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不完美媽媽 心理學 語文 天才小寶 2019-09-11
"

那天和鄰居坐在一起聊天,談起來她家的孩子,她就發起愁來。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她說:“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說不想上學,你說這六年級要考初中,不得緊張起來嗎?現在一回家作業也不做,就知道玩。前幾天孩子還和我鬧脾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據瞭解,鄰居家的孩子之前學習狀態挺好的。近段時間,老師還對她說,孩子上課總是不專心,做作業也不認真,有點厭學,還讓鄰居多加註意。

不少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對學習沒興趣,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不喜歡學習發展到討厭學習,然後不想上學最後到不去上學,不管父母如何教育,老師如何開導,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家長就需要耐心聽一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給孩子更多的關注,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重新激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

那天和鄰居坐在一起聊天,談起來她家的孩子,她就發起愁來。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她說:“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說不想上學,你說這六年級要考初中,不得緊張起來嗎?現在一回家作業也不做,就知道玩。前幾天孩子還和我鬧脾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據瞭解,鄰居家的孩子之前學習狀態挺好的。近段時間,老師還對她說,孩子上課總是不專心,做作業也不認真,有點厭學,還讓鄰居多加註意。

不少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對學習沒興趣,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不喜歡學習發展到討厭學習,然後不想上學最後到不去上學,不管父母如何教育,老師如何開導,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家長就需要耐心聽一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給孩子更多的關注,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重新激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一、為什麼孩子會有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孩子還可能因為父母、老師而產生厭學心理。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句話或者一種行為就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具體有以下原因:

1、父母忽視孩子感受,只關心成績

父母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有時候卻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家長卻看不見。放學後,孩子經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別磨磨蹭蹭的,寫作業去,寫不完不準玩!”讓孩子覺得自己完全沒有自由,成為了寫字機器。當自己的成績沒有別人好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比。上學之餘,還要報各種興趣班,還不是孩子喜歡的。

"

那天和鄰居坐在一起聊天,談起來她家的孩子,她就發起愁來。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她說:“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說不想上學,你說這六年級要考初中,不得緊張起來嗎?現在一回家作業也不做,就知道玩。前幾天孩子還和我鬧脾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據瞭解,鄰居家的孩子之前學習狀態挺好的。近段時間,老師還對她說,孩子上課總是不專心,做作業也不認真,有點厭學,還讓鄰居多加註意。

不少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對學習沒興趣,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不喜歡學習發展到討厭學習,然後不想上學最後到不去上學,不管父母如何教育,老師如何開導,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家長就需要耐心聽一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給孩子更多的關注,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重新激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一、為什麼孩子會有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孩子還可能因為父母、老師而產生厭學心理。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句話或者一種行為就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具體有以下原因:

1、父母忽視孩子感受,只關心成績

父母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有時候卻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家長卻看不見。放學後,孩子經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別磨磨蹭蹭的,寫作業去,寫不完不準玩!”讓孩子覺得自己完全沒有自由,成為了寫字機器。當自己的成績沒有別人好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比。上學之餘,還要報各種興趣班,還不是孩子喜歡的。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父母如此為孩子緊張,孩子的內心卻是:

“天天一放學讓我寫作業,在邊上一會兒說我寫的慢,一會兒又說我寫的不對,真是太煩人了!”

“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只關注我成績考了多少,卻不問問我心裡怎麼想。”

“考的就算再好,還總是不滿意,總覺得我還不夠努力。”

孩子感覺到的是家長給自己的壓力,以及對自己成績的關注,對自己卻毫不關心,進而會產生焦慮感。孩子沒有了和父母的情感交流,當愛缺失之後,便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

那天和鄰居坐在一起聊天,談起來她家的孩子,她就發起愁來。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她說:“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說不想上學,你說這六年級要考初中,不得緊張起來嗎?現在一回家作業也不做,就知道玩。前幾天孩子還和我鬧脾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據瞭解,鄰居家的孩子之前學習狀態挺好的。近段時間,老師還對她說,孩子上課總是不專心,做作業也不認真,有點厭學,還讓鄰居多加註意。

不少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對學習沒興趣,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不喜歡學習發展到討厭學習,然後不想上學最後到不去上學,不管父母如何教育,老師如何開導,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家長就需要耐心聽一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給孩子更多的關注,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重新激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一、為什麼孩子會有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孩子還可能因為父母、老師而產生厭學心理。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句話或者一種行為就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具體有以下原因:

1、父母忽視孩子感受,只關心成績

父母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有時候卻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家長卻看不見。放學後,孩子經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別磨磨蹭蹭的,寫作業去,寫不完不準玩!”讓孩子覺得自己完全沒有自由,成為了寫字機器。當自己的成績沒有別人好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比。上學之餘,還要報各種興趣班,還不是孩子喜歡的。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父母如此為孩子緊張,孩子的內心卻是:

“天天一放學讓我寫作業,在邊上一會兒說我寫的慢,一會兒又說我寫的不對,真是太煩人了!”

