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不完美媽媽 三毛 電腦 封神演義 文章 豆寶麻麻 2019-08-27
"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網上諮詢說:“我兒子才十歲,無論我跟他說什麼他都是反應平淡,看我的眼神也是冷冷的,讓我感到害怕……”並且這位媽媽還說到“有一次我發燒了,躺在床上,孩子放學看到我在床上躺著,衝著我就說:你飯做好了麼,我餓死了!孩子見到我這樣,竟絲毫沒有考慮到我,心頓時很涼,我怎麼會生了這麼一個“空心”兒子?”

想想真是憂傷,家長照顧孩子盡心盡力孩子絲毫沒有感激之心,反而在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表現得異常冷漠,寒了家長的心。其實經常會有家長反映說自己家孩子不懂得心疼人,並說道這一代孩子的成長環境變了,衣食無憂,自私冷漠是孩子的通病……

"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網上諮詢說:“我兒子才十歲,無論我跟他說什麼他都是反應平淡,看我的眼神也是冷冷的,讓我感到害怕……”並且這位媽媽還說到“有一次我發燒了,躺在床上,孩子放學看到我在床上躺著,衝著我就說:你飯做好了麼,我餓死了!孩子見到我這樣,竟絲毫沒有考慮到我,心頓時很涼,我怎麼會生了這麼一個“空心”兒子?”

想想真是憂傷,家長照顧孩子盡心盡力孩子絲毫沒有感激之心,反而在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表現得異常冷漠,寒了家長的心。其實經常會有家長反映說自己家孩子不懂得心疼人,並說道這一代孩子的成長環境變了,衣食無憂,自私冷漠是孩子的通病……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什麼是“空心人”?

說起“空心人”,究竟什麼是空心人?剛接觸到這個詞的時候我腦海中不禁想到《封神榜》裡一位忠臣比干直言進諫被挖了走了玲瓏心,在大街上走的畫面……且不論他下場結局是什麼,人若無心會怎樣?沒有心便沒有了靈魂,不但感受不到旁人,也感受不到自己。

北京大學的徐凱文博士最先提出“空心病”,“心”,在這裡是和動機及慾望相關的目標感、意義感。有心的人生活有方向,人生有奔頭,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而空心,就意味著缺乏價值觀的支撐,有強烈的孤獨感,不知道活下去的意義……

但上文中媽媽把兒子描述成“空心人”,與徐凱文博士提出的“空心人”是有出入的,她是指孩子自己沒有生活技能,不懂感恩,活在自己世界,有些自私冷漠,沒有感情,是一種不健康的兒童行為表現。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乾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畢淑敏在為什麼孩子對父母越來越冷漠的文章中也有過描述,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裡,便獨步天下了。

"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網上諮詢說:“我兒子才十歲,無論我跟他說什麼他都是反應平淡,看我的眼神也是冷冷的,讓我感到害怕……”並且這位媽媽還說到“有一次我發燒了,躺在床上,孩子放學看到我在床上躺著,衝著我就說:你飯做好了麼,我餓死了!孩子見到我這樣,竟絲毫沒有考慮到我,心頓時很涼,我怎麼會生了這麼一個“空心”兒子?”

想想真是憂傷,家長照顧孩子盡心盡力孩子絲毫沒有感激之心,反而在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表現得異常冷漠,寒了家長的心。其實經常會有家長反映說自己家孩子不懂得心疼人,並說道這一代孩子的成長環境變了,衣食無憂,自私冷漠是孩子的通病……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什麼是“空心人”?

說起“空心人”,究竟什麼是空心人?剛接觸到這個詞的時候我腦海中不禁想到《封神榜》裡一位忠臣比干直言進諫被挖了走了玲瓏心,在大街上走的畫面……且不論他下場結局是什麼,人若無心會怎樣?沒有心便沒有了靈魂,不但感受不到旁人,也感受不到自己。

北京大學的徐凱文博士最先提出“空心病”,“心”,在這裡是和動機及慾望相關的目標感、意義感。有心的人生活有方向,人生有奔頭,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而空心,就意味著缺乏價值觀的支撐,有強烈的孤獨感,不知道活下去的意義……

但上文中媽媽把兒子描述成“空心人”,與徐凱文博士提出的“空心人”是有出入的,她是指孩子自己沒有生活技能,不懂感恩,活在自己世界,有些自私冷漠,沒有感情,是一種不健康的兒童行為表現。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乾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畢淑敏在為什麼孩子對父母越來越冷漠的文章中也有過描述,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裡,便獨步天下了。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真的就會感受到幸福麼?她對孩子們進行了詢問,發現並不是,孩子反而覺得自己沒人愛,認為父母每天的忙碌辛苦以及對自己的額外照顧是應該的,這種愛太平常了……

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卻成了“空心人”?是什麼造就了孩子的自私與冷漠?

