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

紀錄片《美國工廠》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福耀集團派了中國技術員去生產線上教美國員工怎樣製造玻璃,美國員工常常表示不滿。

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技術員的任何誇獎,連一句“你做的很好”都沒有,他們覺得自己根本沒得到應有的尊重。

看到這些我有點啼笑皆非,你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還要拿自己當個“寶寶”,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還要別人誇獎,這未免也太幼稚了。

但笑過之後我不禁反思,他們真的是幼稚嗎?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其實人普遍有被認同、被讚揚的需要,可是為什麼我們對這種需要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環境裡,似乎很難聽見讚許和誇獎?

"

紀錄片《美國工廠》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福耀集團派了中國技術員去生產線上教美國員工怎樣製造玻璃,美國員工常常表示不滿。

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技術員的任何誇獎,連一句“你做的很好”都沒有,他們覺得自己根本沒得到應有的尊重。

看到這些我有點啼笑皆非,你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還要拿自己當個“寶寶”,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還要別人誇獎,這未免也太幼稚了。

但笑過之後我不禁反思,他們真的是幼稚嗎?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其實人普遍有被認同、被讚揚的需要,可是為什麼我們對這種需要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環境裡,似乎很難聽見讚許和誇獎?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們的教育信奉“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因此考試即使考了99分也不會得到誇獎,老師和家長似乎很怕因為一句誇獎,孩子就飄飄然,不再努力學習、爭取進步;相反,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為什麼丟了一分”上,以此引導孩子反思錯誤,追求完美。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讚揚和鼓勵,適當的誇獎不僅對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夠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受益終生。

誇獎是一門“技術活”,很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這個課題,以下3種誇獎方式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

紀錄片《美國工廠》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福耀集團派了中國技術員去生產線上教美國員工怎樣製造玻璃,美國員工常常表示不滿。

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技術員的任何誇獎,連一句“你做的很好”都沒有,他們覺得自己根本沒得到應有的尊重。

看到這些我有點啼笑皆非,你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還要拿自己當個“寶寶”,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還要別人誇獎,這未免也太幼稚了。

但笑過之後我不禁反思,他們真的是幼稚嗎?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其實人普遍有被認同、被讚揚的需要,可是為什麼我們對這種需要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環境裡,似乎很難聽見讚許和誇獎?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們的教育信奉“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因此考試即使考了99分也不會得到誇獎,老師和家長似乎很怕因為一句誇獎,孩子就飄飄然,不再努力學習、爭取進步;相反,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為什麼丟了一分”上,以此引導孩子反思錯誤,追求完美。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讚揚和鼓勵,適當的誇獎不僅對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夠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受益終生。

誇獎是一門“技術活”,很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這個課題,以下3種誇獎方式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努力”,培養成長型思維

發展心理學領軍人物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團隊曾開展過一個實驗,研究表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輪測試,讓孩子們完成簡單的拼圖。然後將孩子分成兩組給予不同表揚。一組表揚他們的智商,“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一組表揚他們的努力,“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第二輪測試,讓孩子們自己選擇難度。結果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而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德韋克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第三輪測試,題目非常難,孩子們都失敗了。被誇聰明的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夠聰明,很灰心;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認為自己不夠努力,還要繼續努力。

第四輪測試,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結果出人意料:被誇努力的孩子測試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得分相比第一次,卻退步了約20%。

德韋克得出結論,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認為聰明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的;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

紀錄片《美國工廠》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福耀集團派了中國技術員去生產線上教美國員工怎樣製造玻璃,美國員工常常表示不滿。

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技術員的任何誇獎,連一句“你做的很好”都沒有,他們覺得自己根本沒得到應有的尊重。

看到這些我有點啼笑皆非,你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還要拿自己當個“寶寶”,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還要別人誇獎,這未免也太幼稚了。

但笑過之後我不禁反思,他們真的是幼稚嗎?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其實人普遍有被認同、被讚揚的需要,可是為什麼我們對這種需要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環境裡,似乎很難聽見讚許和誇獎?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們的教育信奉“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因此考試即使考了99分也不會得到誇獎,老師和家長似乎很怕因為一句誇獎,孩子就飄飄然,不再努力學習、爭取進步;相反,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為什麼丟了一分”上,以此引導孩子反思錯誤,追求完美。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讚揚和鼓勵,適當的誇獎不僅對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夠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受益終生。

