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的研究發明: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在他們的認知裡依然是存在的。例如:當我們把逗寶寶玩的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動作,這就是在寶寶的認知裡“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哄寶寶玩的“躲貓貓”遊戲,最能刺激他們的“物體恆存”認知,通過躲藏和出現的相互轉換,幫助寶寶建立“人恆存”的概念。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的研究發明: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在他們的認知裡依然是存在的。例如:當我們把逗寶寶玩的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動作,這就是在寶寶的認知裡“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哄寶寶玩的“躲貓貓”遊戲,最能刺激他們的“物體恆存”認知,通過躲藏和出現的相互轉換,幫助寶寶建立“人恆存”的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嬰兒在12個月之前不可能具備這個概念。樂媽覺得,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現在的嬰幼兒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了。樂媽的兩個孩子都是在6個月以後就出現“物體恆存”意識了。一般而言,當寶寶5個月以後,媽媽離開他們的視線時,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的研究發明: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在他們的認知裡依然是存在的。例如:當我們把逗寶寶玩的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動作,這就是在寶寶的認知裡“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哄寶寶玩的“躲貓貓”遊戲,最能刺激他們的“物體恆存”認知,通過躲藏和出現的相互轉換,幫助寶寶建立“人恆存”的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嬰兒在12個月之前不可能具備這個概念。樂媽覺得,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現在的嬰幼兒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了。樂媽的兩個孩子都是在6個月以後就出現“物體恆存”意識了。一般而言,當寶寶5個月以後,媽媽離開他們的視線時,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只要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寶寶就會產生焦慮或不安的情緒。一般來講,嬰兒在5至6個月大時,開始會察覺到身邊的人不見了,並且出現情緒反應;10個月大之後,分離焦慮的情況更為明顯,離開一下子,寶寶就可能哭得泣不成聲,讓家長十分心疼。但等到寶寶2歲以後,分離焦慮就會開始減緩,這是寶寶的正常發展里程碑,並非天生個性或他人影響,加上因為認知能力進步,可更清楚分辨主要照顧者是否就在附近。不過由於生長環境、教養方式及平時家長與寶寶的互動練習,每個寶寶的反應仍然會因人而異。

​嚴重分離焦慮症狀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的研究發明: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在他們的認知裡依然是存在的。例如:當我們把逗寶寶玩的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動作,這就是在寶寶的認知裡“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哄寶寶玩的“躲貓貓”遊戲,最能刺激他們的“物體恆存”認知,通過躲藏和出現的相互轉換,幫助寶寶建立“人恆存”的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嬰兒在12個月之前不可能具備這個概念。樂媽覺得,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現在的嬰幼兒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了。樂媽的兩個孩子都是在6個月以後就出現“物體恆存”意識了。一般而言,當寶寶5個月以後,媽媽離開他們的視線時,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只要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寶寶就會產生焦慮或不安的情緒。一般來講,嬰兒在5至6個月大時,開始會察覺到身邊的人不見了,並且出現情緒反應;10個月大之後,分離焦慮的情況更為明顯,離開一下子,寶寶就可能哭得泣不成聲,讓家長十分心疼。但等到寶寶2歲以後,分離焦慮就會開始減緩,這是寶寶的正常發展里程碑,並非天生個性或他人影響,加上因為認知能力進步,可更清楚分辨主要照顧者是否就在附近。不過由於生長環境、教養方式及平時家長與寶寶的互動練習,每個寶寶的反應仍然會因人而異。