1.沉迷網絡,內心世界與外界失聯導致“空心”

傳播學中有個概念叫作“電視人”:指的是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他們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是注重感覺的“感覺人”,由於收看電視是在背靠沙發、面向熒屏的狹小空間中進行的,這種封閉、缺乏現實社會互動的環境,使得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弱。

這一代孩子所面臨的不僅僅是電視,更多的是電腦、手機、網絡,自我沉迷於網絡的虛擬空間裡,拒絕與現實空間裡的人進行互動溝通,忽略身邊的人際關係。“空心”就是在於外界交流時沒有內心感受沒有參與感,自己畫地為牢生活在一個枯燥而孤獨的世界裡,感受不到來自外界與他人的愛與光芒,當然在這裡也可以理解為心裡沒有別人的存在。長期不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的內心世界的大門就會對你關閉,就像封閉的容器與外界隔絕,容易造成孩子人格孤僻,情感淡漠,自以為是的特點。

"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網上諮詢說:“我兒子才十歲,無論我跟他說什麼他都是反應平淡,看我的眼神也是冷冷的,讓我感到害怕……”並且這位媽媽還說到“有一次我發燒了,躺在床上,孩子放學看到我在床上躺著,衝著我就說:你飯做好了麼,我餓死了!孩子見到我這樣,竟絲毫沒有考慮到我,心頓時很涼,我怎麼會生了這麼一個“空心”兒子?”

想想真是憂傷,家長照顧孩子盡心盡力孩子絲毫沒有感激之心,反而在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表現得異常冷漠,寒了家長的心。其實經常會有家長反映說自己家孩子不懂得心疼人,並說道這一代孩子的成長環境變了,衣食無憂,自私冷漠是孩子的通病……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什麼是“空心人”?

說起“空心人”,究竟什麼是空心人?剛接觸到這個詞的時候我腦海中不禁想到《封神榜》裡一位忠臣比干直言進諫被挖了走了玲瓏心,在大街上走的畫面……且不論他下場結局是什麼,人若無心會怎樣?沒有心便沒有了靈魂,不但感受不到旁人,也感受不到自己。

北京大學的徐凱文博士最先提出“空心病”,“心”,在這裡是和動機及慾望相關的目標感、意義感。有心的人生活有方向,人生有奔頭,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而空心,就意味著缺乏價值觀的支撐,有強烈的孤獨感,不知道活下去的意義……

但上文中媽媽把兒子描述成“空心人”,與徐凱文博士提出的“空心人”是有出入的,她是指孩子自己沒有生活技能,不懂感恩,活在自己世界,有些自私冷漠,沒有感情,是一種不健康的兒童行為表現。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乾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畢淑敏在為什麼孩子對父母越來越冷漠的文章中也有過描述,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裡,便獨步天下了。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真的就會感受到幸福麼?她對孩子們進行了詢問,發現並不是,孩子反而覺得自己沒人愛,認為父母每天的忙碌辛苦以及對自己的額外照顧是應該的,這種愛太平常了……

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卻成了“空心人”?是什麼造就了孩子的自私與冷漠?

1.沉迷網絡,內心世界與外界失聯導致“空心”

傳播學中有個概念叫作“電視人”:指的是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他們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是注重感覺的“感覺人”,由於收看電視是在背靠沙發、面向熒屏的狹小空間中進行的,這種封閉、缺乏現實社會互動的環境,使得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弱。

這一代孩子所面臨的不僅僅是電視,更多的是電腦、手機、網絡,自我沉迷於網絡的虛擬空間裡,拒絕與現實空間裡的人進行互動溝通,忽略身邊的人際關係。“空心”就是在於外界交流時沒有內心感受沒有參與感,自己畫地為牢生活在一個枯燥而孤獨的世界裡,感受不到來自外界與他人的愛與光芒,當然在這裡也可以理解為心裡沒有別人的存在。長期不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的內心世界的大門就會對你關閉,就像封閉的容器與外界隔絕,容易造成孩子人格孤僻,情感淡漠,自以為是的特點。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2.價值觀尚未成熟,信仰缺失,不知感恩

所謂信仰,就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三毛曾經說過:“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信仰缺失的人同樣也是如此,做事漫無目的,找不到生活的意義與方向。