誇獎是一門“技術活”,很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這個課題,以下3種誇獎方式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努力”,培養成長型思維

發展心理學領軍人物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團隊曾開展過一個實驗,研究表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輪測試,讓孩子們完成簡單的拼圖。然後將孩子分成兩組給予不同表揚。一組表揚他們的智商,“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一組表揚他們的努力,“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第二輪測試,讓孩子們自己選擇難度。結果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而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德韋克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第三輪測試,題目非常難,孩子們都失敗了。被誇聰明的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夠聰明,很灰心;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認為自己不夠努力,還要繼續努力。

第四輪測試,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結果出人意料:被誇努力的孩子測試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得分相比第一次,卻退步了約20%。

德韋克得出結論,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認為聰明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的;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與固定性思維

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把挑戰當作一堂課,就算最後會失敗,他們也不怕,反而覺得能夠從中學到知識,獲得成長。他們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放棄努力,始終相信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

顯然,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

"

紀錄片《美國工廠》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福耀集團派了中國技術員去生產線上教美國員工怎樣製造玻璃,美國員工常常表示不滿。

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技術員的任何誇獎,連一句“你做的很好”都沒有,他們覺得自己根本沒得到應有的尊重。

看到這些我有點啼笑皆非,你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還要拿自己當個“寶寶”,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還要別人誇獎,這未免也太幼稚了。

但笑過之後我不禁反思,他們真的是幼稚嗎?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其實人普遍有被認同、被讚揚的需要,可是為什麼我們對這種需要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環境裡,似乎很難聽見讚許和誇獎?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們的教育信奉“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因此考試即使考了99分也不會得到誇獎,老師和家長似乎很怕因為一句誇獎,孩子就飄飄然,不再努力學習、爭取進步;相反,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為什麼丟了一分”上,以此引導孩子反思錯誤,追求完美。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讚揚和鼓勵,適當的誇獎不僅對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夠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受益終生。

誇獎是一門“技術活”,很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這個課題,以下3種誇獎方式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努力”,培養成長型思維

發展心理學領軍人物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團隊曾開展過一個實驗,研究表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輪測試,讓孩子們完成簡單的拼圖。然後將孩子分成兩組給予不同表揚。一組表揚他們的智商,“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一組表揚他們的努力,“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第二輪測試,讓孩子們自己選擇難度。結果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而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德韋克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第三輪測試,題目非常難,孩子們都失敗了。被誇聰明的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夠聰明,很灰心;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認為自己不夠努力,還要繼續努力。

第四輪測試,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結果出人意料:被誇努力的孩子測試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得分相比第一次,卻退步了約20%。

德韋克得出結論,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認為聰明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的;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與固定性思維

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把挑戰當作一堂課,就算最後會失敗,他們也不怕,反而覺得能夠從中學到知識,獲得成長。他們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放棄努力,始終相信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

顯然,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能力”,避免習得性無助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鄧超扮演的馬皓文很會誇獎兒子。雖然兒子是一個“學渣”,被老師稱為“煤球再怎麼洗,永遠變不成鑽石。”但他發現兒子的思考能力很強,於是他總是鼓勵兒子多動腦。

馬皓文的床頭寫了一句話:“一直想。”

他也經常跟兒子馬飛說:“你的腦子一定要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在1998年發洪水時,這句話鼓勵馬飛想出辦法逃脫了洪水的圍困。後來馬飛成了航天員,飛行中遇到事故,這句鼓勵的話又幫助他沉著應對、平安著陸。

"

紀錄片《美國工廠》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福耀集團派了中國技術員去生產線上教美國員工怎樣製造玻璃,美國員工常常表示不滿。

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技術員的任何誇獎,連一句“你做的很好”都沒有,他們覺得自己根本沒得到應有的尊重。

看到這些我有點啼笑皆非,你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還要拿自己當個“寶寶”,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還要別人誇獎,這未免也太幼稚了。

