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不完美媽媽 裝修 黃渤 綜藝 舒淇 文章 心理諮詢師陳瓊 2019-06-01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這段時間我在關注一檔公益性的綜藝節目,叫《忘不了餐廳》,這個節目很溫暖,因為它關注的是阿茲海默症患者,也稱認知障礙,餐廳的店長是黃渤。他帶著五位患有這樣病症的老年朋友一起開餐廳,期間發生了很多有趣且溫暖的故事。在最新一期節目中,他和舒淇聊天,他告訴舒淇,自己之所以答應參加這個節目,就是因為自己的爸爸也是阿茲海默症的患者,並且病情已經發展到晚期,已經認不出自己的兒子了。甚至有一次,黃渤回家,他竟然把他當成客人,當成曾經的同事,非常客氣的對待他。在這一刻,黃渤的內心是崩潰的,他一直以為父親會在那裡,自己會一直陪伴著他終老,卻沒想到,父親竟然把自己遺忘掉了。這一刻,讓他意識到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親人站在自己的面前,他卻不認識你。當時他就淚奔了,我當時也淚奔了。

一說到原生家庭,可能大家都會有很多複雜的情緒,有愛,有痛苦,有悲傷,還有憤怒等等。而說到與父母之間的相處,那麼我相信,應該很多朋友都會有非常多的情緒需要傾訴。包括雙方的溝通障礙問題,然後就是兩代人對彼此的不瞭解所帶來的不理解,從而對對方產生了一系列的不合理期待,再然後就演化成了雙方都希望改變對方,最終引發家庭中的世紀大戰。

每年的5月有母親節,接下來的6月又是父親節,我相信,很多朋友的初衷都是希望能夠和父母和諧相處,但卻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很難做到。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與父母和諧相處?不給自己留下遺憾呢?我們又如何才能給到父母一個恰當的陪伴呢?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可能需要做的就是: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第一、在認知上:要記住,我們畢竟是“兩代人”。

在一篇文章中,https://www.toutiao.com/i6690352171914887693/ 我們一起探索了原生家庭中父母那一輩人的時代背景,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父輩們經歷了些什麼,我們也很難想象在那資源匱乏的年代,幾個孩子分享我們一個人都嫌不夠的資源又是什麼體驗。父母們的經歷決定了他們表達愛的方式,比如逼迫你早日成家,比如為孫子不停地餵飯。理解並接納自己與父母的差異,明白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他們給我們的未必是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可以不接受他們的某些觀點,但也未必要用冷酷的態度去拒絕和傷害他們。當然,如果老人家的態度讓你感到難以接受,我們可以儘量避其鋒芒,尋找合適的機會轉移話題,或者走開。

讓兩代人更親近的方式,是彼此多說說自己的經歷,多去體會彼此的經歷帶給自己的喜怒哀樂。很多事情,我們沒有經歷過可能就不太能明白當事人的苦衷。因此,嘗試著去了解老人家的成長年代,理解這個時代背景下形成的個人觀念與生活準則,並在交流中給予充分的接納,學會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可能是更為智慧的做法。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侷限。不要期待父母親超越他的時代。我們可以做的是幫助他們更好的活在這個時代,讓他們理解這個時代是怎麼生活的,當然也尊重他們願意生活在自己時代裡的權利。所謂:和而不同,才能創造更加和諧的相處環境。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第二,在情感上:尊重父母,理解他們依然把我們當成孩子的心態。

作為父母這一輩人,尤其是退休後的他們,會面對一種存在意義的轉型。他們更像青春期的孩子,與他們正好相反,青春期的孩子是把對家庭的興趣轉向社會,而老年人則是把社會興趣大部分轉向家庭。因此,處在轉型期的老年人心理和情感都比較脆弱,更需要孩子對他們的尊重和認同,要讓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至少在子女心目中,他們還撐著那一片藍天。

尤其是退休後的老年人,他們有的人一生對社會需求多,對家庭需求少,退休後的生活就會困難一些。退休時父母價值感的失落,可能需要更多地從孩子那裡得到補償。作為子女的我們,需要在這一點上學習著理解並認同他們在家庭中的位置與重要性。

因為,無論你在別人面前的資歷有多老,職場上的職務有多高,在心理層面上,你依舊是他們的孩子。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不妨將你的願望,將你的小苦惱與自己的父母多談一談,說說你的想法,聽聽他們的看法,多做一些交談,也許父母可以成為你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好夥伴呢。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第三,在生活上:不同的陪伴方式,讓父母更有價值感。

俗話說老小孩,人老了容易變得像小孩子一樣,依賴子女,甚至“無理取鬧”。那麼為什麼曾經被我們所以依靠的父母安變得依賴?面對父母的依賴,身為子女的我們又該當如何去做、去安撫?你們會幫助父母重新獨立麼?

