力有關的獎項,比如:

《最勇敢人物獎》

《最佳朋友人物獎》

《最有好奇心人物獎》

《最機智人物獎》

《最熱心人物獎》

可以讓孩子先整理獎項的提名名單,並且跟你介紹每個故事人物被提名的理由。當孩子陳述理由時,鼓勵孩子說出有代表性的事例,這樣有助於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人物的性格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陳述完每位候選人物的提名理由以後,可以邀請家人一起來投票,選出得獎者。

當然,每個獎項的得獎數量可以靈活設定,評選的獎項主題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不斷拓展更新。比如,評獎主題可以與孩子的性格與能力特質相呼應。此時,故事人物便成為孩子可以模仿學習的榜樣。如果評獎主題與孩子的特點沒有交集或者互補的話,故事人物也可以成為孩子拓展自身成長維度的指路明燈。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最近,教育部發布了高中改革方案。其中明確提到了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

“各地要制定學生髮展指導意見,指導學校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加強指導教師培訓。普通高中學校要明確指導機構,建立專兼結合的指導教師隊伍,通過學科教學滲透、開設指導課程、舉辦專題講座、開展職業體驗等對學生進行指導。

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各種社會資源,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指導機制。高校應以多種方式向高中學校介紹專業設置、選拔要求、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等,為學生提供諮詢和幫助。”

可見,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已經納入國家的教育頂層設計藍圖裡,著名教育學家顧明遠教授曾說:“生涯教育主要是告訴孩子怎麼了解自己,怎麼了解他人,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而提前對將來的學習和人生進行規劃。”

讀到這裡的你,是否願意將孩子生涯教育的第一棒拿在手上,帶著孩子一起勾勒出清晰、明朗的成長足跡,擁抱未來更廣闊的生涯?

互動話題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培養孩子自我認知能力的,有沒有有趣的案列和我們一起分享呢?歡迎在文末留言,一起參與討論。

拓展閱讀

限時福利

"

本文看點: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越發受到家長們的重視,甚至被納入國家的教育頂層設計藍圖裡。文章中,嘉文老師特別分享了兩個日常實踐小遊戲,一起來學習吧。

週一

觀點

全文共2266字,閱讀時間3分鐘

“文史藝數體全面發展……每週寫三篇英語日記,做過20多本思維書,通過實驗瞭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幼兒園小班到中班,年閱讀量從100本上升至500本。2018年前十個月閱讀的英文書目,已經有密密麻麻的五大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京都大阪胡志明,河內芽莊長灘島……”

這段自我介紹,來自去年備受關注的一份5歲“牛娃”的簡歷。這份15頁的小小自傳裡,不乏驚人的閱讀量、超前的知識儲備。但唯一吸引我注意的,是父母對他性格的概括和舉例。

安靜地躺在簡歷裡的八個性格關鍵詞,在我腦海裡勾起了一連串關於教育的反思:我們平時有沒有幫助孩子整理過對自己的認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哪些性格特點?知道這些特點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現?知道自己有哪些長處和不足?知道這些長處平時會用在哪些地方?這些不足在生活中又會影響哪些事情?知道自己覺得什麼事情更重要,什麼事情沒那麼重要?

這些問題,最終都指向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如果我們把視野放遠到未來十年二十年,就會發現,選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跟什麼人結婚,面對這些人生大事,在這些命運的十字路口上,最能讓孩子有底氣做出明智選擇的,不是驚人的刷題量,而是對自己透徹而全面的認識。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很幸運,在職業生涯剛起步的時候,我也曾經因為對自己清晰的認識,扭轉了求職的困境。

當年研究生畢業的我,完美錯過了春招與秋招這兩個求職黃金期。回顧大學六年,實習經歷為零,社團經驗屈指可數,只有GPA勉強能拿的出手。種種尷尬,交織出職業生涯第一個碩大的困境——簡歷,要怎麼寫?