“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只關注我成績考了多少,卻不問問我心裡怎麼想。”

“考的就算再好,還總是不滿意,總覺得我還不夠努力。”

孩子感覺到的是家長給自己的壓力,以及對自己成績的關注,對自己卻毫不關心,進而會產生焦慮感。孩子沒有了和父母的情感交流,當愛缺失之後,便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2、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

學生的學業負擔很重,學習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增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的到更多的是痛苦,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總是沒有起色,總是落後於他人,便會對自我產生懷疑,體會不到努力學習的成就感。

有些學生覺得父母期待較高,而自己又無法做到的時候,心中的挫敗感和內疚感就會增加。時間長了還會更加糟糕,學習成績也會跟不上。

明明一直以來都是年級第一,在升學之後,幾次考試屢屢失利,然後就變得很慚愧,變得開始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長對他說:“只要努力,還是會考好的!”孩子心裡覺得家長雖然是鼓勵,但是更多的是對於結果的重視,心裡的壓力又增加了。最後還是考不好,就不想再去上學了。

"

那天和鄰居坐在一起聊天,談起來她家的孩子,她就發起愁來。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她說:“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說不想上學,你說這六年級要考初中,不得緊張起來嗎?現在一回家作業也不做,就知道玩。前幾天孩子還和我鬧脾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據瞭解,鄰居家的孩子之前學習狀態挺好的。近段時間,老師還對她說,孩子上課總是不專心,做作業也不認真,有點厭學,還讓鄰居多加註意。

不少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對學習沒興趣,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不喜歡學習發展到討厭學習,然後不想上學最後到不去上學,不管父母如何教育,老師如何開導,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家長就需要耐心聽一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給孩子更多的關注,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重新激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一、為什麼孩子會有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孩子還可能因為父母、老師而產生厭學心理。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句話或者一種行為就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具體有以下原因:

1、父母忽視孩子感受,只關心成績

父母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有時候卻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家長卻看不見。放學後,孩子經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別磨磨蹭蹭的,寫作業去,寫不完不準玩!”讓孩子覺得自己完全沒有自由,成為了寫字機器。當自己的成績沒有別人好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比。上學之餘,還要報各種興趣班,還不是孩子喜歡的。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父母如此為孩子緊張,孩子的內心卻是:

“天天一放學讓我寫作業,在邊上一會兒說我寫的慢,一會兒又說我寫的不對,真是太煩人了!”

“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只關注我成績考了多少,卻不問問我心裡怎麼想。”

“考的就算再好,還總是不滿意,總覺得我還不夠努力。”

孩子感覺到的是家長給自己的壓力,以及對自己成績的關注,對自己卻毫不關心,進而會產生焦慮感。孩子沒有了和父母的情感交流,當愛缺失之後,便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2、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

學生的學業負擔很重,學習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增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的到更多的是痛苦,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總是沒有起色,總是落後於他人,便會對自我產生懷疑,體會不到努力學習的成就感。

有些學生覺得父母期待較高,而自己又無法做到的時候,心中的挫敗感和內疚感就會增加。時間長了還會更加糟糕,學習成績也會跟不上。

明明一直以來都是年級第一,在升學之後,幾次考試屢屢失利,然後就變得很慚愧,變得開始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長對他說:“只要努力,還是會考好的!”孩子心裡覺得家長雖然是鼓勵,但是更多的是對於結果的重視,心裡的壓力又增加了。最後還是考不好,就不想再去上學了。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孩子出現這種厭學心理,家長想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不妨瞭解一下“霍桑效應”。

