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

媽媽是孩子與世界連接的紐帶。

孩子出生後前三年,是智力和情感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這個時候媽媽跟孩子交流甚少,甚至孩子一出生媽媽為了忙於工作,把孩子送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媽媽的用心陪伴是最豐富的營養餐。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從小把孩子養在身邊的媽媽都能把孩子帶好。有些錯誤是媽媽的無心之過,耽誤了孩子,遺憾一輩子。

"

媽媽是孩子與世界連接的紐帶。

孩子出生後前三年,是智力和情感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這個時候媽媽跟孩子交流甚少,甚至孩子一出生媽媽為了忙於工作,把孩子送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媽媽的用心陪伴是最豐富的營養餐。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從小把孩子養在身邊的媽媽都能把孩子帶好。有些錯誤是媽媽的無心之過,耽誤了孩子,遺憾一輩子。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曾看過一個典型的案例:

有一個媽媽,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她發現只要把孩子放在電視機旁,孩子就會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視看,很安靜,也很乖。

媽媽對這個發現很驚喜,每次孩子哭鬧的時候,或者是自己忙於家務的時候,她就會把電視打開,讓孩子看電視,這樣既不影響她幹家務,還會騰出很多的時間做其它的事情。

不知不覺中,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有一天,這個媽媽發現這個孩子有點不對勁。孩子幾乎能把電視上天氣預報中很多地方的名字準確的說出來,或者是準確的說出一些廣告詞,就是不與人溝通交流。別人跟她說話,她顯得很漠然,充耳不聞,只顧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個媽媽就帶孩子去做檢查,最後醫生判定這個孩子得了“自閉症”。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對幾千個家庭進行了研究,他發現:

兒童的智力發展和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關係。尤其在三歲前,如果母親和孩子交流的少,交流內容簡單,孩子是在情感和智力活動都比較貧乏的狀態中長大,那麼孩子的智商就會偏低,行為也容易出現偏差。

那麼,媽媽們如何對孩子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

"

媽媽是孩子與世界連接的紐帶。

孩子出生後前三年,是智力和情感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這個時候媽媽跟孩子交流甚少,甚至孩子一出生媽媽為了忙於工作,把孩子送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媽媽的用心陪伴是最豐富的營養餐。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從小把孩子養在身邊的媽媽都能把孩子帶好。有些錯誤是媽媽的無心之過,耽誤了孩子,遺憾一輩子。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曾看過一個典型的案例:

有一個媽媽,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她發現只要把孩子放在電視機旁,孩子就會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視看,很安靜,也很乖。

媽媽對這個發現很驚喜,每次孩子哭鬧的時候,或者是自己忙於家務的時候,她就會把電視打開,讓孩子看電視,這樣既不影響她幹家務,還會騰出很多的時間做其它的事情。

不知不覺中,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有一天,這個媽媽發現這個孩子有點不對勁。孩子幾乎能把電視上天氣預報中很多地方的名字準確的說出來,或者是準確的說出一些廣告詞,就是不與人溝通交流。別人跟她說話,她顯得很漠然,充耳不聞,只顧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個媽媽就帶孩子去做檢查,最後醫生判定這個孩子得了“自閉症”。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對幾千個家庭進行了研究,他發現:

兒童的智力發展和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關係。尤其在三歲前,如果母親和孩子交流的少,交流內容簡單,孩子是在情感和智力活動都比較貧乏的狀態中長大,那麼孩子的智商就會偏低,行為也容易出現偏差。

那麼,媽媽們如何對孩子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1】多說

成人經常與嬰幼兒用語言交流有兩種作用,其一,刺激大腦發育;其二,刺激心理髮育。因此,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要自言自語的與孩子說話。

孩子一出生就有感知能力。雖然他不會說,視力也達不到成人的標準,但是她可以通過聽覺和我們互動交流。

媽媽與孩子的語言互動,可以表現在每次給讓孩子吃飯、穿衣,晚上睡覺,換尿布等方面。

如“寶寶,我們該睡覺了,現在已經晚上9點了,寶寶要多睡眠,長大以後才能更懂事更聰明喲”“我們一起聽會兒音樂吧!”“今天媽媽給寶寶買了一件很漂亮的花衣服,咱們穿上試一試好不好?”

