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老師,故意不好好學習,怎麼辦?'

"


"


孩子不喜歡老師,故意不好好學習,怎麼辦?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關鍵詞:學 習 Study

Q:孩子今年上初二了,因為不喜歡語文老師,所以,一直很抗拒學語文。她其他科成績都還不錯,唯獨語文是弱項。

對於這種情況,我也很無力,老師沒有明顯失職之處,總不能要求學校換老師吧?

可是,孩子因為不喜歡老師,已經導致學習成績受到影響了,這麼下去也不是回事,給孩子轉學吧,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請問這種情況,我到底應該怎麼引導孩子呢?

簡簡周 我身邊就有朋友曾經跟我聊過這個話題。

她當年上高中時,因為不喜歡數學老師,一上數學課就畫畫、看小說,結果高考的時候數學成績嚴重拖了後腿,導致她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現在悔不當初。

她說,長大後才突然想明白,自己那個時候幹嘛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可是那時候年紀小,沒人告訴她這些。

現在長大了,道理也想明白了,可也不能再回到從前,重新來過了。

她那個時候為什麼不喜歡數學老師呢?

很簡單,她覺得那個老師不夠友好,而且有好幾次,同桌跟她說話,她一句都沒搭腔,結果,這個老師不分青紅皁白,連她也一頓痛斥。

現在想來,那根本不叫事。可在當時,正值青春期敏感神經發作的階段,她還是暗暗在心裡跟老師單方面“結下了樑子”。

她下意識地不想好好學,就希望自己數學考砸,好以此來報復數學老師,她根本沒意識到,這種報復方式,完全就是殺敵三百、自損一千。

這其實不是個例。

孩子只是出於對老師個人風格的好惡,就容易表現出強烈的對抗情緒。

有些老師要求比較嚴格,態度相對嚴厲,或是在處理事情上讓孩子感覺不公平,孩子就有可能不適應。

孩子是很感性的,他很容易把對某個老師的不喜歡,泛化到對具體學科的牴觸。這真的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那具體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即便是坐在同一個班級裡,面對同一個老師和同樣的教育風格,不同的孩子依然會解讀出千差萬別的信息來,最後表現出的行為結果也會大相徑庭。

這其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孩子的認知。這是一個關鍵,孩子會怎麼做,完全是取決於他究竟是怎麼想的。

所以,當孩子抱怨某個老師時,如果父母也跟著一通埋怨,不僅幫不到孩子,反而還會強化孩子的對抗。

還有些父母會選擇給孩子換班級或是轉學,但這種處理方式本質上也是在逃避問題。

而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感受,對孩子說教,也只會讓孩子感覺,你根本不懂他的感受,跟你說不通。

我的建議是——

  • 第一步,共情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站在孩子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的感受,並接納他由此產生的所有情緒,包括他的憤怒、委屈以及他感受到的不公平。

這能在很大程度上安撫孩子,尤其是當他的情緒因為你的接納而得到更充分的表達和宣洩後,他就能儘快從被情緒劫持的狀態中走出來。

  • 第二步,引導式提問。


對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直接告訴他怎麼做,效果遠遠不如“他自己想出來的辦法”。

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釐清思路,是一個跟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有效方式,而且通常由孩子自己提出來的規則和辦法,他也更有主動性去執行。

在這個過程中,當你發現孩子的認知出現偏差,甚至是錯誤時,同樣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

  • 第三步,及時肯定孩子的發現和進步。


不是隻有小小孩才需要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肯定,事實上,青春期的孩子更渴望得到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的認同。

當孩子在你的引導和啟發下,有了不一樣的覺察時,請及時給他正面的迴應,告訴他,他的這個想法真的很有洞察力。

當然,如果孩子表現出對某個老師的明顯抗拒時,也需要區分兩種情況。

一個是以上提到的情況,主要是老師的教育、溝通風格和孩子的個人好惡。

還有一種情況是老師的確存在很大的問題,經常羞辱或是體罰孩子,這個時候,光靠孩子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抗衡的。

因此,父母應該堅定地站出來,採取一些具體的行動來保護孩子,比如,與校方積極溝通,甚至轉學,等等。

這跟之前提到的孩子不適應老師的風格就轉班、轉學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當然,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話題了。

孩子不喜歡某個老師,這很正常,誰都不可能一直都只遇見自己喜歡的人,但因為這個原因而影響了學習的動力,父母就需要伸出援手了,先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再及時給孩子的認知和行為糾偏。

孩子需要懂得,能夠區分情緒和行為,也是一個人成熟、成長的標誌。​

- 今日坐診 -

"


孩子不喜歡老師,故意不好好學習,怎麼辦?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關鍵詞:學 習 Study

Q:孩子今年上初二了,因為不喜歡語文老師,所以,一直很抗拒學語文。她其他科成績都還不錯,唯獨語文是弱項。

對於這種情況,我也很無力,老師沒有明顯失職之處,總不能要求學校換老師吧?