但笑過之後我不禁反思,他們真的是幼稚嗎?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其實人普遍有被認同、被讚揚的需要,可是為什麼我們對這種需要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環境裡,似乎很難聽見讚許和誇獎?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們的教育信奉“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因此考試即使考了99分也不會得到誇獎,老師和家長似乎很怕因為一句誇獎,孩子就飄飄然,不再努力學習、爭取進步;相反,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為什麼丟了一分”上,以此引導孩子反思錯誤,追求完美。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讚揚和鼓勵,適當的誇獎不僅對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夠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受益終生。

誇獎是一門“技術活”,很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這個課題,以下3種誇獎方式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努力”,培養成長型思維

發展心理學領軍人物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團隊曾開展過一個實驗,研究表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輪測試,讓孩子們完成簡單的拼圖。然後將孩子分成兩組給予不同表揚。一組表揚他們的智商,“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一組表揚他們的努力,“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第二輪測試,讓孩子們自己選擇難度。結果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而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德韋克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第三輪測試,題目非常難,孩子們都失敗了。被誇聰明的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夠聰明,很灰心;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認為自己不夠努力,還要繼續努力。

第四輪測試,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結果出人意料:被誇努力的孩子測試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得分相比第一次,卻退步了約20%。

德韋克得出結論,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認為聰明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的;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與固定性思維

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把挑戰當作一堂課,就算最後會失敗,他們也不怕,反而覺得能夠從中學到知識,獲得成長。他們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放棄努力,始終相信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

顯然,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能力”,避免習得性無助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鄧超扮演的馬皓文很會誇獎兒子。雖然兒子是一個“學渣”,被老師稱為“煤球再怎麼洗,永遠變不成鑽石。”但他發現兒子的思考能力很強,於是他總是鼓勵兒子多動腦。

馬皓文的床頭寫了一句話:“一直想。”

他也經常跟兒子馬飛說:“你的腦子一定要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在1998年發洪水時,這句話鼓勵馬飛想出辦法逃脫了洪水的圍困。後來馬飛成了航天員,飛行中遇到事故,這句鼓勵的話又幫助他沉著應對、平安著陸。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一個人的能力會在批評中萎靡,在鼓勵下放大。但是很多家長不會讚美孩子的能力,反而常常把失敗歸咎於能力不足,成績不好就說孩子學習能力不行、思考能力不行。

這種歸因方式很容易讓孩子以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進而產生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裡格曼教授提出,指通過某件事情而學習到的無助感。

在塞裡格曼的實驗中,兩組狗被放在吊床中,並施加電擊。第一組狗可以靠觸碰欄杆停止電流,第二組狗不能停止。

在吊床實驗結束之後,再將這兩組狗放到有障礙物的屋子裡。不同的現象發生了。

第一組狗在屋子中遭受電擊時,會跳過障礙物逃走,而第二組狗只會躺在原地不動。

第二組狗在吊床實驗中學習到的經驗是,"我無法控制電擊,掙扎是無用的"。因此它們沒有做出任何嘗試。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在與人相關的實驗中,也獲得了相似的結果。當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時,便會產生消極的行為。

習得性無助的人總是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自己的能力、性格等內部因素,常常覺得“我做什麼都沒用,我就是沒能力,我就是不如別人”。

"

紀錄片《美國工廠》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福耀集團派了中國技術員去生產線上教美國員工怎樣製造玻璃,美國員工常常表示不滿。

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技術員的任何誇獎,連一句“你做的很好”都沒有,他們覺得自己根本沒得到應有的尊重。

看到這些我有點啼笑皆非,你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還要拿自己當個“寶寶”,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還要別人誇獎,這未免也太幼稚了。

但笑過之後我不禁反思,他們真的是幼稚嗎?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其實人普遍有被認同、被讚揚的需要,可是為什麼我們對這種需要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環境裡,似乎很難聽見讚許和誇獎?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們的教育信奉“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因此考試即使考了99分也不會得到誇獎,老師和家長似乎很怕因為一句誇獎,孩子就飄飄然,不再努力學習、爭取進步;相反,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為什麼丟了一分”上,以此引導孩子反思錯誤,追求完美。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讚揚和鼓勵,適當的誇獎不僅對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夠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受益終生。

誇獎是一門“技術活”,很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這個課題,以下3種誇獎方式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努力”,培養成長型思維

