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在宋倩眼中,一切都可以跟女兒的學習聯繫起來,租住學校旁邊的房子,因為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讓女兒背50個單詞。

英子房間的書桌正對著一扇玻璃幕牆,這樣的隔斷方式雖然怪異,但十分方便她隨時檢查監督女兒的學習情況。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在宋倩眼中,一切都可以跟女兒的學習聯繫起來,租住學校旁邊的房子,因為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讓女兒背50個單詞。

英子房間的書桌正對著一扇玻璃幕牆,這樣的隔斷方式雖然怪異,但十分方便她隨時檢查監督女兒的學習情況。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英子的成績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宋倩還是抓得特別緊,從第一掉到第二都不允許;一切和學習無關的東西全部沒收,還禁止孩子爸爸來探望女兒。

英子要去天文館做解說員,她嚴詞拒絕;但當她看到做解說員有利於口語鍛鍊,又轉而支持,結果女兒卻完全沒興趣了。

母女倆去看電影,英子已經看過這部電影卻不敢說,宋倩發現後就火了,因為這場電影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毫無意義!

出於媽媽的愛心,她每天用各種中藥煲湯給女兒補身體,令人想起在某綜藝節目上,朱雨辰的媽媽數十年如一日地4點起床為他熬梨汁......

當女兒有異議,她就哭道: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在宋倩眼中,一切都可以跟女兒的學習聯繫起來,租住學校旁邊的房子,因為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讓女兒背50個單詞。

英子房間的書桌正對著一扇玻璃幕牆,這樣的隔斷方式雖然怪異,但十分方便她隨時檢查監督女兒的學習情況。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英子的成績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宋倩還是抓得特別緊,從第一掉到第二都不允許;一切和學習無關的東西全部沒收,還禁止孩子爸爸來探望女兒。

英子要去天文館做解說員,她嚴詞拒絕;但當她看到做解說員有利於口語鍛鍊,又轉而支持,結果女兒卻完全沒興趣了。

母女倆去看電影,英子已經看過這部電影卻不敢說,宋倩發現後就火了,因為這場電影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毫無意義!

出於媽媽的愛心,她每天用各種中藥煲湯給女兒補身體,令人想起在某綜藝節目上,朱雨辰的媽媽數十年如一日地4點起床為他熬梨汁......

當女兒有異議,她就哭道: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女兒在媽媽的高壓下,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裝病逃課去爸爸家裡玩樂高。當宋倩找過去,發現的就是英子和爸爸、準後媽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

為女兒活著的宋倩崩潰了,她砸掉樂高玩具,回家逼問女兒:你媽媽就什麼都不如她是吧?!

女兒哭著說:對!她哪兒都比你好!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在宋倩眼中,一切都可以跟女兒的學習聯繫起來,租住學校旁邊的房子,因為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讓女兒背50個單詞。

英子房間的書桌正對著一扇玻璃幕牆,這樣的隔斷方式雖然怪異,但十分方便她隨時檢查監督女兒的學習情況。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英子的成績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宋倩還是抓得特別緊,從第一掉到第二都不允許;一切和學習無關的東西全部沒收,還禁止孩子爸爸來探望女兒。

英子要去天文館做解說員,她嚴詞拒絕;但當她看到做解說員有利於口語鍛鍊,又轉而支持,結果女兒卻完全沒興趣了。

母女倆去看電影,英子已經看過這部電影卻不敢說,宋倩發現後就火了,因為這場電影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毫無意義!

出於媽媽的愛心,她每天用各種中藥煲湯給女兒補身體,令人想起在某綜藝節目上,朱雨辰的媽媽數十年如一日地4點起床為他熬梨汁......

當女兒有異議,她就哭道: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女兒在媽媽的高壓下,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裝病逃課去爸爸家裡玩樂高。當宋倩找過去,發現的就是英子和爸爸、準後媽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

為女兒活著的宋倩崩潰了,她砸掉樂高玩具,回家逼問女兒:你媽媽就什麼都不如她是吧?!