孩子尚未長大,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只是處在這一個探索的過程,父母不注重培與引導養很容易造成個人認知的偏差。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是每天忙忙碌碌,認為給了孩子較好的物質條件就是對孩子好。家長給予孩子的陪伴太少,有時想想覺得孩子在這方面卻是也是受了委屈,所以想盡辦法彌補孩子,只要孩子提得要求都會想盡辦法去滿足,久而久之在孩子心裡就認定父母做這些是理所應當,丟失了一顆感恩之心。對於這份張口伸手就能獲得的東西自然也是不懂得它的價值,不懂得珍惜。不懂感恩的人是沒有快樂的人,因為他在接受別人的給予覺得是理所應當,體會不到得到的欣喜,自然感受不到真正的快樂。

"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網上諮詢說:“我兒子才十歲,無論我跟他說什麼他都是反應平淡,看我的眼神也是冷冷的,讓我感到害怕……”並且這位媽媽還說到“有一次我發燒了,躺在床上,孩子放學看到我在床上躺著,衝著我就說:你飯做好了麼,我餓死了!孩子見到我這樣,竟絲毫沒有考慮到我,心頓時很涼,我怎麼會生了這麼一個“空心”兒子?”

想想真是憂傷,家長照顧孩子盡心盡力孩子絲毫沒有感激之心,反而在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表現得異常冷漠,寒了家長的心。其實經常會有家長反映說自己家孩子不懂得心疼人,並說道這一代孩子的成長環境變了,衣食無憂,自私冷漠是孩子的通病……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什麼是“空心人”?

說起“空心人”,究竟什麼是空心人?剛接觸到這個詞的時候我腦海中不禁想到《封神榜》裡一位忠臣比干直言進諫被挖了走了玲瓏心,在大街上走的畫面……且不論他下場結局是什麼,人若無心會怎樣?沒有心便沒有了靈魂,不但感受不到旁人,也感受不到自己。

北京大學的徐凱文博士最先提出“空心病”,“心”,在這裡是和動機及慾望相關的目標感、意義感。有心的人生活有方向,人生有奔頭,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而空心,就意味著缺乏價值觀的支撐,有強烈的孤獨感,不知道活下去的意義……

但上文中媽媽把兒子描述成“空心人”,與徐凱文博士提出的“空心人”是有出入的,她是指孩子自己沒有生活技能,不懂感恩,活在自己世界,有些自私冷漠,沒有感情,是一種不健康的兒童行為表現。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乾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畢淑敏在為什麼孩子對父母越來越冷漠的文章中也有過描述,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裡,便獨步天下了。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真的就會感受到幸福麼?她對孩子們進行了詢問,發現並不是,孩子反而覺得自己沒人愛,認為父母每天的忙碌辛苦以及對自己的額外照顧是應該的,這種愛太平常了……

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卻成了“空心人”?是什麼造就了孩子的自私與冷漠?

1.沉迷網絡,內心世界與外界失聯導致“空心”

傳播學中有個概念叫作“電視人”:指的是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他們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是注重感覺的“感覺人”,由於收看電視是在背靠沙發、面向熒屏的狹小空間中進行的,這種封閉、缺乏現實社會互動的環境,使得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弱。

這一代孩子所面臨的不僅僅是電視,更多的是電腦、手機、網絡,自我沉迷於網絡的虛擬空間裡,拒絕與現實空間裡的人進行互動溝通,忽略身邊的人際關係。“空心”就是在於外界交流時沒有內心感受沒有參與感,自己畫地為牢生活在一個枯燥而孤獨的世界裡,感受不到來自外界與他人的愛與光芒,當然在這裡也可以理解為心裡沒有別人的存在。長期不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的內心世界的大門就會對你關閉,就像封閉的容器與外界隔絕,容易造成孩子人格孤僻,情感淡漠,自以為是的特點。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2.價值觀尚未成熟,信仰缺失,不知感恩

所謂信仰,就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三毛曾經說過:“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信仰缺失的人同樣也是如此,做事漫無目的,找不到生活的意義與方向。

孩子尚未長大,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只是處在這一個探索的過程,父母不注重培與引導養很容易造成個人認知的偏差。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是每天忙忙碌碌,認為給了孩子較好的物質條件就是對孩子好。家長給予孩子的陪伴太少,有時想想覺得孩子在這方面卻是也是受了委屈,所以想盡辦法彌補孩子,只要孩子提得要求都會想盡辦法去滿足,久而久之在孩子心裡就認定父母做這些是理所應當,丟失了一顆感恩之心。對於這份張口伸手就能獲得的東西自然也是不懂得它的價值,不懂得珍惜。不懂感恩的人是沒有快樂的人,因為他在接受別人的給予覺得是理所應當,體會不到得到的欣喜,自然感受不到真正的快樂。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3.父母甘做“外包員”,孩子缺少生活的“過程”