二、什麼是“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來源於霍桑實驗,在美國芝加哥郊外有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霍桑工廠,有著較為完善的設施與福利保障,但是工人還是很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不理想。在之後心理學專家對其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兩年時間中,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這樣的談話實驗收到了意料之外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大家也把這種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啟發我們,在孩子教育中,家長善於運用“關注”的作用,激活孩子沉澱在內心的積極因素。給予孩子更多的傾聽和宣洩的機會,才能夠使孩子爆發出學習的動力和生命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家長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而不是一味運用外部的物質激勵,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能夠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進而獲得學習的動力。

"

那天和鄰居坐在一起聊天,談起來她家的孩子,她就發起愁來。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她說:“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說不想上學,你說這六年級要考初中,不得緊張起來嗎?現在一回家作業也不做,就知道玩。前幾天孩子還和我鬧脾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據瞭解,鄰居家的孩子之前學習狀態挺好的。近段時間,老師還對她說,孩子上課總是不專心,做作業也不認真,有點厭學,還讓鄰居多加註意。

不少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對學習沒興趣,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不喜歡學習發展到討厭學習,然後不想上學最後到不去上學,不管父母如何教育,老師如何開導,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家長就需要耐心聽一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給孩子更多的關注,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重新激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一、為什麼孩子會有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孩子還可能因為父母、老師而產生厭學心理。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句話或者一種行為就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具體有以下原因:

1、父母忽視孩子感受,只關心成績

父母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有時候卻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家長卻看不見。放學後,孩子經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別磨磨蹭蹭的,寫作業去,寫不完不準玩!”讓孩子覺得自己完全沒有自由,成為了寫字機器。當自己的成績沒有別人好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比。上學之餘,還要報各種興趣班,還不是孩子喜歡的。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父母如此為孩子緊張,孩子的內心卻是:

“天天一放學讓我寫作業,在邊上一會兒說我寫的慢,一會兒又說我寫的不對,真是太煩人了!”

“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只關注我成績考了多少,卻不問問我心裡怎麼想。”

“考的就算再好,還總是不滿意,總覺得我還不夠努力。”

孩子感覺到的是家長給自己的壓力,以及對自己成績的關注,對自己卻毫不關心,進而會產生焦慮感。孩子沒有了和父母的情感交流,當愛缺失之後,便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2、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

學生的學業負擔很重,學習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增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的到更多的是痛苦,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總是沒有起色,總是落後於他人,便會對自我產生懷疑,體會不到努力學習的成就感。

有些學生覺得父母期待較高,而自己又無法做到的時候,心中的挫敗感和內疚感就會增加。時間長了還會更加糟糕,學習成績也會跟不上。

明明一直以來都是年級第一,在升學之後,幾次考試屢屢失利,然後就變得很慚愧,變得開始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長對他說:“只要努力,還是會考好的!”孩子心裡覺得家長雖然是鼓勵,但是更多的是對於結果的重視,心裡的壓力又增加了。最後還是考不好,就不想再去上學了。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孩子出現這種厭學心理,家長想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不妨瞭解一下“霍桑效應”。

二、什麼是“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來源於霍桑實驗,在美國芝加哥郊外有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霍桑工廠,有著較為完善的設施與福利保障,但是工人還是很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不理想。在之後心理學專家對其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兩年時間中,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這樣的談話實驗收到了意料之外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大家也把這種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啟發我們,在孩子教育中,家長善於運用“關注”的作用,激活孩子沉澱在內心的積極因素。給予孩子更多的傾聽和宣洩的機會,才能夠使孩子爆發出學習的動力和生命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家長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而不是一味運用外部的物質激勵,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能夠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進而獲得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三、如何運用“霍桑效應”,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成長中,孩子最想要的是能夠被家長關注,關心,能夠讓家長聽一聽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只是說教,而是要換成傾聽者的角色,行動起來,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進而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1、傾聽孩子的煩惱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詞叫做共情,其實反映對方的情緒情感,你能夠理解和體會到對方的感受,甚至幫助孩子說出他此時此刻的感受。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他的內心被父母理解到了。

"

那天和鄰居坐在一起聊天,談起來她家的孩子,她就發起愁來。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她說:“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說不想上學,你說這六年級要考初中,不得緊張起來嗎?現在一回家作業也不做,就知道玩。前幾天孩子還和我鬧脾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據瞭解,鄰居家的孩子之前學習狀態挺好的。近段時間,老師還對她說,孩子上課總是不專心,做作業也不認真,有點厭學,還讓鄰居多加註意。