如果媽媽帶著孩子到公園裡散步,也可以跟孩子互動。如“今天的天氣真好,太陽雖然很大,但溫度不高很涼快。”“你看,春天真的來了,花紅柳綠的,這個世界真美呀!”

這種語言訓練從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這樣可以刺激孩子聽覺能力。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其實他能聽懂,只是不會表達罷了。

我們所熟知的“狼孩”,之所以出現的語言障礙,就是因為他從小生活在狼窩,沒有人陪他說話,即使到了人類的世界,他依然擺脫不了與人溝通的障礙。

還有上面讓孩子看電視、不與孩子交流互動的媽媽,將近三年的時間由電視機陪伴,最後得了“自閉症”。

"

媽媽是孩子與世界連接的紐帶。

孩子出生後前三年,是智力和情感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這個時候媽媽跟孩子交流甚少,甚至孩子一出生媽媽為了忙於工作,把孩子送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媽媽的用心陪伴是最豐富的營養餐。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從小把孩子養在身邊的媽媽都能把孩子帶好。有些錯誤是媽媽的無心之過,耽誤了孩子,遺憾一輩子。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曾看過一個典型的案例:

有一個媽媽,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她發現只要把孩子放在電視機旁,孩子就會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視看,很安靜,也很乖。

媽媽對這個發現很驚喜,每次孩子哭鬧的時候,或者是自己忙於家務的時候,她就會把電視打開,讓孩子看電視,這樣既不影響她幹家務,還會騰出很多的時間做其它的事情。

不知不覺中,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有一天,這個媽媽發現這個孩子有點不對勁。孩子幾乎能把電視上天氣預報中很多地方的名字準確的說出來,或者是準確的說出一些廣告詞,就是不與人溝通交流。別人跟她說話,她顯得很漠然,充耳不聞,只顧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個媽媽就帶孩子去做檢查,最後醫生判定這個孩子得了“自閉症”。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對幾千個家庭進行了研究,他發現:

兒童的智力發展和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關係。尤其在三歲前,如果母親和孩子交流的少,交流內容簡單,孩子是在情感和智力活動都比較貧乏的狀態中長大,那麼孩子的智商就會偏低,行為也容易出現偏差。

那麼,媽媽們如何對孩子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1】多說

成人經常與嬰幼兒用語言交流有兩種作用,其一,刺激大腦發育;其二,刺激心理髮育。因此,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要自言自語的與孩子說話。

孩子一出生就有感知能力。雖然他不會說,視力也達不到成人的標準,但是她可以通過聽覺和我們互動交流。

媽媽與孩子的語言互動,可以表現在每次給讓孩子吃飯、穿衣,晚上睡覺,換尿布等方面。

如“寶寶,我們該睡覺了,現在已經晚上9點了,寶寶要多睡眠,長大以後才能更懂事更聰明喲”“我們一起聽會兒音樂吧!”“今天媽媽給寶寶買了一件很漂亮的花衣服,咱們穿上試一試好不好?”

如果媽媽帶著孩子到公園裡散步,也可以跟孩子互動。如“今天的天氣真好,太陽雖然很大,但溫度不高很涼快。”“你看,春天真的來了,花紅柳綠的,這個世界真美呀!”

這種語言訓練從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這樣可以刺激孩子聽覺能力。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其實他能聽懂,只是不會表達罷了。

我們所熟知的“狼孩”,之所以出現的語言障礙,就是因為他從小生活在狼窩,沒有人陪他說話,即使到了人類的世界,他依然擺脫不了與人溝通的障礙。

還有上面讓孩子看電視、不與孩子交流互動的媽媽,將近三年的時間由電視機陪伴,最後得了“自閉症”。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2】多摸

帶過孩子的人都會發現,很多孩子不會走路的時候,媽媽把他放在床上他就哭,一抱就不哭。疲憊的媽媽疼愛又責備的說“你這個磨人的小屁孩,是不是來討債的。”無奈之下只能把孩子抱起來……