​嚴重分離焦慮症狀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果家長髮覺孩子的分離焦慮反應比同齡的孩子異常強烈、或持久,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功能時,例如:激烈哭泣導致嘔吐,出現自傷或傷人的表現,較大的孩子頻繁提出自己的身體的不適,拒絕參與各種日常活動(如,不想上學、不願自己睡覺、不想與其他小夥伴玩耍)。特別是3歲以後的孩子,出現以上表現時,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需求幫助,瞭解孩子的情緒原因並及早介入。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的研究發明: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在他們的認知裡依然是存在的。例如:當我們把逗寶寶玩的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動作,這就是在寶寶的認知裡“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哄寶寶玩的“躲貓貓”遊戲,最能刺激他們的“物體恆存”認知,通過躲藏和出現的相互轉換,幫助寶寶建立“人恆存”的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嬰兒在12個月之前不可能具備這個概念。樂媽覺得,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現在的嬰幼兒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了。樂媽的兩個孩子都是在6個月以後就出現“物體恆存”意識了。一般而言,當寶寶5個月以後,媽媽離開他們的視線時,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只要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寶寶就會產生焦慮或不安的情緒。一般來講,嬰兒在5至6個月大時,開始會察覺到身邊的人不見了,並且出現情緒反應;10個月大之後,分離焦慮的情況更為明顯,離開一下子,寶寶就可能哭得泣不成聲,讓家長十分心疼。但等到寶寶2歲以後,分離焦慮就會開始減緩,這是寶寶的正常發展里程碑,並非天生個性或他人影響,加上因為認知能力進步,可更清楚分辨主要照顧者是否就在附近。不過由於生長環境、教養方式及平時家長與寶寶的互動練習,每個寶寶的反應仍然會因人而異。

​嚴重分離焦慮症狀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果家長髮覺孩子的分離焦慮反應比同齡的孩子異常強烈、或持久,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功能時,例如:激烈哭泣導致嘔吐,出現自傷或傷人的表現,較大的孩子頻繁提出自己的身體的不適,拒絕參與各種日常活動(如,不想上學、不願自己睡覺、不想與其他小夥伴玩耍)。特別是3歲以後的孩子,出現以上表現時,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需求幫助,瞭解孩子的情緒原因並及早介入。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時,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的情緒反應呢?各位家長不防從以下8個方面著手:

1.給孩子練習獨處的機會

寶寶約5至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讓寶寶練習獨處,每天都適當安排一些時間來鍛鍊,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習慣,最後就會覺得是正常的事情。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家長可以嘗試開著房門,但卻是在不同的房間活動,雖然孩子看不見你,但是會說話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正在忙什麼,寶寶就能夠安心地獨處,最後家長只要不時出現查看孩子情況即可。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的研究發明: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在他們的認知裡依然是存在的。例如:當我們把逗寶寶玩的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動作,這就是在寶寶的認知裡“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哄寶寶玩的“躲貓貓”遊戲,最能刺激他們的“物體恆存”認知,通過躲藏和出現的相互轉換,幫助寶寶建立“人恆存”的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嬰兒在12個月之前不可能具備這個概念。樂媽覺得,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現在的嬰幼兒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了。樂媽的兩個孩子都是在6個月以後就出現“物體恆存”意識了。一般而言,當寶寶5個月以後,媽媽離開他們的視線時,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只要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寶寶就會產生焦慮或不安的情緒。一般來講,嬰兒在5至6個月大時,開始會察覺到身邊的人不見了,並且出現情緒反應;10個月大之後,分離焦慮的情況更為明顯,離開一下子,寶寶就可能哭得泣不成聲,讓家長十分心疼。但等到寶寶2歲以後,分離焦慮就會開始減緩,這是寶寶的正常發展里程碑,並非天生個性或他人影響,加上因為認知能力進步,可更清楚分辨主要照顧者是否就在附近。不過由於生長環境、教養方式及平時家長與寶寶的互動練習,每個寶寶的反應仍然會因人而異。

​嚴重分離焦慮症狀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果家長髮覺孩子的分離焦慮反應比同齡的孩子異常強烈、或持久,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功能時,例如:激烈哭泣導致嘔吐,出現自傷或傷人的表現,較大的孩子頻繁提出自己的身體的不適,拒絕參與各種日常活動(如,不想上學、不願自己睡覺、不想與其他小夥伴玩耍)。特別是3歲以後的孩子,出現以上表現時,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需求幫助,瞭解孩子的情緒原因並及早介入。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時,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的情緒反應呢?各位家長不防從以下8個方面著手:

