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玉芳: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不完美媽媽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心理學 現代教育報 2019-07-09

↑ 點擊上方“現代教育報”即可關注我們

邊玉芳: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邊玉芳: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對兒童而言,家庭是個體身心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環境,許多心理學研究也證實,家庭環境建設的好壞,不僅會直接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和學業表現,還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什麼樣的家庭心理環境才能更好地助力兒童健康成長?家長如何做才能建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呢?

首先,重視親子溝通,提高溝通質量。

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是營造良好家庭心理環境的基礎,也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親子溝通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立和諧親子關係的主要途徑之一。

親子溝通具體是指父母與子女通過信息、觀點、情感或態度的交流,達到增強情感聯繫或解決問題等目的的過程。與孩子談心或是交流相關事情,是家長關心、關愛孩子的表現,父母的關切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諧的親子氛圍。

想要提高溝通質量,家長掌握一些有效的溝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在傾聽孩子講話時,微微前傾的身體姿勢、溫暖支持的目光接觸等,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專注,也更願意跟家長傾訴;家長應當堅持民主、平等地與孩子討論問題,尊重孩子的意願,對孩子做到“不評判、不干涉、不偏執”,即不直接評價孩子的對錯,不過度保護和干涉孩子,不認為孩子必須要聽自己的話。這樣,親子溝通的質量才會穩步提升,家庭心理環境和氛圍也會更加融洽、和諧。

邊玉芳: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其次,組織豐富多樣的家庭活動。

眾多研究發現,家庭活動的頻率越高、持續時間越長,就越有助於提升兒童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歸屬感。另一方面,豐富有效的家庭活動還可以培養兒童良好的社交技能、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每天或每週安排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為親子專屬時光,在這個時間裡,父母和孩子一起逛書店買書、一起看一場電影、一起逛博物館等,與孩子創造美好的回憶,既能幫助孩子勞逸結合、適當放鬆,也有助於家庭成員之間建立親密、和諧的家庭人際關係,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再次,營造良好的家庭情緒表露氛圍。

想要建設有助於兒童健康成長的家庭心理環境,家庭成員之間不僅要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還需要注重積極家庭情緒的表露。家庭情緒表露是指家庭成員間口頭或者非口頭化的情緒表達風格,家庭情緒表露的氛圍直接影響著家庭每個成員的心理狀態。

想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情緒氛圍,父母要有“高接納性”,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既要接受孩子的積極情緒,更要包容孩子的消極情緒;父母要有“高反饋性”,對孩子的情緒給予共情並做出反應,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情緒以及情緒產生的原因,幫助孩子調節消極情緒;父母要有“高預測性”,學會合理地表達情緒、調節情緒,讓孩子熟悉父母的情緒表達方式,從而獲得安全感。

家長需要積極參與家庭教育,重視家庭心理環境建設,為孩子的成長助力,更為家庭的幸福助力。

邊玉芳: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作者:邊玉芳(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現教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