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不完美媽媽 真界文化 2019-08-30
"

年少時特別討厭“順其自然”這個詞。覺得這就是一種還沒奮鬥過的舉手投降,一個還沒努力過就猥瑣逃避的藉口。但現在發現,原來自己一直誤解了這個詞的意思。順其自然,其實是在說,生而為人的我們,請不要那麼驕傲。

不要驕傲到,以為自己可以操控所有的事情,以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達成目標,就能得償所願。

不要以為,之所以還沒有實現,也許只是努力的方法不對,或者時機未到。很多人的痛苦,都源於這樣一種“天然的驕傲”。

變得不那麼驕傲,不那麼偏執,會讓我們活得平靜,會讓我們能夠去接納,當下的這個“做不到的掌控不了全部的自己”。

"

年少時特別討厭“順其自然”這個詞。覺得這就是一種還沒奮鬥過的舉手投降,一個還沒努力過就猥瑣逃避的藉口。但現在發現,原來自己一直誤解了這個詞的意思。順其自然,其實是在說,生而為人的我們,請不要那麼驕傲。

不要驕傲到,以為自己可以操控所有的事情,以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達成目標,就能得償所願。

不要以為,之所以還沒有實現,也許只是努力的方法不對,或者時機未到。很多人的痛苦,都源於這樣一種“天然的驕傲”。

變得不那麼驕傲,不那麼偏執,會讓我們活得平靜,會讓我們能夠去接納,當下的這個“做不到的掌控不了全部的自己”。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我遇到的一個來訪者,她說,她從小就是第一名,小學,初中,高中,可是到了大學,突然就崩潰了,找不到自己了。

工作後,這種情況變得更糟糕。

“我發現大家不只是比工作成績,還比外貌,男朋友,家世”

“我就是總想贏別人,可是我總感覺到自己被人排擠。我特別痛苦,特別自卑”。

她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自責。她雖然一直很努力,可是離她所夢想的全部人眼中的第一名,卻越來越遠。每一天,她都夢想成為優異的自己,可是現實中,每一天她都覺得自己無比差勁。

如果不是絕對好,全然好,就看不到好的部分。

"

年少時特別討厭“順其自然”這個詞。覺得這就是一種還沒奮鬥過的舉手投降,一個還沒努力過就猥瑣逃避的藉口。但現在發現,原來自己一直誤解了這個詞的意思。順其自然,其實是在說,生而為人的我們,請不要那麼驕傲。

不要驕傲到,以為自己可以操控所有的事情,以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達成目標,就能得償所願。

不要以為,之所以還沒有實現,也許只是努力的方法不對,或者時機未到。很多人的痛苦,都源於這樣一種“天然的驕傲”。

變得不那麼驕傲,不那麼偏執,會讓我們活得平靜,會讓我們能夠去接納,當下的這個“做不到的掌控不了全部的自己”。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我遇到的一個來訪者,她說,她從小就是第一名,小學,初中,高中,可是到了大學,突然就崩潰了,找不到自己了。

工作後,這種情況變得更糟糕。

“我發現大家不只是比工作成績,還比外貌,男朋友,家世”

“我就是總想贏別人,可是我總感覺到自己被人排擠。我特別痛苦,特別自卑”。

她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自責。她雖然一直很努力,可是離她所夢想的全部人眼中的第一名,卻越來越遠。每一天,她都夢想成為優異的自己,可是現實中,每一天她都覺得自己無比差勁。

如果不是絕對好,全然好,就看不到好的部分。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我說,“你的世界裡沒有中間狀態,只有第一名和最差”。

“如果拿不到一百分,你就是零分了。”

“你可以允許自己在群體裡,是一箇中間狀態嗎?甚至有的領域,是一個比較差的位置嗎?”