女兒哭著說:對!她哪兒都比你好!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02、把親情當戀愛,是最大的悲哀

陶虹這一幕心理崩潰的戲演得恰如其分,將一個為女兒付出一切卻意識到顆粒無收的媽媽那種絕望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幕後故事中,她闡述自己對宋倩這個人物的解讀,這位可憐又可恨的媽媽,實則是把自己對丈夫的情感、對女兒的情感全部投射在英子身上,這是一個把親子關係搞成戀愛關係的家長。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在宋倩眼中,一切都可以跟女兒的學習聯繫起來,租住學校旁邊的房子,因為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讓女兒背50個單詞。

英子房間的書桌正對著一扇玻璃幕牆,這樣的隔斷方式雖然怪異,但十分方便她隨時檢查監督女兒的學習情況。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英子的成績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宋倩還是抓得特別緊,從第一掉到第二都不允許;一切和學習無關的東西全部沒收,還禁止孩子爸爸來探望女兒。

英子要去天文館做解說員,她嚴詞拒絕;但當她看到做解說員有利於口語鍛鍊,又轉而支持,結果女兒卻完全沒興趣了。

母女倆去看電影,英子已經看過這部電影卻不敢說,宋倩發現後就火了,因為這場電影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毫無意義!

出於媽媽的愛心,她每天用各種中藥煲湯給女兒補身體,令人想起在某綜藝節目上,朱雨辰的媽媽數十年如一日地4點起床為他熬梨汁......

當女兒有異議,她就哭道: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女兒在媽媽的高壓下,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裝病逃課去爸爸家裡玩樂高。當宋倩找過去,發現的就是英子和爸爸、準後媽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

為女兒活著的宋倩崩潰了,她砸掉樂高玩具,回家逼問女兒:你媽媽就什麼都不如她是吧?!

女兒哭著說:對!她哪兒都比你好!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02、把親情當戀愛,是最大的悲哀

陶虹這一幕心理崩潰的戲演得恰如其分,將一個為女兒付出一切卻意識到顆粒無收的媽媽那種絕望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幕後故事中,她闡述自己對宋倩這個人物的解讀,這位可憐又可恨的媽媽,實則是把自己對丈夫的情感、對女兒的情感全部投射在英子身上,這是一個把親子關係搞成戀愛關係的家長。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她為此付出良多,這些付出也時時刻刻掛在她的嘴上,懸在她的心裡——假如女兒不能成才,那一切都打了水漂,她的前半生將一無所有。

在宋倩眼中,這是一場賭上兩個人的一生的戰鬥,所以一定要勝利,哪怕滑到第二名都不行。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在宋倩眼中,一切都可以跟女兒的學習聯繫起來,租住學校旁邊的房子,因為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讓女兒背50個單詞。

英子房間的書桌正對著一扇玻璃幕牆,這樣的隔斷方式雖然怪異,但十分方便她隨時檢查監督女兒的學習情況。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英子的成績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宋倩還是抓得特別緊,從第一掉到第二都不允許;一切和學習無關的東西全部沒收,還禁止孩子爸爸來探望女兒。

英子要去天文館做解說員,她嚴詞拒絕;但當她看到做解說員有利於口語鍛鍊,又轉而支持,結果女兒卻完全沒興趣了。

母女倆去看電影,英子已經看過這部電影卻不敢說,宋倩發現後就火了,因為這場電影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毫無意義!

出於媽媽的愛心,她每天用各種中藥煲湯給女兒補身體,令人想起在某綜藝節目上,朱雨辰的媽媽數十年如一日地4點起床為他熬梨汁......

當女兒有異議,她就哭道: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女兒在媽媽的高壓下,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裝病逃課去爸爸家裡玩樂高。當宋倩找過去,發現的就是英子和爸爸、準後媽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

為女兒活著的宋倩崩潰了,她砸掉樂高玩具,回家逼問女兒:你媽媽就什麼都不如她是吧?!