發展心理學領軍人物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團隊曾開展過一個實驗,研究表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輪測試,讓孩子們完成簡單的拼圖。然後將孩子分成兩組給予不同表揚。一組表揚他們的智商,“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一組表揚他們的努力,“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第二輪測試,讓孩子們自己選擇難度。結果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而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德韋克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第三輪測試,題目非常難,孩子們都失敗了。被誇聰明的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夠聰明,很灰心;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認為自己不夠努力,還要繼續努力。

第四輪測試,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結果出人意料:被誇努力的孩子測試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得分相比第一次,卻退步了約20%。

德韋克得出結論,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認為聰明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的;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與固定性思維

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把挑戰當作一堂課,就算最後會失敗,他們也不怕,反而覺得能夠從中學到知識,獲得成長。他們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放棄努力,始終相信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

顯然,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能力”,避免習得性無助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鄧超扮演的馬皓文很會誇獎兒子。雖然兒子是一個“學渣”,被老師稱為“煤球再怎麼洗,永遠變不成鑽石。”但他發現兒子的思考能力很強,於是他總是鼓勵兒子多動腦。

馬皓文的床頭寫了一句話:“一直想。”

他也經常跟兒子馬飛說:“你的腦子一定要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在1998年發洪水時,這句話鼓勵馬飛想出辦法逃脫了洪水的圍困。後來馬飛成了航天員,飛行中遇到事故,這句鼓勵的話又幫助他沉著應對、平安著陸。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一個人的能力會在批評中萎靡,在鼓勵下放大。但是很多家長不會讚美孩子的能力,反而常常把失敗歸咎於能力不足,成績不好就說孩子學習能力不行、思考能力不行。

這種歸因方式很容易讓孩子以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進而產生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裡格曼教授提出,指通過某件事情而學習到的無助感。

在塞裡格曼的實驗中,兩組狗被放在吊床中,並施加電擊。第一組狗可以靠觸碰欄杆停止電流,第二組狗不能停止。

在吊床實驗結束之後,再將這兩組狗放到有障礙物的屋子裡。不同的現象發生了。

第一組狗在屋子中遭受電擊時,會跳過障礙物逃走,而第二組狗只會躺在原地不動。

第二組狗在吊床實驗中學習到的經驗是,"我無法控制電擊,掙扎是無用的"。因此它們沒有做出任何嘗試。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在與人相關的實驗中,也獲得了相似的結果。當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時,便會產生消極的行為。

習得性無助的人總是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自己的能力、性格等內部因素,常常覺得“我做什麼都沒用,我就是沒能力,我就是不如別人”。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的習得性無助在找工作不順利時表現得淋漓盡致,面試了一家公司被拒之後,我非常懊惱,心裡的聲音一直在說:“一定是因為我能力不行,沒有相關經驗,我應該很難找到這類工作了,這家公司不要我,其它公司也不可能要我。”

這種消極的自我意識讓我裹足不前,害怕做出努力和改變。直到後來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不斷告訴自己:“可能這種工作不太適合我,我再想想辦法找找別的出路。”這才迎來了轉機。

作為家長,一定要從小就觀察孩子的能力,不論是畫畫、讀書、唱歌、思考,每一種對未來至關重要的能力,都應該不遺餘力地由衷誇獎,不斷放大。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並願意進行更多的嘗試和挑戰。

"

紀錄片《美國工廠》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福耀集團派了中國技術員去生產線上教美國員工怎樣製造玻璃,美國員工常常表示不滿。

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技術員的任何誇獎,連一句“你做的很好”都沒有,他們覺得自己根本沒得到應有的尊重。

看到這些我有點啼笑皆非,你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還要拿自己當個“寶寶”,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還要別人誇獎,這未免也太幼稚了。

但笑過之後我不禁反思,他們真的是幼稚嗎?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其實人普遍有被認同、被讚揚的需要,可是為什麼我們對這種需要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環境裡,似乎很難聽見讚許和誇獎?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們的教育信奉“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因此考試即使考了99分也不會得到誇獎,老師和家長似乎很怕因為一句誇獎,孩子就飄飄然,不再努力學習、爭取進步;相反,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為什麼丟了一分”上,以此引導孩子反思錯誤,追求完美。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讚揚和鼓勵,適當的誇獎不僅對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夠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受益終生。