1.給孩子練習獨處的機會

寶寶約5至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讓寶寶練習獨處,每天都適當安排一些時間來鍛鍊,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習慣,最後就會覺得是正常的事情。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家長可以嘗試開著房門,但卻是在不同的房間活動,雖然孩子看不見你,但是會說話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正在忙什麼,寶寶就能夠安心地獨處,最後家長只要不時出現查看孩子情況即可。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2.多接觸家人以外的人

現在的孩子若不時常練習與他人接觸,很可能會導致社交能力表差,等他們上學時,跟老師和同學之間無法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因此,家長要經常帶著孩子和家人以外的人接觸,若常常跟別人在一起,到新環境就比較不會害怕,甚至還能養成與人主動攀談,或打招呼的習慣。

3.家長漸進式離開,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的研究發明: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在他們的認知裡依然是存在的。例如:當我們把逗寶寶玩的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動作,這就是在寶寶的認知裡“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哄寶寶玩的“躲貓貓”遊戲,最能刺激他們的“物體恆存”認知,通過躲藏和出現的相互轉換,幫助寶寶建立“人恆存”的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嬰兒在12個月之前不可能具備這個概念。樂媽覺得,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現在的嬰幼兒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了。樂媽的兩個孩子都是在6個月以後就出現“物體恆存”意識了。一般而言,當寶寶5個月以後,媽媽離開他們的視線時,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只要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寶寶就會產生焦慮或不安的情緒。一般來講,嬰兒在5至6個月大時,開始會察覺到身邊的人不見了,並且出現情緒反應;10個月大之後,分離焦慮的情況更為明顯,離開一下子,寶寶就可能哭得泣不成聲,讓家長十分心疼。但等到寶寶2歲以後,分離焦慮就會開始減緩,這是寶寶的正常發展里程碑,並非天生個性或他人影響,加上因為認知能力進步,可更清楚分辨主要照顧者是否就在附近。不過由於生長環境、教養方式及平時家長與寶寶的互動練習,每個寶寶的反應仍然會因人而異。

​嚴重分離焦慮症狀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果家長髮覺孩子的分離焦慮反應比同齡的孩子異常強烈、或持久,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功能時,例如:激烈哭泣導致嘔吐,出現自傷或傷人的表現,較大的孩子頻繁提出自己的身體的不適,拒絕參與各種日常活動(如,不想上學、不願自己睡覺、不想與其他小夥伴玩耍)。特別是3歲以後的孩子,出現以上表現時,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需求幫助,瞭解孩子的情緒原因並及早介入。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時,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的情緒反應呢?各位家長不防從以下8個方面著手:

1.給孩子練習獨處的機會

寶寶約5至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讓寶寶練習獨處,每天都適當安排一些時間來鍛鍊,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習慣,最後就會覺得是正常的事情。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家長可以嘗試開著房門,但卻是在不同的房間活動,雖然孩子看不見你,但是會說話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正在忙什麼,寶寶就能夠安心地獨處,最後家長只要不時出現查看孩子情況即可。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2.多接觸家人以外的人

現在的孩子若不時常練習與他人接觸,很可能會導致社交能力表差,等他們上學時,跟老師和同學之間無法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因此,家長要經常帶著孩子和家人以外的人接觸,若常常跟別人在一起,到新環境就比較不會害怕,甚至還能養成與人主動攀談,或打招呼的習慣。