不少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對學習沒興趣,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不喜歡學習發展到討厭學習,然後不想上學最後到不去上學,不管父母如何教育,老師如何開導,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家長就需要耐心聽一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給孩子更多的關注,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重新激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一、為什麼孩子會有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孩子還可能因為父母、老師而產生厭學心理。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句話或者一種行為就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具體有以下原因:

1、父母忽視孩子感受,只關心成績

父母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有時候卻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家長卻看不見。放學後,孩子經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別磨磨蹭蹭的,寫作業去,寫不完不準玩!”讓孩子覺得自己完全沒有自由,成為了寫字機器。當自己的成績沒有別人好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比。上學之餘,還要報各種興趣班,還不是孩子喜歡的。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父母如此為孩子緊張,孩子的內心卻是:

“天天一放學讓我寫作業,在邊上一會兒說我寫的慢,一會兒又說我寫的不對,真是太煩人了!”

“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只關注我成績考了多少,卻不問問我心裡怎麼想。”

“考的就算再好,還總是不滿意,總覺得我還不夠努力。”

孩子感覺到的是家長給自己的壓力,以及對自己成績的關注,對自己卻毫不關心,進而會產生焦慮感。孩子沒有了和父母的情感交流,當愛缺失之後,便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2、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

學生的學業負擔很重,學習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增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的到更多的是痛苦,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總是沒有起色,總是落後於他人,便會對自我產生懷疑,體會不到努力學習的成就感。

有些學生覺得父母期待較高,而自己又無法做到的時候,心中的挫敗感和內疚感就會增加。時間長了還會更加糟糕,學習成績也會跟不上。

明明一直以來都是年級第一,在升學之後,幾次考試屢屢失利,然後就變得很慚愧,變得開始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長對他說:“只要努力,還是會考好的!”孩子心裡覺得家長雖然是鼓勵,但是更多的是對於結果的重視,心裡的壓力又增加了。最後還是考不好,就不想再去上學了。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孩子出現這種厭學心理,家長想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不妨瞭解一下“霍桑效應”。

二、什麼是“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來源於霍桑實驗,在美國芝加哥郊外有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霍桑工廠,有著較為完善的設施與福利保障,但是工人還是很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不理想。在之後心理學專家對其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兩年時間中,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這樣的談話實驗收到了意料之外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大家也把這種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啟發我們,在孩子教育中,家長善於運用“關注”的作用,激活孩子沉澱在內心的積極因素。給予孩子更多的傾聽和宣洩的機會,才能夠使孩子爆發出學習的動力和生命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家長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而不是一味運用外部的物質激勵,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能夠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進而獲得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三、如何運用“霍桑效應”,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成長中,孩子最想要的是能夠被家長關注,關心,能夠讓家長聽一聽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只是說教,而是要換成傾聽者的角色,行動起來,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進而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1、傾聽孩子的煩惱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詞叫做共情,其實反映對方的情緒情感,你能夠理解和體會到對方的感受,甚至幫助孩子說出他此時此刻的感受。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他的內心被父母理解到了。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在傾聽的過程中,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被重視,被關注,被理解,然後產生共情。孩子對於父母的感情也會不斷加深,然後得到心理的宣洩。家長可以在空閒時間專門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的心裡話,然後可以給孩子做出評價或者建議。較好的傾聽方式,首先是對孩子說的話耐心地進行傾聽,時不時迴應一下孩子。然後就是體會孩子想要表達的情感,說出自己對孩子的體會,表明自己是能夠體會他的感受的,最後可以從孩子的角度表明自己的觀點,或者和孩子一起商量對策。

比如,有一天孩子不想上學,是因為上的第一節課是語文課,語文老師讓背書,並且還要默寫,老師還特別嚴厲,孩子想要逃避。此時家長如果去批評孩子,可能會讓孩子更加討厭語文課,進而更不想去上學。如果家長能夠理解孩子的這種情緒,不妨對孩子說一說其他科目的美好,然後把對其他科目的喜歡進行放大來抵消掉對於語文課的牴觸,孩子就能夠更樂意去上學。

"

那天和鄰居坐在一起聊天,談起來她家的孩子,她就發起愁來。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她說:“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說不想上學,你說這六年級要考初中,不得緊張起來嗎?現在一回家作業也不做,就知道玩。前幾天孩子還和我鬧脾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據瞭解,鄰居家的孩子之前學習狀態挺好的。近段時間,老師還對她說,孩子上課總是不專心,做作業也不認真,有點厭學,還讓鄰居多加註意。