誇獎是一門“技術活”,很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這個課題,以下3種誇獎方式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努力”,培養成長型思維

發展心理學領軍人物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團隊曾開展過一個實驗,研究表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輪測試,讓孩子們完成簡單的拼圖。然後將孩子分成兩組給予不同表揚。一組表揚他們的智商,“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一組表揚他們的努力,“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第二輪測試,讓孩子們自己選擇難度。結果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而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德韋克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第三輪測試,題目非常難,孩子們都失敗了。被誇聰明的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夠聰明,很灰心;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認為自己不夠努力,還要繼續努力。

第四輪測試,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結果出人意料:被誇努力的孩子測試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得分相比第一次,卻退步了約20%。

德韋克得出結論,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認為聰明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的;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與固定性思維

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把挑戰當作一堂課,就算最後會失敗,他們也不怕,反而覺得能夠從中學到知識,獲得成長。他們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放棄努力,始終相信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

顯然,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能力”,避免習得性無助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鄧超扮演的馬皓文很會誇獎兒子。雖然兒子是一個“學渣”,被老師稱為“煤球再怎麼洗,永遠變不成鑽石。”但他發現兒子的思考能力很強,於是他總是鼓勵兒子多動腦。

馬皓文的床頭寫了一句話:“一直想。”

他也經常跟兒子馬飛說:“你的腦子一定要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在1998年發洪水時,這句話鼓勵馬飛想出辦法逃脫了洪水的圍困。後來馬飛成了航天員,飛行中遇到事故,這句鼓勵的話又幫助他沉著應對、平安著陸。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一個人的能力會在批評中萎靡,在鼓勵下放大。但是很多家長不會讚美孩子的能力,反而常常把失敗歸咎於能力不足,成績不好就說孩子學習能力不行、思考能力不行。

這種歸因方式很容易讓孩子以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進而產生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裡格曼教授提出,指通過某件事情而學習到的無助感。

在塞裡格曼的實驗中,兩組狗被放在吊床中,並施加電擊。第一組狗可以靠觸碰欄杆停止電流,第二組狗不能停止。

在吊床實驗結束之後,再將這兩組狗放到有障礙物的屋子裡。不同的現象發生了。

第一組狗在屋子中遭受電擊時,會跳過障礙物逃走,而第二組狗只會躺在原地不動。

第二組狗在吊床實驗中學習到的經驗是,"我無法控制電擊,掙扎是無用的"。因此它們沒有做出任何嘗試。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在與人相關的實驗中,也獲得了相似的結果。當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時,便會產生消極的行為。

習得性無助的人總是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自己的能力、性格等內部因素,常常覺得“我做什麼都沒用,我就是沒能力,我就是不如別人”。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的習得性無助在找工作不順利時表現得淋漓盡致,面試了一家公司被拒之後,我非常懊惱,心裡的聲音一直在說:“一定是因為我能力不行,沒有相關經驗,我應該很難找到這類工作了,這家公司不要我,其它公司也不可能要我。”

這種消極的自我意識讓我裹足不前,害怕做出努力和改變。直到後來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不斷告訴自己:“可能這種工作不太適合我,我再想想辦法找找別的出路。”這才迎來了轉機。

作為家長,一定要從小就觀察孩子的能力,不論是畫畫、讀書、唱歌、思考,每一種對未來至關重要的能力,都應該不遺餘力地由衷誇獎,不斷放大。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並願意進行更多的嘗試和挑戰。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過程”,培養自我評價模式

芝加哥大學的莉茲·岡德森教授曾做過一個長達五年的縱向研究。對1~3歲孩子所受到的父母稱讚的類型進行調查,五年後再追蹤這批孩子的思維模式的類型。

研究的結果表明,如果在孩子三歲之前,父母的稱讚風格是“基於過程稱讚”為主,那麼在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更容易具備內部評價模式,即完成任務的動力,主要受自我評價驅動,而不是受外在表揚驅動。

“基於結果的稱讚”往往會導致孩子向外關注。如果經常表揚孩子“真乖”、“真聽話”、“真勇敢”,孩子就會傾向於通過觀察父母的臉色和反應,來判斷自己做的對不對,長大後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考了好成績”、“踢進2個球”,孩子就會在沒有取得預期成績時產生極大的挫敗感。這些都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