3.家長漸進式離開,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有些媽媽(孩子的主要照顧者)認為偷偷離開寶寶,只要寶寶沒有發現就不會哭鬧不休。但是,從科學育兒的角度來講,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的恐慌,最正確的方式是父母在每次離開前都該先陪伴孩子玩耍,再漸進式地離開,讓孩子知道父母都在附近,離開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即使人消失一陣子沒發出聲音,寶寶仍然知道媽媽會回來;重點在離開前務必和寶寶說“再見”,並明確告訴孩子什麼時候會回來。例如,具體形容等唱完一首兒歌,等太陽公公下山以後……,讓寶寶可以做好心理準備,與父母只是暫時分開,等待期間要乖乖聽爺爺奶奶(非主要照顧者)的話。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的研究發明: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在他們的認知裡依然是存在的。例如:當我們把逗寶寶玩的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動作,這就是在寶寶的認知裡“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哄寶寶玩的“躲貓貓”遊戲,最能刺激他們的“物體恆存”認知,通過躲藏和出現的相互轉換,幫助寶寶建立“人恆存”的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嬰兒在12個月之前不可能具備這個概念。樂媽覺得,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現在的嬰幼兒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了。樂媽的兩個孩子都是在6個月以後就出現“物體恆存”意識了。一般而言,當寶寶5個月以後,媽媽離開他們的視線時,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只要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寶寶就會產生焦慮或不安的情緒。一般來講,嬰兒在5至6個月大時,開始會察覺到身邊的人不見了,並且出現情緒反應;10個月大之後,分離焦慮的情況更為明顯,離開一下子,寶寶就可能哭得泣不成聲,讓家長十分心疼。但等到寶寶2歲以後,分離焦慮就會開始減緩,這是寶寶的正常發展里程碑,並非天生個性或他人影響,加上因為認知能力進步,可更清楚分辨主要照顧者是否就在附近。不過由於生長環境、教養方式及平時家長與寶寶的互動練習,每個寶寶的反應仍然會因人而異。

​嚴重分離焦慮症狀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果家長髮覺孩子的分離焦慮反應比同齡的孩子異常強烈、或持久,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功能時,例如:激烈哭泣導致嘔吐,出現自傷或傷人的表現,較大的孩子頻繁提出自己的身體的不適,拒絕參與各種日常活動(如,不想上學、不願自己睡覺、不想與其他小夥伴玩耍)。特別是3歲以後的孩子,出現以上表現時,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需求幫助,瞭解孩子的情緒原因並及早介入。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時,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的情緒反應呢?各位家長不防從以下8個方面著手:

1.給孩子練習獨處的機會

寶寶約5至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讓寶寶練習獨處,每天都適當安排一些時間來鍛鍊,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習慣,最後就會覺得是正常的事情。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家長可以嘗試開著房門,但卻是在不同的房間活動,雖然孩子看不見你,但是會說話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正在忙什麼,寶寶就能夠安心地獨處,最後家長只要不時出現查看孩子情況即可。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2.多接觸家人以外的人

現在的孩子若不時常練習與他人接觸,很可能會導致社交能力表差,等他們上學時,跟老師和同學之間無法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因此,家長要經常帶著孩子和家人以外的人接觸,若常常跟別人在一起,到新環境就比較不會害怕,甚至還能養成與人主動攀談,或打招呼的習慣。

3.家長漸進式離開,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有些媽媽(孩子的主要照顧者)認為偷偷離開寶寶,只要寶寶沒有發現就不會哭鬧不休。但是,從科學育兒的角度來講,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的恐慌,最正確的方式是父母在每次離開前都該先陪伴孩子玩耍,再漸進式地離開,讓孩子知道父母都在附近,離開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即使人消失一陣子沒發出聲音,寶寶仍然知道媽媽會回來;重點在離開前務必和寶寶說“再見”,並明確告訴孩子什麼時候會回來。例如,具體形容等唱完一首兒歌,等太陽公公下山以後……,讓寶寶可以做好心理準備,與父母只是暫時分開,等待期間要乖乖聽爺爺奶奶(非主要照顧者)的話。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4.建立對陌生環境的好感