很多朋友應該有這樣的內心獨白:生病了陪著去醫院看病,房子舊了出錢出力幫著裝修……可是隻要一接到爸媽問我什麼時候回家的電話,我就心虛。他們那麼辛苦把你養大成人,現在退休了,希望你多陪伴,這很正常,可是,真的是沒有那麼多時間,經常是加班回家累得只想倒頭就睡,陪男朋友或者老公的時間都很少……是不是一提起父母,就感覺很無奈呢?

確實如此,在某一天,我們會突然感覺自己的父母變得像個孩子——就像當年我們期待父母的愛並依賴父母一樣,父母現在如此渴望得到我們的關心,也想依賴我們,希望把自己的生命與我們重新緊密地聯結起來。父母對我們的依賴,一方面會給我們帶來溫暖,但也常常讓奮力打拼的子女感到無形的壓力。

我有一個好朋友,雖然工作很忙,但她卻保持著與父母的高度聯繫。她是怎麼做到的呢?例如:夏天到了,她要醃下飯小菜,這些內容在網上搜一下就知道了。她偏不,她會打電話回家找媽媽,問媽媽:你醃的小菜特別好吃,是怎麼做到的?向媽媽請教。媽媽可高興了,孩子雖然離家了,但她有事還會想到我,甚至還向我請教,說明我雖然老了,還是有價值的嘛。媽媽會傾其所能的告訴她,甚至會在家把小菜醃好了,讓她過來拿。這給媽媽的退休生活也帶來了一種成就感,一種自我價值感,對於母親來說,這是非常棒的一個人生體驗。

很多朋友擔心父母身體不好,任何事情都不讓父母操心,反而讓父母更焦慮。父母不瞭解孩子的情況,在這種未知和不確定情況下,父母對生活失去了原先的掌控,這也使得父母對兒女有了更多的焦慮與擔心。變通的做法是:故意在老人面前表現出需要父母的幫助和建議,表現出兒女對父母的依賴與信任,讓老人感覺自己儘管退休了,但還是很重要,也被人所需要。因此,作為子女,偶爾接受父母的照顧,未嘗不是一件壞事兒。至少你的存在,讓逐漸老去的父母的人生,更有意義和成就感。

父母漸漸老了,從社會退回家庭,他們關注的焦點自然就轉移到子女身上。對於不可避免到來的晚年的消極認識,使父母對疾病、抑鬱和不幸變得敏感;而抑鬱、焦慮等不良的潛意識感受也會外化,形成攻擊、衝突,身邊的孩子自然會感受到壓力。這些,都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需要理解並接納的現象。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第四、幫助父母重新調整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很多父母原來是非常獨立甚至非常能幹的,為什麼進入老年就像是變了一個人?

實際上,是父母原來的問題沒有解決,進入晚年後就會呈現一種聚集性的爆發。

比如:年輕的時候,忙於工作的父親,由於長期與妻兒分離,是個典型的工作狂。這樣的老人,雖然看起來功成名就,但並不代表他能夠和自己相處好。一旦退休,地位、權力等外在成功因素失去,他們會感覺自己所依賴的、能夠表現自己力量的東西已經不在了,常常會有抑鬱、失落感以及害怕被社會遺棄的焦慮——沒有人需要我了嗎?他們要尋找生活的意義、寄託和需要自己的人,來證實自己的能力。

要知道,老人家退休了,與社會脫節了,最擔心的是自己不被別人需要,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感。當然,這也是與我們的社會背景有關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曾經片面的強調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卻忽略了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尤其是80年代以前的社會意識中,會把一個人的職業當作是一個人生命的意義。找不到工作的人似乎生命的意義就是空白的。另外,在人的內在價值框架中,社會也認為人的價值是可以用公眾標準來衡量的,對社會無用的人就是社會的負擔,這些都會造成老人退休後心理上的失落。

當然,如果老人能夠理解過去的生活只是活在一種職業的外殼中,脫去職業外殼才是真正的自我生活,那麼,他要擺脫退休之後的失落感就容易多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是關係的產物,人都是生活在不同的關係層面中。那麼,老人退休後,失去的不僅僅是工作,也失去了一種人際關係。我們作為子女的,可以幫助老人重新建立一種關係,去社區、去老年之家,參加街道活動等。這樣,老人可以獲得新的人際關係,也在心理層面上重獲得一種歸屬感。另外,還可以幫助父母培養一些屬於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打麻將、養花草,釣魚等,都可以,對於比較內向的老人,我們需要儘可能的幫助他們培養那些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愛好,這樣的話,他們的情緒、情感可以有更多的釋放渠道,幫助他們的心理更加健康發展。