從外界環境上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困窘的時代,物質世界如此豐富反而讓我們的精神世界極度匱乏。造成這種困窘的原因就是我們失去了生活的“過程”,就像成年人的世界很多勞動被機器替代,致使生活少了些味道,容易空虛,找不著自己的價值與生活的充實感。孩子也是一樣,父母包攬了生活中一切雜貨兒,認為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其餘的都交給他們做就行了。殊不知這些也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個人能力的培養與孩子性格的塑造以及情感的體驗。日常的家務需要孩子的參與,打掃衛生,做飯,清洗碗筷等如果孩子能夠參與其中就會了解其中的繁瑣不易同時也會因獲得一項技能完成一件事容易獲得成就感,還能夠增強對父母勞動成果的認同感,在勞動合作參與中增進彼此關係。

面對“空心”孩子,家長該如何引導?3種方法挽救“愛的低能兒”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的:“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給孩子“回報”愛的空間。

"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網上諮詢說:“我兒子才十歲,無論我跟他說什麼他都是反應平淡,看我的眼神也是冷冷的,讓我感到害怕……”並且這位媽媽還說到“有一次我發燒了,躺在床上,孩子放學看到我在床上躺著,衝著我就說:你飯做好了麼,我餓死了!孩子見到我這樣,竟絲毫沒有考慮到我,心頓時很涼,我怎麼會生了這麼一個“空心”兒子?”

想想真是憂傷,家長照顧孩子盡心盡力孩子絲毫沒有感激之心,反而在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表現得異常冷漠,寒了家長的心。其實經常會有家長反映說自己家孩子不懂得心疼人,並說道這一代孩子的成長環境變了,衣食無憂,自私冷漠是孩子的通病……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什麼是“空心人”?

說起“空心人”,究竟什麼是空心人?剛接觸到這個詞的時候我腦海中不禁想到《封神榜》裡一位忠臣比干直言進諫被挖了走了玲瓏心,在大街上走的畫面……且不論他下場結局是什麼,人若無心會怎樣?沒有心便沒有了靈魂,不但感受不到旁人,也感受不到自己。

北京大學的徐凱文博士最先提出“空心病”,“心”,在這裡是和動機及慾望相關的目標感、意義感。有心的人生活有方向,人生有奔頭,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而空心,就意味著缺乏價值觀的支撐,有強烈的孤獨感,不知道活下去的意義……

但上文中媽媽把兒子描述成“空心人”,與徐凱文博士提出的“空心人”是有出入的,她是指孩子自己沒有生活技能,不懂感恩,活在自己世界,有些自私冷漠,沒有感情,是一種不健康的兒童行為表現。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乾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畢淑敏在為什麼孩子對父母越來越冷漠的文章中也有過描述,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裡,便獨步天下了。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真的就會感受到幸福麼?她對孩子們進行了詢問,發現並不是,孩子反而覺得自己沒人愛,認為父母每天的忙碌辛苦以及對自己的額外照顧是應該的,這種愛太平常了……

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卻成了“空心人”?是什麼造就了孩子的自私與冷漠?

1.沉迷網絡,內心世界與外界失聯導致“空心”

傳播學中有個概念叫作“電視人”:指的是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他們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是注重感覺的“感覺人”,由於收看電視是在背靠沙發、面向熒屏的狹小空間中進行的,這種封閉、缺乏現實社會互動的環境,使得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弱。

這一代孩子所面臨的不僅僅是電視,更多的是電腦、手機、網絡,自我沉迷於網絡的虛擬空間裡,拒絕與現實空間裡的人進行互動溝通,忽略身邊的人際關係。“空心”就是在於外界交流時沒有內心感受沒有參與感,自己畫地為牢生活在一個枯燥而孤獨的世界裡,感受不到來自外界與他人的愛與光芒,當然在這裡也可以理解為心裡沒有別人的存在。長期不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的內心世界的大門就會對你關閉,就像封閉的容器與外界隔絕,容易造成孩子人格孤僻,情感淡漠,自以為是的特點。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2.價值觀尚未成熟,信仰缺失,不知感恩

所謂信仰,就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三毛曾經說過:“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信仰缺失的人同樣也是如此,做事漫無目的,找不到生活的意義與方向。