要帶寶寶去早教中心或幼兒園前,最好先帶他們去找熟悉的人見面,不要直接將寶寶交給陌生人,要讓寶寶有緩衝期,且最好事前先帶孩子去熟悉環境,循序漸進地讓寶寶和他人接觸,認為來這裡就會有好事發生,進而產生好感,覺得這裡是好玩的,這些練習方式能儘量避免寶寶產生分離焦慮。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的研究發明: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在他們的認知裡依然是存在的。例如:當我們把逗寶寶玩的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動作,這就是在寶寶的認知裡“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哄寶寶玩的“躲貓貓”遊戲,最能刺激他們的“物體恆存”認知,通過躲藏和出現的相互轉換,幫助寶寶建立“人恆存”的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嬰兒在12個月之前不可能具備這個概念。樂媽覺得,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現在的嬰幼兒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了。樂媽的兩個孩子都是在6個月以後就出現“物體恆存”意識了。一般而言,當寶寶5個月以後,媽媽離開他們的視線時,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只要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寶寶就會產生焦慮或不安的情緒。一般來講,嬰兒在5至6個月大時,開始會察覺到身邊的人不見了,並且出現情緒反應;10個月大之後,分離焦慮的情況更為明顯,離開一下子,寶寶就可能哭得泣不成聲,讓家長十分心疼。但等到寶寶2歲以後,分離焦慮就會開始減緩,這是寶寶的正常發展里程碑,並非天生個性或他人影響,加上因為認知能力進步,可更清楚分辨主要照顧者是否就在附近。不過由於生長環境、教養方式及平時家長與寶寶的互動練習,每個寶寶的反應仍然會因人而異。

​嚴重分離焦慮症狀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果家長髮覺孩子的分離焦慮反應比同齡的孩子異常強烈、或持久,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功能時,例如:激烈哭泣導致嘔吐,出現自傷或傷人的表現,較大的孩子頻繁提出自己的身體的不適,拒絕參與各種日常活動(如,不想上學、不願自己睡覺、不想與其他小夥伴玩耍)。特別是3歲以後的孩子,出現以上表現時,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需求幫助,瞭解孩子的情緒原因並及早介入。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時,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的情緒反應呢?各位家長不防從以下8個方面著手:

1.給孩子練習獨處的機會

寶寶約5至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讓寶寶練習獨處,每天都適當安排一些時間來鍛鍊,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習慣,最後就會覺得是正常的事情。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家長可以嘗試開著房門,但卻是在不同的房間活動,雖然孩子看不見你,但是會說話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正在忙什麼,寶寶就能夠安心地獨處,最後家長只要不時出現查看孩子情況即可。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2.多接觸家人以外的人

現在的孩子若不時常練習與他人接觸,很可能會導致社交能力表差,等他們上學時,跟老師和同學之間無法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因此,家長要經常帶著孩子和家人以外的人接觸,若常常跟別人在一起,到新環境就比較不會害怕,甚至還能養成與人主動攀談,或打招呼的習慣。

3.家長漸進式離開,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有些媽媽(孩子的主要照顧者)認為偷偷離開寶寶,只要寶寶沒有發現就不會哭鬧不休。但是,從科學育兒的角度來講,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的恐慌,最正確的方式是父母在每次離開前都該先陪伴孩子玩耍,再漸進式地離開,讓孩子知道父母都在附近,離開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即使人消失一陣子沒發出聲音,寶寶仍然知道媽媽會回來;重點在離開前務必和寶寶說“再見”,並明確告訴孩子什麼時候會回來。例如,具體形容等唱完一首兒歌,等太陽公公下山以後……,讓寶寶可以做好心理準備,與父母只是暫時分開,等待期間要乖乖聽爺爺奶奶(非主要照顧者)的話。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4.建立對陌生環境的好感

要帶寶寶去早教中心或幼兒園前,最好先帶他們去找熟悉的人見面,不要直接將寶寶交給陌生人,要讓寶寶有緩衝期,且最好事前先帶孩子去熟悉環境,循序漸進地讓寶寶和他人接觸,認為來這裡就會有好事發生,進而產生好感,覺得這裡是好玩的,這些練習方式能儘量避免寶寶產生分離焦慮。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5.別讓孩子控制你!