女兒哭著說:對!她哪兒都比你好!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02、把親情當戀愛,是最大的悲哀

陶虹這一幕心理崩潰的戲演得恰如其分,將一個為女兒付出一切卻意識到顆粒無收的媽媽那種絕望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幕後故事中,她闡述自己對宋倩這個人物的解讀,這位可憐又可恨的媽媽,實則是把自己對丈夫的情感、對女兒的情感全部投射在英子身上,這是一個把親子關係搞成戀愛關係的家長。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她為此付出良多,這些付出也時時刻刻掛在她的嘴上,懸在她的心裡——假如女兒不能成才,那一切都打了水漂,她的前半生將一無所有。

在宋倩眼中,這是一場賭上兩個人的一生的戰鬥,所以一定要勝利,哪怕滑到第二名都不行。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至於幸福和自由,在這樣的高壓下自然成為稀缺的東西。

與此相反,英子的爸爸一直秉承著“快樂教育”,希望女兒活得開心,這在強勢的宋倩看來是完全不可取的,所以她嚴厲禁止女兒和父親的接觸,避免女兒被“帶壞”了。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在宋倩眼中,一切都可以跟女兒的學習聯繫起來,租住學校旁邊的房子,因為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讓女兒背50個單詞。

英子房間的書桌正對著一扇玻璃幕牆,這樣的隔斷方式雖然怪異,但十分方便她隨時檢查監督女兒的學習情況。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英子的成績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宋倩還是抓得特別緊,從第一掉到第二都不允許;一切和學習無關的東西全部沒收,還禁止孩子爸爸來探望女兒。

英子要去天文館做解說員,她嚴詞拒絕;但當她看到做解說員有利於口語鍛鍊,又轉而支持,結果女兒卻完全沒興趣了。

母女倆去看電影,英子已經看過這部電影卻不敢說,宋倩發現後就火了,因為這場電影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毫無意義!

出於媽媽的愛心,她每天用各種中藥煲湯給女兒補身體,令人想起在某綜藝節目上,朱雨辰的媽媽數十年如一日地4點起床為他熬梨汁......

當女兒有異議,她就哭道: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女兒在媽媽的高壓下,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裝病逃課去爸爸家裡玩樂高。當宋倩找過去,發現的就是英子和爸爸、準後媽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

為女兒活著的宋倩崩潰了,她砸掉樂高玩具,回家逼問女兒:你媽媽就什麼都不如她是吧?!

女兒哭著說:對!她哪兒都比你好!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02、把親情當戀愛,是最大的悲哀

陶虹這一幕心理崩潰的戲演得恰如其分,將一個為女兒付出一切卻意識到顆粒無收的媽媽那種絕望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幕後故事中,她闡述自己對宋倩這個人物的解讀,這位可憐又可恨的媽媽,實則是把自己對丈夫的情感、對女兒的情感全部投射在英子身上,這是一個把親子關係搞成戀愛關係的家長。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她為此付出良多,這些付出也時時刻刻掛在她的嘴上,懸在她的心裡——假如女兒不能成才,那一切都打了水漂,她的前半生將一無所有。

在宋倩眼中,這是一場賭上兩個人的一生的戰鬥,所以一定要勝利,哪怕滑到第二名都不行。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至於幸福和自由,在這樣的高壓下自然成為稀缺的東西。

與此相反,英子的爸爸一直秉承著“快樂教育”,希望女兒活得開心,這在強勢的宋倩看來是完全不可取的,所以她嚴厲禁止女兒和父親的接觸,避免女兒被“帶壞”了。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不可否認,她對女兒是“愛”的,正如她的臺詞:“媽媽最愛的就是你呀,你早已經離開了媽媽的身體,可是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的心。”

但是,用“控制慾”來代替愛,讓孩子成為自己掌握的傀儡,而非她自己,這難以稱得上深遠的愛。

在媽媽的道德綁架下,母女之間已然失去了平等交流的可能。再深一層,宋倩動輒的“為你付出這麼多”,左不過是在心裡衡量一個“是否值得”。

值得嗎?

