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源於歲月的怠惰,根源是認知受限'

"
"
焦慮源於歲月的怠惰,根源是認知受限


1.

我曾有好多年,在歲月荒蕪裡度過。

時至今日,內心備受煎熬。

人們常說。

“我常焦慮自己時間不夠,卻又對僅有的一點時間揮霍無度。”

我深以為然。

歲月無從貸款。

荒廢的時光正在一點點的報復我,偷走我的快樂,屏蔽我的認知,僅給我留下貧窮以及焦慮。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句我們曾經背的滾瓜爛熟的至理名言,道理淺而簡顯,似乎正在一點點應驗。

多少個日日夜夜我都惘懂努力的意義,對拼搏的模樣在心中毫無輪廓。

終是在大學畢業多年後,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2.

有人喜歡回憶,並不是因為它帶來的快樂或者悲傷,是因為深知過去的再也回不來了。

大學的時候,沒日沒夜的混日子,打不完的遊戲,K不完的歌,聚不完的會,刷不完的劇;沒有學習核心技能,沒有閱讀過一本書,沒有認真聽過一次課,考試都是老師送的60分,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更遑論去培養一個興趣愛好了。

進入社會工作後,四處碰壁,沒有核心能力,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

少時覺得自己肚子裡還有些東西,輾轉多年,才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巨大,能力是一方面,還有三觀。

現在想起學習的好了,拼命讀書後,發現時間、精力、學習能力卻實實在在的相較那些自由的學生時代不如很多。

3.

這世間真的沒有後悔藥。

每天都會有那麼一個瞬間,莫名的恍惚。

晚飯後擦桌子對著光潔的玻璃面發呆。

盯著窗邊愈發飽滿的多肉目不轉睛。

躺在沙發上對著天花板迷離。

曾那麼不諳世事地以為書中描寫的努力,自信,堅持都是矯情。

而在反覆焦慮中,我才明白人是有內在驅動力的,它為人們指明方向,保留初心

放任會帶來短暫的自在,但很快便會被無目的的焦慮包圍。

我每天試圖在頭條,簡書,知乎上尋求心理暗示、心靈寬慰。

人與人真的是有很大區別,別人能做到的事,你可能真的就是不行,依樣畫葫蘆,沒有真心,做不好任何事,最多隻是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朋友圈裡明明同一個起點的同學、朋友,靠著自己努力買房,買車,出國旅遊。

人真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親人也是日復一日的失望。

有失才有得,成功的人真的是拿日常悠閒享樂的時間換光鮮體面的生活。

道理我們都懂,但人的本性是相當的醜陋,覺悟也是千難萬難。

4.

人生沒有方向感,真的很痛苦。

我是一名設計工作者,最底層的那種,因為缺乏學習、思考,水平幾年如一日,彷彿本身就是個木魚。

跳槽來回都是小公司,自身是個梗,環境也是安逸得髮指。

大學專業是工業設計,是高考那年同桌幫我選的專業,顧名思義說以後國家會朝重工業方面發展。

現在想來,我對自己和他的認知真的是哭笑不得。

打那以後我已經十一年沒有我同桌的音訊。

就這樣稀裡糊塗的,前途渺茫,加之後天乏力,活成了個笑話。

我是真的沒有什麼人生計劃,沒有覆盤,如此得過且過每一天,除了孝和愛情,對很多事情都關注甚少。

而現實是孝心和愛情都是建立在牢靠的經濟基礎上。

很不幸,兩者現在我都是束手無策。

中國男人不能沒有賺錢的本事,養家餬口、孝敬父母是天職,我卻置若罔聞,堂而皇之到了這個年紀。

夜不能寐成了常態,熬掉了健康,熬掉了思想。

5.

沒有認知,過去的時光彷彿一路貧瘠。

早早的認知可以改變很多不幸。

有沒有人跟你說過,你這樣無所事事下去,你的父母將無人贍養,你的孩子將成長受限,你的朋友不屑與你寒暄,你的妻不再與你恩愛如初。不是杞人憂天,沒有恍如隔世,這些都會隨著人的怠惰一一成為現實。

小時候渴望知識,進入社會後更明白知識積累是拚棄窮困的唯一途徑。

畢業多年,缺乏認知且不自信的我才明白這些年一直是父母在揹負我前行。

我的每一次自甘墮落都沾滿雙親的汗水。

時而回望曾經的自己,都是駭然莫名。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筆下的《我的父親母親》,他說高考期間,那小玉米餅功勞巨大,而這小小的玉米餅正是從他父母與兄弟姐妹口中摳出來的。讀來感人,父母的良好教育,以及貧窮讓他早早有了認知,拼命努力,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我有個大學同學,父母離異,家境貧寒,結婚的酒席還是找親戚借錢來辦的。但他很努力,在一家科技企業一待就是六年,週末主動申請加班,不懂的知識會買書學習,領導喜歡他,同事與他相處融洽。他是真靠自己的努力,在杭州首付了六成房款。

相較於他,我自愧遠不如。

感覺明明人生很多事情還沒做,沒有去遠方旅行,沒有娶妻生子,沒有孝敬雙親,就已經在谷底了。

每天讀書、鍛鍊身體,就這樣隨著時間去,簡簡單單,貌似也挺好。

一個人到了一定年齡後,要為自己負責,人生沒有如果。

我之所見,只要勤奮的人,結果都不會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