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

每次去超市,我都能聽到一些家長在對孩子購物方面有意見,比如孩子拿了一個稍貴一點的東西,家長就開始教訓:我賺錢這麼辛苦,你一個玩具就要花掉我一天的工資,你就不能選個便宜的嗎?

如果孩子拿了兩樣東西,就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盡把錢花在這些沒用的東西上,你家裡不是已經有個一樣的了嗎,又拿2個一樣的幹嘛?

當然也會有家長態度稍微好一些,比如:媽媽賺錢不容易,今天買了這個玩具,你要好好珍惜,不能把它弄壞了,要不然太浪費了。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裡,我們總是在父輩的“節約是一種美德”“粒粒皆辛苦”的唸叨下長大,於是我們也會不自覺的把我們的觀念傳遞給孩子們,總是教育孩子花錢要謹慎,你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賺的辛苦錢,浪費可恥。

"

每次去超市,我都能聽到一些家長在對孩子購物方面有意見,比如孩子拿了一個稍貴一點的東西,家長就開始教訓:我賺錢這麼辛苦,你一個玩具就要花掉我一天的工資,你就不能選個便宜的嗎?

如果孩子拿了兩樣東西,就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盡把錢花在這些沒用的東西上,你家裡不是已經有個一樣的了嗎,又拿2個一樣的幹嘛?

當然也會有家長態度稍微好一些,比如:媽媽賺錢不容易,今天買了這個玩具,你要好好珍惜,不能把它弄壞了,要不然太浪費了。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裡,我們總是在父輩的“節約是一種美德”“粒粒皆辛苦”的唸叨下長大,於是我們也會不自覺的把我們的觀念傳遞給孩子們,總是教育孩子花錢要謹慎,你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賺的辛苦錢,浪費可恥。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可是這樣一味的強調賺錢辛苦論孩子就真的能朝著我們期望的那樣成長嗎?

一、盲目強調節約,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

我有一個朋友,小時候家裡條件非常的貧苦,如今長大了條件雖然改善了不少,但其一分錢掰成兩瓣花的習慣依舊沒改,對孩子也是非常的節省,在吃穿玩具方面總是儘量能省則省,於是每次買新衣服都必定買大幾歲的,玩具都不超過10塊錢的。

有一次生日,別人送了一個很大型的剷車玩具,看起來就非常值錢,孩子欣喜若狂,朋友膽戰心驚,就怕孩子沒幾天就把這麼好的玩具糟蹋掉,於是每次孩子玩這個玩具時,她都會在一旁盯著:這麼貴重的玩具要愛惜,不能弄壞了,這麼貴的玩具弄壞了媽媽可買不起。

孩子一舉手一抬足都牽動著朋友那顆老母親的心,可惜沒幾天後,那個玩具就被孩子閒置了,朋友還因為這事跟我抱怨說:這孩子就會糟蹋錢,買了這麼多玩具還要不停的買買買,家裡這麼好的玩具放著就是不玩。

可是孩子真的很浪費嗎?根據人類的大腦發育過程,右腦發育要比左腦發育更快更早一些,也就是說對孩子而言,面對玩具首先使用的是掌管直覺、形象記憶、靈感的感性的右腦,這也直接決定了在他們眼裡,玩具的趣味性要遠高於它的金錢價值。

而大人呢,因為掌管理性、邏輯、計算的左腦已經基本發育完全,理性的左腦基本能很好的控制住感性的右腦,因此在家長眼裡,尤其對金錢極其敏感的家長,面對玩具其金錢價值要比趣味性高的多。

因為大腦發育水平的不一致性,這也使得朋友和孩子對於同一個玩具能表現出極不一致的態度,在孩子眼裡,玩具就是用來玩耍和滿足探索和好奇心的,可是朋友因更看重金錢價值對孩子進行不斷阻撓,不斷向孩子輸送恐懼(怕弄壞)和進行學習限制,使得孩子不能盡興的享受玩具帶來的快樂,於是對孩子而言就有了一種煮熟的鴨子也不能吃的感覺,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眼不見為淨,這也就間接造成了更大的浪費。

"

每次去超市,我都能聽到一些家長在對孩子購物方面有意見,比如孩子拿了一個稍貴一點的東西,家長就開始教訓:我賺錢這麼辛苦,你一個玩具就要花掉我一天的工資,你就不能選個便宜的嗎?

如果孩子拿了兩樣東西,就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盡把錢花在這些沒用的東西上,你家裡不是已經有個一樣的了嗎,又拿2個一樣的幹嘛?

當然也會有家長態度稍微好一些,比如:媽媽賺錢不容易,今天買了這個玩具,你要好好珍惜,不能把它弄壞了,要不然太浪費了。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裡,我們總是在父輩的“節約是一種美德”“粒粒皆辛苦”的唸叨下長大,於是我們也會不自覺的把我們的觀念傳遞給孩子們,總是教育孩子花錢要謹慎,你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賺的辛苦錢,浪費可恥。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可是這樣一味的強調賺錢辛苦論孩子就真的能朝著我們期望的那樣成長嗎?