紀錄片《美國工廠》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福耀集團派了中國技術員去生產線上教美國員工怎樣製造玻璃,美國員工常常表示不滿。

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技術員的任何誇獎,連一句“你做的很好”都沒有,他們覺得自己根本沒得到應有的尊重。

看到這些我有點啼笑皆非,你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還要拿自己當個“寶寶”,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還要別人誇獎,這未免也太幼稚了。

但笑過之後我不禁反思,他們真的是幼稚嗎?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其實人普遍有被認同、被讚揚的需要,可是為什麼我們對這種需要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環境裡,似乎很難聽見讚許和誇獎?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們的教育信奉“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因此考試即使考了99分也不會得到誇獎,老師和家長似乎很怕因為一句誇獎,孩子就飄飄然,不再努力學習、爭取進步;相反,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為什麼丟了一分”上,以此引導孩子反思錯誤,追求完美。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讚揚和鼓勵,適當的誇獎不僅對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夠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受益終生。

誇獎是一門“技術活”,很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這個課題,以下3種誇獎方式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努力”,培養成長型思維

發展心理學領軍人物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團隊曾開展過一個實驗,研究表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輪測試,讓孩子們完成簡單的拼圖。然後將孩子分成兩組給予不同表揚。一組表揚他們的智商,“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一組表揚他們的努力,“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第二輪測試,讓孩子們自己選擇難度。結果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而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德韋克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第三輪測試,題目非常難,孩子們都失敗了。被誇聰明的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夠聰明,很灰心;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認為自己不夠努力,還要繼續努力。

第四輪測試,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結果出人意料:被誇努力的孩子測試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得分相比第一次,卻退步了約20%。

德韋克得出結論,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認為聰明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的;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與固定性思維

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把挑戰當作一堂課,就算最後會失敗,他們也不怕,反而覺得能夠從中學到知識,獲得成長。他們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放棄努力,始終相信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

顯然,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能力”,避免習得性無助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鄧超扮演的馬皓文很會誇獎兒子。雖然兒子是一個“學渣”,被老師稱為“煤球再怎麼洗,永遠變不成鑽石。”但他發現兒子的思考能力很強,於是他總是鼓勵兒子多動腦。

馬皓文的床頭寫了一句話:“一直想。”

他也經常跟兒子馬飛說:“你的腦子一定要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在1998年發洪水時,這句話鼓勵馬飛想出辦法逃脫了洪水的圍困。後來馬飛成了航天員,飛行中遇到事故,這句鼓勵的話又幫助他沉著應對、平安著陸。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一個人的能力會在批評中萎靡,在鼓勵下放大。但是很多家長不會讚美孩子的能力,反而常常把失敗歸咎於能力不足,成績不好就說孩子學習能力不行、思考能力不行。

這種歸因方式很容易讓孩子以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進而產生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裡格曼教授提出,指通過某件事情而學習到的無助感。

在塞裡格曼的實驗中,兩組狗被放在吊床中,並施加電擊。第一組狗可以靠觸碰欄杆停止電流,第二組狗不能停止。

在吊床實驗結束之後,再將這兩組狗放到有障礙物的屋子裡。不同的現象發生了。

第一組狗在屋子中遭受電擊時,會跳過障礙物逃走,而第二組狗只會躺在原地不動。

第二組狗在吊床實驗中學習到的經驗是,"我無法控制電擊,掙扎是無用的"。因此它們沒有做出任何嘗試。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在與人相關的實驗中,也獲得了相似的結果。當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時,便會產生消極的行為。

習得性無助的人總是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自己的能力、性格等內部因素,常常覺得“我做什麼都沒用,我就是沒能力,我就是不如別人”。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的習得性無助在找工作不順利時表現得淋漓盡致,面試了一家公司被拒之後,我非常懊惱,心裡的聲音一直在說:“一定是因為我能力不行,沒有相關經驗,我應該很難找到這類工作了,這家公司不要我,其它公司也不可能要我。”

這種消極的自我意識讓我裹足不前,害怕做出努力和改變。直到後來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不斷告訴自己:“可能這種工作不太適合我,我再想想辦法找找別的出路。”這才迎來了轉機。