面對困境,我在腦海裡後退了一步,漸漸梳理清楚思路:

雖然我沒有實習經歷,社團經驗也少,但是我很清楚自己有哪些能力優勢,並且能夠為這些能力優勢找到事例支持。既然如此,就乾脆打破傳統簡歷的條框,以個人能力的體系化展示作為簡歷的整體架構,另闢蹊徑,押注奇兵。

於是,我在簡歷首頁中間擺了一個能力金字塔,結構化地展示我的各種能力特質,每種能力都附有事例概述。其中,有四個較為精彩的事例,我寫成了小故事,放在簡歷附錄裡。這份簡歷,給當時不少公司的面試官,留下了深刻而獨特的印象。

工作幾年以後,我開始擔任面試官,面試的時候,我經常問應聘的小夥伴:你在簡歷裡面提到自己某種能力很強,可以給我舉個例子嗎?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能夠流暢、有條理地展示一個例子、一個小故事的面試者,真心鳳毛麟角。但恰恰是那些鮮活的例子與故事,才能構建起鮮明、真實而有說服力的個體。

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通過積累和整理事例的方式,幫助孩子有意識地建立起,並且持續更新對自我的認識。我相信,孩子的未來會走得更從容更堅定。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落實到日常的親子互動裡,不妨試試以下兩個建議:

1.種一棵性格(能力)樹

首先,跟孩子一起回顧ta有哪些性格特點和能力優勢。

接著,準備一本大規格的空白頁本子,以方便畫樹。每一頁代表一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在頁面裡,簡單畫出樹幹與樹冠。樹幹寓意著主題——某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樹冠儘量大,以容納更多的果實——也就是印證性格與能力的事例。

每當回憶起或者發現某個事例時,隨手寫進便利貼,貼在樹冠上代表長出一顆新果實。假如果實太茂密了,便另起一頁,種下新樹。各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的樹木量和茂盛程度,為我們描繪出孩子的成長畫像。每週與孩子一起翻開這座屬於ta的森林,對自己的成長方向和歷程,便有了更清晰細緻,而且連貫統一的認知。樹寓意著生長,但你也無需拘泥於樹的形態,思維導圖或者其他孩子喜歡的呈現方式都可以。

你還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與思考:

1. 這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通常在哪些情況下表現出來?

2.我們還可以利用這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去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

2.故事評選會

很多孩子在腦海裡都有一座小小的故事博物館,收藏著他們看過、聽過的故事人物、情節與畫面。

平時跟孩子聊天的時候,可以邀請ta舉行一個故事評選會,評選出與性格、能力有關的獎項,比如:

《最勇敢人物獎》

《最佳朋友人物獎》

《最有好奇心人物獎》

《最機智人物獎》

《最熱心人物獎》

可以讓孩子先整理獎項的提名名單,並且跟你介紹每個故事人物被提名的理由。當孩子陳述理由時,鼓勵孩子說出有代表性的事例,這樣有助於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人物的性格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陳述完每位候選人物的提名理由以後,可以邀請家人一起來投票,選出得獎者。

當然,每個獎項的得獎數量可以靈活設定,評選的獎項主題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不斷拓展更新。比如,評獎主題可以與孩子的性格與能力特質相呼應。此時,故事人物便成為孩子可以模仿學習的榜樣。如果評獎主題與孩子的特點沒有交集或者互補的話,故事人物也可以成為孩子拓展自身成長維度的指路明燈。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最近,教育部發布了高中改革方案。其中明確提到了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

“各地要制定學生髮展指導意見,指導學校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加強指導教師培訓。普通高中學校要明確指導機構,建立專兼結合的指導教師隊伍,通過學科教學滲透、開設指導課程、舉辦專題講座、開展職業體驗等對學生進行指導。

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各種社會資源,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指導機制。高校應以多種方式向高中學校介紹專業設置、選拔要求、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等,為學生提供諮詢和幫助。”

可見,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已經納入國家的教育頂層設計藍圖裡,著名教育學家顧明遠教授曾說:“生涯教育主要是告訴孩子怎麼了解自己,怎麼了解他人,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而提前對將來的學習和人生進行規劃。”

讀到這裡的你,是否願意將孩子生涯教育的第一棒拿在手上,帶著孩子一起勾勒出清晰、明朗的成長足跡,擁抱未來更廣闊的生涯?