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媽媽(主要照顧者)和寶寶相處久了,用心觀察寶寶,你就會知道什麼情況下寶寶會哭,懂得去掌控寶寶的情緒起伏,並給予及時且正確的反應來滿足需求。但若是生理狀態不被滿足的哭鬧情況,家長就不能不理睬了!只為了討抱的哭鬧,家長堅決不能隨時隨地都滿足他。因為嬰幼兒很容易就抓到父母的弱點,若只要一哭媽媽就來,等他知道這樣會使家長妥協時,以後就會用同樣方式來引起家長的關注。如果孩子養成了這個習慣,家長就容易被孩子控制住。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的研究發明: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在他們的認知裡依然是存在的。例如:當我們把逗寶寶玩的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動作,這就是在寶寶的認知裡“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哄寶寶玩的“躲貓貓”遊戲,最能刺激他們的“物體恆存”認知,通過躲藏和出現的相互轉換,幫助寶寶建立“人恆存”的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嬰兒在12個月之前不可能具備這個概念。樂媽覺得,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現在的嬰幼兒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了。樂媽的兩個孩子都是在6個月以後就出現“物體恆存”意識了。一般而言,當寶寶5個月以後,媽媽離開他們的視線時,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只要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寶寶就會產生焦慮或不安的情緒。一般來講,嬰兒在5至6個月大時,開始會察覺到身邊的人不見了,並且出現情緒反應;10個月大之後,分離焦慮的情況更為明顯,離開一下子,寶寶就可能哭得泣不成聲,讓家長十分心疼。但等到寶寶2歲以後,分離焦慮就會開始減緩,這是寶寶的正常發展里程碑,並非天生個性或他人影響,加上因為認知能力進步,可更清楚分辨主要照顧者是否就在附近。不過由於生長環境、教養方式及平時家長與寶寶的互動練習,每個寶寶的反應仍然會因人而異。

​嚴重分離焦慮症狀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果家長髮覺孩子的分離焦慮反應比同齡的孩子異常強烈、或持久,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功能時,例如:激烈哭泣導致嘔吐,出現自傷或傷人的表現,較大的孩子頻繁提出自己的身體的不適,拒絕參與各種日常活動(如,不想上學、不願自己睡覺、不想與其他小夥伴玩耍)。特別是3歲以後的孩子,出現以上表現時,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需求幫助,瞭解孩子的情緒原因並及早介入。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時,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的情緒反應呢?各位家長不防從以下8個方面著手:

1.給孩子練習獨處的機會

寶寶約5至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讓寶寶練習獨處,每天都適當安排一些時間來鍛鍊,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習慣,最後就會覺得是正常的事情。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家長可以嘗試開著房門,但卻是在不同的房間活動,雖然孩子看不見你,但是會說話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正在忙什麼,寶寶就能夠安心地獨處,最後家長只要不時出現查看孩子情況即可。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2.多接觸家人以外的人

現在的孩子若不時常練習與他人接觸,很可能會導致社交能力表差,等他們上學時,跟老師和同學之間無法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因此,家長要經常帶著孩子和家人以外的人接觸,若常常跟別人在一起,到新環境就比較不會害怕,甚至還能養成與人主動攀談,或打招呼的習慣。

3.家長漸進式離開,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有些媽媽(孩子的主要照顧者)認為偷偷離開寶寶,只要寶寶沒有發現就不會哭鬧不休。但是,從科學育兒的角度來講,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的恐慌,最正確的方式是父母在每次離開前都該先陪伴孩子玩耍,再漸進式地離開,讓孩子知道父母都在附近,離開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即使人消失一陣子沒發出聲音,寶寶仍然知道媽媽會回來;重點在離開前務必和寶寶說“再見”,並明確告訴孩子什麼時候會回來。例如,具體形容等唱完一首兒歌,等太陽公公下山以後……,讓寶寶可以做好心理準備,與父母只是暫時分開,等待期間要乖乖聽爺爺奶奶(非主要照顧者)的話。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4.建立對陌生環境的好感

要帶寶寶去早教中心或幼兒園前,最好先帶他們去找熟悉的人見面,不要直接將寶寶交給陌生人,要讓寶寶有緩衝期,且最好事前先帶孩子去熟悉環境,循序漸進地讓寶寶和他人接觸,認為來這裡就會有好事發生,進而產生好感,覺得這裡是好玩的,這些練習方式能儘量避免寶寶產生分離焦慮。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5.別讓孩子控制你!