03、讓孩子先成為人,再成為大人

或許是因為當年怒斥著“父母皆禍害”的那批互聯網先鋒也已經成為了父母,在宋倩和她的教育方式討論中,有不少聲音是“現在很能理解這位媽媽的想法了。”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在宋倩眼中,一切都可以跟女兒的學習聯繫起來,租住學校旁邊的房子,因為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讓女兒背50個單詞。

英子房間的書桌正對著一扇玻璃幕牆,這樣的隔斷方式雖然怪異,但十分方便她隨時檢查監督女兒的學習情況。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英子的成績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宋倩還是抓得特別緊,從第一掉到第二都不允許;一切和學習無關的東西全部沒收,還禁止孩子爸爸來探望女兒。

英子要去天文館做解說員,她嚴詞拒絕;但當她看到做解說員有利於口語鍛鍊,又轉而支持,結果女兒卻完全沒興趣了。

母女倆去看電影,英子已經看過這部電影卻不敢說,宋倩發現後就火了,因為這場電影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毫無意義!

出於媽媽的愛心,她每天用各種中藥煲湯給女兒補身體,令人想起在某綜藝節目上,朱雨辰的媽媽數十年如一日地4點起床為他熬梨汁......

當女兒有異議,她就哭道: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女兒在媽媽的高壓下,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裝病逃課去爸爸家裡玩樂高。當宋倩找過去,發現的就是英子和爸爸、準後媽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

為女兒活著的宋倩崩潰了,她砸掉樂高玩具,回家逼問女兒:你媽媽就什麼都不如她是吧?!

女兒哭著說:對!她哪兒都比你好!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02、把親情當戀愛,是最大的悲哀

陶虹這一幕心理崩潰的戲演得恰如其分,將一個為女兒付出一切卻意識到顆粒無收的媽媽那種絕望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幕後故事中,她闡述自己對宋倩這個人物的解讀,這位可憐又可恨的媽媽,實則是把自己對丈夫的情感、對女兒的情感全部投射在英子身上,這是一個把親子關係搞成戀愛關係的家長。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她為此付出良多,這些付出也時時刻刻掛在她的嘴上,懸在她的心裡——假如女兒不能成才,那一切都打了水漂,她的前半生將一無所有。

在宋倩眼中,這是一場賭上兩個人的一生的戰鬥,所以一定要勝利,哪怕滑到第二名都不行。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至於幸福和自由,在這樣的高壓下自然成為稀缺的東西。

與此相反,英子的爸爸一直秉承著“快樂教育”,希望女兒活得開心,這在強勢的宋倩看來是完全不可取的,所以她嚴厲禁止女兒和父親的接觸,避免女兒被“帶壞”了。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不可否認,她對女兒是“愛”的,正如她的臺詞:“媽媽最愛的就是你呀,你早已經離開了媽媽的身體,可是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的心。”

但是,用“控制慾”來代替愛,讓孩子成為自己掌握的傀儡,而非她自己,這難以稱得上深遠的愛。

在媽媽的道德綁架下,母女之間已然失去了平等交流的可能。再深一層,宋倩動輒的“為你付出這麼多”,左不過是在心裡衡量一個“是否值得”。

值得嗎?

03、讓孩子先成為人,再成為大人

或許是因為當年怒斥著“父母皆禍害”的那批互聯網先鋒也已經成為了父母,在宋倩和她的教育方式討論中,有不少聲音是“現在很能理解這位媽媽的想法了。”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去年另一部關於家庭教育的影片《狗十三》中,也有很多人解讀說,站在每個人的角度,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狗十三》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少女李玩喜歡物理,爸爸卻給她報了英語興趣班,為示補償爸爸買了一條小狗送給她,她給小狗取名叫愛因斯坦。

不久後,愛因斯坦走失了,李玩深夜裡奔出門去尋找,在爭執間推了爺爺一把,還令擔心她安全的奶奶差點走失。

一場鬧劇後,李玩的後媽買了一隻新的小狗,告訴她:你看,愛因斯坦找到了。

李玩說:它不是愛因斯坦。

這個家庭裡的其他成員卻異口同聲:這就是愛因斯坦!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在宋倩眼中,一切都可以跟女兒的學習聯繫起來,租住學校旁邊的房子,因為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讓女兒背50個單詞。