職業生涯只是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它不是全部。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不同,它們更強調自我,認為自我生命意義有很多種,職業只是為了吃飯謀生,生命的自我實現、存在的快樂與職業無關,與自己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友情愛情、以及自我對生命的理解、覺知有關。

每個人不是活著,而是需要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生存的價值。因此,對於父母而言,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存在的意義,這一點非常重要。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說到這裡,我一下子想到了我的一段經歷,多年前,我曾經在上海工作過幾年。有一段時間,週末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和閨蜜一起在南京路上看人,就是坐在永安百貨的樓下,一邊聽著樓上外國老頭吹薩克斯,一邊喝著飲料看人來人往。我非常驚訝地發現,路上行色匆匆的外國老人,揹著雙肩包,臉上洋溢著非常自信的笑容,這些國外的老人,一個個看上去都非常有尊嚴,而相對於國內的老人,他們似乎普遍失去了生命力。

當時我不理解,現在我明白了,這是因為,國外的老人不管多麼老,他們仍然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們不會像中國老人一樣,沒有自己的生活,子女才是他們生活唯一的重心,他們把自己的全部興趣都放到帶孩子上,如果沒有孩子可帶,活著就沒意思了。

王小波有一篇文章中曾經寫過這樣一個故事:他認識的美國一個老太太,六十多歲了,竟然有一個幾千英畝的農場,而她的唯一幫手是一條狗。不光如此,這個老太太還在談戀愛。我想,她能有這麼強悍的生命力,是因為,她有夢想,而且是自己去追尋自己的夢想,而不是整天看著自己的孫子輩,並期望孫子輩去活出自己沒有活出的夢想。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第五,在人際聯結上:瞭解父母真正的需要,幫助他們減少依賴,重新獨立。

每個子女都希望父母能安享晚年,但是我們能給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嗎?不能,只有父母自己才能給自己一個幸福的晚年。我們能做的就是:我們要了解父母真實的需要,並幫助他們看到。從而幫助他們減少對子女的依賴,重新獨立起來。

有的朋友可能不明白了:我的父母也去老年大學,也打球、釣魚,有自己的生活呀,為什麼還總是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呢?其實,在對子女生活的干擾背後,父母一定有其他需求,娛樂生活還不足以彌補這種需求,這可能需要子女耐心琢磨。

因為,不僅年輕人需要成長,老年人同樣需要。成長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是不斷完善人格、發展健康自我觀念的心理旅程。我們需要耐心的陪伴他們走過這條人生之路,請他看看這裡,看看那裡,儘量多地覺察四周,讓他看到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以及更多的人生選擇。

在我們心理成熟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和父母溝通,用沉穩的方式告訴他們:我們已經長大了,而他們也應該為自己的幸福、快樂負責,不要把生活的重心和焦點全都放在孩子身上。這個過程如我上面所說的,可能會很痛苦。但如果想要成長,首先你必須和父母在心理上分離。斬斷與他們不合理、不正常的牽纏後,再回去和他們健康地互動。這個前提是:你需要贏得父母的尊重,這份尊重是他們從小就沒有給你的,現在你長大了,你需要學習著自己去爭取。

反過來也是如此,很多朋友覺得自己從生理年齡上已經是成年人了,並且也已經參加工作,進入社會了,但還是感覺自己被父母控制,父母非常的依賴自己,為什麼呢?其實,有時候並不是父母在控制你,而是來源於咱們自己有一個尚未成熟、缺少自由感的內心。