孩子尚未長大,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只是處在這一個探索的過程,父母不注重培與引導養很容易造成個人認知的偏差。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是每天忙忙碌碌,認為給了孩子較好的物質條件就是對孩子好。家長給予孩子的陪伴太少,有時想想覺得孩子在這方面卻是也是受了委屈,所以想盡辦法彌補孩子,只要孩子提得要求都會想盡辦法去滿足,久而久之在孩子心裡就認定父母做這些是理所應當,丟失了一顆感恩之心。對於這份張口伸手就能獲得的東西自然也是不懂得它的價值,不懂得珍惜。不懂感恩的人是沒有快樂的人,因為他在接受別人的給予覺得是理所應當,體會不到得到的欣喜,自然感受不到真正的快樂。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3.父母甘做“外包員”,孩子缺少生活的“過程”

從外界環境上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困窘的時代,物質世界如此豐富反而讓我們的精神世界極度匱乏。造成這種困窘的原因就是我們失去了生活的“過程”,就像成年人的世界很多勞動被機器替代,致使生活少了些味道,容易空虛,找不著自己的價值與生活的充實感。孩子也是一樣,父母包攬了生活中一切雜貨兒,認為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其餘的都交給他們做就行了。殊不知這些也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個人能力的培養與孩子性格的塑造以及情感的體驗。日常的家務需要孩子的參與,打掃衛生,做飯,清洗碗筷等如果孩子能夠參與其中就會了解其中的繁瑣不易同時也會因獲得一項技能完成一件事容易獲得成就感,還能夠增強對父母勞動成果的認同感,在勞動合作參與中增進彼此關係。

面對“空心”孩子,家長該如何引導?3種方法挽救“愛的低能兒”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的:“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給孩子“回報”愛的空間。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1. 愛是相互的,給予孩子愛的同時也要向孩子索取愛

愛是一面遼闊光滑的迴音壁,微小的愛意反覆迴響著,折射著,變成巨大的轟鳴。當付出的愛被隆重接受並珍藏時,孩子終於強烈地感覺到了被愛的尊貴與神聖。

愛是雙向的,世上最無私的愛要數父母對孩子的愛吧!愛孩子也是要回報的,要讓孩子懂得愛的反饋,父母應學會向孩子索取愛,告訴他們自己也有被愛的需求。父母如果愛孩子,一定要在她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周圍人,讓孩子體會到自己也有愛他人的價值和“助人為樂”的快樂。勞累辛苦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中,可以稍微示弱一下,讓孩子為你捶捶背,捏肩,或者是倒杯水……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被需求,並表達出對孩子的感謝與愛意,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是這是一件非常開心與幸福的事情。成人強調這種愛的價值,他們就會感悟到深深的愛意,所以愛孩子也要記得向孩子索取愛。

"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網上諮詢說:“我兒子才十歲,無論我跟他說什麼他都是反應平淡,看我的眼神也是冷冷的,讓我感到害怕……”並且這位媽媽還說到“有一次我發燒了,躺在床上,孩子放學看到我在床上躺著,衝著我就說:你飯做好了麼,我餓死了!孩子見到我這樣,竟絲毫沒有考慮到我,心頓時很涼,我怎麼會生了這麼一個“空心”兒子?”

想想真是憂傷,家長照顧孩子盡心盡力孩子絲毫沒有感激之心,反而在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表現得異常冷漠,寒了家長的心。其實經常會有家長反映說自己家孩子不懂得心疼人,並說道這一代孩子的成長環境變了,衣食無憂,自私冷漠是孩子的通病……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什麼是“空心人”?

說起“空心人”,究竟什麼是空心人?剛接觸到這個詞的時候我腦海中不禁想到《封神榜》裡一位忠臣比干直言進諫被挖了走了玲瓏心,在大街上走的畫面……且不論他下場結局是什麼,人若無心會怎樣?沒有心便沒有了靈魂,不但感受不到旁人,也感受不到自己。

北京大學的徐凱文博士最先提出“空心病”,“心”,在這裡是和動機及慾望相關的目標感、意義感。有心的人生活有方向,人生有奔頭,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而空心,就意味著缺乏價值觀的支撐,有強烈的孤獨感,不知道活下去的意義……

但上文中媽媽把兒子描述成“空心人”,與徐凱文博士提出的“空心人”是有出入的,她是指孩子自己沒有生活技能,不懂感恩,活在自己世界,有些自私冷漠,沒有感情,是一種不健康的兒童行為表現。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乾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畢淑敏在為什麼孩子對父母越來越冷漠的文章中也有過描述,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裡,便獨步天下了。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真的就會感受到幸福麼?她對孩子們進行了詢問,發現並不是,孩子反而覺得自己沒人愛,認為父母每天的忙碌辛苦以及對自己的額外照顧是應該的,這種愛太平常了……

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卻成了“空心人”?是什麼造就了孩子的自私與冷漠?