英子房間的書桌正對著一扇玻璃幕牆,這樣的隔斷方式雖然怪異,但十分方便她隨時檢查監督女兒的學習情況。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英子的成績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宋倩還是抓得特別緊,從第一掉到第二都不允許;一切和學習無關的東西全部沒收,還禁止孩子爸爸來探望女兒。

英子要去天文館做解說員,她嚴詞拒絕;但當她看到做解說員有利於口語鍛鍊,又轉而支持,結果女兒卻完全沒興趣了。

母女倆去看電影,英子已經看過這部電影卻不敢說,宋倩發現後就火了,因為這場電影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毫無意義!

出於媽媽的愛心,她每天用各種中藥煲湯給女兒補身體,令人想起在某綜藝節目上,朱雨辰的媽媽數十年如一日地4點起床為他熬梨汁......

當女兒有異議,她就哭道: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女兒在媽媽的高壓下,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裝病逃課去爸爸家裡玩樂高。當宋倩找過去,發現的就是英子和爸爸、準後媽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

為女兒活著的宋倩崩潰了,她砸掉樂高玩具,回家逼問女兒:你媽媽就什麼都不如她是吧?!

女兒哭著說:對!她哪兒都比你好!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02、把親情當戀愛,是最大的悲哀

陶虹這一幕心理崩潰的戲演得恰如其分,將一個為女兒付出一切卻意識到顆粒無收的媽媽那種絕望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幕後故事中,她闡述自己對宋倩這個人物的解讀,這位可憐又可恨的媽媽,實則是把自己對丈夫的情感、對女兒的情感全部投射在英子身上,這是一個把親子關係搞成戀愛關係的家長。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她為此付出良多,這些付出也時時刻刻掛在她的嘴上,懸在她的心裡——假如女兒不能成才,那一切都打了水漂,她的前半生將一無所有。

在宋倩眼中,這是一場賭上兩個人的一生的戰鬥,所以一定要勝利,哪怕滑到第二名都不行。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至於幸福和自由,在這樣的高壓下自然成為稀缺的東西。

與此相反,英子的爸爸一直秉承著“快樂教育”,希望女兒活得開心,這在強勢的宋倩看來是完全不可取的,所以她嚴厲禁止女兒和父親的接觸,避免女兒被“帶壞”了。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不可否認,她對女兒是“愛”的,正如她的臺詞:“媽媽最愛的就是你呀,你早已經離開了媽媽的身體,可是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的心。”

但是,用“控制慾”來代替愛,讓孩子成為自己掌握的傀儡,而非她自己,這難以稱得上深遠的愛。

在媽媽的道德綁架下,母女之間已然失去了平等交流的可能。再深一層,宋倩動輒的“為你付出這麼多”,左不過是在心裡衡量一個“是否值得”。

值得嗎?

03、讓孩子先成為人,再成為大人

或許是因為當年怒斥著“父母皆禍害”的那批互聯網先鋒也已經成為了父母,在宋倩和她的教育方式討論中,有不少聲音是“現在很能理解這位媽媽的想法了。”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去年另一部關於家庭教育的影片《狗十三》中,也有很多人解讀說,站在每個人的角度,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狗十三》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少女李玩喜歡物理,爸爸卻給她報了英語興趣班,為示補償爸爸買了一條小狗送給她,她給小狗取名叫愛因斯坦。

不久後,愛因斯坦走失了,李玩深夜裡奔出門去尋找,在爭執間推了爺爺一把,還令擔心她安全的奶奶差點走失。

一場鬧劇後,李玩的後媽買了一隻新的小狗,告訴她:你看,愛因斯坦找到了。

李玩說:它不是愛因斯坦。

這個家庭裡的其他成員卻異口同聲:這就是愛因斯坦!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當然,這個家庭還有很多的漩渦沒有被李玩發現,比如爸爸和後媽已經生了一個小弟弟,顧及她的情緒始終保密。