總是第一,就是她的偏執幻想,

總要贏別人,就是她的“天然的驕傲”。

如果她對於世界的掌控感要體現在和別人比必須要勝出的基礎上,那麼她一定會最終體驗到掌控感的碎裂。

很多人都是如此。只不過每個人特別要去掌控的點,特別不能放手的點,不同罷了。

"

年少時特別討厭“順其自然”這個詞。覺得這就是一種還沒奮鬥過的舉手投降,一個還沒努力過就猥瑣逃避的藉口。但現在發現,原來自己一直誤解了這個詞的意思。順其自然,其實是在說,生而為人的我們,請不要那麼驕傲。

不要驕傲到,以為自己可以操控所有的事情,以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達成目標,就能得償所願。

不要以為,之所以還沒有實現,也許只是努力的方法不對,或者時機未到。很多人的痛苦,都源於這樣一種“天然的驕傲”。

變得不那麼驕傲,不那麼偏執,會讓我們活得平靜,會讓我們能夠去接納,當下的這個“做不到的掌控不了全部的自己”。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我遇到的一個來訪者,她說,她從小就是第一名,小學,初中,高中,可是到了大學,突然就崩潰了,找不到自己了。

工作後,這種情況變得更糟糕。

“我發現大家不只是比工作成績,還比外貌,男朋友,家世”

“我就是總想贏別人,可是我總感覺到自己被人排擠。我特別痛苦,特別自卑”。

她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自責。她雖然一直很努力,可是離她所夢想的全部人眼中的第一名,卻越來越遠。每一天,她都夢想成為優異的自己,可是現實中,每一天她都覺得自己無比差勁。

如果不是絕對好,全然好,就看不到好的部分。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我說,“你的世界裡沒有中間狀態,只有第一名和最差”。

“如果拿不到一百分,你就是零分了。”

“你可以允許自己在群體裡,是一箇中間狀態嗎?甚至有的領域,是一個比較差的位置嗎?”

總是第一,就是她的偏執幻想,

總要贏別人,就是她的“天然的驕傲”。

如果她對於世界的掌控感要體現在和別人比必須要勝出的基礎上,那麼她一定會最終體驗到掌控感的碎裂。

很多人都是如此。只不過每個人特別要去掌控的點,特別不能放手的點,不同罷了。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有的人,對婚姻的掌控是,一定要幸福的過完此生,

有的人,對工作的掌控是,一定要越來越有進步,

有的人,對家人的掌控是,一定要幸福平安不可以有任何不好的事情發生。

這樣去期待,並沒有問題。

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有一種,承擔住事情在掌控之外的內心能力,一種自我功能的彈性。

"

年少時特別討厭“順其自然”這個詞。覺得這就是一種還沒奮鬥過的舉手投降,一個還沒努力過就猥瑣逃避的藉口。但現在發現,原來自己一直誤解了這個詞的意思。順其自然,其實是在說,生而為人的我們,請不要那麼驕傲。

不要驕傲到,以為自己可以操控所有的事情,以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達成目標,就能得償所願。

不要以為,之所以還沒有實現,也許只是努力的方法不對,或者時機未到。很多人的痛苦,都源於這樣一種“天然的驕傲”。

變得不那麼驕傲,不那麼偏執,會讓我們活得平靜,會讓我們能夠去接納,當下的這個“做不到的掌控不了全部的自己”。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我遇到的一個來訪者,她說,她從小就是第一名,小學,初中,高中,可是到了大學,突然就崩潰了,找不到自己了。

工作後,這種情況變得更糟糕。

“我發現大家不只是比工作成績,還比外貌,男朋友,家世”

“我就是總想贏別人,可是我總感覺到自己被人排擠。我特別痛苦,特別自卑”。

她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自責。她雖然一直很努力,可是離她所夢想的全部人眼中的第一名,卻越來越遠。每一天,她都夢想成為優異的自己,可是現實中,每一天她都覺得自己無比差勁。

如果不是絕對好,全然好,就看不到好的部分。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我說,“你的世界裡沒有中間狀態,只有第一名和最差”。

“如果拿不到一百分,你就是零分了。”

“你可以允許自己在群體裡,是一箇中間狀態嗎?甚至有的領域,是一個比較差的位置嗎?”