一、盲目強調節約,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

我有一個朋友,小時候家裡條件非常的貧苦,如今長大了條件雖然改善了不少,但其一分錢掰成兩瓣花的習慣依舊沒改,對孩子也是非常的節省,在吃穿玩具方面總是儘量能省則省,於是每次買新衣服都必定買大幾歲的,玩具都不超過10塊錢的。

有一次生日,別人送了一個很大型的剷車玩具,看起來就非常值錢,孩子欣喜若狂,朋友膽戰心驚,就怕孩子沒幾天就把這麼好的玩具糟蹋掉,於是每次孩子玩這個玩具時,她都會在一旁盯著:這麼貴重的玩具要愛惜,不能弄壞了,這麼貴的玩具弄壞了媽媽可買不起。

孩子一舉手一抬足都牽動著朋友那顆老母親的心,可惜沒幾天後,那個玩具就被孩子閒置了,朋友還因為這事跟我抱怨說:這孩子就會糟蹋錢,買了這麼多玩具還要不停的買買買,家裡這麼好的玩具放著就是不玩。

可是孩子真的很浪費嗎?根據人類的大腦發育過程,右腦發育要比左腦發育更快更早一些,也就是說對孩子而言,面對玩具首先使用的是掌管直覺、形象記憶、靈感的感性的右腦,這也直接決定了在他們眼裡,玩具的趣味性要遠高於它的金錢價值。

而大人呢,因為掌管理性、邏輯、計算的左腦已經基本發育完全,理性的左腦基本能很好的控制住感性的右腦,因此在家長眼裡,尤其對金錢極其敏感的家長,面對玩具其金錢價值要比趣味性高的多。

因為大腦發育水平的不一致性,這也使得朋友和孩子對於同一個玩具能表現出極不一致的態度,在孩子眼裡,玩具就是用來玩耍和滿足探索和好奇心的,可是朋友因更看重金錢價值對孩子進行不斷阻撓,不斷向孩子輸送恐懼(怕弄壞)和進行學習限制,使得孩子不能盡興的享受玩具帶來的快樂,於是對孩子而言就有了一種煮熟的鴨子也不能吃的感覺,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眼不見為淨,這也就間接造成了更大的浪費。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二、在錯誤的地方節省,反而會阻礙學習內在力

我曾被一書店銷售員忽悠下辦了一張借書卡,他大意是這樣說的:要想孩子以後愛上閱讀,小時候的基礎很重要,孩子現在還小,隨著他慢慢長大,繪本需要不斷更新,閱讀範圍也會越來越廣,如果買的話有時候看一次就閒置了太浪費,不如辦一張卡,每本書借讀費才幾毛,就算孩子不喜歡看還回來也不至於太浪費。

理想很美好,我被忽悠的當時腦子一熱就辦了,想著又能看到更多的書,還能這麼省錢,不辦怎麼對得起自己的錢包。

結果真正借了繪本後我的心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我自己買的繪本我會隨便給女兒一個人看,那時女兒還小,揉揉書頁,啃啃書皮,流流口水甚至撕書的事常有發生,因為整體上對閱讀體驗影響不大,而且我也都是事後發現,於是也就沒在意。

可是自從知道書是借的後,我就無法淡定了,想著還回去時如果書不完整了,是需要扣定金甚至要全額付的,我就開始嚴格控制女兒不良的看書行為,可那麼小的小孩哪能這麼老老實實的看書,對肢體敏感期的孩子來說,看書時如果自己摸不到書,那書還有什麼意義呢?於是沒幾天後,女兒就對書沒興趣了。

根據蒙特梭利對嬰幼兒敏感期的觀察與研究,0~6歲是孩子語言、感官和動作敏感期,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孩子的生命助力,是讓孩子快速發展的跳板,此刻的他們擁有自然賦予的語言敏感力,敏銳的感官,左右腦快速協調發展,也是最活潑好動的時期,這樣的敏感期特點使得孩子們無法像大人那樣正正經經的看書,對他們而言,看書的意義更多的是從手上的動作獲取,閱讀時翻、摸對孩子的意義遠遠大於單純的看。

因此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未被髮掘發展,日後想再讓孩子愛上學習,恐需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

"

每次去超市,我都能聽到一些家長在對孩子購物方面有意見,比如孩子拿了一個稍貴一點的東西,家長就開始教訓:我賺錢這麼辛苦,你一個玩具就要花掉我一天的工資,你就不能選個便宜的嗎?

如果孩子拿了兩樣東西,就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盡把錢花在這些沒用的東西上,你家裡不是已經有個一樣的了嗎,又拿2個一樣的幹嘛?

當然也會有家長態度稍微好一些,比如:媽媽賺錢不容易,今天買了這個玩具,你要好好珍惜,不能把它弄壞了,要不然太浪費了。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裡,我們總是在父輩的“節約是一種美德”“粒粒皆辛苦”的唸叨下長大,於是我們也會不自覺的把我們的觀念傳遞給孩子們,總是教育孩子花錢要謹慎,你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賺的辛苦錢,浪費可恥。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可是這樣一味的強調賺錢辛苦論孩子就真的能朝著我們期望的那樣成長嗎?

一、盲目強調節約,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

我有一個朋友,小時候家裡條件非常的貧苦,如今長大了條件雖然改善了不少,但其一分錢掰成兩瓣花的習慣依舊沒改,對孩子也是非常的節省,在吃穿玩具方面總是儘量能省則省,於是每次買新衣服都必定買大幾歲的,玩具都不超過10塊錢的。

有一次生日,別人送了一個很大型的剷車玩具,看起來就非常值錢,孩子欣喜若狂,朋友膽戰心驚,就怕孩子沒幾天就把這麼好的玩具糟蹋掉,於是每次孩子玩這個玩具時,她都會在一旁盯著:這麼貴重的玩具要愛惜,不能弄壞了,這麼貴的玩具弄壞了媽媽可買不起。

孩子一舉手一抬足都牽動著朋友那顆老母親的心,可惜沒幾天後,那個玩具就被孩子閒置了,朋友還因為這事跟我抱怨說:這孩子就會糟蹋錢,買了這麼多玩具還要不停的買買買,家裡這麼好的玩具放著就是不玩。

可是孩子真的很浪費嗎?根據人類的大腦發育過程,右腦發育要比左腦發育更快更早一些,也就是說對孩子而言,面對玩具首先使用的是掌管直覺、形象記憶、靈感的感性的右腦,這也直接決定了在他們眼裡,玩具的趣味性要遠高於它的金錢價值。