比如原來爺爺奶奶是一貫重男輕女的,她的名字“玩”是他們隨便找的一個字,為孫子取名則需要涵義好一點的詞,比如說“昭昭”。

為了成為一個大人,李玩接納了弟弟的存在,接納了“愛因斯坦”被認定為原來那隻小狗,甚至接納了第二隻“愛因斯坦”因為向弟弟吠叫,而被爸爸送去了狗肉店。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在宋倩眼中,一切都可以跟女兒的學習聯繫起來,租住學校旁邊的房子,因為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讓女兒背50個單詞。

英子房間的書桌正對著一扇玻璃幕牆,這樣的隔斷方式雖然怪異,但十分方便她隨時檢查監督女兒的學習情況。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英子的成績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宋倩還是抓得特別緊,從第一掉到第二都不允許;一切和學習無關的東西全部沒收,還禁止孩子爸爸來探望女兒。

英子要去天文館做解說員,她嚴詞拒絕;但當她看到做解說員有利於口語鍛鍊,又轉而支持,結果女兒卻完全沒興趣了。

母女倆去看電影,英子已經看過這部電影卻不敢說,宋倩發現後就火了,因為這場電影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毫無意義!

出於媽媽的愛心,她每天用各種中藥煲湯給女兒補身體,令人想起在某綜藝節目上,朱雨辰的媽媽數十年如一日地4點起床為他熬梨汁......

當女兒有異議,她就哭道: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女兒在媽媽的高壓下,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裝病逃課去爸爸家裡玩樂高。當宋倩找過去,發現的就是英子和爸爸、準後媽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

為女兒活著的宋倩崩潰了,她砸掉樂高玩具,回家逼問女兒:你媽媽就什麼都不如她是吧?!

女兒哭著說:對!她哪兒都比你好!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02、把親情當戀愛,是最大的悲哀

陶虹這一幕心理崩潰的戲演得恰如其分,將一個為女兒付出一切卻意識到顆粒無收的媽媽那種絕望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幕後故事中,她闡述自己對宋倩這個人物的解讀,這位可憐又可恨的媽媽,實則是把自己對丈夫的情感、對女兒的情感全部投射在英子身上,這是一個把親子關係搞成戀愛關係的家長。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她為此付出良多,這些付出也時時刻刻掛在她的嘴上,懸在她的心裡——假如女兒不能成才,那一切都打了水漂,她的前半生將一無所有。

在宋倩眼中,這是一場賭上兩個人的一生的戰鬥,所以一定要勝利,哪怕滑到第二名都不行。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至於幸福和自由,在這樣的高壓下自然成為稀缺的東西。

與此相反,英子的爸爸一直秉承著“快樂教育”,希望女兒活得開心,這在強勢的宋倩看來是完全不可取的,所以她嚴厲禁止女兒和父親的接觸,避免女兒被“帶壞”了。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不可否認,她對女兒是“愛”的,正如她的臺詞:“媽媽最愛的就是你呀,你早已經離開了媽媽的身體,可是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的心。”

但是,用“控制慾”來代替愛,讓孩子成為自己掌握的傀儡,而非她自己,這難以稱得上深遠的愛。

在媽媽的道德綁架下,母女之間已然失去了平等交流的可能。再深一層,宋倩動輒的“為你付出這麼多”,左不過是在心裡衡量一個“是否值得”。

值得嗎?

03、讓孩子先成為人,再成為大人

或許是因為當年怒斥著“父母皆禍害”的那批互聯網先鋒也已經成為了父母,在宋倩和她的教育方式討論中,有不少聲音是“現在很能理解這位媽媽的想法了。”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去年另一部關於家庭教育的影片《狗十三》中,也有很多人解讀說,站在每個人的角度,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狗十三》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少女李玩喜歡物理,爸爸卻給她報了英語興趣班,為示補償爸爸買了一條小狗送給她,她給小狗取名叫愛因斯坦。