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媽媽(主要照顧者)和寶寶相處久了,用心觀察寶寶,你就會知道什麼情況下寶寶會哭,懂得去掌控寶寶的情緒起伏,並給予及時且正確的反應來滿足需求。但若是生理狀態不被滿足的哭鬧情況,家長就不能不理睬了!只為了討抱的哭鬧,家長堅決不能隨時隨地都滿足他。因為嬰幼兒很容易就抓到父母的弱點,若只要一哭媽媽就來,等他知道這樣會使家長妥協時,以後就會用同樣方式來引起家長的關注。如果孩子養成了這個習慣,家長就容易被孩子控制住。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6.家長心情先放輕鬆

許多家長都會害怕孩子哭鬧及有情緒反應,所以會不斷給予呵護和照顧,自認為孩子非常需要自己,不能離開身邊,但是當家人越是給予孩子這種難以割捨的情緒,孩子就很難發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其實,孩子的修復能力及潛力很強,比我們家長想想的要強大很多。有些寶寶為了引起家長注意,有些行為都是故意演給家長看,越安慰就哭越大聲,因此家長(主要照顧者)必須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不要過於擔心及照顧孩子,應該勇於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放手讓孩子去習慣跟其他人在一起,才能夠協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

優質原創作者 樂媽談育兒:關愛母嬰生活,專注幼兒成長,分享育兒心經!

孩子黏人是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為什麼嬰幼兒都會存在“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表現的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家長就需謹慎對待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一個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概念——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的研究發明: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在他們的認知裡依然是存在的。例如:當我們把逗寶寶玩的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動作,這就是在寶寶的認知裡“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哄寶寶玩的“躲貓貓”遊戲,最能刺激他們的“物體恆存”認知,通過躲藏和出現的相互轉換,幫助寶寶建立“人恆存”的概念。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嬰兒在12個月之前不可能具備這個概念。樂媽覺得,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現在的嬰幼兒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了。樂媽的兩個孩子都是在6個月以後就出現“物體恆存”意識了。一般而言,當寶寶5個月以後,媽媽離開他們的視線時,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只要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寶寶就會產生焦慮或不安的情緒。一般來講,嬰兒在5至6個月大時,開始會察覺到身邊的人不見了,並且出現情緒反應;10個月大之後,分離焦慮的情況更為明顯,離開一下子,寶寶就可能哭得泣不成聲,讓家長十分心疼。但等到寶寶2歲以後,分離焦慮就會開始減緩,這是寶寶的正常發展里程碑,並非天生個性或他人影響,加上因為認知能力進步,可更清楚分辨主要照顧者是否就在附近。不過由於生長環境、教養方式及平時家長與寶寶的互動練習,每個寶寶的反應仍然會因人而異。

​嚴重分離焦慮症狀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果家長髮覺孩子的分離焦慮反應比同齡的孩子異常強烈、或持久,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功能時,例如:激烈哭泣導致嘔吐,出現自傷或傷人的表現,較大的孩子頻繁提出自己的身體的不適,拒絕參與各種日常活動(如,不想上學、不願自己睡覺、不想與其他小夥伴玩耍)。特別是3歲以後的孩子,出現以上表現時,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需求幫助,瞭解孩子的情緒原因並及早介入。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時,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的情緒反應呢?各位家長不防從以下8個方面著手:

1.給孩子練習獨處的機會

寶寶約5至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讓寶寶練習獨處,每天都適當安排一些時間來鍛鍊,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習慣,最後就會覺得是正常的事情。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家長可以嘗試開著房門,但卻是在不同的房間活動,雖然孩子看不見你,但是會說話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正在忙什麼,寶寶就能夠安心地獨處,最後家長只要不時出現查看孩子情況即可。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2.多接觸家人以外的人

現在的孩子若不時常練習與他人接觸,很可能會導致社交能力表差,等他們上學時,跟老師和同學之間無法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因此,家長要經常帶著孩子和家人以外的人接觸,若常常跟別人在一起,到新環境就比較不會害怕,甚至還能養成與人主動攀談,或打招呼的習慣。