比如說:有的家庭中,父母一方去世後,子女會讓剩下的老人和自己住在一起,方便照顧,也有一個陪伴。這樣的出發點當然是好的,但實際上,用這種方式照顧他們,反而是你在內心中依賴著父母的一種表現。例如:我有一個來訪者,她的父親因病去世了,媽媽有兩年時間整天粘著她,不願與外人接觸。她發現,媽媽越依賴自己,生活能力越差,竟然有了退行性的變化,蒼老得很快。她很煩惱,後來,在我們的探討下,她意識到,其實是自己在心理層面上對母親的一種依賴。因此,她決定從行動上與母親分離,並幫助母親,陪伴她進入新的圈子。她用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早晨5點起來陪母親到公園晨練,見到和善的老人就主動搭話。慢慢地,媽媽也願意出門鍛鍊了。兩個月後,她驚喜地發現母親加入了一個太極劍的圈子,還成了生活委員。她這才明白了,母親需要進入到屬於她自己的團體裡,有人和她談心事,有發洩情緒的渠道,並且贏得成就感,這才是對父母最好的陪伴。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要知道,從生命的早期開始,社會關係就與健康息息相關。實際上,社會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延長壽命的。曾經有一項對2萬8千多名老年人進行為期10年的縱向研究發現,與社會隔離最嚴重的老人組,他們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比那些有著充分的社會聯繫的老年人而言,高出53%。更重要的是,有著廣泛社會網絡和社交聯繫的老年人,更不容易出現認知功能的下降。尤其在情感方面的支持,是最能夠幫助老年人維持生活的滿意度了。

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在生活上幫助父母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重新建立社會聯結,重現自我價值。

另外,陪伴父母不僅僅是形式上的陪伴,很重要的是要與父母多溝通,幫助父母瞭解他們內心積極的願望。在一次聊天中,小夏發現母親的願望是去世界各地看一看,希望女兒陪她一起。可是工作中身不由己,當小夏發現有個去香港的老年旅行團時,就鼓勵母親跟團旅行。母親最終邁出獨自旅行這一步,看著母親歸來後的興奮,小夏特別高興。她知道,媽媽開始有了自己的體驗和力量,並且,還在這次旅行中,結識了幾個年齡相仿的好朋友。

老年生活並不一定是灰暗的。當父母決定去完成自己的願望,積極地去過自己的生活,他們就會迅速地變得生機勃勃。當我們與父母的關係重新迴歸到兩個成年人之間的關係,各自擁有自己的健康生活,同時分享彼此的生活,很多家庭矛盾也消失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第六、在社會生活中:保持邊界,各自演好各自的人生角色。

人類從來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活在與人的關係

層面,針對不同的關係,我們有不同的心理位置。

在婚姻中,你是伴侶的老公,或是太太;在與孩子的相處中,你是他的父母,當前的渴

望,未來的榜樣。但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在與父母處中,你需要意識到:我們不僅僅是他們的子女,更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成年人。

我有一個來訪者,最近特別煩惱,為什麼?因為父母一吵架,媽媽就會給自己打電話,近期特別頻繁,頻繁到甚至影響到他正常的工作了。我們經過探討,這才發現,老媽為什麼會頻繁給他打電話,實質上是一種求助。一方面是因為老媽的個性問題,與朋友們很難相處,同時也有爸爸的冷漠,導致老媽在家庭系統中特別無助,只好通過不斷與兒子打電話的方式來尋求對自己的心理支持。

所以,我們在一起交流此事的時候,幫助他認識到:父母需要修復他們的婚姻關係,這是他們自己應該去考慮的問題,兒子可以向母親提供一些情感上的支持,但卻不能承擔起父親與老公的角色。同時,我們也一起探討了,如何幫助母親建立起屬於她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讓她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朋友圈、社交圈,從而減少對兒子的依賴,各自歸位,各自擁有自己健康的生活空間。

在這裡我想引用榮格的一句話:父母對孩子的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的

父母沒有好好過日子。

從我的理解來說,這裡面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過程當中,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夫妻關係,讓孩子看到,在工作之外,你還能處理好你和配偶的關係,並且是帶著愛的感覺的。

第二層是,他們的父母有自己的日子,任何一方都有自己的價值,都有自己努力和追求的東西。如果父母做一切事情都是為了孩子,那麼他們自己又在哪裡呢?如果父母可以沒有自己的生活的話,那麼孩子也會覺得他也可以沒有自己的生活。

我一直反對父母替代孩子去思考和生活,同樣也反對兒女替代父母去思考和生活。

當然,真正關心父母的孩子應該讓父母各自實現對生活的主張,而不是要求父母之間的想法一致、行動一致。我們可以既幫助父親實現自己所希望的晚年生活,但同時也不強求母親一定要按照父親的意願去做,而是幫助母親過她自己想過的日子,但同時也不應該委屈父親。這是一種並在的生活,彼此認同和接納,也包含著對彼此的欣賞和喜歡。

我想說:生活中充滿了各種煩惱與苦悶,與父母相處的日子裡也有很多豐富的內容與複雜的情緒。與其指責父母的不是,埋怨自己的原生家庭,倒不如幫助他們活好未來的20年,30年,因為,父母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不是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