而大人呢,因為掌管理性、邏輯、計算的左腦已經基本發育完全,理性的左腦基本能很好的控制住感性的右腦,因此在家長眼裡,尤其對金錢極其敏感的家長,面對玩具其金錢價值要比趣味性高的多。

因為大腦發育水平的不一致性,這也使得朋友和孩子對於同一個玩具能表現出極不一致的態度,在孩子眼裡,玩具就是用來玩耍和滿足探索和好奇心的,可是朋友因更看重金錢價值對孩子進行不斷阻撓,不斷向孩子輸送恐懼(怕弄壞)和進行學習限制,使得孩子不能盡興的享受玩具帶來的快樂,於是對孩子而言就有了一種煮熟的鴨子也不能吃的感覺,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眼不見為淨,這也就間接造成了更大的浪費。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二、在錯誤的地方節省,反而會阻礙學習內在力

我曾被一書店銷售員忽悠下辦了一張借書卡,他大意是這樣說的:要想孩子以後愛上閱讀,小時候的基礎很重要,孩子現在還小,隨著他慢慢長大,繪本需要不斷更新,閱讀範圍也會越來越廣,如果買的話有時候看一次就閒置了太浪費,不如辦一張卡,每本書借讀費才幾毛,就算孩子不喜歡看還回來也不至於太浪費。

理想很美好,我被忽悠的當時腦子一熱就辦了,想著又能看到更多的書,還能這麼省錢,不辦怎麼對得起自己的錢包。

結果真正借了繪本後我的心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我自己買的繪本我會隨便給女兒一個人看,那時女兒還小,揉揉書頁,啃啃書皮,流流口水甚至撕書的事常有發生,因為整體上對閱讀體驗影響不大,而且我也都是事後發現,於是也就沒在意。

可是自從知道書是借的後,我就無法淡定了,想著還回去時如果書不完整了,是需要扣定金甚至要全額付的,我就開始嚴格控制女兒不良的看書行為,可那麼小的小孩哪能這麼老老實實的看書,對肢體敏感期的孩子來說,看書時如果自己摸不到書,那書還有什麼意義呢?於是沒幾天後,女兒就對書沒興趣了。

根據蒙特梭利對嬰幼兒敏感期的觀察與研究,0~6歲是孩子語言、感官和動作敏感期,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孩子的生命助力,是讓孩子快速發展的跳板,此刻的他們擁有自然賦予的語言敏感力,敏銳的感官,左右腦快速協調發展,也是最活潑好動的時期,這樣的敏感期特點使得孩子們無法像大人那樣正正經經的看書,對他們而言,看書的意義更多的是從手上的動作獲取,閱讀時翻、摸對孩子的意義遠遠大於單純的看。

因此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未被髮掘發展,日後想再讓孩子愛上學習,恐需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三、節省過了頭,反而會讓孩子更自卑

在金錢上節省沒錯,可如果變成了“摳”那就是意義大不同了,比如我一鄰居就是“摳”的深深受害者,她說她小的時候家長極其信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於是大姐穿小了給二姐,二姐穿小了給三姐,三姐穿小了才輪到自己,一件衣服不管怎麼破,家人總有辦法補好,於是身為老小的她就沒穿過什麼新衣服。

小的時候還不懂,可到了上學的時候看到同學們都是穿新衣,鄰居才發現自己是個例,儘管跟媽媽提過,可家長對孩子的意見根本就不上心,於是鄰居就特別自卑,總認為自己是不被重視的那個。

如今嫁了人成了家,她雖然不再像媽媽那樣摳門,可對自己也下不了狠手,不捨得買好看的衣服,衣服顏色款式永遠都是那麼素,上次生日我送了一個名牌包給她,還被她說了一頓:你送我這麼貴重的幹嘛,我又沒衣服配,而且就我這模樣,背上這個包也只會像個山寨貨。

過度節省給孩子帶來的自卑表現可能同樣是”摳“,也有可能是花錢大手大腳,為彌補童年的不足,而大肆的買買買,以此來向他人證明,我並不窮,我有隨心所欲的資本。

然而不管是哪種結果,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自卑,就像蒙臺梭利說的那樣: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

每次去超市,我都能聽到一些家長在對孩子購物方面有意見,比如孩子拿了一個稍貴一點的東西,家長就開始教訓:我賺錢這麼辛苦,你一個玩具就要花掉我一天的工資,你就不能選個便宜的嗎?

如果孩子拿了兩樣東西,就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盡把錢花在這些沒用的東西上,你家裡不是已經有個一樣的了嗎,又拿2個一樣的幹嘛?

當然也會有家長態度稍微好一些,比如:媽媽賺錢不容易,今天買了這個玩具,你要好好珍惜,不能把它弄壞了,要不然太浪費了。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裡,我們總是在父輩的“節約是一種美德”“粒粒皆辛苦”的唸叨下長大,於是我們也會不自覺的把我們的觀念傳遞給孩子們,總是教育孩子花錢要謹慎,你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賺的辛苦錢,浪費可恥。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可是這樣一味的強調賺錢辛苦論孩子就真的能朝著我們期望的那樣成長嗎?