總是第一,就是她的偏執幻想,

總要贏別人,就是她的“天然的驕傲”。

如果她對於世界的掌控感要體現在和別人比必須要勝出的基礎上,那麼她一定會最終體驗到掌控感的碎裂。

很多人都是如此。只不過每個人特別要去掌控的點,特別不能放手的點,不同罷了。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有的人,對婚姻的掌控是,一定要幸福的過完此生,

有的人,對工作的掌控是,一定要越來越有進步,

有的人,對家人的掌控是,一定要幸福平安不可以有任何不好的事情發生。

這樣去期待,並沒有問題。

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有一種,承擔住事情在掌控之外的內心能力,一種自我功能的彈性。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即使願望碎了,自己也不會碎掉。

即使完美的部分損壞了,自己也不會完全否定自己。

“因為真實的世界,是越來越廣闊和複雜的,不像我們兒時,看到的視角那麼單一,所處的環境也非常簡單”。

從什麼都簡單,都能做到,到什麼都變得複雜,涉及到人和事各種因素越來越多,願望越來越多,我們就必須要接受,越來越多的事情,不順利,不如預期,沒有結果。

這是很自然而然的。

"

年少時特別討厭“順其自然”這個詞。覺得這就是一種還沒奮鬥過的舉手投降,一個還沒努力過就猥瑣逃避的藉口。但現在發現,原來自己一直誤解了這個詞的意思。順其自然,其實是在說,生而為人的我們,請不要那麼驕傲。

不要驕傲到,以為自己可以操控所有的事情,以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達成目標,就能得償所願。

不要以為,之所以還沒有實現,也許只是努力的方法不對,或者時機未到。很多人的痛苦,都源於這樣一種“天然的驕傲”。

變得不那麼驕傲,不那麼偏執,會讓我們活得平靜,會讓我們能夠去接納,當下的這個“做不到的掌控不了全部的自己”。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我遇到的一個來訪者,她說,她從小就是第一名,小學,初中,高中,可是到了大學,突然就崩潰了,找不到自己了。

工作後,這種情況變得更糟糕。

“我發現大家不只是比工作成績,還比外貌,男朋友,家世”

“我就是總想贏別人,可是我總感覺到自己被人排擠。我特別痛苦,特別自卑”。

她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自責。她雖然一直很努力,可是離她所夢想的全部人眼中的第一名,卻越來越遠。每一天,她都夢想成為優異的自己,可是現實中,每一天她都覺得自己無比差勁。

如果不是絕對好,全然好,就看不到好的部分。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我說,“你的世界裡沒有中間狀態,只有第一名和最差”。

“如果拿不到一百分,你就是零分了。”

“你可以允許自己在群體裡,是一箇中間狀態嗎?甚至有的領域,是一個比較差的位置嗎?”

總是第一,就是她的偏執幻想,

總要贏別人,就是她的“天然的驕傲”。

如果她對於世界的掌控感要體現在和別人比必須要勝出的基礎上,那麼她一定會最終體驗到掌控感的碎裂。

很多人都是如此。只不過每個人特別要去掌控的點,特別不能放手的點,不同罷了。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有的人,對婚姻的掌控是,一定要幸福的過完此生,

有的人,對工作的掌控是,一定要越來越有進步,

有的人,對家人的掌控是,一定要幸福平安不可以有任何不好的事情發生。

這樣去期待,並沒有問題。

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有一種,承擔住事情在掌控之外的內心能力,一種自我功能的彈性。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即使願望碎了,自己也不會碎掉。

即使完美的部分損壞了,自己也不會完全否定自己。

“因為真實的世界,是越來越廣闊和複雜的,不像我們兒時,看到的視角那麼單一,所處的環境也非常簡單”。

從什麼都簡單,都能做到,到什麼都變得複雜,涉及到人和事各種因素越來越多,願望越來越多,我們就必須要接受,越來越多的事情,不順利,不如預期,沒有結果。

這是很自然而然的。

請放下你“天然的驕傲”

很多人的痛苦在於,在掌控不了的事情面前,力挽狂瀾,像只無頭蒼蠅一樣到處轉,做一切的努力;或像燈蛾一樣,甚至為了達到目的去撲火燃盡自己,然而他們如此痛苦和煎熬,甚至不惜犧牲自己付出艱鉅代價,卻死死不肯投降,不肯放手,究竟是為了什麼?

因為他們沒有學會,一個重要的關於掌控的法則,掌控的意義不在於無所不能,

而在於去掌控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在不能掌控的部分,懂得放手。

接受生活中既有可掌控的事情,也有掌控不了的事情,在0和100之間,找到越來越多中間的地帶,接受好壞愛恨的交纏,就是成熟了。

(注:本文摘自周小寬《你活得焦慮,是因為“偏執”》)

微信公眾號:ZJ_zhenjie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