其實,這是孩子對媽媽懷抱的一種依賴,溫暖的懷抱可以給孩子安全感和舒適度。

媽媽溫暖的懷抱是孩子智力發育的微風,是情感發育的沃土,是肌體發育的營養品。

媽媽多撫摸孩子,避免孩子產生“皮膚飢餓”。如果一個孩子三歲前在搖搖車和學步車裡度過,真是錯過了他生長髮育的黃金期,那將是媽媽遺憾一輩子的事。

【3】多看

孩子生下來如同一張白紙,他能形成什麼樣的性格,長大後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全憑父母對他的教導。而出生前三年的啟蒙教育,是最為關鍵的時期。

中國人是最早理解啟蒙教育的,故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

多看,即讓孩子多看繪本,用圖畫了解世界,用色彩豐富心靈,用故事構建邏輯。

在孩子不認識字的情況下,父母還要有耐心的給孩子講故事。雖然每晚給孩子講故事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如果媽媽們能堅持下來,對孩子今後對幫助無疑於四兩撥千斤。

從小聽故事的孩子很容易愛上閱讀,而閱讀能力,是孩子一輩子的精神食糧和無形財富。

"

媽媽是孩子與世界連接的紐帶。

孩子出生後前三年,是智力和情感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這個時候媽媽跟孩子交流甚少,甚至孩子一出生媽媽為了忙於工作,把孩子送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媽媽的用心陪伴是最豐富的營養餐。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從小把孩子養在身邊的媽媽都能把孩子帶好。有些錯誤是媽媽的無心之過,耽誤了孩子,遺憾一輩子。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曾看過一個典型的案例:

有一個媽媽,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她發現只要把孩子放在電視機旁,孩子就會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視看,很安靜,也很乖。

媽媽對這個發現很驚喜,每次孩子哭鬧的時候,或者是自己忙於家務的時候,她就會把電視打開,讓孩子看電視,這樣既不影響她幹家務,還會騰出很多的時間做其它的事情。

不知不覺中,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有一天,這個媽媽發現這個孩子有點不對勁。孩子幾乎能把電視上天氣預報中很多地方的名字準確的說出來,或者是準確的說出一些廣告詞,就是不與人溝通交流。別人跟她說話,她顯得很漠然,充耳不聞,只顧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個媽媽就帶孩子去做檢查,最後醫生判定這個孩子得了“自閉症”。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對幾千個家庭進行了研究,他發現:

兒童的智力發展和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關係。尤其在三歲前,如果母親和孩子交流的少,交流內容簡單,孩子是在情感和智力活動都比較貧乏的狀態中長大,那麼孩子的智商就會偏低,行為也容易出現偏差。

那麼,媽媽們如何對孩子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1】多說

成人經常與嬰幼兒用語言交流有兩種作用,其一,刺激大腦發育;其二,刺激心理髮育。因此,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要自言自語的與孩子說話。

孩子一出生就有感知能力。雖然他不會說,視力也達不到成人的標準,但是她可以通過聽覺和我們互動交流。

媽媽與孩子的語言互動,可以表現在每次給讓孩子吃飯、穿衣,晚上睡覺,換尿布等方面。

如“寶寶,我們該睡覺了,現在已經晚上9點了,寶寶要多睡眠,長大以後才能更懂事更聰明喲”“我們一起聽會兒音樂吧!”“今天媽媽給寶寶買了一件很漂亮的花衣服,咱們穿上試一試好不好?”

如果媽媽帶著孩子到公園裡散步,也可以跟孩子互動。如“今天的天氣真好,太陽雖然很大,但溫度不高很涼快。”“你看,春天真的來了,花紅柳綠的,這個世界真美呀!”