3.家長漸進式離開,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有些媽媽(孩子的主要照顧者)認為偷偷離開寶寶,只要寶寶沒有發現就不會哭鬧不休。但是,從科學育兒的角度來講,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的恐慌,最正確的方式是父母在每次離開前都該先陪伴孩子玩耍,再漸進式地離開,讓孩子知道父母都在附近,離開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即使人消失一陣子沒發出聲音,寶寶仍然知道媽媽會回來;重點在離開前務必和寶寶說“再見”,並明確告訴孩子什麼時候會回來。例如,具體形容等唱完一首兒歌,等太陽公公下山以後……,讓寶寶可以做好心理準備,與父母只是暫時分開,等待期間要乖乖聽爺爺奶奶(非主要照顧者)的話。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4.建立對陌生環境的好感

要帶寶寶去早教中心或幼兒園前,最好先帶他們去找熟悉的人見面,不要直接將寶寶交給陌生人,要讓寶寶有緩衝期,且最好事前先帶孩子去熟悉環境,循序漸進地讓寶寶和他人接觸,認為來這裡就會有好事發生,進而產生好感,覺得這裡是好玩的,這些練習方式能儘量避免寶寶產生分離焦慮。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5.別讓孩子控制你!

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媽媽(主要照顧者)和寶寶相處久了,用心觀察寶寶,你就會知道什麼情況下寶寶會哭,懂得去掌控寶寶的情緒起伏,並給予及時且正確的反應來滿足需求。但若是生理狀態不被滿足的哭鬧情況,家長就不能不理睬了!只為了討抱的哭鬧,家長堅決不能隨時隨地都滿足他。因為嬰幼兒很容易就抓到父母的弱點,若只要一哭媽媽就來,等他知道這樣會使家長妥協時,以後就會用同樣方式來引起家長的關注。如果孩子養成了這個習慣,家長就容易被孩子控制住。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6.家長心情先放輕鬆

許多家長都會害怕孩子哭鬧及有情緒反應,所以會不斷給予呵護和照顧,自認為孩子非常需要自己,不能離開身邊,但是當家人越是給予孩子這種難以割捨的情緒,孩子就很難發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其實,孩子的修復能力及潛力很強,比我們家長想想的要強大很多。有些寶寶為了引起家長注意,有些行為都是故意演給家長看,越安慰就哭越大聲,因此家長(主要照顧者)必須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不要過於擔心及照顧孩子,應該勇於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放手讓孩子去習慣跟其他人在一起,才能夠協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心理學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鬚謹慎

7.家長一旦離開就別回來

要克服分離焦慮最重要的是“家長的態度”!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如果家長決定要離開時,必須堅定地走,並儘量將說再見的時間縮短。切記:不要一看到孩子哭就跑回來,安撫一下後又消失,反而會讓孩子處於不穩定的情緒狀態

8.轉移孩子注意力及情緒

當孩子看到陌生人接近就哭時,可轉移孩子情緒,和他說:“那只是叔叔在跟你打招呼啊!他跟你微笑,應該覺得你很可愛!”家長要學會忽略孩子的哭鬧情緒,不要針對哭的事情去做響應,並且以心平氣和的語氣與寶寶溝通,讓寶寶覺得這件事情沒什麼大不了;反之,若說“你不要哭!這有什麼好哭的!”講到“哭”的關鍵詞,可能會讓孩子哭得更大聲。如果這時家長不知所措或立刻將孩子帶走,會孩子誤以為真有大事發生了,下次看到陌生人依舊會嚎啕大哭。

最後,樂媽再強調一下,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跟同齡孩子相比,並無太過強烈,或持久且影響生活的行為,家長便無須太過擔心!

如果您覺得文章內容對您有幫助,就點贊轉發一下吧!瞭解更多育兒知識,就關注樂媽談育兒吧!有任何建議,請私信@樂媽談育兒,感謝一路有您的陪伴!(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