不少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對學習沒興趣,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不喜歡學習發展到討厭學習,然後不想上學最後到不去上學,不管父母如何教育,老師如何開導,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家長就需要耐心聽一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給孩子更多的關注,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重新激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一、為什麼孩子會有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孩子還可能因為父母、老師而產生厭學心理。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句話或者一種行為就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具體有以下原因:

1、父母忽視孩子感受,只關心成績

父母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有時候卻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家長卻看不見。放學後,孩子經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別磨磨蹭蹭的,寫作業去,寫不完不準玩!”讓孩子覺得自己完全沒有自由,成為了寫字機器。當自己的成績沒有別人好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比。上學之餘,還要報各種興趣班,還不是孩子喜歡的。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父母如此為孩子緊張,孩子的內心卻是:

“天天一放學讓我寫作業,在邊上一會兒說我寫的慢,一會兒又說我寫的不對,真是太煩人了!”

“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只關注我成績考了多少,卻不問問我心裡怎麼想。”

“考的就算再好,還總是不滿意,總覺得我還不夠努力。”

孩子感覺到的是家長給自己的壓力,以及對自己成績的關注,對自己卻毫不關心,進而會產生焦慮感。孩子沒有了和父母的情感交流,當愛缺失之後,便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2、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

學生的學業負擔很重,學習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增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的到更多的是痛苦,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總是沒有起色,總是落後於他人,便會對自我產生懷疑,體會不到努力學習的成就感。

有些學生覺得父母期待較高,而自己又無法做到的時候,心中的挫敗感和內疚感就會增加。時間長了還會更加糟糕,學習成績也會跟不上。

明明一直以來都是年級第一,在升學之後,幾次考試屢屢失利,然後就變得很慚愧,變得開始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長對他說:“只要努力,還是會考好的!”孩子心裡覺得家長雖然是鼓勵,但是更多的是對於結果的重視,心裡的壓力又增加了。最後還是考不好,就不想再去上學了。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孩子出現這種厭學心理,家長想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不妨瞭解一下“霍桑效應”。

二、什麼是“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來源於霍桑實驗,在美國芝加哥郊外有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霍桑工廠,有著較為完善的設施與福利保障,但是工人還是很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不理想。在之後心理學專家對其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兩年時間中,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這樣的談話實驗收到了意料之外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大家也把這種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啟發我們,在孩子教育中,家長善於運用“關注”的作用,激活孩子沉澱在內心的積極因素。給予孩子更多的傾聽和宣洩的機會,才能夠使孩子爆發出學習的動力和生命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家長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而不是一味運用外部的物質激勵,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能夠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進而獲得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三、如何運用“霍桑效應”,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成長中,孩子最想要的是能夠被家長關注,關心,能夠讓家長聽一聽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只是說教,而是要換成傾聽者的角色,行動起來,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進而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1、傾聽孩子的煩惱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詞叫做共情,其實反映對方的情緒情感,你能夠理解和體會到對方的感受,甚至幫助孩子說出他此時此刻的感受。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他的內心被父母理解到了。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在傾聽的過程中,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被重視,被關注,被理解,然後產生共情。孩子對於父母的感情也會不斷加深,然後得到心理的宣洩。家長可以在空閒時間專門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的心裡話,然後可以給孩子做出評價或者建議。較好的傾聽方式,首先是對孩子說的話耐心地進行傾聽,時不時迴應一下孩子。然後就是體會孩子想要表達的情感,說出自己對孩子的體會,表明自己是能夠體會他的感受的,最後可以從孩子的角度表明自己的觀點,或者和孩子一起商量對策。

比如,有一天孩子不想上學,是因為上的第一節課是語文課,語文老師讓背書,並且還要默寫,老師還特別嚴厲,孩子想要逃避。此時家長如果去批評孩子,可能會讓孩子更加討厭語文課,進而更不想去上學。如果家長能夠理解孩子的這種情緒,不妨對孩子說一說其他科目的美好,然後把對其他科目的喜歡進行放大來抵消掉對於語文課的牴觸,孩子就能夠更樂意去上學。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2、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

馬斯洛指出:每個人都有得到他人關心、關注、讚許、接受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從嬰兒時期開始,就天然的需要大家足夠多的關注度,但由於年齡、認知、自我意識等因素的影響,他們無法直接表達出自己所需要的心理需求,於是只能通過某種情緒或者某種行為進行表達。