作為家長,一定要從小就觀察孩子的能力,不論是畫畫、讀書、唱歌、思考,每一種對未來至關重要的能力,都應該不遺餘力地由衷誇獎,不斷放大。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並願意進行更多的嘗試和挑戰。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過程”,培養自我評價模式

芝加哥大學的莉茲·岡德森教授曾做過一個長達五年的縱向研究。對1~3歲孩子所受到的父母稱讚的類型進行調查,五年後再追蹤這批孩子的思維模式的類型。

研究的結果表明,如果在孩子三歲之前,父母的稱讚風格是“基於過程稱讚”為主,那麼在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更容易具備內部評價模式,即完成任務的動力,主要受自我評價驅動,而不是受外在表揚驅動。

“基於結果的稱讚”往往會導致孩子向外關注。如果經常表揚孩子“真乖”、“真聽話”、“真勇敢”,孩子就會傾向於通過觀察父母的臉色和反應,來判斷自己做的對不對,長大後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考了好成績”、“踢進2個球”,孩子就會在沒有取得預期成績時產生極大的挫敗感。這些都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基於過程的稱讚”更關注孩子做得好的原因和過程。你可以把表揚的內容描述得很具體,比如“今天游泳課上我看到你游泳姿勢很標準,一定是認真聽講和練習過的,而且你能夠克服身體的疲累一直堅持下來,真的很棒!”

對於過程和細節的描述會讓孩子產生畫面感,回想起自己整個過程的表現並向內看到自己,形成完善的自我評價體系。

擁有自我評價模式的孩子往往更關注高標準完成任務的過程,享受自我肯定所帶來的自豪感,他們的內部驅動力更強,更喜歡挑戰和突破自我。

在誇獎孩子時,多想想他做某件事的“過程”,以過程為導向的評價模式更容易產生成就感, 也只有過程,才是完全被我們自己的力量所掌控的。

"

紀錄片《美國工廠》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福耀集團派了中國技術員去生產線上教美國員工怎樣製造玻璃,美國員工常常表示不滿。

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技術員的任何誇獎,連一句“你做的很好”都沒有,他們覺得自己根本沒得到應有的尊重。

看到這些我有點啼笑皆非,你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還要拿自己當個“寶寶”,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還要別人誇獎,這未免也太幼稚了。

但笑過之後我不禁反思,他們真的是幼稚嗎?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其實人普遍有被認同、被讚揚的需要,可是為什麼我們對這種需要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環境裡,似乎很難聽見讚許和誇獎?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們的教育信奉“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因此考試即使考了99分也不會得到誇獎,老師和家長似乎很怕因為一句誇獎,孩子就飄飄然,不再努力學習、爭取進步;相反,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為什麼丟了一分”上,以此引導孩子反思錯誤,追求完美。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讚揚和鼓勵,適當的誇獎不僅對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夠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受益終生。

誇獎是一門“技術活”,很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這個課題,以下3種誇獎方式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努力”,培養成長型思維

發展心理學領軍人物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團隊曾開展過一個實驗,研究表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輪測試,讓孩子們完成簡單的拼圖。然後將孩子分成兩組給予不同表揚。一組表揚他們的智商,“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一組表揚他們的努力,“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第二輪測試,讓孩子們自己選擇難度。結果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而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德韋克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第三輪測試,題目非常難,孩子們都失敗了。被誇聰明的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夠聰明,很灰心;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認為自己不夠努力,還要繼續努力。

第四輪測試,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結果出人意料:被誇努力的孩子測試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得分相比第一次,卻退步了約20%。

德韋克得出結論,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認為聰明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的;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與固定性思維

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把挑戰當作一堂課,就算最後會失敗,他們也不怕,反而覺得能夠從中學到知識,獲得成長。他們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放棄努力,始終相信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

顯然,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能力”,避免習得性無助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鄧超扮演的馬皓文很會誇獎兒子。雖然兒子是一個“學渣”,被老師稱為“煤球再怎麼洗,永遠變不成鑽石。”但他發現兒子的思考能力很強,於是他總是鼓勵兒子多動腦。

馬皓文的床頭寫了一句話:“一直想。”