1.沉迷網絡,內心世界與外界失聯導致“空心”

傳播學中有個概念叫作“電視人”:指的是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他們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是注重感覺的“感覺人”,由於收看電視是在背靠沙發、面向熒屏的狹小空間中進行的,這種封閉、缺乏現實社會互動的環境,使得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弱。

這一代孩子所面臨的不僅僅是電視,更多的是電腦、手機、網絡,自我沉迷於網絡的虛擬空間裡,拒絕與現實空間裡的人進行互動溝通,忽略身邊的人際關係。“空心”就是在於外界交流時沒有內心感受沒有參與感,自己畫地為牢生活在一個枯燥而孤獨的世界裡,感受不到來自外界與他人的愛與光芒,當然在這裡也可以理解為心裡沒有別人的存在。長期不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的內心世界的大門就會對你關閉,就像封閉的容器與外界隔絕,容易造成孩子人格孤僻,情感淡漠,自以為是的特點。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2.價值觀尚未成熟,信仰缺失,不知感恩

所謂信仰,就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三毛曾經說過:“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信仰缺失的人同樣也是如此,做事漫無目的,找不到生活的意義與方向。

孩子尚未長大,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只是處在這一個探索的過程,父母不注重培與引導養很容易造成個人認知的偏差。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是每天忙忙碌碌,認為給了孩子較好的物質條件就是對孩子好。家長給予孩子的陪伴太少,有時想想覺得孩子在這方面卻是也是受了委屈,所以想盡辦法彌補孩子,只要孩子提得要求都會想盡辦法去滿足,久而久之在孩子心裡就認定父母做這些是理所應當,丟失了一顆感恩之心。對於這份張口伸手就能獲得的東西自然也是不懂得它的價值,不懂得珍惜。不懂感恩的人是沒有快樂的人,因為他在接受別人的給予覺得是理所應當,體會不到得到的欣喜,自然感受不到真正的快樂。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3.父母甘做“外包員”,孩子缺少生活的“過程”

從外界環境上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困窘的時代,物質世界如此豐富反而讓我們的精神世界極度匱乏。造成這種困窘的原因就是我們失去了生活的“過程”,就像成年人的世界很多勞動被機器替代,致使生活少了些味道,容易空虛,找不著自己的價值與生活的充實感。孩子也是一樣,父母包攬了生活中一切雜貨兒,認為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其餘的都交給他們做就行了。殊不知這些也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個人能力的培養與孩子性格的塑造以及情感的體驗。日常的家務需要孩子的參與,打掃衛生,做飯,清洗碗筷等如果孩子能夠參與其中就會了解其中的繁瑣不易同時也會因獲得一項技能完成一件事容易獲得成就感,還能夠增強對父母勞動成果的認同感,在勞動合作參與中增進彼此關係。

面對“空心”孩子,家長該如何引導?3種方法挽救“愛的低能兒”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的:“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給孩子“回報”愛的空間。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1. 愛是相互的,給予孩子愛的同時也要向孩子索取愛

愛是一面遼闊光滑的迴音壁,微小的愛意反覆迴響著,折射著,變成巨大的轟鳴。當付出的愛被隆重接受並珍藏時,孩子終於強烈地感覺到了被愛的尊貴與神聖。

愛是雙向的,世上最無私的愛要數父母對孩子的愛吧!愛孩子也是要回報的,要讓孩子懂得愛的反饋,父母應學會向孩子索取愛,告訴他們自己也有被愛的需求。父母如果愛孩子,一定要在她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周圍人,讓孩子體會到自己也有愛他人的價值和“助人為樂”的快樂。勞累辛苦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中,可以稍微示弱一下,讓孩子為你捶捶背,捏肩,或者是倒杯水……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被需求,並表達出對孩子的感謝與愛意,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是這是一件非常開心與幸福的事情。成人強調這種愛的價值,他們就會感悟到深深的愛意,所以愛孩子也要記得向孩子索取愛。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2. 事事盡心不如雪中送炭,適當讓孩子感受挫折。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表達、藝術不僅僅只是給予、滿足、和百般遷就,家長對孩子的事情事事盡心,不如在孩子的成長中受到挫折,經過努力付出後伸出一把大手,將孩子拉起,孩子才能深刻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溫暖”的愛意。如果孩子做什麼事父母都要為其考慮周到,致使孩子做事順風順水,不僅讓孩子在成長中經不起挫折與打擊,還會因一件小事沒有得到父母對自己的滿足而去埋怨甚至厭惡自己的父母。當孩子把父母的事事盡心當作一種習慣時,自然而然把父母的這種愛當作一種平淡,所以適當讓孩子感受挫折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總是習慣睡懶覺,那就別再做鬧鐘,經歷過一次上學遲到的後果打擊(餓肚子、遲到受罰、丟失顏面……),他會理解你的辛苦與愛意。