當孩子感受過關注之後,會對自己產生暗示,認為有人在關注自己,一定要更優秀才行。電視節目《變形計》就與霍桑效應有一定的關係。一些被認為不聽話的城市孩子,與年齡相仿的農村孩子互換身份成長。叛逆的孩子在攝像機前剛開始十分頑皮,但一段時間之後,逐漸變得聽話了很多,與父母的交流也更加順利。這些孩子改掉壞毛病,並不是只有環境的影響,而是他們備受“關注”,他們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是優秀的。

"

那天和鄰居坐在一起聊天,談起來她家的孩子,她就發起愁來。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她說:“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說不想上學,你說這六年級要考初中,不得緊張起來嗎?現在一回家作業也不做,就知道玩。前幾天孩子還和我鬧脾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據瞭解,鄰居家的孩子之前學習狀態挺好的。近段時間,老師還對她說,孩子上課總是不專心,做作業也不認真,有點厭學,還讓鄰居多加註意。

不少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對學習沒興趣,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不喜歡學習發展到討厭學習,然後不想上學最後到不去上學,不管父母如何教育,老師如何開導,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家長就需要耐心聽一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給孩子更多的關注,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重新激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一、為什麼孩子會有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孩子還可能因為父母、老師而產生厭學心理。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句話或者一種行為就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具體有以下原因:

1、父母忽視孩子感受,只關心成績

父母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有時候卻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家長卻看不見。放學後,孩子經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別磨磨蹭蹭的,寫作業去,寫不完不準玩!”讓孩子覺得自己完全沒有自由,成為了寫字機器。當自己的成績沒有別人好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比。上學之餘,還要報各種興趣班,還不是孩子喜歡的。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父母如此為孩子緊張,孩子的內心卻是:

“天天一放學讓我寫作業,在邊上一會兒說我寫的慢,一會兒又說我寫的不對,真是太煩人了!”

“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只關注我成績考了多少,卻不問問我心裡怎麼想。”

“考的就算再好,還總是不滿意,總覺得我還不夠努力。”

孩子感覺到的是家長給自己的壓力,以及對自己成績的關注,對自己卻毫不關心,進而會產生焦慮感。孩子沒有了和父母的情感交流,當愛缺失之後,便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2、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

學生的學業負擔很重,學習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增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的到更多的是痛苦,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總是沒有起色,總是落後於他人,便會對自我產生懷疑,體會不到努力學習的成就感。

有些學生覺得父母期待較高,而自己又無法做到的時候,心中的挫敗感和內疚感就會增加。時間長了還會更加糟糕,學習成績也會跟不上。

明明一直以來都是年級第一,在升學之後,幾次考試屢屢失利,然後就變得很慚愧,變得開始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長對他說:“只要努力,還是會考好的!”孩子心裡覺得家長雖然是鼓勵,但是更多的是對於結果的重視,心裡的壓力又增加了。最後還是考不好,就不想再去上學了。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孩子出現這種厭學心理,家長想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不妨瞭解一下“霍桑效應”。

二、什麼是“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來源於霍桑實驗,在美國芝加哥郊外有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霍桑工廠,有著較為完善的設施與福利保障,但是工人還是很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不理想。在之後心理學專家對其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兩年時間中,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這樣的談話實驗收到了意料之外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大家也把這種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啟發我們,在孩子教育中,家長善於運用“關注”的作用,激活孩子沉澱在內心的積極因素。給予孩子更多的傾聽和宣洩的機會,才能夠使孩子爆發出學習的動力和生命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家長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而不是一味運用外部的物質激勵,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能夠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進而獲得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三、如何運用“霍桑效應”,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成長中,孩子最想要的是能夠被家長關注,關心,能夠讓家長聽一聽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只是說教,而是要換成傾聽者的角色,行動起來,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進而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1、傾聽孩子的煩惱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詞叫做共情,其實反映對方的情緒情感,你能夠理解和體會到對方的感受,甚至幫助孩子說出他此時此刻的感受。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他的內心被父母理解到了。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在傾聽的過程中,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被重視,被關注,被理解,然後產生共情。孩子對於父母的感情也會不斷加深,然後得到心理的宣洩。家長可以在空閒時間專門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的心裡話,然後可以給孩子做出評價或者建議。較好的傾聽方式,首先是對孩子說的話耐心地進行傾聽,時不時迴應一下孩子。然後就是體會孩子想要表達的情感,說出自己對孩子的體會,表明自己是能夠體會他的感受的,最後可以從孩子的角度表明自己的觀點,或者和孩子一起商量對策。