這種語言訓練從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這樣可以刺激孩子聽覺能力。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其實他能聽懂,只是不會表達罷了。

我們所熟知的“狼孩”,之所以出現的語言障礙,就是因為他從小生活在狼窩,沒有人陪他說話,即使到了人類的世界,他依然擺脫不了與人溝通的障礙。

還有上面讓孩子看電視、不與孩子交流互動的媽媽,將近三年的時間由電視機陪伴,最後得了“自閉症”。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2】多摸

帶過孩子的人都會發現,很多孩子不會走路的時候,媽媽把他放在床上他就哭,一抱就不哭。疲憊的媽媽疼愛又責備的說“你這個磨人的小屁孩,是不是來討債的。”無奈之下只能把孩子抱起來……

其實,這是孩子對媽媽懷抱的一種依賴,溫暖的懷抱可以給孩子安全感和舒適度。

媽媽溫暖的懷抱是孩子智力發育的微風,是情感發育的沃土,是肌體發育的營養品。

媽媽多撫摸孩子,避免孩子產生“皮膚飢餓”。如果一個孩子三歲前在搖搖車和學步車裡度過,真是錯過了他生長髮育的黃金期,那將是媽媽遺憾一輩子的事。

【3】多看

孩子生下來如同一張白紙,他能形成什麼樣的性格,長大後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全憑父母對他的教導。而出生前三年的啟蒙教育,是最為關鍵的時期。

中國人是最早理解啟蒙教育的,故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

多看,即讓孩子多看繪本,用圖畫了解世界,用色彩豐富心靈,用故事構建邏輯。

在孩子不認識字的情況下,父母還要有耐心的給孩子講故事。雖然每晚給孩子講故事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如果媽媽們能堅持下來,對孩子今後對幫助無疑於四兩撥千斤。

從小聽故事的孩子很容易愛上閱讀,而閱讀能力,是孩子一輩子的精神食糧和無形財富。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4】多背

背誦是訓練記憶力的一種方法。

比較重視早教的媽媽會讓孩子背《千字文》《詩經》等古詩文。有教育專家指出,我國的詩歌源遠流長,建議讓孩子從背詩歌開始。關於如何背詩歌,給出瞭如下建議。

首先,可以從孩子幾個月就開始;其次,用與孩子玩遊戲的心態對待;最後,選擇固定的時刻進行背誦。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填鴨式”的機械操作。

心理學研究已證實:

長期不快樂和壓抑,會導致一些原本天賦很好的孩子越來越笨。

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孩子的好情緒是基礎。如果孩子沒有感覺到快樂,這種啟蒙教育無疑是失敗的。

有些父母把孩子的啟蒙教育完全委託給早教機構書,不知早教機構也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誤導了孩子,又讓孩子錯過了最佳的受教育年齡。

請記住:

孩子的大腦發展最適合的地方是溫馨的家庭,最佳的營養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

"

媽媽是孩子與世界連接的紐帶。

孩子出生後前三年,是智力和情感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這個時候媽媽跟孩子交流甚少,甚至孩子一出生媽媽為了忙於工作,把孩子送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媽媽的用心陪伴是最豐富的營養餐。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從小把孩子養在身邊的媽媽都能把孩子帶好。有些錯誤是媽媽的無心之過,耽誤了孩子,遺憾一輩子。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曾看過一個典型的案例:

有一個媽媽,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她發現只要把孩子放在電視機旁,孩子就會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視看,很安靜,也很乖。

媽媽對這個發現很驚喜,每次孩子哭鬧的時候,或者是自己忙於家務的時候,她就會把電視打開,讓孩子看電視,這樣既不影響她幹家務,還會騰出很多的時間做其它的事情。

不知不覺中,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有一天,這個媽媽發現這個孩子有點不對勁。孩子幾乎能把電視上天氣預報中很多地方的名字準確的說出來,或者是準確的說出一些廣告詞,就是不與人溝通交流。別人跟她說話,她顯得很漠然,充耳不聞,只顧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個媽媽就帶孩子去做檢查,最後醫生判定這個孩子得了“自閉症”。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對幾千個家庭進行了研究,他發現:

兒童的智力發展和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關係。尤其在三歲前,如果母親和孩子交流的少,交流內容簡單,孩子是在情感和智力活動都比較貧乏的狀態中長大,那麼孩子的智商就會偏低,行為也容易出現偏差。