一、盲目強調節約,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

我有一個朋友,小時候家裡條件非常的貧苦,如今長大了條件雖然改善了不少,但其一分錢掰成兩瓣花的習慣依舊沒改,對孩子也是非常的節省,在吃穿玩具方面總是儘量能省則省,於是每次買新衣服都必定買大幾歲的,玩具都不超過10塊錢的。

有一次生日,別人送了一個很大型的剷車玩具,看起來就非常值錢,孩子欣喜若狂,朋友膽戰心驚,就怕孩子沒幾天就把這麼好的玩具糟蹋掉,於是每次孩子玩這個玩具時,她都會在一旁盯著:這麼貴重的玩具要愛惜,不能弄壞了,這麼貴的玩具弄壞了媽媽可買不起。

孩子一舉手一抬足都牽動著朋友那顆老母親的心,可惜沒幾天後,那個玩具就被孩子閒置了,朋友還因為這事跟我抱怨說:這孩子就會糟蹋錢,買了這麼多玩具還要不停的買買買,家裡這麼好的玩具放著就是不玩。

可是孩子真的很浪費嗎?根據人類的大腦發育過程,右腦發育要比左腦發育更快更早一些,也就是說對孩子而言,面對玩具首先使用的是掌管直覺、形象記憶、靈感的感性的右腦,這也直接決定了在他們眼裡,玩具的趣味性要遠高於它的金錢價值。

而大人呢,因為掌管理性、邏輯、計算的左腦已經基本發育完全,理性的左腦基本能很好的控制住感性的右腦,因此在家長眼裡,尤其對金錢極其敏感的家長,面對玩具其金錢價值要比趣味性高的多。

因為大腦發育水平的不一致性,這也使得朋友和孩子對於同一個玩具能表現出極不一致的態度,在孩子眼裡,玩具就是用來玩耍和滿足探索和好奇心的,可是朋友因更看重金錢價值對孩子進行不斷阻撓,不斷向孩子輸送恐懼(怕弄壞)和進行學習限制,使得孩子不能盡興的享受玩具帶來的快樂,於是對孩子而言就有了一種煮熟的鴨子也不能吃的感覺,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眼不見為淨,這也就間接造成了更大的浪費。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二、在錯誤的地方節省,反而會阻礙學習內在力

我曾被一書店銷售員忽悠下辦了一張借書卡,他大意是這樣說的:要想孩子以後愛上閱讀,小時候的基礎很重要,孩子現在還小,隨著他慢慢長大,繪本需要不斷更新,閱讀範圍也會越來越廣,如果買的話有時候看一次就閒置了太浪費,不如辦一張卡,每本書借讀費才幾毛,就算孩子不喜歡看還回來也不至於太浪費。

理想很美好,我被忽悠的當時腦子一熱就辦了,想著又能看到更多的書,還能這麼省錢,不辦怎麼對得起自己的錢包。

結果真正借了繪本後我的心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我自己買的繪本我會隨便給女兒一個人看,那時女兒還小,揉揉書頁,啃啃書皮,流流口水甚至撕書的事常有發生,因為整體上對閱讀體驗影響不大,而且我也都是事後發現,於是也就沒在意。

可是自從知道書是借的後,我就無法淡定了,想著還回去時如果書不完整了,是需要扣定金甚至要全額付的,我就開始嚴格控制女兒不良的看書行為,可那麼小的小孩哪能這麼老老實實的看書,對肢體敏感期的孩子來說,看書時如果自己摸不到書,那書還有什麼意義呢?於是沒幾天後,女兒就對書沒興趣了。

根據蒙特梭利對嬰幼兒敏感期的觀察與研究,0~6歲是孩子語言、感官和動作敏感期,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孩子的生命助力,是讓孩子快速發展的跳板,此刻的他們擁有自然賦予的語言敏感力,敏銳的感官,左右腦快速協調發展,也是最活潑好動的時期,這樣的敏感期特點使得孩子們無法像大人那樣正正經經的看書,對他們而言,看書的意義更多的是從手上的動作獲取,閱讀時翻、摸對孩子的意義遠遠大於單純的看。

因此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未被髮掘發展,日後想再讓孩子愛上學習,恐需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三、節省過了頭,反而會讓孩子更自卑

在金錢上節省沒錯,可如果變成了“摳”那就是意義大不同了,比如我一鄰居就是“摳”的深深受害者,她說她小的時候家長極其信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於是大姐穿小了給二姐,二姐穿小了給三姐,三姐穿小了才輪到自己,一件衣服不管怎麼破,家人總有辦法補好,於是身為老小的她就沒穿過什麼新衣服。

小的時候還不懂,可到了上學的時候看到同學們都是穿新衣,鄰居才發現自己是個例,儘管跟媽媽提過,可家長對孩子的意見根本就不上心,於是鄰居就特別自卑,總認為自己是不被重視的那個。

如今嫁了人成了家,她雖然不再像媽媽那樣摳門,可對自己也下不了狠手,不捨得買好看的衣服,衣服顏色款式永遠都是那麼素,上次生日我送了一個名牌包給她,還被她說了一頓:你送我這麼貴重的幹嘛,我又沒衣服配,而且就我這模樣,背上這個包也只會像個山寨貨。

過度節省給孩子帶來的自卑表現可能同樣是”摳“,也有可能是花錢大手大腳,為彌補童年的不足,而大肆的買買買,以此來向他人證明,我並不窮,我有隨心所欲的資本。

然而不管是哪種結果,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自卑,就像蒙臺梭利說的那樣: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不提倡節約,難道我們只能順著孩子事事滿足嗎?當然不是!

一、父母可以不完美,但至少要誠實

我們不可否認社會貧富差距是真實存在的,每個孩子的出生起點也是有所不同的,富人隨手買的一個包也許就要窮人一年甚至多年不吃不喝才能獲得的,當孩子的慾望不被滿足時,我們不必要掩飾自己的真實窘境而去編出各種理由,讓孩子錯認為:我媽明明有能力買,她就是見不得我開心。

誠實的父母,即使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但只要對孩子解釋的有理有據,孩子也能理解“大人並不是故意為難我,而是真的沒有能力,將來如果我夠努力,我也配擁有這麼好的東西”。

《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伯特·清琦說過: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的知識,那麼將來就有其他人來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甚至是騙子,讓這些人來替你進行財商教育,恐怕你和你的孩子會付出更多的代價。

從小讓孩子瞭解金錢,參與到家庭財務管理中,能讓孩子有效理解金錢的含義,而不必再每次在孩子想買一樣東西時去費勁的解釋:我沒錢,這個太貴了。

讓孩子自己學會去判斷和衡量,同時也是在幫助理性的左腦進行發育,就像教育心理學家簡·M·希利所說:大腦塑造行為,行為又塑造大腦。

在《全腦教養法》中有這樣一段話: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都影響著大腦的發育方式。這個連接和再連接的過程,就是整合的全部:給我們的孩子體驗,以建立大腦不同部分之間的連接。

如果我們總是以籠統的“沒錢”來解釋無法滿足孩子願望的理由,卻又有錢去買衣服和食物,就會讓孩子迷茫,“沒錢還能買這麼多東西?”