比如,有一天孩子不想上學,是因為上的第一節課是語文課,語文老師讓背書,並且還要默寫,老師還特別嚴厲,孩子想要逃避。此時家長如果去批評孩子,可能會讓孩子更加討厭語文課,進而更不想去上學。如果家長能夠理解孩子的這種情緒,不妨對孩子說一說其他科目的美好,然後把對其他科目的喜歡進行放大來抵消掉對於語文課的牴觸,孩子就能夠更樂意去上學。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2、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

馬斯洛指出:每個人都有得到他人關心、關注、讚許、接受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從嬰兒時期開始,就天然的需要大家足夠多的關注度,但由於年齡、認知、自我意識等因素的影響,他們無法直接表達出自己所需要的心理需求,於是只能通過某種情緒或者某種行為進行表達。

當孩子感受過關注之後,會對自己產生暗示,認為有人在關注自己,一定要更優秀才行。電視節目《變形計》就與霍桑效應有一定的關係。一些被認為不聽話的城市孩子,與年齡相仿的農村孩子互換身份成長。叛逆的孩子在攝像機前剛開始十分頑皮,但一段時間之後,逐漸變得聽話了很多,與父母的交流也更加順利。這些孩子改掉壞毛病,並不是只有環境的影響,而是他們備受“關注”,他們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是優秀的。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在生活中,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成績之外,其實更多的是要關注孩子。每個孩子都渴望被關注,當他們被關注的時候,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3、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規劃

孩子對於學習不感興趣,可能是由於過多的學業壓力。家長不妨嘗試去減輕孩子的負擔,幫助孩子一起制定較為合適的學習規劃。首先是時間規劃,每天在上完課之後,什麼時間是做作業的時間,什麼時間是玩耍時間,然後每週什麼時間還可以去上一個興趣班。其次,可以進行學習科目的規劃,把學的好的科目和學習較為穩定或差的科目都列出來,然後穩定的科目可以保持這樣的分數,較差的科目可以想辦法多給點時間進行提高,可以每次有一點小進步,家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最後,家長監督孩子完成計劃,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樣制定計劃,能夠讓孩子在完成計劃的時候增強自信心,也能夠有效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

那天和鄰居坐在一起聊天,談起來她家的孩子,她就發起愁來。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她說:“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說不想上學,你說這六年級要考初中,不得緊張起來嗎?現在一回家作業也不做,就知道玩。前幾天孩子還和我鬧脾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據瞭解,鄰居家的孩子之前學習狀態挺好的。近段時間,老師還對她說,孩子上課總是不專心,做作業也不認真,有點厭學,還讓鄰居多加註意。

不少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對學習沒興趣,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不喜歡學習發展到討厭學習,然後不想上學最後到不去上學,不管父母如何教育,老師如何開導,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家長就需要耐心聽一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給孩子更多的關注,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重新激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一、為什麼孩子會有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孩子還可能因為父母、老師而產生厭學心理。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句話或者一種行為就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具體有以下原因:

1、父母忽視孩子感受,只關心成績

父母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有時候卻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家長卻看不見。放學後,孩子經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別磨磨蹭蹭的,寫作業去,寫不完不準玩!”讓孩子覺得自己完全沒有自由,成為了寫字機器。當自己的成績沒有別人好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比。上學之餘,還要報各種興趣班,還不是孩子喜歡的。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父母如此為孩子緊張,孩子的內心卻是:

“天天一放學讓我寫作業,在邊上一會兒說我寫的慢,一會兒又說我寫的不對,真是太煩人了!”

“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只關注我成績考了多少,卻不問問我心裡怎麼想。”

“考的就算再好,還總是不滿意,總覺得我還不夠努力。”

孩子感覺到的是家長給自己的壓力,以及對自己成績的關注,對自己卻毫不關心,進而會產生焦慮感。孩子沒有了和父母的情感交流,當愛缺失之後,便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2、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

學生的學業負擔很重,學習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增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的到更多的是痛苦,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總是沒有起色,總是落後於他人,便會對自我產生懷疑,體會不到努力學習的成就感。