互動話題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培養孩子自我認知能力的,有沒有有趣的案列和我們一起分享呢?歡迎在文末留言,一起參與討論。

拓展閱讀

限時福利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12

李嘉文

"

本文看點: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越發受到家長們的重視,甚至被納入國家的教育頂層設計藍圖裡。文章中,嘉文老師特別分享了兩個日常實踐小遊戲,一起來學習吧。

週一

觀點

全文共2266字,閱讀時間3分鐘

“文史藝數體全面發展……每週寫三篇英語日記,做過20多本思維書,通過實驗瞭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幼兒園小班到中班,年閱讀量從100本上升至500本。2018年前十個月閱讀的英文書目,已經有密密麻麻的五大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京都大阪胡志明,河內芽莊長灘島……”

這段自我介紹,來自去年備受關注的一份5歲“牛娃”的簡歷。這份15頁的小小自傳裡,不乏驚人的閱讀量、超前的知識儲備。但唯一吸引我注意的,是父母對他性格的概括和舉例。

安靜地躺在簡歷裡的八個性格關鍵詞,在我腦海裡勾起了一連串關於教育的反思:我們平時有沒有幫助孩子整理過對自己的認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哪些性格特點?知道這些特點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現?知道自己有哪些長處和不足?知道這些長處平時會用在哪些地方?這些不足在生活中又會影響哪些事情?知道自己覺得什麼事情更重要,什麼事情沒那麼重要?

這些問題,最終都指向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如果我們把視野放遠到未來十年二十年,就會發現,選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跟什麼人結婚,面對這些人生大事,在這些命運的十字路口上,最能讓孩子有底氣做出明智選擇的,不是驚人的刷題量,而是對自己透徹而全面的認識。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很幸運,在職業生涯剛起步的時候,我也曾經因為對自己清晰的認識,扭轉了求職的困境。

當年研究生畢業的我,完美錯過了春招與秋招這兩個求職黃金期。回顧大學六年,實習經歷為零,社團經驗屈指可數,只有GPA勉強能拿的出手。種種尷尬,交織出職業生涯第一個碩大的困境——簡歷,要怎麼寫?

面對困境,我在腦海裡後退了一步,漸漸梳理清楚思路:

雖然我沒有實習經歷,社團經驗也少,但是我很清楚自己有哪些能力優勢,並且能夠為這些能力優勢找到事例支持。既然如此,就乾脆打破傳統簡歷的條框,以個人能力的體系化展示作為簡歷的整體架構,另闢蹊徑,押注奇兵。

於是,我在簡歷首頁中間擺了一個能力金字塔,結構化地展示我的各種能力特質,每種能力都附有事例概述。其中,有四個較為精彩的事例,我寫成了小故事,放在簡歷附錄裡。這份簡歷,給當時不少公司的面試官,留下了深刻而獨特的印象。

工作幾年以後,我開始擔任面試官,面試的時候,我經常問應聘的小夥伴:你在簡歷裡面提到自己某種能力很強,可以給我舉個例子嗎?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能夠流暢、有條理地展示一個例子、一個小故事的面試者,真心鳳毛麟角。但恰恰是那些鮮活的例子與故事,才能構建起鮮明、真實而有說服力的個體。

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通過積累和整理事例的方式,幫助孩子有意識地建立起,並且持續更新對自我的認識。我相信,孩子的未來會走得更從容更堅定。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落實到日常的親子互動裡,不妨試試以下兩個建議:

1.種一棵性格(能力)樹

首先,跟孩子一起回顧ta有哪些性格特點和能力優勢。

接著,準備一本大規格的空白頁本子,以方便畫樹。每一頁代表一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在頁面裡,簡單畫出樹幹與樹冠。樹幹寓意著主題——某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樹冠儘量大,以容納更多的果實——也就是印證性格與能力的事例。

每當回憶起或者發現某個事例時,隨手寫進便利貼,貼在樹冠上代表長出一顆新果實。假如果實太茂密了,便另起一頁,種下新樹。各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的樹木量和茂盛程度,為我們描繪出孩子的成長畫像。每週與孩子一起翻開這座屬於ta的森林,對自己的成長方向和歷程,便有了更清晰細緻,而且連貫統一的認知。樹寓意著生長,但你也無需拘泥於樹的形態,思維導圖或者其他孩子喜歡的呈現方式都可以。

你還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與思考:

1. 這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通常在哪些情況下表現出來?