所以不如跟孩子好好解釋:今天有多少的預算,首先一部分錢需要購置生活必需品,捱餓可不好受,另外需購置哪些,說明理由,購置完這些必需品後,就沒有多餘的金錢了。

"

每次去超市,我都能聽到一些家長在對孩子購物方面有意見,比如孩子拿了一個稍貴一點的東西,家長就開始教訓:我賺錢這麼辛苦,你一個玩具就要花掉我一天的工資,你就不能選個便宜的嗎?

如果孩子拿了兩樣東西,就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盡把錢花在這些沒用的東西上,你家裡不是已經有個一樣的了嗎,又拿2個一樣的幹嘛?

當然也會有家長態度稍微好一些,比如:媽媽賺錢不容易,今天買了這個玩具,你要好好珍惜,不能把它弄壞了,要不然太浪費了。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裡,我們總是在父輩的“節約是一種美德”“粒粒皆辛苦”的唸叨下長大,於是我們也會不自覺的把我們的觀念傳遞給孩子們,總是教育孩子花錢要謹慎,你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賺的辛苦錢,浪費可恥。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可是這樣一味的強調賺錢辛苦論孩子就真的能朝著我們期望的那樣成長嗎?

一、盲目強調節約,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

我有一個朋友,小時候家裡條件非常的貧苦,如今長大了條件雖然改善了不少,但其一分錢掰成兩瓣花的習慣依舊沒改,對孩子也是非常的節省,在吃穿玩具方面總是儘量能省則省,於是每次買新衣服都必定買大幾歲的,玩具都不超過10塊錢的。

有一次生日,別人送了一個很大型的剷車玩具,看起來就非常值錢,孩子欣喜若狂,朋友膽戰心驚,就怕孩子沒幾天就把這麼好的玩具糟蹋掉,於是每次孩子玩這個玩具時,她都會在一旁盯著:這麼貴重的玩具要愛惜,不能弄壞了,這麼貴的玩具弄壞了媽媽可買不起。

孩子一舉手一抬足都牽動著朋友那顆老母親的心,可惜沒幾天後,那個玩具就被孩子閒置了,朋友還因為這事跟我抱怨說:這孩子就會糟蹋錢,買了這麼多玩具還要不停的買買買,家裡這麼好的玩具放著就是不玩。

可是孩子真的很浪費嗎?根據人類的大腦發育過程,右腦發育要比左腦發育更快更早一些,也就是說對孩子而言,面對玩具首先使用的是掌管直覺、形象記憶、靈感的感性的右腦,這也直接決定了在他們眼裡,玩具的趣味性要遠高於它的金錢價值。

而大人呢,因為掌管理性、邏輯、計算的左腦已經基本發育完全,理性的左腦基本能很好的控制住感性的右腦,因此在家長眼裡,尤其對金錢極其敏感的家長,面對玩具其金錢價值要比趣味性高的多。

因為大腦發育水平的不一致性,這也使得朋友和孩子對於同一個玩具能表現出極不一致的態度,在孩子眼裡,玩具就是用來玩耍和滿足探索和好奇心的,可是朋友因更看重金錢價值對孩子進行不斷阻撓,不斷向孩子輸送恐懼(怕弄壞)和進行學習限制,使得孩子不能盡興的享受玩具帶來的快樂,於是對孩子而言就有了一種煮熟的鴨子也不能吃的感覺,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眼不見為淨,這也就間接造成了更大的浪費。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二、在錯誤的地方節省,反而會阻礙學習內在力

我曾被一書店銷售員忽悠下辦了一張借書卡,他大意是這樣說的:要想孩子以後愛上閱讀,小時候的基礎很重要,孩子現在還小,隨著他慢慢長大,繪本需要不斷更新,閱讀範圍也會越來越廣,如果買的話有時候看一次就閒置了太浪費,不如辦一張卡,每本書借讀費才幾毛,就算孩子不喜歡看還回來也不至於太浪費。

理想很美好,我被忽悠的當時腦子一熱就辦了,想著又能看到更多的書,還能這麼省錢,不辦怎麼對得起自己的錢包。

結果真正借了繪本後我的心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我自己買的繪本我會隨便給女兒一個人看,那時女兒還小,揉揉書頁,啃啃書皮,流流口水甚至撕書的事常有發生,因為整體上對閱讀體驗影響不大,而且我也都是事後發現,於是也就沒在意。

可是自從知道書是借的後,我就無法淡定了,想著還回去時如果書不完整了,是需要扣定金甚至要全額付的,我就開始嚴格控制女兒不良的看書行為,可那麼小的小孩哪能這麼老老實實的看書,對肢體敏感期的孩子來說,看書時如果自己摸不到書,那書還有什麼意義呢?於是沒幾天後,女兒就對書沒興趣了。

根據蒙特梭利對嬰幼兒敏感期的觀察與研究,0~6歲是孩子語言、感官和動作敏感期,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孩子的生命助力,是讓孩子快速發展的跳板,此刻的他們擁有自然賦予的語言敏感力,敏銳的感官,左右腦快速協調發展,也是最活潑好動的時期,這樣的敏感期特點使得孩子們無法像大人那樣正正經經的看書,對他們而言,看書的意義更多的是從手上的動作獲取,閱讀時翻、摸對孩子的意義遠遠大於單純的看。