那麼,媽媽們如何對孩子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1】多說

成人經常與嬰幼兒用語言交流有兩種作用,其一,刺激大腦發育;其二,刺激心理髮育。因此,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要自言自語的與孩子說話。

孩子一出生就有感知能力。雖然他不會說,視力也達不到成人的標準,但是她可以通過聽覺和我們互動交流。

媽媽與孩子的語言互動,可以表現在每次給讓孩子吃飯、穿衣,晚上睡覺,換尿布等方面。

如“寶寶,我們該睡覺了,現在已經晚上9點了,寶寶要多睡眠,長大以後才能更懂事更聰明喲”“我們一起聽會兒音樂吧!”“今天媽媽給寶寶買了一件很漂亮的花衣服,咱們穿上試一試好不好?”

如果媽媽帶著孩子到公園裡散步,也可以跟孩子互動。如“今天的天氣真好,太陽雖然很大,但溫度不高很涼快。”“你看,春天真的來了,花紅柳綠的,這個世界真美呀!”

這種語言訓練從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這樣可以刺激孩子聽覺能力。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其實他能聽懂,只是不會表達罷了。

我們所熟知的“狼孩”,之所以出現的語言障礙,就是因為他從小生活在狼窩,沒有人陪他說話,即使到了人類的世界,他依然擺脫不了與人溝通的障礙。

還有上面讓孩子看電視、不與孩子交流互動的媽媽,將近三年的時間由電視機陪伴,最後得了“自閉症”。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2】多摸

帶過孩子的人都會發現,很多孩子不會走路的時候,媽媽把他放在床上他就哭,一抱就不哭。疲憊的媽媽疼愛又責備的說“你這個磨人的小屁孩,是不是來討債的。”無奈之下只能把孩子抱起來……

其實,這是孩子對媽媽懷抱的一種依賴,溫暖的懷抱可以給孩子安全感和舒適度。

媽媽溫暖的懷抱是孩子智力發育的微風,是情感發育的沃土,是肌體發育的營養品。

媽媽多撫摸孩子,避免孩子產生“皮膚飢餓”。如果一個孩子三歲前在搖搖車和學步車裡度過,真是錯過了他生長髮育的黃金期,那將是媽媽遺憾一輩子的事。

【3】多看

孩子生下來如同一張白紙,他能形成什麼樣的性格,長大後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全憑父母對他的教導。而出生前三年的啟蒙教育,是最為關鍵的時期。

中國人是最早理解啟蒙教育的,故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

多看,即讓孩子多看繪本,用圖畫了解世界,用色彩豐富心靈,用故事構建邏輯。

在孩子不認識字的情況下,父母還要有耐心的給孩子講故事。雖然每晚給孩子講故事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如果媽媽們能堅持下來,對孩子今後對幫助無疑於四兩撥千斤。

從小聽故事的孩子很容易愛上閱讀,而閱讀能力,是孩子一輩子的精神食糧和無形財富。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4】多背

背誦是訓練記憶力的一種方法。

比較重視早教的媽媽會讓孩子背《千字文》《詩經》等古詩文。有教育專家指出,我國的詩歌源遠流長,建議讓孩子從背詩歌開始。關於如何背詩歌,給出瞭如下建議。

首先,可以從孩子幾個月就開始;其次,用與孩子玩遊戲的心態對待;最後,選擇固定的時刻進行背誦。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填鴨式”的機械操作。

心理學研究已證實:

長期不快樂和壓抑,會導致一些原本天賦很好的孩子越來越笨。

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孩子的好情緒是基礎。如果孩子沒有感覺到快樂,這種啟蒙教育無疑是失敗的。

有些父母把孩子的啟蒙教育完全委託給早教機構書,不知早教機構也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誤導了孩子,又讓孩子錯過了最佳的受教育年齡。

請記住:

孩子的大腦發展最適合的地方是溫馨的家庭,最佳的營養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

孩子0~3歲,媽媽最應該做的事,錯過了,遺憾一輩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