可是,孩子因為不喜歡老師,已經導致學習成績受到影響了,這麼下去也不是回事,給孩子轉學吧,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請問這種情況,我到底應該怎麼引導孩子呢?

簡簡周 我身邊就有朋友曾經跟我聊過這個話題。

她當年上高中時,因為不喜歡數學老師,一上數學課就畫畫、看小說,結果高考的時候數學成績嚴重拖了後腿,導致她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現在悔不當初。

她說,長大後才突然想明白,自己那個時候幹嘛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可是那時候年紀小,沒人告訴她這些。

現在長大了,道理也想明白了,可也不能再回到從前,重新來過了。

她那個時候為什麼不喜歡數學老師呢?

很簡單,她覺得那個老師不夠友好,而且有好幾次,同桌跟她說話,她一句都沒搭腔,結果,這個老師不分青紅皁白,連她也一頓痛斥。

現在想來,那根本不叫事。可在當時,正值青春期敏感神經發作的階段,她還是暗暗在心裡跟老師單方面“結下了樑子”。

她下意識地不想好好學,就希望自己數學考砸,好以此來報復數學老師,她根本沒意識到,這種報復方式,完全就是殺敵三百、自損一千。

這其實不是個例。

孩子只是出於對老師個人風格的好惡,就容易表現出強烈的對抗情緒。

有些老師要求比較嚴格,態度相對嚴厲,或是在處理事情上讓孩子感覺不公平,孩子就有可能不適應。

孩子是很感性的,他很容易把對某個老師的不喜歡,泛化到對具體學科的牴觸。這真的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那具體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即便是坐在同一個班級裡,面對同一個老師和同樣的教育風格,不同的孩子依然會解讀出千差萬別的信息來,最後表現出的行為結果也會大相徑庭。

這其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孩子的認知。這是一個關鍵,孩子會怎麼做,完全是取決於他究竟是怎麼想的。

所以,當孩子抱怨某個老師時,如果父母也跟著一通埋怨,不僅幫不到孩子,反而還會強化孩子的對抗。

還有些父母會選擇給孩子換班級或是轉學,但這種處理方式本質上也是在逃避問題。

而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感受,對孩子說教,也只會讓孩子感覺,你根本不懂他的感受,跟你說不通。

我的建議是——

  • 第一步,共情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站在孩子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的感受,並接納他由此產生的所有情緒,包括他的憤怒、委屈以及他感受到的不公平。

這能在很大程度上安撫孩子,尤其是當他的情緒因為你的接納而得到更充分的表達和宣洩後,他就能儘快從被情緒劫持的狀態中走出來。

  • 第二步,引導式提問。


對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直接告訴他怎麼做,效果遠遠不如“他自己想出來的辦法”。

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釐清思路,是一個跟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有效方式,而且通常由孩子自己提出來的規則和辦法,他也更有主動性去執行。

在這個過程中,當你發現孩子的認知出現偏差,甚至是錯誤時,同樣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

  • 第三步,及時肯定孩子的發現和進步。


不是隻有小小孩才需要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肯定,事實上,青春期的孩子更渴望得到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的認同。

當孩子在你的引導和啟發下,有了不一樣的覺察時,請及時給他正面的迴應,告訴他,他的這個想法真的很有洞察力。

當然,如果孩子表現出對某個老師的明顯抗拒時,也需要區分兩種情況。

一個是以上提到的情況,主要是老師的教育、溝通風格和孩子的個人好惡。

還有一種情況是老師的確存在很大的問題,經常羞辱或是體罰孩子,這個時候,光靠孩子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抗衡的。

因此,父母應該堅定地站出來,採取一些具體的行動來保護孩子,比如,與校方積極溝通,甚至轉學,等等。

這跟之前提到的孩子不適應老師的風格就轉班、轉學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當然,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話題了。

孩子不喜歡某個老師,這很正常,誰都不可能一直都只遇見自己喜歡的人,但因為這個原因而影響了學習的動力,父母就需要伸出援手了,先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再及時給孩子的認知和行為糾偏。

孩子需要懂得,能夠區分情緒和行為,也是一個人成熟、成長的標誌。​

- 今日坐診 -

孩子不喜歡老師,故意不好好學習,怎麼辦?

簡簡周

壹父母聯合創始人

遊戲育兒講師、兒童遊戲治療師、親子關係顧問

專欄作者

預約兒童遊戲成長課(北京)請聯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