因此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未被髮掘發展,日後想再讓孩子愛上學習,恐需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三、節省過了頭,反而會讓孩子更自卑

在金錢上節省沒錯,可如果變成了“摳”那就是意義大不同了,比如我一鄰居就是“摳”的深深受害者,她說她小的時候家長極其信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於是大姐穿小了給二姐,二姐穿小了給三姐,三姐穿小了才輪到自己,一件衣服不管怎麼破,家人總有辦法補好,於是身為老小的她就沒穿過什麼新衣服。

小的時候還不懂,可到了上學的時候看到同學們都是穿新衣,鄰居才發現自己是個例,儘管跟媽媽提過,可家長對孩子的意見根本就不上心,於是鄰居就特別自卑,總認為自己是不被重視的那個。

如今嫁了人成了家,她雖然不再像媽媽那樣摳門,可對自己也下不了狠手,不捨得買好看的衣服,衣服顏色款式永遠都是那麼素,上次生日我送了一個名牌包給她,還被她說了一頓:你送我這麼貴重的幹嘛,我又沒衣服配,而且就我這模樣,背上這個包也只會像個山寨貨。

過度節省給孩子帶來的自卑表現可能同樣是”摳“,也有可能是花錢大手大腳,為彌補童年的不足,而大肆的買買買,以此來向他人證明,我並不窮,我有隨心所欲的資本。

然而不管是哪種結果,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自卑,就像蒙臺梭利說的那樣: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不提倡節約,難道我們只能順著孩子事事滿足嗎?當然不是!

一、父母可以不完美,但至少要誠實

我們不可否認社會貧富差距是真實存在的,每個孩子的出生起點也是有所不同的,富人隨手買的一個包也許就要窮人一年甚至多年不吃不喝才能獲得的,當孩子的慾望不被滿足時,我們不必要掩飾自己的真實窘境而去編出各種理由,讓孩子錯認為:我媽明明有能力買,她就是見不得我開心。

誠實的父母,即使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但只要對孩子解釋的有理有據,孩子也能理解“大人並不是故意為難我,而是真的沒有能力,將來如果我夠努力,我也配擁有這麼好的東西”。

《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伯特·清琦說過: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的知識,那麼將來就有其他人來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甚至是騙子,讓這些人來替你進行財商教育,恐怕你和你的孩子會付出更多的代價。

從小讓孩子瞭解金錢,參與到家庭財務管理中,能讓孩子有效理解金錢的含義,而不必再每次在孩子想買一樣東西時去費勁的解釋:我沒錢,這個太貴了。

讓孩子自己學會去判斷和衡量,同時也是在幫助理性的左腦進行發育,就像教育心理學家簡·M·希利所說:大腦塑造行為,行為又塑造大腦。

在《全腦教養法》中有這樣一段話: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都影響著大腦的發育方式。這個連接和再連接的過程,就是整合的全部:給我們的孩子體驗,以建立大腦不同部分之間的連接。

如果我們總是以籠統的“沒錢”來解釋無法滿足孩子願望的理由,卻又有錢去買衣服和食物,就會讓孩子迷茫,“沒錢還能買這麼多東西?”

所以不如跟孩子好好解釋:今天有多少的預算,首先一部分錢需要購置生活必需品,捱餓可不好受,另外需購置哪些,說明理由,購置完這些必需品後,就沒有多餘的金錢了。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二、讓金錢花出富足感,你值得擁有你想要的一切美好

王爾德說: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們愉快。

如果每次給孩子買一樣東西,我們都要向孩子灌輸:這個東西很貴,你要懂得珍惜,不要弄壞了,我為了讓你買到這樣東西,我得多麼辛苦的工作,付出多少的代價。

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匱乏和內疚感,讓孩子心理上承受著“自己的快樂原來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東西這麼貴重可不能輕易弄壞了”,於是玩的也就無法盡興,那麼最終即使孩子得到了那樣東西,他也不再似之前那樣開心,甚至還會認為“媽媽為了滿足我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我卻還不開心,看來我不配擁有這樣的美好。”

如今對孩子“窮養還是富養”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很多人只是看到表面的現象,以為肯為孩子花錢就是富養,沒錢人就只能窮養,然而真正的窮養和富養是取決於父母的心態,而跟物質條件關聯反而不大。

比如在孩子幼年時期,他需要的只是貼紙和一輛遙控車,可家長卻認為這些沒有價值,反而去買價值上千的衣服把孩子包裝起來,這樣的家庭有錢,但對於孩子卻是窮養,這樣的孩子精神上多數並不富足。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人類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發展,追求更高一層的需要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

如果父母在童年時期滿足了孩子的某些需求,孩子未來在這些方面就會流動而不執著,就會有自由去追求體驗更高級的需求層次,而不會一直執著於這些方面一意孤行。

就像小時候被窮怕,被愧疚感充滿的孩子,長大了後就會把金錢視為奮鬥的唯一目標,視為所有安全感的來源,同時每花一分錢時又會感到愧疚,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努力,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了,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也很難有安全感,很難快意的去享受生活。

所以誠意麵對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盡情的對自己的玩具進行探索,不給孩子的需求增加匱乏感,家長就會發現孩子是很單純和容易滿足的。

"

每次去超市,我都能聽到一些家長在對孩子購物方面有意見,比如孩子拿了一個稍貴一點的東西,家長就開始教訓:我賺錢這麼辛苦,你一個玩具就要花掉我一天的工資,你就不能選個便宜的嗎?

如果孩子拿了兩樣東西,就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盡把錢花在這些沒用的東西上,你家裡不是已經有個一樣的了嗎,又拿2個一樣的幹嘛?

