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處處失敗,也不要總拿原生家庭來“說事”,父母其實很無辜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圖片為錦鯉媽咪原創插畫,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蘇家的三個孩子,可比很多人過得好

隨著電視劇《都挺好》的熱播,其中一個詞“原生家庭”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其實這部電視劇的中心內容,就是在圍繞原生家庭的問題進行講述,《都挺好》中蘇家有二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是因為原生家庭問題,有各自的性格缺陷。

比如大兒子蘇明哲從小學習優秀,是父母臉上的光,在沒有資金去美國上學時,父母寧可賣房也要送兒子去美國讀書。導致蘇明哲去美國讀書之後,就想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但是在美國實際混得並不不如意,卻總是好面子。

在母親死後,蘇明哲認為自己是長子,就應該給父親買房子,安享晚年。這一想法其實沒有問題,關鍵是自己工作剛找到,還有家庭的房貸,自己提出給父親買房這一想法並不實際。但是太顧及面子的蘇明哲,總是做一些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讓自己的家庭跟著受苦。

蘇明成典型的媽寶男,長大之後一直花家裡的錢,導致啃老啃出了優越感,因為母親太過疼愛的緣故。明玉從小媽媽不愛,爸爸不管,18歲脫離家庭,遇到了好的老闆,一手培養,成就了現在的榮耀。但是心地軟,對原生家庭失望透頂,總是渴望原生家庭對自己的愛。

其實蘇家的三個孩子雖說都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是他們無論哪一個,都比現實中的很多人,過得要好多了。

自己處處失敗,也不要總拿原生家庭來“說事”,父母其實很無辜

原生家庭的普遍問題

前不久,跟朋友聊到這部電視劇,朋友就開始吐糟,自己在某個群裡,看到開了個吐槽原生家庭的大會,很多人都在控訴自己的父母。

有的人說自己今年30歲了,至今不敢談女朋友,就是因為家裡窮,怕人家瞧不起自己,但是父母又總是逼自己帶女朋友回家,自己家庭情況在這裡,誰願意呢?

還有人說父母從小就嫌棄自己,覺得無論自己做什麼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導致自己從小就沒有自信,長大之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覺得不如別人,至今都很苦惱。

還有些人的父母從小就離開自己,讓自己感受不到父愛母愛,導致長大之後,隨便一個人對自己好點,就會感動得不要不的要,結果現在結婚之後卻總是不如意。

這些人把自己的失敗,所存在的性格缺陷,一股腦地全部都歸結於自己的父母。

其實,這個世界本就不會存在完美的原生家庭,就像沒有一個完美的人一樣,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能是教育的問題,可能是為人處事的問題,也可能是行為的問題。總之,並不存在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原生家庭。

自己處處失敗,也不要總拿原生家庭來“說事”,父母其實很無辜

性格的不同,導致同一件事的結果也不同

原生家庭很多問題都很普遍,有時候確實也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不同。

有的孩子對於父母從小對自己的貶低不認可,會一直不停地努力,直到父母對自己滿意,同時自己也提高了。而有些孩子面對父母的不認可,自暴自棄,既然不認可,那也沒有必要努力了,反正再努力也是這樣。

還有些孩子在青春期出現談戀愛的現象,父母責令孩子在家好好反省,並進行一系列的說教,希望孩子還是以學習為重。有的孩子叛逆開始離家出走,讓父母著急。也有的孩子在聽了父母和老師的話之後,認為有一定的道理,慢慢地去調整和改變

其實同一件事情,同一種處理方式造成結果的不一樣,取決於孩子不同的性格。

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倔強,聽不進去任何的規勸,甚至走不出自己的世界,因此別人的勸說根本沒有用,反而導致情況惡劣的發展。還有些孩子從小就比較明事理,辨是非。只要家長和老師說了其中的道理,自己就會明白。

擺脫不了的“巨嬰”模式

何為巨嬰模式,即是長大之後依舊需要父母為自己服務,擺脫不了父母的懷抱,甚至自己一人也無法生活。

貴貴吐槽自己的父母,從小對自己百依百順,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只要開心,不違法,父母都不會管,導致上學也沒好好上,現在一項基本技能都沒有,時不時地還必須啃老,而自己年少不懂事,父母不管教自己,現在想好好學習找個好工作又不太可能了,就連最基本的洗衣做飯都不會。

但是貴貴在吐槽父母對自己不夠嚴格的同時,又不斷地在利用自己的父母給自己洗衣做飯,甚至時不時地進行貼補。這就是表面的吐槽,內心依舊擺脫不了的“巨嬰”模式。

  • 缺少文化和錢的父母,依舊是愛你的父母

曾經有個人在網上發帖,自己從小家庭比較窮,父母是個農民,從小並不會教育自己,在自己犯錯的時候,不是打就是罵,導致對父母並沒有太多的愛,反而更多是教育上的反感,厭惡。

直到他婚前幾天,父母跟他促膝長談說:“這輩子作為父母我只能給你這麼多了,這是父母這輩子的積蓄。如果有下輩子的話,希望你還可以做我們的孩子,只是下輩子希望我和你媽可以有點文化,家庭條件優越點,也不枉你來我們家。”

直到這一刻,這位網友才看到父親頭上的白髮,和手上被歲月和艱辛所磨出的手繭。父母可能不完美,但何嘗不是拿出所有來教育自己?他們的文化水平和能力有限,他們只是單純的沒辦法。

自己處處失敗,也不要總拿原生家庭來“說事”,父母其實很無辜

學會接受父母的不完美

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父母,大部分的父母對每個孩子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只是有時候因為自身存在的缺陷,看待問題的不明朗,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導致出現了錯誤的決斷。而這些事情卻在孩子心中久久不能釋懷,以至於成年之後造成了這樣或者那樣的陰影。

當然除了教育上的問題以外,很多父母確實在自身上存在著問題,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偉大無私奉獻的。有些父母拿生兒子作為自己的終身使命。

根據有些新聞報道,一對父母十年生九個女兒,就為了生一個兒子,對生的女兒不是送人,就是不好好對待,本身家境就不是很好,卻偏偏為了生兒子,不管已經存在的女兒。

還有些父母為了一己私慾,說生孩子就生孩子,生完孩子因為夫妻稍微的小矛盾,就一拍兩散,孩子都不聞不問。同樣是父母,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疼愛自己的孩子。

作為已經長大了我們,曾經不完美的家庭,不完美的教育,不完美的環境,不完美的父母,基本都是過去式了,作為一個成年人,需要學會的,就是接受自己的缺點,接受自己的原生家庭。

自己處處失敗,也不要總拿原生家庭來“說事”,父母其實很無辜

實在無法接受,要學會擺脫

如果有些原生家庭給自己造成的傷害太大,終身無法原諒,那就盡力去擺脫它,不應該讓原生家庭的問題,一直延續到自己結婚生子,甚至自己的家庭孩子中。

原生家庭對於個人的傷害已經造成,對於個人而言需要做到的就是盡力改變自己內心存在的問題,忘記曾經的傷害,自己組建新的家庭之後,應該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去生活,讓自己的新家庭不再重蹈曾經的覆轍,及時止損才是重中之重。

不要去羨慕別人的家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楚,每個家庭同樣有每個家庭的問題,所謂的完美的原生家庭並不存在,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因此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應該積極地去處理,為日後組建新的幸福家庭打下一定的基礎。更不應該因為自己的失敗,不成功,而去責怪所謂的原生家庭。

我是幸運的錦鯉媽咪,在生娃帶娃的路上過關斬將。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