2.我們還可以利用這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去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

2.故事評選會

很多孩子在腦海裡都有一座小小的故事博物館,收藏著他們看過、聽過的故事人物、情節與畫面。

平時跟孩子聊天的時候,可以邀請ta舉行一個故事評選會,評選出與性格、能力有關的獎項,比如:

《最勇敢人物獎》

《最佳朋友人物獎》

《最有好奇心人物獎》

《最機智人物獎》

《最熱心人物獎》

可以讓孩子先整理獎項的提名名單,並且跟你介紹每個故事人物被提名的理由。當孩子陳述理由時,鼓勵孩子說出有代表性的事例,這樣有助於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人物的性格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陳述完每位候選人物的提名理由以後,可以邀請家人一起來投票,選出得獎者。

當然,每個獎項的得獎數量可以靈活設定,評選的獎項主題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不斷拓展更新。比如,評獎主題可以與孩子的性格與能力特質相呼應。此時,故事人物便成為孩子可以模仿學習的榜樣。如果評獎主題與孩子的特點沒有交集或者互補的話,故事人物也可以成為孩子拓展自身成長維度的指路明燈。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最近,教育部發布了高中改革方案。其中明確提到了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

“各地要制定學生髮展指導意見,指導學校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加強指導教師培訓。普通高中學校要明確指導機構,建立專兼結合的指導教師隊伍,通過學科教學滲透、開設指導課程、舉辦專題講座、開展職業體驗等對學生進行指導。

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各種社會資源,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指導機制。高校應以多種方式向高中學校介紹專業設置、選拔要求、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等,為學生提供諮詢和幫助。”

可見,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已經納入國家的教育頂層設計藍圖裡,著名教育學家顧明遠教授曾說:“生涯教育主要是告訴孩子怎麼了解自己,怎麼了解他人,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而提前對將來的學習和人生進行規劃。”

讀到這裡的你,是否願意將孩子生涯教育的第一棒拿在手上,帶著孩子一起勾勒出清晰、明朗的成長足跡,擁抱未來更廣闊的生涯?

互動話題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培養孩子自我認知能力的,有沒有有趣的案列和我們一起分享呢?歡迎在文末留言,一起參與討論。

拓展閱讀

限時福利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12

李嘉文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童行學院內容產品總監

中山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

終身學習踐行者、以女兒為靈感的奶爸

多年教育從業經歷,從嬰幼兒到青少年均有深入瞭解

✏ 投稿 | 歡迎投遞原創稿件,來稿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 | 後臺回覆“轉載”,獲取授權方式

童行學院

系統性通識教育

長按關注 一起童行

"

本文看點: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越發受到家長們的重視,甚至被納入國家的教育頂層設計藍圖裡。文章中,嘉文老師特別分享了兩個日常實踐小遊戲,一起來學習吧。

週一

觀點

全文共2266字,閱讀時間3分鐘

“文史藝數體全面發展……每週寫三篇英語日記,做過20多本思維書,通過實驗瞭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幼兒園小班到中班,年閱讀量從100本上升至500本。2018年前十個月閱讀的英文書目,已經有密密麻麻的五大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京都大阪胡志明,河內芽莊長灘島……”

這段自我介紹,來自去年備受關注的一份5歲“牛娃”的簡歷。這份15頁的小小自傳裡,不乏驚人的閱讀量、超前的知識儲備。但唯一吸引我注意的,是父母對他性格的概括和舉例。

安靜地躺在簡歷裡的八個性格關鍵詞,在我腦海裡勾起了一連串關於教育的反思:我們平時有沒有幫助孩子整理過對自己的認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哪些性格特點?知道這些特點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現?知道自己有哪些長處和不足?知道這些長處平時會用在哪些地方?這些不足在生活中又會影響哪些事情?知道自己覺得什麼事情更重要,什麼事情沒那麼重要?

這些問題,最終都指向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如果我們把視野放遠到未來十年二十年,就會發現,選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跟什麼人結婚,面對這些人生大事,在這些命運的十字路口上,最能讓孩子有底氣做出明智選擇的,不是驚人的刷題量,而是對自己透徹而全面的認識。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很幸運,在職業生涯剛起步的時候,我也曾經因為對自己清晰的認識,扭轉了求職的困境。

當年研究生畢業的我,完美錯過了春招與秋招這兩個求職黃金期。回顧大學六年,實習經歷為零,社團經驗屈指可數,只有GPA勉強能拿的出手。種種尷尬,交織出職業生涯第一個碩大的困境——簡歷,要怎麼寫?