不久後,愛因斯坦走失了,李玩深夜裡奔出門去尋找,在爭執間推了爺爺一把,還令擔心她安全的奶奶差點走失。

一場鬧劇後,李玩的後媽買了一隻新的小狗,告訴她:你看,愛因斯坦找到了。

李玩說:它不是愛因斯坦。

這個家庭裡的其他成員卻異口同聲:這就是愛因斯坦!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當然,這個家庭還有很多的漩渦沒有被李玩發現,比如爸爸和後媽已經生了一個小弟弟,顧及她的情緒始終保密。

比如原來爺爺奶奶是一貫重男輕女的,她的名字“玩”是他們隨便找的一個字,為孫子取名則需要涵義好一點的詞,比如說“昭昭”。

為了成為一個大人,李玩接納了弟弟的存在,接納了“愛因斯坦”被認定為原來那隻小狗,甚至接納了第二隻“愛因斯坦”因為向弟弟吠叫,而被爸爸送去了狗肉店。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她不再養狗,在父親的飯局上吃下狗肉火鍋,抬起頭笑著說“謝謝叔叔”;在繁忙的街道上突然看到走失的愛因斯坦,卻不再與它相認。

她長大了,懂事了。

影片名稱叫《狗十三》,可以理解為狗和十三歲的女孩,當然也可以理解為一句髒話。它的海報上畫著一位灰色的父親連同身邊的手將女兒塗抹成水泥形象——每一場成長都是一次凶殺案。

"

熱播劇《小歡喜》劇情已經過半,許多片段都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討論區,號稱是展現了“中國高考家庭生活群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高考向來是教育的指揮棒,有人批評此劇並不夠“接地氣”,因為劇中的三個家庭都出身富裕,戶口在當地(北京),面對高考這樣的重大命題,似乎只在親子關係方面有磕磕碰碰,從未遇到過“現實問題”——也就是“錢”、“學區房”、“遷戶口”等。

即便如此,三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仍然頻頻上了熱搜,其中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一個角色,莫過於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

01、單親媽媽:活出一口氣

宋倩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並未被失敗的婚姻拖累,反而在事業方面取得了“金牌教師”,在經濟方面於最合適的時候入手了五套學區房,甚至連女兒英子也是獲獎無數的學霸。

吃穿不愁,孩子爭氣,按理說硬件已經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劇中最焦慮的反而正是這位要強的媽媽。

對女兒,她灌輸的教育是“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抱團取暖,努力拼搏。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在宋倩眼中,一切都可以跟女兒的學習聯繫起來,租住學校旁邊的房子,因為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讓女兒背50個單詞。

英子房間的書桌正對著一扇玻璃幕牆,這樣的隔斷方式雖然怪異,但十分方便她隨時檢查監督女兒的學習情況。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英子的成績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宋倩還是抓得特別緊,從第一掉到第二都不允許;一切和學習無關的東西全部沒收,還禁止孩子爸爸來探望女兒。

英子要去天文館做解說員,她嚴詞拒絕;但當她看到做解說員有利於口語鍛鍊,又轉而支持,結果女兒卻完全沒興趣了。

母女倆去看電影,英子已經看過這部電影卻不敢說,宋倩發現後就火了,因為這場電影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毫無意義!

出於媽媽的愛心,她每天用各種中藥煲湯給女兒補身體,令人想起在某綜藝節目上,朱雨辰的媽媽數十年如一日地4點起床為他熬梨汁......

當女兒有異議,她就哭道: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女兒在媽媽的高壓下,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裝病逃課去爸爸家裡玩樂高。當宋倩找過去,發現的就是英子和爸爸、準後媽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

為女兒活著的宋倩崩潰了,她砸掉樂高玩具,回家逼問女兒:你媽媽就什麼都不如她是吧?!