有些學生覺得父母期待較高,而自己又無法做到的時候,心中的挫敗感和內疚感就會增加。時間長了還會更加糟糕,學習成績也會跟不上。

明明一直以來都是年級第一,在升學之後,幾次考試屢屢失利,然後就變得很慚愧,變得開始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長對他說:“只要努力,還是會考好的!”孩子心裡覺得家長雖然是鼓勵,但是更多的是對於結果的重視,心裡的壓力又增加了。最後還是考不好,就不想再去上學了。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孩子出現這種厭學心理,家長想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不妨瞭解一下“霍桑效應”。

二、什麼是“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來源於霍桑實驗,在美國芝加哥郊外有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霍桑工廠,有著較為完善的設施與福利保障,但是工人還是很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不理想。在之後心理學專家對其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兩年時間中,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這樣的談話實驗收到了意料之外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大家也把這種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啟發我們,在孩子教育中,家長善於運用“關注”的作用,激活孩子沉澱在內心的積極因素。給予孩子更多的傾聽和宣洩的機會,才能夠使孩子爆發出學習的動力和生命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家長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而不是一味運用外部的物質激勵,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能夠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進而獲得學習的動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三、如何運用“霍桑效應”,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成長中,孩子最想要的是能夠被家長關注,關心,能夠讓家長聽一聽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只是說教,而是要換成傾聽者的角色,行動起來,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進而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1、傾聽孩子的煩惱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詞叫做共情,其實反映對方的情緒情感,你能夠理解和體會到對方的感受,甚至幫助孩子說出他此時此刻的感受。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他的內心被父母理解到了。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在傾聽的過程中,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被重視,被關注,被理解,然後產生共情。孩子對於父母的感情也會不斷加深,然後得到心理的宣洩。家長可以在空閒時間專門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的心裡話,然後可以給孩子做出評價或者建議。較好的傾聽方式,首先是對孩子說的話耐心地進行傾聽,時不時迴應一下孩子。然後就是體會孩子想要表達的情感,說出自己對孩子的體會,表明自己是能夠體會他的感受的,最後可以從孩子的角度表明自己的觀點,或者和孩子一起商量對策。

比如,有一天孩子不想上學,是因為上的第一節課是語文課,語文老師讓背書,並且還要默寫,老師還特別嚴厲,孩子想要逃避。此時家長如果去批評孩子,可能會讓孩子更加討厭語文課,進而更不想去上學。如果家長能夠理解孩子的這種情緒,不妨對孩子說一說其他科目的美好,然後把對其他科目的喜歡進行放大來抵消掉對於語文課的牴觸,孩子就能夠更樂意去上學。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2、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

馬斯洛指出:每個人都有得到他人關心、關注、讚許、接受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從嬰兒時期開始,就天然的需要大家足夠多的關注度,但由於年齡、認知、自我意識等因素的影響,他們無法直接表達出自己所需要的心理需求,於是只能通過某種情緒或者某種行為進行表達。

當孩子感受過關注之後,會對自己產生暗示,認為有人在關注自己,一定要更優秀才行。電視節目《變形計》就與霍桑效應有一定的關係。一些被認為不聽話的城市孩子,與年齡相仿的農村孩子互換身份成長。叛逆的孩子在攝像機前剛開始十分頑皮,但一段時間之後,逐漸變得聽話了很多,與父母的交流也更加順利。這些孩子改掉壞毛病,並不是只有環境的影響,而是他們備受“關注”,他們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是優秀的。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在生活中,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成績之外,其實更多的是要關注孩子。每個孩子都渴望被關注,當他們被關注的時候,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3、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規劃

孩子對於學習不感興趣,可能是由於過多的學業壓力。家長不妨嘗試去減輕孩子的負擔,幫助孩子一起制定較為合適的學習規劃。首先是時間規劃,每天在上完課之後,什麼時間是做作業的時間,什麼時間是玩耍時間,然後每週什麼時間還可以去上一個興趣班。其次,可以進行學習科目的規劃,把學的好的科目和學習較為穩定或差的科目都列出來,然後穩定的科目可以保持這樣的分數,較差的科目可以想辦法多給點時間進行提高,可以每次有一點小進步,家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最後,家長監督孩子完成計劃,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樣制定計劃,能夠讓孩子在完成計劃的時候增強自信心,也能夠有效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家有厭學娃?運用“霍桑效應”,多點關注,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孩子成長中,需要的更多的是父母對於自己內心世界的關注。父母給予孩子一些時間,聽聽他的內心聲音,孩子的煩惱就會減少很多。在學習方面也是如此,家長不妨給孩子多點關注,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