面對困境,我在腦海裡後退了一步,漸漸梳理清楚思路:

雖然我沒有實習經歷,社團經驗也少,但是我很清楚自己有哪些能力優勢,並且能夠為這些能力優勢找到事例支持。既然如此,就乾脆打破傳統簡歷的條框,以個人能力的體系化展示作為簡歷的整體架構,另闢蹊徑,押注奇兵。

於是,我在簡歷首頁中間擺了一個能力金字塔,結構化地展示我的各種能力特質,每種能力都附有事例概述。其中,有四個較為精彩的事例,我寫成了小故事,放在簡歷附錄裡。這份簡歷,給當時不少公司的面試官,留下了深刻而獨特的印象。

工作幾年以後,我開始擔任面試官,面試的時候,我經常問應聘的小夥伴:你在簡歷裡面提到自己某種能力很強,可以給我舉個例子嗎?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能夠流暢、有條理地展示一個例子、一個小故事的面試者,真心鳳毛麟角。但恰恰是那些鮮活的例子與故事,才能構建起鮮明、真實而有說服力的個體。

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通過積累和整理事例的方式,幫助孩子有意識地建立起,並且持續更新對自我的認識。我相信,孩子的未來會走得更從容更堅定。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落實到日常的親子互動裡,不妨試試以下兩個建議:

1.種一棵性格(能力)樹

首先,跟孩子一起回顧ta有哪些性格特點和能力優勢。

接著,準備一本大規格的空白頁本子,以方便畫樹。每一頁代表一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在頁面裡,簡單畫出樹幹與樹冠。樹幹寓意著主題——某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樹冠儘量大,以容納更多的果實——也就是印證性格與能力的事例。

每當回憶起或者發現某個事例時,隨手寫進便利貼,貼在樹冠上代表長出一顆新果實。假如果實太茂密了,便另起一頁,種下新樹。各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的樹木量和茂盛程度,為我們描繪出孩子的成長畫像。每週與孩子一起翻開這座屬於ta的森林,對自己的成長方向和歷程,便有了更清晰細緻,而且連貫統一的認知。樹寓意著生長,但你也無需拘泥於樹的形態,思維導圖或者其他孩子喜歡的呈現方式都可以。

你還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與思考:

1. 這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通常在哪些情況下表現出來?

2.我們還可以利用這種性格特點、能力優勢去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

2.故事評選會

很多孩子在腦海裡都有一座小小的故事博物館,收藏著他們看過、聽過的故事人物、情節與畫面。

平時跟孩子聊天的時候,可以邀請ta舉行一個故事評選會,評選出與性格、能力有關的獎項,比如:

《最勇敢人物獎》

《最佳朋友人物獎》

《最有好奇心人物獎》

《最機智人物獎》

《最熱心人物獎》

可以讓孩子先整理獎項的提名名單,並且跟你介紹每個故事人物被提名的理由。當孩子陳述理由時,鼓勵孩子說出有代表性的事例,這樣有助於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人物的性格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陳述完每位候選人物的提名理由以後,可以邀請家人一起來投票,選出得獎者。

當然,每個獎項的得獎數量可以靈活設定,評選的獎項主題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不斷拓展更新。比如,評獎主題可以與孩子的性格與能力特質相呼應。此時,故事人物便成為孩子可以模仿學習的榜樣。如果評獎主題與孩子的特點沒有交集或者互補的話,故事人物也可以成為孩子拓展自身成長維度的指路明燈。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最近,教育部發布了高中改革方案。其中明確提到了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

“各地要制定學生髮展指導意見,指導學校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加強指導教師培訓。普通高中學校要明確指導機構,建立專兼結合的指導教師隊伍,通過學科教學滲透、開設指導課程、舉辦專題講座、開展職業體驗等對學生進行指導。

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各種社會資源,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指導機制。高校應以多種方式向高中學校介紹專業設置、選拔要求、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等,為學生提供諮詢和幫助。”

可見,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已經納入國家的教育頂層設計藍圖裡,著名教育學家顧明遠教授曾說:“生涯教育主要是告訴孩子怎麼了解自己,怎麼了解他人,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而提前對將來的學習和人生進行規劃。”

讀到這裡的你,是否願意將孩子生涯教育的第一棒拿在手上,帶著孩子一起勾勒出清晰、明朗的成長足跡,擁抱未來更廣闊的生涯?

互動話題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培養孩子自我認知能力的,有沒有有趣的案列和我們一起分享呢?歡迎在文末留言,一起參與討論。

拓展閱讀

限時福利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12

李嘉文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童行學院內容產品總監

中山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

終身學習踐行者、以女兒為靈感的奶爸

多年教育從業經歷,從嬰幼兒到青少年均有深入瞭解

✏ 投稿 | 歡迎投遞原創稿件,來稿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 | 後臺回覆“轉載”,獲取授權方式

童行學院

系統性通識教育

長按關注 一起童行

教育部也意識到孩子瞭解自我有多重要,你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