女兒哭著說:對!她哪兒都比你好!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02、把親情當戀愛,是最大的悲哀

陶虹這一幕心理崩潰的戲演得恰如其分,將一個為女兒付出一切卻意識到顆粒無收的媽媽那種絕望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幕後故事中,她闡述自己對宋倩這個人物的解讀,這位可憐又可恨的媽媽,實則是把自己對丈夫的情感、對女兒的情感全部投射在英子身上,這是一個把親子關係搞成戀愛關係的家長。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她為此付出良多,這些付出也時時刻刻掛在她的嘴上,懸在她的心裡——假如女兒不能成才,那一切都打了水漂,她的前半生將一無所有。

在宋倩眼中,這是一場賭上兩個人的一生的戰鬥,所以一定要勝利,哪怕滑到第二名都不行。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至於幸福和自由,在這樣的高壓下自然成為稀缺的東西。

與此相反,英子的爸爸一直秉承著“快樂教育”,希望女兒活得開心,這在強勢的宋倩看來是完全不可取的,所以她嚴厲禁止女兒和父親的接觸,避免女兒被“帶壞”了。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不可否認,她對女兒是“愛”的,正如她的臺詞:“媽媽最愛的就是你呀,你早已經離開了媽媽的身體,可是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的心。”

但是,用“控制慾”來代替愛,讓孩子成為自己掌握的傀儡,而非她自己,這難以稱得上深遠的愛。

在媽媽的道德綁架下,母女之間已然失去了平等交流的可能。再深一層,宋倩動輒的“為你付出這麼多”,左不過是在心裡衡量一個“是否值得”。

值得嗎?

03、讓孩子先成為人,再成為大人

或許是因為當年怒斥著“父母皆禍害”的那批互聯網先鋒也已經成為了父母,在宋倩和她的教育方式討論中,有不少聲音是“現在很能理解這位媽媽的想法了。”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去年另一部關於家庭教育的影片《狗十三》中,也有很多人解讀說,站在每個人的角度,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狗十三》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少女李玩喜歡物理,爸爸卻給她報了英語興趣班,為示補償爸爸買了一條小狗送給她,她給小狗取名叫愛因斯坦。

不久後,愛因斯坦走失了,李玩深夜裡奔出門去尋找,在爭執間推了爺爺一把,還令擔心她安全的奶奶差點走失。

一場鬧劇後,李玩的後媽買了一隻新的小狗,告訴她:你看,愛因斯坦找到了。

李玩說:它不是愛因斯坦。

這個家庭裡的其他成員卻異口同聲:這就是愛因斯坦!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當然,這個家庭還有很多的漩渦沒有被李玩發現,比如爸爸和後媽已經生了一個小弟弟,顧及她的情緒始終保密。

比如原來爺爺奶奶是一貫重男輕女的,她的名字“玩”是他們隨便找的一個字,為孫子取名則需要涵義好一點的詞,比如說“昭昭”。

為了成為一個大人,李玩接納了弟弟的存在,接納了“愛因斯坦”被認定為原來那隻小狗,甚至接納了第二隻“愛因斯坦”因為向弟弟吠叫,而被爸爸送去了狗肉店。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她不再養狗,在父親的飯局上吃下狗肉火鍋,抬起頭笑著說“謝謝叔叔”;在繁忙的街道上突然看到走失的愛因斯坦,卻不再與它相認。

她長大了,懂事了。

影片名稱叫《狗十三》,可以理解為狗和十三歲的女孩,當然也可以理解為一句髒話。它的海報上畫著一位灰色的父親連同身邊的手將女兒塗抹成水泥形象——每一場成長都是一次凶殺案。

《小歡喜》折射出的中國教育困局:我為母親流淚,也為孩子流淚

從宋倩身上發掘出她的不得已,從李玩家人身上發掘出他們的不得已,或許是站在一個新的身份上,對青春的重新審視。

但是也應該意識到,這樣的審視也會把自己和孩子重新隔離,我們的青春或許不再回來,我們的傷害或許已經造成,但孩子們正年輕。

依舊秉承著“都是為了你好”的觀念,把孩子的幸福和尊嚴放在最後一位,把掌控欲代際相承,換來的只會是英子那般“我討厭你!”的怒吼。

就像問題少女李玩在變成大人後,輕飄飄的發言:這樣的事兒, 以後還多著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