3. 有愛的家庭生活,才能培養出有愛的孩子。

每一個娃,都是自家情感教育的產物,是父母長期相處方式的一種沉澱。所有的專家都在說,都在呼籲:對於養孩子來說,最好的富養,就是爸媽相愛,小孩子從小就生長在爸媽相愛的家庭裡,知道怎麼去表達愛,怎麼去說每一句話,去關懷別人,也懂得體會別人的感受。

"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網上諮詢說:“我兒子才十歲,無論我跟他說什麼他都是反應平淡,看我的眼神也是冷冷的,讓我感到害怕……”並且這位媽媽還說到“有一次我發燒了,躺在床上,孩子放學看到我在床上躺著,衝著我就說:你飯做好了麼,我餓死了!孩子見到我這樣,竟絲毫沒有考慮到我,心頓時很涼,我怎麼會生了這麼一個“空心”兒子?”

想想真是憂傷,家長照顧孩子盡心盡力孩子絲毫沒有感激之心,反而在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表現得異常冷漠,寒了家長的心。其實經常會有家長反映說自己家孩子不懂得心疼人,並說道這一代孩子的成長環境變了,衣食無憂,自私冷漠是孩子的通病……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什麼是“空心人”?

說起“空心人”,究竟什麼是空心人?剛接觸到這個詞的時候我腦海中不禁想到《封神榜》裡一位忠臣比干直言進諫被挖了走了玲瓏心,在大街上走的畫面……且不論他下場結局是什麼,人若無心會怎樣?沒有心便沒有了靈魂,不但感受不到旁人,也感受不到自己。

北京大學的徐凱文博士最先提出“空心病”,“心”,在這裡是和動機及慾望相關的目標感、意義感。有心的人生活有方向,人生有奔頭,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而空心,就意味著缺乏價值觀的支撐,有強烈的孤獨感,不知道活下去的意義……

但上文中媽媽把兒子描述成“空心人”,與徐凱文博士提出的“空心人”是有出入的,她是指孩子自己沒有生活技能,不懂感恩,活在自己世界,有些自私冷漠,沒有感情,是一種不健康的兒童行為表現。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乾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畢淑敏在為什麼孩子對父母越來越冷漠的文章中也有過描述,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裡,便獨步天下了。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真的就會感受到幸福麼?她對孩子們進行了詢問,發現並不是,孩子反而覺得自己沒人愛,認為父母每天的忙碌辛苦以及對自己的額外照顧是應該的,這種愛太平常了……

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卻成了“空心人”?是什麼造就了孩子的自私與冷漠?

1.沉迷網絡,內心世界與外界失聯導致“空心”

傳播學中有個概念叫作“電視人”:指的是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他們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是注重感覺的“感覺人”,由於收看電視是在背靠沙發、面向熒屏的狹小空間中進行的,這種封閉、缺乏現實社會互動的環境,使得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弱。

這一代孩子所面臨的不僅僅是電視,更多的是電腦、手機、網絡,自我沉迷於網絡的虛擬空間裡,拒絕與現實空間裡的人進行互動溝通,忽略身邊的人際關係。“空心”就是在於外界交流時沒有內心感受沒有參與感,自己畫地為牢生活在一個枯燥而孤獨的世界裡,感受不到來自外界與他人的愛與光芒,當然在這裡也可以理解為心裡沒有別人的存在。長期不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的內心世界的大門就會對你關閉,就像封閉的容器與外界隔絕,容易造成孩子人格孤僻,情感淡漠,自以為是的特點。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2.價值觀尚未成熟,信仰缺失,不知感恩

所謂信仰,就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三毛曾經說過:“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信仰缺失的人同樣也是如此,做事漫無目的,找不到生活的意義與方向。

孩子尚未長大,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只是處在這一個探索的過程,父母不注重培與引導養很容易造成個人認知的偏差。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是每天忙忙碌碌,認為給了孩子較好的物質條件就是對孩子好。家長給予孩子的陪伴太少,有時想想覺得孩子在這方面卻是也是受了委屈,所以想盡辦法彌補孩子,只要孩子提得要求都會想盡辦法去滿足,久而久之在孩子心裡就認定父母做這些是理所應當,丟失了一顆感恩之心。對於這份張口伸手就能獲得的東西自然也是不懂得它的價值,不懂得珍惜。不懂感恩的人是沒有快樂的人,因為他在接受別人的給予覺得是理所應當,體會不到得到的欣喜,自然感受不到真正的快樂。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3.父母甘做“外包員”,孩子缺少生活的“過程”