他也經常跟兒子馬飛說:“你的腦子一定要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在1998年發洪水時,這句話鼓勵馬飛想出辦法逃脫了洪水的圍困。後來馬飛成了航天員,飛行中遇到事故,這句鼓勵的話又幫助他沉著應對、平安著陸。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一個人的能力會在批評中萎靡,在鼓勵下放大。但是很多家長不會讚美孩子的能力,反而常常把失敗歸咎於能力不足,成績不好就說孩子學習能力不行、思考能力不行。

這種歸因方式很容易讓孩子以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進而產生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裡格曼教授提出,指通過某件事情而學習到的無助感。

在塞裡格曼的實驗中,兩組狗被放在吊床中,並施加電擊。第一組狗可以靠觸碰欄杆停止電流,第二組狗不能停止。

在吊床實驗結束之後,再將這兩組狗放到有障礙物的屋子裡。不同的現象發生了。

第一組狗在屋子中遭受電擊時,會跳過障礙物逃走,而第二組狗只會躺在原地不動。

第二組狗在吊床實驗中學習到的經驗是,"我無法控制電擊,掙扎是無用的"。因此它們沒有做出任何嘗試。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在與人相關的實驗中,也獲得了相似的結果。當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時,便會產生消極的行為。

習得性無助的人總是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自己的能力、性格等內部因素,常常覺得“我做什麼都沒用,我就是沒能力,我就是不如別人”。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我的習得性無助在找工作不順利時表現得淋漓盡致,面試了一家公司被拒之後,我非常懊惱,心裡的聲音一直在說:“一定是因為我能力不行,沒有相關經驗,我應該很難找到這類工作了,這家公司不要我,其它公司也不可能要我。”

這種消極的自我意識讓我裹足不前,害怕做出努力和改變。直到後來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不斷告訴自己:“可能這種工作不太適合我,我再想想辦法找找別的出路。”這才迎來了轉機。

作為家長,一定要從小就觀察孩子的能力,不論是畫畫、讀書、唱歌、思考,每一種對未來至關重要的能力,都應該不遺餘力地由衷誇獎,不斷放大。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並願意進行更多的嘗試和挑戰。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過程”,培養自我評價模式

芝加哥大學的莉茲·岡德森教授曾做過一個長達五年的縱向研究。對1~3歲孩子所受到的父母稱讚的類型進行調查,五年後再追蹤這批孩子的思維模式的類型。

研究的結果表明,如果在孩子三歲之前,父母的稱讚風格是“基於過程稱讚”為主,那麼在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更容易具備內部評價模式,即完成任務的動力,主要受自我評價驅動,而不是受外在表揚驅動。

“基於結果的稱讚”往往會導致孩子向外關注。如果經常表揚孩子“真乖”、“真聽話”、“真勇敢”,孩子就會傾向於通過觀察父母的臉色和反應,來判斷自己做的對不對,長大後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考了好成績”、“踢進2個球”,孩子就會在沒有取得預期成績時產生極大的挫敗感。這些都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基於過程的稱讚”更關注孩子做得好的原因和過程。你可以把表揚的內容描述得很具體,比如“今天游泳課上我看到你游泳姿勢很標準,一定是認真聽講和練習過的,而且你能夠克服身體的疲累一直堅持下來,真的很棒!”

對於過程和細節的描述會讓孩子產生畫面感,回想起自己整個過程的表現並向內看到自己,形成完善的自我評價體系。

擁有自我評價模式的孩子往往更關注高標準完成任務的過程,享受自我肯定所帶來的自豪感,他們的內部驅動力更強,更喜歡挑戰和突破自我。

在誇獎孩子時,多想想他做某件事的“過程”,以過程為導向的評價模式更容易產生成就感, 也只有過程,才是完全被我們自己的力量所掌控的。

心理學:你的誇獎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誇獎是一門“技術活”,但最重要的還是用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藏,誇獎可以讓他們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如果考試沒考100分,但是為了這次考試他很努力地在學習,那麼這份努力值得誇獎;

如果沒有贏得比賽,但是在過程中表現得沉著冷靜、善於思考,那麼他的心理素質值得誇獎。

你的誇獎是孩子最大的力量源泉,鄧超說:“每個孩子身上都裝著神奇的感受器,能感受到大人是不是真的愛他。

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真誠地誇獎他,同時也真誠地誇獎一下無條件愛他的自己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