當然也會有家長態度稍微好一些,比如:媽媽賺錢不容易,今天買了這個玩具,你要好好珍惜,不能把它弄壞了,要不然太浪費了。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裡,我們總是在父輩的“節約是一種美德”“粒粒皆辛苦”的唸叨下長大,於是我們也會不自覺的把我們的觀念傳遞給孩子們,總是教育孩子花錢要謹慎,你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賺的辛苦錢,浪費可恥。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可是這樣一味的強調賺錢辛苦論孩子就真的能朝著我們期望的那樣成長嗎?

一、盲目強調節約,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

我有一個朋友,小時候家裡條件非常的貧苦,如今長大了條件雖然改善了不少,但其一分錢掰成兩瓣花的習慣依舊沒改,對孩子也是非常的節省,在吃穿玩具方面總是儘量能省則省,於是每次買新衣服都必定買大幾歲的,玩具都不超過10塊錢的。

有一次生日,別人送了一個很大型的剷車玩具,看起來就非常值錢,孩子欣喜若狂,朋友膽戰心驚,就怕孩子沒幾天就把這麼好的玩具糟蹋掉,於是每次孩子玩這個玩具時,她都會在一旁盯著:這麼貴重的玩具要愛惜,不能弄壞了,這麼貴的玩具弄壞了媽媽可買不起。

孩子一舉手一抬足都牽動著朋友那顆老母親的心,可惜沒幾天後,那個玩具就被孩子閒置了,朋友還因為這事跟我抱怨說:這孩子就會糟蹋錢,買了這麼多玩具還要不停的買買買,家裡這麼好的玩具放著就是不玩。

可是孩子真的很浪費嗎?根據人類的大腦發育過程,右腦發育要比左腦發育更快更早一些,也就是說對孩子而言,面對玩具首先使用的是掌管直覺、形象記憶、靈感的感性的右腦,這也直接決定了在他們眼裡,玩具的趣味性要遠高於它的金錢價值。

而大人呢,因為掌管理性、邏輯、計算的左腦已經基本發育完全,理性的左腦基本能很好的控制住感性的右腦,因此在家長眼裡,尤其對金錢極其敏感的家長,面對玩具其金錢價值要比趣味性高的多。

因為大腦發育水平的不一致性,這也使得朋友和孩子對於同一個玩具能表現出極不一致的態度,在孩子眼裡,玩具就是用來玩耍和滿足探索和好奇心的,可是朋友因更看重金錢價值對孩子進行不斷阻撓,不斷向孩子輸送恐懼(怕弄壞)和進行學習限制,使得孩子不能盡興的享受玩具帶來的快樂,於是對孩子而言就有了一種煮熟的鴨子也不能吃的感覺,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眼不見為淨,這也就間接造成了更大的浪費。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二、在錯誤的地方節省,反而會阻礙學習內在力

我曾被一書店銷售員忽悠下辦了一張借書卡,他大意是這樣說的:要想孩子以後愛上閱讀,小時候的基礎很重要,孩子現在還小,隨著他慢慢長大,繪本需要不斷更新,閱讀範圍也會越來越廣,如果買的話有時候看一次就閒置了太浪費,不如辦一張卡,每本書借讀費才幾毛,就算孩子不喜歡看還回來也不至於太浪費。

理想很美好,我被忽悠的當時腦子一熱就辦了,想著又能看到更多的書,還能這麼省錢,不辦怎麼對得起自己的錢包。

結果真正借了繪本後我的心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我自己買的繪本我會隨便給女兒一個人看,那時女兒還小,揉揉書頁,啃啃書皮,流流口水甚至撕書的事常有發生,因為整體上對閱讀體驗影響不大,而且我也都是事後發現,於是也就沒在意。

可是自從知道書是借的後,我就無法淡定了,想著還回去時如果書不完整了,是需要扣定金甚至要全額付的,我就開始嚴格控制女兒不良的看書行為,可那麼小的小孩哪能這麼老老實實的看書,對肢體敏感期的孩子來說,看書時如果自己摸不到書,那書還有什麼意義呢?於是沒幾天後,女兒就對書沒興趣了。

根據蒙特梭利對嬰幼兒敏感期的觀察與研究,0~6歲是孩子語言、感官和動作敏感期,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孩子的生命助力,是讓孩子快速發展的跳板,此刻的他們擁有自然賦予的語言敏感力,敏銳的感官,左右腦快速協調發展,也是最活潑好動的時期,這樣的敏感期特點使得孩子們無法像大人那樣正正經經的看書,對他們而言,看書的意義更多的是從手上的動作獲取,閱讀時翻、摸對孩子的意義遠遠大於單純的看。

因此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未被髮掘發展,日後想再讓孩子愛上學習,恐需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三、節省過了頭,反而會讓孩子更自卑

在金錢上節省沒錯,可如果變成了“摳”那就是意義大不同了,比如我一鄰居就是“摳”的深深受害者,她說她小的時候家長極其信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於是大姐穿小了給二姐,二姐穿小了給三姐,三姐穿小了才輪到自己,一件衣服不管怎麼破,家人總有辦法補好,於是身為老小的她就沒穿過什麼新衣服。

小的時候還不懂,可到了上學的時候看到同學們都是穿新衣,鄰居才發現自己是個例,儘管跟媽媽提過,可家長對孩子的意見根本就不上心,於是鄰居就特別自卑,總認為自己是不被重視的那個。

如今嫁了人成了家,她雖然不再像媽媽那樣摳門,可對自己也下不了狠手,不捨得買好看的衣服,衣服顏色款式永遠都是那麼素,上次生日我送了一個名牌包給她,還被她說了一頓:你送我這麼貴重的幹嘛,我又沒衣服配,而且就我這模樣,背上這個包也只會像個山寨貨。

過度節省給孩子帶來的自卑表現可能同樣是”摳“,也有可能是花錢大手大腳,為彌補童年的不足,而大肆的買買買,以此來向他人證明,我並不窮,我有隨心所欲的資本。

然而不管是哪種結果,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自卑,就像蒙臺梭利說的那樣: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不提倡節約,難道我們只能順著孩子事事滿足嗎?當然不是!