從外界環境上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困窘的時代,物質世界如此豐富反而讓我們的精神世界極度匱乏。造成這種困窘的原因就是我們失去了生活的“過程”,就像成年人的世界很多勞動被機器替代,致使生活少了些味道,容易空虛,找不著自己的價值與生活的充實感。孩子也是一樣,父母包攬了生活中一切雜貨兒,認為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其餘的都交給他們做就行了。殊不知這些也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個人能力的培養與孩子性格的塑造以及情感的體驗。日常的家務需要孩子的參與,打掃衛生,做飯,清洗碗筷等如果孩子能夠參與其中就會了解其中的繁瑣不易同時也會因獲得一項技能完成一件事容易獲得成就感,還能夠增強對父母勞動成果的認同感,在勞動合作參與中增進彼此關係。

面對“空心”孩子,家長該如何引導?3種方法挽救“愛的低能兒”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的:“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給孩子“回報”愛的空間。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1. 愛是相互的,給予孩子愛的同時也要向孩子索取愛

愛是一面遼闊光滑的迴音壁,微小的愛意反覆迴響著,折射著,變成巨大的轟鳴。當付出的愛被隆重接受並珍藏時,孩子終於強烈地感覺到了被愛的尊貴與神聖。

愛是雙向的,世上最無私的愛要數父母對孩子的愛吧!愛孩子也是要回報的,要讓孩子懂得愛的反饋,父母應學會向孩子索取愛,告訴他們自己也有被愛的需求。父母如果愛孩子,一定要在她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周圍人,讓孩子體會到自己也有愛他人的價值和“助人為樂”的快樂。勞累辛苦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中,可以稍微示弱一下,讓孩子為你捶捶背,捏肩,或者是倒杯水……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被需求,並表達出對孩子的感謝與愛意,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是這是一件非常開心與幸福的事情。成人強調這種愛的價值,他們就會感悟到深深的愛意,所以愛孩子也要記得向孩子索取愛。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2. 事事盡心不如雪中送炭,適當讓孩子感受挫折。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表達、藝術不僅僅只是給予、滿足、和百般遷就,家長對孩子的事情事事盡心,不如在孩子的成長中受到挫折,經過努力付出後伸出一把大手,將孩子拉起,孩子才能深刻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溫暖”的愛意。如果孩子做什麼事父母都要為其考慮周到,致使孩子做事順風順水,不僅讓孩子在成長中經不起挫折與打擊,還會因一件小事沒有得到父母對自己的滿足而去埋怨甚至厭惡自己的父母。當孩子把父母的事事盡心當作一種習慣時,自然而然把父母的這種愛當作一種平淡,所以適當讓孩子感受挫折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總是習慣睡懶覺,那就別再做鬧鐘,經歷過一次上學遲到的後果打擊(餓肚子、遲到受罰、丟失顏面……),他會理解你的辛苦與愛意。

3. 有愛的家庭生活,才能培養出有愛的孩子。

每一個娃,都是自家情感教育的產物,是父母長期相處方式的一種沉澱。所有的專家都在說,都在呼籲:對於養孩子來說,最好的富養,就是爸媽相愛,小孩子從小就生長在爸媽相愛的家庭裡,知道怎麼去表達愛,怎麼去說每一句話,去關懷別人,也懂得體會別人的感受。

家長傾盡所有,為何只換回孩子的“冷漠”?孩子成了“空心人”?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最擅長的就是模仿,有樣學樣。有句話說的是“爸爸愛媽媽,是最好的家教”,家庭環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很深的影響,一個有愛的家庭生活環境,才能薰陶出一個有愛的孩子。孩子淡漠,除了天生因素,很大的原因就是家裡缺少溫暖,自身感受不到溫暖的人,是不懂得將溫暖給予他人的。父母工作再累再辛苦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嘴,注意溝通,用恰當的方式解決矛盾與紛爭,多些寬容多些愛,同時對待孩子也需要多些耐心與陪伴,少些對孩子的苛責與打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時期,大部分份都是生活在家庭裡,而這也叫恰巧是孩子增長身體與知識,培養品格與品德,形成自己的世界觀的時期,而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愛孩子,就要教會孩子如何去愛。


我是豆寶麻麻,專注育兒領域,多平臺原創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分享,希望能夠幫到你們。如有育兒問題,歡迎私信或在評論區留言,我將為您一一解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