一、父母可以不完美,但至少要誠實

我們不可否認社會貧富差距是真實存在的,每個孩子的出生起點也是有所不同的,富人隨手買的一個包也許就要窮人一年甚至多年不吃不喝才能獲得的,當孩子的慾望不被滿足時,我們不必要掩飾自己的真實窘境而去編出各種理由,讓孩子錯認為:我媽明明有能力買,她就是見不得我開心。

誠實的父母,即使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但只要對孩子解釋的有理有據,孩子也能理解“大人並不是故意為難我,而是真的沒有能力,將來如果我夠努力,我也配擁有這麼好的東西”。

《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伯特·清琦說過: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的知識,那麼將來就有其他人來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甚至是騙子,讓這些人來替你進行財商教育,恐怕你和你的孩子會付出更多的代價。

從小讓孩子瞭解金錢,參與到家庭財務管理中,能讓孩子有效理解金錢的含義,而不必再每次在孩子想買一樣東西時去費勁的解釋:我沒錢,這個太貴了。

讓孩子自己學會去判斷和衡量,同時也是在幫助理性的左腦進行發育,就像教育心理學家簡·M·希利所說:大腦塑造行為,行為又塑造大腦。

在《全腦教養法》中有這樣一段話: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都影響著大腦的發育方式。這個連接和再連接的過程,就是整合的全部:給我們的孩子體驗,以建立大腦不同部分之間的連接。

如果我們總是以籠統的“沒錢”來解釋無法滿足孩子願望的理由,卻又有錢去買衣服和食物,就會讓孩子迷茫,“沒錢還能買這麼多東西?”

所以不如跟孩子好好解釋:今天有多少的預算,首先一部分錢需要購置生活必需品,捱餓可不好受,另外需購置哪些,說明理由,購置完這些必需品後,就沒有多餘的金錢了。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二、讓金錢花出富足感,你值得擁有你想要的一切美好

王爾德說: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們愉快。

如果每次給孩子買一樣東西,我們都要向孩子灌輸:這個東西很貴,你要懂得珍惜,不要弄壞了,我為了讓你買到這樣東西,我得多麼辛苦的工作,付出多少的代價。

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匱乏和內疚感,讓孩子心理上承受著“自己的快樂原來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東西這麼貴重可不能輕易弄壞了”,於是玩的也就無法盡興,那麼最終即使孩子得到了那樣東西,他也不再似之前那樣開心,甚至還會認為“媽媽為了滿足我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我卻還不開心,看來我不配擁有這樣的美好。”

如今對孩子“窮養還是富養”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很多人只是看到表面的現象,以為肯為孩子花錢就是富養,沒錢人就只能窮養,然而真正的窮養和富養是取決於父母的心態,而跟物質條件關聯反而不大。

比如在孩子幼年時期,他需要的只是貼紙和一輛遙控車,可家長卻認為這些沒有價值,反而去買價值上千的衣服把孩子包裝起來,這樣的家庭有錢,但對於孩子卻是窮養,這樣的孩子精神上多數並不富足。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人類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發展,追求更高一層的需要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

如果父母在童年時期滿足了孩子的某些需求,孩子未來在這些方面就會流動而不執著,就會有自由去追求體驗更高級的需求層次,而不會一直執著於這些方面一意孤行。

就像小時候被窮怕,被愧疚感充滿的孩子,長大了後就會把金錢視為奮鬥的唯一目標,視為所有安全感的來源,同時每花一分錢時又會感到愧疚,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努力,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了,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也很難有安全感,很難快意的去享受生活。

所以誠意麵對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盡情的對自己的玩具進行探索,不給孩子的需求增加匱乏感,家長就會發現孩子是很單純和容易滿足的。

超市裡家長對孩子這樣的花錢態度,花了錢,還影響孩子成長格局

三、讓孩子自己掌握金錢主動權,自己創造美好

《遊戲裡》一書中提到:讓孩子獲得一定的掌控感,有助於他們變得更加自信

現在的孩子在兩三歲時就已經知道了錢的好處,就像女兒,自從隔壁開了一家炸魚店,她就天天到點來向我要零錢去買魚,並且有時一天能光臨多次,既然這樣,我就給了她一個小錢包,並告訴她:如果在炸魚店開門前(我們兩家開門時間相隔2小時),媽媽店裡來客人有生意了,客人每消費10塊錢,你可以得到1塊錢,那麼炸魚店開門後你就可以用你自己的錢去買,花完了就沒有了。

就這樣,女兒從之前的毫無節制到慢慢學著精打細算,有時我還會故意在下午她花完錢的時候去買烤魚,她也從之前的大吵大鬧,到後來我解釋“你自己錢花完了就沒得吃了呀”後就只會默默哀怨的“哦”一聲。

讓孩子自己掌握錢,不僅能讓他知道錢的來源,還能讓他學會自我控制和計劃。

在美國有這樣一項金錢教育必修課,被父母們稱為“從3歲開始的幸福人生計劃”

3-4歲,辨別紙幣、硬幣、幣值,知道金錢不是無限的。

5歲,錢的等價物和來源。

6歲,數錢。

7歲,看價格標籤。

8歲,學儲蓄,勞動賺錢,懂自食其力。

9歲,定製開銷計劃,比價。

10歲,記賬,節約,以備不時之需。

11歲,分辨廣告真實性。

12歲,正確使用銀行業務基本術語。

12歲以後,高中畢業,從事鼓勵購買股票,債券等投資活動,業餘賺錢。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所以,讓孩子從小知道金錢,瞭解金錢,掌握金錢,才是最好的金錢教育。

我是小皮育兒經,育嬰師,育有3歲女娃一枚,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學習,愛生活,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孕產、育兒、教育知識,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